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心计-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广定侯府折了嫡子,又是意外身故,着实算不得小事,京城但凡有点头脸的都来了当家人,就是有孝期实在出不得门的,也派了大管事上门吊唁,五娘刚一进门,就看见了睿大奶奶陪着大太太往里走,到底有长辈在,两人也不好说话,便只点头示意过了。
大抵是得宠的嫡子,广定侯夫人哭的人都要没了力气,就是几位****也红肿着眼睛,一众人见过了,照例是要留下来吃丧酒,只是众人都没那个心情,只象征的动了动筷子,便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说话。
广定侯三子是少年横死,又死的这样蹊跷,众人难免要探寻一番。
等回到府里,也是要一更光景了,五娘洗漱了一番,想了想,还是去乐安居见过了侯夫人。
侯夫人也果然没睡,正半倚在软塌上出神,见到五娘来忙直起了身子,两人先是说了几句过几日侯景福回来的事情,侯夫人才问起五娘,“今儿个在广定侯家,可有听你几个姐姐说起过什么?”
广定侯府发丧,五娘的几个姐姐也去了,只是人太多,也并不太方便说话,五娘皱着眉道,“几个姐姐也知道的不太多,只听说这个三公子人虽不大上进,又着实爱俏了些,却并不大做出格的事,只听说前几个月闹着要收个戏子当妾室,别的事就没有听说了。”
侯夫人面色平常,显然对这些事也是司空见惯的,“可有听说是哪家的戏子?”
五娘道,“像是麒麟班的,听说还是班主的亲妹子,一口的好唱腔,模样也是不差的。”
侯夫人像是猜出了点什么,神色一时有些复杂,却并不说出来,只吩咐五娘,“广定侯家的事,也不要着意打听,只让底下的人去嚼舌根就是了,死了个嫡子,这事也捂不住,不出几日,也总该有个结果了。”
事情果然如侯夫人所说,不过几日的功夫,就传出了几个版本,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事竟牵扯了杨尚书府的四公子出来,杨尚书家子女多,如今孙子都到了议亲的年纪了,可还有一个小女儿尚在呀呀学语的年纪,子女多了自然照应不过来,是以杨尚书虽然儿子多,可成器的没有几个,这个四公子不止每日的流恋烟花之地,就是与人争风吃醋大打出手也是常事,前些日子与狐朋狗友跟人去听戏,一来二去的就看上了班主的亲妹妹,只是那亲妹妹已经跟了广定侯的三公子,自然不会理会这个只是庶出的四公子,谁知这四公子竟然脑子一热,做出这等狠毒的事来。
锦柳给五娘嚼舌的同时,也一脸的唏嘘,“也亏的这四公子在太白居进出被人瞧见了,不然这掌柜的可不就冤死了。”
自古杀人都是要抵命,这尤其是闹到了世家身上,一个当朝一品大员,一个又是在京城传承了百年的侯爵,也不知这闹来闹去,会扯了多少人进去。
五娘正要叮嘱身边几个丫头几句,锦玫就进了里间,行礼道,“睿少奶奶来了,正在花厅候着。”
五娘不由的皱起眉,睿大奶奶甚少上门,通常有什么事也大多找个贴身的管事妈妈说话,如今亲来一趟,五娘只想一想,便知道多半是为大娘子的事来的。
大太太身子不好不易上门,也只能托睿大奶奶了。
五娘进到小花厅,睿大奶奶正握着一盏茶出神,见到五娘忙站起身,神色里也带了几分不好意思,五娘却浑不在意,挽了睿大奶奶的手,笑问,“大**今儿个怎么亲自上门了一趟,外头还冷着,怎么就没带上件披风?”
