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大唐-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场上,运气同样是实力的一部分,不要去小瞧它,当然,真正凭运气打胜仗的情况不多,机会也是自己来寻找,运动战的精髓就是于运动中调开敌人,想敌人所不能想,不要总是想着依靠运气,优秀的指挥在是生死存亡的保障。

只要灵活运用我教给你们的知识,不拘泥于书本教条,哪怕是运气不好,也能全身而退,有实力的人处处都是机会,张俞,带着你那小队人去做地图演练,一会儿把记录交给我。”

王鹃在一个临时用树枝搭出来的房子中给众人上课,墙上挂着金川这边的军事地图,王鹃需要把自己对这次指挥的想法,以及有过的犹豫等等都讲给众人听,好让众人进行判断,如果是他们,应该如何应对?

张俞带人去做演练的时候,王鹃又开始讲起了,地形限制下的小部队战术应用,这个张俞他们学过了,不用再学,虽然每一次讲同样的内容,王鹃都会加进去新的她所总结出来的东西。

郭图等被软禁起来的将官也被允许旁听,他们是越听越心惊,越听就越是对王鹃这个小丫头感到害怕。

尤其是王鹃在讲她在这几次战斗中的心态的时候,非常坦诚地把自己心中的恐惧、犹豫还有赌博一样的情绪都说了出来,并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了相应的批评和意见以及建议。

这种直面自己弱点的心思才是最让人佩服的,平常人谁会把自己这样的事情告诉给别人,还如此不留情面的作批评?只要打赢了,那老子就是最厉害的。

但小丫头却能勇于面对,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随时自醒,随时纠正错误。

郭图等将官的心中,一代名将正在冉冉升起,如此认真的态度,如此多的战略战术思想,都集中在了小丫头的身上,这样的人就是百战百胜都不会被人怀疑,没有弱点。

如果说在这几天的行动中能看出这个小丫头那种冒险的指挥的话,那她现在给别人讲课时候所涉及到的内容又是让人尽量地不要想着去冒险,除非是到了迫不得已的情况时,能在正面战场上打败敌人,就不要总想着如何投机取巧,那样的胜利不长久,那样的将军不合格。

一堂课讲完了,王鹃和张小宝去指导到张俞那一小队人的时候,郭图等人一点想要休息的心思都没有。

他们已经被王鹃和张小宝课上所讲的内容所吸引,正在融会贯通,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像他们这样厉害。

“怪不得皇上把张忠调到了翼州,竟然是如此打算,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有一个地方叫翼州,那里曾经出现过一个后勤营,以后勤之名增援前线,连战连胜,需要仰望,那里随便派出来两个小家伙都能带着队伍取得胜利,底蕴之厚重,无人可及。”

参军想的差不多的时候,望天长叹一声,感慨地说道。

众将官没有人反驳他,一个个或低头沉思,或是仰望星月,似乎这让人揣摩不透的星空就是小丫头一般。

“回去我再也不说自己与别人沙盘演练第一的事情了,你们也别提,谁提我和谁翻脸,那是在骂我,等回去,我就到三水县水云间的游戏室去和他们玩战争游戏,小丫头谁教出来的?”

郭图也出声了,他被王鹃给打击的失去了信心,看看人家讲课所教的东西,自己以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每讲到一个地方,就会拿出来以前战争时候的具体情况来证明,把深邃的内容讲的浅显易懂。

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小丫头早就把这种战略战术学精了,如果自己在没有遇到小丫头之前,能有现在小丫头一半的本事,那也会傲然地面对所有的对手,根本不可能像小丫头这样还作自己我批评,把自己缺点拿出来给别人当那个叫“教材”的东西。

如果说讲课时候说的是缺点的话,那这种态度就是优点了,谦虚、好学、还能随时总结,当一个胜利的将军可以放下面子检讨的时候,那他想不成功都难。

参军这时又说道:“其实还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张家琢磨出来的东西,那像烟花却比烟花威力更大的东西夺人心神,还有,他们的训练手段没有讲。

