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大唐-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终于等到人的二十几个人相继起身打招呼,眼睛不时地看向铮铮建筑的来人,如只是一个给别人盖房子的势力,到是不用这样重视,问题是到此的人清楚铮铮建筑背后是谁,想不重视也不行。

热闹地打过一片招呼,众人再次落坐,酒楼的伙计连忙端上冷盘和酒,让人能先吃着。

“诸位,方才李东家已经介绍过了,我是铮铮建筑集团的外事,张铁,可诸位一定不知道我今天为何而来,先祝诸位买卖兴隆,聚四海之财。”

铮铮建筑派来的外事先把酒让伙计给满上,喧宾夺主一般地端起来与在座的人说道,并一口喝尽碗中酒。

其他人见人家已经喝了,也纷纷陪着喝了一碗,打了个酒嗝,知道张铁还有话说,目光全放在张铁的身上,等其开口。

张铁放下碗,夹起一条黄瓜,在嘴里咀嚼两下,微微摇头,显然长丰阁的这个黄瓜冷盘味道入不得他的口。

李东没有对这个事情做任何评价,人家既然是张王两家的人,吃过的东西自然比长丰阁好,水云间和碧海银沙又不是摆设。

勉强把黄瓜咽下去,张铁放下筷子,看那意思是不打算继续吃,笑着看了两圈,微微摇头,说道:“人少点,先这样吧,待让诸位东家知道后,再去找更多的人合作。”

听到说正事,二十几个人也放下筷子,“竖”起耳朵,怕听漏了某个关键的事情。

“是这样,铮铮建筑想要与诸位合作修一条从积利州到这里的路,总钱数估计为一千一百万贯,各家拿出一点,路就能修好。”

张铁很随意地从口中说出一个数字。

这个数字却是把在座的人给吓住了,一千一百万贯,各家拿一点,一点是多少呢?如均分,似乎把买卖都给卖了也不够,强人所难?

不等有人提出来,张铁又接着说道:“不是均分,那样诸位流动的钱必然不够用,是吧?”

众人纷纷点头,知道张铁是给自己等人面子,否则的话,何止是流动钱不够用?根本就是倾家荡产也凑不齐。

“所以呢,铮铮建筑多拿点,就拿一千万贯,诸位分分,一共拿一百万贯就好,如钱财压货上压的多,可再找其他人入伙。

诸位可能要问了,为何要修路,实不相瞒,我家小公子看上了新罗的几种特产,想要把买卖做大,同时积利州在近段时候也会出现新特产,要卖到新罗,本打算直接用船,后来怕诸位见不到利,联合起来暗中阻挠,故此前来寻求合作,走陆路运输。”

张铁话中透出对在座的二十几个人的忌惮,让李东等人心中好受许多,看样子自己这边的人联合起来力量还是很大的嘛,就算是张小宝也会怕,这就是一个认可。

“好,一百万贯,我等联合起来,就能……就能……得好好研究才行。”一个人刚要答应,见李东给使了个眼色,连忙改口,话说的让人怎么听怎么别扭。

李东这时开口问道:“张外事,路,修成什么样子?我等拿出钱修路,又回得到何种回报?若是仅仅方便运输,恕我直言,不划算,即便没有新的路,我们也会想办法从陆路把货物来往运输,何必多花一份钱?”

其他人也突然考虑到这个问题,暗自点头,又把眼睛盯在张铁的身上。

张铁微微一笑,说道:“都说李东家行事谨慎,今日一见,果然不假,确实,若是只用来运输,不值得修这条路,我这里有一份计划,诸位可看看,到时方见分晓。”

第448章 游湖之上话明天

随着张铁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计划书,长丰阁三楼这间屋子便安静下来,没有人再说话,也没有人去管那味道比不上碧海银沙的酒菜。

以李东为首的众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三个圈子,每个圈子有一份计划书,一声不出地观看。

