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大唐-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说在旁边很想阻止,这岂不是成儿戏了,说要官就给官,那让别的官员如何看待。

可听到封的全是积利州那边的官,张说也就打消了劝阻的想法,现在积利州除了一个外面调过去等着让张小宝和王鹃调教的官员之外,所有的官员全是人家张王两家的内院。

建安都督府早已名存实亡,没有人口了,还留他干什么,撤也就撤了,既然如此,小贝等人去当官,还不是张小宝与王鹃管,就不信两个人真敢让小贝一帮娃子去管理一县,正好也让小贝高兴一下。

小贝庄严点保证了一番她一定把那个地方智力好,突然想到哥哥和姐姐讲过的故事,觉得应该也与人分享下,遂对李隆基说道:

“咱们大唐还很弱呢,哥哥和姐姐说,在大海的那一边,很远很远的地方,也有厉害的国家,能做出来可以承几百人的大鸟在天上飞,能做出在水底下游的非常快的鱼,也能放好多人,万一他们打过来就麻烦啦。”

“恩?真有这样的地方?小宝与鹃鹃如何知道的?”李隆基原本还开怀的心情突然蒙上了一层阴影。

如果是别人说的这样的话,他绝对不会往心里去,但从张小宝、王鹃的口中说出,估计差不了,神奇的大炮已经见过了,热气球也尝试过了,还有能够让人控制着来回飞的滑翔翼也同样出现。

要是有更厉害的地方,该怎么办?

“听别人说的呗。”小贝回道。

“是,对,听别人说的。”李隆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王两家的高人,难道他们两个是从另一个地方来的?

还真有可能啊,应该是载着两个人到来的如热气球一样的东西坏掉,两个人回不去了。

若是真如此,凭借两个人的本事就已经教导出小宝和鹃鹃这样的人,还做出许多以前见也不曾见过的东西,那个地方有多少像两个人这样的人呢?又发展了多长的时间?

想到这点,李隆基心中的热血一下子冷了,害怕更多的人从那边过来,大唐能应付得过来么?

“小贝,快把你哥哥和姐姐找来,朕有话要问。”李隆基想确认下,是不是如小贝说的那样。

“哦,皇上伯伯你等等啊,我这就去,我……皇上伯伯,你发个信号不就行啦?我来回跑也很累的。”

小贝答应一句,转个身跑出两步,突然站住了,觉得自己很傻。

信号发出去了,很快就被张小宝和王鹃收道。

“哎呀,这电报实在是太难做了,其实不就是一个短路一个通路而已么,做起来真费劲,那帮自诩厉害的工匠,连原理学了这么长的时间也没有学精,浪费钱财,走吧,去见见李隆基,不知道他又想干什么。”

张小宝看着王鹃在那里画图纸,看得脑袋晕忽忽的,王鹃也没给弄好,李隆基让人发来的消息传到这边,正好可以放松下。

王鹃把图纸卷上,揉揉太阳穴,跟张小宝往外走的时候说道:“现在条件艰苦点,要努力克服,在咱们那个时候简单的东西在这里很难,原材料问题,需要厚积薄发,不会是小贝又出什么事儿了吧,刚才有人来报,小贝过去了。”

等两个人到了李隆基所在的船上,听完李隆基说的事情,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平时为了不让小贝等人骄傲,讲故事的时候也没考虑那么多的事情,连飞机、潜水艇等等事物也讲给他们听,出现的地方自然是海外的某个强大的国家。

没想到李隆基竟然相信了。

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达成了统一,开始跟李隆基讲起飞机是怎么飞的,潜水艇为什么能够在水下行进,还有导弹的威力,鱼雷的速度。

“真的可以从陆州打到京城?”李隆基吓坏了,这也太远了吧?

李隆基想想遇到那种武器时候的情形,冷汗冒了出来,这要是那个遥远地方的人打过来,怎么防备?

