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刘心武续红楼梦-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刘心武
【由‘文‘下载网'。wr‘shu。'整理】
‘
刘心武研究《红楼梦》已有20余年,他通过原型研究、文本细读,探佚出了曹雪芹写成又迷失的后28回的内容,在探佚的基础上,试图复原出曹雪芹后28回的大致面貌,完成了这部《刘心武续红楼梦》。刘续试图进入曹雪芹的文本语境,对前80回中所有“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大、小、明、暗伏笔逐一进行了照应,并对古抄本中所有脂砚斋、畸笏叟批语中透露、逗漏的后28回的情节、细节、文本用语、回目等也逐一加以了兑现。
图书简介
作家刘心武举七年之功,根据各类探佚成果和丰富的想象力,重续《红楼梦》后二十八回,推出新书《刘心武续红楼梦》,首印100万册,将于2011年4月由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版。
《人民文学》杂志第四期也将在杂志上同步刊发《刘心武续红楼梦》。
作者用意
刘心武说自己之所以续写《红楼梦》,是因为程伟元和高鹗以活字排印方式推出一百二十回《红楼梦》,这使得曹雪芹原创的前八十回《红楼梦》流传至今,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他们对前八十回手抄古本的改动,留下了遗憾。而后四十回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刘心武推论,曹雪芹其实写完了《红楼梦》全书,总共108回,只是后面的28回章节遗失了。现在他所写的《刘心武续红楼梦》,基本上延续了曹雪芹的原意。
社会评价
书还没正式推出,很多红学家已经跳了起来,他们纷纷指责刘心武的新书不符合原著。这让出版社的负责人张小波很不服气:“《红楼梦》又不是他们家的,为什么不能让刘心武续写?”
目前新书公布的文字比较少,只限于《刘心武续红楼梦》的第一回。看过这部分内容的网友,对此也持不同意见——有人觉得文风很像曹雪芹,有人认为这纯粹是狗尾续貂,甚至有人评价刘心武是“给维纳斯接上手臂”。
任侠家评:刘心武续写红楼梦。
水浒存後传,红楼争续书。
首都班主任,路数宗周胡。
秦学风雷起,探佚不服输。
经典魅力在,何不另起炉?!
任侠家再评:作家刘心武先生续写红楼梦。
改革文学班主任,登坛演讲神州名。
探佚宏论惊四座,草创秦学独一门。
趁勇续尾高潮涨,过江之鲫又添新。
仿真官窑似文物,周公踌躇难置评。
人物命运
林黛玉:沉湖自尽
在《刘心武续红楼梦》中,他把第一女主角林黛玉以沉湖自尽的方式“写死”了。刘心武认为,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有许多伏笔,比如在第七十六回,黛玉和湘云联诗,联到最后两句时,湘云出口为“寒塘渡鹤影”,黛玉则为“冷月葬花魂”。“就像‘鹤影’是史湘云的象征一样,‘花魂’自然是黛玉的象征,该句为黛玉沉湖留下了伏笔。”刘心武以此为切入口,找到《红楼梦》中诸多事关“黛玉沉湖”的伏笔,最终断定黛玉为沉湖而死。
薛宝钗:染病而亡
《红楼梦》的第二女主角薛宝钗,则是染病而亡。刘心武写到——薛宝钗和贾宝玉完婚后,贾府随即走向衰败,而贾宝玉的心又不在薛宝钗这里,薛宝钗面临内外交困,最终心力交瘁染病而亡。
史湘云:一路行乞
在《红楼梦》中,史湘云这个角色不容小觑。而刘心武现在推断的结果是——史湘云嫁给了卫若兰,但卫若兰短命,临死前又将史湘云托付给了贾宝玉。两人一路行乞,不断遇到好心人收留,后两人竟一夜白头,算是白头偕老,但最后与贾宝玉一起观海棠,贾宝玉顿悟撒手人寰,恢复神瑛侍者身份回归天界,留史湘云一人在人间
贾宝玉:回归天界
史湘云死后,贾宝玉大彻大悟,回归天界恢复神瑛侍者身份。这是刘心武在新书中为贾宝玉设置的命运,在这一回中,刘心武写的章节回目为——神瑛顿悟悬崖撒手,石头归山情榜俨然。
妙玉:同归于尽
