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大唐-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成在旁边看着,突然发现,以前的小候爷真的是长大了,该成家了。
“李成,别看张家和王家现在都还在舒州,可他们不会管太多,只出个主意,把动手建设舒州的机会让给了我,把行在修在潜山,还有修的简陋也是他们出的主意。”
“那……”
“这就告诉你为什么,就因为我这个行在不是一个摆设,要变成一个动物园和植物园,只要是能在这里养活的动物和植物,就想办法寻来养着。
先不要门票钱,门票你懂吧?大家随便看,还有专门的人给介绍,修的太豪华了,百姓就不敢来看,简陋好啊,近的百姓溜溜达达的就来了,看过后就会帮我宣传。
等动物多了,名声大了,慕名而来的人也就多了,其中自然有富贵的人,动物园和植物园中能吃的就会给他们做成菜,贵他们也肯吃,当地的百姓也同样能在这里卖纪念品,尤其是当地特色的土产,然后……”
“然后就是百姓手中有钱了,想把日子过好,经济也渐渐发展起来,那是不是就能收门票了?养动物也要花钱。”
李成这时突然变聪明了,李珣的话没说完,他就猜出个大概,插话说完才发现自己打断了公子的话。
李珣不以为意,见李成能想到这些,高兴地点头说道:“不错,就是如此安排,行在的房子简陋,等有钱的人过来就租给他们,可以拆了自己盖,用租金来维持动物园和植物园足够了。
我的身份摆着呢,他们就算是为了巴结我也得花那份钱,有了他们,有了这里的市场,这里就会逐渐繁荣,在把潜山也给建成旅游的景点,让他们入股,到那时……你知道了吧?”
“知道,知道,到那时公子就可以在家呆着收钱了,同安郡王的身份也就更稳固。”李成回道。
“错了,到那时我就会离开,换一个地方继续当郡王,用同安,也就是舒州的繁荣换取两三个这么大的贫穷的地方,皇叔也会愿意,毕竟我在这里拦下来的租税太多,越是繁荣朝廷损失的也就越多。”
李珣现在对建设地方的事情上瘾了,越是穷的地方他越想去,把那里发展起来。
“公子一心为民,小的佩服,这就去让人快些干。”李成听过李珣的话,心中确实佩服。
……
比起李珣所在的潜山冬天中还不算是温度太低的干冷,京城所在已经下了三场大雪了,以往这个时候北面盐州等地的牛羊肉就别想运过来了,京城中的肉价会上涨。
可今天不同往年,肉虽然还是平常百姓不能随便吃的,但价格上涨的幅度相对来说非常小,没有一下子涨上一倍或者更多,只涨了五成不到。
牛肉的价钱高不仅仅是因为少,而是不让随便杀,平时能从别处运来,开饭店的人总会想办法杀上几头,尤其是冬天的时候。
羊肉那就纯粹是运输方面的问题了,如此一来,猪肉的价钱也跟着涨了四成左右,吃不起羊肉的就改吃猪肉,吃酸菜锅正流行。
如此一来,猪肉的价钱又涨了点,可这还不算什么,随着从舒州飞来的一只鸽子,状元楼马上就推出了一道新菜,“酒制红烧肉”之后,猪肉价钱是一长再长。
这下朝廷终于发现事情不对了,猪肉的涨价竟然使运输业也跟着繁荣起来,牲畜吃的干草料价格也就同样上涨,干草料不够还有大豆能吃。
接着就是其他的价格也跟着上涨,这就是单一流行物资对市场的影响关系了,非正常的集中消耗让京城周边的地方显得繁荣了,可却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李隆基在朝堂之上沉着个脸问在外面冻的直哆嗦的众大臣怎么办,这时吕延祚出来了,他还没忘了算计张忠呢,把事情的因果一说,矛头遍指向了状元楼,状元楼不仅仅自己卖,还把做菜的方法教了出去。
