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大唐-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小宝看看自己的弟弟妹妹们,小家伙一个个睡的非常香,偶尔小嘴还要动一动,像吃奶一样,笑了笑,说道:“就算他们回来,你也不能去,一去一回,时间耽误的太多,很可能我爹就要离开了。
估计朝廷先让你来坐镇,已经有人向这边来了,我爹离开的一刻,就是新的刺史和新的顶替你的负责人过来的时候,你得走了,趁现在还有时间,好好安排下,你的封地占不了一州那么大,最好是一个好地方,我爹也过去当新的刺史。”
“原来今年没机会了。”李珣叹了口气。
随后又高兴起来“对,要安排,到时候我还跟着你们看看能把新的地方建设成什么样子。”
“小宝,还有个事情,宁家现在没有过来上当,是不是要再想点办法?”
“不急,总要给人家反应的时间,先从别的州入手,让钦州那里看看,相信他们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张小宝丝毫不担忧,骗子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李珣见张家都不愁呢,也放下心,说道:“那现在干什么?我都没有事情做了,整天闲着,山上的事情安排下去就不用管了,给我找点活。”
“想干活还不简单?现在就给你找个,帮忙训练潜水人员,跟要达到的小涛学习。”张小宝随口就把李珣给打发了。
第141章 刺史妙计伤枝叶
夏有桑,林中无清凉,抬手拭汗淌,也是播种忙。
因人少的关系,钦州府的收割与播种比起陆州来说晚了点,宁家的地自己派人整理过后,不得不把人手再安排到其他的地方去帮忙,杯水车薪也算是尽份力了。
宁中则手上拿了份情报,一遍遍地看,总觉得心中不踏实,管家恭身站于旁边,低个头,偶尔抬眼看看老爷,又连忙收回目光。
上次用鱼卵来骗人的事情,最后追究到了他的身上,哪怕他并不是出主意的人,更未曾有决定行动的资格。
这回新的情报到来了,他可不敢再参合进去,如果不是老爷不让走,自己早就离开了,谁愿意决定就让谁决定吧,问自己,自己也不会说,最好是当自己不存在。
“你怎么说?要不要派人去联系张家,把地租给他们?”管家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没有躲过去,听老爷问了,恭敬地回道:
“老爷,小的不清楚,旦凭老爷决断。”
“你亲自交上来的情报,为何会不清楚?说吧,这个家也就你能出点主意。”宁中则把写有情报的纸向桌子上一放,盯着管家继续追问。
管家此刻想死的心都有了,心中腹诽着宁家人做事儿不讲究,本着退一步求稳的心思说道:“老爷,既然您问了,那小的就说说,小的觉得这个事情不好办,万一出了差池,到时老爷也容易受牵连。”
“不好办?哪里不好办了?总不会你想想就不好办了吧?”宁中则这是尝到甜头了,他想要算计张忠一次,又不准备出头,还打算如上回一样,让管家说,出了事情回到家族中也好有人帮着顶一顶。
若是把事情办成了,那自然是自己得好处。
管家有点心寒,以前的老爷不会像如今这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给解决了,现在可好,自从张忠来到了陆州,做起事情来先想的是怎么在做错了后把责任给推到别人身上,胆子竟然变得这么小。
此次真要再多说话,出事情,那自己可就不会继续安稳当管家了。
思虑后,管家露出为难的神色。
“老爷,小的是想啊,不知道张家在别的州府是不是也会遇到困难,万一别人都不出声,咱们派人过去,张家已经收够了地,那不是白去一趟么?不如等那张忠找到咱们钦州再说。”
“等他们找,他张忠如不找来,难道就不管了?你的胆子可是越来越小,怕什么?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
宁中则显得非常不高兴,盯住管家的眼睛说道。
管家露出怯懦的神色,强挤出丝笑容“老爷,小的确实想不到别的办法了,老爷要是有好的办法,小的听令行事。”
“好好的机会就被你放过了,你呀,哎……算了,此事交到族中,让他们说说,你去办吧,到时别忘了拿回来个手令,另一件家中安排的事情办的如何了?”
