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大唐-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王鹃也很高兴,找这样一个好官确实不容易,这兄弟二人本事真不小,当哥哥的贪钱也是搞研究,至少人家能把地方给治理好,然后再贪。
宁肯要这样的官,也不要自己两袖清风,百姓跟着遭罪的清廉之官,想起小贝等人从李隆基那里要到的任命,王鹃又朝张小宝问了一下。
张小宝看看建安的方向,点头道:“只要他们学的差不多,就让他们去,那里其实没有多少人口了,让他们过去玩一玩也行,哪怕他们为了让剩余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自己出钱,我也给,不用回报。”
“你就惯着他们吧。”
“怎么叫惯着,让他们多见识见识,总比跟着我们一直那么学来的好,很多经验需要人生自己去体会。”
张小宝摇摇头,不再去想弟弟妹妹的事情,拿起桌子上的地图又看起来,招呼王鹃一起分析,哪个地方还有矿产。
……
半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小贝等人还没有结束假期,继续跟着颜二学习。
张小宝和王鹃依旧等待派出去的人能够发现北美洲,并且平安地回来。
李珣结束了悠闲的日子,随着天气转暖,海水逐渐融化,迟迟没有黑水都督府的人打过来,让他的心情有点起伏,想要主动出击。
铺开临时画好的地图,李珣在上面仔细地看着,旁边的参军一脸严肃。
“他们现在集结在了沿海一线,明明知道我在这里,却不过来攻打,你说他们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李珣用手在地图上一指,那里正是黑水都督府的人所在,通过热气球在大风吹拂的情况下冒险侦察,已经确定了对方的位置。
参军凑到近前,仔细想了想,说道:“会不会是在养伤,准备等前段时间受伤的人恢复的差不多了之后一鼓作气把我们打下来?”
“养伤?估计不能吧?我怀疑他们是知道我们这边有炮舰在,不想把自己放在危险的地方,看样子需要让炮舰离开才行,传我命令,让炮舰行驶到人的视野无法看到的地方,天上的热气球继续升高。”
李珣考虑考虑,发出一道命令,参军的嘴动了动,想要劝阻李珣别把自己致于危险之地,最后却是一声也没有发出来,他也知道李珣的脾气,不好更改,只能等黑水都督府的人真打过来的时候保护好了。
随着舰队的撤退,李珣也作出一副要离开的架势,把所有打来的猎物送到舰队上,还有野菜等东西,接着就是起营,向后慢慢撤离。
事情还真的让他想对了,黑水都督府的人之所以不打过来,确实怕海中的炮舰攻击,等着炮舰一撤退,李珣这里也做出离开的样子,马上就整顿了一下队伍,朝着李珣这里追过来。
李珣有着热气球负责侦察,早早发现情况,绕了一圈路埋伏起来,在黑水都督府的人快要进到地雷阵的时候又突然冲出来。
只不过冲出来的人不多,只有三百多人,让人一看就是留下来断后的那种。
黑水都督府的人先是愣了下神,见只有这么点人,指挥两千多人朝着三百人所在继续发起冲锋。
他们哪知道地下还埋着要命的东西,刚一进到地雷阵,点子不好的人就被炸上了天,轰隆轰隆的声音接二连三的响起。
被炸懵了的人还以为是炮舰回来了,四处乱蹿,有的往回跑,有的则是朝别的地方跑,更有地躺在地上装死。
除了往后跑的人没什么事情之外,向其他方向跑的人又相继踩到了地雷上,在一声声的爆炸中发出撕心裂肺的动静。
