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大唐-第3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感受。

“太白,这回到积利州,见到小宝与鹃鹃,估计他二人能让你跟我去黑水都督府做事,不知太白想谋个什么差事来做?”

李瑀今天是煮的米酒,往盛着酒的缶中不时地加点姜片,盐、糖,等着开起来的这段时间,对李白问道。

李白听到李瑀的话,犹豫了一下,问道:“不知可否在张刺史与王参军身边做事?”

李瑀眼睛眨了眨,心里有点不舒服,他懂李白的意思,不就是想在本事大的人身边做事情,然后能够进到朝堂上么,昨日与自己说话的时候,自己告诉他自己现在举荐没有太大的用处,想是他就准备走另一条路。

李瑀琢磨了一下,也为真的生气,自己确实比不过小宝和鹃鹃,见李白还在等待答复,略作沉思,道:“太白,小宝和鹃鹃也喜欢诗歌,但仅仅是喜欢一点而已,他二人更喜欢的是做实事。

他二人家中内院从三水县时便开始跟着学习如何做事,到陆州更是得到了大量的锻炼机会,太白你不如先跟我去黑水都督府,适应下为官的感觉,整理下账务,组织人手劳作,待差不多时再到小宝与鹃鹃身边。”

李白心有遗憾,想了想,说道:“也好,不知他二人喜欢什么?”

“喜欢钱,小宝喜欢赚钱花钱,鹃鹃喜欢把钱变成军队,她能掌握的士兵越多就越高兴,朝堂上很多官员都说他两个太俗气,可一边说着一边却用着他们两家的东西,为有一张状元楼和得意居的高级会员身份而高兴,这方面你是帮不上忙了。”

李瑀知道李白想投其所好,可惜小宝和鹃鹃所喜欢的东西一般人帮不上什么忙,也就是皇叔能在政策上给点帮助,那也是两个人用付出换来的回报。

果然,李白发愁了,捏起一粒香椿豆,扔到口中慢慢咀嚼,又问:“张刺史和王参军对西边吐蕃及周围可有其他想法?我还是略有了解。”

“恩,这个到时可与他二人说说。”李瑀实在不忍心在这方面打击李白,小宝他们当然对那边有想法,不仅仅有想法,而且已经做出了实际的行动,让李白去说说也好,或许真的能给二人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看了眼煮着的酒,觉得火候差不多了,舀出来两碗,李瑀又对李白说道:“太白,别看小宝鹃鹃年岁似乎不是太大,懂的东西却不少,他二人不喜欢太过飘渺的事物,切记,到时尽量务实一些。”

“这是自然。”经李瑀一说,李白心中有的点紧张,应声回道。

此时张小宝和王鹃也在考虑给怎么安排李白。

“李白要来了,你说把他安排到什么位置上好?我也知道他是胸怀大志,可总不能上来就给他安排一个宰相当,就算安排,李隆基也不能干,现在朝堂之上还有两个宰相,张说一直没下去,按照正常的历史,他已经完了,哎,都是我们帮了他的忙。”

张小宝边说边用笔在纸上写了一首诗,床前明月光……

王鹃看了眼张小宝写的诗,笑了,“你怎么想起写这首诗来了?谁知道李白他能干什么,得等着见了面才能了解他会什么,希望他真的能有点本事,那样就可以让他多做点事情。”

张小宝换了一张纸,又在上面写到:“弃我去者,昨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写完之后,又唱了起来“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明朝……”

“这个百多年前的一首歌的前一段就是按照他写的诗来改的,我想啊,如果真给他安排个官,他也真的好好做了,那么还有没有我们曾经读过的诗出现?

你看苏轼不错,如果他的仕途一直那么好,还有没有东坡肉,还有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李白也是如此,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的句子是不是就消失了?”

