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大唐-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寒风中的百姓只有离张忠最近的人才会说话,其他的人都静悄悄的,七八岁的小娃子也懂事地一声不出。

张忠没有办法了,又找到自己的那个扩音器,对周围的百姓喊了起来,无非就是说自己很好,在陆州那边过的不错,让大家不用担忧,再就是让百姓多回家过年,过一个好年,也给百姓拜个早年。

百姓其实也不准备干什么,就是想看看张忠,看到张忠一家人都没有事情了,那就放心了,外面毕竟冷,一个个的看过了突然一现又被抱回去的四个小娃子,说出番祝贺的话,便纷纷散去。

张忠不敢走,也不能走,就站在车厢上面,看着百姓一个个离开,等所有的百姓都走了,这才爬下来,钻进车中,手在火炉上面烤,冻坏了。

手和脸是凉凉的,张忠的心里却是暖暖的,他都知道冷呢,人家百姓等那么长时间难道就不冷?

“夫君,是不是发现当一个好官比当一个贪官强?公道自在人心。”张王氏眼睛红红,显然刚才也被感动了,就算是皇上来,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百姓到此迎接,除非是派兵赶出来。

可自己的夫君仅仅是回次家,就有百姓自发地等候,这要是不算好官的话,什么才算?

张忠也觉得非常有成就感,感叹道:“等我老了啊,我就对我孙子说,当年……”

“多亏是这个时代,换成我们那时,真有官员受到如此的爱戴,那这个官员就完喽,爱戴应该给领导。”张小宝庆幸地说道。

“我怎么发现你总是攻击领导阶层呢?都是为百姓服务的,百姓的公仆。”王鹃已经不只一次听到张小宝的抱怨了,觉得这样不好。

“拉倒吧,你说这话不脸红?我没攻击谁,我就是说一个事实而已,这个时代好啊,趁着好时候,多给百姓做点事情,也不枉在天地间又走一回。

我准备趁过年这段时间,开始对三水县和耀州的百姓施行免费医疗,只要是本地的人都可以不花钱看病,这就叫投桃报李。”

张小宝也就是一说,不可能跟王鹃讨论更多那方面的事情,毕竟王鹃的家中有这样的人存在。

王鹃想了下,说道:“其实和官员没有关系,是人性的问题,就是生活在社会最地层的百姓,你让他有一天当上大官,他不知道民间的疾苦?他就能是一个好官?不说啦,你想要免费治疗一县一州的百姓,那钱从哪里来?

我们是不在乎这点钱,可问题的根本不是我们有多少钱,而是这个钱为什么要出,怎么出。”

“简单啊,就从赌博的钱中出了,彩票咱们管不了,可那个赌博的我们负责,要与当地饿官府有联系,赚到的钱就正好用来做医疗,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人家很多国家医疗教育都是免费的。

别人能做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做,不仅仅是这两个地方,陆州那里以后也一样,不仅仅是本地人免费,就是外来的人也同样享受免费医疗,羊毛出在羊身上,可是很多人明明知道,却非要把羊身上产的羊毛用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羊身上,结果羊都死了,他也没有羊毛可剪了。”

张小宝根本就不在乎什么钱,他现在很高兴,高兴生在了这个时代,做好事儿的时候受到的阻力很小,小到没有阻力,只要你别把好事儿做大了还打着自己的名义就行。

捐给朝廷的钱,你不强调非要提你的名字的话,朝廷就会接受,并且真的把这笔钱用到百姓身上,很少有人敢去贪这笔钱,和律法无关,还有一种东西叫道德。

触犯了律法的官员无非是按典而行,可要是被人揭破了道德方面的东西,那这个官员就自杀吧。

“你还是在抨击,想想现在吧。”王鹃听出来了,张小宝似乎对官场上的人非常不满意。

“怎么许做不许说啊?现在我就想快点长大,到时候当宰相,在全国普及义务教育,从四岁的孩子开始,一直教到二十岁,然后就是医疗免费。”

张小宝把自己的梦想说了出来,他觉得自己很伟大,伟大有时候也是一种信念,激励自己去完承想法。

王鹃看了张小宝一会儿,说道:“你的目标是好的,可一切的事物都要依靠人来执行,你能保证所有的人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出现任何的偏差?

