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大唐-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喝汤,喝汤,恩,汤不错,陈醋没少放,尝尝。”张小宝顾左右而言他地说道,还把汤碗往王鹃的近前推了推。

“问你话呢,请正面回答,我就发现了,张小宝同志,和你在一起这么多年了,怎么就看不透你?”

王鹃瞪了张小宝一眼说道。

张小宝嘿嘿一笑,“其实我也不是非常地了解你,就算是有机会了解也不去了解,你想啊,咱们本来就是一个警一个匪,相互算是非常了解了,在这边又一同生活,真要是什么都清楚,那么以后长大怎么办,躺在床上还能有激情么?

男人和女人,就是在神秘中相互吸引又在逐渐了解中互相征服,难道你就不想依靠自己的判断来征服我?”

“这么说你是想征服我了?什么叫以后躺床上的激情,我怎么听着别扭呢?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以后我躺在床上等你来征服?你说明白了。”

王鹃眼睛瞪的更大了。

“以后你征服我也行,我这人好说话,喝汤,喝汤,趁热。”张小宝发现,在这个事情上自己确实不了解王鹃。

“什么以后,我现在就把你征服了,你才多大,就敢这么说话,你必须要尊重我。”王鹃伸出手来想掐张小宝,可又停住了,她知道这点疼痛对张小宝没有任何的作用。

张小宝决定不再接这样的话,点点头,闷着脑袋喝汤,如果耳朵好使还能听到他那模糊不清的话,“尊重,尊重你征服我,我就省力气了,被动的时候也能享受。”

……

等张小宝和王鹃带着队伍休息过后上路的时候,郭图的队伍又来到了一处难走的地方,这下不用担心泥泞了,前面的路上全是裸露的石头,有的圆有的尖,士兵走在上面,非常难以行进,主要是身上的盔甲太沉了,一不小心就会崴脚,或者是把小腿上划出一道口子。

郭图看着那似乎没有尽头的路,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如何过去,是后勤营能不能再次出现。

停下来拿着千里眼四处观看,希望能得到帮助。

就在他要失望的时候,从旁边一个山坳当中出现了一个队伍,让他眼睛一亮。

“将军,将军,您看,那是不是后勤营的人?多,太多了,他们从哪里找来的如此多的骡子?”

参军也同时看到了那边的情况,兴奋地叫着。

郭图咽了口唾沫,说道:“是呀,看样子他们连这个地方也想到了,命令下去,士兵脱掉盔甲,交给后勤营的人来运,把他们领头的人叫来,我得问问,前面究竟还有什么?”

第212章 歌声唱响舞翩翩

今期有仕,千里来此。莹莹白米,煮与我食,恩远在水思。

今期有仕,千里来此。细细成盐,加与我吃。恩重在山思。

我思我思,山知水知。添我衣衾,喂我药汁。愿与仕同治。

儿子和儿媳妇走了,张忠压下心中的担忧开始治理地方,一州只有四千来人,少是少了点,但再少也是百姓,既然来了,就得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哪怕来的目的并非如此,哎!闲着也是闲着。

打开儿子给留下来的计划书,张忠从头看过一遍,心中有底了,找来家中下人吩咐,当天晚上就开始按计划实施。

毕老头三人也留在府中,不是他们不想到前面看看,实在是天气受不了,自己老胳膊老腿儿的,跟在张家一起,有医生存在的情况下凑热闹行,真要是行军,会累死在路上的。

三个老头找不到好玩的事情准备去看看小宝与鹃鹃时才发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两个娃子没了,先前还看到了,小宝还给讲故事呢,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

一番询问之下,三个老头傻了,俩娃子胆也太大了,竟然跑去跟在队伍后面帮忙,万一出点事情,张王两家的人还不得疯掉?