张小宝为这个事情发愁。

王鹃摇摇头,拉住张小宝的手,说道:“所以你就写床前明月光是吧?因为这首诗最让人琢磨不透,这床究竟是睡觉时候的榻子还是坐着的板凳多有争议,就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一样。

其实没什么,李白就算写不出来那么多的不得志的诗,想是也能写出另外一种诗,李世民和李隆基都写过诗,很多有名的朝臣也同样有好的诗流传下来,真正的诗人是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能写的,就像我们那时的人喜欢写日记一样。

文字是一种载体,不管什么样的感受和心情,都可以写,只不过有的人应用的好,写出来读着舒服,那辛弃疾还是个将领呢,不也是写出了众里寻他千百度么?想那么多没用,早点见到李白,看看他可以做什么事情,安排安排,毕竟也算是个名人。”

“好的,你把李白写过的诗多给我背几首,我记下来,他到了这边要是敢跟我吟诗,我欺负死他,要不让小远出手也行。

再有几日就该送小贝他们去建安当官了,已经迁徙的差不多,看看那么点人,他们怎么治理,昨天我过去给他们上课的时候,刚到地方,你猜我遇到什么事了?”

张小宝一说起自己的弟弟妹妹就高兴,这帮小家伙各有各的性格,竟然能在一起还那么和谐,真不容易。

“你遇到啥事儿了?给我说说?是不是小贝又欺负人?”王鹃好奇起来。

“没,小远把笠翁对韵还有诗经都背下来之后,开始创作了,我去时小远正给小贝诵诗,也不知道憋了多长时间,憋出来一首七律,笑死我了,哈哈哈哈……”

张小宝说着说着竟然笑得蹲到了地上。

王鹃眨眨眼睛,也是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真的?你给我说说,小远写的七律是什么?”

“他能写什么,别看他背的多,真写出来就跟儿歌一样。”

“那你快说。”

“好。”张小宝应了一声,开始学着小远说道:“贝贝,你看今晚的月亮多圆,我突然有一种想法,哈哈,笑死我了。”

“呵呵,后来呢?”王鹃也跟着笑了两声。

“后来咱家小贝就说了,‘小远你是不是病了,今天初六,你给我找一个圆月亮出来我看看。’哈哈,哎呀,我不行了。”

张小宝说完又笑,王鹃使劲地抿着嘴,脸色通红。

张小宝接着学小远“心圆月便圆,我作了一首诗,咏月,就是说月亮的事情。”

“那你就赞扬吧,我饿了,想吃茄盒了,我让人做一份,等你赞扬完给你送来哦。”张小宝又模仿小贝的声音。

王鹃听着张小宝的话,用手使劲地掐了下大腿,“然后呢?”

“然后小远就拉着小贝不让她走,许下了不少的好处,答应自己的十一个护卫也让小贝命令,小贝这才勉强留下来听,你都不知道小远说的诗是什么,哎呀,我歇歇。”

张小宝说着竟然倒在地上,使劲地打滚。

王鹃这时已经不催促了,极力地忍着不让自己像张小宝那样。

过了好一会儿,张小宝才咧着嘴,一脸痛苦的表情停下来“冷静,要冷静,再笑肠子能给我笑断了,听着啊,小远说:“昨晚月亮不算圆,今天月亮圆又圆。星河几落织女泪,月海曾浮嫦娥绢。休说桥鹊搭非易,且看玉兔捣药难。神仙自有神仙苦,凡人却可共一眠。小贝,你困不?睡觉去吧?你挨着墙,我在你外面,挡风。”小贝“你离我远点,我听你说的更冷,我真去吃了,你吃不吃?不吃不给你带份了”哈哈哈……”

又一日,李白所乘的船终于靠到了积利州的码头上,众人在船上的时候就对这个地方非常好奇,都说以前积利州穷,后来张刺史和王参军来了,就变得富裕。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众人不知道积利州以前究竟穷到何种程度,此时却见识到了繁华所在。

