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大唐-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旋风一想到那天的事情,脸色就跟着变得和米凡一样苍白,身子直哆嗦,想来印象深刻。
鸠梅冷摸摸自己身后背着的包,那里面有她的针和草药,不好意思地说道:“德艺医院谁说我没去的?可人家说,我还得练练才行,让我到药王山上先给别人按摩,认准穴位,我一个女人家的,怎么好意思过去,就想慢慢练,一路走着,想找病人,结果不就遇到你了么。
我好心救了你,听说你和张家的人熟,还指望你报恩的时候把我安排到华原医院当中,哪想到,你这人竟然是忘恩负义之辈。”
“行,我怕了你,你就别提救命的事情,我没本事给你安排到德艺医院,那里招人不看人情,看本事,就你那医术,别说正常考试进不去,就算是偷偷混进去了,得害死多少病人?”
韩旋风被折磨的快要不行了,如果不是鸠梅冷只有一个人,没有了家人,并且又通过了张家谍报人员的观察,并且还发现了鸠梅冷有其他本事,绝对不会允许她跟来的。
这女人长的确实不差,尤其是那身材,如果不是平常总穿着一身土灰色的长袍,换上其他颜色的衣服,绝对能让许多的男人心生向往。
可这个女人平时总是迷迷糊糊的,那一手所谓的医术,换成以前还真能在某个县中成个小名,但她非跑到华原三水两县给人看病,那两个地方是干什么的?
三水县是张王两家的根基,自己还是后来经过了考验才加入到临水第一家的,自己可是官宦子弟,考验的时候一点面子都不给。
那里的医疗水平能差吗?至于华原县的德艺医院,那是大唐医学的巅峰所在,宫中的御医都要经常去交流,并且每年在那里受到考核才能决定是否继续留在宫中,你一个半吊子水平的土医生,在这样的地方混,能混出什么来?
这时米凡说了句公道话,“鸠娘子,其实按摩也没什么不好,当医生的人心中不应有男女之防,在医生的眼中只有“健康”的人和病人,德艺医院是想给所有寻常的医生一个机会,到那里去给人按摩,也是需要本事的,你去可之后,把穴位记清楚了,经过考核,说不定有机会进到医学院去学习,那里研究的东西,独步天下。
这次原本是不想让你跟着,可我一看到你之后,心中就突然觉得,你跟着或许会有其他的好处,所以……”
“旋风,你看他,他用话轻薄我,你听他那意思,还想在我身上弄好处,我一个女人家的,有什么好处?你不帮帮我?那你就是忘恩……”
“米凡,你怎么可以轻薄鸠梅冷?来来来,我等上马大战一百回合。”韩旋风怕了,不等鸠梅冷说完,扶起休息了会儿的米凡上马,两个人骑着马先跑了。
鸠梅冷站在当地,歪个头想了下,也拉过一匹马来,翻身而上,比韩旋风与米凡利索多了,跟出去百丈距离,反应过来,大喊道:“韩旋风,你给我站住,竟然敢骗我……恩?我有什么本事被米凡看中了?医术?