两人都坐下,睿大奶奶才笑道,“我也是在屋子里闷的多了,见外头日头好,便想着出来走走,也耽误不了多少功夫,也就没有带上,倒是打扰了五妹。”
五娘忙就带上埋怨的神色,“看大**说的什么话,到底都是一家人,可不要这样见外了。”
两人客气了几句,不免又议了几句广定侯三公子的事,睿大奶奶才略带了几分不好意思道,“倒是有一件事要麻烦五妹,我母家有个弟弟,到了开蒙的年纪,一直听说苏先生是个教书好的,只是收徒不多,又严格的很,本来父亲去求了的,偏名额是满了,到明年又要耽搁一年,我回去也是听你大哥说起,府上的二公子就是苏先生名下的学生,就想着问问五妹,看能否……”
睿大奶奶也是头次找人来说项,到底面皮薄了些,说了几句,自己就有些脸红,五娘却很理解,读书虽有天分和努力在里面,可也要看名师与否,若是拜得位名师,不止眼界要比别人高些,也能少走些弯路,五娘便笑着应下来,“若是这件事,我倒是可以找二弟妹说说,只是成与否,我就说不准了。”
睿大奶奶有些喜出望外,“只要五妹愿意说项,就已经很感谢了。”
五娘就又笑着推说两句,看着睿大奶奶丝毫不设防的脸,心思一动,随意的道,“三姐夫过些日子就要外放了,听三姐的意思,倒像是要一同随行,说起来倒也是好事,只是三姐自幼在京城惯了,也不知适不适应江南那潮湿的天气,加上孩子又小,这一路上,可是要不少操心。”
睿大奶奶一脸惊讶,“外放?”随即就又笑起来,“三妹妹倒是苦尽甘来了,这随了三妹夫出去,虽说比不得京城的日子,可是不用侍奉婆母,那些通房姨娘也随她处置,等过上几年过惯了那边的天气,才是好呢!”
五娘也笑道,“可不就是?只是三姐这一走,下人也带不了许多,到了那边采买,不知根知底的也不方便,倒不如从家里带几个有经验的老妈妈。”
五娘话才一出口,睿大奶奶就忍不住瞪大眼睛,五娘笑了一笑,才接下去,“这事也就大**能帮忙了,四姨娘去的早,从前身边的下人也不知都去了哪里,若是能寻着,倒是合适的,毕竟都是旧仆,忠心是一定的。”
五娘话里是说的再明显不过了,睿大奶奶自然听了个明白,踌躇了一会儿,才道,“倒也不是不行,只是过去这许多年,也不知都散去了哪里过活,更何况当年四姨娘去时是一尸两命,许多下人都被发作了,也不知剩下了多少,这要找起来,也不是易事。”
五娘拿起杯子喝口茶,忍不住叹气道,“也知是为难大**了,只是三姐这一去,也不知有没有机会再见,三姐又是这个性子,身边没有几个忠仆伺候,真是让人不放心,大**先问问府里的一些老管事,若是真找不见了,也就算了。”
睿大奶奶想了一想,到底也没有应下来,只道,“那我且先问一问,若是有了消息,再来找五妹说。”
五娘笑着应下来,两人又说道了几句,五娘便送了睿大奶奶出去。
113
侯景福回来是个半夜;五娘本就睡得不深;一听到动静,立马就坐起身来;锦柳几个见五娘醒了,也就进来掌了灯,又拿了衣服服侍五娘穿上,才去了西里间。
侯景福在净房洗漱,五娘想了一想,到底没有进去,只盘问侯景福身边的小厮;小厮也是个极机灵的;东拉西扯了一大堆;要紧的话却是一句没说;等侯景福都出来了,五娘却也一句有用的话都没问着。
五娘不禁有些失笑,“这个小厮倒是聪颖,连我身边的丫头都要被他绕晕了。”
侯景福随意的拿布子擦了两下头发,就扔在一边,口里催促五娘,“你先去睡,我还要急着去一趟轩云院,一时半会也回不来。”
这都半夜了还要过去,五娘心中一凛,忙拿了披风给侯景福批上,待人走远了,五娘才回过神,正要回去睡下,收拾净房的值夜丫头却轻呼一声,五娘进去一看,不止侯景福的衣服上沾了不少血迹,就是浴桶也染红了好些,五娘心里一紧,人也就有些胡思乱想。
好不容易捱到天亮,五娘也无心饭食,洗漱完匆匆吃了几口就进了福安居。
老太君和侯夫人显然也收到些消息,脸色有些萎靡,却也强撑着精神,问了五娘几句,见五娘也所知不多,脸上的担心就更重了些。
到了半中午的时候,侯景福才进来福安居,大约是失血多了,脸色看着有些惨白,依旧行了礼,才坐下说话,“一去这样久,让祖母和母亲担心了。”
老太君几乎要站起身来,连声问侯景福,“此次一去可还顺利?有没有什么消息?”