安州地处长江之北,有大河流经入江,往来人多,还算繁华,比起西边的几个地方强了不少,常闻北地苦寒,如今在积利州却是根本见不到任何苦寒的样子。

积利州的码头上人来人往,扛活的人呼喝着把一袋袋的货物从别处过来的船上抗下来,运往岸上的一处宽敞之地,那里有车马无数,每装好一辆就会离开。

在看岸上,酒楼客栈林立,饭馆茶肆成排,更有一条长长的街道,人来涌涌,叫卖成潮。

李瑀又一次对着眼露好奇之色的李白告诫“小宝和鹃鹃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一个贫穷的地方变得富裕,让百姓有好日子过,寻常的时候,他们更愿意听到的是某一个百姓说的家常,说自己家中的生活多么好,而不是听什么神仙来不来。

凡是张王两家当过官的地方,百姓不拜神仙拜生祀,凡张王过处,万民升烟,你若是在某一个地方把百姓的日子给弄好了,得到一个真正的万民表,不用你去找小宝与鹃鹃,他二人就会派人主动来找你,给你安排更大的官,已经有六个官员得到了这种待遇。”

李白确实被眼前所见震撼住了,四下又看看,疑惑地问道:“为何不见孩童?他们真的可以给人安排官做?”

“上课呢,你安州难道没有学堂?”李瑀反问了一句。

“不曾在意,也没有人提起。”李白还真的没关心过这样的事情,站在他旁边的许氏凑到李白的耳边说道:“夫君,安州也是如此,家父每月都会拿出几千钱送到学堂,参与朝阳行动,夫君忙碌,不曾知晓。”

这话说的李白脸色一红,接着又变白,他突然想起刚才李瑀说的话,小宝和鹃鹃喜欢做实事的人,到时见面,如果问起,自己说不上来,岂不是失去了一次好机会?

李瑀此时又说道:“小宝和鹃鹃要是想给某人安排个官职,实在是太过容易一些,两家的九个小娃子,如今可是从四品的文散官,更有七八品的实职在手,太白可要努力了。”

李白连连应声,琢磨着找到许贵多问问具体的事情,尤其是关乎于民生方面的。

“我这就派人给小宝他们送信,让他们提前知道。”李瑀说着话,招手让不远处的一下人过来,吩咐两句,那人快速离去。

张小宝和王鹃没等到李瑀的信儿,却先等来了三个不好的消息。

三个消息几乎同时到来,先后不差一刻钟。

一从泥河那边,一从京城飞鸽,一是江南东道商人快马送至。

三封信摆在桌子上,张小宝脸色不怎么好看,与王鹃对视一眼,指着最左边的一封,说道:“京城传来的消息说突厥那边的人突然集中起来朝着更北面而去,给李隆基送了一封信,说是愿意为臣,让李隆基派人去治理地方。

李隆基明显不高兴,人没了,派出去官员治理谁?看样子阙特勤这个左贤王还不甘心,宁肯冒着北地之寒迁徙,也不愿意真正归附于大唐,你说怎么办?”

王鹃咬了咬嘴唇,用鼻子呼出沉重的气息“那边是不是有座山?翻山也不容易,现在没空收拾他们,让他们多受点苦,等我忙完了新罗的事情再看看他们是否真的铁了心要敌对。

第二封信中说的是新罗与我们这边的泥河那边闹事了,新罗的百姓不愿意疏通河道,聚集在那里阻碍施工,这就是新罗王的态度,那里现在是多山少平原,你说打不打,要是打的话,我马上调集军队。”

说完第二封信,两个人的目光又放到第三封信上,这信是江南东道的商人写的,日本过去不少大船,想要与当地的商人联合起来一同到海外去探索,寻求在新缘岛自由停靠,并且补给。

“我怎么觉得他们是商量好的?日本那里不用管,告诉江南东道的商人,不要与日本人有任何的合作,否则没有好果子吃,日本愿意去探险就自己去,我就不信他们现在的船在没有咱们的人帮忙下能跑到麻六甲。

突厥的事情也不急,那里根本就不适合生存,还敢往北走,冻死他们,他们不是把地方让出来了么?告诉咱们丰州的人,组织起武装护卫,邀请其他商人一同进到突厥的地方,开拓牧场。”

张小宝用手在脸上一下下地点着,王鹃知道他真生气了,有些人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这么说咱们现在要管的是新罗了?”

