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大唐-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凳子上,拿着那个单筒望远镜放到了张小宝的一个眼睛前面。

张小宝眯着眼睛一看,竟然这么纯净,没有杂质,至少凭眼睛看不出来,两块水晶得不少钱,扶着望远镜的手伸起了三根手指头,又换成了四根,再变成三根,这是给王鹃看呢。

“毕爷爷,您怎么把那个亭子变到了眼前?”张小宝欣喜地问道。

老头没说什么把望远镜又放到了王鹃的眼睛前面,王鹃同样在那估算着距离,亭子中晚上一直有一个灯笼,连那回廊中每隔一段距离也有一个,扶着望远镜的手做了一个OK的手势,意思是确实是三倍多一些,不到四倍。

比划完收拾,王鹃说道:“毕爷爷,我另一只眼睛看着,好像是那亭子进了许多,大概有三个这里面的远近,和另一个眼睛看到的一样,这是干什么用的?”

老头把望远镜拿下来,对着张小宝和王鹃兴奋地说道:“那就是三倍啊,别人没看到你,你就看到了别人,行军布阵,眨眼变幻,百十丈的距离,不够骑兵冲锋一次的,可以先一步行动,可以先一步发现敌方的斥候,懂吗?”

老头有兴奋的理由,这么一个东西,看着简单,用起来却不寻常,两军对阵,谁提前发现对方,就能做出更好的布置,厮杀中,谁更能准确地判断出某个地方的情形,谁就能调动后备的将士冲过去。

一本给小娃子看的自然书,竟然包含了这么厉害的东西,张家庄子背后站着的究竟是谁?

老头想不出来,希望能够从张小宝和王鹃的口中知道,可方才问的时候,王鹃非说是拣的,定是那人教过了,不让孩子们说,若不是李珣与两个孩子相处的好,又怎么可能得到这书,若不是李珣遇到了不明白的过来问自己,自己又怎么能做出这个千里眼?

那人究竟和张王两家是什么关系呢,把这么好的学问教给两个小娃子,还是与自己一样,看到了两个小娃子聪慧,准备好好教导?

老头心中的疑惑一个接一个,根本就想不出来背后的人是谁,什么目的,几次想去见一下,用自己尚书的身份,却怕惹恼了人家,那种人似乎不在乎尚书与否,或许就算皇上来了也是一样。

张小宝和王鹃知道老头并不是想要他们两个回答,站在那里也不说话,等着老头从自己的想法中挣脱出来。

看着老头的样子,张小宝和王鹃就知道,老头还是不错的,至少遇到了新的东西,能想着为国为民做点事情,如果不是自己两个太小一点,就可以好好给老头讲讲这个事情,不到四倍的望远镜,小孩子玩的东西而已。

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老头终于是重新回到了现实,用手在望远镜上抚摩着,说道:“有了这个东西,以后再遇到战事,对敌的时候就容易多了,你们两个还有没有拣到别的东西?”

张小宝明白老头的意思,也愿意把老头给引偏,于是说道:“这些日子我与鹃鹃没上山,等着把自然学明白了,再抽空到山上看看,能不能拣点东西,到时一定给毕爷爷拿来看看。”

“好,快学,快点把自然学会,其实我也没都学会呢,一起学。”老头等的就是张小宝的话,谁写的书不要紧,只要能拿到,那本子上的字迹分明就是张小宝的,要架子没架子,要笔锋没笔锋,鹃鹃比小宝强多了。

那一手字写出来,除了腕力不足外,可以看出来,里面有一种独特的东西,若不是小宝的年岁小,又勤勉练习,真以为他是一个无法练书法的人呢。

想到这里,老头对着张小宝说道:“小宝,以后拣了东西不要自己再抄一遍,先拿来给我看,你那字要多练,比起王鹃来差许多。”

“毕爷爷,小宝其实写的已经不错了,您没见他第一次写字,您看着觉得他写的不好,可那已经是他最好的字了,有人说,只要一个人不停的努力,不停的进步,那他一定会做出一番大事。”

王鹃在一旁帮着张小宝辩解。

第149章 一边努力一边难

说着话的时候,王鹃把自己一直不让任何人动的小荷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了一张写有字的纸,递到老头的面前。

“毕爷爷,您看,这就是小宝第一次写时候的字,现在比起那个时候是不是强了许多许多?”

