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大唐-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鹃也为难了,以前的办法似乎无法应用到新的地方,真正要饭的人,你给他一毛钱,他会磕头,职业要饭的人你给他五毛钱他会骂你。

舒州的百姓本来生活就不错,还能给人家什么帮助?富裕的百姓思想和贫穷的百姓也不一样。

张小宝也知道将要面对的是什么,说道:“是啊,比较难办,还好,这里是唐朝,要是换成我们那个时候,人都聪明了,想要笼络谁实在太难了,士为知己死的事情永远别指望,既然物质方面无法满足,那就从精神方面入手吧。”

……

“小宝,鹃鹃,快把地图拿来给我看看,我现在也有地方了,到时去了那里,你们两家可得照顾我。”

李珣手上提着一盏透明的灯笼在正月二十都没过的时候就赶到了水云间,看样子给他蹬船的人一定是累得不轻。

“李郡王,您看您这话说的,您现在可是从一品的实职大官了,我爹才不过是个从三品的小官,要说照顾,还是您照顾我们才对。”

张小宝别有深意地对着李珣说道,王鹃也在一旁附和“是呀,以后就该称呼您为王爷了,郡王也是王爷,王爷以后有事儿可派人来告知,何必亲自前来。”

李珣愣了,好像不认识张小宝和王鹃一样,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恢复过来,仔细地打量一番张小宝和王鹃,说道:

“你们怎么能这样?我知道你们曾经说过,最是无情帝王家,可我不是,我根本就登不上那个位置,除了你们,我就没朋友了,那我宁肯不要这个什么狗屁的从一品郡王。”

张小宝和王鹃本来就是试探,想看看李珣是不是变了,那样他们也好改变一下策略,此时见李珣竟然都要哭了,两个人突然不忍心了。

原本应该挂掉的人因为他们的出现依旧好好活着,可以说是他们造就了一个新的郡王。

王鹃一直把李珣当个孩子来看,既然李珣这样了,她也不忍心去伤害人家,看看张小宝。

张小宝也放心了,马上说道:“李公子啊,你不能这么说话,你到了地方就是郡王了,要显示出你的身份,现在就要练习一下,舒州是一个富裕的地方,同安郡尤为富裕,到地方之后,你根本就不知道将要面对什么,必须要学会某种本领才可以。

早就为你打算好了,你一到地方,就先建一个梨园,和京城与华原县的一样,内容却不能相同,你不能再穿棉布的衣服,必须是绸缎,离楚州不远,就用那里的布料吧。”

李珣就是再聪明也比不过张小宝和王鹃,经验不足,王鹃那是后来的世家子弟,从小就接触各种人物,张小宝更不用说了,什么样的人没有见过,什么事情未曾遇到过?

听到两个人这样一说,终于是放心了,他其实也很孤独的,别看他说句话,就有很多人过来奉承,他不需要这种所谓的帮助,他想要真正的友情。

掰手指头数,也仅仅有张小宝、王鹃、柳儿、馨儿和微微,别的人不是因他的身份躲开他就是刻意接近他,如果连仅有的朋友都失去了,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那我是不是也要多找点会乐器的人才行?不如从华原县调吧?反正那里的人都是听你们的。”

李珣还不笨,一句话就理解了张小宝和王鹃的意思,那就是跟随皇叔的脚步来走。

“不用调别人,到地方现培养也行,早就给你想好了,好几种表演的方式呢,第一种,鹃鹃。”

张小宝这下正好实行自己的计划,那就是精神生活。

王鹃配合着压嗓子,尽量用男人的声音唱道:“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诶!”

“绿水青山唵……带……笑颜……咹!你我好比鸳……鸯鸟……”张小宝跟着配合。

“鸳鸯鸟……”

“你们……你们唱的是什么?好听,还有意思,我到了地方就用这个?”李珣明白了,就是新的一种东西出来,想是皇叔的梨园到时也要跟着学。

男的非要唱女声,女的又是唱男声,以前从来没见过,看张小宝和王鹃在那里连唱带比划的,李珣突然非常的羡慕。

“这就是你们说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了吧?我也快要到娶妻了,还不知道能娶个什么样的,我说的不算,还是你们好,从小在一起,长大了也在一起,你们的水泥要多给我运点,我准备把同安郡全修成水泥路。

对,给我就行,不用搭理别人,他们和我同辈的人还惹不起我,只要有人为难你们家,我先帮你们挺着。”

