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谋败-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牧《过华清池绝句》写道: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表面上看起来是描写杨贵妃吃新鲜荔枝的事情,其实是说安禄山如何孝敬母亲杨贵妃的,杨贵妃喜欢吃岭南的新鲜荔枝,但长安并不出产这玩意儿,只有从广东长途贩运。那时候,没有飞机、火车什么的,安禄山就让自己的部将快马加鞭,从岭南运来。
上文说过,安禄山是武将,但特别喜欢跳舞,胡旋舞就是他的专利。为了孝敬父母,安禄山经常在宫廷举办各种Party,跳胡旋舞,让母亲杨贵妃开心,杨贵妃哈哈一笑,这枕边风就吹到唐玄宗的耳边,所谓〃百善孝为先〃,唐玄宗最喜欢孝顺的孩子,安禄山在唐玄宗面前逐渐成长为一名好同志。每当说到这里,唐玄宗总是笑而不语,但心里却泛起了涟漪。心想:你以为我傻啊,你们这是将相不合闹矛盾。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早就说过了,安禄山是廉颇,杨国忠就是朕的蔺相如,但人家不夹杂任何姻亲关系,你们算什么!俄罗斯总统喜欢通过拖延的方式解决矛盾,不到矛盾激化的时候,不会解决的,我也这样,也就放任自流,任其发展。
杨国忠一看,兄妹之情败给安禄山的母子亲情,小报告被枕头风吹得烟消云散,杨国忠失败了,失败得只想哭,流着眼泪,思考了三天,决定创新,从另一个角度和这个外甥斗法。于是,杨国忠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奏请让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兼河西节度使,排斥和牵制安禄山。哥舒翰是突厥哥舒部落的人,对晚唐集团忠心耿耿,西部无名诗人西鄙人曾经在《五言绝句》中写道:
北斗七星高,
哥舒翰带刀。
至今窥牧马,
不敢过临洮。
说明哥舒翰很有战斗力。事实也正是这样,哥舒翰使用的刀,不是普通武将佩在腰间的圆月弯刀,而是扛在肩上的月牙大刀,他勇猛过人,打仗时挥舞大刀〃横扫千军如卷席〃,治军严厉,但不恤士卒,这是他遭到杨国忠陷害后,众叛亲离的主要原因。天宝十三载(754)春,玄宗按照杨国忠的意见召安禄山入朝,试其有无谋反之心。安禄山是那种〃一脸猪相,心里亮堂之人〃,整天睡眼惺忪,稀里糊涂,但心里比谁都明白。
楚汉相争时,为了试探刘邦的野心,亚父范增特别宴请刘邦,准备彻底解决这个野心勃勃的无赖,结果被刘邦的〃亲家〃项伯坏了好事。安禄山是个不读书的浑蛋,根本不知道〃鸿门宴〃是什么玩意儿,但他下面的人读书就拿来一本《史记》,有板有眼地给他讲课。他们认为,这是杨国忠摆的〃鸿门宴〃,如果赴宴,很可能被〃双规〃,所以,还是不去为好。但是,安禄山乃一代豪杰也,想到自己几十万虎视眈眈的雄兵和曾经孝敬给干爹、干妈的奇珍异宝,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将计就计,不但大胆赴宴,还借此表示衷心。
第55节:第四章怀贤嫉能,诡诈欺骗(9)