妙玉一直是《红楼梦》中刘心武个人最喜爱的女性角色,他还专门写过中篇小说《妙玉之死》。这次续书,基本按他当年的小说构思,忠顺王追查贾府宝物,为掩护贾宝玉,妙玉选择和忠顺王同归于尽。
王熙凤:不堪凌辱
王熙凤的结局很惨,《红楼梦》已经留下伏笔。在刘心武的续书中,好强的王熙凤沦为下人,再加上被贾琏报复,她一路哭回金陵老家,在路上不堪凌辱,悲惨而死。
图书目录
第八十一回 中山狼吞噬薄命女 河东狮吼断无运魂
第八十二回 睿探春安民止谣诼 达宝玉婚礼赠麒麟
第八十三回 史太君失语难瞑目 金鸳鸯守志宁玉碎
第八十四回 倪二哥庙会遇知音 冷三爷村肆警旧雨
第八十五回 玻璃大围屏酿和番 腊油冻佛手埋奇祸
第八十六回 暖画破碎藕榭改妆 冷月荡漾绛珠归天
第八十七回 司棋殉情殃及池鱼 椿龄抗旨远走双飞
第八十八回 勉为其难二宝成婚 准折坎坷枕霞吹笛
第八十九回 薛宝钗借词含讽谏 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第九十回 忠顺王奉旨逞威风 静麝月好歹避微嫌
第九十一回 蒋玉菡偏虎头蛇尾 花袭人确有始有终
第九十二回 霰宝玉晨往五台山 薛宝钗夜成十独吟
第九十三回 甄士隐默退贾雨村 甄宝玉送回贾宝玉
第九十四回 蘅芜君化蝶遗冷香 枕霞友望川留余憾
第九十五回 卫若兰射圃惜麒麟 柳香莲拾画会婵娟
第九十六回 潢海铁网山虎兕搏 樯林智通寺香魂断
第九十七回 宁国府旧账成首罪 荣国府新咎遭彻抄
第九十八回 憨宝玉拘入狴犴门 顽贾环收进养生堂
第九十九回 妙玉守庵从容镇定 凤姐扫雪痛心疾首
第一百回 狱神庙茜雪慰情痴 锦香院云儿护巧姐
第一百零一回 刘姥姥报恩如涌泉 芸哥哥仗义勇探庵
第一百零二回 傅秋芳妙计赚令牌 红衣女巧言阻金荣
第一百零三回 靛儿弃前嫌护灵柩 卍儿释新怨守绝密
第一百零四回 哭向金陵凤姐命断 泪别祖茔宝玉自首
第一百零五回 瓜州渡口妙玉现身 金山寺下悍王殒命
第一百零六回 麒麟邂逅中秋联诗 骁骑相撞寒露喋血
第一百零七回 饥怡红寒冬噎酸齑 寒枕霞雪夜围破毡
第一百零八回 神瑛顿悟悬崖撒手 石头归山情榜俨然
图书说明
清朝已有不少《红楼梦》续书出现,但大都是从通行本的一百二十回往后去续,有的从通行本中林黛玉死后续。当代有几种从八十回后去续的,各有特点,但多是作者的自由发挥。本续书则是通过对前八十回的文本细读,以及探佚研究,力图恢复曹雪芹后二十八回原意的一次尝试。
此书续写前提是:认为《红楼梦》乃曹雪芹撰、脂砚斋评;认为曹雪芹是大体写完了《红楼梦》全书的,全书书稿仅差个别部件未齐,只是还没有来得及统稿、剔除某些前后不对榫的毛刺;认为曹雪芹全书为一百零八回;认为传世的前八十回大体为曹雪芹原笔;认为传世的手抄古本大体可信,前八十回文字应以汇校各传世古本为据;认为一百二十回的通行本《红楼梦》后四十回断非曹雪芹原文;认为程伟元、高鹗合作以活字排印方式推出的流传至今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使得曹雪芹的前八十回获得推广流布,是有积极作用的;但他们对前八十回手抄古本的改动,留下遗憾;而后四十回基本上违背了曹雪芹的原笔原意;认为曹雪芹所撰的全本《红楼梦》是曾经在小范围流传过的,曹雪芹的同时代人里是有人读到过全本并留下痕迹的;认为那种指称曹雪芹自己不愿意将八十回后文稿存世加以销毁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从脂砚斋批语可知,曹雪芹和脂砚斋对八十回后书稿是非常珍惜的,对于“借阅者迷失”是痛心疾首的;认为尽管曹雪芹书稿的后二十八回至今未能找到,却是可以通过探佚加以钩沉的;传世的前八十回里“草蛇灰线、伏延千里”,传世脂评里对后二十八回内容的诸多透露和逗漏,以及其他一些资料,均是探佚的资源;认为可以在探佚成果的基础上,试以曹雪芹的思路、思想、风格来续写八十回后的二十八回。
