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大唐-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维也凑过去看看严正,此时的严正一边脸已经被蹭破了,一条条的伤痕被头上流下的水不听冲着,他却一点也不知道疼,木然地扭头朝后看。

王维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严正对张王两家比较了解,了解两家人的行事风格,了解两家在大唐的地位。

一定是在听到小贝说赔偿弘农百姓的事情之后才急着寻死,原因很简单,了解他们两家的人都知道,所谓的赔偿根本不是朝廷来出钱,朝廷也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调集到足够的物资。

那么只能是张王两家再一次展现他们的后勤组织能力了,用两家自己的储备,用他们自己的物流,把弘农县撑起来。

然后就有一个问题,皇上是不是真的会拿出现金来给张王两家?

估计是难啊,不说是给政策上的优惠来交换,即便皇上就是硬赖下来别人也没办法,那小贝一口一个皇上伯伯,不管是在外面,还是在兴庆宫及含元殿的早朝上,皇上可没反对过,每次还都乐呵呵答应。

那么皇上伯伯手头紧,作为侄女和侄子的晚辈出点零花钱还不行么?是的,就是零花钱,九个小家伙把零花钱拿出来,足够支撑起弘农县的赔偿了。

所以,钱,最后很可能落在小贝等人自己的身上,谁让她自作主张答应下来,那么得怎么折磨严正才算解气呢?

于是严正他应该感到害怕。

小贝一时没考虑太多,趟着水过来,低头看看严正,说道:“跑啥?敢作敢当。”

严正极力地挺起别人踩住的上身,扭头耿着脖子嘶哑地说道:“我要见皇上,我有话说。”

“你有话说?”小贝问了一声,又转向大男小男的所在问道:“你们猜他要说什么?”

大男小男跟着小贝好几年了,耳濡目染之下,懂的事情也不少,听小贝问,姐妹俩儿对视一眼,由大男说道:

“他见到皇上一定会破口大骂,让皇上震怒之下杀他,哪怕是剐了他或者腰斩也行,至少比落在咱们手里强。”

“听到没?”小贝对眼中露出震惊的严正问道,不等严正回话,又接着说道:“行,见皇上伯伯可以,但是,不能是现在,现在我要把你立在弘农县的南门外,最少折磨你一个月。

然后我跟你一起进京去面圣,我会在皇上伯伯旁边呆着,皇上想杀你,我会阻止,并提议把你立在含元殿上,还有兴庆宫外面,每当有早朝的时候,或者是皇上伯伯召见人的时候,让官员们好好看看你。

哦,科举考试完考生们面圣的时候,你也会被邀请出场,不要跟我耍心思啦,没用,我这人心软,一想到大水冲走了别人的父母,那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惊梦时喊爹娘的情形,我就感觉像有人拿刀割我一样。

所以呢,我要在你身上出气,我难受,也不能让你好过。

还有啊,我哥哥姐姐说过来,你耽误他们秋闱,所以皇上伯伯让秋闱延后一个月,那么多的举人啊,现在都要依靠我们家出钱养着,要吃的好,住的好,还得给他们准备文房四宝,严正,你太坑人啦!”

严正已经懵了,他突然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儿子女儿,不再是聪明伶俐,比起张王两家的孩子来说,分明就是傻子。

旁边的小远,适时地插了一句:“是的,你应该感到荣幸,居然能劳烦我哥哥姐姐出动,你多大的面子啊,堪比当时吐蕃号称的百万雄兵,不弱河北道北部各部族英豪,拟似草原突厥的精骑啸啸。

早知道如此,当初华山论剑就安排你一个位置,因此你放心吧,你死不了的,乖啊,坚强地活下去。”