看看人家后勤营派出来的人,我可不相信同安郡王能训练出这样的精锐,如果真是因为同安郡王的话,他的人就不会对小丫头指挥那么相信。”

“正是如此,学,一定要学来,看看下一步小丫头又要怎样去做。”一个营长努力地猜测着队伍下一步的动作。

第227章 前线之事多记挂

郭图等人睡不着,就聚在一起讨论下一步的行军计划,无论直接回去,还是绕一圈回去,在没有彭州那里的人接应的情况下都难以做到。

他们认为张家厉害,随便派出来的两个娃子也厉害,却不知道这次张家派出来的是什么人,那是张王两家的命根子,他们还想找到同样的师傅去学呢。

眼看着快天亮的时候,王鹃让部队启程了,她不能等天亮,那样的话容易被人发现。

她现在也不准备马上就再取得什么样的胜利,刻意地为可胜利而去冒险的话,会让队伍遇到意外的情况,把心态放低一些就好了。

她想要做的和郭图等人猜测的绝对不同,郭图等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去,只要带着一万来人回去,又杀了这么多的吐蕃的人,便是胜利。

王鹃怎么能甘心,她好不容易有了次指挥的机会,不过瘾地用一用都觉得对不起自己,一万多人让自己指挥,不少啦,以前红蓝对抗的时候,自己最多也才指挥过五千人,当然,那个时候的五千人比现在的一万人难指挥。

对手也不是现在的塔塔呢图能比的,当有卫星信号连接的时候,牛人能充分利用上每一个闪烁着亮点的标记的士兵。

自己在同校中还能占住前几名,在真正的厉害教官对抗中,根本就不是个儿,那帮人也不知道脑袋是怎么长的,虽然一直被人称赞为天才,可自己明白,天才没有任何用,真打仗的时候难道对方会因为你是二十岁就同样派一个二十岁的对手给你?

现在好了,终于是能把以前的学问和现在了解到的事情融合到一起,看看究竟能用一万多人做出来什么样的事情。

王鹃的队伍把伤员抬着继续强行军,他需要赶上前面的两千人,再与后勤营的人配合才能继续做出其他的安排,不然的话,她可不敢与塔塔呢图的一万多人队伍硬扛,能扛下来也不干,那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每一个人都是宝贵的。

……

塔塔呢图睡了一夜醒来了,他睡觉之前同样想着唐军究竟要干什么,下一步如何走,一直想到睡着了也没想出来,晚上还做了一个梦,梦中自己的队伍被唐军层层包围。

指挥官是一个老头,笑起来很好看,但杀自己人的时候却是一点都不留情,他其实就是被梦里的情景给吓醒的。

迷糊中睁开眼睛,看到天亮了,这才呼出口气,不那么害怕,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晚上吓出来的冷汗给打湿了,非常的不舒服。

匆匆吃了点东西,他突然又觉得非常的轻松,六千人都被收拾了,那就算自己回去也不应该被处罚,人家确实厉害,不是自己这样的人能比的。

“将军,我们还要干什么?”服侍着塔塔呢图吃完饭的传令小兵对塔塔呢图小心地问道,他现在也想要知道以后怎么办。

塔塔呢图眉头皱起来,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很明显,唐军的主力不在这里,难道他就带着人去追那两千唐军?先不说能不能追上,就是真的侥幸追上了,人家已经休息够了,自己的人一路劳顿,冲过去,把两千人全杀光,自己至少也得损失四千人。

也不知道唐军的千里眼究竟是什么,似乎总能提前发现自己这边的人,然后进行布置,拷问过当初抓到的押送粮草的唐军士兵,将领没抓到,自杀了,结果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唐军营以上的将领手中有一个叫千里眼的玩意。

千里眼是什么?从坏掉在唐军营长脚下的东西能够知道确实是有,但怎么能看到很远的地方就不清楚了,想来就是准备让人去卖个也没处卖,人家军队用的东西,岂能随便让别国的人知晓?

