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大唐-第5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皇后只有在人前才注重礼仪,现在没外人,嘴里嚼着羊肉,声音模糊地说道:“妹妹,你放心,他们绝对不会大新罗和日本,新罗哪还有战斗力,日本更废的。我估摸着他们是想让大唐练练兵,尤其是水军,以后说不定能用上。比如说可以沿着岸边去巡逻,去帮着我朝的商人护卫,凡是大炮射程之内,全是安全的,到时几百艘炮舰抽出去向外一冲,再加上运兵船……”

说到此处,王皇后顿住了,李隆基也不剥毛豆了,武惠妃左右看看,急忙喝下一口酒,对王皇后大声地说道:“姐姐,不如一会儿去工部的研究所看看,妹妹记得小宝那时说过,除了电影还有照相机呢,就是拍人的那种,跟真的一样。”

“是呀是呀,要去,一定要去,陛下呢。”王皇后也大声说道。

“同去,扔两只大虾进去,居然不是鲜虾。”李隆基同样喝口酒。

王皇后帮着放进锅中几只大虾,说道:“是去年的虾,专门冻起来,里面有籽,还有醉蟹,带黄的。”

“好,有籽好,看样子小宝和鹃鹃能种反季节的蔬菜,却养不出反季节的虾蟹。”李隆基等待着虾慢慢变红。

“以臣妾想来,他们是嫌费劲,没有工夫管,木耳他们能种了,人参已经出一茬了,他们本事可不小。”武惠妃停下筷子说道。

李隆基夹了一只煮熟的虾,一边剥壳,一边压低声音说道:“本事当然不小,连我都敢瞒着,我说他们怎么优哉游哉,一路过去跟旅游似的。到地方不积极备战,反而去走亲戚。多食要是能守住,朕敢把大炮的技术给他们。”

第802章 兵力调动已道破

“吃鱼,吃鱼。”中午的饭比平时晚了点,每天少食多餐的老头早饿了,几个人刚刚落座,毕构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从锅中夹肉吃。

张小宝做的菜主打也是火锅,鱼头锅,不过里面放了许多鱼肉。

两个老头吃肉,张小宝和王鹃一人舀了一碗鱼汤,就着馒头吃,看上去没什么胃口,如果不是二人面色还算正常,会让觉得他们心事重重。

几口肉下肚,毕构舒服了,朝张小宝笑笑,夸赞道:“好吃,要说做鱼,还是小宝做的地道,晚上继续吃鱼。吃油煎的鱼,咸鱼,再贴几个苞米面的饼子。”

“好,晚上做咸鱼苞米面锅贴,配野菜蛋花汤。”张小宝点头答应,老头子们来一次,当然得伺候好了。别说相熟多年的人,即便走在街上,被某个不认识的老头拦住,要自己给他做什么菜吃,自己也要给做。

姚崇不出声,筷子却不停地移动,每一道鱼都加一口尝尝,选中最合意的就盯着吃。

毕构吃着吃着终于发现张小宝和王鹃的状态跟刚才不一样了,二人吃饭的时候眼神不停地交流,虽不知他们“说”什么,但想来是很为难的事情。

又吃了几口,毕构停下手上和嘴上的动作,看着张小宝二人,直到二人回看,方说道:“小宝,你们两个忙事情应该的,可事情是忙不完的,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吃饭的时候吃饭,有麻烦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整个国家的人站在你们的背后。”

“毕爷爷说的是,我们有个小问题,打多食一年解决不完,抽调的人力物力太多。时间长了,别的国家或许会有想法。我们考虑是给他们施加压力,还是用物资安抚。对多食,我们想一年打一年磨,一年攻心一年夺,四年。”

张小宝没对两个老头保密,把战略步骤说出来。

姚崇也放下筷子,与毕构对视,等待二人解释,四年究竟怎么玩。

王鹃出声介绍道:“打是开战时来个狠的,粮食收获之前动手,那时他们最缺粮,还不得不支援给前线。一口气打到明年夏天,然后撤退,退到今年冬天的时候能占领的地方,缩短补给线。”

