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大唐-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牛听到吩咐转身去取,张小宝对着小孩子说道:“把鸡拿回去,我给你钱去抓药,挺几个月,几个月后,日子就好过了。”

说完话,张小宝拉着王鹃转身往回走,小孩子在背后突然问道:“你为什么对我那么好?”

“不为什么,我愿意。”张小宝头也不回地说了一句。

这一幕被张忠和那个何仓计看到了,张忠没说什么,儿子想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何仓计却是对张小宝问道:

“小公子,您就算能帮了他一个又如何?整个县中这样的事情太多了,不如把咱们华原县弄得像三水县那样,百姓的日子自然好过了。”

“我不懂那些,我就知道他们是华原县的百姓,大爱助一方,小爱助一人,助一人小爱之思没有,何言大爱?我还小,无大爱之能,便小爱一番了。”

张小宝抬头对着何仓计说道。

何仓计听了一惊,眼睛看向张忠,他觉得这一定是新来的县令平时就教给孩子的,不然这等小娃子,哪会懂得许多事情?

“张大人果然爱民如子,平日竟教与孩子这等爱民之言,何某佩服。”何仓计对着张忠拱手施礼说道。

“好说,好说。”张忠打了个哈哈,他哪里教过儿子这些。

二牛这时已经把钱和肉交到了孩子的手中,那一条肉足有十斤重,孩子拎起来非常吃力,加上那钱,孩子只好把钱挂在肩膀上,又用衣服遮好,双手拎着肉,把鸡放开,让鸡自己跟着。

他并没有直接离去,他想知道,是谁对他这么好,往前挤了挤,正好看到了衙门中的一个官在那里对另一个人行礼,壮着胆子对旁边的护卫问道:“那个给我东西的小娃子是谁?”

“新人县令家的小公子,快些回去给你娘抓药,以后你们的日子就好过了。”护卫也没有对孩子做出什么防范,随意说了一句。

“哦,我知道了。”小孩子又仔细地看了眼张小宝和张忠,转过身离去,嘴里还跟鸡说道:“花花,回家了,不卖你了。”母鸡咕咕叫了两声,跟在后面,不时地在地上啄两下。

“张大人,县丞与主簿此时应该未回衙门,您是先到酒楼吃些东西,还是……”何仓计对着张忠问道,语气似乎恭敬了一些。

“吃饭不急,去衙门等着,正好看看以后住的地方。”张忠这次带了几辆车,要早点把车上的肉给发下去才行,不然放时间长了会坏掉。

肉准备的不多,一个衙役能分二十来斤,剩下的冻起来,用于这几天自己家中做菜吃。

何仓计也不在此事上多言,在前面打头,一路来到了衙门。

果然如想象般那样破旧,登闻鼓的鼓锤也没了,鼓的旁边也开口了,衙门的大门关了半扇,开了半扇,上面不仅仅是漆掉了,木头烂的差不多了,门上的铜环一边的断了一半,另一边的更本就不知道哪去了。

就这衙门,让人看着便不想往里进,何仓计在一旁有些脸红,说道:“大人,衙门当中少有钱财,又要周济县中百姓,故此无力修补衙门。”

“嗯!”张忠哼了一声,回头看看儿子,张小宝在那里似乎没有什么感觉,依旧似乎一副好奇的模样。

王鹃还在旁边说道:“那鼓真大。”

第3章 破旧衙门破旧宅

何仓计轻轻咳嗽了一声,道:“大人,您里面请。”

张忠这才转回头,跟着往里走,走到近前的时候才知道为什么关着半扇门,那门竟然已经掉了,就在那里用一个棍子来支撑,如果打开的话,显得太明显了一些,看着不好看。

一行人往里走,传过了前面的大堂,后面用来做事情的院子,在往后走就是张忠以后一家人要住的地方了,转过一个小弯,以后的家便出现在了眼前,张忠看的是目瞪口呆。

院子中是杂草丛生,正房破败的上面一个窟窿接一个窟窿,窗户上的纸早就没有了,只剩下窗框,或开或合,在那里当啷着,一只野猫从一个窗户的窟窿中钻出来,对着众人喵的一声,身子一拧,眨眼间跑远。