“自然,很厉害的说,不过……”张小宝觉得吓唬李隆基吓唬的差不多了,总要给他一个希望才行。

“不过,如果我大唐研究出来另一种武器,可以提前发现他们打过来的导弹,然后拦截,还可以在海外划出一个地方,只要他们到了那个地方就可以打他们,不让他们太靠近。”

张小宝和王鹃没提卫星和洲际导弹,那李隆基就没信心了,更没说核弹,要不然一个洲际导弹加一个核弹,轰隆一声,京城没了,李隆基还不得趁现在还活着尽情享受。

张小宝和王鹃还指望李隆基一直保持着现在这种精明,不要像历史上那样到了一定的岁数之后就放松下来,认为大唐真的是无敌的。

累死李隆基他也猜不到两个人心中的打算,听到还有办法拦截,寄希望于此事上。

“小宝,鹃鹃,你二人给我说句实话,知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打过来?”

“怎么也得四十年吧?过来一次很不容易呢,听师傅说,他们两个过来的时候就很麻烦,差点没死在途中,哦,师傅就是做梦梦到的,托梦。”

张小宝认真的对李隆基说着,旁边的王鹃一脸沉重的表情,好像真是这样一般,心里却是说着张小宝无耻,要不是张小宝想在有生之年把整个亚欧大陆都给占了,何必编出这样的谎言?

李隆基脸色有点苍白,点头道:“这就好,这就好,要快点把能拦截的东西造出来,需要什么与朕说。”

李隆基根本不相信张小宝说的什么托梦,在他的心中早就承认了张王两家高人存在的事实。

张小宝作为一个骗子,知道李隆基现在还不是那么相信自己,必须要再拿出来一个更让人感觉的神奇的东西才行,想到王鹃开始让人制作的电报机,灵机一动,说道:

“陛下,那东西可不好做,需要更多的工匠和更多的材料,有的材料我大唐或许没有,臣觉得继续向东,继续向北,似乎应该能有,臣与王参军如今正琢磨着新的东西,待做出来陛下就知道了。

这东西听臣梦中的师傅说过,在那个地方很平常,甚至是要不用了,可以在百里之外几息间知道另一方的消息,陛下如今不必着急,先以稳定为主,周边地方至少没有那么厉害的国家。”

“张卿所言不错,快点把东西做出来让朕一观。”李隆基此时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了,想要相信张小宝和王鹃,又觉得有些不稳妥,说不相信,那很多东西做出来,又让人不得不承认,只好决定再看看。

如果真的有百里之外可以传递消息的东西出来,无论如何也得想办法支持两个人继续找工匠做厉害的玩意。

至此,三个人的一番谈话结束。

张小宝和王鹃成功地忽悠了李隆基之后,又回到自己的船上去忙碌。

李隆基等二人离开一刻钟,才从船舱中出来,脸上再也找不到刚才的欣喜模样,目光显得很沉重,待有人过来汇报赤德祖赞等人非常老实的时候,只是点点头,看向周边国家之人所在的船,自嘲般地笑笑。

“小国,小国而已,灭也就灭了,火炮之利,谁敢不从?他们不过是河中的鱼虾,又怎知大海的广阔?跟他们说导弹,吓死他们。”

李隆基自语了一句,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不用在乎吐蕃和突厥了,也没有闲心在乎。

“快点做,不是说电报是做容易做出来的东西么?先做出来让李隆基看看,骗人也要有真有假。”

回到船舱的张小宝一边研墨,一边对王鹃催促道。

“急什么?你要是行就你来画图,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我估计这回我们和李隆基的游戏可以进行很长的时间了,只要先把电报弄出来,让他相信,然后逐渐地提高整个工业体系的基础,他就会无时无刻不害怕,真不容易,万一科技树断层了怎么办?”

