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大唐-第5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面坐着的李隆基离得不算远,看到王晙的小动作了,却没管,主要是张小宝和王鹃不在乎。
“好,明年我朝又能够做许多事情了,各部把工作的预算作一下,审核过后好拨钱。”心情不错的李隆基开始发钱。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今年我朝赋税为何比去年多出一倍还过?”一个以前在边关当守卫的,上个月才因为军事沙盘考核为优提拔上来的兵部小将军,鼓气勇气站出来问道。
前几天他听别人说过去年的财政收入上一亿三千万贯,他稍微懂一点,知道钱突然多了很容易出现钱不值钱的情况,为了军中的兄弟他也要问一声。
话问出来,他发现整个含元殿一片沉默,不由得心中担忧更甚。
冷场了一会儿,李隆基眼睛看看下面的臣子,轻轻叹息一声,打开话筒,朝张九龄道:“张卿,你来说。”
张九龄表情很不自然,他家那时在广州,那里产梅菜,家中也有人跟着做买卖,头半年官员还有土地的收入作为俸禄,现在他却把土地交上去了,自然少了自家出产贩卖的借口,但家中买卖没停,依旧在贩卖梅菜,钱不少赚。
陛下点名,张九龄心中一百个不愿也不得不站出来,在其他臣子的脸上看一番,众臣俱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入定了。
“杨左奉宸,此事说来也简单。”张九龄大声对询问的武官说道,此人姓杨,为左奉宸卫,以前是千牛府,这个官的权力有一段时间变得很小,现在由于改变了兵役制,又因大唐经济实力上升,需要更多的武力维护,使得此部门权力有增加了。
姓杨的武官没出声,继续作倾听状。
“听我一一道来。”张九龄深吸口气,组织语言:“去年的时候,我朝税收征收比例定低,官员的俸禄更多的是田亩出产,今年陛下英明,出外巡查地方陆路建设,于途中听一能吏进言,遂对我朝税收及官员俸禄获取形式做了改动。
税呢,商业方面翻了近五倍,试行期自愿交税者暂不太多,另官员得俸,花消间又促进物资流通,形成一部分税收,故,我朝财政收入多了,明年或许还要翻番。
再者,司农寺经多年努力,在今年春发放大量作物种子,亩产明显提高,我朝今年周边无大事,百姓安居,牲畜产量也同样增长。”
张九龄勉强把话说完,不停地擦汗。
姓杨的仰头翻眼珠子琢磨琢磨,点头,承认了这般做税收能够提高,等大唐的所有商人答应下来,翻一倍不是问题。
“哦,晓得了,只不知是哪个能吏?可于朝中决议否?若进言出差该如何?”姓杨的还较上真了,谁那么牛敢直接影响陛下对国事决策?
张九龄把眼睛一瞪:“杨将军你说是谁?”
“哦,本,本官也不是太清楚,不问就是了,出此策者,真能吏也,陛下圣明。”姓杨的只考虑几息就猜出来是谁了,底气明显不足。
众臣蔑视,你也知道怕了?
李隆基也没有去提张小宝和王鹃的名字,反正有一定品级的臣子都知道谁能轻易影响到大唐的决策。
“下一个议题。”李隆基把身体向后一靠,等待着。
税收的多了,他的心中并不舒服,他是交换出去的利益,国内各地铁路还没完全连接上,火车也没有全部送到地方,蒸汽机的车皮倒是早分出去了,还有官员的俸禄,比现在给出去田地的收入高出两倍不止。
“要不是小宝算计惊人,将来会让铁路运输产生新的变动,土地也会更值钱,此一次,气也把朕给气死了。”
李隆基思忖着,看向满朝官员的目光也变得不善,有几个臣子没有私产?说救灾的时候没看谁愿意出钱,入股工部新行业的时候钱就有了,尤其是拖拉机载着投资的官员在京城街道转过之后,愿意拿出钱的官员更多了,曾经国库无钱的时候怎没见你们如此积极?
