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大唐-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松日尼干这也是没有办法了,他知道,今天不给对方点东西,那就别想完好无损地离开,先让对方尝到甜头,至于明天能够追上,暂时管不了了。
一成的货物也不少,对方至少得留下来看护,或者是运回去吧,那么明天对方的人就少了,人少便更不敢直接用武力来对付自己,再有两天的时间就可以达到金川,哪怕给出去一半的货物也认了。
两边的人这下都犹豫起来,不知道是否要答应,应该是他们背后的人告诉他们把货物都抢走,但既然是有两只狼想吃一只羊,还不能联合,在个打算也就落空了。
松日尼干也不管是否还在下雨,让人把帐篷都收起来,准备冒着大雨赶路,分出来两层的货物,分开放着,带着队伍警惕地离去,两边过来的骑兵想要继续追,又舍不得这个货物。
又担心对方去追,去占那剩下的八成,又想着自己应该怎么做。
他们犹豫的工夫,松日尼干就带着人消失在了雨幕当中。
“先把这一部分的货运回去。”最先来的那一部分人终于是有了决定,分出来一百骑,看护着货物,并且下马,把车套上,因为松日尼干只留下了车,却没留牲口。
剩下的三百来骑依旧呆在原地,不去追松日尼干,也不离开,就等着后来的人,后来的人也无奈地下了命令,把自己的货物给看管起来。
这时候双方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剩下的人真追上去,依旧得不到好处,松日尼干只要拼命,那么剩下的另一边的人就会先把自己刚刚得到的一成货物给抢了,然后再追上去收拾残局。
很玄妙的一种平衡,让两边非常的郁闷。
松日尼干也同样郁闷,两成的货物就这样没了,而且还不知道对方是谁,明天还得再走一天才能到达金川,弄不好对方又要跟上来。
“快,快走,过了金川就好了,再快点。”松日尼干着急地对奴隶们喊着。
奴隶们不用他喊也知道该怎么办,走的慢了,被抓住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虽然同样还是奴隶的身份,但得到的对待就不同了,别的主人可能给自己吃肉么?能给自己的孩子吃鸡蛋么?
一个个的奴隶使劲地赶路,车子走的慢就又推又拉。
到晚上的时候雨还在下,有的人已经病的或着累的倒了,这部分人松日尼干一律让人扔到车上,带着一起同走。
结果就是又赶了一晚上的路,到第二天实在是走不动了,雨也停了,众人才开始吃饭,没工夫做热的饭菜,只有干粮,就着凉水往下咽。
要说这干粮还真不错,不像平常人准备的硬硬的馒头或者是本地的那个用手抓着吃的东西,而是掺了很多的调料和肉的饼,赶路么,当然得准备上最好的吃食。
就在松日尼干等人刚刚吃完准备赶路的时候,那两拨的人又追了上来,只不过数量少了,一边是二百骑,一边是三百骑,两边追着松日尼干的时候也在互相提防。
松日尼干无奈地对着奴隶们命令“再分出来两成的货物。”
奴隶开始去搬东西,哪知道最先追来的那边的人开口了“不是一成,今天我们要两成。”
“对,我们也要两成。”另一方的人也跟着说道,看样子他们两边是商量过了。
“两成,两成就两成。”松日尼干无奈地答应下来,这一回的损失可就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赚回来。
奴隶们难过地开始分配货物。
眼看着对方要得逞的时候,天上突然响起了鹰叫,两只鹰在上空打着转地飞翔,一看到这两只鹰,松日尼干旁边的一个人马上就从怀中拿出来一个筒子,对着松日尼干说道:
“主人,过来的时候,韩公子交给了我一个东西,说是如果看到了鹰的话就点燃,那边还提前准备,现在是不是要点燃一下?应该是他们的鹰吧?”