状元楼是三水张家的,为什么有这道菜呢?因为张家有酒,别人想要做,就只能到张家去买酒,别的黄酒也行,但黄酒不好保存,当地要是大量出产黄酒,粮食就跟不上,用量也太大。
用高度酒勾兑稀释代替就不同了,味道或许差了点,可毕竟也是一道好吃的菜,就算是再贵也比不上牛养肉,所以在新奇的情况下,吃的人就更多了。
吕延祚的意思是把张忠抓起来,还有两个跟随他脚步的官员也同时弹劾,结果应者寥寥,别的官员都不配合,有的是已经麻木了,有的则是家中也有买卖,更有的家里使用的家具喝的茶叶还是人家给送的。
李隆基真想借此机会警告一下张家,太过分了,他已经知道了,那只飞来的鸽子就送了道食谱。
可你们家做酒技术高,想要卖钱也不能这么干呀,但看见百官都不出声,只有几个人,李隆基也不好动张忠。
今年的舒州租税折银二十八万贯,还是在决堤的情况下,工部尚书刘知柔也过去学技术了,加上一座大桥以及未完成的建设,别说是抓了,就是把张忠调回来都不行,没他在,张王两家的人就不会出力。
暗自叹息了一声,李隆基往后靠了靠,后背一股暖流传来,这才想起,自己做的这个非常舒服并能保暖的椅子还是头半个月从陆州那里直接送过来的。
看了眼吕延祚那期待的目光,李隆基就当此事没发生,继续说起了其他的事情,于是早朝就在吕延祚几个人憋屈,其他官员松口气的氛围中度过了。
一下朝,李隆基就写了封信,给毕构、姚崇和刘知柔的,意思就是让他们解决,帮在于椅子后几天一起送来的属于舒州的鸽子的腿上,向舒州而去。
张老头的家人收到了鸽子,马上用快马给送到了望江县。
信到了的时候,刘知柔正带着工部的人和自己的侄子观察跨江大桥。
“回了,皇上下了命令,不知道张家想干什么,非在此时送一个食谱,夏天送也行啊,不是坑人么?”
毕老头看过信,对刘知柔说道。
还没呆够的四个老头无奈之下,又坐车用最快的速度往回赶,目的地就是张王两家四个小家伙的院子。
……
“一二三跳,一二三跳。”
毕老头四个人果然没来错,到地方的时候,张小宝和王鹃正带一帮小家伙玩呢,就是双腿并上,一下一下跳动。
跳着跳着就跳到了院子门口这里,张小宝抬头看到四个老头来了,笑着打招呼“四位爷爷你们看好桥了?以为得再过两天才能回来呢。”
“是想多看看来着,可不行啊,谗了,谗那用酒做的肉了,京城状元楼的,再不快点回来,我就得谗死。”
毕老头无奈地看着张小宝那好像真的什么都不知道的脸庞说道。
“啊?原来毕爷爷想吃酒制红烧肉了?那还不简单,马上就让人做。”张小宝非常痛快。
“不行,吃不起,猪肉太贵了,连带着其他的东西也跟着贵起来,小宝,你是不是得说点什么?皇上不高兴了,看看,信都送来了。”
姚老头手上抖着那张纸问道。
张小宝暗自偷笑,扭头看了眼王鹃,王鹃飞了他一眼,那意思是说,你惹出来的事情自己摆平吧。
“现在转身,该往回跳了,转……好的,一二三跳,一二三跳……”张小宝先让小家伙们继续玩,给丫鬟使了个眼色,由丫鬟接着喊,他这才带着王鹃与四个老头来到一处专门用来休息的院子中。
张小宝和四个老头找个桌子坐下,王鹃去给冲了茶,迎着四个老头的目光,张小宝说话了。
“这个事情其实也不怪我家,我家难道还不能做一道新菜?得讲道理才行,主要是京城周围的几个地方有许多的百姓不配合,套养就是累点而已,懒啊,尤其是大部分有庄子的人,认为这样养东西庄子太乱,否则猪肉的价钱又怎么会上去?”