李珣给张小宝两个人做着保证,他确实也是这样想的,在陆州的时候没少给张王两家分担火力。

皇家同一辈儿的人都恨透他了,包括太子都是如此,张家能赚钱,谁都知道,别人不敢去动,皇家的人又怎么可能轻易放过,可只要想动手,就会被李珣给挡下来,一定办法也没有。

李珣可是嗣宁王爷的儿子,还是过继过去的,其实就是两个爹,一个是生他的,一个是指望他继承香火的,别说他非常老实了,就是他造反,失败了之后都不会被杀,李隆基想要杀他,那就是同时要面对两个兄弟。

那么多的候爷,眼看一个个赚钱的买卖却无法插手,对李珣可谓是又爱又恨,李珣每年都要拿出很多珍贵的东西送给他们,让他们打心里不愿意拒绝,可却一直顶在张王两家的前面。

如果不是李珣,换成任何一个官宦的子弟,这帮皇家的人都敢过去找事儿,但李珣不同啊,他能直接给李隆基写信。

就没见过他这种人,有点屁事儿也要写封信跟李隆基说说,跟父亲唠唠,上次对付沈家的事情也没少说。

暗地里做点事情,只要不让人抓到证据,皇家的子孙一点都不用担心,哪怕威胁一下某个小点的家族,这个小家族也得挺着,除非朝廷上有官员能维护他们。

张家也被威胁过,结果就是,不仅仅没有让张家妥协,反而是迎来了张家的反击,加上李珣不停地打小报告,众皇家的子孙郁闷坏了。

张小宝听明白了李珣话中的意思,点点头,没就这个事情多说什么,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李珣的原因,更多的是看李隆基。

自己家这几年来没少给李隆基好处,除了新发明点东西给李隆基,还暗中把股份也给了他,加上拿出来的东西全是利国利民的,只要李隆基不缺心眼就不可能对张王两家如何。

“小宝,鹃鹃,你们说,我们到了那里,种什么东西最值钱呢?种白叠子?”李珣解决了一个梨园的事情之后,又想到了陆州那里的发展思路。

“当地人原来种什么,就还种什么?一直没和你说,其实增加粮食产量不算太难,尤其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下。”

张小宝稍微犹豫了一小会儿,终于是决定把麦饭石说出来了,这东西确实很重要,别看只是微量的元素,可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却非常大,不然的话也不会因为水质的影响而产生什么大骨节病了。

硬水,就是连续喝一吨都没有任何影响,主要是就对人体长期的作用,麦饭石对植物来的作用稍微快点,之所以在张小宝和王鹃那时没有人用麦饭石种植物,不是没有效果,而是不值得。

就好像是不把石油提炼出来,而是用原始形态抹在柴火上给农村的大炕烧火一样,多抹点,连炕灰都能给顶出去,甚至把炕顶开,可那绝对不是石油的真正价值所在。

对于现在来手,埋饭石就没有太多的作用了,该用来洗澡的洗澡,该用来泡米的泡米,该用来净化水的也同样使用了,张王两家无论怎么用,都不需要太多的数量,张小宝和王鹃还没傻到现在卖什么纯净水和矿泉水。

……

在张小宝的讲解下,李珣终于知道增产的方法了,一个是种子的挑选,然后就是消毒,接着是肥料的综合使用,第四是麦饭石,最后是抛秧,还有一种是种植棉花时使用的农药,石灰水、靛蓝。

“这几种方法你们怎么不早拿出来?那样的话,司农寺研究新的种子的时候就会更方便了。”

李珣已经听傻了,原来张家掌握了更多的东西,却一直都是悄悄地进行,怪不得他们的粮食产量那么高。

“李公子玩过扑吧?底牌让人知道的越多,那就越不安全,如果不是你要到新的地方,还得在本来繁华的地方做出成绩,那这个秘密可能还要等几年才能让人知道。”

张小宝这次可没有骗李珣,他确实是在为李珣铺路,郡王好啊,不用交租税,别人都不会交,如果李珣交的话,那……在得罪人的时候同样也会得到很多的好处,本事大呀。

何况李珣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有钱,别人随便交租税或许会让其他人有更多的想法,李珣不会,他帮忙修运河就拿出去十万贯,张小宝也同样拿了十一万贯,把钱财摆在明面上,对于李珣才是最安全的。

