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域雄心(看云)-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战争是轴心国集团的一场豪赌,但是他们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不挑起战争,各国已经居高不下的军费,很有可能摧垮国内的经济。只有将国家经济转入战时状态,才能尽可量的拖慢国家经济崩溃的速度,同时依靠这段时间,从其他国家身上补回损失,以缓解经济压力,避免国家财政的破产,这就是历次世界大战之所以发生的真谛了。
此时的轴心国集团苦于要全力进行对同盟国集团的战争,根本无法顾及北约联盟,但是波士顿帝国从海上和陆上都与北约集团非常接近,他们又不敢完全不防备中华帝国。这样的情况让轴心国集团感觉非常吃力,但暂时他们是不敢惹北约的,对这种情况只能自己多加提防。
为了不让北约从背后捅刀子,波士顿帝国派出了自己的特使,他们以大量物资订单,尤其是价格优厚的粮食订单为诱饵,对中华帝国表示了相当的好感。波士顿帝国是要尽量用钱财安抚住中华帝国,防止他们趁火打劫,同时他们也命令波士顿东大洋舰队时刻戒备,防止中华帝国可能的海上突袭。
对于波士顿帝国的动作,方睿君冷眼旁观,这并不是说他有多么睿智,毕竟他也只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对国际交往方面经验不足,战略眼光也不够长远。他之所以在登基之后配合林风,开始这一系列的动作,是因为他正在执行方啸宇留下的‘霸王计划’。
‘霸王计划’是方啸宇在位时与联合参谋部的三军指挥官和大量参谋一起,花费了数年时间所制订的,在此期间因为经济与世界格局的变化,还做过多次修改。这个计划是方啸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错失全面打击波士顿帝国的机会之后,专门制定出来用于对付波士顿帝国的。
一直以来波士顿帝国的强大工业实力,都让方啸宇念念不忘,使得帝国政府上下都将波士顿帝国视为本国的最大威胁。本来根据方啸宇的计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应该将波士顿帝国推向协约国一方,在将他们彻底绞杀。
可惜方啸宇没有想到波士顿帝国在一步步走入陷阱之后的最后一刻,居然有壮士断腕的气魄,宁可放弃为协约国集团提供的大量战争贷款,毅然决然的改投同盟国,这样的做法虽然让他们受了一些损失,却避免了全面战败而被他国随意揉捏的命运。
对付波士顿帝国的计划落空,让方啸宇更加的警惕。但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华帝国不论是经济实力、工业规模、政治影响力还是军队战斗力都已经稳压波士顿帝国一头,这让波士顿帝国一直都小心翼翼,不敢做出太出格的事情,方啸宇自然没有太多机会发飙。
波士顿帝国的稳重让方啸宇非常着急,如果一直拖下去,波士顿帝国很有可能利用自己是白种人国家的优势,慢慢接近同盟国集团,甚至加入同盟国集团。依靠波士顿帝国的工业与经济实力,他们很容易就可以窃取同盟国集团的领导权,如果那样的情况发生,北约将面对整个白人世界众多强国的联合抵制,战争胜负将无法预料。