马上就各派了五十个护卫去追,现在天都快黑了,小宝和鹃鹃没回来,追的人也没信了。

又得知李珣的人也跟去二百,这才不那么担忧,想来跟在后面,只要别过了边境就什么事情也没有。

当天晚上,张王两家的人也不连夜建筑房屋,寻来粗树枝在城外平坦之地燃起火堆,吃着油滋滋的烤肉,喝着煮沸的米酒,载歌载舞。

帮忙干活的百姓也被邀请一起娱乐,张忠根本就不提工钱的事情,百姓来干活的时候也没有要钱的打算,见对方邀请,高兴地跟在一起吃喝唱跳。

张王两家可是专门有负责娱乐方面的人,会不少种舞蹈,并且适应能力也非常强,有当地人愿意学就教给当地人,有当地人自己跳,也跟着学来一同跳,气氛很融洽。

哪怕是张忠这个时候也放下架子,拉起张王氏围着火堆跳起来,甚至是七个小娃子同样咋咋呼呼的手舞足蹈,也不知道是哪个风格的,跳着跳着还往地上坐。

当地的百姓原来就喜欢热闹,有点事儿就会唱歌跳舞,但以前除了收获、耕种或者是婚嫁与丧礼的时候规模大点,很难找到像今天这么多人一起热闹的时候。

张王两家所有的人加起来有一千多人,这可不是庄户,是内院以及医生,张老头一个人,毕老头与姚老头的家人加起来也有五百多人,这还是各派出去五十个护卫的情况下。

近两前人在城外的平原上娱乐,那叫一个热闹,热闹到城中剩下的百姓也呆不住了,纷纷拖家带口地出来向一起凑,谁要是准备给大家唱几嗓子,更有乐队即兴伴奏,甚至是有伴舞的人随曲而动。

张忠这个刺史当官的本事如何百姓没发现,只知道这个新来的官儿,人不错,不像以前偶尔过来查看的官员,在当地白吃白喝和白拿,还不搭理人,跟不陪着唱歌跳舞。

第二个印象是这个官儿家里的酒好喝,尤其是煮时放了姜丝和果子的米酒,又酸又甜又去寒,加上烤肉放的粉末,同样不错。

最好的印象就是这个官儿家里的人能唱会跳,乐器那叫一个多,自己唱跳的时候,马上就有人过来跟着配合,以前上哪找这样的官儿,好,好官,那个官的夫人也了得,对歌竟然对不住她,这本事得尊重。

百姓满意了,三个老头则是看傻了,活了这么多年,头一次看到刺史带着家人和百姓大半夜不睡觉,在外面玩闹。

“什么意思?”张老头可不相信张忠闲的乱折腾,尤其是了解过张家的行事方法,似乎每一种作为都有深意。

毕老头和姚老头也同样纳闷,这不像张家的风格,张忠到地方当官不是有一种模式么,就是先给百姓找活干,然后发工钱,干活的时候吃的好,并根据当地的形式找到一个办法来带领百姓共同发财,过程中还得往外放贷,利钱非常低的那种。

今天是怎么了,竟然不给工钱,也不提贷款的事情,莫非是觉得到这里被骗气病了?

毕老头喝了一盅药酒后也跟着喝了半碗米酒,招手把旁边一个负责送酒的张家内院的人叫了过来。

“你家在干什么?今天不睡觉,明天还能起来盖房子?”毕老头对走过来的人问道。

“回毕大人的话,盖房子不急,一切按照计划来做,离冬天还远,房子慢慢盖。”来人恭敬地回话。

“是何计划?”姚老头在旁边询问。

“当地经济建设计划,老爷说了,来一次,不管干什么,只要还是刺史,就有责任让当地百姓过好日子,哪怕只有一个百姓也不能不管,何况还是四千多人,等战事结束,撤走的时候,至少要让当地的百姓收入提高两倍。”

来人依旧那么恭敬,只不过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总能让人感受到他身上的傲然。

毕老头和姚老头对视一眼,二人真没想到,张家竟然如此行事,那边后勤还忙着呢,这里也不放弃,随便换一个官员,敢说让翼州的百姓收入提高两倍,他们都不会相信,但张家说出来的话,让人不得不信。