侯景福摇摇头,道,“几乎将整个江南都要翻过来了,却也没见着影子,想必消息还是讹传多些。”
老太君叹道,“要是讹传还是好事,怕只怕不是空穴来风,到时候又惹出什么乱子。”
侯景福开口劝慰,“祖母放心就是,江南一带遍布了不少好手,只要一冒出头,定然是逃不掉的。”
老太君犹有些担心,却也知道多说无益,便只叮嘱了侯景福几句,就推说疲累让众人下去了。
一回到谨德堂,五娘就忍不住问,“到底是什么事?这样紧张?”
侯景福倒也不瞒着,耐心道,“不知是谁放出了二皇子犹在人世的消息,整个朝廷都要闹开了锅,不少大臣都派了人下江南,只是到底空紧张一场,我连跑了整个江南,影子都没见着。”
五娘一听,就倒吸一口凉气,五娘虽说对朝堂上的事所知不多,可当年二皇子与三皇子争储的事还是知道个大概的,当时二皇子势大,又得皇上宠爱,眼看就是储君的不二人选,可成蜀两州旱灾,朝廷拨了不少款项赈灾,可没几个月的功夫,就有大批流民涌向京城,这才爆出两广总督贪墨一案,两广总督徐进堂是二皇子近臣,皇上就不免有些怀疑,谁知二皇子竟铤而走险,派人刺杀皇上,若不是三皇子挺身替皇上挡了一剑,如今这皇位是谁坐还尚未可知,不过到底苦尽甘来,二皇子被就地格杀,三皇子也因救驾有功得了太子之位,只是谁想时隔数年之久,竟又放出二皇子还尚在人间之事,只要一想到接下来朝廷的明争暗斗,五娘就有些头晕。
侯景福也难得面沉如水,低声嘱咐,“广定侯三公子的事,只怕未必如表面上看,只是两个世家公子争风吃醋,最近你也不要出门了,三姐那里,你也写封信点一下,若是三姐夫能外放,就让他们早早走了,免得到时又被牵连。”
侯景福说的严峻,五娘也不敢耽搁,当下就提笔写了信,在信里着重点了广定侯三公子的事,劝慰两人早些出京。
待信送走后,两人还没说上两句,就又有人将侯景福叫走了。
侯景福这一次回来,倒比以往都忙的紧,有时连着几天不回家也是常有的事,二太太见了,不免新奇,“只听说世子回来了,可一连半个多月都没见着人,昨儿几个孩子还问起,说好久没同大哥一起赛马了。”
这个时候还紧着玩,老太君也略有些不满,“福哥儿忙自然是忙该忙的,哪里像我们这些闲人,我听说你又与人约了去庙里,怎么你最近倒迷上那些菩萨了。”
二太太嗨了一声,笑道,“还不是看最近京里事多,心里怕的慌,索性家里没事,倒不如去庙里拜拜菩萨,好保我们家大小一家平安。”
“也难得你有这份心思。”老太君点点头,“只是京里乱,你也别出门太多,遇着人也莫要乱说话,又惹出什么事来。”
二太太一脸受教,“母亲放心就是,媳妇都省得的。”
老太君这才不耐烦的摆摆手,打发了二太太下去。
进了六月,京里风声松散了一些,倒是广定侯三公子的事愈演愈烈,直找了杨尚书让杨四公子抵命,杨四公子却是抵死不认,被杨尚书打的几乎去了半条命,也不肯承认是自己害了广定侯三公子,广定侯如何肯信,日日上门逼迫不说,更是自己亲自跪在了养心殿前,让皇上无论如何也要给自己一个公道。
皇上却不大想掺和此事,任广定侯跪了三日,也不肯出门见上一面,京里一时哗然,就是五娘也有些同情广定侯。
“您说这都四日了,皇上都不肯相见,是不是就算准了不是杨四公子做下的?”锦柳理着绣线,忍不住开口问五娘,五娘正剪着鞋样子,闻言抬起头,想了想,道,“圣上的心思,谁又猜的准。”
锦柳叹气道,“可这样闹着,总也不是事儿,总不能广定侯白发人送黑发人,又这样送了命吧。”
五娘道,“命倒是送不了,只是这番苦头却也吃不小。”说着看了看窗外,“今年天热的真早,这才六月份。”
锦柳也看着窗外,虽角落堆了冰盆,可还是热的直冒汗珠子,锦玫锦香忙打了大扇子,五娘做了半下午的绣活,也有些累了,便执了茶来喝,刚吃了一口,就有丫头进来道,“年少爷身边的丫头来问,可有瞧见年少爷去了哪里?”