因此方啸宇一直寻找机会;让波士顿帝国与同盟国对立,莫斯王国内战、哈布夫斯堡王国的内战;以及上次的经济危机,都是方啸宇企图让波士顿帝国入毂的招数,而波士顿帝国虽然参与其中,却每次都悬崖勒马,没有进一步挑衅同盟国集团的底线。
当然方啸宇的这几次挑拨也并非一无所获,毕竟波士顿帝国的动作让同盟国集团产生了警惕,而波士顿帝国在这两次事件中捞到的好处,也让他们有了对同盟国集团的战略优势。
第五百七十一章 战端再起
对世界格局最大的变动,就是撒尔帝国等几个国家脱离同盟国,加入轴心国集团的事件,在这之后,两大国家军事集团之间的实力对比有了一定差距,但是波士顿帝国仍然不敢发动战争,这其中对大的问题就是方啸宇。
方啸宇的经历实在太过传奇,各国政府虽然嘴上不说,但对他都非常忌惮,在各国情报局的档案中,方啸宇已经成了神一般的存在,也正是因为有他的存在,才让波士顿帝国不敢轻举妄动。
对于各国的这种心态,方啸宇也是心知肚明的,自己名声在外,让各国政府都压力巨大,如果各国都这样小心翼翼的,中华帝国的计划就无法展开,而且其他国家会在这种压力下选择联合,波士顿帝国的和平演变手段就将不可避免。
为了安抚波士顿帝国,给他们发动战争的勇气,方啸宇毅然决定退位,让自己无甚名气的年轻儿子接任,同时以效率低下的君主立宪制来替代高效的君主制,在避免儿子犯错误的同时,也给了其他各国一种中华帝国打算守成而非进取的印象。
方啸宇自己则回到中华岛,随后又故意透露出中华财团已经能够进行载人太空飞行,并开始开发外星球的消息。而自己进入太空的消息,也同样被方啸宇秘密的通过对方的情报网,透露给了各国高层。
虽然对中华财团可以进行宇宙移民感到万分惊讶,但是有了方啸宇不再望乡星的消息,波士顿帝国政府终于放心下来,何况听说中华财团有如此能力,更让波士顿帝国馋涎欲滴,如果他们能够将中华财团据为己有,波士顿帝国的国力和科技实力将成为这个世界无法被超越的存在。
为了尽快获得能够和北约抗衡的能力,这次波士顿帝国不敢耽误时间,所以他们才急匆匆的扩大南特帝国对哈布夫斯堡王国边境冲突的事态,从而揭开了西大陆决战的序幕。
有乐诚在波士顿帝国政府高层刺探情报,方睿君对轴心国的行动了如指掌。尽管知道北约在短时期内并无战争威胁,但是帝国内阁还是要求中华帝国与所有盟国的军队加强戒备和训练,随时准备进行战争。此外中华帝国还对同盟国集团展开了援助,希望能够加强其实力,更好的消耗波士顿帝国及其盟国的战争实力。
同盟国一经宣战,早有准备的波士顿帝国二话不说直接派兵进入莫斯王国,与当地政府军汇合到一起,轴心国军对德古拉的滨海自治区发动了猛烈进攻,同盟国集团鞭长莫及,在海上又不占优势,他们根本无法支援德古拉。
仅仅半个月的功夫,自治军大半被歼灭,德古拉秘密乘着一艘外国邮轮离开了莫斯王国,滨海自治区再次被莫斯王室掌控。波士顿帝国与莫斯政府军的联合行动可把卡尔杰斯吓了一跳,他立刻向圣马丁帝国和中华帝国求援。
帝国总理林风非常清楚,轴心国集团在打败同盟国集团之前,是不会再树立北约这样的大敌,卡尔杰斯的南部特区还是相当安全的。
不过为了今后的作战需求和安抚卡尔杰斯的情绪,帝国内阁还是授意圣马丁帝国,为南方特区的部队换装自动步枪、自行火炮和灰熊2型战车。此外还为他们建立了一支以闪电式战斗机和信天翁俯冲轰炸机为主的中等规模空军,在南方特区的北部边境和沿海的一些易受攻击地带,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工事也开始修建。
