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大唐-第5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伤亡不会增加。”王鹃微微摇头,她很清楚张小宝的意思,真等着打到了大规模战役的时候,自己一方的伤亡反而会减小。

不等别人追问,王鹃又说道:“现在跟多食大,其实我们会一边大一边慢慢增加兵力,迫使多食也跟着增加人手,每一次增加个几百人,打上十来天,等着一年以后,就变成了上万人的规模了。

跟多食打添油战术,迫使他们想不打都不行,可是战场离我们这边近,离着多食的地方远,他们过来属于长途作战。

他们死的人,被我们抓的人会多,打上几个月,他们觉得老兵的数量够了的话,就又会派到前线,所以,现在我们尽量少开炮,等着他们的老兵换上来,打他们一个真正的措手不及。

何况,我们慢慢打,拖着打,不仅仅是消耗他们的兵力,更是与他们比谁的后勤更好,他们的运输需要人手和牲畜,我们的也需要,但我们可以不停地把不同的物流集团顶上去。

我们国内的分工非常明确,做运输的就是做运输,种地的人也只是负责种地,无论运输方面需要的牲口和人多到什么程度,也只是一个行业本身的需求,稍微调整一下就可以了。

但多食不一样,他们得吃饭,得养牲口,然后还要让牲口帮着运补给,我们需要武器,他们同样需要武器,但我们的基础雄厚,他们的就不行了,他们的冶炼技术比我们差远了。

加上我们还有研究部门不时研究出来的新的武器,通过战争,可以拿出来试验,收集数据之后,回去再进行更新与改良。

把每一个局部的小的经典的战斗记录下来,哪怕是做的不好的也同记下来,当成教材教给其他的人。

我相信,多食人绝对没有我们在战争的过程中收获的多,他们只能不停地付出,等我和小宝发动大规模战争的时候,他们那时已经无力组织更好的反抗了。”

王鹃说完,又无奈地叹息一声。

她不喜欢总打仗,虽然她学的就是这个专业,但打仗必然会死人,无论武器多么先进,都会有伤亡存在,甚至有非战斗减员的情况发生。

但这个世界,绝对与和平二字扯不上任何的关系,商业手段也不是万能呢,人家就是不让你去采矿,你说出花来也不行,那么必然需要通过武力解决。

现在多去侵略别人,多弄回来资源,发展技术,以后付出的就会少,没有人愿意死,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生活得更好,平时还有冒着生命危险犯罪的人呢,更何况这种杀人不犯法的战争了。

趁着现在大唐占有绝对的优势,不多占点好处,难道等着别人也开始发展起来的时候,再付出更大的代价去争夺资源?

王鹃如此想着,李隆基等人却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他们只是按照王鹃说的去思考,在自己的心中分析,判断一下,如此打的话,对方会怎么消耗,消耗到何种程度。

三个人对战争也不陌生,更知道经济方面的事情,以前没少打过,但不同的是,跟现在的有了差别,以前打仗,几乎是一直在付出,得到的物资方面的收获远远小于地位方面的。

打吐蕃,一次又一次的,结果呢,只是名义上吐蕃臣服了,实际上,突然的地方,还是人家吐蕃的,甚至是越大,人家的统治越稳固,双方都死了不少人,结果却没改变。

同时每一次战争过去,国内的经济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粮食方面,不仅仅是战争的消耗,也要包括打仗打死了人,那个家庭缺少劳动力所带来的后果。

可是现在似乎并不需要担心国内的经济会出现大的动荡,战争消耗掉的物资,对现在的大唐来说仅仅是一小部分,真正消耗最大的是钢铁。

钢铁很重要,大唐开采的大部分都用在了制造武器和铁轨上了,民生方面有的地方甚至是耕地的时候还在使用木头的工具。

但这并不是说大唐没有钢铁了,新占的那片岛子上,小宝和鹃鹃可是让人加大开采力度,也不清楚他们两个怎么就那么厉害,说的那样准,说什么地方下面有铁矿,下面必然就有。

估计等着打完多食,即使不能马上让多食亡国,也可以逼迫着他们让出来土地,到时候想是小宝和鹃鹃,又能够马上说出人家多食现在占的地方哪里有什么好矿了。

所以,现在大唐根本不在乎与别人拼消耗,任何一个地方的人想跟大唐拼这个,最终的结果都是把自己的国家给拖垮了。

三个人估算了一下消耗,开始为多食感到悲哀。

“朕若是多食的皇上,现在就马上把所有的人撤回去,并且放弃大部分的土地给大唐来占,好把人手组织起来,继续向别的方向推进,总好过跟大唐拼消耗,拼武器,然后别的地方又要趁机于他们的另几个方向攻击。