此话一出,严正颓然地把头又埋到水中,马上被人给拉起来,怕他溺死。

此话一出,弘农的百姓感动了,没想到啊,皇上居然把小宝和鹃鹃给派来了,至此,张王两家的所有娃子就全到齐了。

百姓们突然觉得,即便是不让朝廷赔偿也行啊,一县之地,可以让皇上这样重视,已经足够了,毁坏的家园,自己建设就行。

这时,张小宝和王鹃也不在暗中继续躲着了,一同走出来。

张小宝先摸摸弟弟妹妹们的脑袋,然后一脸冷漠地看看严正,说道:“我真佩服你的胆量,以为把家人送到日本就没事了是吧?我会让你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有种路无法回头,我正好缺一个武力攻打日本的借口,我希望日本人能继续保护你的家人。”

说完,张小宝不再理会吓的魂快丢了的严正,而是看向王鹃。

王鹃紧抿着嘴四下看看,嘴角带笑,声音柔和道:“命令,蕃地铁骑营军管虢州,命令,河南道各地驻军封锁河南道所有州县,命令,渤海都督府水军隔绝大唐河南道沿海往来,命令,河南道海岸线一百海里之内戒严,炮舰出动,此刻起,无论海上陆地,但有不接受管制者,杀!”

不带丝毫烟火气息的话语,听在周围人的耳中却如惊雷乍响。

见血了,要命了。

果然啊。

皇上派小宝和鹃鹃来不是游玩的。

魔煞鹃鹃笑了,有人要完了。

知道魔煞鹃鹃传说的百姓先是惊恐,接着放松下来,然后又变成一种安逸,鹃鹃只杀坏人。

张小宝接着道:“从现在起,我留在弘农,跟大家重建家园,一日建不好,我一日不回京参加秋闱。”

百姓登时欢呼起来,但人群中却有几个人面带忧色。

第536章 灾重而功事当斩

雨,又下了起来,不仅仅是弘农县一地的雨不停,京城长安,河南到许多地方,以及按照已往念头本应晴朗的秋收之地,也淋淋漓漓地落着雨。

张小宝和王鹃身在弘农,心却是遍及整个大唐。

无论是哪一种农作物,在将将秋收的时候被雨水淋都不会是个好现象,有的会腐烂,有的更会直接发芽。

“不应只是生活必须物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后的平复,更不能把损失转嫁到百姓身上,明知有灾,却不先动,而等灾深时方去救灾讨功的官员当杀。”

张小宝不愿于严正这个求死比蹬天难的人身上浪费精力,抱起小贝,边朝城中走,边对不顾及身份过去踹了严正一脚王鹃说道。

王鹃把自己的弟弟抱起来,跟在一旁,附和着:“没事,如今国家物资充沛,各地常平仓也是满的,咱们负责调配,让大商行的人一同帮忙,等灾害过去,开发海外的时候给他们点便利。”

“我也帮忙,我也帮忙。”小贝扭头,挥舞起小拳头,表明自己的存在。

王鹃笑了,捏捏小贝胖嘟嘟的脸,夸奖道:“咱家的小贝厉害喽,张小贝巡查使听令。”

“臣在。”小贝先是严肃地一板脸,接着笑嘻嘻搂着哥哥的脖子:“又有什么好玩的了?”

“组织好弘农所有十二岁之下的孩子,不要在大人重建家园的时候给填乱,能不能完成任务?”王鹃大声说道。

“保证完成任务。”小贝也跟着大声回答,旋而小声嘟囔:“又把我当孩子哄,好吧,我去哄孩子。”

张小宝的队伍向前走,路上的人自动让开。

这一刻,许多人发现心情变了,不再压抑,也不在悲愤,雨明明不曾停住,洪水如昨般地肆虐,损失的财产也没突然回来。

但不知为何,就是有一种轻松的感觉,似乎天塌下来也不用担忧,一切都会好起来,甚至超过灾难之前。

挺着染病身躯的李白赶到王维近前,观察过百姓的表情,感慨道:“摩诘兄,变了,全变了。”

王维点头应承:“那是,张王两家一共十一个宝贝疙瘩全来了,可见圣上对弘农的重视,如果这都不行,天下还有谁行?何时你我能如此?”