宁中则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架势,说了两句,终于是没敢自己下决心,把事情安排到管家身上,又问起另一件。
管家松了口气,只要不逼着他表态就好,至于到家族中去问别人,跑个腿儿而已,没事儿,见老爷问起另一件事儿,连忙回道:
“老爷放心,一应事情早已安排妥当,就先从都畿道开始,老爷,还是您想的周全,小的就未曾想到从张家的其他人下手。
他张忠本事大,咱们惹不起,哦,不是,是让着他,可他庄子上的人就不行了,他总不能把所有的人都护过来,咱们在都畿道的人就先收拾他在三水县的庄户,高,老爷的点子实在是高。”
管家嘴上这般说,心中却有另外的想法,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个本家了,张忠明明就在眼前,在陆州呆着,家中的人竟然把主意打到人家的庄户身上。
这叫什么事儿啊,好比老爷惹了人,被惹的人不敢对付老爷,偷偷地盯住宁家到街上买东西的人,趁人不注意,踹一脚,转身就跑,让人抓不到,然后沾沾自喜,算计到了宁家一样。
丢人啊,动用都畿道的人来收拾张家的一个普通卖鸡的庄户,还要让人不知道,偷摸地来弄。
希望能有点用吧,把张家的人多收拾几个,让张忠苦恼,也算是一个计谋。
宁中则满意了,微微颔首,笑容出现在脸上。
“嗯!老爷我这叫先去其枝杈,让他首尾不能相顾,他张忠又如何知道老爷我的厉害?待都畿道的张家庄户被赶出去,就到京城继续对付他家的庄户,你以为如何?”
“啊?老爷,您是说京城?不妥吧,京城真出了什么事情,咱们的人似乎撤不回来。”
管家吓一跳,京城可不比都畿道,此番动手是在都畿道的河阴县,离洛阳还有段距离,真的是惊动太多的人,到时候很容易被发现。
“就你胆子小,算了,对付一个是一个,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问张家租地的事情去吧。”
宁中则也突然想到了,不是什么地方都能让宁家来撒野,嘴上不肯承认,挥挥手,把管家给打发出去。
……
一艘从都畿道出来的船,只用了九天的时间就逆流到了京城,未做停留,沿小河而上,船上父子三人,轮流摇橹。
用旧帆布搭起的棚子下面,躺着一个人,一动不动,眼睛紧闭。
“张兄弟,张兄弟,来,喝点水,在京城停一停就好了,花点钱找个医生给好好看看。”
年长的人手上端碗水,来到躺着的人身边,把水送到嘴的地方,愁苦地说道。
“大哥不必担心,无非断了骨头,已经接上了,就是腿上被他们划破的口子大了些,肿了起来,等到华原县就好了,何况那京城的医生要价太高,请不请,大哥就不用破费了。”
躺在那里的人强打精神,歪头把水喝了几口,咬着牙说道。
“哎……”年长的人叹息一声,他知道,躺下的兄弟这是没把话说明白,他们爷三个,哪里有钱给看医生?不然平时也不用一个卖熏鸡的人照顾了,可惜,眼看有人欺负上门,他们也不敢冲过去帮忙,那帮人一个个手上拿着刀和棍棒,爷三个过去也是挨打的命。
“兄弟,不是大哥说你,他们说要方子,给他们又如何?你这差点就没命啊。”年长的人也知道买卖难做。
躺在那里的人苦笑了一下,说道:“大哥,莫说我没有方子,就是有,也不可能把方子给他们,给他们,他们一样要赶我走,没把命丢了就是好的,宁家的酒楼也卖鸡,自从我过去后,他们那白切鸡就卖不上价。