王鹃把图纸又重新展开,拿起笔来准备继续做的时候问张小宝。

张小宝使劲地磨了几下,发现没什么效果,又重新放慢速度,回道:“当初做原子弹的时候我们的其他工业体系也跟不上来,还不是做出来了?现在也是一样。”

“当初可不是跟不上来,还不是那十年,可把人耽误苦了,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又有多少个时候还有雄心壮志?算了算了,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说的再多也没用,你想办法弄出个专门的地方,别在放在昌宁那边了,我总觉得那边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王鹃的话中有着说不尽的愤慨与遗憾,说上一句,转过话题。

张小宝停下手上的动作,闭着眼睛想了想,说道:“不能放在海边,把工业基地放在三水县吧,后面还有一个群山,扔到山里,等我们庄子学过物理和化学的孩子们再大大,能够把高中的知识全部融会贯通,就让他们加入。”

“也只能这样了。”王鹃回了一声,又开始琢磨她的电报机,这个东西说难还真不难,原理就在那摆着,可要制作的时候,工匠思路跟不上,往往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想要让他们真的吃透的话,通常需要更多的知识来解释。

……

船行几日,在张小宝与王鹃的忙碌中,小贝等人的兴奋中,李隆基心事憧憧中回到了京城。

说实话,赤德祖赞和默棘连等人还真的没有见识过京城的繁华,从别人口中得到的情报,远远比不上亲眼看过时来的震撼。

高高的城墙上面从外表看不到一块砖与石头的痕迹,平整的就如一面镜子,宽阔的街道上行人穿梭往来,马车奔走不息,道边的树木,排水用的暗沟,还有专门供人行走的那个一块一块砖的地方,让人感觉到了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

从没有到过大唐京城的人第一个观感就是大,非常大,大的有点吓人,不知道这样的城池能够装多少人。

第二个感觉就是富,没有任何一个在街边乞讨的人,所有的人身上都穿着漂亮的衣服,尤其是个别的女子,那身上穿的在冬天看上去感觉到会冻死的人的衣服竟然是那样的诱人。

默棘连很想进到宫中去看看,他一直没有机会,只是在早朝的时候看过几眼,没看明白,而且先前来京城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可以随便挑开车帘观看外面,当时是坐在封闭的车厢当中。

既然京城其他的地方都这样好,想是宫中更不会差。

但这样的机会李隆基没给他们,至少现在不能给他们,需要让他们在京城中多走走,震撼的差不多了,再带到兴庆宫里面去,让他们见识下什么叫非凡之地。

……

安排别人住宿的事情自然用不到张小宝和王鹃,两个人带着家人回到了状元楼。

此时两个人的家人已经先到了,张忠知道自己的儿子与儿媳妇回来,亲自迎接到楼门口,看到又长高一截的儿子,脸上堆满了笑容。

“到家喽,到家喽。”小贝高兴地扑到张王氏的怀中,使劲地亲着母亲,很长时间不见面,她也想,现在她懂事多了。

“诶呦,小贝长这么大了,再大大娘可抱不动喽。”张王氏抱着小贝,高兴地说道。

“能抱动的,小贝学哥哥,身体好像没有重量那样,娘,小贝会做菜了,韭菜炒鸡蛋,哥哥还夸小贝炒的好呢。”

小贝抱着张王氏的脖子,兴奋地说道。

见到自己的女儿并没有认生,张王氏一边抱小贝上楼,一边夸赞,把小贝乐得脸笑成一朵花。

等着众人安置下来,张小宝王鹃找到了自己的父亲,聚集到一起,商议起过完年之后的任职问题。

“爹,您想到哪个部当尚书?”张小宝给两家的人冲好茶水,看了眼依旧年轻的父亲询问道。

张父听到儿子的话开始沉默起来,他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去哪一个地方做事情。

在洛阳的时候也没有遇到先前说过的事情,没有人给自己使绊子,每当自己有了什么想法说出来让人商议的时候,总是能够得到支持。

张忠明白,这不是自己的本事大,而是儿子和儿媳妇在外面努力的结果,别人都怕自己家的两个孩子。

自己这段时间也没闲着,学了不少的东西,六部的事情如果拿出来看的话,似乎哪一个部都可以,主要是想看看儿子怎么打算的。

张忠盘算的时候,张小宝也不着急,静静地等待。

过了快一刻钟,张忠这才出声,“小宝觉得为父去哪一部合适?”