从这个院子向别的院子走,同样是一间间房子破的根本无法住人,不得不说,这里的地方比三水县那个衙门后面的院落更大,可惜大部分的院子连个房子都没有,只剩下一堆化雪后的烂泥在那里堆着,放梁与门窗,想来是被人拿回去用了,或是烧火。

张忠吧嗒了一下嘴,对着何仓计问道:“这个……上一任的县令竟然在如此残破的地方办公,实在我等楷模。”

“大人,文县令以前不住这里,在外面有处宅子,现在没了,据说是卖给了别人,家中的人也都搬走了,不如大人也在外面置办一处宅院?”

何仓计声音放低了对张忠说道。

“不必,这里便可,最近几日我家先找一客栈住下,待修好了再搬回来,不在衙门当中住,万一有急事应对不好,容易出大事。”

来时张忠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衙门会破一些,并且与儿子商量,可以修修,不到外面住,只不过没想到会破成这样,也好,儿子喜欢大的地方,家中又不缺钱,交给儿子了。

“大人,衙门中的账上似乎没有那许多钱来修院子了,若是在外面买,可以找本地的几个商人筹钱。”何仓计不得不提醒一下。

张忠笑了笑,“不用找别人,我家中还有些钱财,自己家住,自己出钱修了,何仓计可知账上还有多少钱?”

“小的也不是太过清楚,小的管仓库不假,但仓库当中早已没有一粒粮食,也没有一文钱了,听说那账上还有三十来贯钱,有百十石粟。”

何仓计把实话说了出来,就是告诉张忠,现在是亏空呢,账上有钱,但仓中无钱,这钱你得自己想办法去补了。

张忠这时看了眼儿子,张小宝微微摇了摇头,那意思仓中的亏空不能用自己家的钱来补,盖房子是有回事儿,衙门中的事情是另一回事儿,不差那点钱粮,事情却不能那么做。

张忠明白了,对着何仓计说道:“这时不急,等着今年的租子和税收上来就好了,到时把衙门也修修。”

“大人,今年已经没有税了,去年便已把今年的税提前收了上来,文县令此事已被主簿和县丞联名上报,或许文县令现在已经数罪归一,不知道能不能保住命。”何仓计又提了一件事情。

张忠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张小宝和王鹃就已经明白了,贪的时候大家一起贪,现在把所有的责任全推到了姓文的身上,主簿和县丞便没有什么责任,贪的钱自然也不可能再吐出来。

“好算计,我喜欢这样的人。”张小宝的嘴唇动了动。

王鹃看了张小宝一眼,“还是想想怎么弄钱吧,刚春耕完,今年应该秋天收的税就没了,你总不能再征一次吧?不知道百姓怎么样了,一年交两年的租子,还有活路吗?”

“小事儿,慢慢来,上面又不是不知道这边的事情,无非是想看看我爹会怎么做,今天只能在外面住了,让我爹先与那个县丞和主簿接触一下。”

张小宝根本不在意这点事情,亏了这点钱,提前收了一年的租税,没多少钱,以前遇到的官员可以亏几年的钱,不也是啥事儿没有么。

张忠房子看过了,只等着不知道跑哪去的县丞和主簿回来,交接一番就算正式上任,这之前还要办点事情,对何仓计说道:

“衙门当中既然还亏空一些,想来衙役们等过的并不好,我这带来些东西,不如把衙役还有一些衙门中的人找来,领东西回去先对付几日,都有什么来着?小宝,来时你说记下了,给为父背一遍。”