可惜,他们的野心太大了,但又没有实力来支撑,估计呀,用不了几年,多食这个以宗教为根基的国家就完了。”

李隆基一副为他人着想的样子说道,看他的意思,是带着指点江山的骄傲,根本不是什么真正的悲天悯人。

王琚和高力士也跟着点头,两个人同样明白最终的结果,小宝和鹃鹃的模式是,战争,掠夺,建造,发展,技术改进,继续战争。

如果实在是铺的太大,那么就在武力的保障之下,与对方合作,贸易,算计,拖垮政权这一套模式。

反正不管是哪一套模式,都是一直向着外面扩张,尤其是小宝的在武力保障之下的非武力手段,明明是在算计别人,别人或许也知道是被算计了,但却无法拒绝,就好像是掺了蜂蜜的毒药一样,一边吃一边中毒,饮鸩止渴。

“鹃鹃,你与小宝还有其他的打算?”高力士觉得两个人想出来一套计策,不可能如此简单,所以有问了一下,即使没有,他觉得也够了,只是带了一丝的侥幸。

他一问,王鹃便点头,回道:“有啊,战争不是目的,战争只是手段,目的上让百姓生活的更好,不然谁打仗玩呀,眼下大唐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

准确地说就是因为大唐应用在民事方面的技术已经落后了,而且新的还没有完全出现,大唐虽然也在进行着生产关系方面的转变,但是转变的速度跟不上百姓对物资和文化方面的追求速度。

所以,矛盾马上就要爆发出来,这个时期先爆发的绝对是物资方面的,因为我们的电影还没有弄出来,宣传教育跟不上,但是各种物资的出现,却让百姓们看到了还有更好的生活。

同样的,也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我们的教育、生育、医疗和养老可以免费,百姓会少付出一部分钱,但是,这并不能解决随着消息传递的渠道的越发完善,让百姓了解到了更多的外面的情况的事实。

了解的多了,自然就会比较,有了比较,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追求吧,追求这个词好听点,比攀比强。

如此,金钱变得重要了,而其他方面就开始逐渐地让步,好在并不会特别严重,至少还有一个好的皇帝,还有我和小宝压着,站在很高的道德角度来压着。

但有的人聪明,有的人笨,收入自然不一样,生产技术少,无法完全转化成生产力,于是,国家内部的矛盾会被逐渐激化,即使没有人造反,也要埋下一个隐患。

那么怎么办呢?就是战争,打仗了,百姓就会暂时放下跟周围人的比较,而是把精力投入到国家的存亡方面,哪怕是去欺负人,百姓也会很重视。

同时战争的过程中,又带动了很都产业,相关产业就需要更多的人手,或者是需要更多的产业作坊,人的收入就会增加,工作的位置也会增加。

人多了,自然有人可以想到其他的主意来提高生产力,于是,新的生产技术出现了,不仅仅可以应用到本产业,甚至是能够通用在更多的产业方面。

然后这不就是生产技术跟上了百姓对物资的需求了嘛。”

一套听着像绕口令似的话说出来之后,王鹃呼呼喘息了两想,看样子她也很累。

李隆基和高力士听了之后,猛点头,他们已经听过张小宝和王鹃谈论过部分相关的事情,只是没想到,两个人要发动战争,选择的时候并不是随意的,而是为了避免国内百姓的情绪不好而做出的。

王琚也听了,然后则是震惊,毕竟他了解的少,没想到别人都不愿意发动的战争,怕劳民伤财,自己的外孙子和外孙媳妇却是为了协调国内的百姓的生活。

太有学问了,这战与不战,什么时候战,居然还有如此多的讲究。

“鹃鹃,照你的意思来说,是不是只要打下去,就永远不用担心国内的百姓会造反?”王琚问了一句。

王鹃摇摇头,说道:“总进行大规模的征战不行,需要配合着小宝的经济掠夺,不时地反动一次小规模的战斗,容易控制,而且还总能胜利才可以,同时伤亡的人一定要少,要很少很少,不然死掉士兵的家人会逐渐反感战争。