两个老头先是点头,接着一起发愁。

“鹃鹃,你们不是快速推进,而是想在一面战场上全线推进。打歼灭战,不打击溃战和深入敌后的战术?消耗很大,不如凭借武器优势,直接攻到敌人的心脏城市,抓住他们的头领。”

毕构认为张小宝和王鹃最好是发动教科书中所提到的闪电战,以时间换空间。现在看样子两人想要全线慢慢压进,给敌人集结军队的时间,玩阵地战。

换个人要是有犀利的武器情况下如此说,他早已开口大骂了。现在从鹃鹃口中道出,则需要好好想想,鹃鹃写了不少军事教科书,专门对各种情况的战争进行辩证。战略性的、战术性的全有,相信她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

姚崇的目光放到张小宝和王鹃的脸上,伸出一只手摸到个馒头,眼皮都不眨一下地往自己嘴边凑。

“他们是宗教国,国土面积大,信仰坚定,打掉他们的上层权力结构简单,甚至不需要派太多平,找个山矮的地方,绕段路,派热气球部队过去打特种战即可。”

王鹃解释一句,信心十足,这就是有空中运输投放部队的底气。尤其是第一次使用,保证能取得成功。

张小宝接着说:“但是,但可是,不行啊,宗教国家的特点就在于此,死掉一部分人没问题,马上各地会有先的头领出现。到时他们的抵抗会很顽强,他们会为了得到更多教众的支持,从而做出誓死阻击大唐军队的决定。”

“还有另一个可能,是他们各自为政,我们能够一个一个击破。我们不敢去赌,也没必要赌,凭我大唐雄兵,如今欺负哪个国家欺负不了?我们主要想付出少一些,回报高一些。”

王鹃说完咬馒头吃,示意刚刚喝两口汤的张小宝继续。

张小宝连忙把汤咽下去:“战争不是目的,目的是取得什么。我的想法最简单,打一场仗,我必须赚到钱,很多很多的那种,少了我不划算,付出与收获难成正比。摧毁他们的意志,好方便我掠夺。”

说完张小宝同样大口吃菜,给两个老头一个考虑的时间。

桌子上的情况变了,张小宝两个人吃的开心,俩儿老头开始愁眉不展。

互相看了一眼同时努力思考,对张小宝的性格进行分析。同时想到小宝支持战争不可能为了长远的利益,或许有此打算,然,短期收获不会放弃。

需要的是一边打一边占便宜,还不得仗打完,先把发动战争的成本收回来,等尘埃落定,保证大赚特赚。否则以他的才华浪费在战争上还不如用在专门提高国内百姓的生活上。

“好,慢慢推过去我赞成。”毕构先说话了:“打一年,就是推一年,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磨为何?”

“磨是退一大步,进行全线低烈度的小股作战。我朝军队正好趁此机会轮换修养,同时继续练兵,取小胜为大胜,蚕食战术。小将们可以跟着过去实践学习,百姓为了大唐的荣誉和威严团结起来,努力生产。”

见王鹃还在吃,张小宝只好自己说。说到百姓努力生产时刻意加重语气。

两个老头颔首表示认同,这种事情懂,只要前线不吃败仗,后放的百姓就会很高兴,并且使劲卖命。

宣传起来就是我们的军队多么多么威武,全是因为你们在后方的支援,什么矛盾都没有了,甚至是结婚的人彩礼少点也无所谓,只要为了大唐的军队,有共同的志向,便可成亲。

姚崇此刻终于说话了:“两年对于总是无法把敌人赶出国土,并取得胜利的多食人来说太过漫长。到时你们通过其他手段,动摇教众对本身宗教的信仰,从而一举取得最终胜利。”

“小宝一定是采用经济手段。”毕构笃定地说道。

张小宝点头:“是,我打算弹片和子弹换粮食,打一年他们的粮食就会不够。我们后撤,打出去的炮弹弹片还有子弹头会留在前面,我用粮食跟他们的百姓交换。如果他们能采到好矿石,我甚至愿意用罐头交换。”