五娘笑问,“这又跑丢了?”
那丫头答,“可不是?隔了几日总要四处问一问。”
五娘就派锦玫出去,“你遣人去问一问院子里的丫头,可有谁看到年哥儿去了哪里?”
锦玫出去了一会儿也就回来,对着那丫头摇了摇头,显然也没什么消息,五娘就笑起来,“年哥儿眼见着也有九岁了,却还是这样调皮,片刻也静不下来,倒累的二弟妹有孕还要照顾他。”
锦柳打着大扇子,也笑说,“男童本就爱闹些,过了这岁数也就好了。”
众人只道年哥儿是贪玩又跑去哪里躲了起来,谁知眼见着天都要黑了,却还是没有年哥儿的消息,这下连老太君都坐不住了,指了福安居的下人跟着一起找,五娘也带人将谨德堂翻了个底朝天,还是锦柳细心,将躲在小书房桌子底下的年哥儿抱了出来。
在小书房躲了半下午,晚饭也没有吃,饶是年哥儿精神头再大,此刻也有些发困,看见五娘委屈的瘪了瘪嘴巴,就搂着五娘的脖颈发出了轻轻的呼吸声,五娘没想他睡得这样快,只能又让丫头将承上来的糕点都端下去。
年哥儿如今个头已不小,五娘就是坐着抱也有些吃力,不得已叫了个壮实的婆子来,抱着年哥儿,一行人去了侯景竹的院子。
人还没进到院子,就有眼尖的丫头一窝蜂的进去禀报,片刻的功夫李氏就扶着丫头迎出来。
李氏如今已是将近六个月的身孕,肚子已然不小,许是下午忙的紧,脸色也有些过分的白,五娘忙扶着李氏进去坐下,才开口埋怨,“都这个月份了,还这样不当心,瞧你这脸色,可不是让人紧张。”
李氏松了口气,让人接过年哥儿带下去睡了,才道,“我这点事倒也不打紧,若是年哥儿出了什么事才让人着急,还好大嫂送回来的及时,不然我就得去找祖母了。”
五娘道,“祖母也知道了,如今整个府的人都在找他,说起来这个年纪的孩子是爱闹了些,过阵子也就好了。”
李氏略微有些苦涩,嘴巴张了几张,却到底没有说出来,只闲说了片刻,就送了五娘出去。
五娘自然又去福安居和乐安居禀报过了,才回到锦德堂歇下,侯景福照旧还没回来,五娘叹息一声,让人留了饭菜,便径自歇下。
过了几日,睿大奶奶派人递了请帖,竟是五娘当时拜托的事,有了消息。
五娘特意压了一天,第二日一早去福安居报备过了,才去了薛府。
说起来五娘也有好些日子没有回娘家了,即使回来,不过也是看看老夫人,给大太太说一说大娘子的情况,今日自然也一样,去过了正院和千寿院,才去找了睿大奶奶。
睿大奶奶难得有心思的摆弄起了花草,见到五娘,忙指了一盆给五娘看,“这是你大哥的朋友从江南带来的,果真稀奇的很,只是太不好养了,那么十几盆,也就活了这么两盆。”
五娘向来不懂这些花草,只觉得与别的兰花也没什么不同,看了半天,才笑说了一句,“稀奇的东西自然不好养,大嫂能养活这么两盆也很不容易了。”
睿大奶奶吩咐人将兰花搬去了廊下,拉着五娘坐下,笑道,“一会儿你带上一盆回去,每日的放在屋子里,看着也心情好些。”
五娘忙摆手推辞,“知道大嫂疼我,可我哪里会养这些,到时候养死了,才是可惜。”
睿大奶奶见五娘坚持,只得作罢,又笑着扯了别的话头,“昨儿个娘家嫂子还来看我,说最近小侄子上进的很,每日下了学还要用功,要是哪天不去,还要赶着去给先生送吃的。”说着就拍拍五娘的手,“这事还是多亏了你,不然可就要难办了。”
五娘嗲怪的瞪了睿大奶奶一眼,还没说话,睿大奶奶就已经笑道,“好,好,不说这见外的话。”
