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窝里的科技强国-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斯大林给自己的烟斗装上烟丝,点着后喷吐着烟气说着。

“对于现在的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军人,绝对不要有任何的轻视。不管从士气上还是武器装备上,都不能用常理来判断他们,而且在武器装备上,中国人有着比我们更好的武器装备。在这一点上,我相信大家都己经看过足够多的战报资料;在这里我想向大家强调一点,中国人的士兵是非常好的士兵,他们能比我们的士兵有着更加坚韧的忍耐力和更为强烈的求战欲望,同时他们有着比德国士兵更为严格的军事纪律性和服从性;而且他们的指挥官作战经验丰富,更为可怕的是这些指挥官们能充分的利用手中的一切资源,同时也有着能发挥先进武器最大效能的作战思想,这样的士兵配合上先进的武器还有作战思想,虽然下面的话有些打击我们自己的士气,但是我还是得承认,面对这样的对手,这是我们的一个噩梦。”

铁木辛哥的话真的有些打击与会人员的士气,但是也给所有的人提了一个醒,面对中国人,不要有着任何的轻视。

“我建议现在马上抽调贝尔加湖一带的兵力回撤到哈萨克斯坦一带防守,在这里我们现有的兵力和军事力量不能抵挡住中国的军队,同时这一地区立即进入到紧急战时动员状态,我们在那里的工业并不发达,我们可以继续用着空间换时间的方法拖滞住中国人的进攻脚步。但是不管怎么样,鄂木斯克是我们最后的底线,失去了这条连接苏联东西两地的运输大动脉,贝尔加湖一带集结的重兵将会自行崩溃,苏联将面临一场空前的浩劫!”朱可夫说出了自己的建议,他的话语让与会的其他人员不住的点头,虽然不消楚中国高层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但是与会的人还是将最坏的态势给预计出来,这就是战略上的思考。

“我同意,我补充朱可夫同志的一些计划,中国人的军队机动能力较强,特别是他们的坦克有着非常好的机动性能,哈萨克斯坦地形处于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带,荒漠和半荒漠占这里一半以上,最北部是平原,中部为丘陵,东部和东南部为阿尔泰山和天山,从地形上和中国军队的机械化程度上看,中国人会选择从阿拉套山和塔尔巴哈台山一带进攻,只有这一带的地势才能避开阿尔泰山和天山那样无尽的山区。因此我们要加强在阿拉套山和塔尔巴哈台山一带的防御力量,正规军、冲锋营、游击队,在这两个山区一带必须拼死的阻挡住中国人的前进脚步。这里是唯一的山区,在这里中国人的坦克受到地形的限制,这是最好的阻击阵地,如果放任中国人的坦克冲出这里,后面的荒漠就是中国坦克最好的扬尘之地!”

铁木辛哥的补充让人眼睛一亮,与会的人都知道中国的坦克不仅防御和攻击都非常好,机动性能更是让所有的坦克为之汗颜,在远东的战场上,甚至有人看到中国的坦克以每小时超过五十公里的时速进行越野机动,如果放任中国人的坦克部队冲过这两个山区,那么按照中国人的坦克前进速度,理论上只需要一天的时间中国人就能将坦克开进至阿斯塔纳一带。

“嗯,我们不仅要在了事上给中国侵略者沉重的打击,还要在其他领域上同样给中国人制造麻烦。美国人还有英国人法国人现在开始实质性的支持我们了,在以前他们只是口头上支持着我们,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国际舆论上打击中国。除了这一点,梅尔库罗夫,我们在中国不是还有着对他们的社民党有一定影响力吗?我们可以利用国际社民党斗争委员会的名义要求他们在中国内部制造一些舆论。”斯大林将烟斗里燃尽的烟灰敲打在烟灰缸中,他身边的贝利亚机敏的将烟灰缸给拿走倒掉。

“总书记,我很遗憾的告诉您,在中国的社民党现在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军事武装力量,同时因为我们在远东首先对中国的军事行动让中国的社民党陷入了非常不利的舆论态势中去,而且现在中国的社民党中已经有很多党员开始向段国学的新政府靠拢,我无法保证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不过在这里,我可以向您保证,还有着一些信奉忠诚于伟大思想的党员存在。”梅尔库罗夫有些苦笑的向斯大林解释着目前中国社民党在中国的处境。