“好毒的计策。”毕构打了个寒颤,已经想到结果。当地的百姓为了不饿死,或者是吃到肉罐头,一定会收集弹片和开采矿山,用以交换。

但是这些东西是会做成要他们战士性命的武器。统治阶级是阻拦还是纵容?拦,激化内部矛盾;纵,寒前线士兵的心。

到时候战士的粮食从百姓手中出,百姓用东西交换,战士阻拦,百姓就不给战士粮食,战士去抢百姓的粮食,此乃死结。

“小宝还打算在撤退的时候把敌人的尸体堆积起来变质,发动瘟疫战,随后用药去换呢。”王鹃已经吃饱了,补充一下。

两个老头的牙跟都麻了,酸溜溜的跟触电似的,明显供血不足。

“此计有违天和。”姚崇双手在脸上使劲搓搓,说道。

“谁的天?我大唐是天时地利人和,不就是个生化战嘛。”张小宝满不在乎地说道,又用只有王鹃能听到的声音嘟囔:“毒气弹、细菌弹、凝固汽油弹、贫铀弹、达姆弹、集束炸弹、非金属地雷、原子弹,谁少用了?”

王鹃没说什么,她知道张小宝只不过是随意说说,哪怕别人不用,他能用也会用。不要指望用什么道德、人性和大义去约束他,他才不在乎呢。

当然,自己也不在乎,只有在别人联合起来能够打赢自己的情况下,自己才会遵守规则,否则谁敢反对就打谁。

看张小宝的态度坚决,两个老头也不劝说,姚崇提议道:“让他们少死人,我们多抓奴隶做工也是很好的。”

“有这个打算。看实际情况,苟能帮我们干好活,岂在多要他们命。我想在当地多建冶炼小作坊,炼制钢材,造铁轨,修一条铁路过去,正好需要人去填。”

张小宝接受了这个侧面的劝解,他也不是为了杀人而杀人,那是疯子。

“现在我们担心日本和新罗。”王鹃又提起先前的事情。

“新罗有你们放在附近的驻军,日本也有我朝的炮舰,有何担心?”毕构指一指东北的方向,那边可是精兵。否则现在朝中的大臣为什么都打心里认可了张王两家强势的存在?是因为舒州、三水县好拿下的话,陆州、吐蕃、河北道北部、丰州全囤积着张王两家的重兵。

张小宝耸耸肩膀、摊摊手:“没了,炮舰和驻军都不在,大型运输船也没了。”

“哪去了?”毕构和姚崇同时惊呼。

“用了呗,新罗和日本怎么办?”张小宝给出了个很无赖答案。

“好办,不安抚也不压制。让陛下下旨,邀请他们来唐交流,从农业到工业,从军事到经济,从文艺到体育。可以先给他们提供一个详细的说明介绍,告诉他们交流什么,让他们的统治阶层都过来,我朝提供食宿。”毕构出个主意。

姚崇赞成道:“我国的地方大了,让他们挨个地方溜达,咱们还有什么先进的武器没?顺便吓唬吓唬他们。”

张小宝和王鹃一同想了想,眼神交流下,说道:“有,在柴油机外面罩铁皮,下面放小贝他们当初过来时房子底下的那个东西,我们管它叫履带。我马上让工部去做,多做几个,运到多食去试试水。”

“那究竟是什么东西?还有炮舰跟河北道的兵呢?”毕构依旧有不少的疑惑。

张小宝还是耸肩、摊手:“别说河北道,河南道登州、莱州原来的兵也没了,还有淮南道、江南东西两道的水军同样没了,有战斗力的水军只剩下京畿道的在守卫京城。”

第803章 一路行进终遂愿

几日后,张小宝和王鹃依旧优哉游哉地跟一群已经致仕的老头子们在翼州“度假”,上山打猎,下水捞鱼,过得好不自在。

来到汶山县的小贝九个孩子还没回去,县中的人事有了变化。

王常一家被人护送着来到翼州,交给张小宝和王鹃,进行短暂的培训之后送到多食的境内,研究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同时制作新的菜式,为下一步的软侵略做准备。