对于战争,轴心国集团早有准备,在波士顿帝国的物资支持下,除了波士顿帝国将四个航母编队的八艘航母留在东大洋,监视中华帝国的动向之外,其他轴心国所属的三十六个航母编队,共七十二艘航母全部集结于风暴洋上,对同盟集团展开了行动。
哈布夫斯堡王国宣告分裂之后,国家经济一落千丈,为了节约资金他的舰队规模也相应缩小了很多,只有三条老式中华舰和十几艘巡洋舰、驱逐舰,潜艇部队的八艘潜艇还是购买的中华帝国一战时期的海狼1型,战斗能力不强。
萨丁大公国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国家,他们的政府与军方都依然奉行着大炮巨舰主义,因此萨丁大公国虽然有六艘中华舰的配置,却没有一艘航空母舰,当然其国内经济也是这两年在中华帝国的扶植下刚刚好转,他们没钱建造新的军舰,所以这些战列舰同样全部是旧型号的。
稍微让同盟国集团欣慰的是,这两个国家的海岸线都在较为封闭的地中海上,靠着陆基飞机的保护,也勉强够用了,何况直布罗陀海峡还有一半掌握在雅曼帝国手中,可以阻止轴心国舰队的进入。但是最为糟糕的也是由于地中海的封闭性,同盟国三大国家的海军因此没有办法集中使用。
哈布夫斯堡王国和萨丁大公国的舰队都在地中海里,而雅曼帝国的舰队则远在北方的北海地区,尽管雅曼帝国在经济得到中华帝国的支持而恢复之后,大肆扩建本国海军,但是时间毕竟较短。
此时的雅曼海军虽然已经拥有二十三艘航空母舰和多达两百艘的各型作战舰只,以及一百多艘各型潜艇,战斗力可谓相当强悍,但是面对完全可以拧成一股绳的轴心国海军,还是有些力不从心。开战以后除了潜艇,他们也不敢贸然出击,主力舰队只能躲在岸基航空兵的保护范围内过日子。
“方向060,航速八节,1号鱼雷管准备,2号鱼雷管准备。”曼宁少校小心的操作着自己手中的潜望镜,观察着一千多米以外独行的商船,最近随着波士顿帝国的护航越来越严密,这样的好机会已经很少了。
“1号鱼雷发射。”曼宁少校果断的发出命令,在五秒钟之后,他又发出了几乎一样的命令,两枚鱼雷一前一后,以十七节的速度快速的向商船滑去。这种其发明国一直有争议的强大武器,已经成了潜艇最具有威胁的存在。
黑夜之中,正在海面上安然航行的商船丝毫不知道危险已经临近,随着两声剧烈的爆炸,这艘两万余吨的商船被炸成了三段,缓缓沉入了海底。
“我们上去看看。”此刻正是黑夜之中,附近又没有轴心国的护航舰艇,曼宁少校还有闲暇去看看商船的遗迹。潜艇渐渐驶近还在燃烧的残骸,走上艇身的曼宁少校和一种水兵们四处观察着,想要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但是搜索了半天,也没有发现任何东西。
“看来船上放的是钢锭或者棉花一类的东西,根本没有任何货物飘起来。”一名水兵四处观望着,他们丝毫不知道刚才的一击让波士顿帝国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
“威士康星号商船被击沉了,它没有准时抵达朴茨茅斯港。”一名电报员急匆匆的冲入了经理室,将一份电报放在了白星海运公司的经理威斯利的面前。
“什么?”威斯利惊得直接站了起来,威士康星号是帝国政府为了支援西大陆即将开始的战争,从白星公司租借的。在这艘运输船上秘密装载了大量重炮,其中光是二百零三毫米口径重炮就有三十多门。
