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大唐-第5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妹妹,欢迎,我宣布,这世界,你来了,姐姐我会告诉你这个世界究竟有多精彩,我会守护着你,直到有一天你也可以守护别人,你的欢笑就是我的期待,我愿意承担起这份责任,因为这也是我的幸福。”
小贝对着妹妹用能做出的最温和的表情笑了笑,然后郑重地承诺道。
又看了看其他三个孩子,小贝对着姐姐感慨道:“原来新生命的出现会让人这么激动和欣喜,看到他们,我觉得我不在弱小了,我要坚强,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我决定,为了庆祝弟弟妹妹们的诞生,大唐所有宝贝糖果屋从现在开始,十二个时辰内,免费为大唐所有的孩子准备一份家庭套餐,我愿意为弟弟妹妹付出我的所有。”
“我和你哥当初也是这么想的,我相信我们的爹娘同样如此。”王鹃摸摸小贝的头说道。
“嗯,我相信大多数的人面对新的生命都会如此,可也有一小部分的人不配作为人,比如我们的妹妹红儿原来的父亲,那个什么官来着,我都没有心思去记住他,哎呀,他们是不是要喝牛奶?我马上让人准备。”
小贝依偎在姐姐的身边,突然间想起来喂饱弟弟妹妹肚子的问题,转身要去安排。
王鹃连忙把小贝拉住:“不喝牛奶,咱娘有奶水,足够喂两个孩子了,当初我和你哥就没问题,只是又苦了咱们的娘了,在吃东西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
“啊?海鲜能不能吃?青菜能不能吃?”对于没有这种知识的小贝来说,母亲吃东西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
“不能吃太咸的东西,还要多摄入水分,保持乳汁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就需要吃肉食,还要补充维生素需要的各种水果和蔬菜,还要做运动,要是搭配不好,婴儿生病,大人也要跟着生病,很多妇人的病都是在怀孩子和喂孩子的时候产生的,好在你哥哥学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一般人家可无法顾得周全。”
王鹃对小贝讲解着,她和张小宝不像别的大人那样害怕小孩子问这种问题,别的大人或许会不好意思,怕孩子学了不该学的东西,问来问去的,她和张小宝则是组织好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把事情描述出来。
因为他二人从来不认为生孩子是件丢人的事情,生命的延续是庄重而神圣的,谁要是以道德的名义来指责,那么其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如果在面对婴儿那种纯粹的目光的时候,你还能产生猥亵的想法,那绝对是对生命的一种亵渎,肮脏到灵魂深处。
王鹃看过一些坐公交车的人用别样的心思拍下女人奶孩子的镜头,拍摄者大肆指责妇人如此做不对,甚至上升到道德的角度。
王鹃觉得拍摄的人才最该杀,人家的孩子饿了哭,还不准人家喂孩子?你看到了人家的乳房觉得对你是诱惑,那么人家如果用奶瓶来喂的话,你是否觉得奶瓶性感呢?当你拍摄觊觎人家哺乳器官哺乳的时候,你的行为龌龊到了何等程度?你是不是还要按照婴儿的大小去想象人家生育时候的生殖器官的样子呢?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想法和行为更卑劣?
“姐姐,他们要把弟弟妹妹送到哪去?”小贝看着弟弟妹妹被人抱走,拉着姐姐的手问道。
“去做一个检查,还有今天的天气气压太低,可能需要人工供氧,不然容易生病的,可惜你们小的时候我大唐没有这个技术,虽然现在这个技术还远远不够先进。”王鹃答道。
小贝理解地点点头,说道:“没事儿,反正我们现在都很健康,听说第一个产房就是在陆州出现的,你和我哥为了我们弄出来的,姐,我哥学这么多孩字的东西做什么?”