“你怎么不早说?快点,他爷爷的,两成?一成也没了。”松日尼干就好像是在沙漠中渴了两天之后突然发现了一眼清澈的泉水一样,骂了一句,连忙让人点火,并悄悄的告诉身边的人,让奴隶们慢一点。
其实奴隶们已经很慢了,谁愿意把自己东西白白送给别人,在那里挑挑拣拣的,要把值钱的留下,不值钱的送出去。
伴随着烟花的升空,两只鹰长鸣一声,呼扇几下翅膀快速离去。
另两方的人一看到这个情形就知道要不好,最先过来的那边的人马上就对松日尼干喊道:“快点,把牲口也留下,别想拖延时间,这边别人还管不到。”
他说的别人自然就是大唐的王鹃了,大家默认地把金川那边定下了归谁管,这里还不是那边,没过河呢。
“好,好,这就快,快点,你们快点,把牲口也留下。”松日尼干配合着说起来。
奴隶们不傻,知道主人是什么意思,动作是快了,但是搬的货物的却一次次变少了,搬来搬去的,看上去没有耽搁时间,但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那两边的人还不敢凑近了看,一旦凑近了,那就不是骑兵,坐下的马会成为累赘,只能在适合冲锋的地方等待,有两个人想要到近前瞧瞧,又被松日尼干的人给拦住了,理由是怕他们过来伤害主人。
这一磨就磨了半个多时辰,就在两边的人等得不耐烦的时候,货物终于是装好了,松日尼干着急地看看金川的方向,见还没有人过来,无奈地摆摆手,示意队伍行进。
这里离这那边还有一段距离,就算是那边派人过来也不可能马上就到,还要过河呢。
就在队伍准备启程的一刻,天上这回飞来了八只鹰,每两只鹰的下面抓着一个人,如果用望远镜仔细看就会发现,两个人抓的是一条绳子,绳子下面吊着人。
八只鹰,四个人,就这样飞了过来,天上的人已经拿出了望远镜,在上空观察情况,有两个人吹了几声哨子,带着他们飞翔的鹰就逐渐降低高度,等着里地面还有几十米的时候,二人中的一个对着下面喊道:
“什么人竟然敢抢我家小娘子的合作伙伴?不想活了?”
其实他也不知道是不是抢,只是猜测地问一句。
刚刚还说不担心的先前追上来的人看到了鹰以及上面的人已经紧张起来,壮着胆子回道:“这里不是金川的东面,你们好像管不到。”
“可你们要对付我们的盟友,这就能管到了,下面的可是松日尼干公子?带上货物和人前进,我看谁敢动手?”
天上的人在那里转着圈地向下喊道。
松日尼干长出口气,突然仰天大笑起来“哈哈哈哈!盟友,好,我松日尼干记下了,还愣着干什么,把货物和牲口都带上,前进,上面的,他们还抢了我两成的货物。”
松日尼干心中这个高兴啊,不屑地扫了那两边人一眼,摇头晃脑地开始前进。
追来的人傻了,心中的悔恨就甭提了,早知道这样的话,昨天晚上就多抢点,现在怎么办?抢还是不抢是个问题,天上的人当然不怕打不过,一共才四个人而已,要动手的话,可以轻易地把松日尼干给留下。
两边加起来可是五百多骑。
但抢完了之后又怎么办?鹰是能在天上跟着飞的,不带货物回去,就只能在外面瞎转,一旦带回去,岂不是暴露出来,到那时王鹃很容易为了报复再次派兵过来。
天上的人却是不打算这样就放过他们,喊道:“原来吐蕃竟然敢随意攻击我们的盟友,好,我记住你们长的什么样子了,等我家小娘子带兵过来挨各查问吧,哼!走。”
扔下这句话,哨子的声音再次响起,八只鹰带上四个人向回飞去,根本就没提那各自抢去的那一成货物的事情。
他是故意不提的,不就是松日尼干损失了两成的货物们,这下终于是找到了借口,回去告诉给小公子和小娘子听,两个人是想经济制裁还是武力胁迫那就不管自己的事情了,两成的货物,换来这样一个好的借口,值了。
松日尼干见鹰飞走了,又有点担心,命令队伍快点敢,并且把有武器的奴隶安排到后面防范。
追来的两拨人,互相看看,再也没有最开始时候的轻松了,眼睁睁地看着松日尼干的队伍离去,却没有人敢追,那抢来的一成货物也觉得烫手。
后来的人对着这边的人问道:“不如联合起来把松日尼干的人全杀了,反正都已经得罪的王鹃,不如就干脆点。”
“好啊,你去杀,我掩护。”这边的人答应道。
“怎么就不是你们动手?你们人多,应该你们动手。”对方也不傻。
“要么一齐动手?”
“一齐?”