大哥别急,等我伤好了就回去收拾他们,钦州宁家而已,欺负我一个小小庄户,呵呵,当我庄户就好欺负不成?我也是有主子的人,今次之仇,必千百倍奉还。”
说着话,躺下的人使劲地掐了下大腿,让自己的疼痛感觉小一点,那条腿肿的都快有腰粗了。
“男怕穿靴,女怕戴帽,兄弟你这腿肿成这样还能治好?知道是宁家动的手,兄弟你就别想其他的了,惹不起,咱们穷苦的人家惹不起,兄弟,听老哥一句劝,别把你那主家连累进去,听说宁家在钦州有个大官呢。”
年长的人不忍心看那肿起来的腿,摇头劝说。
躺在那里的人微微摇头:“大哥,不是我想报复,不会到这边,我的伤怎么治?钱和东西都被抢了,店也让人砸了,只好回来活命,只要我回来了,那主家就会动手对付打我的人。
大哥别担忧,钦州的宁家,无非就是个刺史而已,同样的正四品下,五十来岁的人了,不怕,当我张家是面呢,想捏就捏?倒是麻烦大哥了,一家三口能干活的人,都过来了,让嫂嫂一个人在家伺候父母,兄弟一定不会让大哥白跑一趟。”
“说这些干什么?平日里没少得你的好处,不说别的,只那挑去了筋的鸡屁股,你都给我们家了,这才让果儿没少肉吃,唯一的一个孙子,就是我爹也总说,四世同堂。
果儿身子弱,当初就怕早折,自从遇到兄弟你,果儿现在已经胖了许多,你挨打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没冲上去就已经对不住你了,千万别再说其他的,不然我一家就没脸见人了。”
年长的人眼睛红了,又担忧,又恨自己没冲过去帮忙。
躺下的人刚要说话,上游突然冲过来一艘船,船上的人随便一扫,正好看到了他,马上让人停船,过来的船在水中一个急停,随后转向,三两下追到近前,上面的一人看着躺在那里的人问道:
“张家庄子的庄户?”
“是。”
躺在那里的人用手一指胸口上绣着的一个稻苗点头承认。
“快,发信号,马上让华原医院派人来。”后来的船上的人确认了之后,马上就下了命令。
船上的另外几个人中的两个连忙在那里挑选烟花,伴随着响声,三个烟花在当空几乎同时炸开,竟然有图形,SOS。
这边烟花响过不到二十息,上游远处同样有三个烟花升空炸响。
等过一会儿,更远处又有声音传来,隐约中上空同样飞出了SOS的烟花图案。
“把这个药吃了,我先给你割腐肉,你忍忍,等到了医院就好了,一定要坚持住,谁胆子那么大?敢对张家的人下手?”
后来船上说话的人跳到了这艘船上,一边喂了躺在那里的人两丸药,一边把个棍子塞到对方口中,把身上的小挎包一摆,从里面拿出来一个小瓷瓶,还有一把用油纸包裹的刀。
把人带到这里的一家三口人,就看着来人在那里割肉,疼地躺着的人使劲地咬住那根棍子,汗水不停地往下落。
“好了,我就能做到这个程度了,其他的等到医院再说。”来人收回东西,病人腿上的那道口子已经给包上了,还上过药,能闻到一股清凉的气味。
第142章 为一庄户起怒火
河阴县来的父子三人一路上担惊受怕,怕开熏鸡店平时照顾他们的张兄弟、张叔叔挺不过去,怕宁家的人追来。
直到此刻,三人才放心,虽不知道过来的船上的人属于什么势力,可那连续升空的烟花却已表明,这是在传消息,至于传到什么地方,那就不清楚了。
躺着的人又喝过几口水,告诉来人是父子三人救了他,这才放心地昏睡过去。