“因为他有很多弟弟妹妹呀。”王鹃笑着回答。
“也是哦,现在已经有十四个了,我去看看我娘,孩子长的真慢,红儿刚刚会走路,结果话还不会说,哎……”
小贝一副很遗憾的样子朝着另一个屋子走去,那里有张王氏两个人。
……
听说四个孩子和两个大人安好,在另一个地方的李隆基也跟着高兴,高兴到了满屋子乱走的程度。
宫女、太监、高力士、王皇后、武惠妃全是一副不解的神色看着皇上,他们同样高兴,毕竟大人孩子的健康直接影响到小宝和鹃鹃的情绪。
新的弟弟妹妹出现,他两个人绝对又会想出不少对别的国家来说是非常差的馊主意,或者是说对大唐有好处的办法。
只是想不通皇上为何如此激动。
“陛下,是否需要给张尚书去一个消息?还有王将军那里。”高力士在武惠妃的示意下,对来回走动的李隆基提醒,他说的王将军是王鹃的父亲,现如今也在京城呆着,于工部秘密的研究地点帮忙。
别看他身为将军衔不懂行军打仗,可他管着防御的事情却绝对认真,他知道自己的本事不行,所以从来不去招惹是非,当然,他也不怕别人来找麻烦。
真有人想算计他或者是羞辱他,他甚至不需要说给自己的女儿和女婿听,与张王两家有合作的人还有蒹葭书院出来的官员就动手了。
自然,没有人去欺负他,人家宁愿去欺负张忠,找张忠麻烦属于官面上的事情,找他的话属于死仇,谁都知道王鹃的父亲不是当官的料,别说欺负,暗讽一句都会死人的。
这两个人都没跟来,还有张王两家更老的一辈儿四个人,还在庄子那边与邻居下棋聊天什么的,都需要汇报一下。
在厅里来回走动的李隆基停下脚步,道:“对对对,发报,不用了,晚了,人家一定是早发了,朕给其他官员发一分喜报,告诉他们,张王两家的孩子顺利出生,张节度使和王节度使心情愉快。”
“遵命。”高力士领命到门口招呼人发报,告诉大唐重要的官员这个事情。
很重要,重要的不是前面的话,而是后面两个人高兴的事情,因为现在两个人的喜怒尽显于色,给人的感觉就是活生生的,不像别的高官,高兴和痛苦都看不出来,行事上也是求得稳重。
其中的缘故是两个人不需要看别人脸色行事了,也不需要做给别人看,两个人要是高兴,官员们也跟着松口气,如果是不高兴,似乎整个大唐的天都显得阴霾。
于是,张小宝命人把消息传回家里,传给自己当初合作的商人,还有官员们,高力士也消息给身份够的官员,同时陆州的百姓与商人一样向外传消息。
结果就是四个还没有名字的小家伙刚刚出生的事情在一天内传遍大唐各地,大多数人家跟过年一样,买了喜欢吃的东西,然后放鞭炮,以示庆贺。
在消息传出去之后,李隆基又在屋子中转上了。
高力士一回头,诧异道:“陛下,您这是……”
“力士啊,你高兴不?”李隆基放慢脚步问道。
“高兴。”高力士点头,新出来的四个孩子是小宝的弟弟妹妹,小宝是自己的义子,说明自己家的孩子也多了嘛,尤其是像小贝那样总是喜欢惹点事出来的孩子多好玩,孩子嘛,闹就闹了,怕孩子惹事的大人全是没本事的人,何况小贝欺负的都是官员。
以后就会有一大群孩子进宫里玩,宫中这下可热闹了。
“正是,朕也高兴,往后珺儿和盼儿也有弟弟妹妹了,有了弟弟妹妹,他们会带着玩,自然就有了责任感,可惜的是此次生的还是太过对称,估计张王两家又要结扁担亲,到了明年,万一再单生个一男一女,岂不是更好了?”