这些二百零三毫米口径重炮乍一听起来,比之一百五十五毫米口径火炮大不了太多,可实际上前者的造价却是后者的十倍,这是因为二百零三毫米口径火炮的制造,需要考虑到火炮炮管的磨损度,燃烧室的膛压承受能力等指标。
这些指标中,二百零三毫米重炮的要求比一百五十五毫米火炮要高出数倍,这对钢铁冶炼不如中华帝国先进的波士顿帝国来说,已经达到极限了,其成本自然高出许多。
在中华帝国完全断绝了对各国特种钢铁的销售之后,这些炮钢的制造成本激增,即使是波士顿帝国也难以承受,而且产量极低。
这次被击沉货船上的三十多门重炮所用钢材原料,已经是波士顿帝国两个月的全部产量了,所以这艘商船的被击沉,才如此让威斯利经理痛心,他立刻打电话联系了陆军,将这一情况汇报了上去。
“什么?这一批重炮全部被击沉到海里去了?”潘兴元帅气的站了起来,这位已经近六十岁得老将,此时担任着波士顿帝国的国防部长,他一发话,旁边的海陆空三军大员纷纷低下了头,大气都不敢出。
“杜威将军,你说海军为什么没有进行护航。”潘兴元帅第一个就点到了海军部长杜威上将。
杜威吓得一个激灵,这位以铁血著称的老将可是陆军出身,对于陆军他有着不小的亲近感,现在陆军的装备因为海军的失误而在大洋上被击沉,这个罪过要是拍在自己身上,恐怕就要被降职了。
杜威心中仔细斟酌的词语,生怕说错了话会引起潘兴元帅的暴怒。“我们风暴洋舰队的大部分战舰都在向南特帝国集结,剩余的驱逐舰并不多了,所以每次护航都是半月一次的。每次需要集结大批商船,在驱逐舰的护送下前往西大陆。”
第五百七十二章 波士顿帝国的谋算
杜威顿了顿,看看潘兴元帅没有反驳,依然等着他的下文,他又继续解释道:“这次是由于陆军催的很急,而海军半个月一次的护航才刚刚结束,陆军却不愿意等这么长的时间,所以才让威士康星号冒险独自出航的。”杜威不动声色的将责任推到了陆军身上,表示因为其不愿意等待下一次护航,才酿成了如此的惨剧。
对于杜威上将,潘兴元帅也不愿意过分苛责,毕竟现在海军不但要帮助盟友在西大陆压制同盟国海军,还要在东大洋上对中华帝国警戒,责任的确非常重大,加上这些年帝国将重点都向航母和战列舰等大型军舰倾斜,对小型军舰投入不足,将航母和战列舰的护卫军舰分拨出去之后,能够独立行动的驱逐舰的确所剩不多。
潘兴元帅点点头算是任何了杜威上将的解释:“我会向国会提议,将海军拨款向小型军舰方向倾斜,让航运方面有足够的驱逐舰用于护航。”
见到潘兴元帅认可了自己的解释,杜威上将松了一口气,他又补充道:“希望科学院能够加强对声纳系统的研究,现在我们的声纳对付同盟国的潜艇还勉强可以做到。可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北约,尤其是中华帝国的潜艇已经发展多年,虽然这些年没人见过他们的新式潜艇,但是我认为它们应该比同盟国的潜艇先进的多,依靠海军现在的声纳系统,我非常担心。”
杜威的话非常有远见,听得潘兴元帅连连点头,他同意道:“不错,是应该加强声纳的研究,要为驱逐舰配备足够好的声纳系统,这样才能阻止中华帝国的潜艇部队给我们的商船造成过大损失。”
一旁隶属的空军陈纳德中将接话道:“我们空军也可为反潜和航运出一份力的。”
陈纳德中将的话,将满屋子将军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潘兴元帅饶有兴趣的道:“怎么,陈纳德将军有什么对付潜艇的好办法?”