还有啊,你教育那么长时间干什么?会识字就行了,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会很多东西的。”

“为什么不需要?如果我从小也能受到好的教育,那现在或许就能……”

“你现在或许就不会与我一同到这里了。”

“那我也要进行下去,全民普及,主要的原因是,这样一来,有很多的东西能够传承下去,而且你的理解错了,知识不是非要马上用到,而是做为生活中的积累,当你觉得认识字并且能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不认识字的人的渴望?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贴个告示上去,你认识字,抬头扫一眼,哦,原来这么回事儿,你就走了,因为和你没关系,可你不认识字呢?你根本就不知道告示上写的是什么,得问别人。

当你用最简单的方法测算距离的时候,你或许觉得很年个厘时秒年个,可你知道有多少人想量一量地有多大的时候而不知道方法时的苦痛吗?

天空是蓝色的,因为我们都学过,这是光的波长不同造成的,可大唐的人不知道啊,如果不去探索,那么就幸福又无知地活着,可真的有人想要去探索的时候,他会非常苦恼,因为那涉及到了太多的基础知识。

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无知让自己或者他人失去生命,至少我们知道一氧化碳中毒的简单急救方法,你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一次,可真当你用上的时候,或许挽救的就是一条生命。

知识,就是前人总结出来的常识,我要坚持下去,一定要普及教育,加进去各种的专业,形成体系。”

张小宝变得又有些疯狂了,王鹃早就知道张小宝的这个“病”,点点头:“我其实是支持你的,可你以后的教育如果触犯到了现在人的思想的时候该怎么办?我可不希望你成为布鲁诺,哥白尼就很聪明。”

“这个事情简单,知道佛教吗?人家从印度那里开始的时候可不是我们后来知道的那么全面,是后人一点点补充进去的,补充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无论你怎么去质疑,人家都有合理的解释。

那我们就可以采取办法,让现在的思想和我们要教的知识结合到一起,统治阶级其实根本就不在乎一件事情的对与错,他们在乎的是能不能维护他们的利益。

所有的宗教其实都是为战争服务的,只不过有些人就是不承认,信仰宗教的人其实很好理解,那就是迷失了自己的人去寻求外在的帮助,不信别人宗教的人是因为他相信自己。

我们给统治阶级一个信心,那就是,不管我们怎么教,最后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就可以了,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你说我们回去能不能受到庄户的招待?”

张小宝终于是不谈论这种哲学和矛盾范畴的东西了。

王鹃听到张小宝说招待,开心地点点头,突然又有点害怕地哆嗦了一下,说道:“小宝,咱们还是自己做喜欢吃的东西吧,我估计回到原来的张家庄子,我们吃的就是烧鸡和熏鸡,他们一定会让我们品评他们的手艺的,我可不想。”

“呃……”张小宝也反应过来了,确实,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庄户,看到主家回来了,同样会把自己做的最好的熏鸡拿出来。

太可怕了,实在是太可怕了,张小宝能够想象得到,只要尝了一家做的烧鸡或者是熏鸡,那么其他人家的也同样要尝一下才行。

是,这种东西偶尔吃一只还不错,可架不住不停地吃啊。

张小宝的脸刷的一下变白了,他真的无法想象连吃那么多只鸡的后果。

王鹃脸色也变了,碰碰张小宝“小宝,你最聪明了,想象办法吧。”