“确实不错,那张小宝还真有几分本事。”看了大概的几条目录,李东仰起头,对探头也在观看的人用新罗语说了一句。

几人纷纷点头,换成他们是想不出来手上计划书中的办法。

说过一句,李东轻轻翻开一页,几人继续认真看起来。

计划书中有一部分是怎样调集修路的材料,找哪里的人来帮忙运输,一部分是修好的路坚固程度如何,是否能够承受大水的冲袭与马蹄的践踏。

这些信息李东等人不感兴趣,一百万贯不是那么容易出的,二十几家合在一起也拿不出来一百万贯,必须要找更多的人,那定然得有理由让别人出手。

众人更想了解的是路修好了能给自己一方带来多大的好处。

再翻一页,终于出现了他们需要的信息。

其一,路会在两地交界处先开始修,也就是新罗和大唐的边界,用不上多长的时间就能够看到成果,在路边修建客栈与酒楼,还有其他的房子,用来给刚刚从大唐到这边或新罗回这里的人休息。

此点预计每月可得租利一千贯,往后随着贸易运输逾加频繁,所得钱财可翻番来计,这部分的钱,铮铮建筑只要两成的利润,积利州那里同样修好之后,新罗投资人也能得两成利。

看到第一点,李东脸上露出笑容,能有八成与两成的利,那跟天上掉钱一样,真按照投入的钱比例来算,自己等人加起来也不够一成,看情况张小宝要先给点好处,接着会从其他方面讨回去。

如是考虑,众人继续向下看。

第二点,路修在远来勉强能够通过的那条不算是路的路上,把路占住,让原先还能走这条路过来的人或队伍想要不走在新修的路上就必须得自己趟路。

如想走,必须交一部分过路费,用以对路的维护,单个人通行,手中无钱,可留在两边等待其他商队过来,帮忙护卫与运输,代替过路费,两边会从商队手上拿到一定比例的中介费。

若商队通行,按货物价值收取费用,考虑到从一地卖到另一地,商品价值可增加几倍,顾,要收取一成价值的钱,或是半成的货物。

“好,第二点好,不走我们修的路,走别的地方,一则危险,二则耽误时间,一成的钱也不少了,最好是收取半成的货物,那货物运来运去,全是两地没有的东西,价值会更高。”

李东看到第二条,又一次停下来跟身边的人说上一句,几人再次点头。

其三,大唐会在两边相临的地方设一收费口,凡是从新罗过来的货物,必须要缴纳两成的关税,以保护大唐相应行业货物的利润,大唐会派出人手巡查,杜绝走私行为。

“凭什么?买卖运输还要交什么关税?头一次听说,真稀奇,铮铮建筑能够代表大唐朝廷行令?”

李东看到第三条,不满意了,他还想以后多多运输新罗的东西到大唐卖,积利州的人口多,需求的货物也就多,价钱上能高点,要是交这个莫名其妙的关税,不是平白给别人钱么?

所以不满地朝坐在垫子上的张铁质问。

张铁正在喝自己带来的花茶,最近坐船坐的有点火大,多亏主家考虑周全,给配了花茶,品着淡淡的花香,回味中,被李东打断,舔舔嘴唇,说道:

“凡我大唐朝臣,都知道我家小公子和小娘子在对待外事上可代替大唐做主,陛下也是应允的,说收关税就收关税,何况此处也并不是大唐对外时第一次收取关税。

剑南道一方,早已开始收关税,哪怕是我那主家的商队从外面过来,也会主动交上相应的钱财,新缘岛也是如此,估计再有几日,日本往来船只也要开始交纳关税,此事不可违。

新罗也可以收关税,不然的话,李东家可以想一想,李东家想从大唐购买瓷器,运回新罗卖,买时一瓷碗六钱,回来卖三十钱,我大唐商队利用关系以更低的价钱买来瓷碗,也运到新罗,卖二十钱,李东家是否降价?