按小宝的话说就是吃相太难看,平时拿出百十来贯的装装样子也好啊,欺负朕办不了你们,入股吧,朕让小宝收拾你们。
在李隆基考虑报复官员们的时候,朝廷的议题一个接着一个过,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国库有钱了,很多议题最终都是指向了钱。
富裕的李隆基觉得用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等快到中午的时候,别人说的差不多之后,李隆基发现一个事情,大唐的基础建设方面没人提,铁路有办法,公路呢?国库存了太多的闲钱不是什么好事儿,会贬值的。
于是他看向张忠:“张卿工部可有议题?”
张忠摇头:“回陛下,工部如今不缺钱,工部新出了很多化工产品,除开研究费用,还略有盈余,如香皂、牙膏、化肥、煤油灯,卖的都不错,还有蜡烛与橡胶底儿的鞋也是。”
说话的时候张忠终于正眼看了王晙一下,去年工部研究需要钱,被户部卡得厉害,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怒了,后来报复了对方一下,然,终究是求人不如求己。
按儿子的说法就是,咱技术是不行,只能用土方法生产,资源浪费多,污染也严重,但是特殊时期要特殊对待,单位生产部门产能低就加建作坊。
王晙低头看文件夹子,很投入,也不知上面写了什么好故事。
“道路基础建设呢?”李隆基不去理会臣子间的争斗,问起最想了解的事情。
“道路方面臣还再等待各地官员上报,待上报完毕,臣才好到户部提账,由户部进行审核,然后通过大唐钱庄下拨。”张忠如实回答。
李隆基颔首,对,钱需要户部出,或者是自己、中书令管,说是工部应管,工部却在地方基础建设方面没实权,户部能够绕开工部直接与地方官员谈拨付款项的事宜,当然,现在工部也可以绕过户部,直接朝地方的工事管理部分拨钱,因为工部自己有钱了,只是张忠不拨而已。
李隆基表情严肃了,对王晙说道:“明年应是需要运输特别的年头,朕不希望关键物资因钱款受阻。”
“臣明白。”王晙大声应道,心中越发地看不上张忠,对方实在太缺德了,把自己给点出来,让陛下警告自己。
第758章 收支平衡有账目
“待下朝,臣便向下面官府负责工事之人发报,命其年后把地方所需拨款资料送来,臣定当带领户部众官员细细审核。”
王晙答应之后又补充了一句。
其他官员知道王晙的意思,让下面的人直接向户部要钱,等施工的时候找哪个施工队伍户部可以插手,地方环境不同,修桥铺路施工的材料价格自然也不同,一车石头究竟值多少钱很难定价。
大唐要价最合理的自然是张王两家的铮铮建筑集团,但其无法垄断所有业务,同时因为太过合理,所以让某些人不打算用,要价合理就没有更多额外的钱拿出来行贿嘛。
想到王晙能够从中得到许多好处,官员们也有的开始眼红,主要是入股工部新集团的钱今年亏损了,唯一的收获就是上班和下班的时候坐在颠簸的很厉害的车中。
账目张忠给拿出来让看过,记载的十分清楚,销售的不错,尤其是牙膏与香皂,然集团除了负责销售,还要管着研制。
问题就出在研制上,销售的牙膏与香皂集团不研制,进货,从工部另一个部门进货,进价非常高,理由是牙膏和香皂研制投入大。
新集团不研究自己销售的东西却是去研究柴油机的应用技术,比如拖拉机,比如发电机,京城如今晚上各道路上全有电灯,此技术还是先向工部买的,然后重新设计,消耗的柴油更少。
可是发电了之后不赚钱,因为新集团不生产柴油机,也没有柴油,更不用说电线跟电灯了,需要购买。