“哦,想,我这就想。”张小宝答应的非常痛快,眉头皱起来,似乎面临一个比诈骗还难的难题。

……

当队伍来到了水云间酒楼主店这里的时候,张王两家这次到陆州的人都彻底地放松了下来。

别的地方都被冰给封住了,惟独这里,还能看到清澈的水在流淌,水面上一层雾,把水云间连着的几个酒楼完全笼罩在当中。

这种景象和自然界没有任何关系,纯粹的认为而成,先是让人刨冰,然后每天按时撒盐,接着就是用炭火盆在水上烤。

所以水没结冰,还有雾气。

过年了,张家三个庄子,还有王家一个庄子的庄户都回来一同热闹,去年就是如此。

车队一出先,早已等在那里的庄户就围拢过来,不像华原县的百姓那样问这问那的,基本上都是打声招呼就开始从车上往下抬东西。

不仅仅是张王两家四个庄子的庄户来了,就连葛家庄子的庄户也凑到近前,他们也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张王两家的主家了。

他们对自己的葛家不怎么关心,他们更关注的是张王两家,前些日子就听说张家的庄户张求被人打了,骨头折了,腿上还被人划了一个大口子,肿的和腰一样粗。

听说打了张求的人是一个南边的大家族,当时都吓坏了,可后来又听说,张求被治疗过来了,打人的整个家族都跑了,看来张王两家的老爷还是当初的主家,正如十五那天说的一样,一同照亮星空。

今天一定要好好看看,张家的家主是胖了还是瘦了,恩,没胖也没瘦,可变黑了,还有张王两家的四个小祖宗,让人小公子和小娘子抱着呢,胖乎乎的,怪沉的。

张小宝抱住自己的弟弟和妹妹,站在车旁边,打量起自己的家,一年多没回来,给他的感觉却好像过了整个世纪那么久。

四个小家伙不知道是心有灵犀啊,还是同时看到了什么好玩的东西,一起咯咯咯地笑出了声。

小贝用她那还流着口水的嘴,吧唧一声使劲地亲了张小宝一口,张小宝被妹妹亲了一口,也没法擦,只好把弟弟往这边挪了挪,一脸的口水蹭到弟弟的衣服上面,反正一会儿也要洗。

一个庄户这时挤开人群,手上还端着一个装有烧鸡的盘子凑过来的时候,早已得到吩咐的家人马上就开声说道:

“主家为庆祝新年的到来,为庆祝能一同与庄户过年,戒荤腥直到三十,内院人等一同效仿。”

“哎呀,还有烧鸡呢,可惜不能吃啊。”张小宝想出来的就是刚才内院人口中说的计策,这要是没有先见之明,一家人就完了。

第149章 回家熟悉略改变

走在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土地上,张小宝和王鹃不停地打量四周的景色。

一条条的水渠已经冰封上了,小矮树又长高了点,还有青绿色的植物在冬天中生长,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

以前的小娃子也都长大了,身上依旧穿着同样的衣服,按男女分成两色,站在人群的中间,恭敬而又好奇地看向张王两家主家的人。

远处的田中依旧有用稻草搭建起来的通道,一群麻雀落在旁边,小脑袋一点一点地在稻草中寻找干瘪的稻子。

落掉叶子的树枝上几只喜鹊应该是别人惊动了,站在那里不时叫上两声。

木制的回廊上被人雕刻出各种图案并用新漆刷过,曾经给小娃子们用来烧烤东西吃的炉子依旧立在那里,装着红色的炭火。

一个池塘被认为地用炭火烤过,水面并没有结冰,不知道是哪家不怕死的鸭子,十来只聚集在一起,在水面上游动,偶尔把头伸进水中吃两条小鱼,又被一只从旁边蹿走的野猫吓的呼啦啦游到另一头的岸边,于岸上飞一般的向家中跑去,也不怕被冻死。