挥挥手,张老头示意来人去忙,没有再问细节,问也问不出来,张王两家的人各有分工,送酒的人绝对无法接触到计划的详情。

“若我大唐的官员都能如此该有多好,张忠笨是笨了点,当官行事上却挑不出毛病,一心为民,从不贪墨租税,也从不收贿赂,不好找,实在是不好找。”

张老头咬了一大口肉,咽下去后评价起张忠来。

毕老头也把碗中剩下的酒喝掉,说道:“那是他们家有本事赚钱,贪墨能贪几个钱?他就是想受贿,也要有人敢给,给一次的钱还不够让他松一松官路做买卖赚的钱多,谁给得起?给少了岂不是骂张忠?”

“也是,但张忠现在跟着又蹦又跳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小宝和鹃鹃又走了,想问也不好直接找张忠去问。”

姚老头也承认,张家的做法不好学,主要是当官的人很少有人能像张家这样又能赚钱,又能想办法让百姓赚钱,修路总要花钱,自己没钱就得等朝廷给,那就麻烦喽。

“既然不好问,就等着看,总能看出来点什么,记下来,到时让别的官员学学。”毕老头喝了点酒,放松之后舒服了,靠在椅子背上,眯眯起眼睛等待结果。

张忠还在和当地的百姓跳舞呢,没这方面天赋的他跳起来让看着怎么都觉得别扭,好在百姓也不管别人跳的如何,大部分人其实都是跳给自己和跳给别人看,凑在一起,有吃有喝,热闹就高兴。

篝火晚会一直开到第二天天蒙蒙亮的时候才结束,安排人把跳累了半夜就睡去的百姓,还有喝酒喝多同样呼呼睡着的百姓送到各自家中,期间还让这边不多的医生给看看,有病的直接抓药,一同送到家里,并写明了熬药的方法,不认识字的人自然会找人询问。

翌日上午,张王两家的人都在睡觉,到了下午快要下雨的时候才纷纷起来,厨子制作了大量的糕点,工匠也就地取材,随便制作了几百个钓竿,并准备好鱼饵。

当雨下起来之后,撑起大伞,张忠就带着几十个人在河边陲钓,毕老头三个人也多添了件衣服跟着钓起来。

同样睡醒的百姓,有的忙自己家中的事情,有的则是拿着药方找人问怎么熬,还有的就晃悠着出来想看看新来的官这里有没有什么事情要做。

等看到昨天陪着一同跳啊唱啊的官在那河边钓鱼的时候,也同样到近前凑热闹,张忠便给大家发钓竿,同时还有糕点准备,一下子又多了几十个人。

昨天晚上热闹一番,山上的寨子离得近的也都知道了,纷纷派下人来打探消息,想知道新官准备干什么,如果不是强争租子就好。

在了解了详细的情况之后,山寨中的人在疑惑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期待,期待新来的官能再跳次舞,他们好加入进来,毕竟新官家里的乐器多,会跳舞的也多。

垂钓时的张忠根本就不在乎鱼多鱼少,每当自己钓上来一条,就跟当地的人显摆一下,每当本地人钓上来一条,也过去跟着一同庆祝一下,给人的感觉他不是一个刺史,就是很平常的人。

毕老头钓上来一条大鱼被张忠过来奉承一次之后,不解地说道:“这还是张忠?以前的张忠可是不阿不奉,行止有礼,遇难不乱,遇喜不显,稳重的让人觉得如巍巍山峦,难道这就是环境改变人?”