若降,大唐商队只需要把利润保持在与李东家一样的程度上,价钱就会比李东家低,李东家还有钱可赚?收了关税,自然得提高价钱才有利润,这对李东家是一种保护。”

李东点点头,脸色也变了变,确实像张铁说的那般,等大唐的商队开始大量把货物运过来,对自己的冲击不小。

这时张铁又说道:“除了这种从大唐购买产品后受到的冲击,还有另一种,新罗的树木总是比不上大唐一方的多,尤其是布帛产量,如一织布者,一年可赚三百钱来糊口,我大唐又更先进的织布机器,布帛廉价,用更低的价钱卖到新罗,新罗的织布者难道要饿死?”

这回更多的人点头,他们承认大唐的技术比新罗先进,也懂得这个道理。

帛贱,织布者就不可织布,粮贱则农者不事耕种,物贱,匠人不在劳作,无产出必无钱,无钱便买不起货物,货物卖不出去,商者就完了。

“这就叫经济危机,非常态的供大于求,到时新罗可就完了,我家小公子不打算如此坑害新罗,否则不提此事,到时调集大量物资,几番冲击,新罗可还有好活路,小公子仁义,仁义呀。”

张铁还跟李东等人显摆下学问,也不管对错,反正李东一方的人不知道。

李东对张铁前面的话还是非常认同的,唯一不认同的就是后面夸赞小公子仁义的话,他才不相信张小宝能安好心。

“这个……需要回去商议一番。”李东拿不定主意了,涉及的事情太大,需要跟新罗上次找自己的那个宗室的人说说,看其如何打算,看样子张小宝和王鹃已经把积利州的事情稳定下来,准备朝着新罗大举行商了,这可是个麻烦。

“无妨,李东家有难处,我们能理解,此事也不急,待李东家商量好再说,毕竟一百万贯对新罗来说还是太多了点,新罗一年的收入也未必能达到这个数量,更何况仅仅是李东家为首的商家。”

张铁笑着回道,可说出来的话却让人非常难受,即便脸上没表现出来,言语中也是微微露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李东等人把这番难受忍在心中,没有出言反驳,谁让人家张口就是一千万贯呢。

……

旭日暖暖。

李隆基躺在人工做成的盐分饱和的湖上,看着天上飘来飘去的云,显得很惬意,不时地拿起旁边一张漂在身边桌子上的葡萄酒喝一口,这样的人生真是享受。

刚刚喝掉一杯,有点熏熏然的感觉,目光瞟向入口处,等着去取家书的高力士回来,不远处传来扑通扑通的声音,是宫女在表演水上舞蹈。

近前则有武惠妃陪同,穿着一身半透明的泳衣,充满了诱惑。

“陛下,这湖往后就不要让其他人来了,别人游过之后,水都脏了。”武惠妃手上拿着一个桃子,刚刚从旁边的清水中洗干净剥去皮,递到李隆基的嘴边,柔柔地说道。

李隆基咬了一口桃子,满意地眯上眼睛,对武惠妃道:“湖大,怎么可能会有人给弄脏,前来游泳的人在外面入口处有医生检查,有病的不让下,真不让别人来,那盐和水钱谁来出?

这湖长有三百多丈,就是一千米,宽二百米,深十米,按小宝他们的算法,这就是二百万立方米,盐要是饱和的话,大概需要六十多万吨的盐,从开始建这个湖,一直到现在,不停地阔大,花掉了那么多钱,还要隔上一段时间注入新的水和盐。

别人不出钱,难道让朕出?那朕可真是一个昏君了,让小宝和鹃鹃知道了,他们该把家中每年拿出来的那一笔赈灾和建设方面的公益钱给停止,朕的损失可就更大了。”

“陛下,臣妾不曾想过那么多,原来张王两家那般厉害?要是真少了他们两家,我大唐岂不是危矣?陛下可要对他们多让步才行。”武惠妃听过李隆基的话,眼珠子转了转,好像是附和一样地说道。

“哎……”李隆基看着武惠妃叹息一声,又道:“不要总想着对付他们家,就算你说的不错,大唐缺不了他们,那又如何?这片天,并不是朕说的算,对付张王两家或许能够成功,朕拼着大唐经济倒退几十年,把他们给赶跑,对,只能赶跑,想灭可不容易。

到时呢?朕不研究新武器了?等到另外一个遥远的大陆上的人过来,从陆州那个地方的海面朝着京城打炮?”