“一齐。”
“那走啊。”
“是呀,你也走。”
两边的人在这边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却谁都不做出任何的动作。
第342章 基金成立为开头
路还在修着,李林甫赶了半天之后,终于是来到了褒信县的衙门外面,他看到了搬迁百姓新建的房子,非常不错。
又问过这里的其他百姓,说是等路修好,今年秋收之后,整个县中所有的房子都要重新盖起来,要盖成一样,看上去整齐。
李林甫到了衙门门口,特意看看这个专门贴有收入和支出的告示,越看越心惊,做过主簿的他知道,褒信县中贴出来的告示上面记的东西都应该是真的。
可为什么非要让百姓了解这么透彻,这就好像是本来是不能让别人看到的身子,只穿了一层轻纱一样,实在是太透明了,如果县中的官员再把以后的各种打算也告诉百姓的话,那就真的一点秘密也没有了。
李林甫站在这里看,也没有别人对他多关注,来这边参观学习的官员多了,谁会在乎他一个。
想了想,李林甫没有直接进衙门,而是向着那个有模型的地方走去,那里还有两个重要的人应该见见,毕构和姚崇,顺便也借这个机会多学学,宫中也有这样的模型,万一哪天皇上高兴了,找人询问的话,自己好能答上来。
进到旅游的地方,这时候寻常的百姓不用花门票钱,但是官员就不同了,官员每个人按照品级的不同,需要拿出来二十文到一百文的参观费。
这笔钱其实不白收,百姓们不花钱,看的是一个热闹和新鲜,但轮到官员了,就有人专门在这里给讲涉及到官员的事情,比如某个地方的人口了,治理程度了等等。
数据给的非常准,同时花一百文钱的官员说明他的位置重要,还有另外的东西让他们看,比如对以后的各个地方的发展展望,以及遇到灾害时的应对办法。
能学到这样的东西,一百文钱还真不贵,李林甫也交了一百文,让人领着进去游览,一路看着,一路仔细听别人给讲解,努力地记下来,仅怕到时候忘了,就在他记的脑袋都要大了的时候,导游突然对他说道:
“李大人,其实方才我讲的已经印成了册子,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花上十文钱购买,一共是六套,分六个部分的事情,每套十文,到时候李大人您回去也可以轻松地看看。”
李林甫一听说是六个部分的事情就明白,应该属于到六部中,至于说为什么没有三省的,那是自己的级别不够,没有必要去了解。
不满地瞪了导游一眼,心中抱怨对方不早说,害的自己记的眼睛都疼了,说道:“一样给我来一份,厚吗?”
“什么厚吗?”导游不解地问道。
“纸厚不厚。”
“不厚,都是薄纸,厚的话太沉。”
“我是问多还是不多。”李林甫觉得这个导游缺心眼。
“哦,李大人问的是这个,还行吧,本钱也不少呢,赚不了多少钱。”导游这下听明白了,回道。
听导游这样一说,李林甫就了解,估计在这个资料上,张王两家没少赚钱,六十文买六份,成本能有多少?顶多是二十文,或者更少,剩下的钱就是利润了。
对,没错,就凭张小宝那种算计,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这样的一次赚钱机会。
李林甫听着走着,放松下来的他,还真的觉得这个模型做的不错,走到了前面的时候,就看到了很多的人围在那边,还有的人不时发出来交好的声音。
纳闷的他对着导游问道:“那边出什么事儿了?”
“没事儿,您跟着我就便成,那里毕大人他们正在说书,全是假的,不用过去。”导游示意李林甫跟着他走。
李林甫来就是为了见两个关键的人物,指望着他们帮忙说好话呢,又怎么可能错过了,也不管导游了,迈步向那里走去。
此时的毕老头正讲到精彩之处,张老头也换了六样兵器了,累的一身都是汗,旁边就有人买来一份好茶让他喝。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毕老头也渴了,连忙告一段落,端起茶碗来咕噜咕噜灌上几口,这时的他也不像平时喝茶那样文雅了。
“这位可是毕大人,下官李林甫,听闻大人在此,特来一见。”李林甫先是对着毕老头问了一声,人已经开始行礼了,接着又是姚老头和张老头,虽说张老头没什么身份。
毕老头一听到李林甫的自我介绍就知道是谁了,“哦……原来到新蔡县上任的主簿,好呀,一看就是个正直的人。”
话说的很好听,至于毕老头心中究竟怎么想的就不清楚了。
李林甫也没指望对方说真话,只要能达到目的就可以,跟着话说道:“毕大人赞谬了,下官没什么大的本事,一心想着只要能够让当地的百姓生活好了,也便知足,下官来之前,以与毕县令说好,并贴出公告,欲给褒信县引一条河,好方便两地往来。