等第三天的时候,晚上没雨,继续篝火晚会,这下不得了,不仅仅是城中的百姓出来了,就是寨子中也出来不少人,有两个寨子里面的年青族长都出来了,跟着一起热闹。

边喝边聊,张忠这天晚上和两个族长勾肩搭背,晃荡着到处走,不时还相互开句玩笑,等天亮临走的时候,还送了寨子中的人不少大米和食盐以及布帛,与两个族长谈好了,明天到其中的一个寨子当中去玩,要吃山珍,少了那就是不够意思。

两个族长也答应了,还带走不少酒,说是回去让大家都尝尝,一定要来,带着家人,小娃子也算上,不然就是瞧不起他们。

寨子中的百姓非常满意,这官太好了,好到不像一个官,就有如一个寨子的族长似的。

百姓满意了,姚老头三个不满意了,张忠这么当官,不是给朝廷脸面抹黑么,再也忍不住的他们不得不找到张忠。

张忠在帐篷当中接待三个老头,炭炉烧起来,上面座着茶壶,一套茶具摆好,西湖龙井也放在了一边,瓜子和干果也围在周边。

三个老头一看这架势就知道张忠准备请自己等人喝功夫茶了,想到昨天和今天早上张忠那种做法,与现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人一时难以适应。

看着张忠在那里烫杯、捡茶、洗茶、冲水地忙过后,三个老头各喝了一口,把残茶倒掉,这才由等的心切的毕老头开口。

“永诚啊,小宝和鹃鹃跑那么远,还是早点让回来的好,出去看看热闹,也不能把学业耽搁了。”

毕老头不好上来就质问,他也没资格来质问,只能绕圈说话,从张小宝和王鹃说起,说是耽误学业,连他自己都不信,已经没什么可教的了,需要背的,两个高智商的人早就趁着有着大人的理解能力,孩子的记忆力都给背了下来。

现在张小宝跟王鹃与毕老头和姚老头在一起,更多的是讨论,或者是学习两个老头旁征博引的思维方式。

张忠一听毕老头说起儿子和儿媳妇,目光闪烁了两下,他当父亲的不心疼就没有人心疼了,如果两家的所有人中,除了小宝和鹃鹃,还有人能胜任这个事情,哪怕是仅仅达到儿子与儿媳妇一半的本事,也不用把两个娃子放出去。

叹息一声,说道:“别人家的娃子这个年岁上还小,小宝与鹃鹃却是大了,愿意出去玩就出去玩几天,管不住。”

“永诚切莫这般,小宝和鹃鹃我看着还不错,让人省心,走之前还跟我等说过翼州百姓的事情,可惜说了一半就没来得及再问,不知永诚可知道两个娃子怎么想的?”

毕老头一边接过张忠给倒的第三泡茶,一边对张忠随意地问道。

张忠此时更想儿子了,那计划书中可不仅仅是写了如何进行经济建设,还有三个老头的反应也写了,在进行建设的环节中就有这样一环,不然还真不好办。

想到了这里,张忠把手上端着的那一小杯温度已经低了的茶水直接倒掉,又给三个老头各倒了一次,也不用毕老头再继续绕了,痛快地说道:

“毕大人可是过来兴师问罪的?说我不该不顾官身,与百姓如此玩闹?”

话一挑明,三个老头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说是与不是都不好,又不能不出声,还是张老头更直白点,回道:“有这样的想法,不是问罪,是问问有什么深意,张家行事向来让人难以琢磨,学学,对,学学。”

“诶……其实我也不愿意,如当地的百姓和舒州一样,那直接招工,给工钱,岂不是更好,一个套路能来回用,但那绝对不行,就像我在陆州认的干儿子,我难道就缺个儿子?不认山民就不信你。

这里的百姓也是如此,一个个的寨子,听宣不听调,除非我下狠心派兵去剿,不然以前什么样,我离开之后就还是什么样,真到了需要用武力来解决,那只能说明我失败了,当官的没能耐,百姓才会不配合。”

张忠开始诉起苦来,话是一点没错,全是大实话,如果不想儿子计划中的环节,不算计三个老头的话,那更完美了。

三个老头哪里知道张小宝临走的时候还给他们挖个坑等他们自己跳进来,听着张忠的话,看着张忠无奈的表情,身有同感,翼州不好治理啊。

每年交的土贡都是费了很大的劲才能凑齐,求爷爷告奶奶的,都不容易,要是不用点别的手段,甭指望当地的百姓会配合。

张老头没有太多的讲究,把凉了的茶喝掉,吧嗒两下嘴,说道:“你想到什么办法了?”