于是又有事情出现了,长安各路段的夜晚照明费用谁来出?走路的人不管,沿路的商铺也不负责,只能归在朝廷财政当中。
财政拿出钱来给新集团,新集团核算每度电的电价,又购买的工部做出来的电表,给大户人家免费安装,要不然人家不用。
看上去都挺合理的,电价核算完了,结果使用的时候出毛病了,发电机要一直不停地发电,但发出来的电人家不是一直使用,那么便造成了供大于求的后果,发电“厂”亏损了。
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情况下,销售牙膏与香皂还有胶底鞋的钱便补进去了,将将维持个平衡,还是工部好心地把电网给租借过去的后果,新集团铺设电网的时候没有足够的钱买工部的电线,只能向大唐钱庄贷款。
现在是新集团的发电“厂”和电网租借给工部,得到的钱加上销售其他产品的利润能够还钱庄贷款。
唯一能够有点安慰的是上下班有车坐,弄得不清楚其中细节的官员还跟风往里投钱,甚至是自己等原来投过钱的也不得不继续投,投钱还能维持下集团的运作,等着赚钱的那一天好分红,不投的话,那就破产了,相当于饮鸩止渴啊。
大家的钱就不富裕了,所以对王晙插手地方工事建设就必然嫉妒,一个个盘算起来,如何从中得到好处。
坐在上面的李隆基也同样清楚下面官员的小算计,但没法管,更管不过来,他看张忠,想瞧瞧张忠是否反对。
其他几个与王晙一伙的担心张忠夺权,与李隆基一起盯着张忠。
让人没想到的是,张忠居然点头,同意道:“也好,王尚书领着户部的同僚们辛苦一下。”
一小部分人放心了,一大部分人疑惑了,张忠莫非傻了不成?他儿子张小宝没跟他讲过里面的门道?
“你真答应了?”王晙自己都不敢相信会如此顺利,诧异地问道。
“自然,哦,说起修桥补路,本官想起件事儿,我工部最近琢磨出来一种模式,按地域环境不同,有着不同的检测方法,还有使用的建筑材料,天热的地方在不跑马的情况下用水泥,天冷的地方用沥青,各地可以向工部购买,按地面的实际情况以标准审核。”
张忠一本正经地说道。
“啊?”王晙惊讶出声,照张忠的话来办,一审核就不好偷工减料了,工部派人盯着谁敢做小动作?“不用水泥与沥青不行吗?”
“行啊,但使用年限与价格比例要与使用了水泥和沥青的路面性价比相差不大才可以,告诉陛下一个好消息,今年一年,我工部造出来三千多台柴油机,又经张节度使与王副节度使指点,制作成了小的压路机。”
张忠依旧是一本正经的样子。
王晙心中隐隐感觉到不妙,咽了口唾沫道:“压路机是用来压路的?”
“王尚书果然厉害,一猜即中。”张忠伸出大拇指朝王晙比划:“此压路机好用,是由铁磙子当轱辘,由于柴油机功率的问题,无法做的太大,然,压一般的路绝对没问题。
比如一层石子一层沙子,以人力与畜力推拉碾子走太费劲,压路机上去一走,路……平了,如一段路下面不是好石头,一段是好石头,压路机过去之后路面能看出来起伏参差,很有意思的。”
“有意思,此物好啊。”李隆基出声称赞。
王晙傻了,按张忠的说法来弄,还咋偷工减料,正常修路沙子下面放点作物秆子什么的就对付过去了,用人力推着碾子走根本压不下去,但压路机一上,还不得凹下去一大块呀。
“张尚书,压路机使用时费用是否很高?本官怕地方用不起呀。”王晙想阻止。
“免费,今年石油炼制的太多了,柴油、汽油、沥青等等东西快没地方放了,液化气由于不好储存,一边出来一边就用来发电了,正好有电网接入。”张忠笑容满面地对李隆基说道。
王晙眼睛瞪大了,非常气愤地问道:“既然柴油多得没地方放,为何卖给咱们的新集团那般贵?”