但下官听闻冯县令与此县中的张主簿和王县丞有点误会,只好亲自前来调和一下,毕竟两个县相邻,总要有劲往一处使的好。”
说完话,李林甫又看向姚老头。
见他看过来,姚老头也顺着他的话说道:“你能如此想,那实在是太好了,今后两县的事情,你也要多多出力,方才你说误会?什么误会?应该不能,否则小宝和鹃鹃又怎会拉着同安郡王在那边建工坊,多心啦,既然来了,就好好看看。”
姚老头一听李林甫的话,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无非是准备让自己三个人帮忙调节,那哪成,张小宝和王鹃决定的事情,别人要是轻易更改,那就不是他们两个人了。
见对方不承认,李林甫只好把冯常功与自己说的话,一点没有遗漏地说给三个老头听,待说完,这才面露难色,说道:
“毕大人,姚大人,冯县令已经知道错了,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何不给他一次机会,张小宝和王鹃毕竟还小,很多事情喜欢一下子就做好了,二位大人不如帮忙劝说一二,还有张伯也要多操心,下官在这里为新蔡县的百姓谢谢三位了。”
“哎呀,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估计难喽,小宝和鹃鹃哪里吃过这样的亏,让我想想,这样,你先去找小宝和鹃鹃说说,回头我等也帮着说两句,只是说两句,成与不成就不知道了。”
张老头露出一副吃惊的样子,好像他以前不知道似的,答应是答应下来了,却没有把话给说死。
知道做不得准的李林甫也没有别的办法,告了声罪,离开这里,去衙门找张小宝和王鹃去了。
等着他离开,毕老头三个人找了处清净的地方坐下来,让人换过真正的好茶水,一边吃着瓜子就茶水,一边说起了今天过来的李林甫。
“依我来看,此人比冯常功强一百倍,应对得体,行事稳重,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他还是太年轻了,真以为自己有点本事就想把所有的事情给做好。
小宝和鹃鹃怎么可能帮他?那边已经答应了张说,并且定下了何一伟下一任的官职,他李林甫认为凭自己几句话就能够让两个人改变主意?年轻,实在是年轻。”
毕老头给姚老头倒了一碗茶,张老头那边他没管,张老头喝这茶浪费,有点碎沫子的茉莉花茶就行了,对李林甫评价了两句。
姚老头也觉得此事办不成,跟着说道:“最主要的是小宝和鹃鹃收拾冯常功是想立威,毕竟他们的年岁小点,容易让人轻视,这一回要是不把冯常功给收拾了,以后还有官员敢和他们对着干。
以前张王两家厉害,那是两家的事情,现在小宝和鹃鹃已经出来做官了,当然就要有自己的威望才可以,冯常功就是那只杀来给猴看的鸡,可惜他自己还不知道,往刀口上撞。
至于李林甫,我觉得此人乃是大奸大忠之人,用的好了,可非常顺手,用的不好,那就是祸害无穷,哎……”
……
还不知道自己被人给说成大奸大忠之人的李林甫此时来到了衙门,与守在门口的衙役说了一声,又送上了名刺,就进到里面等待。
这里面专门有一个给来访者提供的屋子,里面有茶水,有糕点,主要是为百姓服务的,百姓有事情总不能随便去敲登闻鼓吧,那是接案子的工具。
李林甫开始以为这里是签押房,后来遇到了两个过来的百姓坐在那里低声聊天,这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很有意思的一个房间,竟然是让百姓休息的。
听着两个人在那里说,李林甫知道两个人过来干什么了,两个人都是上牛村的百姓,还是邻居,他们发现那个上牛村的一处小河被淤泥给堵了,旁边还有一块沙地。
两个人就想要清淤,并且把淤泥给弄到沙地上面,这样一来就多了块好地,但有个事情需要解决,沙地那边地势高,清理淤泥自己村子的人可以做,但用水费劲,想要让衙门出点钱,算是借,在那边建个水车,以后地里出产慢慢还。
听着两个人在那商量事情,李林甫觉得更稀奇了,这里的百姓胆子也太大了点,竟然过来管衙门借钱建水车,同时也赞叹这里的百姓有想法,换成别处的百姓,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那地与河而已。
等了一会儿,李林甫没等来张小宝和王鹃,等到的是何一伟,何一伟今天把大概要做的事情都忙完了,听人说有上牛村的百姓过来借钱,就到这里看看。
同时帮着张小宝和王鹃给李林甫带句话。
一进门,见有一个人身穿官服,便问道:“可是李大人,本官褒信县何一伟,张主簿与王县丞让我带句话,说是请李大人先去风物阁歇息,他们二人有重要的事情再忙,等忙过后,便到那边请李大人一同用膳。