毕老头与姚老头也聚精会神地听起来,想要看看,面对如此境况,张家还能拿出来何种手段,这与以前可不同,陆州的时候,山民配合,一个是张忠确实是给山民好处了,还认了一个儿子,另一个就是当地受灾,现在翼州没受灾,总不能想办法让人家受灾。

张忠这次不说话了,好像在沉思,手上却没忘了给三个老头不停地倒茶,直到茶叶第七泡的时候,才开口道:

“我的办法也简单,就是既然不能用当官的身份来让百姓信任,那就和百姓成哥们,现在邀请他们来玩,明天到他们的寨子去玩,相互给东西,不要让他们觉得欠你的,也不要让他们觉得你欠他们的。

过上一段日子,相互都熟悉了,再用兄弟的身份跟他们商量发财的办法,那样他们就不会认为你骗他们,说实话,我连公鸡和黄纸都准备好了,还专门让人拿来了一把手术刀,做好了与他们饮血结亲的准备。

我总觉得,当官的脸面不是看你这个官员有多威风,而是看你能不能让你治理之地的百姓真心地对待你,能不能使他们过上好日子,哪怕我现在被贬,一点官职都没有,回到三水县,我难道会缺面子?

被发配到陆州当一个刀笔吏,我就没面子了?别说是一点面子,我这条命都敢搭进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张忠说着儿子和儿媳妇当初跟他说的话,觉得自己突然高尚了起来。

三个老头悚然动容,他们没想到张忠会说出如次豪气的话来,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张忠说的没错,尤其是毕老头,他可是亲眼看到张忠于华原县离任时那万民相送的情景,更知道陆州万民表是怎么出来的。

别说现在张忠还有官职,张王两家还有买卖,就算他们什么都没有了,只要人还活着,到了这样的地方,一声招呼,也是万民相和。

“这么说,要是不如此做还是不对了?”毕老头心中突然出现了这样的想法。

张忠继续倒茶,这已经是第九泡,茶色还是那么浓,姚老头最先反应过来,看着杯中的茶色问道:“你这茶是怎么回事儿?我喝那西湖龙井怎么八泡就淡的不能喝了,你这还能泡。”

“不是给姚大的人茶不好,是最近采用了新的炒茶工艺,加上采的茶也确实好,这才能多泡两次,再泡一次也淡了,多两次而已,请。”

张忠口上谦虚,心中却是非常自得,儿子和儿媳妇弄出来的好东西当然要给自己家留着,你们喝的就不错了,送宫中的也才七泡,不敢送好的,不然万一哪年年景不好,茶不行了怎么解释?

张老头喝茶才不管几泡呢,他觉得浓浓的,大把泡的茉莉花茶比现在的龙井好喝,一百泡与他也没有任何关系,毕老头和姚老头却明白,别说是多两泡,就是多一泡那价格也要翻上几番了。

这种喝茶的方法已经不是为了消除积食,真想消食喝红茶多好,何必喝绿茶,喝的就是一种身份,好上一点便高人一等。

毕老头看着旁边茶盒中那一小团一小团的西湖龙井,终于忍不住说道:“新工艺好,回头尝尝。”

张忠把早已准备好的三个盒子拿了出来,计划书上有这一环,连谁提出的都指明了,果然不差,儿子留下的哪里是计划书,分明就是救命锦囊,料事于先啊。

“就是毕大人不说,一会儿也会让人把新茶送去,看看新的工艺如何,毕大人可喜欢户外运动?”

张忠说着把三个盒子分别推到了三个老头的面前。

张老头最痛快,把盒子抱在怀中,准备回头给老爷张九龄送去,问道:“户外运动是什么运动?”