“对,新罗,军队不用招集太多,有个三千人足够,我们两个先过去看看,如果可以不用武力解决,那就不打,可河必须通,不然来往运输需要绕很大一个湾。”张小宝咬着牙道。

第446章 不说水路说眼前

“不准挖,挖通河就断了脉,以后我们都没好日子过,不能挖……”

站在泥河西岸,看着泥河应该挖通的地方停工的样子,张小宝和王鹃能够清楚地听到阻碍施工之人所喊出来的理由。

“我最反感有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耍这种手段,最为悲哀的是很多一点事情不明白的百姓被人一煽动就跟着闹,小宝,你说谁最不希望河挖通?”

王鹃根本不用找人询问,一看眼前的架势,心中便知道是怎么回事。

站在王鹃身旁的张小宝把带来的钓竿拿出来,朝一处能落脚的地方走去,慢悠悠地把一节节钓竿装上,说道:“路是真不好走,从积利州轻装快马过来,竟然用了半个月时间,想与李白见一面也未能如愿,修修路吧,从积利州一直修到此地。”

“你是不敢见李白,怕心中那个人物突然掉落凡尘,修路,谁出钱?”王鹃说出张小宝心中的想法,其实她也一样,眼看要见到李白,忽然间觉得李白离自己太近的话会少一种曾经有过的文化寄托。

把鱼饵挂上,轮圆了钓竿“嗖”的一声,铅坠带着鱼线在空中划过,一头扎进水中,再轻轻一弹竿头的小铃铛,张小宝吧嗒两下嘴,觉得索然无味。

“通过李瑀来的信中分析,李白这个人在以后看他的诗还不错,可现在要说他有什么大本事,我没见到,相见不如怀念吧,小贝他们会与李白一同到建安为官,看看他究竟如何。

至于修路,由我们铮铮建筑集团来做,跟来往新罗和大唐的所有商队打招呼,他们出一部分钱,占三成比例,以后凡是打着他们旗号的商队经过,一律不收取任何的费用,也不用他们拿出任何的维护费。

一会让人去联系,修一条窄点的路,花的钱能少许多,如他们觉得贵,联合起来拿一成钱也行,我初步估计修路的钱有一千万贯,他们只要出一百万,以后就能享受到巨大的利益。”

张小宝张口就是一千万贯,说的跟一千钱似的,十分轻松。

把王鹃给说迷糊了。

“好好的河不通,想起修路?闲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家中的情况,上哪出一千万贯的流动资金?再过十年吧,或许你不再继续花钱,能满足现在的要求。”

“你我知道家中的流动资金是多少,别人不知道没,咱家的那么多买卖,在别人的心中那是富可敌国,我喊一嗓子说用钱把东海填了,也有人信。”

张小宝又装了一根钓竿,笑着与王鹃说道。

王鹃皱起眉头,使劲想,也没想出来张小宝到边界不解决通水路的问题,怎么就说起陆路的事情。

看着从山上流下来,汇聚到泥河中的支流,问:“眼前的事情咋办?”

“一起办,突厥北去,日本要跟着航海,新罗这边又出了事情,我总觉得他们之间有点联系,是不是我们很长时间不直接出手,让人以为我们从狼变成养了,不让他们吃点亏,他们还真能翻天。”

张小宝说着话,见鱼迟迟不上钩,又拿出来一个窝小鱼的窝子,撑开来放在面前,再取出两个酱的猪踢,分给王鹃一个,捧着开始啃。

王鹃吃了几口,把骨头吐到窝子中“日本那里,你不是写信与江南东道的人说不准让其参与么?难道要改主意?”