这下彻底把黑水都督府的人给镇住了,茫然地四下里看着,希望能够找到敌人在什么地方攻击的,好提前进行躲避。
李珣则是看到时机到来,指挥起其他的人绕过地雷阵朝着黑水都督府的人展开了进攻,海在的炮舰也偏向北面向黑水都督府的集结地攻去。
原来因为山高林密,发挥不出太大作用的热气球也同样开始集结,朝着黑水都督府扎营的地方飞过去。
这一下子,黑水都督府的人就乱了,败军与准备好攻打敌人的军队毕竟不同,等李珣指挥着队伍冲过去的时候,发出信号在山中藏着的最开始的两千断后的人也形成了包围的架势。
黑水都督府被地雷炸死的人并不多,主要是那种效果太震撼人心,莫名其妙地就死掉,跑回来的人一个个心理压力都很大,直接就把自己一方的阵脚给冲乱了。
等三面的敌人朝着这里合拢之时,黑水都督府的人再也提不起勇气拼上一把,留下一部分人断后,其他的人带上老幼朝更北面跑去,希望跑的够远,大唐的军队放弃追击。
“追呀,投降不杀。”李珣大喊一声,想要身先士卒,却被别人给保护上,同样跟着喊起来。
留下断后的人,还有被地雷炸到受上的人最先投降,他们也不想死,李珣留下一部分人把他们绑好了看住,带着剩下的人继续追。
黑水都督府的人被乱军冲的无法列阵,加上队伍中还有老幼,跑的速度根本提不上来,越跑越着急,越跑越是觉得累,队伍中不时传来哭泣的声音。
跑不动的老人首先放弃,接着就是女人和小孩子,哭喊声,愿意自己留下离别时的声音响彻在海滩与树林之上。
李珣追的不快,每当离得近了就放慢速度,把对方留下来的老人和女人看管好,孩子到是没有,都被成年人背着跑。
这一追一跑就是小半天的时间,黑水都督府的人想要在拉开一段距离之后躲起来,却根本躲不过天上飞着的侦察的热气球,何况他们认为跑出了唐军的视线,其实依旧在唐军的望远镜能够观察到的范围之内。
李珣指挥着人又追了半个时辰,终于是跑不动了,主要是他不用非得一次追上敌人,没有心中拼死的想法,人就容易懈怠。
“停,停下来,不追了,等着他们往回跑,他们要是早先就朝北跑,我还真没办法,可谁让他们给了我布置的时间,歇着,歇好了再迎敌,把抓来的人弄到这边,攻心为上嘛。”
李珣呼呼喘着粗气,用手掐着腰,实在是跑不动了,参军更是早就被留在后面,参军比起李珣可是差远了,李珣怎么说也是跟着张小宝和王鹃接受过锻炼。
黑水都督府的人其实也跑不动了,但他们必须跑,不跑命就没了,等发现后面的追兵没有了声音,这才小心翼翼地停下来作临时整顿。
很多大人两眼无神,小孩子则是哭累了或休息或呆呆地坐在地上等待着未知命运的到来。
大量的东西在逃跑的过程中被丢掉,只有很少的人身上还带着肉干和饼子,派出去人朝后看看,见大唐的军队真的不追了,开始把能吃的东西集中起来填肚子。
吃一口干巴巴的东西,找没有融化的雪当水,黑水都督府的人吃的非常艰难。
等吃完了东西,加上先前那一番跑动,感觉更疲劳的时候,在他们北面的方向突然响起了喊杀的声音。
众人吃力地站起来,朝着这个本应该是他们继续下去的逃亡之路看去,就见北面的小山坡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身影。
黑水都督府的君主看看周围不到万人数量的子民,再瞧瞧前面出现的那几千个生龙活虎的大唐士兵,一时间兴不起任何的斗志。
等着对方已经到了离自己这边不到百步的距离,自己这里的人脸上俱都露出无奈的神色。
“你们从什么地方跑过来的?”黑水都督府的君主想要死个明白,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活下去,谁让他派出人想算计下李隆基呢。