“就是在房子外面的运动,如骑马,射箭,高山滑雪,这个高山滑雪正好适合在这边用,山上现在就有积雪,到了冬天就更了不得,用滑雪板从上面飞快滑下,感受冻的寒冷,心中的热血,腾飞的豪迈。”

张忠非常别扭地把儿子写的广告词给用上了。

看到三个老头点头表示明白了之后,张忠继续说道:“这里就算是按照旅游的办法来做,一般人也不愿意过来,必须要有特色,那就是高山滑雪,与其把东西运出去不方便,不如把人引进来。

体验高山滑雪,再找一条水流相对急的河进行漂流,感受当地百姓的歌舞,再写出来几个童话般的故事印成书,在这里建成童话的世界,当地的百姓就有钱赚了,同时也能促进与外面人的交流。

此利民之事还请毕大人、姚大人与张老伯帮忙,以三位的名义,招剑南到的官员或是富家子弟一同前来滑雪赋诗,第一次来都是免费,还有礼品相赠。”

张忠不怕三个人不答应,刚才他可是把话都说明白了,现在要是谁不答应,那就是不顾百姓民生。

果然,毕老头三个人高兴地点头答应下来,能做点事情他们也愿意,可毕老头怎么都觉得有点不对劲,尤其是这个茶叶,为何准备的如此恰当,好像上当了?

……

今天就一章六千字的。

第213章 送走军队后布局

千里江山千里遥,大山大川边疆辽。羊肠小路光成线,赤马雄山暗染桥。不见星河风未暖,何勘朔月叶应凋。离境之前一程送,金川支流船待摇。

漆黑的夜晚,无星也无月,雨停后的阴天似乎比下雨时更冷了。

郭图率领着队伍点燃火把走下随时都容易滑到旁边深涧中的小路上,已经知道耽搁了时间的他很想长出来翅膀飞过这段距离。

这几天唯一让他满意的事情就是后勤营,总是等在前面把该安排的事情安排好,晚上如果想休息,有专门的地方,到了吃饭的时候也同样有热菜热饭,如果不是知道有任务在身,他都以为是在耀州药王山中旅游了。

给他的感觉,这不是在行军,实在是太舒服了,就算走这条路之前,也有人准备好了绳子,一个个连起来,以免掉下山涧。

可这行进的速度还是慢,如此下去,别说十天的时间到达金川,就是边境都未必能看见。

换成别的时候,或许还能找理由把责任推到后勤营身上,说是粮草供应不及时,但面对翼州后勤营,就算是在混帐的将领也不敢这样做,这要是都认为人家做的不好,难道好指望后勤营背着过去?那不如撤军,让后勤营去打仗。

“若是后勤营能让我等身上长出来翅膀就好了。”想到神奇的后勤营,郭图忍不住自语了一句。

……

张小宝和王鹃还领着队伍跟在前面将士半天的路程后面,行进的非常轻松,队伍又扩大了一些,毕老头和姚老头派来寻找他们两个人的护卫被他们劝说着留了下来,准备共同完成一次后勤任务。

“估计郭图的队伍再走上一个时辰就能到适合上船的地方了,这是在境内最后的一程相送,希望他们能够成功完成任务,尽量让更多的人活着回来,一路上运粮做饭的百姓可以给钱让他们回家了。”

张小宝透过望远镜看着前面蜿蜒路上由火把组成的长龙队伍,祝福着。

王鹃也知道,打仗就必须死人,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不存在零伤亡的情况,前面队伍中的很多士兵还没有娶妻生子,此一去,谁知道能有多少人活着回来,又有多少人埋骨他乡。

换上短钉鞋的她手中还拄了一根棍子,防止不小心摔下去,望了眼墨色的夜空,说道:“粮食应该已经运到了边境,后续的粮食也在筹集,等我们赶到的时候,他们应该就是进入了吐蕃的境内,后续运输就难了,只能等郭图往回发消息才可知道应该把粮食送到哪里。