五娘这才满意,睿大奶奶看了看时辰,见到了每日大太太午睡的时候,便让贴身的丫头带进来几个下人。
五娘一想到是旧日曾伺候过四姨娘的,不由的有些紧张,勉强压下满腹的心思,认真的打量起了几个人。
四姨娘去的时候,五娘才几岁大,上辈子过了一世,这辈子又活了这几年,认真的算一算,离四姨娘去的日子,竟已经有二十七八个年头,就是记忆再清晰,五娘也已差不多忘了四姨娘的样子,只还隐隐约约记得一些,至于这些当时伺候过的下人,五娘更是全没了印象,是以来回看了几遍,都没能认出一个,睿大奶奶自然也不识得,只让几个人开口自己说着。
第一个打头的是个二十七八的妇人,一脸的老实相,皮肤微黑,话却说的很顺溜,“奴婢名□杏,当时是在外院做扫地的粗使活计。”
难怪能活下来了,五娘略微有些失望,又强打着精神去听其他几个下人说,却无非都是些外院烧水浇花的活计,并不曾近过四姨娘的身,对当年的事,自然就不清楚了,五娘犹不死心,却也不好当着睿大奶奶的面问,便只笑着说话,“你们如今都在哪处做活?”
还是春杏带的头,“奴婢如今在外厨房做洗菜的活计。”
有了春杏的表率,其余几个也就开了口,却都是些杂使活计,并没有什么体面,五娘自然要问一问可愿随三姑奶奶去江南过活,除了两个舍不下京城的家人,其余三个,竟都同意了,春杏更是连连磕头,五娘打发了人下去,又与睿大奶奶闲聊了几句,就回了侯府。
广定侯三子一案洋洋洒洒的足闹腾了两个多月,才算是定下案来,虽说有人见杨四公子在太白居进出,既不带小厮,也没带长随,可也没有证据说明杨四公子确实下了毒,如若真有这心思,倒不妨花些银子找人做就是了,何必自己抛头露面,惹人疑窦,一道一道的疑问压下来,广定侯也有口难言,最后大理寺断了案,只拿了太白居的一干人手,弄了个雷声大雨点小,众人失笑之余,心里也是明镜,杨尚书如今位列一品,儿子虽不成器,自己却是着实有能耐的很,无人愿意为广定侯开罪杨尚书,只得抓了些小人顶包,虽说这太白居背后也有些靠山,可比起杨尚书,还是很不够看。
进了八月,天气就很炎热了,眼见着就又到了老太君的生辰,虽说过的并不是整寿,可全府上下也重视的很,早早的就开始碰头商量,要请哪些亲近的亲戚上门,请哪家大厨进府做菜,事情虽小,可着实杂乱,五娘每每跑了福安居就进乐安居,总也忙个不停。
论理在大寿前,众人都要去庙里上香祈福,只是老太君到底年岁大,众人也不敢轻易劳动,李氏的身孕又是八个月,侯夫人少不得要照料,再加上三太太的孩子又受了寒,落到最后,竟是只有五娘和二太太同去。
五娘看着锦玫几个收拾明日要出门的用物,托着腮就沉思起来。
这一年多的功夫,二太太倒是很安分,既没有将杂七杂八的表侄女带上门来,也没有再将喜欢的丫头往五娘屋里塞,除了偶尔出门会给五娘捎上几个求来的平安符,两人竟是没有旁的接触,五娘就不禁将从前的事理了一理,认认真真的盘算了一下二太太这个人。
二太太出身不算显赫,虽说是嫡女,却并不大受宠,若不是性子老实又略微有些蠢笨,只怕老太君还看不上她,只是这样一个人,又如何能坐的稳嫡子正妻的位子?更是让侯夫人和侯景福都忌惮,若是没点本事,五娘如何都不信,可联系这些年来做的事情,却没一件算的上聪明的。