千里眼也是张家做出来的,张家,张家,该死的,三水县的张家怎么总是捣乱?

“将军,将军!?”传令兵见好一会儿将军没有出声,又在旁边问了句。

塔塔呢图哆嗦了下,从自己的思想中出来,考虑了番说道:“让队伍继续前行,不用着急,斥候派出去,对,斥候,只能用牺牲斥候的方法来躲开唐军主力的埋伏了,告诉斥候,从今天开始,尽量往远的地方去。

每隔一个时辰必须回来一次,不然就是被人偷袭了,快去,哎……这么派斥候损失一定会很大,只要遇到了唐军就可能别发现,并且杀掉,等着部队发现了情况过去了,人家又跑了,先看看吧,到时再说。”

塔塔呢图心中非常矛盾,斥候派出去,如果是一个时辰的话,能跑很远了,就算是来回这么长的时间,那半个时辰也能探出十里路,等别人提前发现收拾掉,自己这边反应过来,追过去人早就跑了。

……

塔塔呢图不能停下来,更不可以回去,只好跟着两千人逃走的痕迹一点点吊着,怎么说也是在追。

原来就担心自己会被偷袭的他在跟着前面部队的痕迹走了两天之后,发现了更多的痕迹,至少也有一万五千人。

这个发现让他担忧了,从方向上看,对方似乎要一直向北,那北面是沙漠了,他们到那里干什么?一万五,自己这里一万三,不行,绝对不能单独冲上去。

塔塔呢图想清楚了,又让人把这个事情告诉给其他部的人,此时他是在山下行进,痕迹就是如此,他希望别的人先去碰一碰。

结果又等了三天的时间,骑兵已经转了好几圈了,竟然没发现人,别的部的要让塔塔呢图回到山上,他们怀疑唐军又入山了。

塔塔呢图无奈下找别人商量,借了五千人,凑够一万八千人,这才敢上山。

……

五天的时间能发生很多的事情,王鹃率领的部队就和后勤营以及那先走的两千人汇合了,稍微改变了下方向,大体上还是继续向北走,沙漠。

王鹃就是想把吐蕃的人引到那里去,她都做好准备了,其实是小宝给准备的,张小宝无法指挥大规模的战争,但他能知道军队用计谋的时候通常需要什么,为了支持王鹃,他都给找来了。

王鹃现在很想设个局把塔塔呢图的部队给套进来,又担心吐蕃的骑兵部队反应太快,只能忍了又忍,慢慢寻找机会。

这五天的时间,大唐的谍报人员也了解了不少的信息,并送到了彭州,让他们最高兴的事情是,郭图的主力部队和翼州后勤营汇合了,从敌人的消息中获取了现在的军队指挥权在翼州后勤营手中。

彭州的官员吃惊不已,消息中的情报是用吐蕃人的视角来写的,就是如何如何的布置,又怎样被收拾了一队又一队的人。

吐蕃的人到现在还猜测是不是唐军又派出了主力部队,人数不少的那种,躲过了打探消息的人跑到了这边。

但彭州的官员非常清楚,一共就出去一万六千多人,怎么能干掉吐蕃一万三千人?还是在先头部队粮草被截,三千人被抓被杀被冲散的情况下完成的。

彭州的官员知道了,张王两家留下来的内院下人也连忙把消息送回了翼州。

张忠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百姓的配合,还有毕老头等人的支持,只要再多呆上几个月,那就能让翼州变个样子。

在高兴的时候,张忠又不免担心儿子与儿媳妇,刀枪无眼,哪怕少了任何一个都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毕老头三人也非常的烦躁,昨天晚上京城军驿八百里加急到了,要求他们无论如何都要让小宝和鹃鹃两个小家伙平安地回来。