哼,想甩开我,做梦,我的马现在一息跑六步,你们控制的才能跑五步半,距离大概一百二十丈,此军马一步六尺,四百息我就追上你们。”
……
茂州,通化县是一个小县,平时来往的人不算多,当地的百姓也过着自己的日子,每人会耗费时间天天往县城跑。
但这样一个小县,每月的月中和月初的时候总是显得非常繁华,从临县过来的人,从更远的地方过来的人,都是赶早,只因这里有几家马行,专门买卖马的地方。
不管是买马还是卖马,如果眼睛够毒,嘴上能说,都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这里的马总是那么多,有的是从别的州县收来,有的则是好像突然就冒了出来一样,不知是没有人愿意在此方面追究,还是不想追究,通化县的马行就这样生存了下来。
小的马行说有几十个不少,说有一百个不多,因为很多的马行并不是有固定的位置,只要一次领来十几匹马,说自己是马行别人也承认。
这里最大的马行有四家,分为东西南北命名,以东命名的就叫东化马行,其他的也是如此,四家马行相互竞争,同时又联合,其中隐隐以东化马行为首。
东化马行的东家姓颜,据说是三十年前逃荒过来的,当时只有他一人,还带着个六岁的儿子,有一手相马的本事,从开始给当地的百姓看牲畜,到后来从别处找马到这里卖,一点点的,家业出来了,十五年前,儿子娶了当地富户人家的闺女,东化马行也就成立了。
这十五年来,马行是越做越大,颜东家不仅仅自己做,好教会了三个徒弟,都已自立门户,也就是另外三家马行的东家,一般外来的人,还真不清楚内中情况。
相马是门学问,要是不会看,明明是匹劣马,花了好马的钱,到时候也不会有人退给你。
时间久了,能看出来马大概好坏的人多了,通化的四家马行就出了新的招数,赌马,只有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早上天还没亮,到了这边,会有人在棚子中准备许多马,看上就交钱带走,每匹马都是一样的价钱,定价二十贯。
有人眼力好,或者是运气好,买了千里马,一朝暴富,更多的人则是买了匹寻常的马,甚至是病马,寻常的马有十来贯的,也有几贯的,只能拉车的那种,至于病马,治好了,能卖上几个钱,少赔点,治不好,一钱不值。
今天正赶上新月初一,昨天晚上就过来的人,甚至是更早过来的人,在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就等在了马厩的外面,希望今天运气好,能赌到一匹好马。
马行的人也做好了准备,看看天,吩咐一声,马厩的路让了出来,众人就如潮水般地涌了进去。
就在众人希望凭借自己的眼力和运气挑到一匹千里马的时候,马行的外面突然来了两骑,一前一后,跑在前面的人高声喊道:“二十贯一匹,所有的马我家老爷全要了。”
第244章 前方动作收粮归
这一嗓子传来,里面挑马的人急了,怕自己看上的好马被抢走,没有财力和胆量参与赌马的人则是好奇地打量起来人,想看看是谁有这么大的财力,要把所有的马都买走。
赌马可不是只有几十匹马让人挑,每一次都是足足一千匹,不多不少,想要都买了,那就得拿出来两万贯钱才行。
前年曾经有人这样干过一次,以为能得到几匹千里马,结果两万贯花去了,一千匹马中竟然连一匹千里马也没有,最后把买来的一千匹马卖掉,只回了五千多贯的本钱,赔的是不能再赔了。
当时这人就找来质问,为何没有千里马,人家马行的人也不怕事儿,谁也没说赌的马中就一定有千里马,没人强逼着谁来买马,愿赌服输,没有千里马是没有千里马,但里面总有五十贯以上的马,还有百十多贯的马。
用二十贯,买一匹一百贯的马,赚把十贯难道还少?这里面或许还能有机会出现军马,用来送人也不错。
最后也不知道各自使出了什么样的手段,买马的人灰溜溜走了,东西南北四个马行依旧挺立,有人说马行的东家送了当地大官一匹千里马,也有人说这开马行的人靠山大着呢,一时没有定论。
没想到今天又来了一个要把马全买走的人,众人都有了看热闹的心思,想看看最后结果如何,通常买了马的人会在这里立即观看,要找厉害的相马之人。
今天马上的二人不知道哪个是相马的,若后面的人是东家,前面的自然就是手下的相马人,可样子前面这人实在是太年轻了,没有人相信他能看马,难道是东家亲自看?