据说,进了京城的第一件事,就是提着金银财宝、珍奇古玩以及几大车土特产进皇宫探亲,一见杨贵妃,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哇哇大哭。第一句话是:〃娘,儿子可想死你了。〃第二就是扶着杨贵妃的膝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诉说委屈,说舅舅杨国忠如何欺人太甚,自己如何忠心耿耿,最后舅舅仍然跟自己过意不去云云。唐玄宗看见安禄山硕大的将军肚,觉得很好玩,就指着肚皮问:〃这里面是什么玩意儿?这么大!〃安禄山忽然想起王昌龄的诗:〃洛阳朋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随口吟道:〃问我肚内有什么,一颗忠心在中间。〃
唐玄宗看见安大胖子憨态可掬,忍不住笑了,看来安禄山不但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忠心有才气,还能吟诗,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德才兼备,这种人不提拔,提拔谁啊!就大胆决策,提拔安禄山,准备让安禄山当晚唐集团的总经理,还令人草拟诏敕,付诸行动。
杨国忠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暗暗发誓:下定决心,排除困难,一定阻止安禄山当选总经理!刚走近办公室,就觉得自己有些慌乱,没有〃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宰相气度,慌乱得有些像毛头小子,便定了定神、运了运气,走进去准备给唐玄宗做思想工作。嘿嘿嘿,还没有进门,杨国忠就先笑了。这是杨国忠摸索出来的规律,不管你有多么紧急的事情,和唐玄宗讲话,一定要先笑几声,否则,再重要的事情都可能办不成。
杨国忠笑了三声,但唐玄宗依然冷着脸,一副沉思的模样,好像在思考严肃的国家大事。看见杨国忠笑意绵绵地走进来,抬起下巴问:〃什么事?〃
杨国忠笑了一下,说:〃听说陛下要提拔安禄山做宰相?〃
〃嗯,有什么不妥吗?〃唐玄宗依然不冷不热。
杨国忠赶紧笑笑:〃没什么不妥的。安禄山尽管没有文凭,但是他是天生的军事家、政治家,为大唐集团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应该得到提拔、重用,但做宰相非其长。历朝历代的宰相都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安禄山要有个三两斗或者一半车还能说下去,但他目不识丁啊,斗大的字不识两筐,简直就是文盲。任命一个文盲做宰相,不但惹人耻笑,陛下您也可能因此而蒙羞史册。所以我觉得,让禄山同志在部队上干,可能更能发挥他的特长。〃
唐玄宗不动声色地听完杨国忠和风细雨般的合理化建议,本想严厉地驳斥两句,挽回面子,忽然想到,有一次,安禄山竟然在厕所里问他:〃皇上吃过没有?〃觉得让安禄山这种〃杂胡〃做总经理,确实有些伤风败俗,就冷笑了一下,把任命安禄山为总经理的文件撕了。安禄山因此被任命为晚唐集团副总裁兼河东军区司令员。杨国忠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情激动得走路都不稳,脚不沾地,一跑三跳地颠回家去了。
安禄山谋反
安禄山一听,煮熟的〃宰相〃竟然飞了,第一感觉是绝不可能,知道真相后,他双手扶膝,沉默不语。瞬间,安禄山的生理肌体开始物理化学反应了,他脸色发白,嘴唇发紫,两手冰凉得好像在冰柜内放了三天。许久,安禄山忽然一拍双膝,站起来,一声长啸,扭着身子疯狂地跳起了〃胡旋舞〃。
这时候,唐玄宗正在客厅和杨贵妃姐妹一边吃着安禄山供奉的特产,一边兴高采烈地打麻将、猜谜语,唧唧喳喳,热闹得好像一窝鸡。
听说安禄山反了,而且已经过了黄河!
唐玄宗不信,杨贵妃更不信。
是啊,怎么可能呢!前天晚上,安禄山还在这里跳舞呢,今天怎么会造反?