还有,每一次战争,我们都必须要找到一个借口,是专门让国内百姓看的借口,让他们觉得我大唐这么厉害,如此地爱好和平,居然还有人闹事,必须要教训才可以。

比如现在打多食,我们不可能短短的几年或者是十几年内灭掉多食,可以灭掉他的权力政治体系,但无法杀光所有的人,同时占领全部的土地。

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达到了我们的战略意图,然后让多食分裂成一个个小国家,相互之间要矛盾重重,这个时候我们就不打他们了,而是打他们周围的国家,有资源的国家。

怎么打呢?就跟百姓说,我们在与多食奋战的时候,那个国家居然不配合,而且还总想着在背后捅一刀,有好几次,我方都差点因此而损失很多好男儿,对我大唐威胁太大了,说不定也会学着多食的样子,过来搞破坏。

要不要打一下,从而把危险扼杀在摇篮当中?”

“呃!”王琚愣了一下,随后点头:“是的是的,要打,必须打,不打资源怎么来?不打,万一他们以为我们软弱,该回来害死更多的我大唐的百姓。

好,我也想到了一个好的办法,就是让大唐的百姓到外面我们没有攻打的国家去,去旅游了,去玩了,或者是到那里买点特产什么的。

然后,事情就好办了,人和人之间不可能没有任何的冲突,尤其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只要我们的人在那边受了一点委屈,我们就有借口出征了,如何?”

“外祖父果然厉害。”王鹃配合着说道。

说着话的时候,也到了吃饭的时间,船依旧在航行着,今天晚上也到不了有着沙滩的岛子,得明天中午才行,这还是风向好,船的速度快。

吃饭的时候,一大群人围在一起,也不需要保持沉默什么的,小贝等人叽叽喳喳地说着关于鱼的事情,还有明天玩什么。

李隆基则是吃了几口之后,停下来,对张小宝和王鹃说道:“朕在跟朝中的众臣商议事情的时候,发现电报真好用,速度快,离着京城这么远,来回传递一次消息,用不上半个时辰,准确地说是,三刻钟多一点。

比起曾经的八百里急报要快上几十倍,甚至是上百倍,即使水云也比不了这个速度,打仗的时候,用电报的话,来回传递消息,想是最慢一刻钟也过去,在是神仙般的速度啊。”

李隆基感叹着,今天他一直觉得开这个电报会议是最好玩的事情。

张小宝面无表情地点下头,意思是说,对,神仙般的速度,王鹃忍着笑,低头吃东西。

“小宝,你说如此快的速度,还有什么能比得上的?”李隆基又问道,只不过他的语气让张小宝听了之后,明白他什么意思,他并不是询问自己,而是用的反问,意思是说,没有什么比这再快了。

所以张小宝继续点头:“现在或许是没有了。”

言下之意是以后可能有,而且还用了一个不确定的词来回答。

但张小宝心中却腹诽着,真要是这种电报好用的话,那自己和王鹃那时何必还要用卫星电话?

从这里给京城发报,居然用了三刻钟,换成那时,真要是打仗,三刻钟,足够人家一个空袭过来,并且是有伞兵落下,突袭、营救、报复、撤退一套动作都做完了,并且坐着飞机跑出去好几百里。

就是这种速度,不要有丝毫的怀疑,人家能做到的。

“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李隆基发现了张小宝敷衍的态度,觉得自己也确实有点自大,于是虚心地问道。

“以后会有这边说话,京城的人听着的时候,感觉到没有任何延迟的时间,甚至是能够从这边看到京城的人,就像看电影一样。

如果我们大唐有一批的天才,我和鹃鹃把大概的理论教给他的话,他在不走弯路的情况之下,有生之年还是可以看到的,但,同样,需要一种线,就像有线电报一样,如果不用线的话,那么也得跟电报差不多,每隔一段距离,修一个中间接受和传递的地方。

至于说不需要线和地面中间转换的地方,而是直接通过另一种转换的渠道,估计活到那个时候很难啊。”

张小宝想了想,有选择地说了出来。

“哎……!”李隆基叹息一声,他很想看到更多的先进技术,却也知道岁月不等人啊,如果让小宝和鹃鹃,单独去研究某个一项技术的话,或许开始的时候能很快。

但等着需要其他技术辅助的时候又会慢起来,同时两个人也没有工夫去研究技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去走。

“朕不指望能看到人的那种了,朕希望朕活着的时候,有一点能够看到大唐的百姓,每一家都能用上比现在电报更省时间的信息传递的工具,有线的也行啊,不要线的估计太难。”