进到马厩中的人此时还没有人付钱,自然就不能再赌马了,一个个忿忿地走了出来,眼睛看向新来的二人,可谓是杀气腾腾。
大买卖来了,马行的人把东家请了出来,四个马行,四个东家,东化马行的东家是个看上去不到四十岁的人,其他的三个马行的东家年岁略长,至于众人期待着能看到的那个东化马行的老东家则是没有出现。
“二位请了,不知刚才可是二位说要把所有的马都买走?”东化马行的颜东家双手抱拳问道。
“正是。”前面马上的人翻身下马,又转回去扶后面马上的人,随口答了一句。
众人借着灯笼的光看向两人,发现两个人身上穿的衣服确实不错,一身蜀锦的袍子,那个老爷身份的人,腰间还缀了一块铜钱大的圆玉佩,被光一晃,血红血红的,如果不是染的,那可值钱喽。
颜东家扫了二人一眼,又说道:“按规矩,卖出不退,二位可想好了?”
“知道,给钱。”东家吩咐一声,旁边的人从肩上挎着的钱袋中拿出了一罗的飞钱,一共二十张,每张一千贯。
待有人验过飞钱,确认无疑之后,四个东家的脸上多了一丝的笑容,一边写字据,一边让人去叫赶马的人,看样子这二人不可能自己把马赶回去,只能花钱请人来赶,如果不是太远的话,马行就安排人,也不收这点赶马的钱了,毕竟是大客户。
命人送来茶水端到旁边用来休息的一处最好的棚子中,颜东家又对对方的那个老爷说道:“不知贵客如何称呼,可是先看马?”
“免贵陈,看马就不必了,等其他马市开了,买够后,一同带走。”这东家一拂袍子,把那块玉佩放在了腿上,拇指与食指很自然地一下一下摸起来,显得有点倨傲。
“那不知陈东家欲往何处?若是离得不算远,不是一口气赶到河南道去,马上就安排人帮您赶了,陈东家可是还要再买几匹能入眼的马?”
颜东家又仔细地打量了一番这个陈老爷,笑着问道。
“恩……买,一会儿凡是卖的马,只要价钱合适,全买了,我准备在罗岩州那里建个马场,若是不麻烦就都送到那边去吧,哦,看样子你这边的马行还不错,正好帮我再寻一寻其他的马,可以比市价贵上三成,有多少就要多少,若是有骡子还有牛驴等牲畜也行。”
陈老爷又继续说道。
旁边的人一听是罗岩州,发现还真不算太远,慢慢赶着马,有半个月就到了,可却不明白这人还买其他的牲畜干什么?
众人这样想,颜东家也开口如此问,“不知陈东家买那等牛骡有和用处?”
“牛就是杀了……就是用来耕地,驴和骡子自然是运送豆料了,马只吃草可不行,有难处?”
陈老爷端起茶碗喝茶,开始等着对方回话。
还不等颜东家出声,其他围在不远处的人中有一人忍不住出声问道:“这位陈老爷,我要是有你要的牲畜,是不是也是按市价多三成来买?”
“你?呵呵,你有多少?总不能让我跟着你到处去走,我可没有太多的工夫。”
“颜东家告罪一声,陈老爷,您可别看我找来的不多,但这里的人多啊,一人给您找来十只,这么多人,也有几千只了,何况十只又怎么能拿得出手,不过先说好,现在的粮价涨了,前段时间翼州张家又收走了不少的骡子,市价可就贵了,而且最近好像也有人再卖,若是到时候……”
“贵了也按市价加三成来买,可先写文书,留牙侩那里一定的抵押,若是不收,到时候你等也不会赔了,可好?”陈东家不等这人把话说完,就非常大气地决定了下来。
他这样一说,周围的众人买马的不买了,卖马的也不卖了,反正一会儿都要给这个陈老爷买走,还是快点于别处寻来牲畜赚钱重要。
陈老爷似乎很高兴,喝了一碗茶水,也不嫌弃这里的气味难闻,带着手下四处溜达。
“去,告诉我爹,就说来了个大户,有钱,只身上的那个雕着麒麟的血玉玉佩就不怕他给不起。”
颜东家跟在后面相配的时候,对着旁边的人吩咐一句。