张小宝的话中意思再清楚不过了,套养的好技术,竟然被非暴力抵制了,北边的人冬天是懒,主要是冷,可华原县的煤,还有柴火不是很便宜么?棉布出来了,麻布价钱在京城及周围一降再降。
多穿点怕什么?懒惰能过上好日子?最可气的就是有庄子的人,多好的增加收入的机会就非要躲,养猪嫌脏,价格高了几倍,看看还嫌弃不?
“你家这就是牛不喝水强按头啊,没人说要给你们降罪,就是问问,豁闯了,有没有办法弥补一下。”
刘知柔说这个话的时候也有点不好意思,他家的庄子同样没有套养,冬天冷,都不愿意动,夏天养猪的话,味道实在是太大了,现在知道配合沼气池味道就能小许多,以前不知道。
张小宝见四个人不是来问罪的,语气也就缓和了。
“刘爷爷,其实我家也没想到一道菜就能如此,真正送过去的是十多道菜呢,一会给你们做红烧排骨吃,再汆一个骨髓蟹肉丸子,刘爷爷快点联系人把沼气池的事情告诉他们,就不信他们不养猪。”
“他们就算养,也要明天才行,现在是京城及周边的地方物价太高了,猪肉必须降下来,你家有什么办法?”
姚老头最关心的是现在。
“还能有什么办法,把三水县的猪肉拿出来就行了。”
第189章 舒州任职又短暂
舒州又一只鸽子飞到了京城,这次状元楼出现的是鸡鸭的新菜肴,加上几种简单的药材,专门制作出来让客人看的食谱上写的那叫一个好。
比起猪肉来似乎吃了对身体更有用处,稍微转移了部分人对猪肉的关注。
紧接着三水县和华原县就送到了京城大量的猪肉,大部分是冻,小部分是生猪。
猪肉运来的第一天早上,城门刚刚放行,来往的人就看到一辆辆的大车,上面有的是装着绑住了腿的猪,有的则是一半半的冻猪肉半子。
具体有多少,不知道,反正是从门口的地方向路的尽头看去,直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之前,依旧有运送猪肉车队的车子存在。
百姓们连带着守城的兵都傻呼呼地望着车队,猪肉现在多少钱他们都明白,这是谁呀?运来如此多的猪肉?估计一次得赚不少的钱,聪明,竟然把猪肉留到了现在。
过了一会儿,看门的军士才想起过来查看,刚一走到第一辆车前,这辆车上就马上挑起了一面旗帜,旗帜上的图案非常可爱,就是一个有着大大眼睛的稻苗,怀中抱个装饲料的盆,一手抓沿一手从中拿出来饲料撒。
看到这个图案,守门的兵松了口气,如果是真的话,那么他们就不用挨辆车去查了,省不少的事儿。
京城的百姓也认识这样带有好玩稻苗的旗帜,三水县的张家特有的旗帜,被风一吹。猎猎作响,在旗帜的周围还绣了一道金边,如果仔细看的话,能看到绣出来的稻苗的底子竟然是一只蛟。
“张家没错,别人也不敢用这样逾制的东西。”守门的小头头对旁边的兵士说道。
那兵士点点头:“是呀是呀,也只有张家能突然拿出来这么多的猪肉,上去看看,有没有认识的人,有的话就别查了。”
其他的守门兵士也点头赞同,不然的话那得查多长的时间?
一批猪肉砸到京城,猪肉的价格马上就落了下来,朝堂中的百官包括李隆基也知道了张王两家究竟有多大的能耐,以一家之力,可以影响一京的物价起伏。
如果不是毕老头、姚老头和刘老头三个老头同样写了封信送到京城的话,李隆基都想对张王两家动手了,京师重地的物价,岂能让一方来控制?
