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大唐-第6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您先看着,我们要准备成亲的事情。”张小宝跟李隆基说了一句,便忙碌上了,王鹃则是被他给限制住,不准劳累。
……
正月二十六,在整个大唐人的期盼下终于是缓缓到来,对大唐人来说就是度日如年,除了孩子之外,每人都出了十文钱,哪怕是村中或县里有富贵的人家说我全出了也不行,这个钱大家不想让别人出。
张王两家的餐饮业和合作的商家们也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之前他们忙坏了,如果非要找个句子来形容,那便是“累并快乐着”,这可是整个大唐为两个人举办的婚礼。
三水县张王两家,一般人都是想成一家,但确实是两家,两家挨着,所以张小宝的回家,不能带着王鹃回去,王鹃留在自己家。
两人家中按照礼制都已经布置好了,就等着张小宝去接亲,本来是有官阶礼节的,多少人、多少个幡、多少匹马,马车妆成什么样。
而且娘家这边都准备妥当,等着姑爷过来好为难一番,至少对诗什么的不能让姑爷轻易过去,家中的下人都有学问呢,学了十多年了,哪怕是平时张小宝教导过的,此时也不打算给姑爷面子。
谁让姑爷是状元呢,进士科的啊,当初一首歌行镇京城,不对上三五首诗,绝对不能让他进大门。
众人等待的时候,突然发现个问题,无论是娘家还是婆家,都发现了,张小宝没了。
“哥哥不会是耍赖玩飞檐走壁先进去了吧?”小贝站在人家娘家的大门里面,对旁边的小远问。
“那我不是白准备诗了吗?”小远觉得很受伤。
正在小贝还要说话的时候,突然有人喊道:“来了来了,我靠,天上来的。”
众人抬头一看,先是一个小黑点,接着听到嗡嗡的动静,打水云间酒楼那一片芦苇湖泊的上空南面出现了一个东西,不是鹰,也不是鸟。
等离着近了才发现,那东西上面站了个人,有人拿望远镜一看,正是小公子,他居然跑到那玩意的上面去了。
阁楼中的王鹃听到声音,推开窗户一看,眼睛登时变圆,用最快的速度拿过望远镜,看着那东西从头上飞过,又绕一圈,以及上面张小宝打出来的手势,连忙朝着阁楼的顶上跑去。
等又转了一圈回来的东西在湖泊的上方时,有人看到小公子一纵而下,而后身上出了一朵花,像降落伞但跟以前看到的又不同。
张小宝没去理会旁人,他控制着自动力滑翔伞,估算着风力风速风向,朝着王家的阁楼飞来,在路过楼顶上的一瞬间,身体突然倒挂,伸出双手,阁楼上的王鹃也同样伸出双手,二人一秒钟不到的时间里相互抓紧,张小宝带着王鹃腾空飞向远方。
留下的是郁闷的人,还有他们郁闷的表情。
“飞机什么时候好的?”坐在张小宝身上的王鹃问道。
“上个月就飞回来了,沿途经过几个加油的地方,我把消息给拦截了,你也知道,无论女人多么厉害,男人才是家里的主子,他们得听我的话。”张小宝回道。
“也就是说你最厉害呗?”