……

舒州,离三水县的距离比陆州近多了,交通相对来说更方便,从长江也可以进运河,到了运河那就简单了。

在张王两家准备搬家的时候,毕老头也做好了准备,他现在是已经养成习惯了,跟张家在一起才能享受生活,并且还可以看到张家在某个地方的发展。

为了帮张家的忙,他还管张家要了几套家具,最豪华的那种,连鳄鱼皮的坐垫都包括进去了,一律送人。

张小宝和王鹃对老头的做法也非常的感动,别看是白要去送人,两个人都清楚,有很多人不是你想送什么人家就要的,有毕老头在,这点便不用愁了。

在正月二十七这天,张王两家的船队出发了,对,就是船队,在没有化的冰面上撒盐,用人工去疏通,愣是把三水县到京城的小河给疏通了。

这一刻才真正地显示出张家的能耐,很多人都用夏日冰城,寒冻流水来形容张家,凡是平时认为不可能的,对于张家来说就可行。

当张王两家上路的时候,黄河的水还没有完全融化掉呢。

许多官员和世家都在盯着看,想看看张家会怎么做。

张小宝知道,这一刻必须要从水路过去,行进的方法涉及到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能不能让舒州那里的地方官服气,能不能让某个想要对付张家的人退缩,都在黄河水没有融化的时候。

十吨的盐从京城一口气撒到了运河连接的地方,张家的大型船队动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船队的船在张家还没有从三水县出发的时候就经过了改装。

一寸厚的铁板被装在了船头,船能够接触水面的地方也装了半寸厚的铁片,船上没有拉更多的货物和人员,在船尾的地方装了不少的石头压船。

就连船的左右两边的轮子也同样包上了铁皮,速度慢是慢了,但,当张家的船队顶着被盐化开不少的冰层前进的时候,所有准备看张王两家笑话的人都无语了。

强,实在是太强了,他们明白,张家不用非在河上走,走陆路也一样,可人家就是选择了河道,这不是什么船能不能过去的问题了,它代表了张王两家的态度。

当船队破冰而走的时候,聪明的人都明白,这不是船硬,是张王两家人的骨头硬,用此方式来告诉想打主意的人,掂量下自己的分量,能不能碰得动张王两家的傲骨。

望着那强碰强破冰缓缓而行的船队,所有观看的人都动容了。

第158章 新任之地有事情

船队用了十二天的时间才到达开封,好在这条水路比较直,不像上游那样有一个“几”字,否则按船队的做法,就需要耗费更多的钱财,并且让当地引发水灾。

船队一过,黄河这条水路马上也跟着通航了,尤其是渔民,一部分人有船,非常感激张家的船队把路给趟开了,他们又可以到河中撒网捕鱼。

还有一小部分的人则是显得非常生气,本来可以在冰面上刨窟窿抓鱼的,现在好了,抓不到了。

来回摆渡的人再一次有了活干,能在冰面上走的百姓稍微有些埋怨,他们看不到太多的东西,只知道又得花钱了,却不清楚,今年掉进冰窟窿中的人少了。

就算张家的船队不提前破冰而过,用不上几天也要开河了,在冰面上走非常危险。

张家为这次的旅行直接付出三万多贯的代价,盐啊,那是需要花钱的,还有包船用的铁,并且还有一艘轮船倒霉地遇到了罗在一起的冰块给撞个大窟窿,轮子也坏了,只能留在当地让人修补。

“他们应该感激我们才对。”李珣站在船头,被冷风吹的鼻头红红的,声音囔囔地说道。

现在的他已经不像当初那样什么都不懂了,对事情的判断方式越来越接近张小宝和王鹃。

花大价钱破冰,算是张家留给京城的一点好处,下游可以提前引水泡地了,自从三水县张王两家庄子出现石灰大粪沤地的方法以来,大部分的百姓都跟着学。

这个方法沤粪的速度快,沤出来的粪肥力还足,主要是可以把很多的稻草杆子还有树叶什么的一同沤进去,已经使用了几年了,加上司农寺根据张家提供的方法,和他们自己的研究所培育出来的种子,也在离京城近的地方种了两年了。

产量很高,去年京城从南边调运的粮食就少了许多,这个功劳张王两家没有去争,该给谁就给谁,想来朝廷的人心中都明白。

除了能提前泡地,还能让上游的冰化的快,水流的越快,冰化的也越快,能够避免几字形的地方形成冰坝,并把春汛的可能给降到最低。

这个方法很好,如果还能配合打孔埋火药炸的话,年年都能省心。

朝廷中的有识之士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可投入实在太大了,三万贯啊,这还是张家自己有买卖所花出的成本钱。