当陈老爷到了中午的时候,把这边所卖的马都买了,告诉过两天再过来收一次,带着手下的人与马行派来赶马的人离去之后,通化县四家最大的马上领头,把其他大大小小的马行主事的人给找到了一起。
其他的马行的人来到了约好的地方,突然发现东化马上的老东家竟然也在,一个个纷纷上前问候,见一次这老头子不容易。
一年露不上几面的颜老东家笑呵呵与众人应承,等着人到齐了,这才咳嗽了一声准备说话,其他的人非常自觉地停下了与旁人的交流,目光放在颜老东家的身上,等着他说话。
“诸位,老头子我今天找大家来,就是因那陈东家说的事情,诸位有的可能知道我家马的来处,有的则是不知道,可无论知道与否,我都要说说,这是次机会,哪怕他姓陈的到最后不要了,那留下来的抵押东西,也足够我等赚上一笔。
东化马行的马确实是从别处偷偷运来的,不仅仅是东化马行,还有其他三家大马行的马全是如此,马过来的不算容易,却是过来了,但那边有个规矩,就是先把钱送过去,见钱看马。
俗话说,有钱大家发,这样大的买卖,若是还由我四个马行独占了,想来诸位心中也不好受,四大马行估计也就算是完了,话我就说到这,有愿意拿钱从别处买马再卖的,就把钱先交上来,想买什么样的马,多少钱,可以找我儿去问。
老了,说两句话,身子骨就受不了,诸位先吃着,老头子我告退了。”
颜老东家说完,就好像身体真的不行了一样,被人扶着离开,众人也不去管他是否真的如此,反正路是指出来了,至于走与不走,那就不是人家该管的。
有的人马上就想着回家拿钱,有的人则是怕姓陈的是个骗子,万一他抵押的东西不够买太多的马,自己该怎么办,还有的觉得应该借点钱,人家四大马行财大气粗,自己要是钱少了,赚的也就少,谁知道哪年哪月才有这样的机会?
一个个怀着不同的想法,酒喝的也就心不在焉,草草地吃了一顿,各自散去,另外的那三家马行的东家则是留下来准备与师傅商议这一次要买多少匹马。
……
在大唐这边有人为马发愁的时候,吐蕃此厢也有人在为马发愁。
录夫图塔终归是不想撤退,努力地想了一天之后,想出来个自认为不错的办法,那就是给唐军吃掉一个后勤的押送队伍,这个队伍又不是他本部的人,死点就死点。
他想组成一个骑兵的队伍,至少要有一万骑,估计与木木忽舒拉开距离,等着后勤被吃掉的时候,这一万骑就可以出动了,最近的风向一直都是北风,自己也是向北走,到时候骑兵的弓弩就占了风向之利,他就不信那个小丫头总能猜测出来自己如何布置。
但他没有马,去木木忽舒那里问了问,那边只能出动两千骑,原本是有五千的,需要留一千护卫营帐,另外的两千,不用说别人也知道,马都骑在了唐军的身下。
自己这边如果不保护营帐,那还能凑出来五千骑,若是八千打九千多,不牢靠。
木木忽舒还在想着如何凑齐骑兵,王鹃已经带着九千多的轻骑兵绕了一大圈,跑到了两部吐蕃人的后面,只不过没有去攻击吐蕃的后勤部队,而是直接向南而行,并且在弱水河边的一处树林中砍树铺路。
后勤中的骑兵急了,马上策马而回,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吐蕃本部。
这时吐蕃人才发现鹃鹃这个九岁的小丫头多难缠,只好组织人手过来拦截,以免被他们过了山,深入到吐蕃内部。
三日后,彭州府的府军也出动了,两千人的陌刀队一出现,吐蕃就紧张了起来,铁骑都不敢随便去冲,斥候跑来跑去,接着彭州骑兵出来了,两万人的骑兵,呼啸着就直向弱水河。
吐蕃军已经于弱水河对岸陈兵列阵,想要把唐军阻止在弱水河畔,如果这个时候那三部的人还在,没有被引走,吐蕃也不至于如此着急。