不错,旨意上就直接写了,“小宝鹃鹃两个小家伙”这几个字,显得非常亲切,高力士的笔记,皇上的印,可见京城对两个小家伙是什么态度了。

毕老头三个人又是担心又是发愁,跑哪去了究竟?连个信儿都没有,难道全军覆没了?要是以后的日子中少了两个小家伙该怎么活呀。

就在众人都担忧的时候,彭州的消息送来了,上面的字非常难看,应该是写的比较急,仔细辨认之后,张忠嘴角露出一丝的笑容继续忙民生的事情去了,他算放心了。

儿子和儿媳妇果然了得,恩,神仙毕竟是神仙,收拾个凡人还不简单?一万五千人又如何?败军又如何,只要神仙接手,马上就不同,收拾一万三千吐蕃勇士算什么,再多收拾点也是可以接受的。

毕老头三个人不知道什么神仙不神仙的,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从彭州传来的消息,揉揉眼睛,又连续看了两遍,确认没有看错后,三个老头互相瞪着眼睛一时无语。

“翼州后勤营这下出名了,那里似乎只有小宝和鹃鹃吧?从张忠的动作上来看,张家的高人应该在翼州,毕竟这里的经济建设是环环相扣的,难道就是小宝和鹃鹃在指挥军队作战?”

张老头掐了下自己,发现不是在做梦后,对着毕老头和姚老头说道。

毕老头点点头:“后勤营冲过去支援,然后唐军的战术就变了,以残军之势连续偷袭打埋伏,消灭了吐蕃一万三千多人,这仗怎么打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前面指挥的是小宝和鹃鹃,那就必须要另外对待了,张家的高人难道连这种战争之事也会?教给了两个娃子?”

姚老头摸了摸因激动稍微发麻的脸说道。

第228章 不知情况无心情

吐蕃的消息被大唐的谍报人员窃取了之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开始向整个剑南道蔓延,彭州的百姓最先了解的,一个个都在为前面的军队担心,又希望军队能杀更多的吐蕃人。

翼州后勤营一举成名,张忠家里的事情很快就被人挖掘出来,从最开始三水县的张家庄子,到后来的舒州三品刺史,以及“临危授命”,忍受被贬的事情等等,全让有心人给宣扬了出去。

哪怕张王两家很少公开承认水云间及各个买卖是自己家的,却还是被人打上了他家的标志,张忠名声一时无两,在彭州到翼州中间的这段距离上,更远的人还不知道呢。

有人喜欢名声大,沾沾自喜,有人怕名声太大惹来麻烦,张王两家的人则是泰然而对,张忠这次不用询问儿子和儿媳妇也明白要好好利用下得来的名声,不能太低调,否则对不起儿子与儿媳妇在前线冒死拼杀。

马上就用张王两家能赚钱还能打仗的声望向外“招商引资”,把翼州这里的自然环境和投资获利遐想朝周围的州府传了出去,让商人过来参与。

当然,传出去的只是一个意向,具体的计划……没有,那种计划不是一般人能作的,自己带着张王两家剩余的内院组成个团队,倒是能作出来一个自问大唐别人比不了的计划,但比起儿子不作则已,一作就是环环相扣的差远了。

得到消息的商人也有很多动心的,张王两家多么会赚钱根本不用怀疑,以前与张王两家合作过的商人都跟着赚了许多钱,至少比自己单干赚的多。

何况现在是张忠带着一丝的善意找人去翼州帮忙,这次过去帮一把,就凭张忠家里能做买卖又能打仗的实力,以后也能跟着得好处。

张忠就这样把得到的名声用于发展当地经济了,甚至还愿意分出去几个能赚钱的方法给别人,原来是给自己家准备的,那时也没有现在的机会。

张忠的这种大义行为马上就被聪明人分析出来传到百姓的耳朵当中,因张忠做事儿的时候总是打着朝廷的名义,百姓首先想的就是皇上知人善用,把如此的大才派到了剑南道,其次才是夸赞张忠,皇权的年代就是如此。

