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大唐-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遇到事情时的反应,终于是发现了不同之处。

寻常这样大的娃子,根本就做不到像现在一群小家伙那样的举动,凡是买东西的时候,这里的小家伙们多非常的安静,站好队,等着前面的人选中自己想要的东西,后面的才跟上去。

还懂得询问某个吃食是不是不能多吃,吃多了哪个地方会不舒服,比如说刚刚有卖的冷饮,小家伙们就问问是不是吃过两碗,肚子能疼,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就只要一碗。

偶尔还能从小家伙们的嘴里说出来一两句经典的话,或者是诗经中的,或者是文选里的。

山本是越看越听就越吃惊,张小宝和王鹃已经够厉害了,一帮小家伙还这么小,就表现的和寻常的孩子不同,那等他们长大后,张王两家还了得了?

若是只有一个娃子学的好还能说得过去,但所有的娃子一个比一个厉害,绝对不是什么生的好,而是教的好,尤其是能够看出来不属于张王两家的小家伙,依旧表现的不错,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张王两家在教导孩子的事情上有自己专门的办法。

一想到此处,山本就对旁边的人说道:“山寺,你觉得要是能够把张王两家教孩子的办法学来,那对我国会有什么样的帮助?”

山寺也在一旁看和听,小家伙们的表现同样给了他非常大的冲击,或者说是打击,聪明懂事,还有礼貌,根本不像别的平常娃子那样等不及就又闹又叫的。

刚才他的心中也同样想到了这一点,此时听到山本问,回道:“那我朝用不上三十年,就能够变强大,可张王两家的教导方法,难道我们还能够学来?”

一说起学习,他就非常的不舒服,原来本国的人到了大唐之后,想要学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教导,如今却因为张王两家,很多好的技术和学问竟然都不教导了,想学就得在背后想办法。

四海书院教导的大部分学问都是什么经书或者是礼节上的,想学点治国的方法,或者军事上的,根本就没有人来教。

还有经济上的也同样如此,唯一能够学习的渠道就是大富翁游戏,从低级一点点玩起,玩到了一定的程度,脱离游戏的范畴之后,才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东西,本国来的人,通过努力,已经有四个人进到了前一百名之内。

但前十名却无论如何也进不去,哪怕学的再好,只要一提出考试,直接就被拒绝,据说前十名接触的学问和后面的九十名根本就不一样,他们竟然还负责掌握规则。

“难啊。”山本也深有同感。

“那不如把他们都抓起来,用以威胁张王两家,让他们把好的技术交给我们,好换去小家伙们的安稳。”山寺突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看看周围,觉得要是动手的话,或许能有机会。

哪怕大部分的人都要被留下,但只要一小部分的人可以冲出去,并把张王两家的孩子控制住,就算是有伤亡也值得。

山本连忙把山寺的嘴给捂上,小声说道:“不要命了?真当来的都是我国的人,四海书院还有大唐的人,他们会先把你给收拾了。”

山本心中非常清楚,四海书院大唐的人能愿意和自己等人配合,不是因为他们想要叛国,是想多赚钱,一旦涉及到了对大唐有影响的事情,他们就不会再跟自己在一起了。

赚钱和破坏大唐是两回事儿,只要自己等人露出想想抓小家伙们的想法,第一个对付自己的或许就是队伍中的大唐人,张王两家在他们的心中已经成为不可动摇的存在。

山寺就是随口一说,刚才也没有多想,如今也被吓一跳,点点头,示意山本松开手,正准备再说点什么的时候,突然看到张小宝和王鹃同时扭头对着自己一笑,腿登时就软了。

“他们听到了?他们难道是估计的?就是想要找个借口来收拾我们?”看到张小宝和王鹃笑容的一瞬间,山寺心中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又仔细地看看周围,终于是发现不对的地方了。

竟然有卖货的挑着担子,或者是推着小车地跟在小家伙们队伍的旁边,一边叫卖一边四处打量,乍看上去很正常,但仔细看卖货人的目光就能感受到,那绝对不是等待别人买东西时候应该有的眼神。

原来如此,怪不得张小宝和王鹃敢带着一帮小家伙随意的溜达,身边不缺保护的人啊。

……

水鸟飞翔,浪花朵朵,天上的云悠然地飘着,风轻轻地吹拂。

岭南道陆州现在是一片安详的样子,张平望今天非常高兴,再一次带着身边的人出来到处看看。

原本以为春耕之后,就是自己离开的时候,没想到因为要岭南道的模型,为了不让陆州这里受到太大的波动,就先不派新的官员过来接任,以免新到的官员不好控制,所以让自己继续于陆州当刺史。