陈纳德中将道:“其实这个办法中华帝国已经进行多年了,就是用水上飞机进行反潜。潜艇毕竟是要上浮充电的,即使不上浮,他们的通气管和潜望镜也会露出海面,这些都会暴露潜艇的位置,而飞机在空中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到这些暴露点。只要在飞机上携带深水炸弹,就可以轻易的击沉潜艇,毕竟潜艇的速度比之飞机要差得远。”
看到潘兴元帅若有所思的点头,陈纳德中将又接着道:“实际上避开潜艇的办法还有一个,上次马汉上将去参加中华帝国的海上军演乘坐了一种新式飞艇,这种飞艇依靠新造型的气囊,有效防止了飞艇在遭遇横风的时候,发生滚动的情况。如果我们制造大量这种飞艇,就可以从空中运送物资。每年的九月以后到第二年的四月,风暴洋北部上空的气候都相当清朗,很少有暴雨云的存在,这个时期最适合空中运输。飞艇的运输消耗量小,而且根据保守估计,每艘飞艇的运载量都超过五百吨,足以承担军队的运输任务。”
潘兴元帅道:“不错,这个方法很好,可以完全避开潜艇的威胁,同时又能成批运输物资,只要有足够的数量,我们就可以解决越洋运输的问题了。”
陈纳德中将接着说道:“我计算的还是国内现有的飞艇,如果是中华帝国那种直径八十米,长度达到三百五十米的飞艇,每次足以装载一千五百吨物资,飞艇的每次往返需要一个星期时间,如果帝国制造一千艘飞艇,在每年八个月的晴好时期,足可以运载四千八百万吨物资。”
“很好,我立刻向国会发出建议。”潘兴元帅兴奋的站了起来,如果能够达到如此效果,建造飞艇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以波士顿帝国的能力,即使是建造一万艘这样的飞艇,也用不了几年,等到那个时候,中华帝国的潜艇部队将毫无用武之地。
运输飞艇的制造还需要很长时间,就算飞艇制造容易,技术难度低,但是从设计到制造,再到批量生产也不是一个短时期能够完成的,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大量建造驱逐舰,为商船队提供有效的护航。
不过波士顿帝国财大气粗,些许商船被击沉,他们并不放在眼里,何况有越来越多的驱逐舰进行护航,今后同盟国潜艇的日子将越来越不好过,因此面对同盟国集团的潜艇战,轴心国集团不为所动。
波士顿帝国有自己的计划,风暴洋海军司令哈尔西上将直接发布命令,让三分之二的主力舰队封锁整个风暴洋北方和直布罗陀海峡,以防止同盟国舰队可能的偷袭,同时截断其本土与殖民地的联系。而他自己则亲自带上剩余舰队,保护着十余万波士顿帝国陆军跨越风暴洋,向南方次大陆进军。
由于南方次大陆与中大陆唯一的陆上联系,西奈半岛与开罗一线都是中华帝国的领土,同盟国与其在南方次大陆的殖民地是没有陆上联系的,在加上轴心国集团在海上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因此他们很难对南方次大陆进行兵力和物资支援。
轴心国集团首先在赛罗王国境内修建了大量野战机场,有这些陆基飞机的帮助,同盟国在地中海上的航行也是举步维艰,每次对南方次大陆殖民地的补给,都需要空军的掩护和海军的护航,成本相当的高。
在这种情况下,轴心国对殖民地的物资补给相当困难,而在那里驻扎的部队一直都是战斗力低下的殖民军,他们多是退役老兵组成的半民兵性质组织,用于镇压土著居民绰绰有余,如果面对训练有素,拥有众多先进重武器的正规军,就很难胜任了。因此同盟国各国政府对殖民地并不抱太大希望,只想让他们能够尽可能的拖住波士顿帝国陆军,给本国的作战行动争取足够的时间。
第五百七十三章 一个人的战争(一)
波士顿帝国的陆军部队没有从最靠近新大陆的阿尤恩港发动进攻,毕竟是跨越大洋作战,实际上进攻南方次大陆的西海岸任何地方,距离都是相当远的,在殖民地没有海军掩护的情况下,攻击哪个地方都差不多。既然如此,进攻已经被重点布防的阿尤恩地区,自然很不划算。