“哦?我还记得那个咎志同,他和那个崔是一个忠诚的信奉者,如果实在不行,就以国际社民党斗争委员会的名义让他们在中国国内发动一些暴动,制造一些混乱出来,我不希望中国这么轻松的侵略我们。”斯大林淡淡的话语丝让所有人感到寒意。

“总书记,这可是会让在中国的社民党陷入死地!这样做也会让我们国际社民党斗争委员会在国际形象上大打折扣,这对我们输出革命的事业造成绝对不利的影响!”梅尔库罗夫有些惊讶的警告着斯大林这么做的后果。打着革命的旗号对其他国家进行着破坏,这样的事情发生将会给输出革命事业带来巨大的打击,没有人会支持这样一个组织,从道义上这将会给输出革命事业上带来巨大的损失。

“我当然知道,但是我们苏联现在所面临的局势已经非常不乐观。中国人好内斗,只要挑起他们的内耗就是值得的。虽然这样做将极大的影响我们输出革命事业,但是苏联都将陷入亡国的境地,那么输出革命又算的了什么呢?能用别人的死换取自己的生存,任何的损失都是必要的。(死道友不死贫道)”斯大林冷静的回答着梅尔库罗夫的警告。

“我明白了,我知道怎么做的。”梅尔库罗夫有些情绪低落的坐回到自己的座位里去。

“各位,苏联现在兴面临最为危难的时刻,在东西两面我们都遭受着侵略,现在中国人又将在我们的腹部对我们进行侵略,虽然我们并不知道中国人的最终战略意图,但是我们要用亡国的最坏打算去准备着将要发生的一切,苏联——不能亡!”

第三百六十五章 至高无上

“总指挥,我们对苏联出兵西进既然只经被苏联人所获悉,是不是也该让德国小胡子也知道这个对于德国的好消息呢?”李德林是负责外交的,他当然需要利用这一次的军事行动为中国谋取到更多的好处。

“行,原先为了保密只是给希特勒吹了一下风,现在是时候告诉他们我们即将要进行的军事行动,也让他们在西部多弄点动静出来拖住苏联人,我们两头并进的效果肯定要比单方面的行动更好。但是不用告诉我们具体的攻击目标,只用告诉他,我们中国将在新疆和苏联接壤的一带发动新一轮的攻势,我相信就是这么一点消息就已经足够希特勒笑上半个月了。”段国学笑呵呵说着,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原先的中国,在这么多年的忍隐蓄力之后,段国学终于可以再一步向着自己心中的梦想所靠近。

柏林帝国大厦的核心办公室里,希特勒拿着刚刚通过中国驻德大使馆紧急交递的电报,虽然希特勒已入睡,但是看过电报的内容后负责人还是叫醒了希特勒。

“这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看过电报里面的内容,希特勒兴奋的叫了起来,宽松的睡衣有些敞开,露出有些发福的身体。

“亲爱的元首,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来支援我们的战友,虽然中国并没有和我们结盟,但是中国人总是能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感受他们给我们的惊喜。对于这样一个并不结盟的战友,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支持他们,这比支持那些令人恶心的日本要好得多。”戈林带着满面的笑容小心建议着希特勒。

“嗯,你能有这样的判断我很高兴,我们的陆军现在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已经休整够了,是时候继续向苏联的纵深挺进,将这个国家打进灭国的地狱中去。”希特勒穿着睡衣,但是这丝毫不能影响他说话时的那种挥舞手臂的气势。

“敬爱的元首,请允许我打断您的讲话,我不得不告诉您一个不是很好的消息,我们的士兵目前还无法继续向东挺进,在去年的战斗中,我们损失了太多的士兵和坦克,现在我们的工厂还不能满足继续出兵的损耗,受伤的士兵还需要时间疗伤;就目前我们的情况,大规模发动进攻不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补给、休整计划是到今年的三月底才继续发动攻势,这样提前作战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但是为了配合我们东边的战友,小规模的或者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军事行动还是可以接受的。”隆美尔很冷静的打断了希特勒的发言,作为一线的指挥官,他不能仅凭借着元首的好恶来打仗,一切都需要有着足够合适的条件才能发动新一轮的攻势。

“嗯……亲爱的隆美尔,我刚才的确有些操之过急了,那按照你的计划,我们将要如何给苏联人多大的压力才能够帮助我们东方的朋友。”被打断的希特勒没有动怒,反而冷静下来后仔细的询问着自己的高级战将。

“首先在海上,我们的海军潜艇部队需要加大对苏联支援船舶的攻击,苏联人获得的每一份支援物资都会对我们以及中国朋友带来一分压力,截断外部的输血才能让这只北极熊更加的虚弱。在地面上,虽然我们能调集的兵力还很匿乏,苏联人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设下了重重的防线,但是我们还有空军,我们需要空军的轰炸机炸毁他们后方的工业区,减缓他们内部的造血能力更能让它虚弱!”