对面站出来一个人,也扯着嗓子喊道:“跑啊,你们再跑啊?就以为你们知道往北跑,我们不知道先过来埋伏?也好,让你们明白怎么回事儿。
我们的殿下撤退的时候就开始命令人乘着船到那边的冰上,那时冰还没化,派出我们从冰上绕到你们后面,本以为你们能在前段日子就发动攻击,没想到你们等了这么长时间,差点让我们把带来的食物吃光。
如今你们四面被围,又是赶了这么长时间的路,不知可还有一战之力?投降吧,我家殿下说了,投降的人不杀,除了你这个当头头的,其他的人一概免死。”
黑水都督府的众人听着对方喊的话,终于明白怎么回事儿了,一时间后悔不已,如果当初不担心继续向北冻死的话,今天就不会被围住。
正如对方说的那样,自己这边已经没有一战之力了,众人纷纷看向君主,想让君主来下决定,如果战,那么拼到最后一人也不怕。
黑水都督府的君主叹了一口气,望着天,宣布道:“投降,投降吧。”
第441章 朝堂之上论人选
看到对方被抓住,李珣解气地说道:“跟我玩游击战术,不知道我是干啥的?想让人刺杀我皇叔,不收拾你们,我大唐威严何在?押走,用最快的速度押回京城去,皇叔还等着呢,恩,还有更多的人在等。”
一面让人把黑水都督府的人全部绑好押到船上,李珣一面放出鸽子给张小宝和王鹃。
他手上没有通向大唐的鸽子,去积利州的鸽子还是船上带的,其实最好的帮手应该是水云,可以直接飞到京城去,它也去过几次了,还在京城当中住了些日子。
可无论李珣怎么说,水云就是不点头,李珣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谁让水云这么聪明呢,怕它记仇。
张小宝得到了李珣的信,看过一遍扔给王鹃,说道:“这下好了,那边应该还有一部分是俄罗斯的地方,如今他们是占不去了。”
“错,那边原来就是我大唐黑水都督府的,是后来被他们给占走的,把消息传到京城,相信李隆基会很高兴。”
王鹃也扫了一眼信,大部分都是李珣自己给自己邀功的,忽略掉。
信鸽拍打着翅膀回到了自己在京城的家,高力士拿着信匆匆找到皇上。
“陛下,积利州传来消息,黑水都督府被同安郡王打下来了。”高力士高兴地对皇上说道。
李隆基确实高兴,这可不仅仅是黑水都督府算计自己那么简单,其中还涉及到了周围刚刚同意加入大唐国家的想法。
如果黑水都督府打不下来,那说明大唐的军队并不是太厉害,大家一起反抗,说不定还能逼迫大唐恢复到以前的境况。
想到各个国家派来参加华山论剑的人找理由留下来,李隆基就是一肚子气,还不是等待黑水都督府的消息?
略微一思虑,李隆基对高力士说道:“明日早朝的时候再派人把信送来,朕与其他州府的人一同听听。”
高力士明白,所谓的其他州府就是吐蕃、突厥等地,当初属国的身份再也没有了,答应一声离开去布置。
李隆基继续和金城公主欣赏宫中温室里面开放的花朵。
金城公主这段日子过的不错,基本上每天多到宫中转一转,了解下现在大唐的情况,再跟以前认识的人叙叙旧。
她现在的心思已经不放在吐蕃了,随着了解的越多,就越感受到如今大唐的强大,那人在上面漂着不沉的湖竟然是认为弄出来的,动物园中有很多的动物从来没有见过,模型的所在能够清楚地看到大唐的各地样子。
用来烤制糕点和面包的烤箱拿到吐蕃应该也能用,用打蛋器打完的鸡蛋兑上奶,吃起来非常的爽口。
从小处就能够感受到大唐现在的繁华程度,在到京城的街道上走走,看看百姓生活的情形,比起吐蕃来说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翌日早朝,李隆基刻意让其他的人到朝堂之上一同商议事情,周围国家的人还不知道黑水都督府被打下来的消息,不晓得李隆基今天怎么想着让自己等人上朝,难道又要难为自己等人?