第449章 信中隐藏灭国策

听到皇上的话,武惠妃也只能暗自叹息一声,如今张王两家势成,其他任何官员和势力都无法与之对抗,唯一能够使出手段的只有皇上,可皇上态度却是表明支持张王两家,也不知皇上究竟害怕什么?哪有人有本事从陆州打到京城?平时几次询问,也没问出任何有用的消息。

思虑到此处,武惠妃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对皇上说道:“陛下,前几日,鹃鹃还让人给臣妾送了一身衣服,该露的地方未露,不该露的地方却全露出来,臣妾穿了一次,真羞人呢。”

李隆基自然知道那是什么衣服,专门给女子穿来诱惑男人的,王皇后那里前天就看过一回,做工细致,用料考究,听人说是出自小宝与鹃鹃的手笔,也不知两个孩子没事儿琢磨这东西干什么。

“既然送来,今晚便穿给朕看看,如果做的不好,朕定当追究其二人责任,惠妃啊,为国利则不应存私,毁一人易,兴一国却难,何况张王两家并不是说能毁便可毁的。

朕知你心中有所怨念,那就压在心中,不要拿出来,也不能化为行动,张王两家在陆州已经无人可撼,即便是朕的旨意,在陆州也需要看其两家的面子,还有那吐蕃十三万奴隶,哦,如今变成十六万,估计用不上太久就是二十万。

朕都知道,但知道又能如何?他们两家如若想对付朕,看过那些武器了吧?不让朕知晓,直接拿出来用在朕的身上,你与朕说,派何人可敌?”

李隆基心中明镜一般,对张王两家的势力很了解,却从不提起消弱两地势力的事情。

武惠妃很少能听到皇上与自己说这种话,今日见皇上言及此处,刚才还妩媚的笑容也稍减,眉头略皱,道:“陛下,那就真不管他们?万一他们想坐上陛下的那个位置……”

“想坐早就坐了,朕也考虑过很久,担心,害怕,又无奈,后来朕突然想清楚了,张王两家并不是想当皇帝,小宝与鹃鹃对朕也不怎么恭敬,看小贝便可知,一口一个皇上伯伯叫着,在小贝一帮娃子的心目中,朕只是年岁大,故此尊敬,不是朕的身份。

朕晚上批完奏章就总会想想,为什么?后来朕想明白了,哦,换成小贝的说法,那就是悟了,张王两家,尤其是小宝和鹃鹃,应该是不喜欢当皇帝,他们只是把大唐也当成他们的。

他们想要让朕一直坐在龙椅之上,然后跟着他们一起让大唐变得更强大,他们的心思没放在朕身上,而是放在了大唐百姓身上,是真正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李隆基说着的时候也觉得今天的话多了点,自认为或许是天气好,加上周边国家逐渐趋于稳定,心中很多事情可以放下了的缘故。

看了眼武惠妃疑惑的目光,又说道:“张王两家从三水县开始,只要涉及到利益方面的事情,与朕相对时,总会做出妥协的样子,如开始时是怕朕,那如今他们根本用不着。

尤其是小宝和鹃鹃的本事显露出来之后,依旧按照当初的样子来办,想与朕做游戏一样,朕也陪他们玩,可不要认为他们是怕朕,朕已经想过,他们怕的不是朕,是担心游戏作不下去了之后与朕的对决。

他们不想伤害整个大唐,恩,他们有这个本事,所以会退让,让朕把游戏进行下去,把主动权放在朕手中,可朕这种主动不是因为皇帝的位置,而是由于大唐的百姓才得到的,他们是不愿意打一场搅动大唐的战争。