老头没想到王鹃这个时候会帮张小宝说话,接过那张纸看了看,眉头皱起来了,嘴也咧开了,这哪里是字啊,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再想想张小宝写的自然的那个字,看看张小宝的年龄。

老头终于是动容了,这得付出多大的艰辛才能做到?在这方面,张小宝明显没有王鹃那样的天赋,当初那个啦啦啦,你是风儿我是沙,吹过浮萍曾一朵,偶尔笑落花的时候,王鹃的天赋就显现了出来。

自己在看到那个句子,看到那笔字的时候,才决定到这边瞧瞧,等到了这边才发现,王鹃不仅仅是字写的好,句子写的好,更主要的是,她这么小就知道站在张小宝的身后,就像王家的那个丫头王巧儿一样。

走路的时候稍微撤后一点,说话的时候也尽量让张小宝在前面,只要张小宝做错了,或者是说错了话,她就会站出来帮着周全。

而张小宝一直是站在前面,不管是别人的责难,还是游玩的时候,他站的位置,总是能给王鹃提供一定的保护,哪怕是自己教导的时候也一样,王鹃的位置总是能够最轻松离离开,张小宝的位置一直是挡着别人近到王鹃身边的路上。

这两个小娃子,了不得啊,如左右手那般,一前一后,相辅相成,没有任何刻意的动作,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就是一种习惯,如此小便已经这样了,等长大了,那还有谁能比得上他们两个?

“毕爷爷,是不是发现小宝写的字越来越好,小宝从未放弃过,一直在努力,毕爷爷,小宝的,恩……那个我的……恩,就是张家主家家主的事情怎么样了?”

王鹃在老头心中感叹的时候又说了起来,想说张小宝的父亲,觉得有点不尊重,想说自己的公公又不好意思。

老头看着依旧是站在张小宝侧后一点的王鹃,再看看身体随时都能移动的张小宝,哈哈大笑起来,说道:“鹃鹃不用着急,有你这样的儿媳妇,有小宝那样的儿子,张忠怎么会是平常人?”

张小宝对这个回答还是有点不满意,他必须要一种肯定的回答,故此说道:“毕爷爷,您那外甥还能做些别的事情,更赚钱的。”

“哦?什么事情,说来听听。”老头来了兴趣。

“毕爷爷不用着急,有您这样的舅舅,有您外甥的聪慧,他怎么可能是平常人那么简单?”张小宝把老头的话稍微改一改,又还了回去。

“哈哈哈……”老头这下笑的声音更大了,摸着张小宝的脑袋,说道:“小宝啊,你爹有你这么个儿子,那是八辈子求来的,我已经给一些人写信,其中还给当今圣上一封,这点情分,他们还是要给老夫的。”

张小宝稍微放心了一些,可还是回道:“毕爷爷啊,您那外甥有您这样的舅舅,那是八辈子求来的,我家已有了让他做赚钱的方法,您放心,这点能耐,还是有的。”

“好,那就等你爹中举,进前三,到时候你家那赚钱的方法可别晚了。”老头发现了,张小宝只要说起他父亲的时候,就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必须拿出东西来作为交换。

“那是自然,我家有许多好办法的,毕爷爷您放心,付出了总有回报。”张小宝依旧坚持着。

“知道,你们家付出了,会有回报的,这么晚了还过来,就是为了问这个事情吧?”老头这下想清楚了,怪不得两个孩子过来,原来是为了问张忠的事情。

王鹃马上说道:“才不是呢,我和小宝是过来看看毕爷爷能钓到多大的鱼,我和小宝想吃鱼了。”

老头看着王鹃的模样,又看看小宝,说道:“知道,就是钓鱼么,我回头拿个网,给你们捞上来两条,让你们吃,挑大的捞。”