“改,知错就改,改了就是好同志,不与之合作,却可以卖给日本人海图,海上事多,风浪、暗礁、漩涡,还有海盗,希望日本的兄弟们能够安稳找到心中的那一片希望之大陆,阿门。”

张小宝啃的快,也不啃得太干净,把大块的肉吃到肚子里,手上还有不少肉的骨头就塞进窝子里,随意的在身上蹭蹭手,微笑地说道。

王鹃撇撇嘴,也不吃了,把肉撕下来用油纸包好,骨头给张小宝窝鱼用,在张小宝的衣服上蹭蹭手,说道:“跟你这种人在一起时间长了,心中那点善良就再难找到。”

“谢谢夸奖,一会儿多窝点鱼,晚上给你炸着当零嘴吃,来人,找一个负责外事的过来。”

张小宝美滋滋的晃晃脑袋,把窝子下到河边,招呼一声,后面马上有人照吩咐去办。

……

作为一个批发兼零售的商人,李东最近的日子过的很不好。

大唐来往于新罗的船只越来越多,大批的货物被卸下,变成钱财,低廉的价钱,让很多以前在自己店铺中拿货的人跑到码头处购买,近几个月的利润越来越小,照这样下去,估计用不上太长的时间,家中的买卖就做不下去了。

好在自己管上店铺之后,专门研究了一下大唐运过来的货物,挑大唐人觉得利润小而不运的货物,在大唐买来,走陆路,运到新罗,店铺也重新开了一个分店。

因离海远,加上大唐的船只不运送这样的货物,一时间日子好过了许多。

正期待着赚大钱,谁知大唐要把泥河连通,一旦通了,船就会过来,如今几样货物的价钱被自己抬高,有心人一定会注意到。

前段日子,宗室有人过来商量,不让大唐成功把河道疏通,自己站到了前面,找人用各种借口阻挠。

虽是暂时成功,可听说积利州的张小宝和王鹃要到来,不知会不会杀掉自己,他们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的。

悔不该当初,宗室的人怕,自己为何就傻傻地答应下来?

不成,得多找几个同行,到时候来了麻烦,大家一起撑。

如是想着,李东揉揉发酸的眼睛,起身来到房间外面,叫住一个从眼前走过的下人“去告诉管家,让他写几份请柬,送到菜作坊、远山商会、马帮几个重要的人手中,明日长丰阁聚宴。”

下人匆匆离去,不大一会儿,回来汇报“老爷,管家知道了,门外来了一个人,说是铮铮建筑的管事,要见老爷您。”

“铮铮建筑?”李东觉得耳熟,一时突然又想不起来是什么东西。

下人恭敬地提醒“老爷,就是您常与我们说的那个张王两家的一个买卖,专门接各种建筑上的活,赚的钱大部分都用在大唐学堂的建造上面,取铁骨铮铮之意,曾狂言,不管受到任何灾难,哪怕就是天塌地陷,学堂也必须是最后一个坏掉。”

经下人一提,李东这才把前段时间出现的事情与现在听到的重合在一起。

“哦,是这个,前段日子大唐河南道的登州一个临海的地方出现地动的情况,听说被震倒、被冲了不少房子,村子中的那个二层学堂却独自屹立在那里,地裂的缝隙从楼中间穿过,楼愣是没倒,海水把下一层淹没,孩子都跑到上一层躲过了。

他们怎么来了?莫非连通河惊动了他们?就说我不在,让二管事去接待,若不是找麻烦的,我从后门绕半圈,刚回来。”

下人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答应一声小跑着去安排。

看着下人离开,李东又开始回忆从登州传来的事情,喃喃道:“铮铮建筑有钱啊,听闻那学堂中间的裂缝宽四尺,换成别的小房子直接就掉进去了,学堂上一层居然还能连在一起,都说裂开的地方可以看到小儿手臂粗的钢条,拉细了也没断。

难道是跑到这边来修桥?真这样的话可麻烦喽,张小宝和王鹃若亲自动手,不知还能不能撑下去?”