隆美尔的构想非常的行之有效,也很符合目前德国的国情和实力,苏联人在西部集结了超过五百万的兵力,虽然这些大军很多都是临时征募起来的,但是在这样恐怖的数字面前,就是五百万头猪放着给你杀也会让你杀到手软。

而隆美尔的计划很实际,即使在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发动更大规模的地面攻势前,这样变相的削减着苏联的战争潜力也是非常好的手段,至少在空袭上,能吸引住苏联不能抽调更多的飞机前去支援作战,这已经是很好的帮助了。

“我同意隆美尔尔计划,这个冬天我们让苏联人过的太轻松了。”古德里安也在旁边附议着隆美尔的计划。

“那好,在军事行动上就这么定下来,现在春天即将到来,苏联依托的严寒即将退去,我们也要准备新春的战争。戈林,你立即通过中国大使馆向我们亲爱的段国学朋友发电,请你转告我对老朋友的祝福,祝愿他们早日取得胜利,虽然我们不知道他的最终目标是打到苏联的哪一片土地,但是在我的眼中,我期盼着我们两国军队在苏联的土地上握手会师!”

而在新疆的机场里,那个神秘的建筑物里,段国学正来到这里观看着这两架有着长长机翼的飞机。

“敬礼!总指挥,空军战略侦察大队第三中队向您致敬!”在机库里,二十多名战士列队等候着段国学一行人的到来。

“大家辛苦了。”段国学上前和这些战士们一一握手。“兵王中的兵王,你们一个小队里居然有着两名特级士官长,厉害啊!”

让段国学有着这样评价的自然是让人注意到这些人中间,居然有着两个人肩头上是四扛一花的特级士官长军衔,虽说在中国整个军队中,四扛的特级士官长也有不少,但是在这样一个二十多人的小队中居然就有两个那就是非常的难得,要知道士官长的考核非常的严格,任何一级的提拔都是需要有着绝对行业领域上过人的本事才能考上,而任何一名特级士官长在那支部队中都受到从上至下的一致崇敬,别看特级士官长的待遇仅为副团级,但是很多的时候,就连师长、军长见到他们都需要恭恭敬敬的向他们回礼,掏出香烟敬上去……这是因为特级士官长一般多为长年工作在一线的技术性兵种,在他们的领域内那就是他们说了算,而且这些老兵们服役时间久,和师长、团长相比也差不多的时间,可以说有些部队的团级干部都是这些老兵们看着成长起来的。论辈分,面对这样的老兵,谁都得恭恭敬敬。

“总指挥,这是我们战略侦察中队里的瑰宝,廖忠玉、陈老满。别看我们中队成立的时间比前面的两个中队要晚,可是几个中队中,就我们第三中队能有着两个特技士官长!”中队长朱国成面带自豪的向段国学介绍着这两名特级士官长。

“不错,你们战略侦察中队是得有这样的牛人存在,有你们这样的牛人存在,我们的高空战略侦察机才能飞的更高,飞的更稳。”段国学拍拍他们身后的ZC…5型高空侦察机那长长的机身,对着这两个兵王问道:“熟悉它吗?”

“回总指挥,它身上二十五个大型构件,一百七十六个总成构件,三万多个细小零件我们都了如指掌,这些零件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需要它的存在我们都清清楚楚,每一次飞行回来我们都会对飞机进行一次细致的检查,任何细小的不正常都不会放过。”廖忠玉面带自信的回答着。看看,人家就是这么牛气,没有着真功夫绝对不敢说出这样的话。

“厉害,有你们这样的保障人员我相信你们才能在两万五千米的高空平流层中放心的翱翔。”段国学转向另外的两个人,这两个人就是飞行这种高空侦察机的驾驶员——郭友林、张德平。

“是的总指挥,我们能为有着这样的战友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两人向着段国学回应着他们心中的感受。试想,当你飞行在高度两万米的高空中时,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那是一种无以伦比的骄傲和自豪,现在的各国的螺旋桨战斗机最高只能达到一万两千米就是一个极限,而自己的高度是他们的两倍,在这样的高度上飞行,你只要不头脑发晕的乱飞,那么你就是绝对的安全。