〃……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白居易对这件事情看得很明白。
安禄山却不辞劳苦,兵贵神速,长驱直入,直逼京城。
安史之乱爆发了,安禄山的借口是〃清君侧〃,坚决打倒杨国忠。
唐玄宗终于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看到安禄山如此不顾伦理,竟然敢对自己的干爹、干娘兵戎相见,老态龙钟的唐玄宗早已出离愤怒了,摔了两只高级茶碗,还赏了每个宫女两记耳光;杨贵妃则气得花枝乱颤,把干儿子安禄山御供的各种礼品砸得稀巴烂。
第56节:第四章怀贤嫉能,诡诈欺骗(10)
晚唐集团出兵了……
杜甫在《兵车行》中写道: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
这是晚唐集团出征的壮丽场景,别人的感觉我不知道,我的眼前突兀展现出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看到这里,我感动得痛哭流涕,觉得杜甫这家伙不是人,真的是〃诗圣〃,他的《兵车行》写得实在生动。
《孙子兵法·谋攻》云:〃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唐玄宗的精锐之师,还没有出征就注定失败的命运。唐玄宗除了〃将能而君不御〃外,什么都不具备,可惜那时候,他连〃将能〃也不具备了。所以,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天宝十五载六月,安禄山的叛军一路顺风、冲锋陷阵,攻陷了潼关。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只好仓皇出逃,杨国忠决定避其锋芒,提议把政府迁往蜀中。关于这次战略大转移,《旧唐书》卷106也有明确的记载:〃辰时,至咸阳驿,官吏骇窜。无复贵贱,坐宫门大树下,亭午,上犹未食。俄有老父献馍,帝令具饭,始得食。〃太子李亨不愿意走,他以〃孝敬〃为由,留在了关中。他的目标是吸引叛军的注意力,让〃中央政府〃尽快撤退。
这时担任中央政府卫戍司令的是大将陈玄礼。部队走到马嵬驿时,所有的将士们都不愿意走了。天太热,人太饿,皇上都没有饭吃,更何况他们!陈玄礼军法从事,从严从重处罚了20名闹事的士兵。
士兵们激怒了!
有60多名士兵在驿站西门外哗变。陈玄礼非常恼怒,他带领卫戍队几次欲出,都被李辅国和高力士劝住了,杨国忠也不同意外出。高力士非常平淡地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不能在这时候失去民心,不能武力解决。〃陈玄礼沉默了,半晌才说:〃还是我辞职吧,请杨丞相代理一下。〃
杨国忠笑了一下,赶紧摆手谦虚道:〃不行不行,我尽管带过兵,但这毕竟不是我的人,还是你带吧。〃
李辅国也苦笑了一下:〃我是宦官,高公公是皇上身边的人,都不能代理。看来,只能有劳丞相了。〃陈玄礼默默地摘下兵符,双手呈给杨国忠。
杨国忠长叹一口气,假装遗憾地说道:〃非常时期,我只能代管一段时间,过后,会还给玄礼兄的。〃他准备了一下,带领卫队,走出了驿站……
几分钟后,驿站门口传来激烈的拼杀声。激怒了的士兵们全部包围上来,他们疯狂地高喊:〃杨国忠谋反!〃〃杨国忠与吐蕃谋反!〃
这就是著名的〃马嵬驿兵变〃。
杨国忠死于此役,杨贵妃上吊自杀。
半年后,李亨在宁夏组织起了自己的中枢机构,他大胆起用李光弼、郭子仪等名将,借兵回纥,镇压了安禄山的安史之乱。
又过了半年,大军返回长安。唐玄宗依然是皇上,但是,他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他老泪纵横,但无可奈何,在高力士的规劝下,他交出了传国玉玺。皇太子李亨继位,这就是历史上的唐肃宗,其爱妃,正是陈玄礼将军的妹妹。
★高层对话
主持人:王熙凤
特邀嘉宾:大明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刘伯温
大汉集团董事长刘邦
王熙凤:这是个比较沉重的话题,一个被两个能人整死的企业总让人感到分外沉重。本期我们的特邀嘉宾是大明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刘伯温先生,另一个专家是大汉集团董事长刘邦。大明集团总经理朱元璋革命成功后,高层权力的角逐可谓惊心动魄,刘邦先生打天下时,解决高层权力,其高超的权力角逐艺术也可圈可点。
第57节:第四章怀贤嫉能,诡诈欺骗(11)
刘伯温:大家好。我的老板朱元璋曾经作过一首诗云:百僚已睡朕未睡,百僚未起朕先起。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一丈犹拥被。说明了一旦
进入权力场,生活未必很开心,但几乎所有的人在权力角逐方面仍然乐此不疲,当然,我也不能免俗,呵呵。
刘邦:是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一旦进入权力场,就真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了,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讨论高层权力平衡问题。我愿意结合自身的经验,和大家讨论。
王熙凤:两位不愧为大家,先声夺人。我对今天是否有能力主持今天的节目信心不足了。希望两位留情,呵呵。
刘伯温:王小姐太谦虚了,你主持的节目我几乎每期都看。我没来之前还担心今天可能怯场,刚才是虚晃一招。
刘邦:我也喜欢看王小姐的节目,很高兴和大家交流。
王熙凤:好。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李林甫为什么能青云直上,成为晚唐集团的宰辅,以唐玄宗的明智,难道不知道李林甫是个标准的小人?