从主观上来说,王常不愿意过去,不仅劳累,而且还有危险。

从客观上来说,他不敢不去,当县令的时候他根本没做一个县令该做的事情。说轻点,是他能力不行,不适合县令的位置。说重点,他分明是渎职,是致全县百姓的生命、幸福于不顾,是不在乎朝廷对治下百姓重视的行文法规,其行为甚至动摇了国家对当地的统治。

这么大的帽子压下来,王常想想自己的母亲、妻儿,很痛快地答应了出去研究食物的工作。最主要的是他的家人可以一直住在翼州城中,酒楼会给送饭菜。

汶山的公孙未禹顺利接任县令一职,朝廷的任职文书已经从京城出发,不日将到达县里。

大权在握的公孙未禹仗着小贝等人在,开始清理以前衙门中不听话的人,提拔自己的人,连主簿的权力都被分出去不少,被收拾的人别说是敢怒不敢言,就是连怒都不敢怒。

少了掣肘的公孙未禹按照自己的行政理念进行执政,一系列的政令传出去,全县百姓跟着动。

小贝几人也没闲着,说是溜达玩,结果跑到了公孙未禹要建水泥厂的地方,先把水泥窑给建好了,然后开始烧水泥。

当小贝把烧好的水泥样品拿到公孙未禹面前的时候,公孙未禹愣了,随后担心地说道:“水泥烧制也是有技术的,不能只看成品的样子,还要保护烧水泥的人,你们直接建了,很容易出事。”

“出……出什么事儿?”小贝仰着头问。

“一个是成品质量,一个是安全,还有一个是运输,此三点,少一点都不可行,我正在等朝廷派人来。”公孙未禹叹口气,无奈地说道。

小贝仔细地打量了公孙未禹一番,问:“你是不是当县令当迷糊了?你找朝廷要技术?”

公孙未禹点头:“对呀。”

“你管朝廷哪个地方要技术?”小贝又问。

“工部。”公孙未禹答。

“我是谁?”小贝还问。

“张小贝。”

“我是工部尚书的亲闺女,水泥是我家在陆州最开始烧出来的,你管工部要技术支持,却在质疑我,公孙县令,你休息两天吧,啊,别累坏了脑子。”

比起公孙未禹刚才的无奈,小贝此时的无奈更甚,指着摆在桌子上的水泥,继续说道:“三天以后,凑够一批水泥我们带着出去,帮县里做做推销。

你考虑考虑运输方面的问题,走水路船只的稳定很重要,走陆路,来时我已经感受到了登山踏青的乐趣,想修路我们可以支援你一批炸药。”

公孙未禹面现羞赧之色,连连应是,主要是最近几年朝廷大力宣传工部,很多人都忘记了什么地方是技术的发源之处。

真实的情况是张小宝和王鹃有个自家的研究所。凡是大型的研究项目都放到工部,凡是小型应用的,家中研究所有一套配套的设备,这样方便两个人随时观看进度,并且进行引导与教授。

※※※※

三天时间过去,水泥窑烧出一批够携带的水泥,小贝他们打算离开了。

离开之前的最后一顿饭是他们请,请学堂全部的孩子们吃,前段日子他们一直吃学堂的食堂,对他们来说,味道很差,但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

吃饭的时候没提要走的事情,一直到孩子们都吃饱了,而且还不停地回味着小贝小远们请客吃的菜肴的美味之时,小贝才说要离开汶山。

孩子们愣了愣,然后开哭,九个人不停地安慰着,说等孩子们长大可以去找他们玩,或者他们有时间也过来。

好一阵子之后,孩子们终于发现,无论怎么样挽留小贝他们也必须走,一个个的开始准备礼物,有自己削的小木剑,有用碎布扎的口袋,还有装了当地药材的香囊,山鸡尾巴上漂亮的羽毛,林林总总的不知凡几。