所以,比起他们来说,朕显得更自私一点,他们不在乎的位置朕在乎,他们在乎的千万百姓的生活,朕却把位置放在了第一,民次之,朕怕他们,也愧疚,以后就不要想着对付他们,朕是凡人,比不得他们那如日月般的胸怀。”

说完这番话,李隆基觉得心情舒畅了很多,又喝了一口酒,被水面吹来的风扫过,一种轻松的感觉出现在身上,微微眯起眼睛,享受这难得的度假之日。

旁边的武惠妃却听傻了,她从来没想过皇上给张王两家的定位是这般,原本还以为张王两家跟其他的臣子一样,说贬就贬,说杀就杀呢,看样子不是那么简单。

眼珠转转,压低声音说道:“陛下,那要是把他们张王两家的人都找到京城,陛下请他们吃饭,然后……”

“然后他们就傻傻地过来,一点后手也不留,等着朕给他们一杯毒酒,或者是准备三千刀斧手?当他们真的缺心眼?此事休提。”

李隆基睁开眼睛,看了下武惠妃,冷笑着说道。

武惠妃一缩头,不再言语,她也明白,张王两家那么精于计算,怎么可能上当。

“陛下,好消息,陛下。”正在两人无语之时,离开前去取信的高力士跑了回来,扬着手上那封家信,远远地喊起来。

等到了湖边,麻利地脱去多余的衣服,只留一条泳裤,扑通声中跳进湖里,高举着手朝李隆基游来。

李隆基坐起身,看着渐渐游近的高力士,笑起来,“力士的水性渐涨啊。”

“还不是这湖不沉人。”踩着水过来的高力士谦虚了一把。

心中却知道是因为自己可以经常下水的缘故练出来的,以前不喜欢水,主要是自己的身体缺点东西,平时恨不能一天洗八遍澡,好减去那腥臊的味道。

可现在不担心了,小宝和鹃鹃给送来很多宫女所用的东西,干净又舒适,而且还能那个杀菌除味,以前哪有人穿什么裤衩和那个戴上上面的罩子?

现在都开始用起来,小宝和鹃鹃说是给宫中女子送的,可那明显大上许多的裤衩怎么看都觉得自己穿着合身,再加上那说是给婴儿用的,却明显可以把婴儿整个包里的纸内裤,分明就是让自己来用。

身上没有异味了,也就敢经常游上那么一会儿泳,不然水性如何提高,这干儿子可没白认。

李隆基也清楚这个事情,看着高力士在水中扑腾的样子,想到在宫中那群小太监随着天热也敢穿上清凉透气的衣服,心情同样高兴。

“有什么好消息,给朕说说。”等高力士游到近前,李隆基看向其手中的信问道。

把略微沾上点水的信封递过去,高力士悠哉地游了一圈,说道:“臣还没看呢,信封上多了一朵花,只在有好消息的时候小宝才会画,陛下看看,里面说了什么?”

“哦?果真有朵花,惠妃也一同看看力士的家信。”李隆基看到信封上的图案,点头道。

武惠妃先是谨慎地看了高力士一眼,见其没有反对的样子,这才凑到近前,三个人一同拆开信封观看起来。

“哦……说是那河道不日便可修通,还是新罗人出钱,没提具体情况,想是小宝不会弄错,下面说的是收取关税?这是什么税?从外面入境的货物都要收,从境内出去的就不收,还要给对方收了的商人钱?这是为何?”