“错,是他们认为我最厉害,我自己知道,我得听老婆的,老婆是在无声之处听惊雷的存在。”张小宝又回答。
“从今天开始,你要向我交代你过往的一切,尤其是悬而不决的案子,我必须要知道你究竟干掉过多少个人,他们又是怎么死的。”王鹃嘟着嘴说道。
“好的,吓死我了,我以为你问我之前那六十五个女人呢。”张小宝长出口气。
“呵呵,六十五个,你难道不知道,你当初去为了算计人去勾栏之地,有人跟我说了,你看到人家女的靠过来,腿都哆嗦,哈哈,六十五个,怪不得你能飞檐走壁,原来是哆嗦的。”
“别让我知道他(她)是谁,我让他心都哆嗦,敢揭我的短儿。”
……
成亲时有的人郁闷,有的人根本不知道实际情况,反正整个大唐都跟过年一样,鞭炮声声,而后就是开始大吃大喝。
之前张小宝纳征的时候就已经够轰动了,送的那些个礼,别人想都不敢想,但还是有人琢磨着有机会试试,尤其是顶级排行榜上的人,等孙子成亲的时候,或许钱财能够学一学小宝。
但是等他们看完成亲的情况之后,一个个都泄气了,再有钱,也买不来大唐全民同贺,哪怕是一直不对付的户部尚书王晙等人,依旧要放鞭炮,以示庆祝,他们懂,这个时候不给面子,就是死仇,大唐百姓会出手的。
……
开元十九年,秋,八月。
伴随着一声啼哭响起,等在外面依旧有一个半时辰的张小宝站起身,一改以前的温和神色,目聚如鹰,盯着产房的门。
门开了,一个女护士冲出来,对着张小宝使劲地喊道:“小公子,生了,是个男娃,七斤四两,母子平安,小公子……”
“别哭别哭,没事就好。”张小宝发现人家比自己还激动,只好出言安慰。
而后又说道:“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全书暂完】
外篇
外一章 毛豆口味有差别
给孩子起名,对于有些人来说简单,对于有的人来说则十分苦难。其难处不在于名字的意义,而关乎抉择。
“咱儿子究竟叫什么,这是个问题。我认为收音机可以先发下去一批,好用来平息潮水般的起名攻势。”
孩子满月了,刚刚请吃了一顿,收获不少礼物。王鹃给孩子喂奶,张小宝在一旁提供个肩膀给王鹃靠着,自己发愁。
到现在还不曾有属于自己名儿的小家伙进餐的时候一点也不老实,每咽下两口奶便抬眼看看在一旁聒噪的男人,目光中的不满表露无疑。
王鹃抱着肉墩墩的儿子,压低声音说道:“小点声,打扰人家吃饭是不礼貌的,实在不行,等半年礼的时候再定名字?”
“半年礼?”张小宝疑问地重复一遍,又无奈地叹口气。
人家孩子出生,按照当地的习俗不同,有过周岁的,有过满月的。换到自己儿子出生,先过一个满月,居然有人提议二月礼、三月礼……满周岁一月礼……二周礼……
每月过一次,显得热闹是吧?问题是你们图个聚会吃饭的气氛,我们一家子不能陪你们疯啊。
“对,半年礼。李隆基给起个名字,义父给起个名字,咱们的爷爷给起个名字,俺爸俺爹给起了名字,还有平时关系好的大臣,集贤院的学士,各报社征集的民间起名大赛,咱们不能寒了人家的心,看看能用的话就都用一用。”
王鹃说话的时候摸摸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儿子的脑袋,小家伙停下嘴,回给母亲一个大大的笑脸。
张小宝眉头蹙着,略微考虑下,说道:“难不成让我起个阿拉伯的名字?把大家给出的名儿全用上,那是我儿子,不是他们儿子,瞎操啥心呢。还有说咱儿子五行缺火,不如小名叫火火,你看成不?”
“果然是状元,有才。”王鹃白张小宝一眼。
“叫离离。”张小宝又想出个小名。
“呦,什么时候夫君喜欢上易经了?”
“叫明明,总比日日跟阳阳强吧,要不火大点,叫灾灾,估计整个大唐都得疯,还是明明好些,而且刚柔相济、阴阳互补。”
“行,明明就明明,将来也是个公众人物,要好好教,别整天给社会惹麻烦,咱家不养纨绔。”王鹃终于答应这个名字,小名儿。
张小宝显得很高兴:“看到没,状元的才华不是白给的,明明,多么神奇的名字,公众人物,这个……似乎不用等将来,现在已是,也不晓得那一大群的公众人物在干啥?一会儿找个人问问。”
……
被张小宝说起的公众人物,此刻正带领五百多国子监的学子们做事情。
这五百多人全是学习好的,不管你什么身份,你爹你爷爷你姥姥是谁;也不论你家中钱财几许,在哪里有什么别墅,海上有几艘属于你家游玩的船只。
以上的额外附加身份通通别说出来,谁敢提起便收拾谁,没看皇上的嫡皇子李珺和长公主盼儿都在那里听话做事么?