李白没再多言,四下看看,想到自己还有工作,拖着虚弱的身体又继续安排人手到处增援。

没忙太长时间,就有人过来又是把脉,又是听诊,最后两个医生综合一下意见,考虑到当前条件,采用了静脉点滴注射的方式来给李白治病。

“两位,辛苦辛苦,不如稍坐休息。”李白顺着从瓶子中一直连到扎进自己手上血管针头中的,不知道什么胶制作的管子,出言挽留医生。

“没空,还有别人等待救助。”两个医生中的男医生,负责中医的这个丝毫不领情,挥挥手就要走。

李白一见连忙拦阻:“别呀,我总要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才是。”

“你,不用知道得了什么病,只需知道经我手治疗过的人一定会好就成。”男医生自信道。

见两人还要走,李白再拦:“我临时征调你们……你们……你们等等,一会儿谁给我拔管子?”

“瓶子里的水见底儿,自己拔,用棉花团按住,一个大男人,比女人还胆小。”女医生终于忍不住回头贬了李白一句。

至于李白征调的话二人根本不去理会,张王两家的人,没有圣旨谁也别想指挥。

望着渐渐消失在雨幕中的医生,李白叹口气,自言自语:“医生果然没一个好东西,医德医德,医者当有父母心,马三,过来过来,城中医馆原来的医生一会儿给我找个来,拔管子。”

马三奔东跑西的满头大汗,听到李白招呼过来,一看竟然是拔针头这点小事,忍住心里的无奈,道:“大人,小的呆会儿给您拔,医馆的人都忙着,严正那个瘪犊子可把县中的人坑苦了,方才我路过南门时扫了一眼,真被人弄在那边遭罪,该呀。”

“哎!现在官没官德,医没医德,你拔我不放心,总要告诉我得了什么病才对。”李白还是不放心。

“大人,我看你不如回客栈歇歇,小的让人给您冲碗姜糖水,您眯一眯,醒来一定能好,等这方忙完,小的便去找医生,问他们您得的是什么病,不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小的绝不罢休。”

“呃!这个……这个就不必了,他说了我也不知道怎么用药,看其笃定的样子,应是名医,错不了。”

李白不再纠缠于自己身体病理,打发走马三,突然琢磨过来,人家医生医术如何先不说,至少自信的态度让人安心。

“哦!这就是差距,本官也要自信。”李白对事物的理解似乎更近一层,抬头看看挂在高处的瓶子,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指挥起来。

※※※※

王维不晓得张小宝与王鹃去哪了,他也没追去汇报县中他所了解的情况,想是人家有专门的情报人员负责汇报。

此时王维在南门处指挥人铺路,好方便通行。

随着张小宝和王鹃的到来,各种从其他地方筹集的物资也开始被运送到弘农,同小贝一起到的粮食已经有部分运进城。

南门路况更差,不好走,王维就站在门口协调,县城的大局指挥自然由放心地交给张小宝。

王维从没生出自己能够比张小宝做的更好的想法,据传,当初张忠初至陆州,逢水肆虐中负责各种物资调配的人并非张忠,而是其岁不及十秋的长子……张小宝。

有目击者传,其时,洪水滔天,乌云遮世,隐有龙吟,恐受命而从仙庭,降罪人间,正仓皇,小宝鹃鹃携手指天,问仙,可敢一战?龙惧退,云散,月出星现。

“据传,都是据传,天上的房子什么样呢?啊嘁!”王维嘟囔两句,看看天,突然打了个喷嚏,这才想起来,医生给发的药还没吃,走到门口一个专门给烧热水喝的地方,把药倒嘴里,伸手要过半碗热水,呼呼哈两口气,含着水一仰头把药咽下去,心里踏实多了。

“要是再有一串羊肉就更好了,鸡的也行。”吃完药的王维隐隐闻到股烤肉的香味,看着烧水人望来的目光,笑着说道。

“当官的叔叔,当官的叔叔。”

忽觉有人在身边出声,裤腿也被拉扯,王维低头寻找。

只见一小男孩,手上攥着一把肉串签子仰头看自己,那签子上是一块块直滴油的肉,怪不得这么香。

王维的鼻子不受控制地吸吸,回给小男孩一个自认为最真诚的笑容。

小男孩那还沾有泥土的脸也变成一朵花:“当官的叔叔,我请你吃肉串,上次是我错啦,我现在知道了,当官的其实也有好东西。”

听到小男孩后面的话,王维才认出是谁,衙门口遇到的那个家中专门烤肉串的孩子,当时说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并带着对整个大唐都失望的悲愤跑进雨幕。

王维就是再饿,也不能去抢孩子的东西,笑着说道:“这么说我这个官是个好东西了?”