远方的山洁白一片,间或露出点点的青绿色,已经感觉不到多少热度的太阳挂在当空,把地上的雪照的更亮。

一切似乎多没有改变,一切又好像和曾经不同。

庄户们有人来答对,张小宝和王鹃不管那么多,看过了周围的景色之后,直接向家中跑去,三条大狗在后面紧紧跟随。

“哎呀,还是回家舒服。”张小宝进门扑到炕上之后,感受着从炕上传来的温暖,一脸幸福地说道。

王鹃则是把外面的厚衣服脱掉,坐在铺有厚厚垫子的椅子上面用手指向各个东西给三条狗介绍,也不知道狗能不能理解。

……

张王两家主家的回归,让整个庄子比往常过年的时候更热闹了,庄户们都从外面回来过年,一个个的脸上洋溢着喜气。

稍微冷清的水云间依旧有不回去过年的人住着,甚至是书院中也有人无法回家的学子停留。

张王两家的四个小家伙已经不再进到属于他们的房子中玩耍了,需要解决里面的取暖问题才行,一个个在炕上翻滚,不时地用小手在绣有图案的炕被上抓抓。

张小宝和王鹃没陪弟弟妹妹们玩,两个人让工匠制作了一个狗窝,怕直接挨着地凉,架起来两寸高,三层的板子中间还塞上了碎布,里面是干的稻草和一个褥子,做得很大,就跟小房子一样。

三条够或许是从温暖的地方过来,还没有完全适应北面的寒冷,狗窝刚一做好,就钻进去缩成一团,只有大狗露给脑袋出来,好奇地看看冬天的景色。

宋静功也来了,可惜会养鹰和狗的两个兄弟没有在这边,说是要去其他的地方寻找更好的狗和鹰,让张小宝和王鹃无缘一见。

眼看就要过年了,张小宝和王鹃也无法往外跑,就在家旁边转转,同时去看看另外两个庄子上的庄户,给庄户们送去从陆州带回来的特产。

今年的田地中依旧种了不少青菜,不用再往别处卖了,除了供应庄子上吃,剩下的就送到水云间。

因为方法已经传了出去,整个大唐寒冷的地方都有百姓在种反季节的蔬菜,就地取材成本低,可价钱也就不能卖那么贵了。

“这才是将将富裕了,比起真正的富裕还差太远,以后要继续努力。”

王鹃和张小宝沿河溜达的时候,看到三水县的百姓身上穿的衣服,还有脸上的气色显得很高兴,却依旧不知足,还想继续提高三水县百姓的生活。

现在百姓穿的还是麻布的衣服,只不过厚了许多,不像以前那样,薄薄的一层,冬天里冻的发抖。

但这不是两个人的目标,二人准备让所有的百姓冬天都能穿上棉衣,比麻布的衣服舒服,还保暖。

三水县的百姓不知道还有更好的东西,他们现在就已经非常满意了,今年打的粮食比起往年来更多,家中有闲人的就养鸡、养猪,也不排斥吃鱼了。

快过年了,几乎家家杀猪,做香肠,做血肠,做粉肠,猪皮猪骨头也不用扔,送到当地的工坊,还能换一笔钱。

别看外面穿的是麻布衣服,里面都是丝绸的衬子,脚上也穿着皮鞋,平时想吃肉就能吃一顿肉,油盐不缺,谁让他们所处的位置是交通要道呢,总是能找到赚钱的事情来做。

张小宝和王鹃在不是太满意的时候,行路的当地百姓却一个个喜气洋洋,看到个认识的人就高兴地打招呼。

“要是有铁路就好了,运输方便,能把南面的粮食大量地运过来,现在三水县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可西北那边依旧没有什么改变,该穿不上衣服的人还是穿不上衣服,该吃不饱的也无力解决。”

张小宝一想到各个地区的生活差异,还是觉得做的不够,只有当所有的人都不用担心吃饭问题了,那才是真正的温饱。

“那也依旧会有矛盾,人在社会上,都是相互比较的,总是有一部分头脑灵活的人,通过各种手段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地位,有的是符合道德与法律标准的,有的是则不是。

可不管哪一种,没被抓到,那生活就会好起来,并在有了原始资本后,与别人拉开更大的距离,人的欲望是无尽的,哪怕你让所有的人都吃饱了,可钱多钱少,吃的质量还是不同。”

王鹃想到了社会的矛盾上面,微微叹息了一声。

“我可不考虑什么社会矛盾,只要是我爹呆的地方,那里的百姓就一定要有好生活才行,内部矛盾可以通过对外的国家政策来转移,你说当所有的人都识字,都掌握了基础的知识以后,都富裕了,那么皇权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稳固?”