这样自己就能够多享受下陆州的景色,甚至是乘船跟着到近海的地方去转两圈,只要不跑太远,就没有关系。

今天天好,不如再去码头那里看看。

张平望如是想着,就带跟班出来了,同样是没有使用自己的车驾,而是在街道上随便地拦下一辆车,对车夫吩咐道:“去码头。”

赶车的人笑着点头,把车门拉开,又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哼起小曲儿,空甩着鞭子赶马前行,赶路的时候还不忘了和张平望说话。

“刺史大人,最近有没有张刺史的消息?听人说要把这里的地方给做成模型放在京城,用不用帮什么忙?”

张平望是最不想听别人一口一个张刺史那样问,他知道人家问的不是他,哪怕他也是刺史,也姓张,可区别大了。

听到车夫问,又不好不回,想了下说道:“是有这么回事儿,商会不是已经开始就此事忙上了么?估计等到了夏天,该收集的那个数据就会收集的差不多了,这里出名的地方相对京城来说毕竟不多。”

“哦,多谢张大人,看来传闻不假,等我把您送到地方,就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让商会的人先把陆州的数据给送到京城,让张刺史好好看看这里的样子,张大人,有没有小公子和小娘子的消息?

我等毕竟身份不够,想要了解很费劲,不如张大人就给说说,我家中有一个下蛋的鸡准备杀了,到时候给您送去,用蘑菇炖了吃。”

赶车的人从张平望的口中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显得很高兴,又商量着问道。

张平望已经学会不嫉妒了,车夫要把鸡给自己送去吃,听着不错,但那绝对不是对自己如何的好,而是为了换取一个消息而已,一个已经离任很长时间,但对整个陆州依旧控制的人家中的两个孩子的消息。

哎,比不了就不比了,天上地下,没有能够比较的东西。

于是张平望回忆了下最近得到的各种消息,与车夫道:“有,他们两个到了褒信县中,都当了小官,但整个县的事情却是他们说的算,听说最近收了不少的银矿石,褒信县中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估计等把模型的事情做的差不多后,又该换地方了。”

“换地方好,最好是升大官,两个小家伙可能耐呢,褒信县的百姓有福喽,只要是张王两家人到的地方,百姓的日子都能好过,不行,我得想点办法,到时候亲自给他们送点东西过去,总看不到,怪想的。”

车夫对于张小宝和王鹃所在的县中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一点都不惊讶,这次就不再问,曲子哼的更欢快了,脑袋晃荡着那叫一个享受。

张平望却突然问道:“你说我怎么做,能够让你们像对待张忠那样对待我?”

“啊?”车夫的声音一停,惊讶地啊了一声,又笑着说道:“张大人,张刺史当初可是和我们一同承受灾害,这个怎么能比呢,只要您按照张刺史留下来的方法行事,我们对您自然会非常好。”

话说的还算委婉,意思表达的再清楚不过了,你呀,就别指望了,好好跟着干,到时候少不了你的好处。

张平望明白了,看样子自己想要像张忠那样,就得先找一个非常贫困的地方当官,然后一点点把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才行。

贫困的地方还有很多,别看现在总说盛世,其实该穷的依旧很穷,不然也没有那么多发配的地方,找一个容易,比如更往西的那里,但如何能让百姓过上真正的好日子,达到陆州的程度就难了,自己不会呀。

或许给自己十年的时间,改变一州还有可能,但学着张忠那样短时间内就让陆州发展起来,除了钱跟不上,更主要的是想不到各种稀奇的办法。

算了,等呆过这段时间以后再说,实在不行,以后有机会亲自去找张忠问问,如何能够按照每一个地方的条件来把当地给发展起来,张小宝和鹃鹃此时做的就是这种事情。

打定了主意,张平望靠在后面,眼睛眯着休息起来,任凭车子稍微晃动着前行。

车子一路走,同样是走了很长的时间,只不过比那一次好的地方是没有绕远,傍晚来临的时候就到达了码头所在,码头上依旧人来人往,还有船只不时地靠岸再离开。

张平望带着跟班,再次来到码头上,举目远望,欣赏着日落时的景色,同时也听听海鸟的叫声。

或许是运气的关系,那一次他过来,就有了事情,这次也不例外,刚刚欣赏了一会儿,还不等找地方去休息吃饭,一条快船从前面就冲了过来,船上的人使劲地喊着:“抓到了,抓到人了。”