“特制的密闭式飞行服怎么样,我可是听说为了研制这种特制的飞行服可是从设计师到生产人员还有你们这些试飞人员没少吃苦头。”

“嗯,由于是在高空中长时间飞行,特别是平流层的气压极低,所以研究六所专门设计了一款加压服,最初是他们是借鉴密闭的深水潜水服做参考,研究出来的成品不仅个头庞大而且沉重不利于我们的操作,而且穿上后会很不舒服,特别是手腕和脚踝处,那里是局部加压服的缝合处,光是为了解决这些地方就让设计员们伤透了脑筋。还有,最初的成品,只考虑到我们超过六个小时的长时间飞行过程中的吃饭、喝水情况,但是如何排尿就成为了另外的一个难题,最初时只是临时加装插入了导尿管进行排尿,现在改为用一种外置的水囊来排尿,这样我们才稍微舒服了些。不过外置的水囊容积有限,为了减少内急,我们往往在飞行任务的前一天吃少量富含高蛋白质的食物,减少在执行任务时内急次数。总体来说,现在的第二代飞行服已经比第一代的成品好很多了,我们也更有信心完成每一次的侦查任务。”

张德平来到飞行服的旁边,一边示意如何穿上飞行服一边介绍着。白色的飞行服虽然有些厚重,可是仍就给予了飞行员足够的活动尺度,让他们在天空中翱翔时能快速的处理各种突发的问题。

“嗯,看来六所的人干的不错。”段国学仔细的看着张德平的介绍和聆听着讲解,不过在审视飞行服的同时,他心中也有着另外更加深远的思考,研究六所的研究员现在估计在高空侦察机这个项目上,在加压服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对于日后的载人航天计划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任何成果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需要着长时间中一点一滴的摸索和积累。

ZC…5型高空侦察机是一款高空战略侦察机,段国学在六年前当喷气式发动机的研究逐渐成熟时便提出了这个项目,不过当时对于这个项目,有人认为即将要装备卫星而提出了对研究这个项目的质疑。

虽然中国已经有了侦查卫星,但是中国仍就需要高空侦察机这样的飞机进行补充。同时不要太高估卫星的作用,第一个到目前为止,侦查卫星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的需要:卫星是有特定的飞行轨迹,成像卫星的任务是有计划的、按照预设的轨道、不可变的时间窗口经过某地上空获取信息,有一定的可预知性和局限性,如要更改目标或时间就需要变轨,而每一次变轨都需要耗费燃料,影响寿命;因为受地球引力的影响,天空中的卫星在绕地球飞行时会逐渐降低自己的高度,为了避免过早的冲入大气层烧毁,就需要点燃卫星上自带的燃料重新提升高度延长使用寿命。卫星携带的燃料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能在计划外多次的变轨侦查,每一枚卫星的造价都是非常高昂的,段国学还没有这么多资金供太空组的人烧。

同时卫星就是因为轨道的原因还有两个致命的硬伤,那就是由于飞行轨道的缘故对特定的地区侦查的时间有限,不能持续监视,还有另外一个就是一旦这些卫星的存在被世界列强们所知,那么它们可以计算出过顶的时间容易被人预判,从而让对方提前做好准备进行隐藏,还有一个不算是硬伤的软肋就是高度的差异影响分辨率。

因此独个的卫星不能对同一地区进行长时间的侦查,虽然段国学手中有着这么十来枚卫星,可是放到全球侦查就已经属于独个的范畴了。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目前还缺少卫星测控中心,到目前为止,中国也就建立了西昌、海南、西安、酒泉这几个一级卫星测控中心,还有金华、烟台、北京、哈尔滨等数个卫星讯号接收站,再有就是几艘远洋卫星测控船,每次卫星经过测控中心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侦察照片容积庞大,为了保证数据传输完整都是尽可能的减少传输的次数以保证传输的数据完整。

而侦察机侦察范围专一,时间长,哪里需要就派到哪里,和卫星有着它无法比拟的灵活性。就这几条,段国学便将质疑的人说的是哑口无言,而且段国学还没有说出,研究高空侦察机是一个累积高空飞行器、甚至是未来走进太空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它能提高中国在很多领域内的研究水平和生产技术。别的不多说,特制的飞行服在今后对于宇航服的研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更不用说材料研制生产、空气动力学等各方面的促进提高作用。