“嗯嗯!是好东西,吃肉,我烤的,我已经吃饱了,我特意给叔叔烤的,每块都是三分之一的筋头儿,三分之一的肥肉,三分之一的瘦肉,呵呵!叔叔不吃我就扔,真扔。”

小男孩介绍下肉,作势欲丢,满眼渴望地与王维对视。

王维也确实饿了,看着一把肉串商量:“吃一半,剩下一半送给更需要的人,多了叔叔吃不了。”

接着又问:“你怎么知道叔叔这个官是好东西?”

小男孩先点头,分出一半签子给王维,随后回答:“因为刚才叔叔闻到烤肉味咽口水了,不是好东西的官吃肉早吃腻味了,根本不会谗。”

“就因为这个?”王维不敢苟同。

“也不是了,还有更重要的,你没被张王两家抓,还和小贝巡查使一起回来,所以你这个官是好东西,坏东西在旁边遭罪呢。”

说着话,小男孩用手上剩下的签子指指被摆在门口,想着怎么做才能自杀成功的严正。

王维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小孩子想事情实在是太简单了,居然用这个理由来判断一个官员的好坏,那岂不是说张小贝代表了世间的正义?

“难道不是?”小男孩问王维。

“是,太对了,你一说我才发现,果然如此,徒耗经年寒暑,未早识君,所以你要听官员中的好东西的话,找个地方避雨,别淋病了。”

王维还能说啥,先把孩子哄走吧。

小男孩理解地点点头:“那我走了哦,我跟小贝巡查使他们去解救别村的孩子,他们正在等着我们,叔叔你不用难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望着小男孩的身影消失在雨雾当中,王维摇摇头:“这一天啊。”

再咬一口被雨水淋过的肉串,吧嗒两下嘴儿:“比上次吃的味道更好,衙门的人果然不会烤肉串,专业就是专业。”

自语的工夫王维溜达到严正面前,晃晃手上的签子:“严县令啊,打牌得来的好处我恐怕是拿不走了,本想替你说两句好话来着,谁想有个送我肉串的小孩子说我是官里的好东西,好东西自然不能帮坏东西说话,那小孩儿家中就是烤肉的,家里养了不少准备杀来烤肉的牲畜,你把人家的牲畜给弄死了,我吃人的嘴短,海涵哦,来,给你闻闻,香着呢,等我回京,回京我在含元殿上帮你哦,真帮!”

第537章 柳树村外铁索寒

“一二,一二……先休息下,大家听我说哦,我们现在有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救援在老柳树村的被困的小朋友,顺便我们在那里帮助当地重新建设家园,那里地势高,我们就在那里住一段时间,有没有人害怕、想爹娘?”

为了给县城让出地方重新建设,小贝带领着三百多的孩子从县城出来,好让干活的大人不去分心。

可惜跑出去没到三里地,有的孩子就哭着要找爹娘,小贝只好停下来发挥自己的天赋,把一群十二岁以下的小孩子忽悠听话。

十二岁以上的留在县城帮忙了。

看到小贝停下来,手捧着大喇叭喊,哭闹的孩子们几乎是瞬间就安静起来,哭笑交替是每一个孩子的本事。

小贝满意地笑了,眼睛扫过一圈,用手一指队伍中的一个小男孩,继续喊:“我看到一个不是男子汉的小屁孩还在抹眼泪,真羞,连我们女娃子都不如,就是他。”