双放一布阵,张忠就让李珣、毕老头和姚老头出兵,加上从当地召集来的人,一同抵达了彭州,于彭州本地,用圣旨要来刚刚征的兵的兵权,一共出动了四万人,拿着家伙就冲出可关。
另有一万人在背后偷偷离开,绕路,向有地道的村子而去,此时战场上空飞鹰无数,刚刚赶到的三水县的训鹰之人,连休息都未曾休息一下就加入了部队当中。
张忠带着人一出来,马上就拉开了战线,四下分散,接着所有的人挥动手上的家伙就开始收割起吐蕃这边的秋粮。
等王鹃带着部队一路骚扰,慢悠悠地到了沙漠的时候,张忠已经把这面的粮食全给收割完了,并且撤回到彭州城中。
彭州的百姓看着一车车的粮食运回来,都瞪大了眼睛无语了,虽然离成熟最好的时候还差一点点,但那也不错了,都想着,张家的小娃子胆子大,张忠这个刺史的胆子同样不小,就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去收人家的粮食,厉害。
毕老头三个人也吃惊不已,他们在张忠借兵的时候,还以为张忠是担心家中的娃子,想要去增援,还劝了两句,结果没劝住,李珣倒是一副惟恐天下不乱的架势,跟着出去收粮了。
别说是他们开始的时候没想到,就是张忠也同样,骑着马连赶了两天才没有耽误时间,主要是儿子和儿媳妇给创造的机会。
也不知道两个娃子怎么就能在那边被追的时候还能算计这里,竟然带着骑兵兜大圈,作出了一副要转身甩开吐蕃两部人的动作,给人的感觉就是要过来配合唐军一同夹击吐蕃铁骑。
那意思是要强行翻山,吐蕃只能派兵过去。
王鹃利用机动力转了一圈,又晃了回去,继续去牵制另两部,而吐蕃这里的粮食就被收割完了。
陌刀兵与骑兵全回去了,等在那里,不知道是不是想要再寻找机会进攻。
“这哪里还是什么娃子,分明就是成名的将军,把行军布阵用的是出神入化,早知道我就跟去看看了。”
张老头激动地搓着手对毕老头和姚老头说道。
毕老头也处在呆滞当中,一生见过大风大浪的他,不得不承认,王鹃给他的造成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能把战术用到如此程度,这天下似乎找不出几个来,战术上就不说了,竟然还能配合着彭州取得战略上的成果。
姚老头眨了两下眼睛,说道:“皇上送来的消息怎么说的?说是要看看鹃鹃的本事,能不能在这边做出了动作之后随时调整战术,说是兵不常势而水无常形,一个名将必须要有这样的本事。
看样子皇上不用担心了,鹃鹃哪里是平常的名将,任何一个统兵的将军能够与她配合,都会觉得非常舒服,随势而动,没有丝毫勉强的意思,并且还多了一手布置,把吐蕃弱水河这边的粮食给收了。”
“正是,看样子得按照张家的意思,把鹃鹃在平常的百姓中隐藏起来了,这样的将领,以后不会随意出动,等什么时候无将可用了,什么时候才能把鹃鹃派出去,一战定乾坤,这把剑实在是太锋利了,让人舍不得用。”
毕老头的眼睛看向了西边跟着说道。
翼州负责这次协同收割的人,也兴奋地回到寨子说起了那边的事情,因为有张忠存在,他们知道的事情比寻常百姓更多,把那里的刺史儿媳妇的事迹添油加醋地说了出来。
各个寨子的族长则是松了一口气,立即命人把寨子中的好东西给张忠这个兄弟送过去,此时他们真的把张忠当成亲兄弟。
不仅仅是张忠和他们在一起称兄道弟,而是张忠的对他们的平和态度,以前他们认为张忠是怕他们不好管,才如此做的,现在看样子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人家张忠儿媳妇能够带领唐军百战百胜,难道会像其他以前过来的官员那样怕他们这四千来人?