这叫啥事儿?作战计划不提前透露,非等过了边境打上了再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他的意图是什么。”

“我估计他不是不想提前说,而是他自己也没有想明白这仗该怎么打,或许随时都要变动,现在就说出来计划,那万一到时候不行了呢?那才坑人,跟着走吧,后勤难做就在这点。”

张小宝咬了一口压缩饼干,在嘴里嚼着,声音迷糊不清地说道。

说是一个时辰,就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之后,郭图所率领的部队前面的先锋就看了一处能斜着盘旋向下的路,如果不走这条向下的路,直接走,那还要继续在小路上前进。

可这个地方竟然立起了一块牌子,借火把的亮光看去,上面有一个箭头,下面是一排小字。

“向下走,可乘船,一路过边境。”

消息跟快传到了郭图这里,带参军走上前,看了看牌子,又看看向下的路,正犹豫的时候,那下面河中便亮起了一片片的光芒,光芒照映中,无数的船只停在水上,随波起伏。

这样的景象把郭图吓一跳,还好没出边境,不然他真的认为是吐蕃想要偷袭他,当然,也就是突然有这样的想法,他还不认为在吐蕃境内有人会傻到从下面向上偷袭,要偷袭也是埋伏在山上,扔下石头,下面的人就完了。

“将军,您看那旗,是后勤营的,是否乘船?”参军小声地询问,心中更加佩服起后勤营来,连运输的船都给准备好了,一路上没少收后勤营的照顾,看来张忠果然是名不虚传。

郭图还有选择?不坐船就继续走山路,那真耽搁了,现在看样子,若是坐了船,顺水而下的话,甚至能缩短一天或两天的时间到达吐蕃金川之地。

当下也不犹豫,命令道:“所有军士注意脚下,上船。”

随着命令,前锋开始向下走去,这一走才发现,没有危险了,向下的路边竟然有栏杆挡着,就算不小心脚滑,也会先撞到栏杆上,栏杆上还有专门留下插火把的位置,往上一插,腾出手来更不怕突然摔倒。

郭图仔细看看栏杆,说道:“新修的,看样子给张忠准备的时间太短,不然的话他很可能把前面走过的道两碰都修上栏杆,就是不知道过了边境之后,他们还能不能及时把粮草运送到。”

“将军,他们现在连我们怎么行进都不清楚,又如何知道该把粮草运到什么地方?何况这次朝廷也只是让他们把粮食筹集好,一过边境,我军就要把粮草接收过来,难不成还要继续让他们送?”

参军可不认为张忠还会多做事情,现在做的已经不错了,只要过边境的时候不缺粮草,那张忠的任务就算是完成。

当然,这个还要看朝廷怎样安排,如果让张忠继续趁机支援的话,后勤营还得等在边境上,至少要把更多的粮草运到边境城池当中,好在前面军队打仗需要的时候提供足够的补给。

郭图也知道自己想的太多了,后勤营怎么可能会跟着到前面,就算是跟着,那也不会走出太远的距离,张忠一个文官,又没有军队,深入到吐蕃后果不用说也知道。

无非是后勤营做的太好了,让人舍不得离开,可惜,出了边境就不是后勤营的天下了。

抬手搓了搓被夜晚寒气打得有点不舒服的脸,也跟着队伍向下走去,每当走到认为是危险的地方,就会发现,不仅仅是旁边的栏杆更高,就连脚下也修出了台阶。

一万五千人就这样分乘大小几百只船顺流而下,等张小宝和王鹃赶到此地的时候,已经看不到前面船队的影子了。

“这下就不用继续安排前面的事情了,也没有办法去安排,现在好了,不用再操心,我还没见过这里的边关什么样,正好过去见识一番。”

王鹃站到河边临时搭建起来的码头,等待给他们准备的船只到来。

张小宝的心思此时没有放在战场上,他再琢磨怎么能把损失找回来。

“这一次咱们直接垫付了十二万贯,李隆基那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