第300章 工业发展始入局

张平望知道说抓到了人抓的是什么人,一定是想要上新缘岛的人,这种事情不归他管,他也管不了,人家过来的船也不是对他喊的,听了之后也不过是让根本就问问,就不把心思放到此事上面。

转过身该干什么干什么。

……

褒信县中的参观还在继续,从洛阳来的众官员找张忠说过要详细的资料之后,张忠并没有答应,因为这个资料不属于洛阳,而是关乎于京畿道,洛阳这个地方要整个京畿到的资料干什么?

一听张忠的话,众官员也只好打消了继续讨要的念头,准备都听几遍,把自己所知道的背下来,别人的就暂时管不了了。

四海书院的一船银矿石也终于是运到了地方,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雇来那么多的车,路都给压出来一道又一道的印子,但这个时候没有过路费一说,压也就压了,当地的百姓只能默默忍受,当然百姓们也没觉得如何,从来就没有接触过别的事情,路不好也是一种习惯。

那么多的矿石堆成一座大山,换回去的就是同样重量的水泥,散装的那种,来时的车没离开,又是他们负责给拉回去,只不过在车上多了个快布把水泥蒙起来,以免风一吹到处都是。

四海书院的人不知道水泥这东西不能经常的和空气接触,不然就会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凝结,还很高兴,尤其是日本人,觉得把一船的水泥运回去就能够从中琢磨出来点什么有用的东西。

小贝们也想去看看矿石,要是能爬爬矿石山就更好了,结果被张小宝和王鹃给拦住,不准靠近,并马上派人把矿石运走,担心伴生矿中有对人体不好的辐射。

不能爬山的小贝也不闹,又开始给哥哥和姐姐折起纸飞机,折出来的飞机一飞就总是围着身体打转,说明平衡不好。

“小宝,你说做个飞机需要什么?”看到小贝的执着,王鹃还正想弄个飞机出来。

“那得看要做什么用,要是真的飞很远,有能载货,又可以拉人的话,估计还是一同和小贝做梦吧,那需要整个社会科技的同时进步才能完成,要是像最开始做的那种滑翔飞机,多多实验,还是能够实现的,但要是要涉及到了发动机,那就不好弄了,燃料问题,密封问题。”

张小宝还没打算一下子就从地上飞到天上去,热气球已经是现在不错的东西了,真想弄个飞机,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实在是太多。

王鹃也仔细地回忆了一下以前学到过的知识,说道:“其实滑翔翼专门载人的还是很简单的,据说是再过一百多年的别的地方就有人能够制作出来,但要像飞机那样,真的可以滑翔,就的在各个方面努力,工业革命真的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是呀,有了工业革命之后,在短短的一段时间之内,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速度就突然间变快了,历史发展了几千年,只有在工业革命开始后的一百多年内达到了一种飞一样的速度。

你学的多,要不咱们两个专门模仿当初的工业革命,少走弯路,把科技发展起来,找到好的各种工匠,给他们提供工业革命时候的思想,相信他们一定能够比原来的工业革命的发展速度更快。”

张小宝自己知道的不多,只能希望王鹃能够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只要少走弯路,相信照着已经有的工业革命所出现的东西进行模仿,进展的速度绝对比当时工业革命快很多。

这就好像当时的一个二元二次方程解起来很不容易,但后来随便叫出来一个初中生,都可以轻松完成,甚至是有的小学生生只要接触过的都能做到,这就是传承的伟大所在。

王鹃其实早就想到了,但有些时候最重要的不是理论,而是人们对新事物接受的态度,思想转变不过来,工匠就未必愿意去学,现在还无法直接就让所有的工匠完全地投入到研究当中,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意识到他们所能做的事情的伟大之处。

一想到这里,王鹃就觉得很难过,对张小宝说道:“小贝他们比起现在的孩子很幸福,但比起我们那时的,却是根本没有什么幸福可言,因为她们知道的事情太少了,而我们明明知道,又不能给他们证明。”