张小宝拉着王鹃朝一个依旧有人看守的亭子走去。

王鹃愣了一下“应该不能了吧,百姓知道的东西越多,就越不容易被控制,除非每一代皇上都是那么厉害,只要有一代不行,那就完了。”

张小宝没再多说什么,好奇地看着亭子中的两个人,一男一女,准确地说是一个老头一个老太太,亭子后面的房子也与其他亭子不同,其他的亭子后面只有一间房,专门为了取暖和休息用的。

这个后面竟然是三间房,从痕迹上看,旁边还有一块菜地。

亭子里面依旧有一个小炉子,炉子上面烧热水,还顺便煮煮茶叶蛋,给来往的行人提供方便。

但这里面还多一个卖煎饼果子的地方,老头和老太太就那么坐着,相互之间也不说话,眼睛看向同样的地方,如果仔细盯着看,会让人有一种失去了距离的感觉,似乎很远,又好像离的很近。

“为什么会这样?让人在看到他们两个人的时候,有种独特的心绪。”王鹃觉得很有意思。

“因为这是心灵上的距离,跨过的是岁月,老爷爷和老奶奶是一家人,经历过许多事情后,他们的心态不一样了,坐在那里显得宁静又悠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没事儿做了,有闲心来感怀,走,我请你吃煎饼果子。”

张小宝加快了脚下的频率,王鹃点点头,突然说道:“我们过去岂不是打破了人家的宁静了?”

“人家生活在一起,还在乎你这点时间?不知道煎饼果子涨价没有,原来是两文钱一个,里面加蔬菜的,冬天应该贵吧。”

张小宝很长时间没有吃到煎饼果子了,没空弄,多放葱花和酸酱的那种。

“奶奶,煎饼果子多少钱一个?”张小宝这么多年了,已经有了做孩子的觉悟,按照生理年龄来定位称呼。

“两文钱一个,呦,谁家的孩子这么好看,你们两个吃再给你们白加一个茶叶蛋。”老太太扭头看到了张小宝和王鹃,被两个人的样子给打动了。

王鹃看看那里摆放的东西,知道有菜,不像夏天那样品种多,就是炒的萝卜丝和豆芽。

心中感叹这里的人朴实,没有因为当地人日子好过了,又是冬天就缺东西涨价,伸出两个手指头:“奶奶,要两个,每个多放两个鸡蛋,一个不放干香菜,一个多放葱花,放葱花的多抹酱,茶叶蛋就不要了,两个鸡蛋还是多加一文钱吗?”

王鹃从身上的小挎包中掏出来六文钱,伸出小手递过去,那意思就是不能白要茶叶蛋。

“对,一文钱多加两个鸡蛋,当地的鸡蛋便宜,换成别处啊,一文钱一个都不贵,爱吃哪样菜?奶奶多给你们放点。”

老太太一脸慈祥的笑容跟王鹃说道。

“什么菜都不放,就直接吃面和果子,不要炸的脆皮,奶奶,您怎么用豆芽?豆芽也不便宜呢,不如换成酸菜,用荤油炒,多收一文钱也有人买,可好吃了。”

王鹃和张小宝可吃不了带菜的煎饼果子,而且一旦放了菜,就尝不到煎饼果子原有的味道了,放菜是为了让买的人吃饱,不是最开始的原味,如果再有点辣椒调制出来的辣酱就更好了。

“恩,明年就做酸菜的,不用多加钱,能赚到,今年房子刚刚盖好,来不及腌。”