李隆基兴致勃勃地说道,随后继续在房间中来回走动。
众人这下懂了,皇上是想让珺儿和盼儿跟张王两家结亲,主意都打到还没有出现的小孩子身上了。
第755章 投入至今终回报
小孩子出生了,队伍却不能马上回去,还需要等着张王氏两个人坐完月子,四个婴儿也需要一个适应的时间,虽说婴儿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概率比大人高,但那是透支生命力。
电报发回去,张盅和王鹃的父亲都很高兴,只是无法亲自过来看望,二人一直忙着工部的事情,对于生产研发安全和护卫安全是强调强调再强调。
同样高兴的还有以户部尚书王晙为首的一群对张王两家不友好的官员们。
在知道皇上去的地方,张王两家两个孕妇也过去之后,他们是忿忿不已,很明显,皇上需要等着婴儿出生才能回来。
当初就不想让皇上出去,换成以前简单,去那么远的地方,劳民伤财,而且京中有重要的事情无法及时通报,大臣们一起哄,皇上真想出去就只能在京畿道周遍溜达溜达。
此机两个借口都不成立,人家皇上出去不需要朝廷的财政拨款,甚至不动用内库,该死的张小宝全管了,可谓是财大气粗,支撑起三万多人的队伍,眉头都不皱一下,还有后面来往的补给队伍呢,合在一起最少需要五万人。
按每人每天最少花消一百文来计算,便是五千贯,一个月十五万贯,遇到特殊情况还要额外付出,如此多的钱,放在大唐得吓死多少商家?放到日本那是半年多的财政收入啊。
还是因为日本与大唐做买卖的关系,否则日本一年休想弄到三百万贯,累死他们也不行,大唐当初一年才有多少?
但人家张小宝不在乎,一路上游山玩水的,还能解决各种隐患问题,顺手把日本给收拾了。
王晙很想弹劾张小宝,理由就是张小宝花掉那许多钱,如果用在民生方面岂不是更好,每月十五万贯是开玩笑的吗?凭什么被张小宝随后花掉?
奏章写了一半的时候,王晙反应过来了,人家张小宝花的不是朝廷的钱,人家花的是自己的钱,是哦,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总把张王两家的钱想成是朝廷的钱。
“谁让他两家总是拿出钱来给工部还有司农寺提供研究,谁让他们家的东西总是会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受灾害的地方,谁让他们家……反正就是他们家的做法给人一种他们家的钱很好弄来帮着大唐的感觉,是他们的不对,是的,就是他们的不对。”
王晙把心中的理屈选择性地遗忘掉,把责任全推到张王两家的身上。
“夫君,又是谁惹你生气了?”王晙正在纠结的时候,他的夫人送热汤过来听到了动静,关切地问道。
“还不是张王两家,他们到陆州生孩子,居然以孩子的名义把陛下耽搁在了南边,误国呀,刚刚出生的孩子居然就开始对我朝不利了,长大了还了得?一家子的小人,哼!”
王晙把过错归到了刚刚婴儿身上,一低头,看到夫人送来的汤,遂问:“什么汤?”
“河北道北部送来的鸟做成的‘飞龙’汤,说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什么的,我便多熬了一碗送来。”王晙的夫人回道。
“哦?他们居然也好心给我家送东西了?先前不是停了所有的好处吗?”王晙冷笑一声道。
“还不是磬儿有了身孕,她身子骨弱,医博士给开了方子,说是飞龙汤合适,于是张家就送来了这种鸟,说是大人之间的政见不同,与孩子无关,说孩子永远无错,把恩怨放在孩子的身上,太过下作,张王两家不屑为之。”
王晙的夫人解释着,磬儿就是大儿媳妇,如今怀孩子已经七个月了。
王晙闻言脸涨得通红,刚才他还指责人家的孩子误国误民,回头夫人就给了如是一个答复,他就感觉脸被人家扇了二百多个巴掌,火辣辣的,谁是君子,谁为小人?