张忠还真就不知道儿子带来的东西,只好让儿子自己说。

“爹,您这是考孩儿呢吧,孩儿记得,一袋白面,一袋子稻米,一桶二十斤装的素油,二十斤肉,两只鸡,还有点黄瓜,那袋米和面各五斗,等人到齐了就可以给了。”

张小宝这时候得挺着父亲,在一旁把东西数了出来。

何仓计与那两个衙役听了便是心中一喜,尤其是两个衙役,他们平时贪不到东西,只能是欺负一下百姓,百姓家中也没有多少钱财,弄几个鸡蛋就算不错了,狠点的会把人家的鸡给抓来杀掉,几个人凑在一起吃了。

没想到新来的县令出手就送了这么多的东西,米是好米,面是好面,还有那种素油,家中最缺的就是油了,有油的话,吃点野菜也可以,没有油吃东西可费粮食,加上肉、鸡和黄瓜,可以做不少好菜了。

“大人,您说的是真的?您等着,小的这就去找人,六十七个衙役一个不缺地找来,还有衙门中其他的人,加起来也有十三个。”

两个衙役当中的一个,听到张小宝后面那句,人到齐了就可以给了,马上就往外跑,张忠看着,也不说话,另外的十三个人自然就是像何仓计这样的人了。

那县丞和主簿不会在乎这点东西,来不来都无所谓,也不知跑到哪里逍遥去了,否则出去做事情,怎么可能不带上衙役,带了的话,方才那衙役也不会说一个不少地找来。

张小宝原本还以为那两个人可以和父亲先打个照面,相互试探一番,到时候再考虑是对抗还是妥协呢,没想到直接就用了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做法,一下子表明的自己的意思,以后就只能是对立了。

等着其他衙役回来,这里开始把东西从车上往下卸,二十个护卫分出来一半帮忙,另一半继续警戒,跟来的一些张家的人也在那里干着,连何仓计与剩下的衙役也没有在一旁只观看。

同样上去搭手,张忠则是站在那里,看着一袋袋的米面被搬下来放好,又看着一桶桶的素油在那里罗起来,也找不到话题。

张小宝这个时候得帮忙了,对着何仓计说道:“我爹来时说了,这只是一部分,以后还有,三水县中,我们张家都能给衙役送一些需要的东西呢,何况是自己下面的人?你们拿了东西就要好好做事情,谁不好好做,以后就不给东西啦。”

张小宝故意把后面那容易得罪人的话说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让人觉得小孩子不懂事。

那个帮着搬东西的衙役不管这话多么难听,点着头保证“我齐大飞以后一定好好做事情,这么多的东西够吃两个月了,回头我就把黄瓜卖了,呵呵!”

何仓计同样没有生气,停下手上的动作,站在那里想了会儿,终于是低头来到了张忠的面前,说道:

“大人,说实话,我今天去接大人根本就不是谁吩咐的,是我自己去的,我在这边干的一点也不好,听说大人有本事,这才冒险过去,还有他们两个也是如此,他们两个平时也收排挤,能拼一把就拼一把。”

张忠听了,不知道是该相信还是不该相信,主要是儿子用过了一个手段,估计安排人让贾山拉拢,万一他们也是呢,只好说道:

“无妨,大家都不易,以后多在一起共事就好了,想要得些好处,不管怎么说,也得让县中的百姓过好了,三水县那里就是如此,明天写几份告示出去,让咱们县中的百姓知道我这个新县令想的是什么。”

“大人,您想的是什么?”那个衙役把鸡扔下来,好奇地打听到。

“我想的就是,三水县我张家能给推成上县,华原县也一样可以推成上县,三水县有一个码头,这华原县不是也有一个码头要建好了么?”张忠把儿子说的话给复述了出来,显得非常自信。

何仓计与那个衙役没想到张忠竟然有这样的打算,眼睛同时亮了起来,张忠借着这个话题又接着说道:

“只要诸位好好做事情,用不上多长的时间,华原县就变了,到时候该加的俸禄会加,该提上去的人也会提,我原本可以在京中当个六品官,却是觉得应该下来在华原县做些事情,等事情差不多了,我就会到京城,这里的好处,留个下一任,别的不管了。”

张忠的话让何仓计激动起来,看了眼衙役,说道:“我们一定跟着大人把县中的事情安排妥当。”

第4章 寻找酒楼有奇事

给东西的号召力就是大,这边还没把所有的货搬下来呢,门口的地方就不停地出现衙役的身影,一个个进来先看那往下搬的东西,接着再看张忠,也就是他们的县令大人。

张忠也是一个个望过去,凡是被看到的人,目光马上就转向别处,不敢与张忠对视,与地位无关,主要是他们今天没去迎接,人家给东西了,才过来,觉得理亏。

至于什么有骨气的人,在他们中间别指望找了,原来那个县令,主簿,还有县丞,在他们的手下能找到有骨气的人,那实在是不可能,凡是那种人也早被他们给想办法给弄走了。

等着后面几个人到来时,所有的货物都被卸了下来,除了县丞与主簿,还有一个刀笔吏没来,其他人全到齐了,有的人挤出点笑容对张忠问候一声,有的人则是低着头不敢看。

“何仓计,就按方才我家宝郎说的那样给,不要多也不要少,剩下的我还留着用,宝郎刚才的话别忘了说。”

张忠故意不去和那些人说什么,也不亲自去发,交代了何仓计一声,带着一众人出去找客栈了,等着衙门中的房子修好,才能回来,二牛已经提前走了,去找人干活。

何仓计知道县令话中的意思,就是把张小宝刚才说的那个话给复述出来,好好做事儿的,以后还有,不好好做事儿的就看着别人往家拿东西吧。

答应一声,在那里开始忙碌上了,县中那些做别的事情的人先给,衙役排在后面,边发边说:

“今天你们都没有去迎接大人,大人已经生气了,可还是把东西给了你们,以后也会有,但你们得听大人的,不然就没有,大人是张家庄子的家主,想来你们也知道大人的本事,谁拿了东西在背后使坏,到时吃亏了可别说我没跟你们说。”

“何仓计你什么意思?难道你就不怕詹主簿与肖县丞?二位大人可是在金来楼吃饭呢,离着这里还不算远。”一个正在从何仓计手中接过东西的人,冷着脸对何仓计说道。

“呵呵,姜典事,我若是你就不会拿这些东西,张家的事情你或许听的少,拿了东西还敢这般说话,等着大人的雷霆之怒吧,我一个不入流的小吏,管他什么主簿还是县丞,大不了我不干了,姜典事,给你油,拿稳了。”

何仓计嘲笑着那个姓姜的典事,一番话夹枪带棒的砸下来让姜典事脸色变了又变,一时说不出话来,又舍不得扔下手中的东西,只好扭头看其他人,希望能得到些支持。

周围的人眼中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姜典事了,只有摆放在那里的东西,领了之后,今天回去就能包顿饺子,衙役们这样的心情更甚,他们可贪不到东西,上官贪了也没说给他们。

“姜典事,想想张家庄子这两年都做过什么事情,好自为之,下一个,呦,曹刀笔,家中孩子病了,好些没有,给你挑一只大点的鸡,回去补补,今日为何就不去呢?张家可是给三水县的衙役送人参啊,主簿上次给的钱,不够买药吧?”

何仓计今天是一点也不留情面,撇了那个姜典事一眼,面对另一个人的时候也是说了一句难听的。

姓曹的刀笔吏抿着嘴儿,看着挑出来的那只大点的鸡,叹了口气,“怪我,先前也没想到新来的县令能过来就给送东西,还以为得先收拾一些人才会罢休,新县令也是好手段,可谁让咱们人穷呢,志就短啊,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回去给儿子炒点肉吃。”

说着话,接完东西,他就直接往外走,没拿东西,需要找人帮着抬一下才行。

其他人听到他的话,也有些后悔,他们心中可没有太多的百姓,惦记着百姓的人早被清理出去了,他们在这里图的就是能弄点好处,主簿与县丞偶尔也给些好处,可实在是太少了。

他们贪的那些钱,拿出来的连半成都不到,再有钱也比不上张家,谁能想到张忠到了这边不先收拾人,而是先给东西,原本是打算大家都不去接,逼着张忠收敛一些,这下人家给东西了,刚才也照过面了,再拿人家的东西,这可怎么办?