“啊?问我?孩儿觉得工部吧,去工部当一个尚书,那个孩儿的丈人就去兵部,当一个侍郎,如果觉得累,可以去礼部。”

张小宝想了想,把自己父亲的位置决定下来,至于王鹃父亲,想让他当太高的官也不行,他不是那块料,与学问无关,如果是能像杨国忠一样也行,但比不了啊。

至于工部,那是因为自己要进行的计划,需要很多很多的工匠,朝廷必然不会放手,换成一个没有本事,总是想要找麻烦的官,还不如让自己的父亲去当。

王鹃在一旁也点头支持“我看行,就去工部当尚书,我爹呢,去礼部吧,兵部那边的事情太多,我爹会累到。”

王父没说什么,他自己也明白,如果真的凭借自己的本事的话,别说是当一个侍郎了,就连现在的官也甭指望,这一切全是因为自己生了个好闺女。

自己这辈子是不用指望了,以后就要看自己的儿子小远如何,相信凭借小远那种过目不忘的本事,再加上闺女与女婿的能耐,一定能够谋个非常好的前程。

见儿子把目标指向了工部,张忠点头答应下来“既然如此,便听我儿小宝的吧。”

这话说的很随意,说完之后,张忠看了眼张王氏,突然有种莫明的感慨。

张王氏回了一个笑容,那意思自己明白。

张忠暗自叹息一声,说不出别的话了,刚才自己和儿子讨论的是什么?是他唐京城这边的一个尚书的归属问题。

这种问题正常来讲是能够在自己家中讨论的吗?当初准备靠科举的时候何尝想过会有这样的一天,一部尚书归属,要看儿子的,可以说是一言而定。

这应该算是光宗耀祖了吧?

再看看旁边乖巧坐着的另外九个小娃子,张忠一时间恍如在梦中,曾几何时,能想到今天的事情。

张小宝则是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那行,就这样定了,爹,您几位还没吃吧,孩儿这便去做。”

说着话,张小宝站起来,朝外面走去,王鹃自然跟随,在两个人快要走出门的时候,小贝的突然喊道:“哥,我要吃老醋蛰头。”

等张小宝和王鹃离开,张家的老太爷端起茶杯,悠悠地吹了两下,尽量用平淡的语气说道:“尚书一职就这样定下来了?会不会有人跟我儿去抢?”

张忠连忙安慰道:“爹,没人能抢,小宝说是尚书就是尚书,说是工部就不可能是户部,孩儿相信小宝。”

这话正好被走出去不算太远的张小宝二人听到,王鹃抿嘴一笑,“看样子你现在在家里的地位是越来越高了,能决定尚书的职位。”

“尚书算什么,真给我惹急了,我连皇上的位置都能定,恩,那个,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的本事,往后就要多听我的话,不可反驳,懂没懂。”

张小宝把头一抬,把胸一挺,努力地表现出一副傲然的模样。

“是,妾身知道了,不知夫君还有什么要交代的?”王鹃知道能跟家人多呆上几天,高兴中就稍微妥协下,让张小宝有点面子。

张小宝颔首道:“还算乖巧,既如此,今夜侍侵吧。”

“呸,你脸也真大,是不是还想睡到地上?今天我陪我妈住,你爱去哪就去哪,是不是给你点阳光了?快走,磨蹭什么呢?”