刘邦:呵呵,绝大多数企业的用人标准都是所谓的〃德才兼备〃,这其实是个误区,什么叫德才兼备?如果说才能还有比较具体的衡量标准,那么,什么叫德呢?诚实、善良、廉正无私就一定是品德高尚的人吗?我认为,对企业来讲,最好的德就是忠诚。
王熙凤:前段时间,我参加一个沙龙,大家都谈论对企业忠诚的问题,有个职工说,我不懂,凭什么要员工对企业忠诚?老板靠他的能力赚钱做事业,我凭我的劳力挣钱吃饭。他发给我工资,我替他赚钱,我不欠他的,他也不欠我的。企业不景气时,老板决不会发慈悲留下我。同样,当有人给我更高的工资时,我也决不会留下来,凭什么我要忠诚老板?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无所谓忠与不忠,你给我钱,我出卖我的劳力,你不给我钱,咱们就〃拜拜〃了。
刘伯温:是这样。企业需要忠诚,但忠诚是有条件的。忠诚不是员工单方面的事情,与他们的工作单位息息相关,企业首先必须给员工创造一个相对适宜的环境,穷困潦倒者能得到最起码的生活保障,渴望出人头地者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这才谈得上忠诚。
王熙凤:这是选择职业经理人的标准问题,企业寻找经理人与老板的水平和心理支撑位成正相关,什么水平的老板就会寻找什么样的职业经理人,自己半斤,你就会找对应的八两级别的职业经理人。自己水平越低,心理支撑位越低,就越找不到职业经理人,因为职业经理人是有能力的一族,太低水平就称不上职业经理人了,高水平的职业经理人老板肯定看不见,因为他还没有更上一层楼;如果老板自己的能力和心理支撑位比较高,就会找到比较高的能力和心理支撑位的职业经理人。
刘邦:李嘉诚式的高薪法固然有益,但许多企业无法承担这么高的年薪;日本式的社会约束,其核心点是职业经理人跳到哪里都要从头干起,所以就不敢轻易跳;美国式的给股权给责任,激励和约束职业经理人的改革最值得称道,那就是给予职业经理人一部分股权,但决不给予控股权,控股权一定要掌握在老板手中。
王熙凤:这是比较复杂的经营管理问题,观众可能听得云山雾罩,还是回到我们的案例中吧。
刘邦:〃笑里藏刀〃、〃口蜜腹剑〃只是说李林甫的处世方式和政治权谋,并没有说到他的能力和政绩。首先,李林甫肯定是个能力出众之人,否则,位相19年是很难解释清的,所以,对李林甫不能全盘否定。
刘伯温:好人什么都好,坏人就一无是处,这是孩子们幼稚的道德评判标准,对于社会现实显然不合适。
王熙凤:如果说李林甫生在大汉集团,刘先生会不会重用他?