老太太见两个人不加菜,就多放了根油条进去,用小铲子给打成个长条的小包,拿油毛边纸一裹,热乎乎的就送到了两个人的手上。

第150章 彬彬有礼为贵人

听到老太太说,张小宝和王鹃这才打量起房子,仔细看果然是刚盖好不长时间,主要是上面落了雪,这才把新梁给显的不是那么新。

再听听老太太的声音,就知道不是本地人,应该是从别处到三水县来生活的,房子就盖在了亭子的后面,以后准备在这里长住了。

“奶奶,住这样的房子可不行,周围没有可种的地,后面的地是葛家庄子的,划出十来亩也能种点粮食,不如明年就找葛家的人商量,让他们把地让出来一部分,哪怕是租也行,让您的儿子来耕种。”

王鹃好心地提醒了一句,多盖两间房子她不在乎,又没有占道,总不能让人家拆了,那除非是提供一个好房子让人家住才行。

张小宝咬一口热乎乎的煎饼果子跟在旁边点头。

老太太见两个人并没有马上离开,也愿意说说话,笑着说道:“葛家的地金贵,可租不起,何况家中就剩我们两口子,哪里有人能种地?”

“啊?就剩您和爷爷了?是不是受灾了?”王鹃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轻声地问道。

“没受灾,是家中无子,只有一个闺女,嫁人了,女婿是个读书人,去年考上了,当个官,我们就出来了,哎……”

老太太的话中让人听出了不同寻常的东西。

“说这个干什么?又不是上门女婿,当官的哪能没有官威?”刚才一直都不出声的老头这回开口了。

“怎么就不能说,他小的时候娘死的早,以前哪吃做点肉不给他家送去?他念书的钱哪来的?他那个整天知道喝酒耍钱的爹把家都败坏成什么样了?又偷又摸的,被抓进去多少次?

就等他出息了能带闺女过好日子,多生几个娃子,过继一个过来,他可好,进京考上了之后,直接就在这边又找了一个女人回去,嫌弃我们这儿,又嫌弃我们那儿的,我们再不出来,估计就得把我们闺女一起撵出来,许他做就不许我说了?我……算了,都是命啊。”

老太太反驳着老头,突然发觉听她说话的是两个半大的娃子,跟娃子又什么可说的?

张小宝和王鹃这下明白了,原来两个人的女婿当官了,就对他们不好了,应该是平时吃喝什么的一般,又经常对他们发脾气,两个人又不是软骨头的那种,这才出来找事情做。

“去年中的科举?进士科的状元?我爹那样,每年还要给王家送份礼呢,不看别的还得照顾我娘的心情,多大的官?”

张小宝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事情,忿忿地说着。

老太太早就看出来两个娃子不一般,身上没穿绸缎的衣服,可那衣服的做工还是能知道的,加上两个娃子说话时候的举止,就不是平常人家的娃子能有的。

于是问道:“你爹也当官了?跟娘家的人不好?我那女婿官还不小呢,县令一个,也不怪他又找个人回家,人家有本事啊,不然一个明经科排中间的人怎么能马上当县令?能对我那闺女好点就行了,你爹当什么官?”

“哎……这可真是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小宝,还是我爹和你爹好。”王鹃也不好多说什么,叹息一声。

又对老太太说道:“小宝的爹是小官,整天都闲不下来,什么事儿都要管,最后有了好处还让给别人了,要是能去您那女婿一个地方当官就好了,帮您说说情,怎么说也是同僚,应该给点面子才对。”

“好,好,小娃子有这份心就好,在别人手下当官可不容易啊,总要看别人的脸色,有了点政绩也是别人的。”老太太也没多想,摸摸王鹃的头,还是那种慈祥的笑容。

“对呀,对呀,真不容易,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先想想上面是什么反应,有很多时候自己不敢出头,让别人帮忙关说,连给百姓做点好事儿,都得以上面的名义,还有别人的排挤,没事就弹劾你。