毕老头三人在激动过后,同样把消息绑在信鸽子的脚上送往京城,让京城别再担心,人家俩娃子厉害着呢,似乎深得高人本事之精髓,带了一帮残兵败将,在山上转转就转掉了吐蕃一万三千人。

至于啥时候才能回来,不知道,等吐蕃总结的消息再说,也不可能派人去支援,不清楚在什么位置,踪迹杳杳,好像消失了一样。

“我就纳闷了,张家的两个高人难道什么都懂?厉害到什么程度,从他们教出来的娃子身上就能想到,这次我看的绝对没错,张家的高人没有跟去,留在翼州教张忠做事,后勤营只能是小宝和鹃鹃在指挥,也不知哪个。”

张老头对文人的事情知道的不多,可喜欢行军打仗,一想到前面战场上一万多人边跑边打,打得吐蕃找不到方向就激动,对毕老头和姚老头说着。

毕老头还是担心,怕两个小家伙学艺不精,侥幸赢了两场,一时找不北,真以为自己天下第一,带队伍去强攻金川城,被人家吐蕃骑兵围住,除非长翅膀飞回来。

“我希望他们立即回来,已经算是大功了,带人安全回来,不会弱了大唐强军的名头,皇上那里也就彻底放心,皇上打的好主意,张家高人不能强逼,就等小宝和鹃鹃学会了本事,再长大点为国效力。

或许皇上也想不到,不用等长大,已经开始立军功喽,以后不好安排,小宝定然是状元之才,若是他指挥的战斗,是武状元还是文状元?若是鹃鹃指挥的战斗,两人一文一武,是把他们安排到一起,还是分开?何况小宝的武和鹃鹃的文都不差。”

“那两个人最适合去的地方就是边境,有人搞当地的经济建设民生方面的事情,有人训练将士抵御外敌,尤其是张家与任何地方的山野之民都能搞好关系,恩,先想想,还早,高人的手段二人未必都学到了手,再大大,怎么也要等到十五六岁才行。”

姚老头话中的意思是说,如果两个小家伙回来,被人惦记上安排实权官职他要拦一拦,最少也得等人家把高人的本事都学来再说,按正常想,高人的年岁一定不小了,说不定哪一天入土,不抓紧时间学怎么行?

毕老头也有这样的打算,赞同道:“不错,回来后不管别人怎样推举,小宝和鹃鹃也绝对不可以去有实权的官,给两个人高点的散官和爵位还差不多,我得努力多活几年,亲眼看看他们的成就。”

“我把药膳吃了。”张老头一听毕老头说多活几年,想起自己还有东西没吃,招呼人去取,说道:“我不管什么官职不官职,就想看看两个小家伙挥手间千万人头落地的情景,杀,多杀吐蕃人,让他们年年寇边,恩,对,兵锋指处,长刀所向。”

……

别人都忙着做自己事情的时候李珣呆不住了,他到了翼州之后被限制了很多,不准爬高山,不准吃油腻的食物,不准做剧烈的运动,只能每天稍微锻炼下身体,还不准多喝酒,遇到雾大的天气不可以出门。

种种的限制下,加上每天吃下的一丸丹参丸,他还真没有出现犯病的情况,他领张家的情,但却不想这样继续下去。

小宝和鹃鹃没出征的时候,自己还能找他们玩,现在过去就是赔一帮子小娃子做游戏,唱诗歌,小娃子们聪明归聪明,但那也比不上与小宝两个人在一起舒服。

既然小宝和鹃鹃能去战场,自己平时不犯病的时候也不错,也没犯过太多,就两次,那自然也可以到前面去指挥军队,一同作战,自己怎么说也是个郡王。

李珣如是考虑着,就开始整兵了,除了派出去的二百人,他还有不少人呢,当了郡王之后,他可以带一千到三千人,现在手上有六百人,虽比不过借给张小宝和王鹃的那二百,可也不错了。

想要带人去增援小宝和鹃鹃的李珣找来张家的下人,吩咐道:“去跟我张叔叔说,我想要支援小宝和鹃鹃,不能让他们孤军奋战,我带人去找他们,与他们互成犄角。”

被找来的下人好悬没被李珣的话给打击地趴下,心说就你这样的还想去支援?找到人与否两说,就算你运气好,找到了小公子和小娘子,那一定是个累赘,还互为犄角?你有那本事么?