“且放下,我再想想如今大雪的事宜,户部又要拨钱了,至少拨出去一部分。”王晙作为一个尚书,脸皮也练出来了,马上又恢复冷静,对夫人道。
待夫人离去,王晙深吸口气,喃喃道:“小恩小惠也想贿赂本官,本官……算了,本官也不屑在背后说人坏话。”
就算是脸皮再厚,王晙也知道理亏,不好就此事再说什么,又小心地四下看看,紧怕被人发现,若是泄露出去,一旦上报,大唐百姓吐沫星子也能把自己淹死。
好在现在皇上要回来了,也算是件高兴的事情。
另一件京官高兴的事情是柴油机的第一代已经定型,他们当初都是投了钱的,还没有任何回报呢。
第一代柴油机定型,十辆柴油机就出来了,按照各个街道进行分配。
手扶式的拖拉机,后面的斗改装一下,制作了许多的座位,接送入股的官员上下班,速度不是很快,压制在了马车的速度上,颠簸的也很厉害,还冒烟。
然,有资格乘坐的官员却不在乎,反而以此为荣,主要是别人没有啊,甭管拖拉机逆风的时候烟多么熏人,这也是身份的象征,你管我被熏的是否能够喘得上来气儿,你只能看着,根本不知道坐在拖拉机上的滋味,你知道不需要马和人的车坐起来是啥感觉吗?
车上冒的烟闻起来是如此振奋人心,呼吸都更加有力了,尤其是逆风的时候,任你家财万贯,你也体验不到。
于是十辆拖拉机就让投资的官员们心理平衡了,觉得钱花得值,哪怕柴油的钱在他们的分红和投资中支付。
……
李隆基听说了此事,找来张小宝,对其说希望回去的路也能坐着拖拉机而行,问其可否。
结果遭到了张小宝的强烈反对。
“陛下,不成啊,现在是冬天,吹的基本上是北风和西北风,东北风,咱回去的话一路迎风的机会多,车太小,保温设施不完善,即使把排气管加长放到车后面,闻不到尾气味儿,小小的车厢却难以让人舒服,陛下,这不是什么好东西。”
张小宝说实话了,他宁愿乘着船走也不坐拖拉机,在船上,好歹也是那么回事儿,毕竟他以前有不少游艇,哪怕他也有老爷车,可那老爷车不是拖拉机,是他那时二百多年前的劳斯莱斯,依旧能开到每小时百公里的速度,那是身份的象征,开拖拉机是啥什么?工农兵?
王鹃在旁边觉得有道理,她也有老爷车,至于象征工农兵的拖拉机她绝对不会开,因为工农兵说的好听,却一点不值钱,在官本位的国家官员才是最体面的,别看口号上喊的挺好,什么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是骗人的。
哪里有什么民主,就是主奴,最简单的表现就是北京城的很多人不说自己是北京的,说自己是四九城的,本身是明朝的建筑格局,却有大多数的人称呼为清朝改名的,不是奴才是什么?
当然,奴才在清朝是个褒义词,但后来你叫别人奴才,他绝对不高兴,不信你喊两声试试,看有多少人骂你精神病,多少人直接对你动手。
张小宝和王鹃懂得拖拉机的优点和缺点,李隆基不清楚,听到张小宝的话,看到王鹃附和的表情,显得很遗憾。
“真的不可以坐着拖拉机回去?”李隆基最后一问。
“陛下,拖拉机这个东西吧,最适合的是农业耕种,反正都是颠簸,陛下,您知道为什么叫拖拉机不?因为它是用一个柴油机为动力,实行拖拽的前进方式,减震方面还不行,又不是拖拽式房车,等以后臣给您做一个好的成不?”