没用上多长时间,与铮铮建筑集团外事之人接触的二管事就命人送来消息。

“老爷,二管事说了,那人不是来修桥的,而是修路,说要送老爷一场富贵,让老爷选一个好的地方,就可以开工。”

第447章 一百万贯不好骗

早朝之上,李隆基收到积利州的消息后,在一众大臣的支持下,发布了一道新的旨意。

从兵工厂调集枪炮,抽出三千金吾卫到草原上去训练,就是突厥后退之后留下的那一片地方。

张说尤其高兴,因为枪炮一直掌握在张王两家的手中,他几次想要弄明白怎样制作出来的都未果。

加上去年他反对的理由并没有被皇上认可,他不敢再一次提出把兵工厂的管制权力收到自己身边,似乎皇上对张小宝和王鹃更为信任。

这次他极力地赞成皇上的议题,无非是听说枪炮的制造非常麻烦,每造出一支合格的枪,就会出现五支左右不合格的,张王两家召集的工匠正在努力精进那个叫车床的玩意。

三千金吾卫,必然不可能只拿三千支枪,中途或许有用坏的,最少也得四千支,想来对张王两家的压力会很大,再有那个大炮,炮弹的造价也不低,若是张王两家无法提供足够的弹药,自己就有理由争取权力。

站在那里,心中想着高兴的事情,张说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

与之不对付的宇文融一方则是心有担忧,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张小宝和王鹃看不惯张说,自己一方必然要拉拢,不指望两人能够站到自己一队,至少也要让二人清楚自己等人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威胁。

高力士的察言观色本事不小,见到离得最近的张说脸上那种笑容,弯腰对皇上说道:“陛下,群臣听到陛下的提议都很高兴呢。”

李隆基的眼睛也在能够看见的臣子之间来回扫视,并没错过张说的表情,脸色不由得阴沉了下来。

暗自想着“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小宝与鹃鹃的师傅那里的人会打过来,我这担心都担心不过,还有人想着内斗?小宝和鹃鹃两个孩子那么懂事,不说支持一下,还指望他们两家出问题,其心可诛啊”。

一想到这些,李隆基就更烦张说这个人,以前觉得还不错,最近怎么越来越看不出火候?

“力士,积利州的张刺史和王参军最近可有消息?”李隆基决定让张说一派的人憋屈下,也算是敲打敲打,如还不知进退,接下来必然要动一动才可。

高力士心有灵犀一般地回道:“陛下,小宝、鹃鹃二人知道突厥北撤,日本要参与航海探险,新罗蠢蠢欲动之后,已经拿出了办法,还没有正式行文到京城,想是近几日可至,回头臣把家信给陛下看看。”

高力士如是说着,李隆基好像真的是没看过高力士的家信一般,高兴地说道:“如此便好,他二人也辛苦了,听闻他二人亲自到了与新罗交界处,希望不要出危险才是。”

众臣刚才还真以为皇上不知道具体情况,可一听到皇上说两个人到了交界的地方,马上就明白皇上是装的,没看过信怎么会知道那里的情况?听闻?听谁说的?

“陛下请放心,他二人亲自过去,乃是小宝不希望用战争的手段解决问题,臣觉得有小宝出手,新罗事情可解,或许还能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

高力士没从信中得到具体的消息,却知道自己的干儿子不动手则已,一旦动手,新罗只能等着倒霉,小宝的手段可不同寻常。

张说这时也把脸上的笑容收敛起来,他听出来皇上话中的意思,张小宝和王鹃还在为大唐忙碌,对他二人不该有的心思不要有,不该做的小动作也不能做,否则很容易把他二人做的事情放到某一个人身上,比如发配到积利州。

李隆基似乎觉得打击的还不够,又问道:“力士,如今武器库中有多少军械和弹药?”