ZC…5型高空侦察机的外形以及设计思想是段国学提供的,在后世中有一款非常著名的飞机U2就是现在ZC…5型高空侦察机的设计模板。不过当段国学在从研究六所那知道这款飞机的一些硬伤后也不禁哑然,别看U2当时多么风光,原来还有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缺陷存在。

这些缺陷有一些是生产上的不合理,有一些是用着后世中著名的F104星式战斗机改进后带过来的缺陷。这是一款以喷气滑翔机为设计原型,用F104原型机的机身和尾翼为基础,加上翼展长达二十一米之多、展弦比达到十的机翼,作为新型高空侦察机的主要机体结构。飞机的飞行高度可达两万两千多米,足以避开目前所有的高射炮、战斗机的截击。

只是在研究六所的工作人员的努力下,飞机的一些不足之处得到了改进,针对其原先段国学所提供的部分资料进行了修改和改进,对飞机的机体在风洞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得到了非常多的宝贵数据优化了飞机所能得到的更多升力,并利用目前中国特种金属的生产水平在不影响整体重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加固了飞机机身的强度,不仅将原有飞机两万两千米的飞行高度提升到两万五千米,同时采用性能更好的喷气式发动机减少燃油的消耗。特别研制出来的发动机不仅能减少油料的消耗,同时也提高了飞行时的空中再启动性能。

ZC…5型高空侦察机注定是一款半滑翔式飞机,它的飞行就是先将飞机爬升至高空中,然后关闭发动机利用自己的滑翔特点滑翔,在高度降低到一定的程度后重新启动发动机将飞机爬升回原先的高度,然后再关闭发动机,再滑翔。

研究六所的研究员们这几个改进可不得了,按照现在列强们所装备的飞机的实际升限,这就意味着ZC…5型高空侦察机可以从两万五千米的高度慢慢滑翔至一万五千米左右时再次爬高,这个距离的增加就意味着飞机可以减少开启发动机的次数减少燃料的损失,这也就意味着飞机能更加延伸作战半径和在目标上空滞留的时间。

不过相对于侦查卫星上所采用的合成数字感光核心片,ZC…5型高空侦察机上装备的是传统的光学胶片式摄影组合系统,它能在飞行的六个小时内,在高空中拍下宽两百千米,长五千米范围内的地面景物的清晰图像。不过这些图像是经过先期处理之后才从胶卷上冲洗出来,它们会在胶片时被放在专用的低倍显微镜下供专业人员观看,只有那些具有价值的胶片才会冲洗出来,这不是因为别的,就是为了省钱,一次飞行六千多张照片,而且每张照片按照尺寸都需要冲洗到最大尺寸才能让肉眼直观看清楚,这样做要耗费多少的资金……

之所以选择传统的光学摄影器材并不是退而求其次,卫星需要尽可能的减少重量和做到图像数据传输,而侦察机可以返回地面后进行传统的冲洗,这样做并不会耽误太多的时间。而且侦察机毕竟不像卫星那样可以在重返大气层时被烧毁,如果一旦飞机出现问题坠落在敌方的境内,传统的光学摄影组合系统也不会暴露给对方太多的东西。当然,飞机上有着飞行员弹射之后的自毁系统,但是谁能保证意外的发生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谨慎才是王道……

派遣过来两架ZC…5型高空侦察机不仅是考虑到战时的需要,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为了减轻飞机的重量,飞机的载荷只能携带不多的侦查设备执行任务,对于这样的高空侦察机,它还可以安装合成孔径雷达,穿透遮障侦察浅层的地下设施;还可以安装全景摄影、多光谱分析仪,以及能接收雷达信号、通信信号的电子侦察设备等。但是这么多的设备不能全部同时装载到飞机上,只能按照作战时的任务需要进行换装。

这些高科技技术所研制生产出来的东西可都是目前世界上就这么几套的设备,不仅每一套的生产成本高昂,同时每一套设备都凝聚着科技研究所的人员大量的汗水和心血,还有一些设备上甚至是采用着段国学用合成机少量合成生产出来的零件,对于合成机,段国学已经尽量的不再使用它的合成能力,二十多年的使用已经让其有些不堪重负,段国学现在是能少用就少用它,他还要用合成机做几个最为关键的东西,这些东西将能延缓美国人装备核弹的时间,而延缓美国装备核弹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能用着传统武力获取着更多的利益。