早朝商议事情商议了一个时辰,当外面有急报传过来说是黑水都督府被打下来,一应人等要押送回京城的时候,众人终于懂了,这是李隆基在告诉自己等人,不用指望黑水都督府能够打赢大唐,痛快地把该做的事情做了才是。
李隆基看着众人的表情,心情很好,暗道:“想看我大唐的热闹?做梦,看看还有谁敢挑事儿?”
朝臣也是刚刚听说这个事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珣的本事还不错,第二个想到的是那么大的地方,人都押回来了,谁去治理?
“众卿都说说,那边派谁过去为好?”李隆基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如果说按照远近的话,那么派张小宝和王鹃去正好,可他不能这么干。
张王两家的势力已经够大了,再大的话,就算自己不说什么,来自群臣的压力也承受不住,对张王两家不是个好事儿。
众臣你看看我,我望望你,谁都不出声,他们想的是那破地方又远又冷,安排自己人过去,那和流放没有什么区别,绝对不行。
“张卿说说,该如何安排?”李隆基见众臣沉默,非常不满意,因为他觉得如果那个在别人看来又穷又冷又偏僻的地方给张小宝和王鹃的话,他们一定会把那里变成富裕的好地方。
有了这个比较,别人不愿意去那只能说明别人没有能耐,都想直接去好地方,而不打算自己去努力改变?那大唐还有什么出路?
于是他眼睛盯着张说,让张说来说。
张说本不想被皇上看到,可谁让他站的位置离皇上近,身前没有任何一个人遮挡,皇上抬眼便是他。
见皇上问自己,张说硬着头皮站出来,眼睛看向李林甫、宇文融等人,正准备把对方的人派到黑水都督府,心中一顿,又把这个想法放弃了。
他感觉到最近皇上对自己态度越来越差,而对手也是想要搞点事情,如果真的提出对手的人,那皇上如何想?会不会把对手逼的提前对自己动手?
当然,不能说对手,也不能提自己一方的人,那样会寒了手下的心,上次与张忠对阵的时候,手下就有点控制不住。
如是想着张说微微低头,眼珠子转了转,突然有了一个好主意。
“陛下,臣以为可从李珣或者是李瑀二人总选出一人到那边行事,李瑀在昌宁做事情稳重,而且还把当地开发的不错,不仅仅是经济繁荣,政令畅通,更是知道帮助周围的州县一同富裕。
臣觉得把李瑀派到黑水都督府,定然是又一个昌宁,相信用不了多长的时间,那里必然是一片繁华景象。
李珣乃是同安郡王,舒州治理的如何相信众臣心知肚明,本事更是了得,又是宗室中人,用起来放心,此乃臣心中所想,还请陛下定夺。”
张说说完这一番话,长出口气,觉得谁都没得罪,至于李珣二人,那没办法,谁让他们并不是皇子呢,相信皇上会考虑。
李隆基知道张说的心思,张说这样说他非常不满意,把治理国家当成儿戏不成?那是谁占便宜谁吃亏的问题么?有本事的人放到任何地方都有本事。
想到这里,李隆基并没有放过张说,又对其问道:“蒹葭书院今年又出来几个能人,不知张卿以为如何?”
“陛下,万万不可,蒹葭书院的人确实非同寻常,尤其是他们在考科举之前需要经过的内部考核,无论是抚一方之民,还是在京城中管一门之册都好,可他们离着张王两家太近。
张小宝和王鹃就在积利州,派他们过去,那整个河北道北部将会让他们连成一片,到时不好治理,万一他们图谋不轨……”
“张说,你说谁图谋不轨?”不等张说把话说完,同在旁边站着的张忠不高兴了,扬声质问。
张说也反应过来了,平时朝堂上张忠总也不出声,几乎让人遗忘,自己说话的时候说顺嘴了,连忙对张忠笑了笑说道:“呵呵,张尚书,方才我失言,抱歉,可我说的不能让蒹葭书院的人过去却是不会差。”
张忠把眼睛一瞪“照你这么说,凡是我张王两家资助的书院,凡是用了我们培养办法的人只要考上科举就不能派到我们家人为官的地方是也不是?除了这一部分人,曾经与我们家人为官之地做官的人也应如此是吧?”