“走,走,这就走,夫人消气,一会儿做个夫人最爱吃的拍黄瓜。”张小宝见好就收,过了次嘴瘾也不错。

……

张王两家高兴的时候,王皇后也很高兴。

宫中不好呆,她出来到状元楼看到了自己的儿子与女儿,两个小家伙已经长大不少了,可以喊出简单的娘,营养跟的上,加上有合理的锻炼婴儿的办法,现在两个小家伙已经可以跑了。

可以跑,但是不是会走,一走就摔跟头,跑起来不能自己停,停也摔跟头,必须要有人个在前面拦着。

看到两个小家伙的时候,王皇后是又高兴又伤感,高兴是两个孩子长的不错,白白胖胖的,小手张啊张的,可以做出好几种的手势。

伤感的是自己的孩子不认识自己,又是给软软的能够吃的东西喂,又是拿出来玩具给玩,两个小家伙这才让自己抱抱,这可是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啊。

看到了儿子女儿,王皇后就说什么也不回宫了,非要在外面多呆几天,好好陪陪两个小家伙。

王鹃也非常赞同,毕竟两个人在一起时间常了,新鲜感就少了,正好让王皇后与李隆基分开十天半月的,说不定回去之后努努力,还能再生一个双胞胎,那可就热闹了。

李隆基也抽空出来一趟,看看自己的儿子李珺和女儿盼儿,儿子长的好,比起以前的李一也不丝毫不差,甚至现在长大了点更可爱。

一直对女子不怎么上心的李隆基看到盼儿的时候也一改以前的想法,这不是因为盼儿长的好看,而是因为金城公主。

谁说嫁出去的公主回不来的?谁说宗室的女人到外面会被欺负?看看金城公主,问问赤德祖赞他敢不敢欺负不就知道了。

这一切全是实力啊,压倒性的实力,火炮轰鸣声中得到的是尊严。

又亲切地跟张王两家的人说了会儿话,并决定下来过完年张忠入朝堂当工部尚书,李隆基高兴地离开了。

回去之后也不知道谁把这个事情给泄露出去的,听说张忠从洛阳回来,还没有跟其他的人打过招呼直接就要成为尚书,嫉妒的人几乎要把眼睛给瞪得跟四品的官服一样红。

年前眼看就要放假之前,一封封请命的奏章送到了高力士的手上,张说到是没说什么,别看他是中书令,很多需要皇上批奏的文书却全是高力士批复的。

他最近睡觉都睡不安稳,就害怕再做错事情,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到时候没了官职。

如今他再也不想跟张小宝和王鹃较量了,只期待两个人别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就谢天谢地。

李隆基似乎早就知道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提前告诉高力士不要让这种事情打扰自己,就开始去看从南边送回来的各种稀有动植物,这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只能感叹大海的远方还有许多不知道的事情。

同时对张小宝与王鹃说过的那个国家的存在也更加的笃定,等两个人把那个百公里可以传消息的东西弄出来,那么接着就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那个叫工业革命的事情了。

……

新年在百姓期待中终于是到来了,三十晚上,李隆基把周边过家的人找来,要一同守夜。

当梨园的春节晚会开始的时候,当京城中的鞭炮声响彻的一刻,展现在周边过家之人眼中的大唐新年又变了一个样子。

就连李隆基也是觉得新鲜,去年的时候还没有如此。

烟花一朵朵在空中开放,无数的冰灯和灯笼照亮了整个京城,舞龙耍狮子的人从家中出来于街道之上欢闹不停,街道两旁竟然出现了无数的灯泡,闪烁不停间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看到如此繁华景象的赤德祖赞已经彻底地傻掉了,心中再也没有要与大唐一较高下的想法,如果说武力已经让吐蕃无力抗衡的话,那么如此繁华的京城新年就是在对所有的人展示大唐的经济底蕴。

第434章 给我抬到殿上来

喜庆的气氛从三十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正月十五。

那冰灯遍布各处时候的样子,又让周边国家的人感受了一次大唐的绚丽。

更多人把关注放在了那个灯泡上面,看要弄明白那东西怎么就亮了,尤其是新罗和日本,两个国家暂时不用受大唐的调遣,所以还有点野心,他们最想知道的是这个灯泡会不会被用在战争当中,用的时候能是什么样子。