到了这条河,那就是到家了,莫说是宁家的人,只要不是真的犯了事儿,就是朝廷派人来抓,也别想抓走,会有人帮忙周旋,有什么事情先把伤治疗好再说。
“爹,张叔是哪家的贵公子?”船上的大儿子看到旁边的船把人给抬起来放到那快船上,对父亲小声问道。
“别瞎猜,贵公子怎么可能去卖熏鸡?跟着看看就知道了,一会儿有人问什么就老实回答。”
当爹的人极力摆出一副沉稳的架势,不让心中的紧张显露出来。
可随着上游在不到半刻钟赶来的船同样调头跟随之后,当爹的人再也不敢那么笃定了。
新来的船一到,刚才的船就加快速度,抛开父子三人的船逆流而上,新来的船上的四个人腰间挎刀,身后背弓,紧身的同样衣服,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衙役。
“是你们三个送人回来的?”当先的一个衙役眼睛在三人身上扫过。
“是,是,张兄弟受伤了,又没有多余的钱来治,只好按张兄弟说的话,送到这里。”
当爹的开始怀疑刚才说错了,张兄弟应该是哪家的贵公子,不然衙役怎么会如此快地赶来。
“上船,你那船有人来管。”衙役没多说话,手一招,三人就小心地换到衙役的船上。
见另一个衙役跳到自己家船上的时候,三个人知道船不会丢了。
船上的三个衙役这时看看风向,竟然立起一个折叠的帆,又使劲地划着追赶前面的船。
等衙役的船将将追上前面船的时候,父子三人就看到上游又有一艘船下来,同样的一个快速调头后,跑到前面船的船头,挂个钩子,撑起小帆,带船更快而行。
一个时辰之后,整个逆流而上的船已经形成了一个船队,风帆招招,彩旗飘飘。
有一艘同样衙役的快船在前面开路,所有挡在前面的船一律靠边,把主道让出来。
父子三人心中努力地猜测着张兄弟(张叔)究竟是什么人,用眼神来回示意着,想问又不敢问。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上游来了一艘稍微大点的船,顺流而下的时候那叫一个快啊,可以清楚地看到,船头因为速度过快,不时地仰起来离开水面。
等快到近前的时候,直接打横漂过来,船上有几个身上穿白色大褂衣服的人手上提着几个小箱子站起来。
“这位兄弟,敢问那几个人是干什么的?不会害了张兄弟吧?”当爹的好奇之下,壮起胆子问旁边一直冷着脸的衙役。
看到新来的船贴靠在有病人的船上后,衙役的脸色终于是好过了些,呼出口气,对三人中当父亲的人说道:
“好了,不用怕人死掉了,他们是华原县大唐第一医学研究院的医博士和医生,来的还不慢。”
“爹,大唐第一医学院是什么地方?”大儿子又好奇地问道。
“就是救命医院背后管琢磨怎么能更好给人治病的那个皇上亲自写招牌的地方。”当爹的又压制心中的激动对儿子介绍。
救命医院其实就是华原县的“德艺医院”的百姓称呼,无论是技艺还是医德都是大唐顶尖的存在,就连皇宫中所用的御医也要不时过来交流,宫中有什么疑难病症,甚至要动用八百里急报来传递消息。
无论是在平常的百姓,还是达官贵人的眼中,这个医院和背后的研究学院都是大唐第一,许多游方的医者或者是医生都说要准备后事的病人送到德艺医院都能给救活,故此百姓给起了个救命医院的名字。
一直没说话的小儿子这时突然问道:“不是救命医院的医生?是背后的研究院派来的医博士?”
这个问题很关键。
“对,研究院的人医术更高,如果因救治的人医术的关系没把人治好,那张家的愤怒无法想象,谁的胆子那么大?敢动张家的人?”