这个问题除了高力士和李隆基、张忠知晓,其他的臣子还真不清楚,因为当初就是说好的,由皇上主管,张王两家的人辅助管理,并不通过其他的部门,兵部和中书令只能靠边站。

一个个的眼睛在此是俱看向高力士,想从其口中得到一个详细的数据。

“陛下,臣昨日刚刚去统计了一次,如今库中有手枪四千支,单发长枪六千支,半自动长枪一千五百支,手枪子弹二百箱,每箱五百发,步枪通用子弹四百箱,每箱八百发,牵引火炮一百五十门,炮弹三千枚,手榴弹一万五千枚,地雷……”

一样样的武器数量报出来,使得众人目瞪口呆,哪怕他们知道张王两家控制的兵工厂很厉害,清楚新武器的威力,可也想不出来怎么就造出了这么多。

张说的压力更大了,于一个人来说,不知道的事情才是最恐怖的,张小宝二人与皇上的关系似乎太近,近到比宰相还近的程度,要说是宠臣,人家两个人根本不是那种依靠皇上好感才能做事的人,本身的实力在那里摆着,要说能臣吧,很多时候由不是走的君臣之礼。

“要不要暗中给新罗提个醒,张小宝要用阴招了。”感受到压力的张说动了心思,这心思刚一出来,又被他压下去,算了,相信新罗人也知道张小宝和王鹃的手段如何。

自己还是老实点好,不然被两个人知道,他们很容易哪一天心血来潮,直接杀到含元殿,对着自己连开几枪,恩,很容易,小贝几个都敢拎着工部的主簿上来,何况他们的哥哥和姐姐。

这一家子就没个正常的,不知道妥协为何物,更不安规矩来做事。

众臣各怀心思,一时间含元殿上静了下来。

李隆基见自己的目的初步达到,这才又开口说道:“三千金吾卫此次入草原,一则,代表朝廷接收突厥人的地方,二则,查看地形,制作详细的地图,三则,加强对武器使用的熟练程度,四则,草原上的狼太多,清理一番,再找到其他的动物,让丰州的人跟随,做成罐头,带回京城与诸位尝尝。”

“谢陛下”众臣连忙谢恩,张王两家罐头制作的工序传出来了,可配方却没有传出来,一个本是给内院远行携带的吃食,如今竟然成为了奢侈品,不得不让人感慨。

“如此,散朝吧。”李隆基见没有人提出新的事情,留下句话,乘着他的那个辇晃悠着离去。

众臣相互看看,也纷纷朝各自办公的地方赶回,心中却是明了,突厥要完,那三千金吾卫,配备好的武器,加上上空的热气球巡逻,很可能出其不意地直接打突厥一下。

……

长丰阁,临河而建,集三层,可观泥河之水潺潺而流,更有河面微风消属去热。

与其他酒楼一样,越是高的地方酒菜的价钱也越贵,尤其是向着河一面的房间,寻常人可望而不可即。

李东就在三楼临河的地方招集的其他势力的人,本是打算明日才来,可谁知今天铮铮建筑的外事到了,还说要给自己一场富贵,不管对方如何打算,该有的礼节还是要做到的。

于是临时提前到今天傍晚,如铮铮建筑集团的人想威胁自己,自己也好多几个帮衬的人,以免落入下风。

三楼一个房间中,二十多个人分三桌坐着,有的明显是精神萎靡,似乎刚从勾栏之地出来不久,走路时要是仔细看,或许还能看到某个人腿软。

二十多个人聚集在此,不停地喝着茶水,桌子上没有任何一道菜,足足等了半个时辰,才见到从外面回来偶遇铮铮建筑的人的李东陪伴铮铮建筑的人谈笑着走进来。

终于等到人的二十几个人相继起身打招呼,眼睛不时地看向铮铮建筑的来人,如只是一个给别人盖房子的势力,到是不用这样重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