信中写的明白,有三点,第一是让百官明白经济的重要性,是看住商人还是提高商人的地位那就看着来做,不能像以前那样瞧不起了。
第二是养殖的重要性,尤其是套养,对粮食的消耗会小许多,同时还能用沼气池的办法来减少难闻的气味,并且提高粮食产量。
第三是能够让北面盐州等地的人在冬天下雪的时候多多使用雪橇,那边有冻死的牛羊,正好趁着京城物价上涨运过来,养成习惯。
还有最后一点没有挑明的最不重要也是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可以由张王两家出人,选好地方帮着宗室建立一个大型养殖场,用以控制物价。
李隆基正是看到了最后这个才放心的,他明白,说是用此来控制物价,不如说是能够给他多赚钱,这笔钱不受朝廷官员的掌握,户部也管不着,他以后想修房子和出去狩猎花钱就不用再和百官打嘴仗了。
同时也是张王两家在表明,他们没有野心。
……
能影响京城物价,那自然也能影响舒州的物价。
快要过年了,为了能让舒州的百姓过年的时候能轻松点,张家的酒楼推出了一系列的新菜,百姓家中还没长大的猪也拿出来杀了吃肉,价钱也同样贵了许多,和长大了杀没什么区别。
毕老头等人连续吃了十天的菜,每天三顿,每顿至少十道全有猪肉的菜,愣是没有吃到重样的,三百道菜让几个人吃的过瘾的时候也同样吃腻味了。
四个老头找到刚刚建起来的幼儿园的时候,一群孩子正在院子当中被人看护着玩耍,从大到小,一个幼儿园中只舒州富贵人家的孩子就全给占了,大的五岁,小的可以是刚刚满月的娃子。
只不过这里没有小于一岁的娃子,小于一岁家人也舍不得送过来,这可不仅仅是因为张王两家的教育环境好,主要是很多人家想巴结张忠。
张小宝和王鹃两个人此时正在院子中看孩子们玩呢,大理石的地面上铺了地毯,周围有专门挡风的幔子,各种的玩具堆在那里,谁愿意玩哪个就自己去抓,可很多的时候小娃子都是去抢别人手中的,不知道是抢别人的好,还是想和人家玩做出的“勾引”动作。
“小宝。”毕老头没有进去,对张小宝和王鹃招手喊了一声。
“毕爷爷,您有事情?”
张小宝出来疑惑地问道。
“换换菜吧,总那么吃不行啊,不是说我们,我们有专门的食谱,想不吃你家送去的菜就不吃,是下面的人,天天吃,换成谁也受不了。”
毕老头商量道,毕竟人家天天给吃好的。
“那吃什么?”张小宝觉得不错啊,顿顿吃肉,还换着花样,怎么就不想吃了?
“不是还有鸡鸭鱼么,换一换,嗯,有个事情也要问问,你爹下一个地方准备去哪?当初你爹来的时候,是算着呆上两年,也就是送上去两次租税,可看样子似乎不行了。
桥修上了,望江楼也建了,还有百姓家的套养以及李珣要自己先出钱给百姓家家弄沼气池,估计过完年你爹的位置就要动了,最多是呆到夏初,那是因为人还没有过来的原因,你家一走,会留下很多的位置,安排起来大概就是夏初。”
毕老头说着话的时候有点脸红,实在是太欺负人了,人家到个地方先建设,好不容易建设好了,还没等从中得到更多的好处的时候就又要赶人家走。
可没办法,谁让你张王两家建设的速度快呢,到个地方,这地方就会发展起来,根本就不用担心任何的事情,那就不能浪费了不是,当然得拿来当刀了,哪里不平就放哪里。
张小宝本来还想等一年,没想到朝廷也太急了,舒州这里有不少的好东西没开发出来,走了新来的官员能接着开发?
“毕爷爷,是不是现在鼓励地方官尽量少做出政绩,这样才能在地方多呆?”