衙役看了眼那个小儿子,回句话,又脸色阴沉地问道。
“宁家,在河阴县做买卖的钦州宁家,整个一个大家族,于钦州说一不二,本事了得呢,刺史都姓宁。”
大儿子现在开始后怕了,怕宁家报复他们。
衙役点点头:“哦,原来是下州刺史,无妨。”
“刺史也不怕?”当爹地想起张兄弟说的话,更加好奇了。
现在他已经知道,张兄弟是一个庄子的庄户,神奇的庄子,神奇的庄户,竟然能让十几艘船出动。
“莫说是下州刺史,只要人没有犯错,就是现在耀州的上州刺史,问问他敢不敢随便把张家庄子的人打伤?还要多谢三位仗义帮忙,到这就是到家了。”
衙役知道张家的护短护成什么样子,也知道张忠在干什么,这个地界不属华原,是三原县,他是从华原县调过来当头头的,正好赶上巡逻。
三原也是耀州中的一县,当初张忠给耀州几县的百姓所做过的好事儿,百姓们都没忘,张家的人在整条河上可谓是畅通无阻。
父子三人不知道张家的在这里的势力,也不清楚一个庄户怎么就能那么的受重视,他们唯一了解的就是,如果宁家的人敢追来,就别想再回去。
望向那艘被保护起来的船,三个人都被触动了,这辈子算长见识了,庄户通常是没有别的活路的人才会去当,能有点求生的本事,没有人愿意去做庄户。
可张兄弟(张叔)的庄户当的好啊,可以到外面做买卖,受伤回来能够让别人出动如此多的船来保护,连那个应该是告急所用的烟花都用上了。
若自己是张家庄子的庄户,这辈子都知足了。
小儿子这时问道:“他们怎么知道这里有人受伤了?”
“烟花的颜色上写着呢,自从有了这个烟花,还是头一次使用,等咱们到了华原县的医院,三水县的人也应该赶到了,有人问你们话,你们如实说便好,不用怕什么宁家,实在不行把家中的人以后迁过来住。”
衙役好说话,别人问他就给解释,还安慰一下父子三人。
在耀州当衙役是最辛苦也最幸福的一件事情,需要努力训练,还得帮百姓做许多的琐事,寻只鸡了,撬头猪了,盖房子帮上梁,有人病了给找医生。
百姓已经习惯了屁大点事儿找衙役。
幸福则是来自于心情,路途上渴了,随便找户人家讨碗水喝,都能被招待一番,有闺女到了岁数要嫁人首选的就是衙役。
……
一个庄户被打了,很小的事情,河阴县看热闹的人不觉得如何,打人的人同样没往心里去。
只有了解张家的人,才能明白事情多么的严重。
宋静功在庄户被送到医院两个时辰之后就知道了这个情况,消息是用鸽子传来的。
“宁家,在那边对付不了老爷,就跑到这里欺负庄户了,好大的能耐,河阴县,好,来人啊,送消息,京城周边地区举行的循环游戏赛都畿道的无限期搁置,水云间在河阴县买酒楼,看看宁家的招牌菜是什么,和他们做一样的菜。
停止河阴县所有地方的茶叶供应,停止河阴县所有酒楼饭馆的调料供应,把水云间的护卫队拉出去一队,乘快船先到那里,向河阴县衙门抗议,告状。
旅游团不再接纳河阴县所来的人,凡是和我们有合作关系的商人,告诉他们不买河阴县的任何东西,以后船队不在河阴县停留。”
宋静功在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经过之后,一连串的命令传达下去,又马上写了封信,让人用鸽子给陆州那边送去,让小公子动手。
五天,仅仅过了五天,很多的人就知道了张家的力度,从别处运来的与河阴县相同的特产大量在周边倾销,一下子就让河阴县当地的商人卖不出货了。
比赛的事情一停,许多准备好的人只能干瞪眼,洛阳那里的水云间分店在得到了飞鸽传书之后,三天的时间顺流来到了河阴县,酒楼买下来,直接就是成本价钱运营,调料和茶叶停止供应之下,河阴县的酒楼就全完了。
衙门的税收也是一降再降,朝廷刑部问责的信也走的官驿到了河阴县。