张忠不知道那些人的秉性,还在担心有人不要东西,所以他先离开,以免到时候尴尬,却不知这剩下来的人,一个个的就是为了得好处才坚持到现在。

一群人走着,也没有一个向导,只好慢慢溜达,遇到好点的酒楼或者是客栈,就进去住。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一个三层的酒楼下面,抬头看看招牌,“金来楼”三个大字写在那里。

“就这吧,看着不错。”张忠决定在此处住上几天,至于酒楼豪华一点,花钱多一些,他根本不在乎。

一行人刚刚到门口,就有那眼尖的伙计迎上来,看着张忠身上穿的官服,马上笑容满面地说道:“这位官家,您这些人是吃饭还是连着借宿,先里面请,快来个人,把这些马牵去喂了,用好料。”

看到这个伙计,张忠愣了,张小宝和王鹃也愣了,伙计的衣服上面的胸口处,竟然绣了一个图,非常卡通的图,一根小巧的稻苗在那里摆着。

“稻苗?是哪部分的?”王鹃仔细地想着,问旁边的张小宝。

“州府酒楼的,你看那稻苗的下面有一点杂草,他们怎么把买卖开到了这里?还是别人也想到了这个稻苗的图?”张小宝也想不明白,他家分出去的一些买卖,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志,稻苗的不同代表了身份的不同。

没想到自己没有安排,在这边竟然也出现了一个稻苗的图案。

两个人相互看了眼,从人群中站出来,好让伙计看到他们两个人,准确地说是两个人身上衣服的图案,张忠穿的是官服,自然不敢在上面绣个稻苗,下人在后面,只有护卫围在这里把伙计的视线挡住了。

张忠也正琢磨呢,一看儿子和儿媳妇站出来了,连忙让了半个身子,伙计的眼睛马上就顺着看过去,一看之下,嘴马上就张大了,再仔细瞧瞧,连忙对着张小宝和王鹃行礼。

“竟然是小公子和小娘子来了,小的给二位见礼了,您二位……”

“跟着我爹上任?”张小宝用眼神示意了一下。

“扑通”一声,伙计竟然跪下了,对着张忠说道:“小的不知道是老爷,刚才多有怠慢,还请老爷恕罪。”

“谁教你的规矩,起来,店怎么开到这里了?”张忠心中高兴,自己家在这边竟然也有店,有住的地方了,还不用担心受气。

“老爷您与小公子、小娘子先进去,容小的慢慢说。”伙计站起来,兴奋地说着,他从来没见过主家的人,只是把那个图案记牢了,哪想到今天一下子见了主家三个人,还是自己伺候的。

伙计挺着胸走在前面,张忠等人从后面跟随,进到酒楼当中,凡是看到了伙计模样的人都好奇起来,尤其是同为伙计的人,不知道今天的那九怎么了,平时那九不是这个样子啊。

等着他们看到了后面进来的张家下人及张小宝和王鹃的时候,同时把眼睛睁的大大的,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张小宝和王鹃胸口出的两个小苗,在他们眼中已经不仅仅是可爱了,那是身份啊,主家的小公子和小娘子一同来了?