“这个……陛下,臣又失言了。”张说正想辩驳,突然看到皇上的脸色不好,连忙认错。
李隆基深吸一口气,沉默了片刻,说道:“既然张卿推举李瑀、李珣,那朕便让李瑀去吧。”
张说听皇上同意了自己的提议,没敢露出丝毫得意的样子,低个头又站了回去。
李隆基写了一道旨意送往昌宁,算是把任命的事情定了下来。
到早朝结束,李隆基又邀请周围“州府”的人中午一同用膳,当一顿饭吃完,第二天众人开始纷纷离开京城回去,该如何决定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金城公主跟赤德祖赞也到了离开的时候,李隆基派高力士给他们带了许多的东西,还专门安排了十几个宫女和一群护卫。
赤德祖赞什么话都没说,原来金城公主就有带着的宫女和护卫,只不过当时到了吐蕃之后,慢慢的就被收拾了。
这次又派的人他知道不可以继续收拾,否则的话,那将迎来李隆基的无尽怒火。
待所有的事情忙完,高力士回到宫中,找到李隆基,提醒道:“陛下,那黑水都督府似乎不好治理,要人没人,路也不畅通,加上天寒地冻,李瑀去往那边也没有什么用。”
“别忘了还有你的义子在积利州,李瑀自然会去找小宝鹃鹃问计,别人或许没有办法,朕不相信小宝也没有办法,不信就看看。”
李隆基对张小宝的本事已经不作丝毫的怀疑,话说的非常笃定。
“希望如此。”高力士这下也不再反对。
……
没过上多少天,在昌宁享受安乐的李瑀就收到了圣旨,看见上面写的内容,露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嘟囔道:“怎么可以这样?我好不容易把昌宁给弄富裕了,就又要把我给调往别处,那昌宁怎么办?让给别人?分明就是欺负我。”
一直给李瑀当幕僚的小虫也凑过来,看看圣旨上写的事情,出声道:“大人,黑水都督府如今没人了,我们去那里能做什么?不如写封信给陛下,推了此事。”
“做梦?昌宁,就这样没了,收拾行李,乘船过去,路过积利州的时候问问小宝。”舍不得离开昌宁的李瑀最终还是决定尽快动身。
“是,大人,确实应该早日启程,张家的小公子那里一定有办法,当初积利州就没有几户人家,他们去了,还不是成了现在的模样?早些走也好早些安排。”
小虫也想到了路途中会遇到的人。
李瑀闭上眼睛,等小虫出去安排完回来,问小虫“你说能不能把小宝和鹃鹃骗过去?哪怕他们在黑水都督府呆上两个月也好。”
“大人,似乎不成,积利州在新罗的西面,黑水都督府在新罗的北面,又临着日本,小的琢磨着张家小公子一定要考虑怎么算计两个地方,尤其是新罗,谁让他正好夹在那个位置。”
小虫怎么说也是个智囊,分析起来头头是道。
“哦,也对,新罗还没有表明态度,就算不打他,也要给他点压力,小宝和鹃鹃总不能一直在积利州坐镇。”
李瑀仔细想想,发现积利州那个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张小宝未必能抽出空来。
说启程就启程,李瑀收拾好家当,与昌宁的百姓挥泪作别,到邻县乘上大船,又被一些体格好的昌宁百姓一送几十里,这才入了黄河,摸着昌宁百姓按上手印的万民表,也感受了一把好官的待遇。
进到黄河,因是顺水,速度就快了许多,行进了几日,李瑀正无聊时,前面突然迎上来一艘船,旗帜上画了一个可爱的稻苗,不等李瑀亲自叫停,对面的船就自己停下来,待李瑀的船慢慢靠帮,从船上过来一个人,手上拎有兜子。