“因为生产成本高啊。”张忠收起笑容,很老实地回答。
“既然成本高,为什么免费给别人用压路机?”王晙再问。
“因为放不下了。”张忠解释。
王晙眨了下眼睛:“放不下了为何不给新集团免费使用?”
“那是商业行为,商业行为考虑的是成本与利润,给基础建设使用是工部职能,考虑的是民生,如果收费的话,也应该是财政支付,然后用基础建设形成的贸易增长时的税收来补充财政,问题是你户部给我工部钱吗?
其实是我现在以牺牲一个部门的收益来给你户部做长期的税收的推动行为,这是整个工部的官员与技术、生产人员在做奉献啊。”
张忠说话时四十五度仰头望天,那神色老壮烈了,老伟大了,贼感人啊。
“呃……那,那我问一下,你们一直在付出,你们的钱哪来的呢?”王晙丝毫不认为张忠的工部人员委屈,上坟烧报纸……那是骗鬼呢。
张忠抬起袖子抹了下眼睛,低头轻声道:“与其他有着商业行为的集团合作嘛,电灯不是谁都可以使用的,蜡烛跟煤油灯就简单多了,石蜡这东西吧你想不要也不行,只要是加工石油它就出现,很烦人啊,所以弄下来就卖呗。”
“也就是说你工部与跟你们合作的什么商业集团一直在赚钱,我们投资的集团为啥没钱可赚,总在亏损的边缘徘徊?害得我们为了不让它破产不得不继续投入。
你刚才说你们的液化气发电并入电网,是不是我们集团的那个电网?卖出去的钱给我们分红了没?如果我们记错的话,新集团是第一个有你儿子参与进来却赔钱的行业吧?陛下,您的投入也血本无归呀。”
王晙终于是抓住张忠的把柄了,因皇上拿出的钱最多,所以要提一句。
李隆基无所谓地挥挥手:“朕不在乎。”
王晙无语,只好瞪着张忠。
张忠叹息一声,说道:“是呀,说明我儿小宝也不是完全无敌的,也有失败的时候啊,集团的亏损有账目在,我张某人没贪污,电网是工部租来的,液化气发电不是入网收费。
何况它入网了却没直接在电一块上产生利润,反而是我工部继续投入在京城完善电力网络,今年的春节或许能看出效果来。”
“我可以证明,张尚书说的没错。”户部左司郎中李白站出一步附和,他刚升官一个多月,五品,可以站朝了,在工作繁忙之余,他依旧坚持着出了本诗集,赚了不少钱。
“你一边呆着去。”王晙剜了诗仙一眼,又对张忠问道:“既然不能赚钱,你工部为什么还要把液化气发电入网,电哪去了?”
“液化气多的用不完当然要发电了,还有一部分出售给不喜欢烧柴火与煤跟沼气的人家,电卖不出去我们用来抽水了,在京城东郊的山上修了个大水库,那里原先只有几条小溪,如今成了一个湖泊。”
张忠指着东边的方向给王晙解惑,随即转头与李隆基说道:“陛下,有了那个人工湖泊可以在没有电的时候发点电,缺水的时候放水灌溉,眼下是冬天,上面结冰了,很多人都去那里滑冰,加上养鱼,收入不绯呢。”
“好,很好,不浪费资源。”李隆基夸赞道。
王晙不干了,声音变大,质问:“张尚书,你们用电网赚钱了,为什么说没有利润?集团的分红在何处?”
“赚钱的时候也花钱了,收支平衡。”张忠理直气壮地回道。
“怎么花的钱?”王晙又问。
“修湖泊需要占地,地不用花钱?”张忠反问。
“那块地是谁的?”王晙再问。
“工部的。”张忠的声音也不小。
“你工部租了集团的电网发电在工部的山头修湖泊,赚了钱凭啥就没了?”王晙眼睛扫了下四周,等同样投了钱的官员附和。
“工部租电网是给了租金的,租用工部的山头是两者独立核算,新集团的技术工部用了难道没给钱?既然给钱了,那么工部租赁的部门为什么不给工部另一个部门租金?我收支平衡了,有账在。”
张忠不等旁人出声就寸步不让地回敬。
“可是后续产生的利润呢?”