名刺他二人留下来,这是他二人回送的名刺,说是李大人到了酒楼,就能吃到好东西,估计得晚上他们才有空。”
李林甫本来以为对方只是一个说辞,可看到了两个人的名刺就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儿,接到手中说道:“应当的,应当的,县中事务重要。”
说是重要,他不走,想在这里看看那两个上牛村的百姓能不能借到钱,头一回遇到,好奇嘛。
“牛大,牛壮,你们两个想要借钱?”何一伟也不赶人,敞开行政,事无不可对人言,谁愿意听谁就听,又不是什么秘密的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事情,他对着两个已经站起来的人问道。
“大人认识我们?”牛大欣喜地说道。
“认识,前几天你们还过来送过煤,我问过你们话呢,又怎么能忘掉,听说你家中的父亲病了,不知道好些没有,我就是太忙,不然真要抽空去看看。”
何一伟和气地说着,他别的本事没有,记人记的非常牢,只要见过一次,下次再遇到就知道了,又关心地问了下牛大父亲的病情。
牛大激动的两只手都不知道放在何处,进自己地攥着自己的裤腿,猛点着头说道:“好了,和以前一样,多亏县中派来的医生,大人,您是个好官。”
“好什么,本分而已,要真说好官,得看张主簿和王县丞,那才是真正有本事的好官。”何一伟被一句好官说的高兴了,谦虚了一下,示意对方坐回去,自己也坐下来,问起借钱的事情。
“想建个什么样的水车,那里能不能建成?花费几何,多长时间能够还上?总不能你们一说借,就借给你们。”
“大人真的能借?只要答出来您问的就借?要多少利钱?”旁边的牛壮还以为这次借不到,他是第一次想到了这个办法,报着试试的想法过来的。
李林甫也是看向何一伟,想从他口中知道能不能借钱,这要是借了,可就是触犯了律法,官府就是官府,怎能随便借给百姓钱财?
何一伟依旧是那副平静的表情,对着两个人说道:“借是能借的,但不能从衙门借,衙门的钱是所有县中百姓的,但又不是某一个百姓的,万一拿出来借与你们,你们还不上该如何?就算用地来抵押也不成,到时候还要卖地,多了一个过程,这就不是行政了,而是经济行为,懂没懂?”
两个人不懂什么行政和经济,但是听明白了,衙门不会出钱,纷纷低下头,也不出声。
何一伟一见二人这样,又接着说道:“衙门不出钱,但有别的人愿意出钱,衙门愿意给你们联系一个三年免利的贷款,贷款知道吧,舒州那里就有,还有三水县和华原县,这钱由旅游模型的地方出,叫褒信县就业辅助基金。
官府给引头作保,你们与这个基金签文书,按手印,如果三年之后,你们还不上,那么你们新开的地以及水车都要收回来给基金来用,农业方面的是无利息的,若是经商,那就有微利。”
“那这个什么金的不是缺心眼么?他们拿出来钱白给人用。”牛大想了想,想到了关键的地方,如果不是在褒信县他真以为县令大人闲的没事儿骗自己玩呢。
李林甫也是这样想的,谁那么傻,有钱自己不用给别人用,吃饱了撑的,立起了耳朵仔细听,想看看何一伟如何解释。
何一伟笑了笑,说道:“怎么会缺心眼?他们拿出来这笔钱,那么他们以后要做什么事情,比如县中有好买卖,那么县里就要优先考虑他们,本来还有一点就是用利来抵税,但本小宝和鹃鹃否决了,说是容易被人弹劾。
所以换了一个点,那就是衙门给他们作保开钱庄,并且在前五年的时候不收他们的税,用这部分的利益来换去无息的贷款行为。
所以你们要把事情说明白了,他们需要进行风险那个评估,觉得可以了,会借钱给你们,甚至是派出专门的人来指导你们如何做。”
牛大和牛壮这回听清楚了,就说那个什么金在这边损失的再另一面会有补偿。
官府怎么补偿先不管,至少能够借到钱了,于是牛大就开始说起来他们的具体打算,并且把那边的情况都详细地介绍说给何一伟听。
不等他说完,何一伟就打断了他的话,“不是这样,有一个行文的格式,小宝和鹃鹃正是在忙这个事情,其实今天你们就算不来,明天也能在衙门门口的公告栏上看到这个消息。
他们说,以前在别的地方也用过这样的方法,那那种方法应急可以,却并不正规,需要专门地提出来才行,你们要么在这里等,要么先回家明天再来,按照格式填好,他们派人在过去看看就差不多了,很快的。”
“等吧?”牛大问牛壮。
“恩,等,大人,我们在这里等。”牛壮觉得不把事情说成了心中就不会踏实,选择了等待,反正这里有吃有喝的,属于衙门正常的招待费用的一部分,也不用回去急着吃饭。
一旁的李林甫也在想着这个事情,他不像牛大和牛壮,不管深远的事情,他需要考虑的就多了,这个什么基金的成立是不是以后会在所有的地方都有?