南方次大陆面积广大,海岸线绵长,根本不是总共不足五十万的同盟国各国殖民军可以全面防守的,因此波士顿帝国的舰队转而向南,从整个南方次大陆的蜂腰部,位于几内亚湾的利伯维尔港进行了登陆作战。
利伯维尔港位于赤道附近,是南方次大陆最为炎热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气温常年在三十度以上,加上地处热带雨林地区,造成开发难度很高,因此其宗主国萨丁大公国并未在这里投入多大开发力量,使得这里虽然是个深水良港,却没有足够大的港口进行海运。
由于萨丁大公国的不够重视,利伯维尔港只有不足五百人的驻军,就连海岸炮台也都是古董级的火炮,对于现在越来越强大的海上力量,根本不顶用,顶多能够防御海盗的侵袭罢了。
“有敌袭。”凄厉的喊声在利伯维尔港上空回响,当当作响的警钟声将全港口的人都叫了起来,就在黎明时分,一直阵容庞大的波士顿舰队出现在了海面上,面对着庞大的舰队,在炮台上瞭望的哨兵全身发抖,惊恐的脸上已是一片死灰。
听到哨兵的示警,利伯维尔港的总督利普南第一个冲出了总督府,他立刻召集士兵上炮台防守。一直没有多少警惕性的利普南怎么也没有想到,波士顿帝国的第一个主意居然打到了自己的身上。
八艘四万五千吨级得密苏里级战列舰率先转向,用他们那粗大的三百八十一毫米主炮瞄准了岬角上高高的炮台。随着一阵硝烟升起,密集的炮弹准确的向岬角袭来,还没等萨丁炮兵有什么反应,硕大的炮弹已经接二连三的落在了岬角上,炮台很快被淹没在一片尘烟之中。
战列舰有节奏的进行着炮击,将青石砌成的炮台打得千疮百孔,还没有来得及发炮,萨丁人的火炮已经损失大半,人员也伤亡殆尽了。波士顿人的进攻相当轻松,只进行了十几轮炮击,萨丁人已经失去了抵抗能力,利普南总督只能带着剩下的残兵举白旗投降了。
波士顿轻松的占领了利伯维尔港,大量商船得以靠上码头,将货物运送到岸上。这里将作为波士顿帝国进攻的基地,因此同来的除了陆军还有不少工程队,他们将对这个不受重视的小港口进行扩建。依靠其优越的地利位置,利伯维尔港将很快成为南方次大陆最大的港口之一。
在投降前的最后一刻,利普南总督向其他殖民地发去了利伯维尔港被占领的电报,随后毁掉了一切机密文件,而波士顿帝国也压根没有打算隐藏自己的意图,有了一个良港作为立脚点,他们要在南方次大陆大干一场了。
大量推土机在雨林中横行,波士顿帝国的工兵部队这次准备充足,他们将为陆续到达的陆军部队开辟出进攻的道路。第一支三万人的部队一直向东出发,他们将沿着奥果韦河向上游方向前进,攻占萨丁殖民军距离海岸最远的扎纳加要塞,彻底截断同盟国在南方次大陆殖民地的南北联系。
切断联系只是第一步,陆续登岸的陆军部队将抽调四个军的部队,沿海岸线向南,横扫位于南方的同盟国殖民地,而另外的数十万大军则一直向北攻击,一直打到地中海沿岸去。
在利伯维尔港南方的是原来的波士顿帝国殖民地,在殖民地换石油的时候,它被送给了雅曼帝国,此时驻守这里的正是雅曼帝国的安哥拉总督沃尔贝克。沃尔贝克早年曾在中华帝国做过武官,他在闲暇之余和许多中华帝国军官有过接触,也曾经应邀在中华帝国几个陆军学院中旁听过,对于先进战术理念有不少了解。
沃尔贝克聪明好学,对政治嗅觉也非常敏锐,在他接任安哥拉总督的时期,正是哈布夫斯堡王国内战,波士顿帝国强势介入西大陆的时候。他当时就预感到波士顿帝国与同盟国集团之间必有一战,而波士顿帝国拥有远比同盟国强大的海军,所以一旦双方开战,安哥拉殖民地一定会成为孤岛,完全无法得到国内的支持。因此他从那时候就开始自力更生,依靠殖民地的一切资源,为自己训练一支有战斗力的新殖民军部队。