“那是我工部另一个部门的事情,与你新集团有啥关系?”
“我……你……他……”
“王大人,算了,咱玩不过人家的,人家儿子是张小宝啊,凌驾于大富翁等级排行榜之外的存在呀,正如你方才所言,除了新集团亏损,你看过他什么时候赔钱了?”旁边一人拉了王晙一把,小声劝道。
王晙眼睛都红了,嘴瘪了瘪,委屈地说道:“张小宝不是说不对大唐内部玩手段么,国外那么大片地方,非要欺负我们做什么?”
“人家是说不对百姓玩手段,当初咱们是咋卡工部的?把张忠逼的吃不香、睡不稳,人家小贝一群孩子当时就反击了,张小宝和王鹃没动,等的便是此刻,哎……谁说过他俩变善良了来着?”
劝的人同样一脸难过的样子。
坐在那里的李隆基也觉得王晙等人挺可怜的,叹息一声,对张忠说道:“湖泊中的鱼多吗?过年了,该吃吃,该玩玩的,是吧。”
张忠听懂了,连忙顺着话说道:“正是,除了吃不完的鱼,还有淡水螃蟹,都做成醉蟹了,王尚书,给你家先送五百斤去,还有溜冰的优惠券,送你家一千张,拿着就免费,随便玩,明年我们继续努力,让集团尽量赢利,你看如何?”
“工部不是说有电暖气么?今年天更冷了。”王晙知道无论怎么逼也没用,只好退而求其次。
“有,一家先给十个,电费全免,算是分红了。”张忠答应下来。
第759章 皇子公主勤开会
“众卿还有何事?”李隆基不去管张忠跟王晙一群人之间的矛盾,只要不影响各部工作便好,相信小宝把新集团维持在收支平衡上已想到了此点,不让你赚钱也不让你赔钱,陪钱对心情影响太大。
群臣们互相看看,没人出声,年底了,该做的事情早安排妥当,今天是今年最后一次大朝,下朝之后回自己的地方收拾收拾等下班了,接着是放假参加各种活动。
“既然无事,年节的福利可发放下去了?”李隆基看向王晙,户部拨钱,当然,各个部门自己也有额外的福利发。
王晙捧着本夹子一直没站回去,刚才与张忠吵架来着,闻言,连忙回道:“陛下,从前日起,到今日一直都有超市送来的各种日常用品,明后两天,腊月二十八与二十九还能有从河北道北部送来的山区干货与海干货,包括松子等零食,户部额外增加了每位官员十到百贯不等的现钱。”
说起这个,众臣脸色好看了许多,王晙也同样如此,他家从前天到今天已经得到了价值两千多贯的东西,倒不是说数量如何如何大,主要是货物的品质好。
站在下面的李白还得了三百多贯的东西呢,听王晙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不忿地嘟囔:“超市与河北道的东西与户部有什么关系,换成我,我连过年的东西也给你停了,白眼狼。”
“工部与司农寺也发点东西吧。”李隆基看向张忠。
“是。”张忠很痛快地答应下来,盘算着工部能拿出什么东西,当然需要从轻工产品中考虑,司农寺能拿出手的无非是各种作物,比如爆米花,不是所有的果实都能成为种子,不行的只能吃掉。
李隆基不再言语,挥挥手,高力士喊了声散朝,众臣便纷纷退去,李隆基反而是依旧坐在那里没动,本来他应该先走,今天懒得动,听着呼啸的北风,丝毫不觉得冷,坐在那里望天,旁人也猜不出来他在想什么。
待官员们全走没了,高力士轻声问了一句:“陛下?”