张小宝话中带刺地问道。
毕老头被张小宝问的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姚老头此刻说话了。
“是朝廷鼓励官员继续升迁,你爹下一次的品级绝对要比现在的高。”
“再高就进京城了,那地方姚爷爷您也知道有多危险吧?我爹现在进去和别人扯皮玩?哪一次升迁我家都要拿出来方子,要是一个月一升,再向上就都是散官和闲职了,升无可升时难道要封王?”
张小宝这次是真苦恼了,总这么干不行啊,方子总要研究出来才能给别人,前面的简单,越到后面就越难,又不能让太多的人知道。
刘知柔其实真的是想把更多的方子拿到手,但他也同样不好说出来,只能用商量的语气说道:“那就到夏中?多给你家留点时间把舒州买卖占上一部分。”
“谢谢刘爷爷,可刘爷爷您能保证新来的一批官员还能按照我爹的计划来行事?下次去洛阳,不要升品了,给荣誉官职吧,同品的,实权也不要,到那里混去。”
张小宝嘴上说着谢,脸上的表情却一点谢的意思都没有。
四个老头一时不知如何来说了,洛阳那里是养老的地方,真把张忠安排过去那就不能让他到别的地方去做事情了。
姚老头想了想对张小宝说道:“不如到时候把你爹安排到另一个州去当刺史吧,离京城近点的州府。”
张小宝也痛快,马上就点头答应“恩,好,有姚爷爷这句话就好,那就把我爹安排到耀州吧,那个地方我爹熟悉。”
明明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张小宝也故意问了一句。
果然,四个老头想都没想就直接摇头。
“小宝,那个地方你爹可不能去,虽然同是上州,但那里可是有远来的华原县,离你家三水县的地方又是那么近,怎么可能把你爹给安排过去,就算我们几个人同意了,京城朝堂上也不会同意,换个地方。”
刘老头一听张小宝要把父亲给安排到耀州,使劲地摇头,那个地方绝对不能让张忠回去,张家的根基就在那里,要是都让他给连成片了,那以后离着京城又如此的近,事情不好办啊。
“那就去洛阳,绝对不要安排任何的实职。”张小宝依旧在还价。
毕老头一看如此下去也不行,只好说道:“此事再议,小宝,天冷了,是不是能再安排几个活动,尤其是像上回那样的太湖活动?”
四个老头过来的时候其实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学习,等张忠离开了之后,好让下一个过来的刺史照做。
张小宝还真没想什么活动的事情,这里说冷不冷说热也不热的,又不像京城那边,可以好好组织一番。
听毕老头问,琢磨了一番才说道:“这个么……看看李郡王那边如何做吧。”
……
这几天搬家,更新可能无法正常,换地方需要重新按宽带,大概是3、5天,最多不超过一周,稳定了就好了,谢谢支持。
第190章 气候适应不习惯
当京城中一盏盏冰灯亮起来的时候也意味着新年的临近,不用等到三十晚上,更不用等正月十五,京城中的商家一个个的趁着天气寒冷,从河中捞出足够多的冰,找来能工巧匠开始给自己的商铺作起宣传。
舒州的天也冷的让人又一种阴寒的感觉,这种冷让黄河北面的人不适应,冷的不是那么彻底,却是一直都冷,加上保暖的情况也比不了北面,好像无论是屋子里面还是屋子外面都非常冷似的。
前来舒州学习研究而无法在过年前回去的刘知柔突然间就病倒了,也不知道是年龄的关系,还是这种天气中气压与血压的关系,反正就是在张家专门给提供食谱的情况下依旧没有坚持住。