以上续写前提,详细论证请见拙著《红楼望月》《刘心武揭秘〈红楼梦〉》1—4部《〈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刘心武续写红楼梦,“蓄谋已久”。从1990年开发表第一篇涉及《红楼梦》研究的文章以来,历经二十年,除致力于从秦可卿入手,探索《红楼梦》文本之谜,发表出版大量谈红文字外,自2005年至2010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陆续录制播出61集关于《红楼梦》的系列节目,并用当代语体文撰写出《秦可卿之死》《贾元春之死》《妙玉之死》三个中篇小说,以体现当时的思路。这些都是对续写后二十八回的练兵。现在续出的后二十八回,保留了以上练兵中形成的精华,同时又放弃了不少原有的构想,仅回目而言,续成本与《〈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所列就有若干重要的改动与调整。二十年辛苦不寻常,了此心愿,乃我一生中的大快乐。
本续书为了使其阅读感觉尽量接近曹体,与前八十回文本相匹配,有的字、词、句尊前八十回文本之例,不取现代汉语写法,亦不尽遵照现代汉语语法规定,如无“她”“哪”等上世纪白话运动后方兴起流行的写法,对无生命事物的代指不用“它”,“需”“须”多取“须”的写法,“做”“作”取“作”的写法,“很”“狠”有时取“狠”的写法,现代汉语语法对“的、地、得”的使用规范亦不取从,“的”“地”多取“的”的写法,等等,兹不赘举,读者读时可类推领悟。
本续书涉及前八十回的文字,皆以古抄本为据,古抄本有异文,则根据自己理解选择,大多数情况下认同周汝昌先生根据多个古抄本形成的汇校本里的取舍,如“栊翠庵”“拢翠庵”两种写法里取“拢翠庵”,“一载付黄粱”“一载付黄梁”两种写法里取“黄梁”,等等;我与周先生亦有分驰处,如他认为第三十回里的“靛儿”应作“靓儿”,宝玉的丫头“碧痕”应是“碧浪”,我仍取“靛儿”“碧痕”,等等。请读者万勿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一百二十回读本来“校正”本续书,本人认为那个本子问题不少,如其中将“腊油冻佛手”“径改”为“蜡油冻佛手”,大错!“腊油冻”系珍贵石料,蜡制品岂可与之混淆?(古本中有的写成“腊”的异体字“臈”,可见绝不是“蜡”。)其他种种分歧处,盼读者注意。
本续书是一个此时代此地的产品,故在文字排印上,除非特别需要,一律采取简化字,并按当代此地规范使用新式标点。使用简化字,亦带来某些对曹雪芹原文本的损伤,如书中贾兰,简化后印成贾兰,曹雪芹在书中对贾氏宗族的辈分设计十分精密,“代”字辈下面是“文”字辈,再下面是“玉”字辈,再下面则是“草字头”辈,贾兰与贾蓉、贾蔷、贾芸、贾芹等一辈,将“兰”简化为“兰”,完全看不出贾兰在宗族中的辈分了;如今年轻一代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取名也多无所谓“排行”,但读《红楼梦》,本应通过其文本了解我们中华宗族文化(如何评价扬弃是另一回事),将贾兰简化为贾兰,是个遗憾,考虑到一般读者已经习惯这种印法,姑仍因之;好在简化字带来的遗憾不算太多,为照顾一般读者阅读方便,尽量采用简化字排印,我以为还是可以接受的。
鄙人是一个当代生命存在,虽然竭力去进入二百多年前曹雪芹的思路、思想与文体,不可避免仍会渗透进当代此地此人的思路、思想与文体习惯,盼读者鉴之。
作者简介
刘心武,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家。其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视为“伤痕文学”发轫之作;长篇小说《钟鼓楼》《四牌楼》分别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1年起涉足红学研究,并从2005年起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共61集,反响巨大。
作者说明
'1'
清朝已有不少《红楼梦》续书出现,但大都是从通行本的一百二十回往后去续,有的从通行本中林黛玉死后续。当代有几种从八十回后去续的,各有特点,但多是作者的自由发挥。本续书则是通过对前八十回的文本细读,以及探佚研究,力图恢复曹雪芹后二十八回原意的一次尝试。