刘邦:重用我不敢说,但决不会排斥这种有才能的人。只要是人才,我都愿意用。李林甫、杨国忠甚至安禄山这样的人,我都会用,但我会对他们有一定的约束。
刘伯温:我同意刘总的观点,但是我绝对不会和李林甫、杨国忠这种人交朋友的,实际上,我也永远成不了他们的朋友。
第58节:第四章怀贤嫉能,诡诈欺骗(12)
刘邦:嗯,我用他,但也会对这种人高度戒备。是人总会有自己的喜好,所谓酒色财气、功名利禄,人总有自己喜欢的东西。陈平喜欢金钱美女,樊哙爱喝酒,韩信热爱功名地位,没有这些,怎么领导这些人?我最害怕的就是什么都不喜欢的人,这种人可能最难对付。
王熙凤:所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种人确实不好对付。
刘伯温:所以,李林甫并不难对付,他有强烈的权力欲,这就是他的弱点。一个人有欲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把这个欲望推向极致,并影响到整个集团的工作作风,将个人利益凌驾于一小撮帮派、小集团利益之上,帮派、小集团利益又凌驾于大集团利益之上。唐玄宗重用李林甫无可非议,问题在于作为晚唐集团的当家人,他的领导对部属没有形成威慑力,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建立晚唐集团的权力制衡机制,安禄山对李林甫畏之如虎,杨国忠对其趋之若鹜,这就是李林甫掌权19年,晚唐集团人才凋零、青黄不接的主要原因。
王熙凤: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李林甫应当承担晚唐集团衰落的主要原因?
刘邦:不是李林甫,是唐玄宗!正因为他的领导缺乏艺术性,才导致李林甫这种人出现。如果我像他那样,韩信与彭越,张良与萧何,樊哙与靳强,不知道会出现多少〃李林甫〃。人自私并不可怕,挖空心思地侵占集团利益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最关键的问题是你具有侵占集团利益的资格。这种侵占包括权力的角逐,即集团高层的争权夺利。
王熙凤:(笑)侵占集团利益需要什么资格?请刘总解释一下。
刘邦:当然需要资格,什么样的人才具备侵占集团利益的资格?首先是这个人必须有能力为集团作出贡献,萧何推荐韩信的时候,我已经对韩信的才干做了调研,这才有登台拜将的故事,否则,仅凭萧何的一面之词,我岂能把集团公司的重任交给一个曾有〃胯下之辱〃的人?还有自污的萧何、隐退的张良以及樊哙等,我之所以能容忍他们,是因为这些人曾经为集团作出贡献,而且没有太大的威胁。争权夺利也需要资格,这就是争权夺利的人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能力。争权夺利是任何利益集团永远难以避免的事,晚唐集团也一样。我不反对争权夺利,争权夺利表明,我的集团充满活力,我的部属在积极进取,关键在于怎么处理这种事情。晚唐集团面临的问题和我的大汉集团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笑)对不起,刚才有点跑题,还是请刘先生谈一下。
刘伯温:我也认为,晚唐集团遇到的问题并不新鲜,任何集团都会遇到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人,本质上还是高层领导的权力制衡问题。这里,我想谈谈朱元璋那桩历史公案,即革命成功后,朱元璋诛杀功臣的事,这件事情不但为普通民众诟病,也使这件事的确充满了血腥,但血腥后面的无奈也是权力制衡问题。
王熙凤:我不懂了,为什么说朱元璋诛杀功臣也是权力制衡问题?谁和谁的权力制衡?刘总上台后,韩信、彭越接连被杀,尤其是后者,完全是空穴来风,而汉初三杰的另两杰,萧何自污,张良退隐,这难道也是权力制衡问题?
刘邦:(笑)那不是权力制衡,是利益均衡问题,是迫不得已的行为。诛杀功臣遏制外戚专权,这是吸取了古时历史的教训。但今天,主要是刘先生谈朱元璋的事情,先不要把我的事情搅和在里面。
王熙凤:朱元璋是个复杂的人物,单不论清宫戏盛行的现在,就连明清两代史家文人对他也是毁誉参半。清人赵翼说〃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这话实在没错,不过其实各朝的开国皇帝都有这些性格吧,只是明太祖朱元璋更加明显,不知道刘先生怎么看自己的老板?