一楼的那个掌柜的,还在拨打着算盘给人结账呢,这时感受到了周围气氛的不同,也扭头看了眼,手登时就停在了算盘上面,一动不动。

周围的吃饭之人也不由得看过去,等看到了张忠身上穿的七品官服的时候,这才明白,原来当官的来了,有那京城当中的人则是不屑的撇撇嘴,对旁边的人嘟囔道:

“只有这地方的官员才会穿着官服来吃饭,京城中可以没有人敢,还是个七品的,在京城比牛毛还多,穿出来丢人。”

等着一行人直接上到了三楼,一楼的伙计们连忙打量着自己身上的衣服,看看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连掌柜的都把柜台上那账本好好摆了一下。

张忠这边来到了三楼一间屋子里,对伙计吩咐到:“他们也好好安排一下,上点家常菜吧。”

那些人自然就是护卫和张家的下人了,被守在三楼的另一个伙计领走,叫那九的伙计则是留下来,让又一个伙计去告诉做什么菜,也不用菜单,直接在那里一口气报了八个菜,那伙计连忙跑下去与后面厨房的掌勺师傅说,可不敢让平常的师傅来做。

先是四个小凉盘上来,张忠尝了下,又看看儿子,张小宝也吃了一口,他吃的是黄瓜丝拌干豆腐丝,点点头:“还行,下次记得干豆腐用热水过一下,说说怎么在这边也开了店的事情吧。”

“是,回小公子的话,这店是从邠州府中分过来的,主家不是说,在经营的时候,可以自己尝试做主一次么,辛掌柜的就做了一次主。”伙计那九恭敬地回道。

第5章 想不交接不可能

张忠几个人听着,伙计那九就开始说起来,这次可不像平常那样,说的话非常简练,一番话说下来,张小宝等人明白了。

张家派到外面的掌柜可以在赚了钱后,做一次投资,成功了,那就可以继续投资,失败了,就老实地守好那个店吧,州府的那个自然是成功的,张忠是以第一名的成绩上去的,那里同时还出了九个人。

生意火暴之下,姓辛的掌柜心思便活络了起来,他是后来去张家庄子的,家人在庄子里面,他一人在州府打拼,以前他开过小店,后来逃难,跟着到了这边,在华原县有个侄子,当别人当厨子。

他钱多了,每一季度才上交一次,就联系上了侄子,原来的金来楼是文县令的亲戚开的,文县令倒霉了,亲戚没了靠山,就想把楼盘出去,他便让侄子给盘了下来,地方却是不归侄子管,直接落到了他的名下。

又按照张家在外开店的规矩,把伙计等好好教导一番,入好账,就等着换季的时候给主家送去,让主家高兴一下,他签的是死契,落在他名下了,就是落到了主家的名下。

伙计那九说完就退了出去,剩下张忠三个人在屋子里面。

“不错,有魄力,见到机会能抓住了,那个辛掌柜的以后可以好好培养,爹,那咱们是不是就在这住了?”

张小宝觉得很欣慰,夸了两句,又询问父亲。

张忠也高兴,这是儿子推出来的买卖,规矩也是儿子定的,没想到啊,在这里也有自己家的买卖,看样子还不小,三层楼呢,点点头,说道:“就在这里住了,等着衙门修好再搬回去。”

这时热菜一道接一道送上来,每样都不多,张小宝三个人赶了那么长时间的路,也饿了,甩开腮帮子开吃。

吃着的时候,叫那九的伙计又进来了,对着张忠说道:“老爷,小的方才忘说了一个事儿,衙门中的主簿詹大人和县丞肖大人也在三楼吃饭,隔着这屋的那间就是了,还有一些个从外边来的行商之人。”

“哦?他们跑到这里来做事情了?好,正好去看看,小宝,你与鹃鹃吃着,为父过去一下。”

张忠想看看那两个人究竟在干什么,跟儿子说了一声就起身走出去。

伙计在旁边给指着,隔了一个房间的那个房间中,从走廊上也能听到里面的笑声。

张忠还想着偷听一下,哪知道刚到那边,就从里面出来了个人,看到张忠一愣,再看看张忠身上穿的衣服,转身又跑了进去。

张忠也不好继续偷听了,随着那人走进去,刚一进去就见那人正在对着一个肥头大耳的人说话呢。

“肖县丞,刚才我看到门口过来一个身上穿着七品官服的人,不会是新来的县令吧?”