“小的见过李公子,我家小公子让小的给李公子送来一样东西,还有关于黑水都督府建设的计划,小公子说,若是公子不想到黑水都督府,只要用这计划和东西便可以诱别人前去。”
过来的人对着纳闷中的李瑀恭敬地说起来,同时把手上的兜子放在李瑀的面前。
李瑀纳闷地看过兜子中的东西和那封写有计划的信,嘿嘿一笑,“去,干嘛不去,把东西送京城一部分,我让那些不想去的人后悔。”
第442章 入股黑水应不难
觉得自己被流放的李瑀终于找到一次扬眉吐气的机会,誓要让其他不愿意过来的人后悔。
兜子中装的东西很普通,普通到正常的百姓想要买也能买得起的程度。
李瑀没少吃,有鹿肉的,有牛肉的,还有猪肉、鱼肉的。
就是张王两家最开始是给出门办事的内院之人准备的罐头,当初罐头一经出现,羡慕坏很多大户人家的仆人,先不去猜测味道如何,至少吃着暖心。
后来李隆基也要了不少,放在宫中,没事儿赏个人,自己偶尔也吃,一时间还真风靡了很大一片地方。
张王两家不主打卖罐头,就找了很多商人合作,商人出钱,不负责管理,也不负责生产,只等分红,使罐头的产量逐渐提高,寻常的品种价钱也随之降低。
李瑀此刻手上就拿了一个罐头,让他高兴的不是罐头里面装了什么,而是外面的包装,在铁皮罐头的最外层是一个纸盒,纸盒里面是一个木头盒子,木头上面用烙铁烫出漂亮的图案,最里面才是铁皮罐头。
罐头是放在木盒子抠出的槽子中,下面垫有顺滑的皮毛,铁皮之上压有阳印,书:冰冻莫怨三尺寒,佳肴更作雪中仙。出品:北地山外山。
另有一精致开罐器,刀口锋利,木柄圆润,雕上了,“山外山”三个字。
看到这种包装,李瑀想起一个词“买椟还珠”。
先不说味道究竟能比张王两家特供的罐头是好是坏,只这个包装拿出去送人就倍儿有面子,或是邀三五好友,坐回廊曲水,闻歌颂词,饿了把这种包装的罐头往外一拿,须雅上三分才行。
启开一个罐头尝尝,吧嗒两下嘴儿,李瑀总觉得多了一种说不上来的味道,疑惑地看向送东西的人。
送罐头过来的人身为张王内院,察言观色的本事自然不差,不等李瑀询问,介绍道:“李公子,此罐头中乃是狍子肉,为取其腥臊,先用松木熏过,这才制成罐头,里面有股松香的味道。”
“对,对,经你一说,尝出来了,有种松树油子的味道,怎卖的?”李瑀又吃一口,果然是这种味道。
“您手上那个万文一个,下面那个是五十万文,不直接拿出来吆喝着卖,需定做,数量有限,每年只接一万份。”内院的人又给解释一番。
“真贵,按以前来算,就是十贯与五十贯,是这个盒贵吧?”李瑀从兜子中又拿出来一个更大的包装盒子问道。
“盒不要……买罐头盒就不要钱,您现在手上拿的里面除了一个罐头,还有一小瓶酒,用人参、鹿茸等珍贵药材泡制而成,更是装在玻璃瓶中。”
内院心思缜密,没给李瑀白要盒的机会。
李瑀也不在乎,把另一个包装打开,里面果然有一瓶酒,上面写了一大堆的药材名,也不知道是否真放进去了。
“好,看看他们后悔成什么样,那个,既然一年只卖一万个罐头,那赚的似乎也不多,黑水都督府一大片地方,就算一文本钱不用,也只不过是五十万贯,那可是相当于几州之地。”
李瑀又嫌赚的少了。
“李公子,说是一万个,等做的时候未必就是一万个,每个罐头上都有单独的编号,但不是挨着数的壹贰叁,而是用在标注读音的那个拼音字母,很长的一串,谁知道是哪个,您说是吧。”