“我,我没有。”一群小孩子望过来的目光让被指的男孩子承受不住了,急忙辩解,用手在眼睛上使劲揉揉:“风大,我眼睛里进沙子了。”

“才没有呢,现在下雨,哪有沙子?羞羞。”他旁边一个小丫头不信。

“就有,刚才哗的一下吹过来一阵大风,你低头跑,没看到。”小男孩做出一副威胁的样子。

“我刚才抬头跑的,就是羞羞,不如我们女孩子。”小丫头也不傻,躲到另一个孩子身后,用手指头刮脸。

“你找打是不是?”小男孩“恼羞成怒”,握起拳头的手挥挥。

“牛二呆你敢?你敢打她我就告诉我爹,我家酒楼不收你家做的豆腐,价钱便宜也不收,你家的豆腐我爹说了,只能溜,不能炒,一炒就碎。”又一个小丫头站出来打抱不平。

“那说明我家的豆腐嫩。”小男孩也懂得找台阶下,还非常聪明地给自己家豆腐找理由,嫩,其实就是水多,人家的豆腐是一斤豆子能做二斤八两到十二两豆腐,他家的能做出来三斤多。

小贝听了一会儿出来打圆腔:“刚才确实有风,如果大家不知道他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继续看下去就知道了,对不对?”

“对!”一帮小孩子扯着嗓子喊。

小贝非常满意,同时也觉得对方真是小孩子,如果换成自己,绝对不会跟着喊,太傻。

“我真不是哭,等我家豆腐店开起来,我请你吃。”小男孩又补充一句。

“好,那我们继续出发,大家要看住旁边的人,看谁胆子小,还需要大人照顾。”小贝招呼一声,重新上路,至于能不能吃到小男孩家里人磨出来的豆腐就无所谓了。

小贝知道,自己家都是自己做豆腐,一斤豆子可以做出来四斤多的豆腐,如果用石膏点豆腐,出六斤没问题,豆子是一样的,原因全在工艺方面,豆渣剩多少,添多少水,压豆腐的时候流失的水中含多少豆浆都很重要。

当然,一斤豆子出六斤的豆腐不适合做腐乳和臭豆腐,否则卤水一泡全“飞”。

小贝满意于孩子们的听话,一路走着一路想,是不是应该把制作豆腐的工艺告诉给其他人,一时间又拿不定主意。

看到旁边一边走一边嘟嘟囔囔背诵某一本书的小远,小贝拿指头捅了捅对方:“小远,我刚才想起做豆腐的事情,要不要告诉别人出豆腐多的方法心里很为难。”

“哦,告诉他们?”小远扭头扫一眼孩子们,不用小贝回答,又道:“既然哥哥和姐姐让你负责这个事情,你就能全权做主,哪怕是错的,哥哥和姐姐也会认同。

比如当初你去建安县当县令,只要不把县里的那点人害死,我们做成什么样多无所谓,哪怕让县中的人颗粒无归,哪怕让县中的人失去房屋,都没有任何问题,哥哥和姐姐自然会补偿,只多不少。

还好,我们那个时候成功了,不然我们从那时起再想出来玩就很难了,我们一直没出现过大的错误,所以还能出来当巡查使。

所以你想说出豆腐产量多的秘密你就说,说完就算做错了,哥哥和姐姐也会把事情给抹平,我们两家谁研究出来的工艺,就要补偿谁。”

“是,是一个木工的媳妇做出来的,在哥哥和姐姐的指点下。

已经奖赏过他们家了,可奖赏不是因为豆腐制作工艺的所有权,而是钻研成功的钻研精神。

虽然内院做出来的东西全部归主家,包括内院人的本身也要归主家,可我们家的情况有点特殊,里面有一个名誉问题,谁做出的东西,享受大部分荣誉,也就是署名权,和小部分利益,比如石榴姐姐和小红姐姐,我要是说出来,得怎么赔偿人家名誉呢?”