一个接一个的手段下来,终于让人明白了张家庄户所具备的地位,也知道了啥叫雷霆扫穴,各个周边府路文人的谴责诗词和文章纷纷出现,连勾栏之地唱取的姑娘也不例外。
河阴县归属河南府管辖,也就是东都洛阳,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之后,洛阳的官员都傻了,有那精于计算的人已经算出来,张家为了一个庄户的行动,最少也要算是两千贯钱。
两千贯啊,凭那庄户,一辈子也赚不来,可张家坐镇在这边的宋静功根本就不在乎损失多少钱。
对于张家来说这不是钱的事情,这还是离的远点,仅仅派出了水云间的护卫过去,正在路途当中,若是离的近,张家甚至能派出去茁壮护苗的零号队。
宋静功要借此机会向所有惦记张家的人传递一个信号,张家的尊严不容挑衅,哪怕是一个别人看上去弱小的庄户,也必须重视和礼待,不然的话,张家亲自动手,想动张家的人就需要做好承受张家怒火的准备。
五天的全方位攻击,张家一下子出名了,无数的官员被震撼,无数的百姓被吓到,无数的庄户羡慕。
河阴县的官员反应过来之后,马上就把宁家在县中的酒楼给封了,人也通通抓起来,想要平息张家的怒火。
可宋静功根本就不为所动,晚了,早干嘛去了?今天河阴县敢不护着张家,要是轻易放过去,明天就能有山阴县或者是河阳县敢学着做。
就不信宁家在县中与当地的官员没有丝毫的关系?就不信他们不知道宁家打人的事情,惹不起宁家难道就惹得起张家?
……
“不错,宋静功确实让人放心,他就知道我们如果要是遇到了会怎么做,让我爹马上写折子,直接送到朝廷,就对朝廷的人说,今天的张家就是明天的大唐,今天他们护住张家的人不被欺负,明天陆州的船队就能护住大唐的百姓不被欺负。
恩,我们也正在这么做,大唐的人就是金贵,谁动也不行,哪怕做错了事儿也要送回大唐再说。”
鸽子传消息就是快,此时张小宝和王鹃也知道了京城那里的情况。
王鹃也攥上小拳头挥舞了两下“对,就是这样,我们不在乎损失多少钱,钱没了可以赚,人心要是失去了,那张家也就完了,尊严,比生命还重要,更何况是那点金钱。
小宝,宁家还没有上当呢,再想想办法,这次要不把宁家打狠了,宁家想对付我们的野心就会更大。”
“好吧,动手,不仅仅是对钦州的宁家动手,宁家分出去的人也同样要收拾了,玩就玩一次大的,我要让其他对张家有想法的人知道,张家不是面,不是谁想捏就能捏的。”
张小宝知道这是一次机会,一次使劲攻击宁家也不会被朝廷中的人限制的机会,毕竟张家的人先受了委屈,还是在当地官府不作为的情况下。
当天,一群传递消息的人就骑着马向周围愿意租给陆州商会的州府而去,要向他们传达一个信息。
那就是,凡是租给商会田地的地方,都会得到一笔钱来进行基础建设,修路,只要到时候能看到路,究竟花多少钱修出来的,一概不管,留出来贪的份。
宁家得到这个消息后终于是坐不住了。
第143章 万千宠爱于一身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钦州宁家的人动了。
他们实在想不出来把地租出去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找到再一次跟随干完苦活的曹和睿三人,三人正是负责事情的人。
张忠把租地的事情给安了个联合生产的名头,这下就成了由州府牵头,鼓励当地百姓大力发展农耕的噱头。
曹和睿三人以为张忠相信了他们,是他们通过两次耕种时努力的结果。
连续与周围几个州签下了文书,随着宁家的人找来,三个人根本就没有多想,马上用手上的权力在钦州租下了十五万亩的土地。
他们可还欠着宁家的钱呢,哪怕明明知道那地不好,可没关系,张家当初就说了,什么地都可以。