李隆基看着信,似自语一样地说起来,其实是说给武惠妃和高力士听的。

武惠妃上哪知道是为什么?眼神同样疑惑,高力士想了想,说道:“陛下,前几日小宝的家信中提过一回,臣以为还不能用得这么早,就没说。

收关税是怕外面出产的东西对本国进行冲击,小宝他们在彭州关来往的商队就总是要交上一笔钱,如今是让彭州关的人把钱存在大唐钱庄,然后开一个证明,攒多了就派人送到京城给臣。

臣上次与陛下说过,陛下不是说先不急么?臣手中已有四十多万贯的凭证了,可随时在京城的钱庄中取出来,当然,取了之后,还要拿出来一部分还给小宝,陛下可是答应给他们免税。”

听到高力士的话,李隆基想起来了,确实有这回事儿。

武惠妃却不懂,指着那条给向外卖东西的商人钱的事情问道:“为什么要给商人钱?他们卖东西自然就赚钱,还给他们?”

高力士又解释道:“那要看是什么东西,比如布帛和粮食,现在要向新罗卖,新罗应该会学着小宝他们收两成的税,也就是百分之四十,这钱收了,商人必然要卖更贵才能赚钱。

可小宝不打算让商人卖那么贵,要卖到比新罗本地的价钱还低,那就必须要补偿给商人钱,让商人不赔。”

“那有什么用?”武惠妃又问。

“用处可大了,一个是让新罗农者不事耕种,另一个是新罗不可能也给他们的商人进行补贴,他们一个是舍不得,另一个也是想不到,想来凭小宝的手段,到时货物吞吐量会非常大。

在冲击新罗本土产业的情况下,也让新罗行商之人对当政者心存怨念,无农不稳,无商则不活呀,此乃灭国之策。”

高力士舔了舔嘴唇说道。

第450章 十年变幻眨眼过

天,越发地热了,人心也更加烦躁。

长丰阁的三楼再一次迎来尊贵的客人,前去与当初有过接触的宗室之人接触过的李东,今日过来便召集了更多的新罗商人,聚集在长丰阁的三楼商议大事。

“诸位,修路之事已经定下,看看各自手头上还有多少活钱可用,及早凑集够一百万贯,把路修上,上面会给我等一定的好处。”

李东见众人的目光放在自己的身上,从怀中掏出来一张纸,推到旁边一人面前,让其传看时,与一帮人说道。

纸上的字不多,扫上两眼就能从头看到尾,屋子中登时安静下来,暂时没有人接李东的话,纷纷传看,待过了半刻钟,众人看完,再次抬起头来时,眉宇中都多了一丝忧虑。

最先看过纸上字的人,犹豫了一下,开口询问:“李东家,一百万贯对我等想来不是个小数目,上面的人只说了以后会有回报,可我等却无法知晓以后是什么时候,回报又是多少?让人担忧啊。”

其他人也想到此处,跟着点头,眼睛再次看向李东,想要从其口中得到一个具体的时间和数量。

李东四下瞧了一眼,心中生出一种无奈,一百万贯,就让自己一众人如此犯难,从大唐传回来的各种消息,莫说是张王两家那如山般的财力,即便是寻常各个地方有点本事的商户,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凑出来百万贯的钱财。

这便是差距,想十年钱,大唐的商人何曾有这番本事?十年,说长,如日升日落终日数不完,说短,似风逝彩云,回首间,恍然流走。

前去与宗室的人会面,也曾提起过此事,十年间,当初十岁入学堂的孩童已经长大,十年,大唐粮食亩产翻了两番还多。

十年了,或许山不曾改其色,水不曾弱其波,可大唐却是变得越来越强,十年前,李隆基对新罗只能怀柔以待,十年后,李隆基一声令下,炮舰环绕。

“哎……”想到这里,李东忍不住叹息出声,望向还在打着各自小算盘的众人,说道:“诸位,如今大唐堆粮成山,聚人成林,各种先进的技术层出不穷,如还想着那一点点私利,或许再过十年就没有新罗在,到时你我都是罪人,或许连当罪人的资格也没有了。”

众人听到李东的话,先是一愣,再仔细想想,还真差不多,新罗一旦被大唐吞并,自己等人的地位那必然不保。

知道如此,但心中还是不舒服,坐在李东对面一人动了动,问道:“既然知道,宗室为什么不拿出钱来修路,非要让我们这些商人为难?”