为了不让自己跟着受累,张小宝只好尽力劝说。
换个人劝说,李隆基绝对不相信,但对于小宝和鹃鹃的话,必须要认真对待,考虑了一下,李隆基终于不再坚持,说道:“好吧,只不知房车是什么。”
“皇上伯伯,我知道,就是我们的房子啊,以前用沉香木做的那个,现在要给弟弟妹妹用了,带水银动平衡的那个,拖拽式的,还可以浮在水上,那可是大唐唯一的一个动平衡,到现在不曾出现第二个,哥哥姐姐为了我们付出了好多好多。”
小贝马上接过话来,边说边比划。
李隆基恍然,想起来了,别人给家中的孩子都是提供什么舒服的车辇,有多少人看护,或者是像皇家一样给个大院子,但当时睡都想不到,张小宝和王鹃送给弟弟妹妹们的是一个可以跟着移动的房子。
而且那个房子在陆地上下面是配合是水银压力转换箱的,只要车能上去的地方或者是下来的地方,房子就一直保持着平稳的状态,这就是水银动平衡,到现在都没出现第二个,不是做不出来,是投入太大,不值得做。
但人家两个人就认为值得,就如第一个产房一样,只为此,小贝他们就足以笑傲天下了。
“朕的房车何时能出现?”李隆基不无嫉妒地问道。
“等……汽油机完善的吧,减震是个难题,五种减震方法效果都不够理想。”张小宝为难道,他所说的不够理想就是达不到他那时的程度,甚至一半都不可。
“哪五种?”李隆基还真不清楚减震有这么多方法。
“弹簧,弹板,减震材料填充,气压,液压,咱现在能用的就是前两种,第三种还处在材料的挑选当中。”
王鹃回答。
第756章 一吓一调归京来
京城中的十辆拖拉机每日里往复奔驰,花了钱的官员们坐在比马车和轿子更颠簸的车斗中却一个个心平气和。
百姓们看着也不嫉妒,要嫉妒也是羡慕人家当官,当官自然可以享受好的东西,只是对新出现的玩意很好奇,突突突突的怎么就能走?与火车是否有不同之处,反正火车前面那个脑袋很大,眼下这个脑袋比火车的小。
有钱的人则是一副很有学问的样子对身边的人说,这就是缩小的火车,没看到也冒烟么,是我大唐工业技术的一大进步,摆脱了铁轨的束缚,将来用以运输,等官员试验完了,我买几个给你们看看。
一个月的时间就在平淡又伴随着大唐各种小事情中度过,坐完月子的张王氏二人在陆州百姓的不舍中登船,沿海岸向京城出发。
小贝十一个孩子则是提前三天出动,去泉州找那个司曹参军,审核他的工作记录,他浪费粮食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主要问题是他暴露出来了。
按照小贝的说法就是对方要是说别人如何如何,就告诉对方,只有没抓到的,没有抓冤枉的,如果你只是浪费粮食,还真不能治你的罪,但如果你工作中出了大问题则别想跑了,大唐啥都缺,就是不缺官员,多少人等着补位置呢。
等着后面的大队人马的时候,小贝等人一脸遗憾。
“怎么了?没挑出毛病来?”李隆基逗弄着小贝问道。
小贝摇摇头,遗憾地叹息一声,说道:“找到工作中出的问题了,想要一个官员的错误还不简单。”
“人抓起来了?”李隆基还真不清楚泉州的事情,好奇不已。
小贝又摇头:“没,他在仓库的管理方面特别有见解,而且做的相当好了,同时工作效率高到让人害怕的地步,我们研究了一下,发现把他撤了之后,至少需要弄上五个官员才可以顶替他的工作量。
他的仓损是最少的,误差率是最小的,物资周转是最灵活的,进出货速度是最快的,对待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
平均半年的时间就能贪污五千贯,但他想出来的储存物资的方法和对仓库物资流转的统筹却直接地节省了六万贯,每半年。”
李隆基听完了小贝的介绍也愣了,这是什么人啊,本事大毛病也不小,确实让人很为难,若报着把其拿下去的目的来查,自然就拿下了,然小贝一群孩子还不至于为了抓人而抓人,就如当初可以做蒸汽机的那个。
“照此说来你们是无功而返了?”李隆基笑着问道。
小贝也笑了,说道:“没有,我们把泉州南安县的县令给查了,打算撤换他,把他调到洛阳去,当一个主簿。”
李隆基又一次愣了,什么乱七八糟的,该查的人没查到底,抓了另一个人,如被抓的县令有毛病,为何不收拾?如没毛病,又为何要撤人家?