“是呀,地球是圆的,在高高的天上,还有很多的星球存在,宇宙究竟是什么,他们不懂,其实我们也不懂,或许对我们那个时候更遥远的未来的人来说,我们在他们的眼中就和现在的人在我们的眼中一样。

而我们算是幸福的,那你说小贝他们是不是也是这样呢?广阔的宇宙,越是研究就越让人觉得自己渺小,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先从我们自己家开始做起来吧,蒸汽机,别人能做,咱们也同样能做。

又不是什么太复杂的东西,大不了就是开始制作的时候工艺稍微跟不上,不能大批量的生产,招集全国优秀的工匠,让他们来研究,给他们提供一个思路,我就不信了,人家有手有脚,我们难道就比他们差?”

张小宝这次终于是下决心要进行大的改变了,当然,前提是要弄到橡胶,这个很重要,在工业革命的时候,橡胶所发挥出来的作用让人难以想象,很多的东西都需要用到。

王鹃也咬了咬牙,说道:“那行,政治上的事情你来管,我负责把以前学到的东西整理好,然后专门教导思想够活跃的工匠,不活跃的工匠就算本身的技术在好,那也不能让他们主导某个事情,只可以用来辅助。”

两个人说话的时候,小贝还在认真的折着自己的飞机,幻想着有一天可以乘着飞机像哥哥姐姐说的那样在天空自由翱翔,她根本听不明白哥哥和姐姐说的是什么,同样不知道,她的哥哥和姐姐只是因为她的执着准备把别人的模式给拿过来使用。

不想让她还有其他的孩子继续这样生活了,要让他们知道更多,了解更多,哪怕了解之后依然是非常渺小,可毕竟比现在的人强多了,孤独一直都是来自心灵。

张小宝和王鹃两个人有了想法,为了共同的理想所努力的时候,王毛仲还认为在养马的技术上,自己并不比张王两家差。

他也学着张王两家的样子,组成了一个研究的团队,今天他就过来看看,一千匹马已经送走了,正如张小宝和王鹃猜测的那样,他根本就没有选出来一千匹好的种马,而是把最差的马给送向丰州。

“你们都要好好琢磨,怎么样才能够把马养的更好,在这天地中,除了天上飞的鸟,只有马的速度最快,可以躲开野兽,也能驮着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别处。

张王两家别的技术好,但在速度上绝对比不过我们,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大唐的人更快的速度,想想本官就觉得孤独,没有人能够知道我的寂寞,我对于这方面的技术掌握,天下似乎还找不到其他人。”

王毛仲,突然有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的感觉,认为自己掌握的技术才是最好的,却根本不知道,他心中的对手一直没把他当回事儿,现在已经准备为了小贝等孩子,进行另一种更系统的计划了。

“大人,您确实是寂寞,根本就没有人知道你的想法,比如说让每一匹母马都能同时生两个崽,既然有别的马出现过这个情况,那就一定可以做到,别人想都不敢想。”旁边的人马上就跟着奉承起来。

就因为张小宝和王鹃的关系,现在很多人说起话来都尽量多加进点词汇,好显示自己并不差,什么都能听懂。

王毛仲果然被人说的高兴起来,对着身边的人又说道:“我准备作一个计划书,然后送到宫中,让陛下和其他的大臣都看看,让大家都知道,在技术上,我并不差,尤其是马的身上可以装上轻便的翅膀,说不定马跑到了一定的速度就能飞起来。”

“大人果然厉害,下官就等着大人的计划成功,到时候再行祝贺。”旁边的人依旧在拍着马屁。

王毛仲说要作一个计划,还真的就去忙了,一天之后,计划作出来,让鸽子送向京城,在他的鸽子飞起来不长时间,褒信县也有两只鸽子腾空而起,载着张小宝和王鹃的理想,朝京城展翅而去。

李隆基今天心情不错,从各地汇报过来的消息,都是说春耕非常顺利,他估计今年又会是一个丰收之年,同时去年受到了雪灾的地方,因为张王两家出钱以朝廷的名义去帮助,也纷纷送来了当地百姓感谢的万民表。

在他心情好的时候,王毛仲的鸽子先到了,依旧是高力士亲自去拿过来,上面还封后火漆,高力士可不管那么多,直接拆开看,他有这个权力,看看事情的大小,小事儿他自己就管了,大事儿再找李隆基。