“对,本官就是新来的县令,不知道哪位是肖县丞,哪位又是詹主簿?”张忠看了眼在那里报信的人,又看看桌子上杯盘狼藉的样子,语气淡淡地问道。

在座的众人把目光同时放到了张忠的身上,商人们有点不安,另外一个肥头大耳的和一个干瘦的人则是面色变换了几下。

“呵呵,原来是张大人到了,我等这里还有些事情,故此耽搁了,待这边的事情做完了,会亲自去找大人交接,到时大人就是华原县的县令了,呵呵,我正是张大人口中说的肖县丞,这位是詹主簿。”

那肥头大耳的人一瞬间脸上就堆起了笑容,对着张忠说道,却是没有站起来,旁边干瘦的人也接着说道:“以后这县中之事,我等还要携力去做,哦,现在时候已晚,张大人不如先去歇息,明日一早到衙门那里交接便可。”

坐在那里的商人,听到二人如此说话,也都露出了笑容,同时放下心,看着张忠,想知道他如何说。

张从听出来了,县丞的话中意思,你现在还不是县令呢,等我交接了才是,你现在只是一个散官。

张忠觉得心中一阵的不舒服,犹豫了下,说道:“也好,那本官明日一早就过去,你等在这里慢慢办公事。”

说完了这番话,张忠转身向外走去,突然又停住,回过头来,在那些个商人的脸上仔细看了看,商人们被看的不舒服了,一个个收起笑容,把头微微低下,张忠又对着方才报信的人说道:

“你就是那个县中的文案吧?不错,好好干,本官带来的东西竟然也不去取,定是个不阿谀奉承的好文案。”

说完这句话,张忠才走出去,沉着脸回到了原来的房间当中,张小宝一看就知道了,人家不给面子,把父亲给赶了出来,劝道:

“爹,仕途就是这样,不能直来直去,讲究的就是笑里藏刀、口蜜腹剑,他们这么做其实就落了下乘,等爹您接了印慢慢来。”

张忠自己也知道,就是心中不顺,也不清楚那两个人与那么多的商人说什么,弄不好会和华原县有关,那两个人现在可以代替县令做事情,万一趁着这个机会,把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给做了,自己该怎么办?

想着事情,张忠吃起东西来也觉得不舒服了,张小宝也停了下来,就在那里坐着,嘴里还嘀咕着一些东西。

又过了一会儿,张小宝对着父亲说道:“爹,朝廷给您的上任文书和赦令您带在身上了?”

“带了,就在这里。”张忠说着话从怀中把那两个信封给拿出来。

“那就过去交接吧,把护卫带上,难不成他们还敢不交?”张小宝站起来,准备陪父亲一同过去。

张忠这才想起来,拿了两样东西,对方不可以不交接的,方才他给忘了,疑惑地看着儿子,问道:“你方才为何不直接说?”

“方才说了他们和商人就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您来了,他们一定会加快速度,签些文书再盖点印什么的,这时估计那文书只写了一半,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张小宝笑着回道。

张忠一愣,摸摸儿子的脑袋,出门去叫护卫,带着护卫又来到了方才那间房的外面,推开门直接进去,对着正在那里写东西的主簿和县丞说道:

“本官觉得还是马上交接的好,本官既然来了,就不能再劳累二位,这里是朝廷的交接问书,二位看看。”

说着话,张忠就把两封信放到了两个人的面前。

主簿和县丞同时停下了手中的书写动作,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张忠,一时不知道怎么说了,再低头看看桌子上的两封信,手哆嗦了一下,一滴墨落到了纸上。

“这个,张大人,不急这一刻吧?”詹主簿盯着张忠的眼睛说道。

“急,难不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