当跟随他所在的队伍一同来到舒州的随行御医诊脉后摇头叹气的时候,刘老头就被推到了张家刚刚建成的一个用来进行医学实验的房间中。
“吊命吧,用最好的人参吊命吧,多日操劳……”御医对能把刘知柔救活过来的事情不报任何的希望了,只能在外面对同样焦虑的毕老头三个老头提醒,让三个老头找张家的人拿出百年人参使用。
他相信张家绝对能找到许多珍贵的药材,百年人参不算什么。
姚老头还真没有完全见识过张家医疗队的手段,更不清楚这个一直都被定性为大唐医学最高的队伍究竟能厉害到何种程度。
刘知柔就是在他们三个老头面前倒下去的,内心着急的他真的就要去找张家的人拿人参。
“元之且莫着急,看看,看看再说。”毕老头同样非常的担心,刘知柔不像他们,已经离开了朝堂,就算是真的出了什么事情对朝堂的影响也不大,刘知柔要是突然死在舒州,那可就乱了。
但他却对跟来的御医的话不能认同,如果真的需要百年人参来吊命的话,那不用别人说,张家自然会拿出来,只要他们有的药材就绝对不会吝啬。
看着刘知柔被推进去的屋子,拉起姚老头的袖子就向旁边走去,边走边说道:“元之随我来,从这里能看到张家医疗队的手段。”
三个老头还有几个与刘知柔有关系的人便一同来到了急救室外面的一处地方,这里有两个玻璃窗,从外面能够看到里面的情形。
三个老头包括刚才已经给刘知柔下了准死亡统治的御医就挤在这里向里面观看。
刘知柔此刻正躺在床上,有一个医博士给他下针,一针接一针,连续扎了二十几处的位置,刘知柔竟然还没有醒过来,并且是脸色铁青。
“没用,根本就没有用,若是能用针给扎好,方才我便扎了。”御医在那里摇头叹息。
“别出声。”毕老头不满地瞪了御医一眼,又转回头自己观看。
这时那个医博士把另外一个同样是医博士的人给找到身边,两个人在那里嘀咕了几句之后,另一个医博士马上就跑到旁边的一间屋子中,等出来的时候,身后还跟着几个人。
一看到几个人手中拿的东西,三个老头都愣了愣。
“发电机,他们这时把发电机给拿过来干什么?”张老头知道发电机的用处,可从来没有想过发电机还能够用在这样的时候。
毕老头也不明白张家的医疗队要干什么,就看着他们在那里摆弄了一小会,有人就开始使劲地才蹬动起发电机来,发电机的线伸出两条,都放在了一个水槽当中,水槽的上面一端还有一个罩子一样的东西,连接个管子。
管子的另一头同样有一个小罩子,直接就罩到了刘知柔的嘴上,过了几息,医博士似乎不满意,马上又有人拿来另一组的发电机,并且把连接的管子同样接到了刘知柔的嘴上面的罩子处。
看着他们做这番动作的时候熟练,其实就连他们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这也是一个实验的项目,现在还没有系统化,也没有任何的经验。
旁边的“护士”不停地给诊脉的医博士擦汗,气氛显得非常紧张,还有人在那里按照某种节奏一下一下地按着刘知柔的胸口。
当随队而来的御医正要说话的时候,奇迹终于是出现了,已经昏迷过去的刘知柔竟然睁开了眼睛,脸色也不像刚才那样难看了。
“不可能,这不可能,戴个罩子就能把人给救活过来,那还要医生干什么?”御医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睛,声音非常大地说道。
“闭嘴,让你随队过来不是让你管这管那的,是让你过来跟张家的医疗队学一学,瞎说什么?张家的手段是你能知晓的?”