“小宝,我困了,你困了没有?”王鹃没有接着老头的话说,打了个哈欠,对着张小宝问道。

“我也困了,那毕爷爷,明天我们再来,您先抓鱼吧,等着明天让人做出来,走了一天了,真困啊。”张小宝目的达到了,也准备离开,面对这个老头,不用做什么虚假的事情。

老头也喜欢张小宝和王鹃这样直来直去的样子,说道:“那你们回去睡吧,我这里再看看那个自然,这个千里眼会承上去,到时就算你张家庄子的功劳。”

老头不知道两个孩子是自己过来的,以为是背后的人让他们到这边,看到两个孩子困顿的样子,挥了挥手,让两个孩子离开。

张小宝和王鹃用利益牵住了老头,这下放心了,告别老头往回走去。

……

天已晚,燃灯无数盏,谁道此时还春寒,佳肴盛玉盘。

长安城中,张忠正在与程县令找来的人在状元楼饮酒,他此时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应酬,什么是诗会,连续的几天,他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整天的与别人喝酒,喝的时候吟些诗。

喝着喝着就不知道东西南北了,迷糊着被人给送回到一个小客栈中休息,先是难受,然后被人喂进去不少东西,接着吐,吐完了再喂,直到吐的没有什么东西了,这才喝了一点热乎的东西睡去。

翌日早上起来头不是那么疼,只有肚子里面不舒服,马上就会有人端来一些汤,把汤喝了,发现肚子不难受了,似乎还能继续喝酒,这就是醒酒三道汤了,第一道催吐,第二道养神,第三道暖身子。

仅仅是这些汤,加起来就需要五、六两的银子才行,比起请别人吃饭来看不多,但真正算起来一点也不少,足够七品官一年的俸禄了,哪的买多少粮食啊,只换来几道汤。

今天张忠陪着吃饭的是一些衙门中的侍郎,官不算大,有的甚至也就是个帮闲那样的位置,可实权却不小。

张忠只好忍着难受,一遍遍的与人喝酒,程县令找来这些人吃饭本就不容易了,还要在饭桌上面突出张父,并且不能得罪人。

那些个被找来的人同样不怎么轻松,程县令给的钱多,知道这里是谁的地方,吃喝一律不花钱,加上这段时间在京城说起的张家的家主张忠,如何的忧国忧民,如何的献出冬天种菜的方子,又是写了多少的诗。

这些加起来,已经把张忠给捧上了天,加上乡贡第一的身份,可谓是有财有才了,一个个都在说着好话,张忠则是书生意气,想说什么说什么,唯一好点的就是,他要么不喝多,说起话来不怎么得罪人,要么就是喝多了马上缩到桌子下面,也不得罪人。

“永诚兄,果然好文采,不如明日出了东门到山上去看看。”一个工部的小侍郎,喝了几碗酒,喝高兴了,对着张忠说道。

“好,明日出去看看。”张忠这几天已经习惯了生活,不就是喝酒,互相吹捧,再想些句子么,反正喝完了,除了吐的时候有点不舒服,其他的时候一点事情也没有,那就喝吧,有时喝多了,写点诗似乎更容易一些。

二牛站在门口的地方,也为自家的老爷难受,凡是找来的人,一个也不能得罪,几乎是天天喝,天天吐,有的时候甚至是早上就喝,吐完了下午还要喝,多亏这边准备的药物充足,护着老爷的身体无大碍。

几天的工夫,状元楼与得意居去了十来次了,外面还真没去过,可能是天冷,大家都不愿意到外面游玩。

给庄子中的信也写过一次了,老爷唯和别人不同的就是,从来不去青楼,也不找任何女子过来弹曲,别人要去那地方,老爷就会出钱,可他自己从来不去,每当喝多了别人说他不是个男人的时候,他总是说:“哪个女子能比上我家的巧儿?这世上不再有才女,才女生不出宝郎。”