小公子和小娘子又要抽出精力来照顾你,纯属添乱。

下人面上恭敬地答应一声,找到张忠就把李珣的想法说出来,还建议把李珣看住了,以免出事儿。

张忠当然不能李珣乱跑了,他这点能耐带人出去就得被抓住,别说是六百人,给他六千人又能如何?

找到李珣,张忠对其一番恐吓,那意思就是,你想出去,就先回你的同安郡,从那里再出来,现在不行,你爹还有你叔叔都知道你跟着我过来的,你出了事情我担待不起,乖乖听话等小宝和鹃鹃回来找你玩,不然以后别想跟着我继续到别处。

李珣被吓住了,一点脾气都没有,郁闷地找柳儿她们玩大富翁去了,嘴里还嘟囔“我不小了,不是小娃子,还乖乖等小宝和鹃鹃回来找我玩,我也是能做大事儿的人”。

他身边也开始跟着张家的人,怕他突然跑掉。

……

吐蕃谍报人员第一次传回来消息之后,又过了三天,吐蕃这边没有找到有用的信息,一万多人在境内就这样没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很神奇的说。

唯一传回来的消息就是吐蕃的压力很大,有唐军在境内找不到,就得增加兵力,从别处已经开始征调兵员了,粮草供应上出现了断层,吐蕃人被折腾坏了。

京城此刻也再次得到了消息,依旧是高力士接到送来的。

李隆基这几天过的不好,换成个有出众才华的大人,他也不至于如此,但张家高人的才华不是一般的出众,两个小家伙还那么可爱,晚上做梦的时候都能梦到小宝和鹃鹃被吐蕃人抓住给杀害了,惊醒后一身汗,摸着身下张家送来的舒服的床,久久无法重新入睡。

朝廷的百官也感受到了这种压抑的气氛,只因为两个娃子,所有人的目光不由得要多看几眼剑南道,从十个月大,渐渐懂事开始,不哭不闹,乖巧孝顺又好学聪明的漂亮娃子只要不是心理扭曲的人,都希望他们能平安回来,当然,更希望自己家中也能有这样的娃子。

这天早朝刚刚结束,李隆基和几个近臣商议事情的时候,高力士匆匆离开又匆匆回来,对着心情不佳又不得不商议事情的李隆基说道:

“陛下,翼州毕构飞鸽传书,已经有小宝和鹃鹃的消息了。”

第229章 朝堂敌境齐努力

李隆基此时正和宰相张说,还有中书舍人张九龄已经被罢相的宋璟商议新修的运河通水之事,由于李珣和张王两家给了不少的钱,运河修的不错,已经把更远的地方打通了,秋收之前通水,就能在京城粮食不够的时候从各地运来更多的粮食。

一说这个事情李隆基就想起了张家,从而想到小宝和鹃鹃两个娃子,运河修好了明明是个好事儿,却让人无法有个好心情。

张九龄不比李隆基强多少,他家老的已经不能做什么事情的老管家也在那边,他回家乡时候修路修驿道的时候,在陆州当刺史的张忠没少给送来钱财帮忙,还有舒适的家具及海干货。

现在家中玻璃做的鱼缸中还游动着两条漂亮的红颜色的小鱼,眼看就要下小鱼了,张王两家的两个娃子却跟着后勤营走丢了,还是丢到了吐蕃的境内,让人如何安心。

张说和宋璟同样没少拿张王两家的东西,现在每个月能接到从华原县德艺医院送来的调理身体的补药,四个人就在屋子里一边想着张王两家的娃子,一边说着由人家出钱修成的运河,气氛能好得起来才怪。

“运河挖好了,只差最后一点地方就能通水,用上张家的炸药炸会很方便,过黄河的那个地方还得加固下,用水泥就成,你们说这个运河张家也出了不少力是吧?不错,今年的粮食运输要轻松了,运河通了后,两个小娃子在那边究竟能不能脱险?”