先是让耿姨娘用药迫使侯景福得了个名分,却是有名无实,这么多年下来,一点好处没捞着,倒是在五娘进门后触怒了侯景福,打发去了庄子过活,却又惹了事端,如今被囚在家庵自生自灭。
再就是乔家小姐,想故技重施,却偏偏被抓了个现形,险些丢尽脸面,五娘思前想后,都没能看出这些个事里,二太太到底得了什么好处,只是如今二太太肯安分守己,五娘倒松了一口气,日日忙着事,总比挖空了心思算计自己的好。
既然要上香,五娘就免不了起了个大早,先照旧去了福安居请安,才同二太太一起出了门。
按五娘的意思,两人同一车就好,二太太却偏生怕吵闹,非要单独乘一辆,五娘也只得随她。
过了枣杏胡同上了永安大道,马车还没行了半盏茶时间,就突然停了下来,五娘打发人下去问,一会儿的功夫,锦玫就回来道,“听护院说,前面像是聚了不少流民,怕伤着二太太和夫人,不敢前行。”
“流民?”五娘颇有些惊讶,“皇城脚下,怎么会涌了流民进来。”
锦玫道,“护院也不清楚,只打听了一早开城门进来的,如今御林军都出动了,却越涌越多,好多铺子都关了。”
五娘想了想,果断道,“还是回府再说,你去告诉二婶娘一声,我们这就回去。”
五娘一回到侯府,就有不少壮实婆子拥着两人进了垂花门,外院的管事更是抽了不少小厮随着护卫一同守着各处。
五娘来不及换衣裳,就进了福安居,几个女眷显然都得了消息,正守在一处,就连李氏都被婆子用软轿抬了来,安顿在里间歇息。
老太君倒很是沉稳,让五娘将见到的情况都说了一下,才叹道,“前几日还和侯爷说起,今年的天热的早,只怕会有大旱,朝廷已经着手开始拨粮,谁知今日就闹起来。”
五娘若有所思,试探的道,“说起来江南一带离京城也有不少的路程,就是最近的几个州,也要大半个月才能过来,若是这样算,只怕七月初就已经旱了。”
侯夫人也反应过来,“旱了这么久,怎么就没听朝廷里提起。”
老太君此时也回过味来,脸色就有些难看,“怕是有人瞒着未报,这才……”
几人都是当过主母的,对这些事,也隐约能猜到些,往年大旱都是朝廷里首屈一指的事,出了任何一点问题都是耽搁不了的,如今却……皇储之争,到底还是摆到台面上来了。
114
朝廷局势紧张;五娘却也不闲着;每日的都要叫来管事敲打敲打,大旱虽说是天灾;可到底还没到不能解决的时候;就怕这时候人心一散,反倒弄出人祸。
又进了一趟福安居看过了老太君;便去找了侯夫人。
流民聚集京城已经足有四天的功夫,虽说朝廷有拿出举措,可并未见什么效;反倒流民越进越多,迫不得已已经关了城门;这种局势;已有不少官员和富户拿出余粮设了粥棚;可到底不是长久之际,城门一关,各处庄子上的收成也交不上来,再说侯家人口虽不算太多,可偌大的宅子加上伺候的人也着实不少了,就是再多的粮食也总有吃的完的时候。
侯夫人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摩挲着牡丹浮纹的茶盏,已经带了点心浮气躁,“侯爷和福哥儿已经连着几日没回来了,人也不敢在街上乱走,也不知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五娘想着管事们递上来的话,试探的道,“今儿个和妈妈回话说,京里已经有不少人家都换了糙米,毕竟流民太多,庄子上的粮食又运不进来,照这样的势头,再有几日的功夫库房里存的米也要见了底了。”