李隆基把自己的要求降低了,显得很伤感,似乎明天就会失去生命似的。

他一说起来,除了小贝和张小宝、王鹃,其他的人也同时露出伤感的神色,谁不想活久一点,多看看这个世界。

“小宝,没有长生不老的办法吗?”王琚声音很低沉地向张小宝问道。

“长生不老啊?或许有吧,科学的发展,永远都是否定,而不是承认,承认是暂时的,否定才是永恒,但否定并不是未知,而是已知的事情,现在说起来还太早,太早太早。”

张小宝无法给出更肯定的答案,因为他自己也不清楚怎么回事儿,这就是科学的发展,知道的越多,越发现自己无知。

“吃饭,不说了,不说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李隆基用这个话结束了让他觉得沉闷的话题,发正活着一天就享受一天好了,总是担心地活着,到最后死的时候却没享受到,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

※※※※

翌日的午后,在一个面积有三平方公里的岛上,李隆基等人换过了泳装,在海边晒起了太阳。

他终于是真正地感受到了大海沙滩的舒适,至于能不能被晒暴皮,就不是他需要考虑的了。

这可比他在京城的时候,呆在那个人造的海中和沙滩上强多了。

小贝等人却很聪明地让人给撑起来个棚子,他们进到棚子下面呆着,在积利州的时候,他们不只一次受过一次伤了,虽然说有办法不受伤,比如天天晒,像海边的渔民一样,自然就习惯了。

但他们在看到了渔民的又黑又粗糙的皮肤的时候,决定在家中研究出防晒霜之前,还是尽量躲一躲大大的太阳。

张小宝和王鹃也同样躲起来,他们可不想到时候浑身都疼,李隆基要是疼了,有药啊,抹上去很清凉的药,或许可以缓解一下疼痛。

王皇后和武惠妃则是陪在李隆基的身边,两个人上面各有一把伞,旁边放着桌子,上面有水果和酒,她们两个也怕被晒。

李隆基在躺椅上呆了一会儿,拿起望远镜开始看向海面,他是打算下去游泳,换完了衣服之后,他还没下水呢,他担心这里有鲨鱼的存在。

虽然说有船停在海上,可能起到一个预警的作用,但他依旧是担心。

过了好一会儿,小贝等人都下去游了一番,李隆基终于是鼓起勇气,对着张小宝招招手:“小宝,朕陪你下去畅游一番。”

张小宝正在那里吃东西呢,听到李隆基的招呼,显得很无奈,他知道李隆基是害怕鲨鱼,总是担心水面之下的危险。

见人家招呼过来,别看说法如何,自己都得下去。

一前一后,张小宝和李隆基进到了水中,同样跟着下去的时候周围的一圈人,有的拿着长矛,有的提着弩,弩箭很细很细的,看上去跟筷子似的。

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李隆基游的舒服一些,不那么担心。

海边的水有浪,但是却不大,一拨拨的起来落下的,让人在水中觉得很自在。

李隆基游了半刻钟,突然踩着水凑到了张小宝的身边,一手扶着张小宝的膀子,一手在水中轻轻划动,对张小宝说道:“小宝,你最好是想一个办法,朕觉得这里不错,以后可以当成一个旅游的热点。

吸引更多的有钱人过来,把钱花在此地,来一次,花一百贯,朕觉得都是便宜的,此处不仅仅是水好,而且景色也秀美,浮力同样不小,下面还有小鱼,更仙境一样,你说呢?”

李隆基说话的时候底气很足,声音平稳,丝毫没有一般人游泳在水中说话稍微有点费力的感觉,似乎跟他说的浮力不小有关。

张小宝的身子此刻比李隆基矮了一截,仅仅是把锁骨之上的部位露出水面,没办法,作为浮力的一部分,他自然要被压下去。

听到李隆基的提议,张小宝想了想,又摇摇头,说道:“岛子上行,太小,而且还容易打扰到灯塔里面守塔的人休息,但换一个地方行,就是天涯海角那边,等着陛下在这里呆够了,咱们就去天涯海角。”

“哦,也行,那里有鲨鱼吗?”李隆基问道。

“理论上有,但是不多,不比其他一些个专门鲨鱼多的地方。”张小宝答道,他没弄明白李隆基究竟是什么意思。

“朕考考你,可不可以让鲨鱼无法接近呢?在不需要很多人手保护的情况下,不然别人去游玩,你总不能派出去大量的人到海中围个大圈吧?”