五年可能有一次遇到春汛,这规模或许大,也或许小,如果是大规模,那么投入几万贯提前疏通值得,若是小规模,或根本没什么危险,年年这么花钱,谁都受不了,用钱来换取未知的危险,没有人敢提出来。

朝廷的人明明知道好处,却不能提,李珣则是不同,他有自己的想法,他准备跟张小宝和王鹃商量买火药,并且学习定点爆破技术,这个技术一直被王鹃掌握,其他人根本就不会。

李珣认为是张家掌握了方法,他是想每年拿出来五万贯的钱,趁开河之前的一段时间来破冰,他认为值得,虽然五万贯的钱在年景平常的时候能买来两千五百万斤的好粮食。

他有钱,各种与张家合伙的买卖,一年能够给他提供二十多万贯的收入,这还没算已经投入进去开发新行业的钱呢,等那几个地方可以赚钱了,他的收入更多。

他又不准备造反,实在不知道留那么多的钱干什么,以前赚钱是为了几的日子好过点,同时跟同一代的皇家的人炫耀。

现在他的日子已经好过了,最舒服的家具,自己的船队,别人买会很贵,他都是成本钱,钱多了不花是一种罪呀,别人也会眼红的。

李珣现在理解了张小宝和王鹃的理论,那就是消费可以提高整个大唐的国力,有需求才有产出,许多的百姓思想都太单一,根本就不去考虑怎么多赚钱,有地的人家就守着那么点地。

一年只种一茬粮食,春天忙,夏天跟,秋来收,冬天就缩在家中不出门,这哪成啊,李珣见识过陆州百姓的建设,总是能找到活干,还不累,把休息的时间都分散开来,一年的收入是京城周围平常百姓的上百倍。

有一部分是因为地域的关系,更多的是百姓想不到更多提高收入的办法,那就得去引导。

李珣现在就想做这样的事情,他学会不少的点子,不是张小宝和王鹃教的,而是他自己根据张小宝和王鹃的行事风格琢磨出来的。

京城中也养各种的动物,不是为了吃,只用来观赏,那百姓就可以同样去养,养点兔子了,养点鹿了,何必非要到山上去打猎?

李珣就琢磨着,先每年投入五万贯来疏通快要开化的河道,再拿出来五万贯的钱鼓励京城和北面的百姓养动物,尤其是地广人稀的所在,随便种点人不爱吃的粮食,到时候为动物。

一件兔子皮制作的大氅,也能卖上七八百文钱了。

“落后,思想实在是太落后了。”李珣搬个椅子坐在船头的地方,看着码头上几个要饭娃子,一面打了个手势让人去带过来,一面嘟囔道。

张小宝和王鹃觉得李珣似乎是入魔了,这多亏了带他一同做买卖,不然的话,按他的那几个想法,根本就不用生活了,朝廷那里有点事情,他就往外拿钱,自己拿也就算了,每次还得拉上张王两家。

甚至与之合作的其他商人同样跑不了,就说修运河吧,估计今年的秋天就能修差不多了,朝廷本来准备投入二十五万贯的钱,修个简单的运河连接主运河。

结果只李珣和自己家就拿出了二十一万贯,其他商人合起来,足足是四十万贯,李隆基马上就不拿钱了,并且把运河的图纸也给改了,比当初的更远也更宽。

好在负责修运河的人是一个世家的官员,隶属于工部,有刘知柔压着,不会也不敢去贪这个钱,不然的话,自己这边宁肯耗费人力,派出内院的人过去修。

张小宝和王鹃不怕花钱,以后还有更多的收入,他们就担心自己拿出来的钱最后没有办成事情反而是让人给贪污了,两个人最讨厌的就是贪污工程款。

真有本事的话,把一个下县经营成一个上县,当县令的人贪污十分之一的租税也说得过去,百姓才不管你贪污多少呢,只要能吃得更饱,住上更好的房子,那就是好官。

张小宝和王鹃两个人在想事情的时候,李珣见二人不出声,说道:“小宝,你们倒是说句话,怎么能让百姓不愚昧?”