“还不是大唐闹的,以前我新罗去大唐进贡,大唐收下东西,会给出更多的东西,有钱,有技术,有布帛,有皮革,以示奖赏,后来也不知为何,我新罗送去很多东西,李隆基赏赐的东西变了。

有那华丽的玻璃制品,有漂亮的精致家具,竟然还有到状元楼与得意居吃饭的抵金券,每花掉一百文钱,其中就可以用二十文的代金券,最近又开始包括水云间和碧海银沙,给的确实不少,一给便是百万贯。

可那有什么用?玻璃、家具,不能吃不能喝,代金券真想把一百万贯用掉,那必须得拿出来四百万贯去吃喝。

再加上宗室的个别人喜好享乐,用我新罗的钱财去换取大唐的奢侈品,宗室还哪有钱了?有识之士发现了这个事情,忧心不已,这才找到我等暂时度过难关。”

李东说起这个就生气,气李隆基的精明,气宗室人的不争气。

其他人一时间沉默起来,不知该怎样说。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人小声地问道:“李东家,那我等即便是凑够钱,对新罗难道就有好处不成?”

这是个关键的问题,没出声的人也想知道,就算是不为一己私利,拿出钱财,为新罗修上一条通向大唐的好路,总要有点作用才行。

李东点点头:“是这个道理,我去见上面人时,也想过,上面的人说,如今大唐船只多有往来新罗,不是好事,让其熟悉我新罗海域,万一在海上运兵来攻打,我新罗会防之不及。

所以往后不准从海上随便一个地方入我新罗土地,只准在特定的两个码头停靠,陆路运输自然就成为重中之重。

比起大唐,我新罗出产少,有了关税存在,我等可以少向大唐卖货物,或者是不往大唐卖货物,大唐的货物只要进来,就得交两成的关税,这笔钱,宗室会用来打造兵器,保障民生。

这钱是白得的,他们运过来的越多,我们占的便宜也就越大,还有其他好处,如我新罗寻常人吃不起肉,可大唐肉便宜,诸位也知道,现在的大唐,只要百姓够勤劳,不需要太大的本事,就算想天天吃肉也行。

大唐运来,想是价钱也不会太高,至少比我们自己这边便宜,还有布帛等其他东西,尤其是粮食,上面说过,如受灾,可用那两成关税直接买大唐的粮食。”

众人眼睛一亮,发现确实是个好计划,正准备同意,当中一人又提出新的问题“照这么说,我新罗一直会占便宜,那张小宝岂不是傻子?我宁肯相信太阳打西边出来,也不相信他有这好心。”

“是呀。”有几个人同时出声。

“这个……或许是积利州的出产太多,他卖不掉,想卖到我新罗,也或许是想把我新罗的好东西更快地弄到大唐,就算两者多不是,而是他准备把路修好,方便大唐军队过来,那也只不过是快一点而已,没有好路,大唐的军队想过来,谁又能阻止?”

李东说出的话,连他自己心里都没有底儿,他明白,张小宝不可以用常人的看法去对待。

“修,管他有什么想法,他拿出来的钱要比我们多,先占了便宜再说。”一人这时咬着牙,把话说出来。

第451章 河边清闲挖野菜

感受到大唐越来越强大的新罗商人们终于联合起来,准备在修路一事上出手,依旧由李东为首,开始与张铁进行谈判。

张铁开出的条件表面上看去,已经让新罗商人占了很大很大的便宜,但商人逐利,你让一步,他就想进一步。

面对团结起来,气势汹汹的李东等人,张铁也不着急,他知道小公子的手笔,哪怕是继续退让,新罗的商人也占不到丝毫的便宜,还会彻底地赔进去。

但他又不能一下子把对方的所有条件全答应下来,以免让人怀疑,于是叫来一个团队,跟新罗的商人在一起扯皮。

与此同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