刘伯温:太子朱标是马皇后的长子,也就是民间说的马大脚的长子。朱标被立为皇储后,看见李善长等人被赐死,太子不忍,便私下对朱元璋进谏道:〃皇父诛夷太滥,恐伤和气。〃朱元璋什么话都不说。第二天,他把一个布满荆棘的木棍扔在地上,让太子捡起来,拿在手中。太子朱标面有难色。朱元璋笑道:〃朕令汝执杖,汝以为杖上有刺,怕伤汝手,若得棘刺除去,就可无虞。朕今所戮诸臣,便是为汝除刺,汝难道不明朕意吗?〃朱元璋形象地把功臣们比作棘杖上的刺,因而必欲除之,才能保大明江山永固,朱家子孙永享君临天下的最高权力,难道不是权力制衡问题?
第59节:第四章怀贤嫉能,诡诈欺骗(13)
王熙凤:这是什么权力制衡问题?难道皇帝和臣子也存在权力制衡问题?
刘伯温:当然存在,飞扬跋扈的创业元老对新的继承者存在潜在的威胁。
王熙凤:众所周知,朱元璋为了巩固一姓之天下,兴起了两次大规模的政治屠杀,也就是著名的胡蓝党狱,经过这两次集中杀戮之后,活跃在14世纪中国政坛长达30年的淮西政治集团土崩瓦解、不复存在。事实真相究竟是怎样?
刘伯温:和晚唐集团一样,大明集团也有帮派体系,当时最主要的帮派是朱元璋赖以起家的淮西集团,这个集团大多数成员是安徽定远人,李善长是淮西集团的文臣的头子,多年经营地盘,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政治势力。主要人物有胡惟庸、沐英等。当时有人写诗比喻淮西集团是: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另外,还有以徐达、蓝玉、冯胜、傅友德为首的〃将军集团〃。
刘邦:我有一个问题请教刘先生。大家都知道,胡惟庸也是淮西集团的核心人物,是李善长的亲信,朱元璋为什么会提拔胡惟庸呢?
刘伯温:胡惟庸之所以被提拔重用,并不完全是李善长鼎力推荐的功劳,朱元璋在用人方面从来都是不肯假手与人的,何况像宰相这样重要的位置。朱元璋的本意是把胡惟庸抬起来,制约李善长的。但是他没有想到,胡惟庸居然不能体会他的本意,反而加紧和李善长搞好个人关系,这让朱元璋不能不紧张了。
王熙凤:朱元璋怎么对待淮西集团的问题?
刘伯温:朱元璋口头上说李善长〃功甚大,宜进封大国〃。而暗中则指使汪广洋、陈宁弹劾李善长,败坏李善长的政治声誉。
王熙凤:嘻嘻,这是政客们最常用的伎俩,刘先生肯定很熟悉。
刘邦:我是流氓我怕谁,我一般是直接对付,不会采用什么阴谋诡计。朱元璋解决李善长的本意究竟是什么,不可能只是他的飞扬跋扈和居功自傲吧?
刘伯温:朱元璋的本意是不想设置宰相了,他之所以让李善长罢相,贬逐汪广洋,并不是为了给胡惟庸腾出空间,而是给自己兼任宰相制造口实,但是,包括胡惟庸、李善长在内都不明白朱元璋的本意,只有聪明的汪广洋读懂了。
刘邦:所以,当朱元璋让他回来做右丞相钳制胡惟庸的时候,汪广洋只是喝酒,不问政务,联系到汪广洋之前的〃屡献忠谋〃,几乎很难令人理解,而实际上,汪广洋看透了朱元璋的本意,也正为此,朱元璋后来才下决心整死汪广洋。
王熙凤:看透了朱元璋的本意就招来杀身之祸,这也太玄虚了,朱元璋杀汪广洋和曹操杀杨修是不是一个道理?
刘伯温:基本上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汪广洋不管怎么做,都必须死,杨修其实可以避免这种命运的,怪不得曹操。
刘邦:朱元璋杀了汪广洋,然后让涂节上表告变,说是胡惟庸准备造反,就此杀掉了一大批功臣宿旧,包括依附胡惟庸的官员和六部官属。大小官员被处死者多至15000人,而后在洪武十九年把胡惟庸党羽赶尽杀绝,竟然编造出了胡惟庸通倭的证据。
王熙凤:朱元璋解决胡惟庸就是为了对付李善长,李善长呢?