在别人疑惑不解的时候,钻到了桌子底下,被人抬回去,一番蒸腾下来才睡下,第二天依旧是如此喝着。

众人正喝得高兴的时候,房间的门却别人给推开了,伙计在后面小声地说着,这人也不理,进到屋子中,眼睛四下里看看,对着张忠说道:“张忠,马上到王家去,老爷找你。”

“出去。”张忠现在喝的有点迷糊了,什么王家,不认识。

“张忠难道你不想这次考科举了?”那来人把脸一沉。

“滚出去,谁是这里的伙计,还想不想干了?”张忠最反感的就是什么王家,一听这人的话,迷糊中也知道是哪家来的了。

伙计一看老爷生气了,冷汗顺着额头就流了下来,二话不说,抓着来人的头发,跳起来就是一膝盖,在这人被打懵了的时候,托着往外走,还没忘了对张忠说话,“老爷,您放心,这是最后一次,以后再不会这样了。”

第150章 李珣也有买卖干

张忠不在乎什么王家不王家的,来个管事的,过年了竟然敢不过来给巧儿拜年,王家是规矩太大了,还是不懂规矩?

“用……不着他王……家,巧儿依旧是穿金戴……玉,回到庄子,谁家也比不上咱家,别扶我,我没醉,我明白,他们想要压我一头,呸!压我,我有儿子,好儿子,谁也压不了我,喝,把咱家刚送来的酒那来喝。”

张父说不上是清醒还是醉了,说他清醒,说出来的话别人听不明白,说他醉了,二牛却清楚老爷为何这样,说老爷不尊重王家,却从来不正眼看任何其他的女子,说老爷尊重吧,老爷从来不搭理王家的人。

听到老爷要家中带来的酒,二牛一哆嗦,“老爷,那酒咱们不能喝,是送来给您擦身子揉捏用的,那酒能喝死人。”

“对,不是喝的,宝郎信中说了,不能喝,喝了巧儿、宝郎还有鹃鹃会担心,那我就不喝了,给别人喝,都尝尝,快去。”张忠靠在二牛的身上才重新坐回到椅子上。

二牛觉得老爷没喝多,喝多的人哪有心思害别人呢,连忙找来伙计,让伙计把那酒给取来,就是张小宝和王鹃弄的那个蒸馏酒,泡东西养身子用的,还可以用在按摩上,因技术不过关,将将五十来度。

伙计噔噔噔跑下去,把一坛子酒拿回来,递给二牛的时候,也哆嗦了一下,看样子他知道这酒怎么回事儿,喝到嘴里就跟刀子割一样。

二牛捧着这坛子酒,和捧着一堆烟花同样的感觉,他想不出来这东西究竟是不是人喝的。

张父喝多了,不知道这些,指着酒摊子,说道:“倒上,给诸位大人倒上,今天我就不喝了,把福气让给大人们。”

二牛听话,开始给别人往碗里倒,再看看老爷那迷朦的眼神,打死也不相信,老爷这是喝多了。

那些个当官的不知道啊,真以为是好东西,眼睛盯在酒坛子上面就不换地方了,惟独程县令表情复杂,听是张家庄子送来的酒,再想想刚才二牛说的话,偷偷把两个绢帕给塞到袖子当中,暗自庆幸今天穿的衣服比较宽松。

一碗碗的酒倒上了,酒气升腾,众人马上就问到了酒香的味道,或者说是酒精的味道,不由得赞了一声好。

张父把面前那碗米酒端了起来“诸位大人,永诚酒量不行,先干为敬了。”

说着话,张父仰头把碗中那米酒给喝了下去,再把碗一倒,滴不下来任何一滴的酒。

“好,永诚兄果然豪气,我陪着喝一碗。”程县令帮着捧场,端起那酒,用袖子一遮就给倒进去了,只剩下一点点的时候,拿舌头舔了下,“嘶……好酒。”

程县令夸了一句就用舌头在牙上使劲地磨着,刚才那一点点,就让他舌头麻了,从来没喝过这么烈的酒,又没窖藏,更未曾勾兑,好没有好的酒曲,就那么蒸馏出来的酒,能想象到味道如何了。