李隆基自然不能告诉他们,就算是想告诉也不懂啊,这是张王两家做出来的,宫中也在用,却是只知其然而不知起所以然。

赤德祖赞讨要了一套回到自己在京城中的院子中,他准备过完二月二在回吐蕃,这段时间正好多了解了解新鲜的事物,好看看哪一样能够在吐蕃应用。

金城公主依旧帮忙打探消息,只不过从原来的找张王两家的敌人转变成了有什么好东西可以帮吐蕃那边的忙。

最先让她找到的东西是洗衣机,赤德祖赞这边也有一条流的不算太快的小河,就是一个娱乐的地方。

摆上看看,发现带不动,又找来张小宝,在工匠的帮忙下改成了风力的,也不顾天冷,在院子中给洗衣机倒上水,把衣服扔进去,又添加了张王两家提供的“洗衣粉”,就看着洗衣机在那转起来。

赤德祖赞好奇地看看洗衣机,又看看亮着的灯泡“这不是一样的东西么?都是用风来吹,为何一个能够发亮代替蜡烛,一个却是可以洗衣服?”

金城公主上哪知道去啊,听到赤德祖赞的话摇摇头,说道:“赞普,这应该就是小宝和鹃鹃说过的工业体系带来的好处了,现在只能在富贵人家用,还需要有风或者河流的地方,估计再过上几年,寻常人家也能用了。”

“恩,就如那沼气一样,以后大唐的百姓是越来越舒服了。”赤德祖赞感慨地说了一声。

如今他已经不再去考虑其他的事情,就希望吐蕃归入大唐之后,吐蕃的人也能够得到和大唐百姓一样的好处,原本的野心被现实给打击的一点不剩。

金城公主不知道赤德祖赞想的是什么,看到这么多的好东西,脸上带着愁绪对赤德祖赞说道:“赞普,吐蕃还要与大唐为敌吗?也不知道突厥那边怎么样了,阙特勤可不是那么轻易就言败的人。”

“他轻易不轻易有什么用?他能挡住大唐的炮阵轰炸?他能拦下天上的热气球和滑翔翼?那两个在天上飞的东西是可以往下扔炮弹一样的东西的,就是那个手榴弹,当初炸了我们吐蕃不少人的武器。”

赤德祖赞似乎是想要站在大唐一方,也好像要给自己如此的妥协心情找一个理由,如果突厥敢不同意李隆基的要求,与大唐开战,一下子被大唐打趴下,他就能安慰自己了,不是自己的本事不行,实在是大唐太厉害。

在京城还不能回去的可突于也是这样想的,他非常清楚,就算现在李隆基掌握了所有的主动,也不会马上放自己回到松漠都督府,什么时候黑水都督府被打下来,大军调过头,什么时候才是自己回去的日子。

到那时自己就算是楚霸王再生也没有回天之力,更主要的是看突厥的反应,若是突厥还想战,自己同样不能回去,就怕自己投入到突厥人的怀抱。

“哎……其实根本不用如此,我已经受够了,再也不打算起事儿。”可突于想着想着,非常憋屈地说了一句。

……

新年之后,张忠“毫无争议”地进入到了工部,并且担任上尚书一职。

原来工部的其他人都没动,这些人有的是一直没有什么作为,自己无论如何也当不上尚书,谁愿意来当谁就来当。

有的则是和原来的尚书打好了关系,正想着新的一年再进一步的时候,收了自己好处的人没了,换了一个不熟悉,或者说是没有直接打过交道的人,心中自然非常不高兴。

凡雨就是其中的一个不高兴的人,身为工部主簿的他,本以为今年再向上进一步,结果看到张忠来了,这个当初在洛阳当更大官的人跑到了京城,好几天都没有睡好觉。

凡雨知道张忠的身份,更清楚他的儿子叫张小宝,儿媳妇叫王鹃,可那又如何?难道整个大唐所有的事情都由他们说的算?