“那还不简单吗?让他们都识字,都能看各种的书籍,使他们了解外面的天空有多广阔,明白大海是什么样子的,他们自然就会转变。”

王鹃直接给出了答案。

“这么简单?那你们可要帮我,我准备在三年内就给百姓提供这样的学习场所。”李珣信心十足。

张小宝和王鹃使劲摇头:“三年?三十年能够让所有的百姓能识字就已经不错了,三年内我们可拿不出几千万贯的钱财来帮你达成愿望。”

“怎么需要那么多?”李珣想法简单,就是让人到贫穷的地方建学堂,一个村子建一个,用不上太多的钱,就地取材,到时百姓就能学了。

张小宝和王鹃不用李珣说出来就知道他想什么呢,张小宝觉得还得继续教导李珣才行,他想的太简单了。

“不要以为建学堂就够了,百姓才不会去学呢,想要百姓腾出时间来学习,就得让人家吃饱了才行,得提高生产力,这个不难,三年之内,一定能找到产量更高的作物让百姓种。

然后就是修路,互通有无,鼓励百姓多养家禽和牲畜,前期甚至需要借他们钱,接着是书籍的印刷,这个也不难,已经再改进造纸了,小蔡的方法不错,可以把工厂修在海外之地,用那里的树木来制造,咱们大唐开荒的时候也尽量别烧,把树木和草什么的留下来,用以造纸。

这笔钱我们愿意投入进去,就是在各地开设造纸上,印刷我们也有新的方法了,这都简单,最难的地方来自于文人,印书的时候,不能像现在这样,你看那冰,按文人的话来讲,那就是,冰者,水寒之而寒于水。

那百姓得学多长时间,就说冷了水就结冰便可以了,但这绝对不行,文人好不容易有点能够炫耀的东西了,他们能让你用简单的话来表达简单的东西?

我家养点蚯蚓喂鸡不是还有人找毛病吗?说什么地龙者,生乎与地,由土而存,鸡食土龙乃天择也,人可逆天哉?殆矣。

这纯属放屁,我养点蚯蚓怎么就逆天了?可百姓要学的正是这些知识,你教他们“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这个有用吗?

人家就想知道,怎么种地能种出更多的粮食,怎么养鸡能长的更快,什么东西和什么东西不能放在一起吃,这就叫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神秘性和利益,他们什么事儿都能干得出来。”

张小宝一提起这个事情来就觉得憋屈,想多教别人知识还得考虑现在的环境,很多学问只能教庄户,外人一律不告诉。

李珣也还记得这个事情,呵呵一笑,说道:“那个当初弹劾你家的官员不是被流放了么,还想他干什么,他也是缺心眼,什么时候弹劾不好,非是在河南道发蝗灾的时候弹劾,你家的鸡正在那里使劲吃蝗虫呢。

既然阻力太大,咱们就慢点来,至少在我治下和你爹治下这般做,没有人能管得了,你知道你爹为什么能被安排到舒州吗?可不单单是你家交换了两个好东西,最主要的是上任的刺史太不象话了。

舒州那里前几年每年上交的租税折钱为十一万贯,上下浮动不大,可这几年一年比一年少,去年年底运送之前,上报是六万贯,那可是上州,还没你家的三水县一年的钱多呢。

一个三水县的租税比两个舒州的钱还多,你说不收拾他收拾谁?朝廷现在没事儿就用三水县来和别的地方做比较,以前别的州府上交租税后,总是能被褒赏两句,自从有了三水县的租税后,就算是楚州那里去年送上来十八万贯的租税,皇叔也是扔了一句“知道了”。

这次把你爹派来,就是希望能再现当初的情形,最主要的是和当地的家族以及被收买的官员和富商斗,那里不是没钱,是能不能收上来的问题。”

“哦……原来如此,好,我喜欢。”张小宝点头,表示明白了。

王鹃也显得非常兴奋,她就希望看看张小宝在商场上的手段,当初张王两家最艰难的时候,就是张小宝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运作,让一个个过来找事儿的商人折戟沉沙的。

好长时间都没有见过了,比较怀念,舒州的商人越厉害越好,很多表现古代的电影不是多演了么,当官的过去就先被为难,然后找到证据一举把人给收拾了。

那实在有点落入了下乘,何必找什么把柄来收拾人?直接用商战来对攻多好?