听那懂军事的人说,能把军队用成这样的,那绝对是战神一样的存在,也就是说,如果张忠愿意,把脸一翻,整个翼州的各个寨子全完。
好人啊,好兄弟,好官。
众寨子的人终于是承认了张忠官员的身份,认可了大唐的绝对统治。
吐蕃也知道了情况,却是想不出什么太好的办法,他们最后悔的就是安排了奸细去决了望江那里的河堤,不然的话,鹃鹃他们一家人还在舒州治理地方呢,李隆基怎么可能把他们派来管后勤?
他们不来管后勤,鹃鹃就不会在郭图被打的没有还手之力的时候出关接手,她不接手,自己这边又怎能损失这样多的兵力?又怎么会像现在这样,被牵着走?
一代名将或许就永远沉寂下去,不会被发现,自己也不用那么丢脸了,被人家指着问还敢不敢。
录夫图塔与木木忽舒也受到了质问,问他们怎么把唐军放跑的。
录夫图塔面对质问,什么也说不出来,他今天只吃了一顿饭,肚子还饿呢,王鹃的部队回来的时候,没忘了把又一拨的押送粮草的部队袭击了。
“这哪里还是我吐蕃的地方?这就是她家的后院,想打就打,想玩就玩,想走就走,来去如风,我算是他娘的知道了大唐兵法中的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是什么意思了,风林火山,好一个风林火山,让她给用的神鬼莫测。”
录夫图塔使劲地捶了一下大腿,满脸悲愤地说道,旁边的传令兵小心地控制着自己的呼吸,以免给发现了让将军把气出在自己的身上。
传令兵不出声,录夫图塔还非要找到他身上,对他问道:“你说,是我无能么?他们那边不是一样让人家把粮食给收了?不是一样缩在弱水河那边防守?他们怕唐军陌刀,他们调不过来兵。
难道我就不怕唐军轻骑?我就可以把兵用的如臂指使?他们不担心魔煞的话,何必抽调兵力去防范,他们不防范,又如何会没有兵力去打翼州张忠带领的收割队伍?你说,怨不怨我?说呀。”
“不,不怨,都怨魔煞太厉害了,都说兵不厌诈,谁知道她会带着人干什么?”传令兵吓坏了,紧怕将军一个不高兴,把自己斩了。
“对,就是她太厉害了,谁杀的望江百姓,谁出的主意,就应该由谁来承担,不应该找我,我没那么大的本事,不过我现在知道了,她是怎么知道我军如何布置的,鹰,就是天上飞的鹰,我还想给射下来呢,你说是吧?”
录夫图塔此刻的状态非常不稳定,说出的话也是跳跃比较大。
“是,是,我听说了,唐军出动之后,来回调动,天上鹰翔无数,我吐蕃无论如何动作,对方都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就是那鹰在帮忙,我们的天上,好几天了,都有鹰在飞,就是它把我们的阵形告诉给唐军的。”
传令兵小心地往帐门口挪了挪,轻轻地说道。
录夫图塔却没有要杀传令兵的意思,而是又一拍大腿说道:“对,就是鹰,是鹰在报信,那你说,对付轻骑需要用轻骑,对付鹰需要用什么?”
“用,用弓箭。”传令兵回应。
“不……对,对于鹰也要用鹰,它飞那么高,你能射到?派人回去,问问,我吐蕃有没有训鹰的人,不要寻常的猎鹰,没用,那天上飞的绝对不是普通的鹰,翼州刺史张忠家里有多少钱?他能给儿媳妇派来一只寻常的鹰,给我找,找鹰。
等有了鹰我就不怕她了,至少不会被她打偷袭,你说是吧?”