李隆基说起鲨鱼,眼睛有警惕地看了远处一圈,甭管能不能看到,反正是图的心理安慰。

张小宝这个时候懂了,李隆基是想要找一个防止鲨鱼咬他的办法,他好畅快地游一下,主要是与王皇后两个人一起游,否则旁边全是人在那看着,怪不舒服的。

结果他不直接说,而是打着为自己想办法的名义来问。

第724章 心中有鬼又误会

迎着李隆基那期待的目光,张小宝很怕自己说个不字,李隆基就把更多的重量放到自己这个提供浮力的人身上了。

想了想,张小宝对李隆基说道:“办法是有的,可是,到时候不仅仅是鲨鱼过不来了,其他的鱼,稍微大一点也会跟着倒霉,就是死掉。”

“什么办法?难道是用炮炸?不分彼此?”李隆基问道。

“在外面周围拦几道网就可以了,到时候别说是鲨鱼,别的鱼也过来,而且不小心的话,撞到了网上,就会被网缠住死去,所以,一般的情况下,能不用还是尽量不用的好,毕竟死的鱼多,还很无辜。”

张小宝说出了办法,说的时候还想着以前的时候的人对这个拦鲨网的说法,等着说完了,才反应过来,现在的人也不管别的鱼死不死的,境界还没有那么高。

果然,李隆基一听只要用网就可以,马上高兴起来,说道:“好,好办法,就这么办了,你安排人到天涯海角那个地方的周围,找适合游泳的地方,然后在外面的一圈多布置几层网,朕在这里呆好了,马上就过去玩,一定要做好。”

李隆基下完命令,终于是心情愉快起来,抬起手,放弃张小宝这个浮力提供者,朝着岸边游去,很快踩着沙子来到王皇后和武惠妃旁边,对两个人笑笑,说道:“用不上多久,朕保护你们一同下水,不需要再担心鲨鱼什么的,一切有朕。”

王皇后和武惠妃对视一眼,二人在此刻有着同样的想法,陛下也真能瞎说,别人谁怕鲨鱼了。

心中如此想着,二人却是同时开口:“多谢陛下。”

“小事,方才朕在水中,小宝就与朕说起一个地方的景色好,然后担心游人被鲨鱼咬了,所以呢,征询一下朕的意见,朕便给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你们猜,是什么办法?

其实很简单,鲨鱼,也是鱼呀,对于鱼应该用什么?别的鱼可以钓,鲨鱼自然也可以钓,别的鱼能够用网捞,鲨鱼也行啊,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在周围布置一圈网呢,然否?”

李隆基心情不错,故意大声地说道,目的便是为了恶心张小宝,我就是把你说的办法变成我的了,怎么地?

张小宝在水中身出手,朝着李隆基伸出一个大拇指,那意思是,陛下您真厉害,您这已经不叫颠倒黑白了,您已经达到了一语定乾坤的境界了。

李隆基会给张小宝一个微笑,很多种意思的那个样子,就像什么的微笑一样。

王鹃也听到了李隆基说的话,忍不住笑出声,对着在沙滩上修长城的小贝说道:“看你皇上伯伯,多聪明。”

小贝根本没有关注别人的事情,听到姐姐的话,抬起头来,茫然地看看,又想想之后,说道:“是啊,我去问问皇上伯伯,怎么能够让沙滩上的沙子保存住,等涨潮的时候,我的长城该没有了。”

说着话,小贝真的就找到了李隆基询问办法。

李隆基这回不需要去问张小宝了,对着小贝说道:“很简单嘛,你只要让人在周围给围出来一道墙,不让水冲到就可以了,对吧,把你的长城圈在里面,记得墙要防水。”

小贝受教地点点头:“谢谢皇上伯伯,办法真好,我在上面搭一个棚子,是不是也不用担心下雨给冲没了?”

“小贝真聪明,去吧。”李隆基拍拍小贝的头,鼓励道。

小贝嘟个嘴回来了,对着其他的孩子说道:“其实我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就是把沙子弄回家,然后放在屋子里,这样就不怕潮水了,哈哈哈。”

※※※※

在李隆基一行人过着悠然的日子的时候,有的人却是着急的不得了。

原来着急的仅仅是竹下纯一郎,因为他最早收集到了情报,然后发现事情要麻烦,这才追在了李隆基一行的后面,与小贝见了一面,达成了协议。

现在他还在日本,不曾回来呢,但是心中想必也不会多余愉快。

除了他之外,还有就是多食了,之所以弄了两千人在那边集结,就是想找一个说话的借口,结果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这个打算,张小宝和王鹃没想给。