小贝他们也不客气,别人送就收下,挨个的拥抱作别,被送到县城外面的路上,小孩子们就得回去了。

接下来是大人送,除了帮着运的水泥,还有县中的土特产,家中的蜡肉,风干的山鸡,酥油做的炒面,还有大量的松花蛋与鸭肉,贫穷的汶山县百姓几乎倾其了所有。

小贝他们还是都收下来,只不过暂时没有东西回送,等着把水泥卖出去,在别处花钱多买其他日常所需的东西再让人送过来。

一路走走停停,从中午开始,到晚上才将将到达汶山县的交界处,公孙未禹出言阻拦还要继续送行的人,站在平坦的地方打算目送小贝的队伍看不见为止。

小贝走出去一百多米,转身又回来了,对不解中的公孙未禹说道:“我想起个事情,在县中的一段日子,发现大家的照明不够好。”

公孙未禹恍然,问:“你们要在本县建发电厂,送灯泡?”

“想什么呢,等着吧,看看几年之后有没有机会。我看大家用的是树脂油和脂肪油,有的人家甚至晚上天黑就休息,孩子们点那灯对眼睛有害。你现在安排人制作蜡台,我要送十万支石蜡过来。”小贝说道。

“石蜡,京城富贵人家所用?”公孙未禹不了解石蜡。

“京城富贵人家用灯泡,石蜡成本很低,是一种非常让人郁闷的副产品,工部研究所石化部门的人无时无刻不在与石蜡斗争,就好像用木炭烧窑后剩下的灰一样,需要清理。

非要说成本,也就是运输成本。最近石油加工加大了力度,京城那边石蜡有很多,我们商量好了,打算除了留下一小部分给别的地方用,其他的全买来运到这边,给汶山县送十万支。”

小贝一副好为人师的样子给公孙未禹讲解。

公孙未禹沉吟了一下,不放心地说道:“从京城运过来太远了,蜡烛在路上颠簸容易段掉,而且你们运过来加上买的钱不少,你们与小宝小公子商量过?”

“商量什么?我们自己的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屁大点事儿,我们至于找我哥哥姐姐?还有哦,谁告诉你石蜡运过来是一支一支的?是一桶一桶的好不好,要不是怕天热化了,直接一块一块地堆在一起运来就行。

等运过来了,我们新建的加工作坊群也就弄好了,可以给一部分人提供工作,尤其是在家中找不到活的女人。”

小贝发现自己真聪明,会很多公孙未禹不知道的学问。

公孙未禹继续是那副受教的表情,琢磨琢磨,期待地说道:“能不能把加工的地方放在汶山?我们有人力,而且价格低廉。”

“甭指望了,除非你能修一条宽敞的路,然后解决畜力。记得做蜡台,下面像个小碗一样的,可以把熔化的多余蜡油接住,不浪费、好清理,用竹子做就不错,要打磨光滑。最好是在下面有个卡扣的地方,能够轻松更换。”

小贝又叮嘱一番,随后摇摇头,似乎觉得公孙未禹乃孺子不可教。

公孙未禹旁边的其他衙门的人和百姓,也觉得平时很聪明的大人今天变傻了,如换成别的大官来估计早生气了,听说大官脾气都不好。

公孙未禹果然是变傻了,觉得小贝说的事情不需要很着急,所以提议道:“县中有其他事情在忙,蜡台制作容易,不如等运到县中再说,暂时不急。如你们非要现在就让我们做,我们也做。”

这时从后面跟来的小远不高兴了:“好像我们强迫你似的,我们要运来很多的石蜡,你就考虑你本县用,不考虑别人。我的小贝是让你组织人手制作大量的蜡台,然后从河里运出去,拿到外面卖。

我们的石蜡刚运来,就会立即制作出一大批蜡烛,别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咱们县运出去一批蜡台,可以直接卖出去。你们制作的越精细,越灵巧,越方便实用,卖的价格就越高。