'2'
此书续写前提是:
认为《红楼梦》乃曹雪芹撰、脂砚斋评;
认为曹雪芹是大体写完了《红楼梦》全书的,全书书稿仅差个别部件未齐,只是还没有来得及统稿、剔除某些前后不对榫的毛刺;认为曹雪芹全书为一百零八回;认为传世的前八十回大体为曹雪芹原笔;认为传世的手抄古本大体可信,前八十回文字应以汇校各传世古本为据;认为一百二十回的通行本《红楼梦》后四十回断非曹雪芹原文;认为程伟元、高鹗合作以活字排印方式推出的流传至今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使得曹雪芹的前八十回获得推广流布,是有积极作用的;但他们对前八十回手抄古本的改动,留下遗憾;而后四十回基本上违背了曹雪芹的原笔原意;认为曹雪芹所撰的全本《红楼梦》是曾经在小范围流传过的,曹雪芹的同时代人里是有人读到过全本并留下痕迹的;认为那种指称曹雪芹自己不愿意将八十回后文稿存世加以销毁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从脂砚斋批语可知,曹雪芹和脂砚斋对八十回后书稿是非常珍惜的,对于“借阅者迷失”是痛心疾首的;认为尽管曹雪芹书稿的后二十八回至今未能找到,却是可以通过探佚加以钩沉的;传世的前八十回里“草蛇灰线、伏延千里”,传世脂评里对后二十八回内容的诸多透露和逗漏,以及其他一些资料,均是探佚的资源;认为可以在探佚成果的基础上,试以曹雪芹的思路、思想、风格来续写八十回后的二十八回。
以上续写前提,详细论证请见拙著《红楼望月》《刘心武揭秘〈红楼梦〉》1…4部《〈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3'
本人续写红楼梦,蓄谋已久。从1990年开发表第一篇涉及《红楼梦》研究的文章以来,历经二十年,除致力于从秦可卿入手,探索《红楼梦》文本之谜,发表出版大量谈红文字外,自2005年至2010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陆续录制播出61集关于《红楼梦》的系列节目,并用当代语体文撰写出《秦可卿之死》《贾元春之死》《妙玉之死》三个中篇小说,以体现当时的思路。这些都是对续写后二十八回的练兵。现在续出的后二十八回,保留了以上练兵中形成的精华,同时又放弃了不少原有的构想,仅回目而言,续成本与《〈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所列就有若干重要的改动与调整。二十年辛苦不寻常,了此心愿,乃我一生中的大快乐。
'4'
本续书为了使其阅读感觉尽量接近曹(雪芹)体,与前八十回文本相匹配,有的字、词、句尊前八十回文本之例,不取现代汉语写法,亦不尽遵照现代汉语语法规定,如无“她”“哪”等上世纪白话运动后方兴起流行的写法,对无生命事物的代指不用“它”,“需”“须”多取“须”的写法,“做”“作”取“作”的写法,“很”“狠”有时取“狠”的写法,现代汉语语法对“的、地、得”的使用规范亦不取从,“的”“地”多取“的”的写法,等等,兹不赘举,读者读时可类推领悟。
'5'
本续书涉及前八十回的文字,皆以古抄本为据,古抄本有异文,则根据自己理解选择,大多数情况下认同周汝昌先生根据多个古抄本形成的汇校本里的取舍,如“栊翠庵”“拢翠庵”两种写法里取“拢翠庵”,“一载付黄粱”“一载付黄梁”两种写法里取“黄梁”,等等;我与周先生亦有分驰处,如他认为第三十回里的“靛儿”应作“靓儿”,宝玉的丫头“碧痕”应是“碧浪”,我仍取“靛儿”“碧痕”,等等。请读者万勿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一百二十回读本来“校正”本续书,本人认为那个本子问题不少,如其中将“腊油冻佛手”“径改”为“蜡油冻佛手”,大错!“腊油冻”系珍贵石料,蜡制品岂可与之混淆?(古本中有的写成“腊”的异体字“臈”,可见绝不是“蜡”。)其他种种分歧处,盼读者注意。
'6'