修路的钱同样给了出去,宁家从中能贪墨多少他们也不去管。
十五万亩的田地,就没有一处好的,不是最差的下等田就是盐碱地。
陆州的商会行动迅速,只要地一租下来,就派人过去种棉花,好地产的棉花多,可差地依旧也能产棉花,哪怕是盐碱地对棉花这种植物来说,也同样可以种植,无非是产量多寡而已。
宁家就等待这样的机会呢。
他们和陆州商会签的字据上写的是下等田,可在州中的账册上规划的却是中等田。
看到商会的人过去种棉花,还未曾得到河阴县自家产业被攻击消息的他们马上就忍不住动手了。
一个弹劾张忠的折子写出来并被用官驿送了上去。
理由很简单,白叠子无论做出来的棉衣多么好,纺出来的线如何的实用,毕竟都占了粮食种植的田地。
宁中则为此特意摆了宴席。
没有鸽子帮助传递消息的他们还不知道家族中在大唐各处的产业正在受到更进一步的攻击。
张小宝为了让想对付张家的人知道,该对付谁就直接对付谁,而不要拿张家的庄户来当突破口,这次是铁了心地赔钱了,哪怕是用几倍的损失,也要把宁家彻底给弄垮。
当宁家的折子送出去十天之后,种棉花的人已经找当地的百姓把棉花在各个地方租下来的田产的周围都种了一圈了。
这边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考虑太多的季节因素,只要是种,基本上什么时候都没事儿,产量或许受到影响,却绝对不会绝收。
如果换成海南岛那就更好了,有本事让作物成熟的时间缩短,你就是一年种出来十季都没问题。
做为围墙的棉花种下去之后,商会的人就不再继续种植棉花了,而是在中间被围起来的地方种大豆。
租下来的地是不好,可毕竟也是地啊,哪怕还有不少的盐碱地。
张小宝根本就没指望头几年会有大的出产,更不用说赚钱了,前面的两三年其实就是不停地往里填钱。
一直为张家担心的张老头和毕老头在知道里面种的是大豆之后,终于是放心了。
“原来如此,竟然种大豆,怪不得敢租盐碱地,只要不是那么严重,大豆种下去就不会死掉,看样子这一切都是为了对付宁家所做的准备,宁家估计已经写出了弹劾的折子,等上面派人下来查,宁家就要倒霉了。”
张老头清楚大豆这种粮食的作用,有很多人家自己开出来地,地不好的情况下就随便种点大豆下去,比种麦子或者是稻子强,还不用费心思去管。
“是呀,宁家可没有资格随便弹劾别人,现在谁都知道,宁家一直看张忠不顺眼,估计宁中则的刺史是不能再干了,朝廷派下来查看的人到地方,也就是下半年租税上交的时候。
陆州今年能交多少租税?能交多少土贡?钦州又能交多少?两厢一对比,莫说张忠没犯错,就是犯了,朝廷都要当作看不到,无错,县令一任最少也得干三年,张忠到这边也才一年多,还不到两年。
陆州已经不比往常,开始赚大钱了,多少人挤破脑袋想往陆州来,六个判司的位置,一个刺史一个录事参军的位置,无论谁想得到,都得等张忠离开才行,为了让张忠痛快把位置让出来,你说有多少个人愿意帮张忠对付宁中则?”
毕老头清楚政治上的事情,张家知道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干满三年,这才不停地投入来巩固商会的地位,临走之前,正好顺手把宁家给解决了。
没有官位的家族只能依靠买卖来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可惜,买卖上也要受到张家的冲击。
如果仅仅是张家的水云间和这里的海云间两个买卖来对付,张家未必能干过宁家,可张家没少联合其他的大商人,集众力而攻一人,加上沙盘游戏分给各个地方的好处,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