除了辛辣,再也品不到任何的美味,哪怕和五十二度的茅台度数差不多,口感上也绝对尝不出酱香。

其他人怎么可能会像程县令那样了解张家庄子,送来的酒说不能这么喝,就绝对不可以这么喝,张家庄子行事,高人一等,张忠都不喝呢,他也不傻,自然是使劲夸着,反正别人闻到酒味也不知道他给倒袖子里了。

听着程主簿的夸赞之词,众人都激动了起来,这酒着味道就不同,纷纷仰头喝下去了,酒没温,喝到口中的时候是凉的,那么一碗,不可能一边呼吸一边喝,需要憋着气儿才行,一碗将近半斤的酒就灌下去了,五十来度的。

“怎样?家中送来的酒,有种故乡的味道,一碗情怀一碗酒,故土不在远水流。池塘或应出浅绿,宝郎待我占熬头,喝,今日不醉不休,满上,我陪你们尽兴。”

张父看着别人把酒喝了,在那里诗性大发,招手让二牛给他倒酒。

“老爷,除了程县令没尽兴,其他人都尽兴了,老爷不用担忧,方才吩咐伙计拿酒的时候就安排好了,给诸位大人安稳地送回家,老爷咱们今天也轻松多了,您回去不用再吐了。”

二牛眼看着一个个的大人们出溜到了桌子上面,高兴地对张忠说道。

程县令连忙说道:“二牛,我平日带你不薄,怎么就没尽兴呢?还不快扶你家老爷回去。”

跟二牛说完,程县令又对着张父说道:“永诚兄,好酒,今日大家喝的高兴,你先回去,我在这边看着。”

张忠呵呵一笑,把手搭在二牛的脖子上,脚步踉跄地离开了,门外涌进不少的伙计,准备把诸位大人给扶起来送回家去,至少也要交到人家下人的手中。

“拿走,把这剩下的酒拿走,别摆在我面前。”程县令看着众人的情况,挥着手,让伙计把那坛子还没倒完的酒给拿走,并且打心眼里佩服张家庄子,说不能喝真就不能喝,都倒了吧?

等着伙计把那坛子就拿走,又把这些个官员给送到跟他们来的下人手上的时候,程县令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着桌子上的菜,又开始吃上了,喝了两口酒,觉得有点淡,又把刚才的碗拿过来,滴了一滴进嘴。

“什么酒,劲儿怎么这么大?一定有用处,不然张家庄子绝对不会酿出来,恩,前天来个吐蕃的人,赖在驿馆不走了,整天喊着要见皇上,给他尝尝吧。”

程县令自己在那坐着嘀咕,觉得用这个代替其他的酒水能省些钱,喝一点就舒服了。

于是对着守在门口的伙计喊道:“把刚才剩的酒拿回来,本官有用。”

……

“还是淡了一些,怎么就蒸不出来呢?”张小宝也在喝酒,他和王鹃的中间放了一杯酒,就是他们做出来的,这已经是十二次了,度数依旧让他们不满意,张小宝身体有病,当初就喜欢喝烈酒。

几杯下去,什么疼痛都没有了,他喝的是喝二锅头差不多的酒,比二锅头还烈,所谓的二锅头就是指二次蒸馏,顺下来的酒叫酒头,最高的可以达到八十多度,是先前流下来的那些,越到后面度数越低。

大麦的酒头可以达到六十度,张小宝喝的就是七十五到八十之间的,根本没有什么香味了,无非是纯粮蒸馏出来的,比那勾兑出来的好一些,喝下去就是一条线,接则整个肚子都像被火填满了一样,身上的疼痛也就感觉不到了。

现在尝着酒,觉得淡,王鹃也是如此,她也能喝,身体差一些,口感却没有变。

“那泡酒是不是就不能泡四十五天?得泡六十天吧?”王鹃看着旁边一个更大的坛子说道。

那里装着人参、枸杞,还有花脖子毒蛇,准备泡好了之后给家人喝,现在觉得度数低,怕那蛇没死。

张小宝心中也没底儿,以前知道有人因为买了假酒,度数不够,泡毒蛇觉得天数差不多了,对着瓶子喝,结果让毒蛇咬了舌头,根本来不及到医院去扎血清,想了下说道:

“那就先不给家人喝,多弄些坛子,埋上,等明年冬天再说,再蒸馏几次试试,成功了,正好拿来夏天驱蚊虫。”

“也只能这么办了,你说给你爹送去的酒,他会不会给喝了?这么烈的酒,伤人啊。”王鹃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放一年就放一年吧,想到前些日子让人快马走陆路个送去的几坛子酒,问道。

“别怕,那酒除非傻子才会直接喝,闻闻味道就清楚了,稍微舔一点就知道有多大的劲儿,我爹才不傻呢。”

张小宝丝毫不担心父亲在知道了这酒怎么用之后还空嘴那么喝,他更不知道,确实有许多傻子一下就喝了半斤。

说着张小宝又想起了老头:“你再写一些别的东西,到时候好用。”

“我都记不住了,总不用,会忘掉,看看吧,能想起来多少就写多少,你还准备给毕爷爷?”王鹃在那里说道。

“先不给,留着,到时候和别人做交换,早点睡吧,明天就要开始干活了,二牛拉回来的麦饭石,还得给新的地里弄去,别让他们发现是这个石头起的作用才行。”

张小宝今天忙坏了,还没有到休息的时候,就决定趟着,继续下去也记不住东西,看王鹃也比较疲惫,招呼了一声,就走到榻子上躺了下去,王鹃打了个哈欠,说道:

“好吧,明天就说给他们修房子,带去一些石头,这些就放到下面,到时找机会撒到地里,其实就是让他们看见,也不知道干什么用的。”

第二天一早,张小宝和王鹃正等在桌子旁边上早餐呢,李珣一脸兴奋地颠颠跑了过来,不客气地坐到桌子旁边,对着张小宝说道:“有个好买卖,算你一个,你家愿意不?”

“什么买卖?”张小宝好奇地问到。

“有人找我,打算建一个船坞,造船,跑水路。”李珣小声地说道。

第151章 一年便可造海船

李珣说完了,还对张小宝挤挤眼睛。

张小宝和王鹃都知道修一个造船场需要多少钱,那绝对不是个小数目,李珣还有钱么?

“大概多少钱呢?”张小宝把心中想地问出来。

“刚开始的时候,大概要七万贯,等你三个月,你只要拿出来两万贯就够了,我还能再出一万贯,就在咱们这州中,那条最大的河边上盖,等一年,就会有几十艘的大船,从这里顺水而下。

船上要装上慢慢的货物,沿着河到河北道那边,卖出去一些,然后直接入海,就贴着海边走,走到江南东道,或者是岭南道那里,一文钱的东西能卖出十文钱的价钱,怎么样?赚了吧?”

李珣挥舞着手中的筷子,这时候他才是最不受人管的一刻,另一只手攥成拳头,兴奋地说起来。

张小宝看了王鹃一眼,对李珣点点头表示明白了,说道:“一共是九万贯,等我三个月,到时在州府旁边的河处建船坞,一年能出几十艘大船,还是可以走海路的?好啊,太好了,就这么干了,算我家一个,一会儿我就跟我娘商量。

小候爷厉害,再拿找的人?明年这个时候,咱们就可以把大量的货物运到那边,赚了,然后在那边买东西回来,又赚一笔,一来一去,那就赚了无数倍啊,是不是?”

“是,小宝,你真聪明,这都让你想到了。”李珣没想到张小宝一下子就把那计划给说了出来,佩服不已。

张小宝连忙谦虚地说道:“这不算什么,一年时间有些长了呢,换成我,我就说半年,正好赶上秋天,到了那边,他们有不少的粮食可以运过来,非常便宜,咱们这边的粮食一年通常是种一茬。

南边长的快,一年两茬太轻松了,可以缓和一下北地的粮食紧缺的事情,那边除了粮食,还有大珍珠,一起运回来,不占多少地方,咱们再开一个做首饰的工坊,做了好的首饰卖,你看怎么样?”