一看到王毛仲所写的内容,高力士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信中说了三件事情,第一件是要想办法让每一匹母马都能一次下两个崽子,第二件是想办法让工匠给马做出来一双翅膀,这样在跑的时候就轻松了。

第三件事情写的是收集各个地方的家禽的毛,然后给人也做一双翅膀,骑在马上的时候,或许速度能够更快。

高力士皱眉头不是因为知道这个事情无法实现,而是担心实现了之后,对小宝和王鹃的地位造成影响,一旦王毛仲真的做成功了,那么张王两家的技术优势就会有所下降。

犹豫了一会儿,高力士还是把信给李隆基送了过来,换成一个官员,他可能就压住,顺便质问一下,问问对方有没有把握成功,但这个办法对王毛仲不行,都是近臣,自己拦不住。

李隆基此时正在听曲,自从他把梨园给建好之后,曲艺的发展也跟着加快了,同时因为张小宝和王鹃的努力,把曲艺又丰富了许多,很多年以后才能出现的东西,两个人提前拿出来尝试。

故此,现在的梨园比正常的梨园要更为厉害,里面的艺术形式也更加全面,李隆基正在听的就是其中的一种,黄梅戏,最经典的那个双仙配,边听边看边跟着一同唱。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我好比……”李隆基嘴里哼哼着感觉不错,见到高力士过来,对高力士点点头,让他等会儿,自己唱完这段再说。

高力士一看到李隆基听的曲子,心中又高兴起来,这个曲目是华原县那里出来的,自然就是张王两家管的地方,总是能弄出来新鲜的东西,让人觉得不错。

跟着唱了一会儿,李隆基终于是回过心情,示意高力士说事儿。

“陛下,王毛仲写信来了,还用的鸽子传递,臣验过,没有别人动过。”高力士把拆开的信送到了李隆基的面前说道。

“可是说什么事情了?”李隆基没接信,而是对高力士询问。

高力士点点头:“回陛下,说了,说了三个事情,并且把最后一个事情制订了一个计划,叫急速计划,就是说……”

高力士把信中的内容一点点讲给李隆基听,没有带上任何自己的想法,该如何就是如何。

李隆基也耐心地听着,一边听一边琢磨,等着高力士说完了之后,问道:“力士觉得是否可行?若是可行,就给他送去一部分好的工匠,还有张王两家家禽的毛收的比较多,直接从张王两家出,还能省掉不少的事情。”

“臣不知道,对这个方面的事情,臣觉得还是听听张王两家说什么比较好。”高力士也不清楚王毛仲的计划是否能够成功,但他不希望成功,最好是在没有尝试的时候就能够把这个计划给拦住。

既然上次王毛仲的人去找事儿,那么想来现在的张王两家对王毛仲一定非常有意见,不可能会支持。

其实他还真不了解张王两家,准确地说是不了解张小宝和王鹃,如果王毛仲提出来的事情确实可行的话,张小宝和王鹃不可能阻拦,甚至还能支持一下,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私下里的那点事情实在是太不值得一提了,想收拾你,什么时候都能收拾,这样还在乎你如何?

当一只蚂蚁得罪了一个人的时候,那就要看人的心情了,心情好,自然就放过你,心情不好,随便伸个指头摁死你,王毛仲在张小宝和王鹃的心中就是那只蚂蚁,如果蚂蚁有一天突然说能做好事儿了,那就绕一次。

李隆基也清楚高力士有点不待见王毛仲,真让张王两家来考虑这个事情,估计结果就是不行。

想到此处,李隆基犹豫了,究竟让不让张王两家参与进来,看看高力士,又深思片刻,终于是点头答应道:“也好,就按力士说的去做,把信中的事情告诉给张王两家听。”

李隆基心中已经有了打算,正好可以用来考验一下张王两家,不管他们是否同意,王毛仲的计划都要进行下去,如果不成功,张王两家也是反对的话,说明张王两家做的没错,如果成功了,张王两家还反对的话,那就是另一回事儿。

当然,要是张王两家直接就同意,那更好了,说明王毛仲的办法可行,而张王两家在大事上也不把各自的想法带入其中。

“不错,去吧,急速计划,听着就好。”李隆基最后说了一句。

高力士心中一百个不愿意听到李隆基夸王毛仲,可还是离开,准备写封信。

不等他写呢,张小宝和王鹃的鸽子也飞了过来,同样带了一封信,信中也同样是一份计划,但是不够详细,只是说了个大概。

高力士一见到这封信,也不继续写了,拿着匆匆过来找李隆基。

没想到高力士回来的这么快的李隆基问道:“做好了?”