由于放寒暑假的关系,现在是刚刚开学不长时间,但暑假之后没有教师节。学生不用刚刚开学先想着送老师什么自己制作的礼物、家长请老师吃饭、举办什么歌舞诗词会。
尊师重道不在某一天,真想表现出尊敬,夫子教给你的学问你学好了,趁着哪天有工夫,亲自做两到菜,弄一壶酒,陪夫子喝几口,论论道什么的,夫子能高兴很长时间。
今年京城国子监放假,里面的学子全没走,跟其他地方上学堂的孩子不回家是两回事儿。
地方上的孩子不走,有的是家里大人忙,有的是没有家,还有的是打算参加学堂布置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送报纸,比如在茶馆帮人读报,大部分留下的孩子是到商家看人家如何经营。
商家干活的时候不会让孩子亲自参与,还要腾出人手看护,耽误不少活。然,即使如此,商家也很愿意,他们参与朝阳行动,出钱给学堂,又把孩子带到家里的产业中观看,希望孩子留下个好的印象,以后学有所成,说不定能多来几个到自己的产业帮忙。
京城国子监的学子则是为了有机会见到张王两家人,今年张小宝和王鹃一直没离开京城,依旧挂着节度使职务的他们没事就到各个部门溜达,去的最多的是工部,然后是户部,但一直没去国子监。
放假的时候,国子监的学子便不打算离开,希望坐完月子的王鹃可以出来,跟张小宝来国子监瞧瞧。
结果没等到张小宝和王鹃,等到的是小贝他们。
小贝等人不是不想出来,是吉祥如意四个孩子跟他们一直比较疏远,他们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这才重新取得了在小家伙们心中的地位,便把两岁的小家伙们带出来玩。
一行人的目的地是京城的西站,准确地说是离火车站一公里远的一处平坦的地方,这里打算建货运仓库,京城西边的火车站刚刚建成一个多月,眼下离着一公里远的地方还不曾有地面上的建筑,只是把地平整了一番。
来到这边,小贝停下,四出看看,拍两下手,喊道:“先说好了哦,一会儿有人送来支炉灶的材料,还有锅什么的,以及运输使用的独轮车。年岁大的,分出一部分去运输,年岁小的跟我做事情,其余年岁大的女学子负责帮忙照看。
我们选中你们,是因为你们是各个年龄段和所学知识阶段学问最好的,学子以学问大小为尊卑,你们现在的身份是学子,今天与人接触的时候我们不想看到你们任何不属于学子的态度和气质表露出来。
跟人说话不礼貌的、傲气的、瞧不起人的、颐指气使的、暗示自己家中有权有钱的,一旦让我们发现,哼哼!”
五百多学子睁大眼睛,一声不敢出,尤其是家中有权有势的,更是紧张,他们十分清楚,在小贝他们面前别显摆家世,小贝他们是要树立一个形象,跟整个大唐人树立,跟着他们出来必须符合他们的目标行为。
一直跟着小贝他们学习的徐依珑非常识趣地送上来一个喇叭,又配合地问道:“小贝,今天把我们找到做什么?”
“这个问题问的好。”小贝朝徐依珑点点头,以示赞赏,又接着说道:“今天要干的活是什么呢?是煮豆子,大豆没成熟之前青的那种。毛豆从哪来的呢?你们绝对猜不到,是从俺们大唐的楚州山阳县来的,一共三千吨,我买的。”
小贝比画出一个数字,见很多人露出惊讶的神色,满意地点下头,继续:“你们一定会想,我买那许多的毛豆怎么吃,为啥不在当地加工?”