这时说话的不是毕老头三个老头中的任何一个,而是负责保护刘知柔的护卫,到舒州之后他显得非常清闲,根本不用他来保护,这个时候一听随队御医在那叫喊,怕打扰的房子中的人,不客气地呵斥了一句。
御医一个激灵,这才想起来,御医院派他出来的目的,一个是在路上帮着队伍中的人看病,另一个就是到了舒州之后跟张家的医疗队伍学习,到了舒州之后不用他出手看病。
被刘知柔的护卫教训了一句之后,他再也不敢像刚才那样大声地喊了,可却压制不住心中的激动,瞪大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里面刘知柔在医博士的吩咐中使劲地做喘气动作,可他嘴里却是在小声嘟囔。
“怎么可能?这难道是一种新的咒。”
他把这看成了治病用的咒了,通常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都会在使用针灸和药物的同时使出来某种相应的咒。
这个咒在张小宝和王鹃看来其实就是起到了给病人的心理暗示作用,让病人能够坚定信心,张家的医疗队伍同样也会学习并使用。
御医嘀咕的声音不大,可三个老头还是听到了,他们才不相信张家的医疗队会用咒,一扭头,正看到刚刚得到消息,匆匆赶来的张小宝和王鹃,于是毕老头连忙跑过去把两个人拉过来,指着里面的情形问道:
“小宝,鹃鹃,那究竟是什么?”
张小宝和王鹃凑到玻璃窗前一看,明白了,这是刚刚提出来的理论,没想到现在就用上了,只不过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竟然需要两台发电机才能支撑,比起氧气瓶来说差远了。
“毕爷爷,这个其实不用非要用在救人的时候,就算是平时用这个东西喘息也能比较舒畅,可技术还不行,得继续实验,等进一步完善之后那作用就大了。”
张小宝对着毕老头解释道。
第191章 飞飞其实更容易
刘知柔成功地活过来了,看到毕老头三个人之后,就开始说他到了另外的地方,时间过的很慢,似乎回忆了整个的人生。
张小宝和王鹃也听到了这番话,两个人却绝对不相信什么到了另外的地方,他们两个就是从另外的地方来的,当初直接就是一瞬间失去了所有的感官。
等睁开眼睛的一刻,就已经到了另外的世界,很神奇,两个人还为此事讨论了一番是否符合科学。
最后的结论是不符合狭义科学,符合广义科学,两个人给狭义的科学的定义是以现有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科学,给广义科学的定义是凡是需要研究和探索的就是科学。
未知不代表不科学,而是没有研究到那个地步而已,至于刘老头说的什么时间过的慢,那是因为思维过快的原因。
在缺氧的情况下,人的身体氧气供应会尽量把氧气供给大脑,思维在一定的时间内,反而更敏捷。
“元之啊,你猜我那个时候看到的是什么?”刘知柔躺在床上对姚老头问道。
姚老头上哪里知道去啊,疑惑地摇摇头,想从刘知柔的口中听到更多的讯息。
不仅仅是他,毕老头张老头还有张王两家的人都守在病床的前面听着,以期望能够了解阴间是什么情形。
不等刘知柔说话呢,张小宝就在旁边说道:“刘爷爷,您是不是在那个时候觉得时间过的非常慢,然后似乎周围的东西离您很近又很远,然后眼前有星星,就好像是在广阔的星空当中一样?
等着醒过来的一刻,就觉得浑身上下都麻麻的,连脖子都麻,手还在微微哆嗦,远处的景物和声音就回到了近前?”
“对,对呀,就是如此,小宝,你怎么知道的?”刘知柔一愣,接着就猛点头。
张小宝露出了一点点的笑容,没有解释,王鹃却在旁边接着说道:“刘爷爷,是不是你在觉得麻麻的时候的一会儿后,又发现喘气非常舒服,就好像夏天刚刚下过了一场雨,微风吹拂般?”
“是,是,就是这样,难道你们也知道地狱是什么样子的?”刘知柔更吃惊了。
张小宝和王鹃这下没有再说什么,一同转身离开,让四个老头都纳闷不已。
也就是他们纳闷,别人还真的就不纳闷,张王两家的人,还有内院的人“明白”怎么回事儿。
越是明白就越不能说,张王两家的人问候过就匆匆离去。
“哎呀,刘知柔的命也实在是太好了,都到鬼门关了,愣是让小宝和鹃鹃给拉了回来,看样子小宝和鹃鹃似乎没事儿就到鬼门关转一转,不然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拉个人和自己过去,是不是不一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