录夫图塔否定了传令兵的想法,把自己的判断说出来。
“是,是,就是用鹰对鹰,那我这就出去传令了?”传令兵找到了一个离开的机会。
“去吧,去吧。”
第245章 物资涨价沙中闲
秋收的时节终于到来,凡是家中有地的人都准备好工具,人手够的就自己干,不够的就求人或者是雇人帮忙,粮食的价钱一涨再涨,有张家酒厂的字据在那里摆着,麦子一斗直接涨到了三十五文,大米也同样跟着到了五十文。
让其他在收粮的人苦不堪言,要么张家把所有的粮食都收了,要么就晚点再提价钱,现在可好,所有种田多的人都被张家找过了,张家却没有钱,非要等秋收一个月之后再收。
结果弄得自己这边收起来价钱也同样压不下来,有粮的百姓,哪怕没有被张家找过也学聪明了,不卖,就等着涨价,哪怕家中生活急需钱也不松口,把收购的成本一下子提高了一半,还是有价无市。
最可气的是张忠带人去抢收来的粮食给放到了翼州常平仓,只给帮忙收割人工钱,而不给粮食,工钱给的非常少,一人一天才十文钱,就算这样,那帮傻子一样跟着去收割的人还觉得占了便宜,说是什么本就是军队行动。
尤为无奈的是剑南道相邻的州府官员不出声,根本就没有对翼州常平仓伸手,都怨毕构,不就是当初当过剑南道益州长史和剑南按查使么?不就是狠收拾了一批官员么?现在他已经不是,至于如此怕他?
随着粮价的增长,牲畜的价钱也同样跟着步步提升,尤其是到了秋天能喂的青草少了之后,以前正常年景中一匹五贯钱的马,现在八贯钱都买不到。
唯一没有多大变化的就是盐价,张忠专门找过了当地周边的各府官员商议,也不知道他和官员们说了什么,盐价一稳再稳,油价也是如此,只稍微涨了不到一成。
整个剑南到此时就好像是山雨将来时的小木楼,给聪明之士一种飘摇的感觉。
收粮的商人们,不得不再一次找到了与他们合作的齐东家。
“齐东家,粮收不上来,价钱越来越高,百姓惜卖。”一个粮商对齐东家说道。
“价高就高价收,麦子三十五文一斗,大米五十文一斗,有多少收多少。”齐东家给出了一个和张忠同样的价钱。
众商人纷纷摇头,另一个商人开口道:“齐东家,一样的价钱收不来,百姓们愿意给张忠留着,都说张家的娃子在前线拼死征战,不能寒了英雄的心。”
“那抬高价钱,麦子四十文,大米五十五文,待我写封信与人商议,先照这个价钱收,马上会有更多的钱送到。”
齐东家心中是有喜又忧,喜的是粮食举高不下,忧的是用骗的抵押的东西眼看就要到时间了,原本觉得这笔钱足够收上来更多的粮食和牲畜,并把剑南道物价提高,如今价钱高了,需要收上来的东西却没有达到足够的数量。
上面制订的这个计划总让人感到有点不对,究竟是哪了出了岔子?
心有疑惑的齐东家想不出来,只好写了封信让人偷偷地送走。
张忠也能感受到现在剑南道的形式,但他不急,该安排的都安排好了,只等着最后一击,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部分的百姓利益会损失,不过没什么,不用到结束就能给予补偿了。
至于收到了更大损失的商人,那就不管了,商人一个个那么聪明,难道不明白自己的行为会给地方造成多大的伤害?既然能昧着良心推波助澜,就得有承受后果的准备,边境之地的商人不收拾怕了,以后说不定就会有危险。
等待事情发展的张忠,开始努力完善滑雪场事宜,毕老头三人也是跟在张忠的身边帮忙,心中隐隐期待张家还没有告诉给他们知道的手段是什么。
忙碌的不仅仅是张忠等人,小贝这群小家伙同样很忙,房子换了,原来的三层房子矮了,小娃子长的快,把用沉香木制作的房子收起来,放进大仓库中,用银杏木又给他们做了一个三层的房子。
这次每层高度为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