一个基金还带着一个钱庄,那么往后很多的地方都有他们的钱庄,他们要干什么?钱庄,顾名思义,就是放里面放钱和借钱的地方,比如飞钱,就是这样用的,但用的并不普遍。
现在平常人想要借钱,不能到专门兑换钱的地方去,而是到当铺,看样子这个钱庄以后就能给平常人提供一个借钱的路了。
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一定还有深意,张小宝和王鹃提出来,弄不好还是个大事情,得赶快告诉给上面的人,以免错过了好机会。
李林甫如是想着,现在他只是隐隐觉得事情不简单,但具体的又说不上来,见别人的事情谈好了,他也就起身离开,并且还问了一下张小宝和王鹃大概什么时候能把那个基金的事情做好,他也过来看看,不再风物阁干等。
张小宝和王鹃在后面自己的房间中完善着贷款的事情,因为这个行业也属于新兴的,该考虑的必须得考虑进去,尤其是钱庄,一旦开在大唐各地,就不仅仅是帮人换零钱或整钱那样简单。
就是不能只用钱换金银,还需要有借贷和储蓄的功能。
当然,现在的钱庄好开,别人把很多的钱放在这里保存,不仅仅不用给别人利息,别人还要拿出来一部分当保管费,这要是能赔钱的话,那开钱庄的人可真就是一个白痴了。
王鹃自己想着,那边张小宝也是如此,两个人各想各的,到时候把优点和缺点综合到一起,王鹃写了几条之后,问道:“真的不给存钱的人利息?”
“先不给,等多开几处之后再说,不给的好处是能够让我们少担风险,但我们可以在前期的时候按照别的这样的地方,把利息调低,很少就可以。
缺点就是积累流通资金的速度慢了,如果给别人利息,而不是让别人出钱,会有很多的人愿意把这笔钱存到钱庄里,存的钱越多,大家越是适应,那么我们能够使用的资金也就更多。”
张小宝停下笔回道。
“我知道,只要不出现挤兑的情况,那么有一大笔钱就是我们的了,我们可以一直放心地用下去,基数越大,我们就越安稳,就怕有人故意使坏,把大笔的钱先存进来,然后在异地进行大量的提取,那样一来,我们另一个地方在前期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断流。
可要是限制不准大量取钱又不行,因为很多的人是这样的,他们就是准备过去做一笔大买卖,怕带着现金危险,所以在花一小部分的钱存到钱庄,只要比起雇人保镖便宜,那就赚了。”
王鹃眉头微皱,谁让这里没有电子业务,如果有的话就好了。
张小宝想了下说道:“其实最主要的是我们没有货币,不可以印钱,印出来别人也不会承认,飞钱算是个雏形,但还是太过稚嫩了,所以我想,怎么样能够做好防伪,到时候估计存钱的那个凭证就能当钱来用了。”
第343章 见面之时吓一吓
一下午的时间,张小宝和王鹃还是没把钱庄的事情弄明白,比如说怎么监视自己的手下,异地存取的话如何防止伪造。
比说是现在这种通讯条件,就是更好的时候,该作弊依旧能作弊,这个时候就不能仅仅依靠忠诚度来做了。
两个人选择把通存通兑的事情搁置,准备先开起一部分钱庄,进行小额的贷款。
接着就开始处理基金的事情,这个就简单了,暂时简单,因为有两个人存在就不会出现评估错误的情况发生,以后那也再说,要想规避风险,唯一的办法就是刻意压低对方抵押物的价值,其实和当铺差不了多少。
“小宝,我总觉得咱们大唐现在用的帛是一个弊端,竟然能够当成货币来使用,帛的保存费高不说,而且还容易坏掉,本来是应该随着破损而贬值的帛,因为保存的费用,竟然只升值才能符合货币的价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