甭说李隆基,除张小宝和王鹃外,其他在船舱中的人全迷糊了。
王皇后对小贝招招手,拉过小贝,搂在怀中询问:“南安县的县令贪墨了还是受贿了?”
“都没有,他太清白了,他家穷的就是三个孩子的身体还行,两个老人加上他的三个媳妇全是面黄肌瘦的,他自己的衣服也落着补丁。”小贝回答。
“既如此,怎把他撤职了?”王皇后又问。
“因为他笨呗,他家的三个孩子身体可以是因为还在上学的年龄中,学堂吃的东西好,其他人则是没钱,要是他家自己没钱也行,可是一个县的百姓过的全不好,那是离着港口很近的县啊。
我们当时全服了,然后他们县里头脑灵活的人出来赚钱,也不回去了,直接在晋江府安家落户,回头给自己的家乡投钱修学堂。
我们发现这个情况找到他的时候,他居然有脸跟我们说他问心无愧,小远都说了,如果我们在这里当官,别说是现在的程度,就算是此县如今十倍的富裕我们都要羞愧的自杀,谁把他安排过来的?太恨人了。
所以我们开会讨论了一下,他适合去一个繁荣的地方守成,不适合开拓,去洛阳当主簿吧,平调,就是实权小了。”
随着小贝的话,其他孩子们也低头叹息,连盼儿兄妹俩也有样学样。
“也就是说,触犯到了我大唐律例的人你们给放了,把一个挑不出律法上毛病的县令给剥权了?”王皇后总结了一下。
小贝非常郁闷地点头:“是滴,犯错的人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他贪墨的那点是小头,没犯错的人坑了一个县,按照哥哥和姐姐讲的故事中有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说明廉洁和公证是很重要的,因为民欲富却求无边,吏欲富则行无厌,就是说人的追求永远没有尽头,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谁到一文少一贯多?那么百贯千贯呢,欲望无止境,因此公正和廉洁才是重要的。
照此办,我们应该狠查司曹,贬其职,狠夸县令,褒其位,因为富贵是没有定位的,只有在与其他人比较的时候才知道富或贫,对吧?”
众人点头,小贝的姥爷,哦,是外祖父王琚则是惊得倒一口凉气,这是啥学问啊?自己家的孩子居然可以如此“狂妄”?若传扬出去,得令天下多少士子汗颜?
王琚使劲地喘了几口气,对自己的外孙女问道:“那怎么还是收拾了后面的县令呢?”
“对呀,为什么呢?”小贝跟着说了一遍,道:“因为吧,还有一句话,“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你一个官员又廉又公的,是你一个人的事情,百姓生活并不好,服你一个人,官员服你一个人?服了你了却不知礼节,服你了也不懂荣辱?
其实这个没错,问题是你不是皇上伯伯,皇上伯伯公正廉明没错,你一个县令,父母官,你孩子都饿死了,你公啥呀,你廉啥呀,你看着嗷嗷待哺的稚儿饿死,你敢拍着胸脯说你问心无愧?