抢占先机赚一笔钱,并且打出去汶山县的名声不好吗?我现在也怀疑你是怎么从蒹葭毕业的,发财的机会放在面前居然都能错过。”

“我怎么成你的了?”小贝瞪了小远一眼,转过头又对公孙未禹说道:“做事要灵活,做官也要灵活。要像小孩子一样那般敢去幻想,要像工匠一样严谨,要像投机商人一样寻找机会。

如今我朝发展是不错了,但是官员却存在两种问题。其一,地方出的官员,只了解地方的形势,却不了解新的思维方法,不知道如何改变,甚至是没有想过去改变现状。

其二,朝廷下放官员,觉得自己学了很多理论,到地方可以大展手脚,结果不熟悉当地的情况,瞎指挥,拍脑门决定,做错后拍屁股走人。结果前脚走,后脚就被收拾,当我大唐无数拨的巡查人员是摆设么?”

公孙未禹连连点头,看向小贝的目光都带恐惧。

“丫头,你懂的真多。”来时那个老头又出现了,走上前摸摸小贝的脑袋说道。

小贝脸红了,不好意思地说道:“是来时在船上,哥哥和姐姐跟我们说的,还说了其他很多事情,我都没记住。”

“那也不错了,记住的这些很有用。”老头继续夸。

“谢谢谢谢,真走了哦,以后有机会再来,那个谁,你哭啥,我们是离开汶山县,又不是去死,能到翼州就能吃着好东西了,说实话,这几天我吃学堂的食堂吃的真难受,有的菜居然盐都没搅和均匀,就不能换个小锅炒?我享福去喽。”

扔下一堆话,小贝拉着小远蹦蹦跳跳地走了。送行的人默默地看着队伍消失在视野之内,许久都没有人出声。

直到一群野鸟哗啦声中从树上飞起,众人才回过神。

“多好的娃子啊,可惜走了,要是一直住在县里多好。”一个刚才帮忙扛东西的汉子不舍地说道。

“人不能太自私,总留在我们这,别人怎么办?回头让学堂的食堂换小锅做菜,小贝他们也真是的,不好吃也不说,平时没看他们少吃,还吃的很高兴,原来是忍着,哎……!”

老头突然觉得心疼,更生气,学堂的厨子们不好好做菜。

公孙未禹也说道:“当然了,人家平时吃的是什么?今天最后一顿饭是人家做的,我们几个尝到了吧,乃天壤之别。”

“我家要是有小贝他们一样的孩子,要心肝我都给。”另一个人说道。

公孙未禹微微一笑:“别说你,谁都一样,小贝要是跟着上朝的时候,都是跟陛下坐在一张龙椅上,御史台的官员看到了也得当作不知晓。”

“啊?”周围人响起一片惊叹,那老头不信地说道:“不弹劾?”

“弹劾可以,哪个言官敢站出来弹劾小贝他们,陛下会先让人查这个官员,那是一查一个准啊,想踩着小贝出名,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而且就算弹劾成功,陛下会先下个罪己诏,接着小贝认错,你总不能砍了她这个孩子的头吧?往死里判也就是个流放发配。人家会在乎?当初工部的张尚书去陆州,别人就以为是发配,结果现在陆州什么样?”

公孙未禹莞尔地说道,说出来之后,畅快地笑了。

其他人也是开怀不已。

“回了,找人做蜡台,要精心设计,等石蜡过来先赚一笔,不愧是小宝的妹妹,眨眼间便想到赚钱的方法。我画一个简洁的商标,往后县中出产的东西一律打上标志。”

手一挥,公孙未禹领众人转身往回走,火把莹莹,风吹舒畅,夜色迷人。

※※※※

“走,去维州。”小贝让人拿来地图,找小珠姐姐问问地方,手指向西边维州的地方一点。

“不回翼州了?”小远还想着回去吃好东西呢。

“回翼州水泥卖给谁,翼州更偏僻,咱不得先买东西让人送汶山啊,他们把家里的大部分东西都给我们了,饿死了咋办。”