刘伯温:胡惟庸死后,朱元璋毅然废除了丞相制度,暴露出他蓄谋已久的真实想法。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虽然和胡惟庸有姻亲的关系,但是,朱元璋并没有把李存义怎么样,只是贬斥了而已,Qī。shū。ωǎng。更没有牵扯李善长,但是,李善长不知是什么缘故居然没有谢恩,这让朱元璋老大的不快活,联系到洪武初年李善长的种种骄横的做法,朱元璋准备对李善长动手了。
刘邦:对付李善长这样的第一功臣,自然不能像对付胡惟庸那样简单,需要比较充足的理由。
刘伯温:但是,他是朱元璋,不是老兄您,需要什么办不到?偏偏李善长因为建造府邸的缘故向汤和借了300人使用,让汤和给告发了,李善长又给自己的家奴丁斌求情,让朱元璋抓住了把柄,用严刑逼供丁斌,得出了李存义奉了胡惟庸的口信请李善长加入谋反同盟的所谓的证据,这就有了李善长不举报胡惟庸交通倭寇的旁证,总之,一个家奴居然把主人在密室内说的话都举到了御前。你说滑稽不滑稽?
第60节:第四章怀贤嫉能,诡诈欺骗(14)
王熙凤: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刘伯温:朱元璋这才从容地下命令说:善长元勋国戚,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正好出现星变,需要杀大臣消灾,于是,李善长为朱元璋作了最后一次贡献,全家70多口人同时被杀,李善长时年已经是77岁了,赐死给予全尸,算是朱元璋对这位〃赛萧何〃的功臣最大的酬劳。李善长死后,郎中王国用上表抗言,以朱元璋暴烈的性格也竟然是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李善长案标志着〃淮西集团〃基本铲除殆尽。
王熙凤:解决了淮西集团,下面的目标就是〃将军集团〃了。能不能简单地介绍一下该集团的主要成员?
刘邦:蓝玉是朱元璋晚年军事上的主要助手,他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内弟、淮西集团军事首领。朱元璋曾经把他比作卫青。朱元璋是在自己临死前解决蓝玉的,比胡惟庸一案牵扯的人更多。
刘伯温:这个冤案的原因比较复杂,与蓝玉本人的个性有很大关系。
王熙凤:我读过蓝玉的资料,史称:〃饶勇略,有大将才。中山、开平既没,数总大军,多立功。〃他早年追随沐英、傅友德、冯胜等人定云南、平蜀中、征沙漠,军功显赫。大将军冯胜获罪后,朱元璋任蓝玉为大将军,恩比徐达、常遇春。
刘伯温:但是,蓝玉本人只是一介武夫,从个性方面分析,根本不适合钩心斗角,他对朱元璋的宠信显然估计不足,以为可以就此子孙万代了,所以,经常暴露出功臣素有的骄纵,〃黜陟将校,进止自专〃,平北归来,就有人告发蓝玉逼奸元妃,又闯喜峰口,蓝玉以军功最大,封为太傅,本人居然说:难道我不配做太师吗?另外,蓝玉的干儿子实在太多,这和元末起义军的传统有关。
刘邦:干儿子多没有关系,关键是蓝玉的这些义子平素狗仗人势,四处惹是生非,御史告发他们,蓝玉一怒之下把御史给赶跑了,这就犯了做官的大忌。
刘伯温:朱元璋曾经在颁发给蓝玉的铁券中写进了蓝玉的不法之事,警告蓝玉安守人臣之分,但是,蓝玉一点也不在乎。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死,皇长孙朱允■继位,朱允■孱弱,为了保存孙子的权力,朱元璋把一贯干预法度的蓝玉当成首当其冲的靶子。
王熙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