高力士进来之前,这是李隆基说的最后一句话,心中想着别的事情,说着说着就把小宝和鹃鹃给带了出来。

于是,君臣四人面面相觑,觉得好笑又笑不出来,只能各自心中叹息一声。

高力士就在如此情景中带着高兴的笑容跑了进来,手上还挥舞着从鸽子身上拿下来的信。

“翼州传来的消息?快念,小宝和鹃鹃怎么了?”李隆基一听是小宝和鹃鹃的事情,运河的事儿就扔一边去了,不重要,有张王两家在,想修就修了,要是俩娃子完了,张王两家的人还不得疯?两个高人的弟子没了会怎么干?

李隆基四个人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紧张的神情,好在看到了高力士那难掩的笑容,觉得应该是好消息,两个小家伙在吐蕃跑了一圈吓回来了,没被抓住。

高力士也不敢犹豫,轻微地咳嗽了一声,念道:“禀上知,于吐蕃处得报,小宝鹃鹃亲统后勤营急援,与之成功汇合,并领残兵一万两千余,转战茫茫金川,破塔塔呢图部后勤四千人,尽歼,破塔塔呢图前锋营三千,破其余增援吐蕃三部各两千,夺烧其粮草补给,后,率唐军主力消失在大川当中,据臣看,张家高人未曾随行,正守翼州修其繁荣。”

高力士已经极力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可依旧忍不住哆嗦,声音都带着颤抖。

李隆基四人就像木头雕出来的那样定住了,过了几息这才纷纷回缓过来,李隆基抿着嘴一声不出,拳头紧紧地攥着,胸口起伏,一看就知道正在努力压下心中的激动。

张说三人同样脸色潮红,平时的定力找不到了。

张九龄最先开口道:“恭祝陛下,小宝鹃鹃已得高人真传,转战境外战无不胜。”

有了一个人出声,其余三人几乎同时长出口气。

“这么说小宝和鹃鹃暂时无恙,好,应是二人指挥军队,郭图还没那本事,待小宝鹃鹃长大,我朝无忧矣,呵呵,两个小家伙还真能耐,运河的事先放放,都说说,恩,说说。”

李隆基高兴了,感觉外面快要下雨的天也是那么舒畅,很少露出笑容的他眼睛睁大了,眉毛也扬了起来,嘴角上翘,松开拳头,两只手合在一起搓着。

张说三人也同样发现原本有点阴暗的屋子突然间就变得明亮起来。

“陛下,我认为小宝和鹃鹃一定能平安回来,还带着一身的军功,臣实在想不出来,让臣到那样的地方去找人,成功找到,还能马上带着弱了士气的败军连战连胜,该怎么才可以做到,那还是俩娃子啊。”

李隆基问张说三个人时,高力士眼睛都红了,脑海中不由出现一副景象,两个九岁大的娃子,在得到了圣旨之后,点齐他们那点后勤营的人,骑在马上,扬着小脸,毅然地向西去追逐落日,那里正是吐蕃的所在。

找啊找的,躲过了一次又一次吐蕃巡骑的搜索,成功地在金川山脉上找到了郭图等人,看着一个个萎靡的将士,把带着的食物拿出来给大家发。

打了败仗的郭图就是个胆小鬼,说什么也不敢指挥军队了,把责任往自己的干儿子和儿媳妇身上一推,一万两千多人的生死胆子便压在了儿子和儿媳妇的肩膀上。

儿子与儿媳妇没有办法,只能把队伍带起来,一边跑一边想办法,想啊想啊,终于是想到了别人教过的东西,在山上就转了起来,打了一次又一次,每打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