又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家都想过好日子,至少有衣服穿,能吃饱,你想让他造反很难。
我们为了此事开了一天的会,最后商量出来个道理,公正廉明没错,但必须是百姓能够吃饱穿暖的基础上,既然两者在泉州无法共存,我们只好选择人性的生存本能,便得出了警告司曹,调动县令的结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我们也很无奈,但我们决定这样做,因为我们……问心无愧。”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掌声在这一刻响起,就连太监和宫女也跟着拍巴掌,其他孩子低头不好意思,小贝却抱拳谦虚地行礼,她是外交型性格嘛。
“哈哈哈。”李隆基开怀大笑,夸赞道:“好,不愧是朕的大唐巡查使,纵是心中千般不愿,却甘以大唐百姓为根,朕不言对错,只承认结果,调县令离任吧。”
……
在小贝等人一时风头无两的情况下,船队继续朝京城进发,待船只停靠在漕渠码头的时候,冬天的雪又一次飘落而下,春节也近在眼前。
第757章 新年国库钱财多
李隆基回到京城的第二天便开了一个大的朝会,凡是在京城任职的五品官都到含元殿站排。
轻雪还在飘着,但含元殿台阶下面却没有积雪,以前下的雪早被清理出去,下面还铺了热水管子,也就是地热,算是官员的福利。
众官员最近非常忙碌,年底的事情多,撑过这一阵子,几天后便是年假,可以与家人过个好年。
人群中最忙的是站在前面的户部尚书王晙,近半个月他已经在户部加了六天的夜班,每次都是忙到天蒙蒙亮,自然不能回家。
人瘦了几斤,精神头倒是不错,有钱了,除了最后一个月需要等明年一月核算,本年前面的赋税数据都已整理完毕。
“王卿,今年十一个月的赋税可统计出来了?”李隆基到了含元殿,刚刚坐下,先迫不及待地询问起钱的事情。
王晙扫了旁边张忠一眼,心情不错,本以为陛下会先询问工部的情况,不承想问的是自己的户部,钱啊,真重要啊。
张忠余光瞟到了王晙,没搭理对方,钱啊,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别跟我提钱,没意义。
王晙明显感觉到了张忠的轻视,暗自诅咒一句“明天让你家买卖全赔光”后迈步出列。
他手上还拿了一个笏板,与原来那种长条形的有所不同,乃是长宽各一尺,一端有个夹子,最右边有个小槽,槽里卡了一根铅笔,铅笔下面吊着块橡皮,橡胶运回来橡皮就有了,笏板上面是一罗纸,其实就是办公用的夹子板,与时俱进,以前那种不方便。
“回陛下,我部统计,今年前十一月共收赋税折合钱币为三亿一千一百六十六万九千六百二十二贯又四百,前十一月支出计一亿零六百余万贯,至昨日,库银共有三亿六千七百七十九万二千一百五十贯又三百一十六文。”
王晙照着本子念完,挺胸抬头,好像钱都是他赚来的一样。
满朝文武眼睛亮了,王晙得意地看了张忠一眼,他能估算出来张王两家一年的收入,除非对方偷税漏税,不然按照交上来的税一核算就清楚了。
张王两家今年的买卖收入比去年还少了四百多万贯,唯一没法核算的是宝贝糖果屋,那是免税的行业,另一个无法核算的是大唐钱庄的收入,大唐钱庄是陛下所有,也报税,但这税报上来不准确,要减掉报损与回款周期长短不同时的利率差。
很显然,当中作的手脚不会少了,而且还是陛下指使,皇上的钱怎能让人摸透究竟有多少?加上很多方面支出的钱不能入账,比如谍报费用,哪一个官员有资格知道皇上的谍报系统花掉多少钱?
张王两家估计也有同样的隐瞒,只是与陛下的一样,没法追查,因为张小宝和王鹃派出去很多的情报人员到国外了,各种隐晦的花消不能少了。
但不管怎么说,正常的报账,确实比去年少了,只是还没抽出空来查看为何少了。
张忠依旧不理会,他能猜出来王晙如何想的,不就是今天的收入少了么,那就对了,不然大唐的钱也多不了这些,家里的钱还有一部分是扩张私军用了,尤其是武器方面,无论是改进还是消耗的弹药都是钱啊,毕竟要打仗了,得多储备。
上面坐着的李隆基离得不算远,看到王晙的小动作了,却没管,主要是张小宝和王鹃不在乎。
“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