在沃尔贝克的训练下,安哥拉依靠他们两面依靠中华帝国殖民地的优势,借助中华帝国的沿海铁路线,为雅曼帝国赚取了大量利润。这些钱财不但大量上交国家,也给殖民地保留了许多富余资金,沃尔贝克就依靠这些钱,大量训练士兵,很快就建立起了一支三万人的殖民军,当然由于白人的数量很少,殖民军只有部分军官和军医队伍是由白人组成的,而大量士兵和多数军官都是土著人。
为了增加土著人的积极性,沃尔贝克并未对土著人有任何歧视,他大胆任用土著人担任高级军官,甚至能够指挥白人作战,所以这只部队的士气相当高,内部也非常团结。
在对待当地土著的政策上,沃尔贝克使用怀柔政策,同时依靠经济拉动作用,极大改善了当地土著人的生活条件,这让土著人对他非常拥护。借助这个有利情况,沃尔贝克在当地组建了完全由土著人组成的预备役制度,发展了超过三十万土著民兵。
依靠这样的政策,沃尔贝克有了足够的兵源,但是如果武器不足,兵力再多也毫无用处,他非常清楚一旦开战,国内将完全无法对其进行补给,因此他力排众议,将殖民军的武器全部换成了中华帝国的制式,他打算在战时依靠与中华帝国的贸易,支撑整个殖民地的作战。
在各地的殖民总督只顾享乐和搜刮土著的时候,沃尔贝克却在埋头训练军队,为了战争脚踏实地的做准备,其他总督都嘲笑他的愚蠢,在总督这样的肥缺上,居然不知道搜刮油水,填满自己的腰包,
但是这一次,沃尔贝克的远见终于得到了印证,而他的准备也发挥了作用。在得知萨丁帝国的加蓬殖民地遭到入侵,安哥拉地区已经被截断为孤岛之后,沃尔贝克就开始了动作。
殖民军没有海军,没有足够的重武器,如果想要防守沿海一线根本不肯能成功,因此沃尔贝克将预备役都征调起来,组成大量小部队,向南面和东面收缩,让出沿海地区,将部队集结到靠近中华帝国边境线的雨林地区,依靠这里和波士顿人打一场游击战。在各地总督手忙脚乱无所适从的时候,沃尔贝克成了唯一有战争准备的总督,这次南方次大陆交战,成了沃尔贝克一个人的战争。
沃尔贝克很快与中华帝国的南方郡取得联系,在帝国内阁的授意下,帝国在南方次大陆的南方郡和莫桑比克郡都私下与沃尔贝克达成了意向,中华帝国将为他的部队提供补给物资和武器,也会为他们的伤员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甚至还可以为他们在边境地区建立几个营地,以供他们休整和训练新兵之用。
有了中华帝国的暗中保证,沃尔贝克立刻将部队分成小股,向加蓬地区渗透。防守不是他的作风,他要在对方发起进攻之前,先对其进行攻击。沃尔贝克亲自带领着八千多人的队伍一直向北,直取奥果韦河。
“这该死的雨林,闷热的要死,怎么不下一点雨清爽一下。”第一次来到南方次大陆的肖恩坐在运送物资的卡车上,敞开衣服前襟,大声诅咒着天气,显然他对雨林的气候非常不适应。
“算了吧,你还是不要祈求下雨了。在雨林里,下一场雨会更加潮湿闷热,衣服会完全贴在身上,粘腻腻的汗都出不去,那样的滋味更加让人不舒服。”已经在这里快两个月的老兵查理劝慰着战友。
“在这里活受罪,倒不如上战场去,和同盟国好好的打上一场,就算被打死了也好过在这里活受罪。”肖恩气呼呼的说着,仿佛一刻也不愿意在这里停留一般。
就在此时啪的一声枪响,位于补给车队前方第一辆卡车的司机被一枪爆头,动能巨大的狙击步枪弹头在集中司机的一瞬间,带着他的身体狠狠的撞在车门上,然后又反弹了回来,他的头颅已经完全被打碎,溅射的血肉将整个车厢都染成了红色。方向盘在尸体的带动下一歪,汽车径直撞在路边的大树上不动了,横过来的汽车将本就不够宽阔的道路彻底堵死了。
“有敌袭,快隐蔽起来,快还击。”车队中的军官大声命令着。
第五百七十四章 一个人的战争(二)
肖恩还在愣神,查理早已反应过来,他一把将肖恩拽下车,两人连滚带爬的躲到和河边的大石后。查理的正确判断救了两人的命,埋伏来自雨林之中,那些躲入雨林的士兵纷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