小贝对此事到是知道不少,不担心钱财方面,只纠结于名誉,这主要是张王两家对自家内院的宣传,尤其是护苗队方面,讲究的是“荣耀即吾命”,对大部分大唐的军队也是这样宣传。

所以家中的内院对名誉的追求远远高于金钱,赚少部分钱是为了生存的更好,赚很多很多钱就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本事,行为是一样的,结果是一样的,但出发点不同。

“要不……跟哥哥姐姐商量一下?”小远提议。

“回头再说,实在不行就出书,让做豆腐的人把方法全写下来,用她的名字。”小贝纠结于帮别人提高豆腐产量和内院的名誉之间,只想到了一个出书的办法。

队伍继续前行,朝着实际高度比较高的老柳树村前行。

老柳树村确实有孩子,但小贝等人的目的不是接孩子,而是到村子里安顿身边的孩子,同时帮忙照顾村子中原来的孩子,腾出村子里的人手来县城帮忙建设。

老柳树村地势高,所以只要不是挨着河边的房子就冲不到,因此严正想要掠夺财产只能通过武力,可整个村子一个姓,姓柳,不说民风悍勇到造反的地步,但你欺负一个人,整个村子全上还是能做到的。

老柳树村没有多少用来耕种的田地,成丘陵地貌,柳树满山,村民依靠用柳木制作简单器物和防腐不太好的家具为生。

村民柳编尤其出色,加上有柳蘑和柴火,村中生活还算不错。

如今因为大唐鼓励养殖,柳树趟子里面就成了鸡的天然之家,村民用柳枝编一个筐横着放在树下,鸡自己就钻进去抚育后代了。

张小宝看上的就是村民们编筐的手艺,找来编出筐,装石头修堤。

小贝肩负着劝说村民出来帮忙的任务,顺便带县城中的孩子躲在老柳树村。

小孩子走在中间,护苗队的人守在两边,小贝等九个孩子的护苗队没有留在县城中帮忙,人树不仅没少,反而是多了几个医生,对张小宝来说,亲人的安全更重要,他不会做出把自己的亲人置于危险之地而先去救别人的事情。

“我宣布,吃饭。”快到晌午时,小贝下达命令,走累的小孩子们欢呼一片,似乎瞬间恢复体力,很神奇。

小孩子们不是饿了,前多半个时辰他们还吃了不少小贝带来的肉松,他们惦记张王两家给内院准备的“盒饭”,灌水就能加热的那种。

护苗队的人遮起临时的棚子,用随身携带的水给盒饭加热,因分量大,两个孩子分一份,加上秋天盛产的水果,一顿营养还算不错的饭便可以吃了。

其过程少不了打打闹闹,他少吃一块肉,他骗她辣椒好吃使她被辣哭,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小贝没有丝毫劝阻的意思,反而跟着一同闹,为骗一个男孩辣椒味美,连吃两个辣椒,最后男孩上当了,辣的直咧嘴,小贝则是哈着气儿,喝了半肚子凉水,吃不下去的饭强推给小远,让小远在随后赶路的时候不停地嚼山楂丸。

未时五刻左右,老柳树村的地界到了。

众人面前是一条九丈来宽的河,河上七条铁索在风雨中飘摇,七根铁索左右各一,桥面为五,间距一尺有余,上面光秃秃的,不见片板。

河对岸隐约可见有村民把编制找的柳条网朝水中斜拦,有鱼顺流而过时不小心就会卡在网格中,鳃穿过网孔后,因身子大,进退不得,随即被人拉上去,装一柳篮中。

望着桥下的流水,小贝挠头,拣起快土坷拉扔下去,看水花冲走的速度,深吸口气道:“跳里面游过去会很累人。”

小远朝下看看水流,摇头:“如果说我们的队伍中有一个人能游过去,非你莫属,我是不成啊,这不是看谁水性好的问题,这是看谁的命大。”

“那找板子,让人铺上?我估计板子是村民特意拆走的,不让严正派来的人过河,看,还是我家的铮铮建筑集团援建的呢,写了。”