本续书是一个此时代此地的产品,故在文字排印上,除非特别需要,一律采取简化字,并按当代此地规范使用新式标点。使用简化字,亦带来某些对曹雪芹原文本的损伤,如书中贾蘭,简化后印成贾兰,曹雪芹在书中对贾氏宗族的辈分设计十分精密,“代”字辈下面是“文”字辈,再下面是“玉”字辈,再下面则是“草字头”辈,贾蘭与贾蓉、贾蔷、贾芸、贾芹等一辈,将“蘭”简化为“兰”,完全看不出贾蘭在宗族中的辈分了;如今年轻一代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取名也多无所谓“排行”,但读《红楼梦》,本应通过其文本了解我们中华宗族文化(如何评价扬弃是另一回事),将贾蘭简化为贾兰,是个遗憾,考虑到一般读者已经习惯这种印法,姑仍因之;好在简化字带来的遗憾不算太多,为照顾一般读者阅读方便,尽量采用简化字排印,我以为还是可以接受的。
'7'
鄙人是一个当代生命存在,虽然竭力去进入二百多年前曹雪芹的思路、思想与文体,不可避免仍会渗透进当代此地此人的思路、思想与文体习惯,盼读者鉴之。
庚寅年除夕刘心武谨识
第八十一回 中山狼吞噬薄命女 河东狮吼断无运魂
话说迎春归孙府后,宝玉悒悒不乐。正歪在榻上,忽听袭人报:“平姐姐来了。”平儿走进来道:“院里海棠枯了半边,蕉下鹤翎也没收拾。”袭人叹道:“小红坠儿的缺没补,倒又走了三个。如今是按下葫芦起了瓢,比以往更忙乎,不周全处偏更多。”又见麝月拿着东西从那边屋过来,定睛一看,是雀金裘。麝月道:“平姐姐坐。我把它晾到后院去。今儿个秋阳正旺。眼看过些时又该穿了。”宝玉只觉心口疼,把身子一偏道:“我再不穿它。”袭人劝:“去舅舅那边,习惯穿它的。”宝玉道:“舅舅九省都检点免了。舅舅舅母怕也再没兴致大开筵宴。就是去请安,家常衣服就好。”麝月往后院去,袭人这才问:“什么事巴巴的跑来?”平儿道:“竟是从老太太那里过来。鸳鸯姐姐让我把话捎给宝二爷。”宝玉心知,自打大老爷大太太行出尴尬事后,鸳鸯再不跟自己说话,也再不到怡红院来,人虽不来,话不直达,却还托付平儿来传递,可见心里还跟从前无大差别。袭人问:“究竟是什么话?”平儿道:“是老太太的话。老太太说,晴雯冤枉了,可惜了。”宝玉从榻上跳下来,直望着平儿,心头一暖。袭人边收拾东西边问:“老太太说这话,太太在么?”平儿道:“怎么不在?鸳鸯告诉我,这是第二回发话了。老太太就知道,宝二爷这些天失魂落魄的,大半是为了晴雯。”袭人道:“太太是一时生气。原没想到有这样结果。”平儿道:“老太太嘱咐,宝玉这些天就是静养,晨昏定省随他,只是你们要好生伺候。”宝玉道:“几天没去老太太那里请安了。今晚一定要去。林妹妹这几天可曾去过?”平儿道:“怕也没去。听说近来吃过丸药后常心跳发热。老太太也嘱咐不用让他拘礼。”袭人道:“丸药不都是咱们官中药房自配的吗?原比那些市卖的高明,怎么吃了倒不好?我们二爷常备的香雪润津丹,也都是菖、菱二位本家爷配的,从来都好啊!”
麝月从后院回来,春燕递上沏好的茶,麝月亲捧给平儿,平儿这才坐下喝茶。平儿想劝慰宝玉几句,却不知从何说起。袭人想跟平儿多打听些老太太那边的动静,却也不知从何问起。宝玉只坐在一旁体味贾母的言简意赅。一时屋子里只有自鸣钟钟摆摇动的声响。倒是麝月没心没肺,说起在园子里遇见官媒婆朱大娘了。平儿道:“这回敢是替南安郡王家求三姑娘来了。”宝玉嗐了一声道:“真是要人去园空了!宝姐姐搬出去,香菱再见不到,不必说了。司棋先一步,二姐姐带着绣橘他们四个也走了。四妹妹人没走心先离了,那日我想去看看他的画,没进屋就让彩屏拦住了,说他再不画了,何况老太太也没催问的心思,连画具都收了。”平儿道:“珍大奶奶带走了入画,自那以后四姑娘不见东府任何一人。珍大爷珍大奶奶那边送来东西,都由我递过去,也不敢说是那边送的,只说是我们二奶奶给的,四姑娘也只淡淡的让彩屏接过,一个人只对着香炉的烟出神。”宝玉道:“只剩林妹妹三妹妹还可说说话。没想到三妹妹如今也要出阁了。女儿们怎么就必得出嫁呢?”平儿袭人麝月都笑,平儿道:“男子成人后怎么就必得娶亲呢?难道你是一辈子不娶的?”袭人忙给平儿使眼色,又道:“记得去年咱们在这里给你庆生,三姑娘抽的那花签吗?都说咱们家又要出个王妃,当时你也一起举杯庆贺。三姑娘‘日边红杏倚云栽’,大喜的事啊!”麝月因问:“三姑娘的姻缘,如今上下都知道,是老太太跟南安老太妃的老谋深算,可二姑娘嫁到孙家,怎么个缘由呢?”