张小宝哪知道王鹃考虑这个呀,他说好是因为到地方了形式复杂,容易锻炼父亲,那里可不是陆州,难着呢。

至于是否会因为斗不过人家而失败,失败之后的事情,根本不用考虑,不存在这样的结果。

李珣也不担心,他不相信还有谁能斗过张家,别的官员怕,怕当地的家族以及商人和朝廷种某个人或某几个人有联系,到时候在背后捣乱,怕和某个候爷、像他这样的郡王以及王爷有牵扯,张家不用怕。

涉及到皇亲的话,自己出面就足够了,大家都是一样的身份,谁也别想压谁,何况自己还有钱,小宝和鹃鹃不是说了么,有钱能使磨推鬼,更主要的是自己可以随时把出现的事情写信给皇叔。

不是什么折子,就跟家书一样,这可是只有自己能享受到的待遇,谁让他别的人没跟住张王两家呢,皇叔想要了解张家高人的情况,那就得让自己写信,家书可比写什么折子有用多了,无论什么事情都可以写在上面,皇家的人谁敢捣乱皇叔就收拾谁。

来自朝廷官员的压力就更不用担心了,估计现在已经有消息传到舒州了,意思就是别指望他们在朝堂上会帮忙说话了,自己想办法吧。

张忠事儿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糊弄,皇叔还有宰相几个大的官员都在盯着呢,弹劾可以,折子有道理的压下,没有道理的治罪,在朝堂上直接说出来的就给转移话题,期待张家能够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李珣能想到朝廷那里打的什么主意,一个三水县能给弄成上县,每年交那么多的租税,那一个上州岂不是交上来的租税更多?谁敢在其中找事儿,那和找死没区别。

……

“王爷,人带来了。”下去领乞丐的人回来,把六个小要饭的给领到李珣的面前回话。

“嗯,带下去洗干净了换身衣服,跟船走吧,问问他们有没有家人,有的话把家人一同带走,家中如果富裕的,那就把娃子带走,以后记得,只要看见这样的人就带回府,能帮一个是一个。”

李珣随意地扫了眼六个娃子,吩咐过后就不提这个事情了,他现在想明白了,只要是在他能力范围内的,他就出手帮帮,如果全大唐所有富裕的人都能如他一样的话,那大唐还有要饭的吗?

要饭并不能说明人家什么都不行,其实是没有别的机会,凭自己学来的知识,找到工作的机会还是很容易的,娃子就让他们念书,长大就有用了。

六个要饭的娃子不知道李珣的身份有多尊贵,他们只知道,给他们吃穿的人比县令还厉害,县令见了都哆嗦的那种,村正就更不用说了,怪吓人呢。

“小宝,船要停几天?可别耽误了春耕。”连名字都没问的六个娃子被带下去后,李珣无聊地对张小宝问道。

“原本是打算补给一下今天走,可既然到那里会遇到麻烦,那就只能多停两天了,准备准备,耽误两天也没什么,你到那边以后会有很多的良田,该种什么种什么,同时把荒地也给包下来。”

张小宝也非常的悠闲,他和王鹃现在工作少了,每天只剩下学习、锻炼和陪弟弟妹妹们玩,不用管民生等事情,有更多的精力放在算计上面,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儿。

李珣点点头,他相信张小宝不会闲的没事儿骗他玩,可又想不出包荒地干什么,不等他问,张小宝就给他解释道:

“荒地包下来后就在上面盖房子,大部分的养蝎子,小部分的我要做个实验,要是有山地多养点蛇也行,那里的发展方向今后要改变,每一个地方需要有每一个地方的特色。

今年夏天,粮食就不缺了,会从海外运回来大量的粮食,舒州那里不用非要产多少粮,我准备把那里打造成一个药材的基地,你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吃好了教给当地的百姓,在尝试种植其他药材。”

“哦……药能养能种啊?往拿卖呢?以后宫中的药就不缺了。”李珣还是头一次听说这玩意,以前都是让有药材的地方进贡,用各种东西来顶替租子,如果能养的话,那捕蛇的人就能少死点,把捕蛇的人找来养蛇就行了。

张小宝颔首“能种能养,就是药效可能会差一点,没关系,加大用要量就行了,直接卖给医院,你需要总结种养时候出现的各种问题,然后让当地的百姓来种来养,我们统一收购,可不是五湖商会的那种骗。”

“那医院还能赚钱吗?药材多了,医院卖不出去怎么办?”李珣担心产出太大后,医院赔本,赔本的买卖不能做,不然入不敷处的话,医院就会夭折。

“根本就不够,我准备把德艺医院开遍整个大唐,不指望赚钱,只要保持本钱就行了,有钱的人多话点钱,没钱的人少花,凡是孕妇、孩子以及年龄到了一定程度的人,实行免费医疗。”

张小宝一直没忘了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的事情,运营的形式不一样,可他能承受起来,一点一点发展,总有一天可以实现,难度比较高,是一条别人从来没有走过的路,非常有挑战性,哪怕失败了也不怕。

第159章 初次交锋有不屑

春乍暖的时候,开封这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