五娘一说,侯夫人更是心烦气躁,半晌才缓下情绪,“如今是你当家,这些子事情就你做主吧,只是这粮食一时半会儿还不能断,流民一旦没了吃食,还不知要闹出什么乱子,如今也就等朝廷怎么做了。”
五娘叹着气应下来,又宽慰侯夫人,“每年总会有些天灾,可闹腾一阵也就过了,今年虽说凶了些,可到底也不是什么大事,朝廷太平了那么久,娘放心就是。”
话虽这样说,可京城的情况一日紧似一日,就连家里几个男丁也有好几日没有回来了,侯夫人心里焦急,可也并不太表露出来,勉强一笑叮嘱了五娘几句,便借口要歇下,让五娘回了谨德堂。
回到谨德堂又处理了几件小事,正要换过衣裳去看看李氏,就见侯景福略显疲惫的跺进了西里间。
侯景福去净房洗漱,五娘也不好跟着去,便叫来了锦玫吩咐做些吃食,正说着,侯景福就批了中衣走出来,立即有丫头上去拿白布擦着头发,待半干时,侯景福便打发了人下去。
五娘递了茶盏过去,侯景福饮了一口,愣怔了一下放下杯子,半晌道,“皇上病了。”
侯景福口气沉重,一股山雨欲来的威势,五娘心口一滞,好容易顺了气,轻声道,“怎么这紧要的关头?”话说出口,才蓦然反应过来,眼睛不由睁大,喉咙像是被人握住一般,几要找不到声音,“难不成……”
侯景福面色倒是平静,细长的手指敲打着桌脚,沉吟了片刻道,“如今也只是猜测,可是连着如今的情势来看,也是八九不离十了,府里的护卫,我已经暗暗调来了一些,只是明面上一切如旧。”
侯景福虽然尽量说的不那么紧张,可五娘仍旧忍不住呼吸急促,出身侯门,如今又是世子媳,五娘早就想到了会有这一日,君王老去,权利旁移,势必会有一番腥风血雨,只是到底还是太快了些,五娘总以为,还有时间的。
五娘一时思绪纷乱,好容易打起些精神,郑重道,“府里的事,自有我,母亲那里,你也可放心,最近情势过分紧张,母亲大约也早就有数了。”
侯景福又沉默了半日,忽的叹息一声,却到底没有再说什么话,换过衣衫,又叮嘱了五娘几句,便匆匆去了。
接下来的一阵时日,宫里时有消息传来,皇上的病反反复复,却到底还是耗尽了底子,清醒了一阵,还没来得及交代事情,便又陷入昏迷,一众大臣生怕皇上什么时候会转醒,便也不敢离开,只日日守在乾清宫门外。
侯景福日日忙的紧,五娘却也不得闲,李氏身孕已过八月,按理说离生产还有月余,只是早产的情形也不是没有,是以虽早备下了太医和接生的婆子,可仍然不敢放松,这日五娘吩咐锦玫熄了烛火正要歇下,守夜的锦柳进到里间,“二少奶奶院里的婆子过来说,二少奶奶肚子疼的厉害,怕是要生了。”
五娘急忙坐起身,“不是还有一个月,怎的现在就要生?祖母和母亲那里去报了吗?”
“还没有去,只等着夫人拿主意。”
五娘想了想,到底打发人出去,“二弟妹是头一胎,只怕要不少时辰,没个人坐镇也不行,快去报了,让祖母和母亲拿主意罢。”
五娘匆匆赶到李氏住的院落,下人婆子已忙成一团,见到五娘匆忙行礼便又各自去了,五娘带着一众丫头进了侧室坐下,吃了半盏茶才想起来,“年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