稍微做点成绩出来,就有无数双的眼睛盯在你身上,各种手段那是层出不穷,没办法呀,既然想为百姓做点实事,那就必须挺住,好在给上头的人好处多,上面的人帮忙压一压弹劾的折子,这才能完整地回家。”

王鹃深以为然地附和道,她抱怨主要是因为她和小宝累坏了,一面要想法让百姓的日子好过,一面又要从不可能的情况中赚到钱,还得随时对付各种算计,战术上的,战略上的,策划与组织全是他俩。

老太太觉得两个娃子都非常懂事,看样子家中的日子也过的不是那么好,连娃子都明白其中的艰辛,何况是家大人呢。

想了想,用鸡蛋和面和在一起,专门摊了个鸡蛋饼,塞到王鹃的手中,说什么也不要钱,算是奖励两个小娃子的东西了。

“奶奶,您心肠真好,好人会有好报的,嗯,新的一年就是新的希望。”王鹃拿着鸡蛋饼和张小宝离开的时候对老太太说道。

老太太看着两个娃子的身影,点点头,对老头说道:“真是好娃子啊,不知道谁家那么有福气。”

“老太太,给我也来一个,加两个鸡蛋,不要菜。”这时一个人似乎是突然冒出来的一样,眼睛看着张小宝和王鹃的身影对老太太说道,并拿出了三文钱。

老太太一看来人,吓了一跳,连忙给摊上了,边摊边说:“原来是葛管家来了,这怎么使得?快把钱收起来,盖房子的时候还从您那拿了几根木头呢,您这身子金贵,不该吃煎饼果子的。”

“不金贵,不金贵,吃得,更金贵的人都能吃呢,我怎么敢说金贵?老太太,你的福气来了,一张鸡蛋饼不白给,只不过你那女婿要倒霉了。”

葛管家把手在炉子的旁边暖和,对老太太说道。

老太太一听,连忙多打了两个鸡蛋“葛管家是想吃鸡蛋饼了?这就摊,葛管家平时多有照顾,福气当然来了,可我那女婿难道葛管家认识?”

“与我无关,是那两个小祖宗,估计到时候你那女婿得求着你们回家,摊鸡蛋屏也成,我再给你两文钱,千万别推了,不然两个小祖宗知道了,我葛家就倒霉了。”

葛管家倒是比较了解两个小祖宗的性格。

“葛管家说笑了,在三水县谁敢动葛家?真有闹事的人,想来院子都进不去就会被打出来。”老太太还没反应过来葛管家说的是谁。

葛管家哆嗦了一下“有,可打不过来,他们真想动我家,一句话而已,全县的百姓冲过来,什么院子不院子的,房子都能给推没了,那两个小祖宗刚才离开的时候不是跟你说好人有好报么?你们等着就行了。”

“葛管家说的可是那两个娃子?他们能管什么,男娃子的爹也不过是个小官,什么事儿都要管一管,费力还不讨好,哎……都不容易啊。”

老太太这个时候才知道葛管家说的是谁,摇摇头。

“噗”的一声,正在吃鸡蛋饼的葛管家一下子就把嘴里的东西喷了出来,有一块鸡蛋饼是从鼻子出来的,把他难受坏了,使劲地擤了两下,这才红着眼睛说道:

“小官?正四品的州刺史是小官?可不是什么都要管一管么,一州的事情都归他管,还是连录事参军都兼任的,军政一体呀,看样子你是真不知道他们是谁,张王两家庄子的小祖宗啊。

男娃子他爹,可是进士科的状元出身,我葛家敢得罪他们吗?除非是活腻味了,你一个鸡蛋饼就换来了这么大的好处,难道不是福气?”

老太太这下清楚了,张开掉了四颗牙的嘴,擦煎饼拗子的手也哆嗦了,她知道两个娃子是谁了,就是听得耳朵都磨出茧子来的张王两家的小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