“陛下,还没做好,褒信县来消息了,您请看。”把信递过去,高力士说道。

李隆基同样没有看,“写的什么?”

“陛下,小宝和鹃鹃也写了一个计划,叫翱翔行动,属于腾飞计划中的一部分,需要招集全国的优秀工匠过去筛选。”高力士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声音不由得大了点。

“哦?何为腾飞,何为翱翔?”李隆基觉得纳闷,刚才王毛仲刚刚送来一封信,说了个急速计划,马上小宝和鹃鹃也送来一个,竟然听着比王毛仲的更大气。

“回陛下的话,腾飞是指大唐腾飞,翱翔则是具体的,说是比热气球还要厉害,能够让人在天上乘和风自由飞翔,速度很快,还能调整方向,都在信中写着。”

高力士不担心王毛仲的计划能够实现了,即便是去做,最好的工匠也不可能给他,毕竟他还没有成功的先例,而张王两家做事情,从来都不会差。

李隆基这回把信打开来看了,从头开始,于上往下,于右往左,看到一半的时候,他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手都哆嗦了。

“人真的可以飞到天上去?那可要比骑在马上强多了。”李隆基似乎在问高力士,又似乎是对自己说。

“陛下,不是臣偏向小宝和鹃鹃,实在是张王两家以前做出来的一个个东西都成功了,还有前段时候送来的热气球,那东西能够飞到天上,就算是让人都一双翅膀,想来也没什么。”

高力士现在就想飞到褒信县,把儿子好好亲一亲,信来的实在是太及时了,早不来晚不来,正好等着王毛仲把计划送来的时候到了,比起王毛仲的那种不确定的计划,而且还仅仅是能让速度快一点的计划,小宝和鹃鹃这个才是真厉害。

李隆基还真不是在乎这一次的翱翔,他在乎的是腾飞计划,信中说了,只要五年的时间,就可以让大唐的国力提高一倍,这才是真正让人吃惊的地方。

换成别人说出这样的话,李隆基就能直接一巴掌打过去,也不看看现在的大唐是什么样子,五年还想翻一倍,做梦。

可这个计划是张小宝和王鹃提出来的,而且还有第一步的翱翔,所需要的无非就是朝廷下令,调集全国的好工匠过去帮忙,还有一个方面也需要朝廷下令,那就是张王两家准备组成一个大的船队远行。

希望朝廷能够给一个官面上的支持,让那个船队可以代表整个大唐,在外面行事的时候能够更自由一点,甚至是封赦一些个可能路过地方的人官职,毕竟离的远,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那送是送信也来不及。

李隆基考虑了一下,对高力士说道:“招集工匠的事情好办,再过一个月,就有很多地方的优秀工匠一同在京城比试,等他们比过了,一同送到褒信县,让小宝和鹃鹃挑选。”

“是,那陛下,王毛仲那边需要的工匠若是不给,到时候失败了,会不会是因为工匠不好啊。”

高力士很高兴,但又提了下王毛仲那里的事情。

“在工部调人给王毛仲,这样他就不会说什么了,难不成工部的人还不行?”李隆基对这个事情也有自己的安排。

高力士又说道:“若是王毛仲非说工部的工匠不好,而要张王两家内院的工匠该如何?”

“还想要什么?用不用朕亲自去给他打下手?张王两家的工匠也不是凭空就冒出来的,还不是自己一点点培养,张王两家能培养,王毛仲就不知道培养?都想等现成的不成?”

李隆基才不可能管这种事情,自从张王两家努力地培养工匠之后,现在大唐所流行的事情就是,谁想要什么样的人才,别抢旁人的,自己培养,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

说完了这话,李隆基又对高力士问道:“你觉得应该不应该让张王两家的船队打着大唐的旗号出去?”

第301章 新的计划叫翱翔

面对这样的问题,高力士还真不好回答,说是不同意吧,那队伍到外面的事情该怎么办?说是同意吧,岂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见皇上等着回复,只好说道:“臣以为要看什么事情了,若是与我大唐没有接触的地方,就算是让张王两家用朝廷的名义也不无不可,若是已经和我朝有关系的地方,则绝对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