不过对于驾驶这种飞机的驾驶员来说,虽然长时间的飞行非常的枯燥无味,而且长时间的枯燥飞行也让自己倍感疲惫,但是每当高高的飞行在两万五干米的高空时,看着变成一片微小的大地景色时,看着似乎就在自己眼前的星空时,这些飞行员都会产生一种感觉,那就是至高无上的感觉。

第三百六十六章 光荣部队

集结地上,众多自身具有迷彩伪装的帐篷现在林立在大地上,大量的伪装网遮盖住诸多的战幸和作战装备,这里已经俨然一个临时军营。这个军营看似有些凌乱,但实际上很多地方都有着内部军人才有的惯例,那就是没事别乱串,因为在这种地方乱串很容易给有心人利用。这里不比国内的军营,这里现在可是不仅有着大量的弹药,甚至还有很多的小型供油站,一旦给有心人渗透进来搞破坏,后果不堪设想……

“请出示您的证件!”在一个临时大帐篷外面,面生的新兵拦住了两位想要进去的上尉,两名上尉也没多说话,而是老老实实的掏出自己的证件交给这个新兵。证件是个用绿皮外包的小本,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姓名、籍贯、入伍时间、目前军衔、部队番号等一些信息资料,新兵在仔细了一下上面的图像和本人对比后便递交回两人。

“哪个连的?”一名上尉在接回证件后没有直接进去,而是询问起这名新兵,列兵的扛扛和嘴上的绒胡在告诉所有人他的入伍时间。

“报告上尉同志,我是八连四排的新战士鲁林友!”干净利落的一个立正,挺拔的军姿和标准的回答一看就知道在新兵入伍时没少操练。而且几支主力部队中都有着超编的习惯,因此平时三三制的部队这才有了四排这个单位。

“稍息,放松。八连老薛的兵,知道为什么派你来团部做哨兵吗?”

“知道,班长告诉我要我们熟悉一下团里的其他长官。”鲁林友虽然稍息不再立正,但是还是不敢太放松自己。

“能来这里当临时哨兵的都是个连排新兵中的拔尖新兵,派你们来是给你们好好的练练胆气,不错,面对这么多军官还没有露怯,有点底子。我当兵的时候我还去过师部站岗,好好干!不过以后检查证件的时候要距离被检查人一定距离,这样一是保护自己,二是不要因为太接近目标而挡住了掩护你的战友对目标的视线。”上尉语重心长的告诉鲁林友刚才他所犯的错误。

“谢谢长官。”鲁林友心中一激,原来排长派自己来有着这样的用意,也为眼前的这名上尉给自己的建议和经验而感到感谢。

“还有一个,检查证件时注意照片,我们军官的证件是统一特别制作发放的,照片和证件是一体的,如果要伪造就会在照片边上有一条切缝。”

“谢谢长官。”鲁林友再次感谢着这名已经进到帐篷里的上尉。

一进帐篷就闻到浓浓的烟味,当兵的没几个不抽烟,而当军官的基本个个抽烟,而且男人嘛,见面后散上一轮烟聊天说话是非常正常的事。

“都到齐了吧,动员的话我不多说了,能在我们五十一团干到这个级别的都不是拉稀摆带的货色。马上就要开战了,都机灵着点。都从小道消息那听说了吧,军长为了和第三集团军抢首发都和人家干起来了,虽然到最后谁都没抢到,不过等打起来时大家要发挥出我们最强悍的一面,让大家好好看看,第五十一团的威名不是捡来的!”团长几句话说的大家心痒痒的,在这里开会的都是全团连级以上的干部,就和刚才团长所说的那样,能在最精锐的部队里干到连长以上的级别都是有着热血的汉子。

“说任务吧团长,看着首发的位置没了,战士们可都是憋着一股劲要在老毛子的身上好好的发泄发泄!”一个连长如雷般巨响的声音让大家都知道这是一连的代江伟。

“那好,老规矩,弹药量加倍,作战区域地图都拿好了,前面的道路条件不是很好,但是还难不倒我们。钻山沟里的战斗不是我们的强项,注意道路两侧的袭击,尽快相互配合杀出山区,冲到后面的平原上在它们的肚子里我们就是一把无法阻拦的钢刀!”

“这次作战大家都知道老毛子已经将重点抽放到东西两头,现在这里空军部队缺乏战机,防守的兵力也不多,但是大家还是要留神别被老毛子的冷枪给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