小贝在桥的墩子处找到此桥的记载。

离近的人看去,果然,上面刻有一行字。

“铮铮建筑集团路经,由村民自筹钱财,免工费援建”。

“铁索不是我家出的,估计就用点水泥,看样子那时铮铮建筑在弘农县赚的钱花完了,不然修条铁索桥而已,何必让村子自己掏钱。”

小远分析起来。

“是滴是滴,我家的铮铮建筑不是盈利部门,它的作用的以工养工,帮助家里赚取好名声,也是工兵储备培训部门。”一直不喜欢说话的张芳用手在字上抚摩。

小贝抬脚踹了桥墩子两下:“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过去,一个一个背过去?我怕有危险。”

同样不怎么喜欢开口的小珠抿抿嘴唇,小声说道:“不如学着哥哥和姐姐闲聊时说的故事那样。”

第538章 血肉作栏身作路

当护苗队的人站好排的时候,河对面网鱼的人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不解地朝这方张望。

这么多人到来,老柳树村捕渔的人自然不会看不见,由大人和小孩子组成的庞大队伍说不吸引人那是假的。

老柳树村的人不知道来的这么多人作何打算,初时以为路过,后见众人停步于桥墩处,才猜测是准备过河。

“三爷爷,他们想过河,桥上我们拆下的木板呢?可别有娃子掉下去。”打渔的人中有一及冠年岁的小伙子看向隔一身位的人问。

其实他的意思是想帮忙,他知道板子放在什么地方。

被其称为三爷爷的人是村正,也是整个柳姓家族的族长,同时还是村子中唯一一个有举人身份的人,为人执拗,排外思想比较大,小伙子担心他不同意。

事实正如他猜测的那般,老头并没有露出帮忙的意思,闻言道:“给鸡搭棚子用了,抽不出来,那帮人好好的不知道找地方躲雨,带一群娃子瞎闹,你知他们是什么人?说不准是拐娃子的,去叫人,操家伙,咱老柳树村不是谁都能来祸害的。”

“三爷爷,我瞅着他们不像坏人。”小伙子看意思是不想起冲突。

“咋?他们脸上刻字了?快去。”老头明显生气了。

“哎!”小伙子答应一声,转身便朝村子里跑去,可刚刚跑出去不到三十步,老头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慢着,等一等,看看再说,哎呀,哪来的人?邪乎啊。”

小伙子听到吩咐,驻足扭头看去,一看之下也被镇住了。

但见对岸人群中走出三排队伍,两排各左右,单手扶索而进,空余之手同拉中间一排队伍之人,三排相携过桥,至桥头,队首停步,队尾紧连。

又听一响亮女童声响起:“左右防护,中间趴下,护苗的时候到了。”

三排队伍登时随令而动,左右背倚单根铁索,小臂相挎,中间的那排紧紧挨在一起,横趴下铁索之上。

一时间,左右成墙,中间为路。

然后老柳村打渔的人就看见小娃子们头戴斗笠,踩着由人本身铺就的路朝河这方走来,给他们的感觉,此桥这一刻居然比木板铺的还安稳,琐荡不滑,风吹难透。

“三爷爷,看……看样子不像是拐……拐卖娃子的。”小伙子走到村正老头的身边,目露难明之色说道。

老头无言,那本就不大的眼睛更是眯了起来,直到第一个小孩子走过桥,被桥这边先过来的人安顿的时候,才叹息一声喃喃道:“哎!风雨飘摇索荡回,傲岸一卧心诚对。弘农的天……变了。”

“哪……哪里有变?”小伙子仰头。

“张王两家的人来了,三水县的那个,快,快回村里让人腾地方,快去,二子,你去。”村正老头指使另一个小伙子回村。

最先的小伙子还没想明白:“啥?三爷爷,你咋晓得是张小宝来了?”

“我哪晓得,我只知道护苗队的人来了,先前那女娃子不是喊了么,护苗护苗,护的就是娃儿,真以为是护麦苗儿和稻苗儿?随我去迎。”

村正老头招呼一声,当先向桥头赶去。

小伙子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