众学子一副我正是如此想的神情。
“要说山阳县那里真不错,挨着淮水,还有运河,离海不远,加上铁路的一个小分岔经过,当地的竹木资源丰富,非常适合蔬菜的生长,而且无论是家畜、家禽的养殖,还是水产品的养殖,都提供的天然的便利环境。
但那里真不适合种植大豆,不是说不能种,是自然气候对大豆生长影响大,种了大豆,土地则无法种别的,浪费有利资源啊。尤其是今年,那里雨水很多,同一个差不多地方的大豆都快收获了,它那里还青着。
一个在学堂上学的孩子给我们发了个电报,问我们怎么办?那豆子现在里面长的并不大,也没有圆滚滚的样子,他们现在的零食就是煮毛豆。
我们没本事让当地的大豆马上长好,然后成熟,就只好买下来大部分的,三千吨,剩下的他们继续煮着吃吧。”
小贝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毛豆运过来,主要是为了帮助当地种植人员减少损失。
学子们能猜测出来,小贝他们给的价钱不会很低,当然也不会给出成熟黄豆的价格,能让那里的人维持住不赔本已算是大恩了。
“大豆买来,我们自然得煮出来,青的豆子保存起来比较费劲,煮出的是高温杀菌,还有点盐。我们实在不愿意等水路,逆流速度慢,就用火车拉。
我们准备了一千口大锅,一锅能煮五十公斤,需要煮六百次,一刻钟一锅,另有别的锅正在往这边调,估计得煮上几天。
其实我现在更想煮的是人,而不是什么他娘的毛豆。我让你们来是告诉你们,以后有机会当地方官,把当地的情况调查清楚再去做事。至于当地的那些个跟此事有关的官员,等我们把毛豆煮完的。”
小贝咬着牙说,满脸的阴沉之色,让人一见便晓得,涉事的官员们要倒大霉了,三千吨的毛豆摆着,什么借口和理由都没用。
“小贝,你们把豆子买来煮熟就行了?”有年岁大的学子问。
“怎么可能,得冻起来,要不怎么不在楚州当地加工?京城的冬天来的早,可以减少后续的投入。选在西站是因为一公里之后的地方有个大坑,原来是个小湖,干涸了,用土去填不划算。
我们几个人商量商量,决定建一个底下的保温库,工程快要结束了,就在这几天,原本是打算保存水果,现在只好放毛豆,算是没办法的办法。”
“小贝,你们为什么不直接把毛豆煮出来放到店中卖出去?你们家的势力那么大,很容易的。”又有人问。
“嘻嘻~!”一说起此事,小贝开心地笑了,眨眨眼睛,说道:“现在卖不值钱,我们会赔本,你们算算,在当地溢价购买,加上运输、加工、储存的成本。当到酒楼的话卖的价钱确实高,但本身是冲占了原来酒楼进货的低廉价格优势。
也就是说,我们把买来的毛豆放到酒楼,我们赚了,酒楼损失了,那我们直接管哥哥姐姐要钱多好,何必转一圈。”
众人觉得是这个道理,可想不出小贝笑啥。
“我给你们说,大豆正常情况下,跟日照有关,如南边,还有降水少的地方,以及气温低的地方,比如东北那一片,不过,这是指结成黄豆的情况,豆油出油率、豆制品的出货率,跟味道无关。
像我们买的毛豆,因为气候的原因没成熟,错过了时候,再等一段日子也能成熟,可是一个耽误其他东西播种,一个是豆粒不饱满。但有个好处,现在的毛豆吃起来甜,味道比正常生长的毛豆好。
我们打算留到冬天的时候拿出来卖,价格翻上去几倍都是便宜的,此次是商业行为,而不是专门做慈善,我们无非是压货,反正我们的钱也无法完全流通起来,不在乎压货的时候现金周转速度及回报率。
这么说你们懂了吧?不信等煮出来一锅你们尝尝,别看豆粒相对来说小,却越嚼越香,跟正常的大豆毛豆期时的味道是不同的。”
小贝说着,发现别人有不少咽口水,想想自己的行为,不好意思地说道:“要不这样,冬天快过年时,我一人送你们十斤,别看是煮熟冻的,稍微化开以后一样,味道没什么差别,要不……二十斤?我也是有成本的,好吧好吧,到时候看看,真卖不动就多给你们些,去运东西吧,火车来了。”
年岁大、有力气的去推独轮车,年岁小的兴奋地等待,他们对小贝前面说的送二十斤相信,对后面说的卖不动多送则不报任何希望。
【由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