小贝借着灯光,手捧一只煮鸭子啃,刚做好的鸭子,吃两口喝点水,或者吐吐舌头,麻辣味儿的。

小远伸手从小贝那只鸭子上揪下来一个翅膀,点头说道:“也对,我支持。”

于是一行人改道,朝维州进发。

因有东西需要携带,翻山越岭地走了三天才到维州相临的一个叫通话的县,也属于茂州,这里离着维州的主城只有不到三个时辰的路程。

“又是晚上到地方,扎营吧,进去乱糟糟的没有地方安排。”小贝有些心疼队伍中的人,又不是特殊情况,总是劳顿没必要嘛,一路强行军走来走去,不划算。

跟随的护卫与后勤人员道不觉得如何,当成拉练,平时每二十来天也会训练一次,保持战斗力。做到可以面对任何紧急情况,拉出去可战,战之能胜,并以此为荣。自己等人可是十二个时辰全天候全地形的精锐队伍。

翌日早起,分出一部分人匆匆吃过早饭,跟随小祖宗们先去通化县看看情况。

如果当地有足够的物资,直接花钱买了让人送到汶山,队伍就不进去了,直接去维州的主城。

一行百十来人走了两刻钟,终于见到了大路,一条宽约三米,上面生长了绿草与红白紫三色野花的大路。路的一边是荒地,另一边是农田,可以看出来里面种了青稞,小苗长的参差不齐,想是没人精心侍弄。

小贝拿起望远镜看看,高兴地说道:“比汶山强,前面有人烟,咱是走在村落还是城郭外?”

“是城郭内,通化县外面没有外城郭,就是没有土墙,只有个范围,因为旁边的维州有驻军。”小珠对地图理解比较深刻,甚至能画出不少大唐的地图,精确到县。

“走,进去,早知道刚才少吃点,可以尝尝通化县里的风味小吃。”小贝开始后悔了,刚才她喝掉一大碗胡辣汤,又塞肚子里三个油炸糕,半盘子红油干豆腐的小菜,两个茶叶蛋。

此刻或许是太早,路上没见什么人,只有一个放羊的老头在旁边的山上露了个影子,又消失不见。

众人走了十来分钟,眼看要前面出现了房子和挑担的人,马上能热闹了的时候,打身后响起一阵乱糟糟的驱赶声。

“让开,让开,滚一边去,撞了,快滚。”声音从不同的人口中发出。

小贝等人吃惊之下连忙躲到路边的荒地里,护卫已经把手放到衣服下面的枪上。

“先等等,可能是有着紧的事情。”小海吩咐道。

大家就都侧头看着,看着后面出现的人群队伍。

大略扫了几眼,人数估计在五百到六百人之间,占满了三米左右的路,摆出长龙,浩荡行到近前。

开始叫骂的六个人瞪着眼睛在小贝等人的身上看,一副警惕的模样,同时喘息不已,看样子刚才是跑过来的。

不大会儿,后面的队伍过来,前面两排四十个人手上撑竿,竿头张旗,旗上有苜蓿草的卡通图案。

这行人缓缓而过,然后一声“轻鼓”的喊声响起,在四十人后面的二十个腰间挂小鼓的人用鼓棒快速而轻盈地敲动起来。

“咚咚咚”的连续声音萦绕在众人耳边。

随后是一百个身穿墨绿色紧身短褂束衣的人,每人腰间配剑一把,剑穗儿及地,昂头挺胸地走过去。

接着是马队,一时数不清楚,反正是两头马并列前进,马上有人,等走过去才数出来,六十匹。

马队之后是每八个人抬的一个……一个屋子?轿子?周围有遮挡的辇?反正就是那么个四周有框,然后框架拉上布幔的东西。连续有十一个这样的东西。

这东西后面同样是一百个挎剑的人,再其后稍微有点远,看不清楚,但是有骡子,应该是辎重。

这时十一个框架的东西中间的一个,也就是第六个到了小贝等人的前面,随着里面传来“停下”的命令,抬这东西的八个人就站住不动了。

几息过去,这东西的一个窗口的位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