你张忠何德何能跑到尚书的位置上?你知道工部做的事情是什么吗?别人都是一步步的学习过,努力过,凭什么你就因为有个厉害的儿子便能够随便掉换地方?

凡雨有着一骨子士可杀不可辱的气势,越是看张忠就越不顺眼,哪怕张忠在状元楼请吃饭,并且保证只要工作做好了,以后可以得到张王两家专门提供的好东西。

“状元楼的酒菜是好,可那不是我凡雨屈膝的理由,不行,说什么也不能让他好过,他知道主簿的重要吗?”

吃饱喝足的凡雨回到工部办公的地方之后,泡上一壶张忠今天特别提供的毛尖,开始盘算起怎么给张忠找麻烦的事情了。

主簿,自然就是负责一部分账册,里面有钱财方面的,也有工部各种东西的存货与消耗的记录。

凡雨于是把主意打到了这上面,到时候让张忠无法准确了解工部还有多少钱财可用,不知道各种东西的存货是多少,一本本的账被凡雨找出来,开始往乱了给弄。

当然,凡是弄乱的地方他都做好了标记,以免到时候需要真正数据的时候他自己也弄不明白了。

结果就是张忠在下午查看各个地方的事情的时候,被几本账给弄迷糊了,凡是问起来,凡雨一概推到上一任的身上,就说是以前都这么做的,并且被通过了。

“不对呀?不是说工部的账上还有一万六千五百多贯么?怎么现在只剩下四千多贯?钱去哪了?”

张忠看到了最后账上显示的数字之后,显得很疑惑?扭头看向凡雨询问。

凡雨一脸茫然,那意思是说我也不知道啊。

张忠沉思了一会儿,点点头:“好吧,先这样吧,明天再说,今日天色已晚,先回去吧,早点把本官给你们的东西带回家,以后工部做出了更好的东西,还有其他的福利。”

“恩。”凡雨应了一声,没多说别的话,收拾收拾,提起张忠给的东西就出了门。

“人心不足啊。”张忠把账本一放,叹息了一声,他心里什么都明白,原本是准备好好与手下相处,帮儿子把工业体系一点点建造起来,不打算一上来就开始收拾人,可结果就是现在这样。

提前给手下下班的张忠也不怕有人因为这事儿弹劾他,自己也收拾收拾,今天本来也没打算办公,大家熟悉下,回头还要找人把工部所有人的底细查一查,哪家都有什么人在,老人还有孩子要记录下来。

甚至要包括对方父母的生日,关心属下嘛,以前没少干过,效果还不错。

回到状元楼的张忠就在吃饭的时候把这个事情随意地跟儿子说了一下,他也用不到儿子帮忙对付个主簿,自己就能收拾了,又不是没在地方上干过。

张小宝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回积利州就是因为担心父亲的官不好当,怕父亲心软,想等父亲把工部的事情捋顺了再走,估计半个月左右就差不多。

听到父亲谈起凡雨这个人,点点头没说什么,这是个小人物,不必多在乎,父亲收拾起来轻松。

晚上又随便和家人聊了会天,各自回房睡去了。

谁知道翌日一早,张忠前脚刚走,后面小贝就带着她的队伍跟着出来了,气呼呼的样子让了解她的人知道有人要倒霉。

“哥,到时候你要好好看看账,找出毛病来,我好收拾他,竟然敢给我爹耍手段,欺负我张家无人乎?”

前往工部的路上,小贝瞪着大眼睛与小海商量。

小海点点头,最近这半年来很多账都是由他作的,如今不算太复杂的他还能够做好,不出纰漏,做不好的就去问哥哥和姐姐,凭借自己哥哥和姐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