“啊?哦,鸿儿最近如何了?”李隆基收回望天的目光问道。
他问的鸿是李鸿,如今的太子。
“殿下应该在崇文馆里读书,最近一年中,殿下喜欢看杂书,史书基本上放下了,陛下行在入京时东宫消息说太子迎接之前在攻读《政治经济学》,还有鹃鹃专门给殿下写的《经济宏观调控中地方官吏职能》、《军队思想建设的方针》,以及小宝专门为殿下写的《钱庄利息调整、储备金率增减与消费行为的关系》、《基础建设资金支出和财政收入之间的矛盾统一辩证》。”
高力士回答的很痛快,看样子平时他没少对东宫关注。
“嗯?”李隆基迷糊了,听高力士先说的鸿儿不看史书,他还以为是自己这个太子儿子不想当皇帝了,史书才能了解朝代兴衰。
但听到后面李隆基又发现不对了,儿子去看政治经济学了,然后还有鹃鹃跟小宝专门给写的四本书,听书的名字,似乎与平时跟两个人接触,两个人对自己说的东西,他俩是啥意思?
高力士知道陛下因何而诧异,但他没有办法,他也看不透自己的干儿子与儿媳妇究竟想的是什么,两个人给人的感觉一直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明明是存在着,却又那般的不实际。
两个人好像对什么都不在乎,但又关心每一件事情,两个人偶尔也会因国内国外的事情愤怒,但却从未出现想不出办法无奈的情况,两个人形影不离一直那般快乐。
可谓是世间奇事,难道真得按照那什么说的一样看待?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给人的感觉不真实,如今又教导起太子来了。
“臣招他二人过来问问?”高力士打算把张小宝和王鹃叫过来,看他们打算做什么。
“算了算了,过年不提此事。”李隆基还是不服气,想要猜一猜,等实在猜不出来了再说。
李隆基起身,也不乘坐他的辇了,溜达着往里面走。
正走在路上的时候,有小太监匆匆赶来,就是那个骆宾,跑到高力士耳边嘀咕。
随着骆宾的述说,高力士脸上的表情变得越来越精彩,待骆宾说完,高力士迎着李隆基询问的目光,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
“怎么了?”李隆基主动出声。
高力士向前走两步,凑到李隆基身边,小声说道:“除了太子殿下在看小宝和鹃鹃专门为太子写的书,其他几位皇子同样在看,还有专门看格物学的,研究建筑的。
甚至是公主们也有了很多事情做,比如说服装设计的,报社文字校对方面的学问,还有琢磨大唐教育的。
怪不得在陆州的时候小宝和鹃鹃显得每天都那么忙碌,原来是在偷偷写东西。”
“啊?”李隆基眨眨眼睛:“几个意思?”
“不晓得,还有他们在我们呆在陆州的时候,不时地与外臣接触,开什么茶话会、讲座等等。”高力士接着说刚才骆宾提到的事情。
李隆基的脸色也变得精彩起来,问:“御史台怎没人提?”
“因为御史台的人也参与了,是反腐倡廉合作会,唐昌公主组织的,在会上强调了当前形势下严查贪污腐败的事情不可松懈,最后请御史台的人吃了顿炸酱面。”
高力士接续把听来的话说给李隆基。
“唐昌公主一个女孩子家的管什么御史台呢?她不是嫁给薛锈了么?不在家相夫教子出来抛头露面作甚?她找御史台的官员,官员们就去了?”李隆基把脸一沉。
高力士朝骆宾招手,等骆宾过来,重复了一下,骆宾忙回答:“不是招去的,是骗去的,公主派人寻到一个御史台的官员,说公主掌握了很多官员贪腐的资料,并斥责御史台无作为,让他们过去查。”
“过去了之后查到没呀?”李隆基问。
“查到了,是前户部尚书毕构毕大人他们的情报人员提供的,全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骆宾又答道。
“这帮老臣啊,趁着朕抽不出手来,居然越来越过分了,他们组织什么情报人员?想谋反不成?力士,你说朕出去呆了不到一年,回来怎么觉得乱七八糟的呢?”