李珣的眼睛随着张小宝说的话,是越睁越大,他真没想到,还能这样,猛点着头:“对,对,就这么干了,我一会儿就让人找他们去说,张小宝,厉害,你真厉害。”

“这不算什么,南边还有好的木头,还有一些个鱼翅了等等,都要带回来,咱们这边就建一下个加工的工坊,到时候再卖那价钱就高了,是不是?”张小宝继续说道。

“是,就是,一定要建工坊。”李珣已经完全投入进来了。

张小宝接着又说道:“那共坊不能等到时候再建,要先建起来,你去跟他们说,先在三水间建几个工坊,就挨着水云间那条河的旁边建,到时河一打通,正好方便运走。

我想想啊,总与我说来着,怎么忘了呢,哦,这样,要建一个首饰的工坊,找来人先干着,等那边的东西运来了,这些人也练好了,再建一个木头加工的工坊,建一个专门制作鱼干,让鱼干更好吃的工坊。

就先建这三个,你看怎么样?到时候咱们就是财源滚滚了,你想要穿什么样的衣服就一天换几身,想吃好东西,挨个地方去吃,想玩也不用担心钱不够,好不好?我娘一定会同意的,你放心去安排吧。”

李珣不停地咽着口水,想象着自己以后的日子,把放豆浆的碗端起来,一仰头喝掉,抓起个包子,一边往嘴里塞,一边呜呜地说道:“好,我马上去,不能耽搁了,让他们先建工坊,建大的。”

说着话,包子还没吃完呢,李珣就跑了。

张小宝和王鹃这次没去送,等着李珣的身影看不到了,王鹃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小宝你太坏了,人家好不容易搭上李珣这条线,还没收获呢,就得先付出。”

“哼!他们那是活该,骗到我头上来了,还把李珣也给搭进去,不让他们知道下厉害,下回就能说造飞机,造海船,连着船坞和船一起造,一年用不上可以出来十几条,让樱桃多孵化些鸭鹅,我宁愿相信有人拿它们做运输。”

张小宝不屑地说道,王鹃在那边忍着笑,“这就是和小宝你在一起的好处,不用担心上当受骗,三水县的百姓有福了,三个大工坊啊,能招多少人,工坊修好了,正好是春耕结束,别的县中之人也要过来做事情才行。”

“一般而已,这种骗术太低级,看我的,建三个工坊算什么,我让他们把用来骗钱的那点本钱全搭到三水县,敢不建?李珣能吃了他们,三个月之后,一文钱也没有,他们从哪来回哪去,路费可以给些。”

张小宝正为父亲那边担忧呢,这就来骗子了,一肚子的火,有地方发了。

……

李珣做事情效率就是高,当天中午的时候就与那些人商量好了,先在三水县建工坊,三个大的,就地招人,先期投入就得一万三四千贯的钱,那些人只不过是犹豫了下就答应了。

李珣带着他们去圈地,遇到有人家庄子的,还要做出补偿,各种材料也要从当地买,还有现在雇劳力不容易,周围的地方,除了春耕忙着的,就是被找来修河,价钱自然又高了一些。

张小宝和王鹃则是忙着到两个庄子去埋石头,都已经给砸碎了,庄户们不知道这石头干什么用的,张小宝让跟着的人说了一些话骗人,比如埋到地中之后可以带来好生活等等的玄之又玄的事情。

等到了晚上的时候,累了一天当成锻炼的张小宝和王鹃正准备泡个热水澡睡觉的时候,李珣又找了过来,兴奋地说道:

“小宝,商量的怎么样了?明天开始,咱们的工坊就要建起来了。”

“真的?那太好了,建吧,商量了,我娘答应了,说到时候等着小罗水的钱先把超市做完,就可以拿出来了,这边的河又能有船过来,到时候钱更多。”

张小宝说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