即使这回的事情没有他们的参与,张小宝和王鹃也是要攻打他们,参与进来了,那更不需要多说了,千般的借口都是没有用的。

除了多食,还有就是原来吐蕃之中不同意归顺而出去开始逃亡的人,他们不需要担心,他们在被抓住的一刻,其他的事情就都已经结束了,吐蕃不可能因为他们被抓而担心什么的。

因为他们还在吐蕃的通缉当中,大唐不会非要指责是吐蕃安排的。

另外有担心的人,就是西南的一片小国或者说是部落了。

他们得到消息比较晚,等着知道自己的人还有其他几个地方的人联合起来行动失败之后,这才开始着急,当初还以为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呢。

好在他们在知道人被抓了的时候,得到消息晚了点,却依旧知道大唐的皇帝,还有张小宝与王鹃一行是去陆州。

于是,他们派出了人,来到海边,乘着船,用最快的速度朝陆州赶,同时还带了珍贵的礼物,希望能够见到大唐的皇帝一面,然后想办法把自己的责任给摘出去,以免大唐派兵来攻打。

此次负责行动的领头人是曾经到过大唐的人,也是其中的一个族群的代表,其他几个族群如何他管不了,只要能把自己的族群摘出去就可以了。

他叫李建成,姓当然是赏赐的了,原来叫什么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有了大唐皇上赐的名字,那么见面的机会就会更大,说不定好言相说,大唐的皇帝能够原谅自己的族群呢。

带着这样的心思,一路上李建成几乎没怎么休息过,就是想早点到陆州,否则的话,去晚了,大唐的皇帝就回京了该怎么办?

结果,他的速度是很快,到陆州的时候,李隆基并没有回京,而是坐在了前往天涯海角的船上,那边的拦着鲨鱼的网已经弄好了,李隆基还想过去亲自打下来几个椰子,然后直接喝里面的水,看看是否如传说中的那样美味。

他在京城的时候也能喝到,更是能吃到椰子肉,可是距离太远,好东西运过来的时候味道也变了,不如在当地的好。

要是让水云帮着送一下,或许能够吃到新鲜的,但李隆基就是再想吃,也舍不得让水云做这种工作。

但这回他终于可以品尝到了,呆在船上,他还是很着急的,却没有下令让船队加快速度。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他所在的船队船只不多,两艘炮舰,一艘运兵舰,还有一艘补给船,一共四艘船。

但在四艘船的后面还跟着不少船呢,这些船上面装着电报系统,防止李隆基跑得太远的时候,联络不上别处,因此他们需要先知道李隆基下一步去什么地方,然后提前布置。

李隆基就是因为这点才不敢催促,慢点就慢点吧,总比与朝廷失去了联络强,万一有什么急事呢。

他呆在船上不着急了。

但李建成急呀,匆匆来到陆州,陆州的百姓没把他如何,甚至是没有对他敌视,很平常地对待他,但当他想要见皇上的时候,百姓却是显得无能为力了。

商会的人跟他说,陛下去了外面,可能会转一大圈,然后就回京。

李建成自然要问大概去了什么位置,通常他这样问,是很危险的,容易被人抓起来,皇上去什么地方是你该打听的吗?

但商会的人得到了张小宝和王鹃过来时的暗示,于是很好说话,跟李建成说,皇上出海了,还有小公子和小娘子一同出去的,向着西面的方向出发的,至于到了什么地方,现在并不清楚。

李建成很聪明,一听到皇上向西走,说是游玩,于是问道,皇上是否带了军队出去。

结果对方笑了笑,说,陛下出行,还有那么多重要的人在船上,怎么可能没有军队呢?不但是有啊,而且还全是精锐,各个战斗力突出,不是一般人。

于是聪明的李建成犯了和竹下纯一郎同样的毛病,以为皇上不是去玩,而是御驾亲征,想要去攻打自己的部落。

当然,竹下纯一郎能分析出来大唐要对日本动武,是因为张小宝和王鹃刻意造成的。

可是李建承想到的事情,却是张小宝和王鹃不曾考虑的,在两个人看来,似乎不需要派兵吓唬西南那几个小势力,而且目的也不是让他们投降什么的,而是要利用他们的人。

估计到时候随便派个人通知他们一声,说皇上很生气等等,提出来看上去对他们有利的条件,他们会非常痛快地答应下来。

李建成哪晓得会有另一番待遇啊,见大唐的皇上出去了,心中担忧不已,于是又开始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