李隆基发现事情要出自己的掌控了,儿子女儿们一个个上蹿下跳的打算达到何种目的?还有已经致仕的老家伙们,让人不得消停。
骆宾听着,想了想,说道:“陛下,毕大人他们不是刺探大唐官员情报,是收集大唐经济情报,比如说各地的物价了,今年某地方的土地什么作物增产了,何处的麦子出现新的病虫害了,大酱在制作的时候怎么能让它不生蛆等等情报。
奴婢了解过,是小宝公子给出的主意,说他们的情报系统太差,不适合刺探军政,作经济方面的比较好,情报收集好了,自己做买卖,或者是卖给商人,得了钱补贴家用。
结果在收集经济情报的时候,有的地方官吏居然瞎指挥种植,就顺便给收集了,当时陛下您不在京城,他们便交给了太子殿下,太子看都是小官吏,不大的毛病,随手扔一边去了,不知怎么被唐昌公主得去,弄不好是哪个宫女或太监听从某人的命令送出去的。”
骆宾没有直接点明,却是暗示了,能在宫中指挥人手而不暴露的,似乎只有鹃鹃。
李隆基哈出一口白汽,站在当地琢磨,过了会说道:“就是说,现在所有的朕的儿女只要不是太小的,都在与外臣接触,找各种理由开会?其背后还有小宝和鹃鹃的身影,他二人为何不先与朕说?”
“臣以为是想给陛下一个惊喜。”高力士帮忙说话。
“朕现在不是惊喜,是惊吓,好家伙,不够他们忙的,凡是找外臣的公主和皇子一律罚半年的例钱,谁指使他们的让他们管谁要去。”
李隆基显得很郁闷,骆宾非常害怕,不清楚是否还要来一场宫中的大清洗。
高力士却是不担心,他知道陛下是因为事情的头绪太多,猜不出来小宝和鹃鹃的目的,怕再输一场,总是输,换成谁都不会高兴。
“陛下,臣以为不如趁着过年,把殿下与公主们都召集过来,挨个问问,看他们究竟都做了什么,再考校一番,说不定从中能猜出来某些事情背后的真相。”
高力士给出主意,提醒陛下可以通过此手段来摸清楚小宝跟鹃鹃的思路,好有针对性地做出反应,从而赢一场。
李隆基仰头望天,眼珠子转转,说道:“先不忙着全找来,派人下去整理整理他们究竟开过什么会,请的是什么部门的人,以免不查,让他们瞎说给糊弄过去。”
“陛下圣明,快去。”高力士习惯性地捧了下,转头吩咐骆宾,骆宾噌噌噌就跑了,没办法不蹭,地面水磨石的,太滑,主要是技术提高了,铺院落的话不需要全是大理石,大理石多贵呀。
当骆宾身影消失之后,李隆基搓搓被北风吹凉的脸,吩咐道:“摆驾,去张王府,把太子先给朕叫来,朕不在京城,结果京城就让他弄得如此乱糟糟的,不给朕一个说法,朕就给他一个说法。”
第760章 课堂听讲习同书
东宫崇文殿,太子李鸿伏在书桌上正看着《钱庄利息调整、储备金率增减与消费行为的关系》,旁边还放着文房四宝,看到某个地方有了自己的想法,提起笔来在纸上写小楷,正好可以连字一起练了。
旁边还有两个宫女和两个太监,四个人陪着太子殿下,负责端茶递水,换成以前还要看火盆,现在有暖气了,省了不少事。
太子在看书,四个人也没闲着,每个人手上捧本书同样在看,不看不行,如今当下人也越来越难了,没文化的下人总被欺负,东宫眼下没有不识字的人,不识字的全被赶出去了。
照此发展,再过个十年二十年的,说不定酒店招个伙计最少也要同进士出身的,四个人为了能够继续陪在太子身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