“是,无奸不商啊。”李瑀承认在这方面自己比不上张小宝,让人把过来的船上其他的罐头朝京城送,专门送大官,自己则放慢速度朝积利州而去。
当李瑀到达积利州,见到张小宝和王鹃商讨后续计划的时候,山外山的罐头已经到了京城众官员的手上。
精美的包装,独特的味道一下子就得到了众官员的好评。
当李瑀从积利州放出来的鸽子飞到京城,把黑水都督府的各种矿产也汇报上来之后,上次不想派自己人到黑水都督府的官员都后悔了。
原来那里并不贫瘠,黑水都督府的人是思路不行,以前拿着金碗要饭。
一个个在后悔的时候开始向皇上提议,要多派人过去帮忙建设,至于人口问题,想来李瑀能够解决。
李隆基知道主意是张小宝出的,高力士的家信把事情叙述的更为详尽。
黑水都督府不要求别人主动迁徙,只在吐蕃招收员工,可带家眷,在船上做事情,等靠到岸边,再于岸上修建仓库和房屋,自然有人愿意下去呆着,时间一长就有商业出现,接着就是定居。
在削弱吐蕃实力的时候又能充实黑水都督府。
故此,在听到大臣们要继续派人,李隆基也不反对,不只是派官员过去,还要找各地的商人与之合作,并与新罗交界处把浿江与泥河连起来,正好方便船只往来,不用再绕过那个新罗岛。
当臣子的提出来建议,就要想办法把与自己有关系的商人塞过去,哪怕没有关系,也要想办法弄上关系。
“众卿可是都赞同?”见事情说的差不多,李隆基又多问了一句。
以张说为首的人纷纷点头,政治对手也是答应下来。
“既然如此,那就等商人找到,与李瑀细说合作的事情,朝廷以整个黑水都督府入股,那里的地方和资源就算投资了,明日众卿便把参与的商人落实下来。”
李隆基终于是说出了让众臣发呆的话。
朝廷用地盘和资源入股,别人需要出多少钱?又占多大的比例?这是个问题。
第443章 黑水发展拉蓬莱
梦里邀花花不开,风吹柳絮到仙台。问君一醉游万里,不是天宫是蓬莱。
李瑀自从给朝廷上了一份书,又送掉许多的山外山罐头,就开始忙碌起来。
有亲兄弟写信询问黑水都督府的具体情况,问的自然不是李瑀这个人,而是想从他的口中得到张小宝的详细计划,他们不相信张小宝出手会像表面所见那般简单,否则小宝就不是小宝。
张小宝自己都不知道还有一个外号,叫“计连环”,在很多人心中已经如神一样存在。
有学堂稚子儿歌云:大富翁,赚大钱,顶级排行难又难。难又难,需自谦,顶级之上天外天。天外天,三水县,三水张家有阿男。跳出五行外,不在三界间。见其莫言计中计,其人用计计连环。
张小宝的名声就这样传出来,据说是当今圣上某日醉酒后于兴庆宫中抱怨时所说,其凄凉之状,不可言表,是否属实,尚待考证。
李瑀一个个的兄弟姐妹回信,亲兄弟找来,堂兄表兄也不少,秉承着有钱一块赚,有难拉一帮的思想,李瑀把黑水都督府的未来发展吹的是天花乱坠,恍惚间如另一个京城般繁华。
除了亲近的人拉上船,还有京城有点本事的官员以及有关系的商人,也全因张小宝的名头与李瑀联络,希望可以分一碗汤喝喝。
李瑀按照张小宝的规划告诉别人,心中却总觉得张小宝还有后手没出,在看到计划书的时候,他本以为差不多了,可小虫找到他,跟他说不应该这样简单。
按计划中说的,一个是调他地人到黑水都督府,以弱他地凝聚力,开发黑水都督府矿产,捕猎野兽,采集药材,使黑水都督府富裕,通商船往来促进海运,通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