平儿道:“少不得跟你们细说端详。其实原本我们老爷跟孙绍祖来往并不密切。夏天时候,忠顺王府到清虚观打醮。那忠顺王有个宠妾很不安分,借那机会,溜出观外,在鼓楼西大街游逛。偏那天孙绍祖也去游逛,遇上了。姓孙的就调戏人家。谁知那宠妾本是仇都尉最小的妹子,跟随他的,是仇家带过去的。仇都尉那天正赶去清虚观给忠顺王送礼,听他妹子的丫头跑来告诉这个事,怒发冲冠,立马派儿子跑去解围,自然想当场逮住调戏他妹子的歹徒。那孙绍祖原以为所调戏的不过是平常的良家妇女,得知是惹到了仇都尉和忠顺王,岂不是往狮子嘴里伸头么,慌忙缩脖,可往哪里就便躲避啊?急切里就近跑到了大老爷家。他倒是说实话,跪在大老爷膝下,只求庇护一时。大老爷哪里答应?他就开出一纸欠条,说是若帮他躲过这一劫,情愿奉银五千两。果然就有人叩门,正是仇都尉儿子,称冒昧造访,手下有人看见了,那调戏他姑妈的歹徒进了这个门。大老爷倒很镇定。当时坐在花园亭子里,跟孙绍祖面对面走围棋。孙绍祖换了衣衫,帽子也变了样。那报告仇都尉的下人反慌了神,说是看花了眼。仇都尉儿子扇那下人几嘴巴,跟大老爷道扰。大老爷反说若是我家出了这样事,怕也难免破门探究;又说那边还有个黑油大门的宅子,或许走入那家也未可知。就这么样,孙绍祖算是把他家祖上攀附贾家的那根线,又接续上了。过几天果然送给大老爷五千两银子。一来二去的,不知大老爷怎么想的,就把二姑娘给了那孙绍祖。”宝玉听了道:“那仇都尉儿子比不得赵简子,可大老爷也真有点像东郭先生了。孙绍祖怎么跟二姐姐说,是大老爷使了他五千两银子,才把他抵账似的送过去的?又成日家打打骂骂,摧残得二姐姐这次回来,人都脱了形,一听见稍大点的响动,就抖得跟秋叶一样。这孙绍祖真十足是个中山狼!”袭人劝解道:“只是一时的苦恼吧。日子长了,脾气顺了,怕就好了。”宝玉只是垂头悲戚。
晚上,贾母那里比前几日人多。宝玉、黛玉都来了。薛姨妈也带着宝钗、宝琴来了。人虽不少,却无欢笑。宝玉心情不好。黛玉身子难受。薛姨妈因媳妇不雅之事尽人皆知,脸上无光。宝钗一味端庄。宝琴因母亲痰症去世,哥哥薛蝌带他发送完灵柩刚回来,梅家迎娶日子再往后延,自是没有以往活泼。本来探春尚可承欢,只是南安老太妃已让官媒拿来郡王世子庚帖,王夫人这边也将探春庚帖换了过去,虽尚未跟探春本人说明,阖府皆知,探春少不得自行收敛了女儿烂漫。李纨、惜春皆告病假缺席,纵来了也添不上喜气。凤姐强打精神,逗贾母开心。因琥珀正跟收拾餐具的管事婆子交代明儿菜谱,原是琥珀有些个伤风,出音不准,凤姐就故意大惊小怪起来,跟众人说:“琥珀今天真真吓了我一跳!”鸳鸯道:“只有我敢吓你,别人谁敢?”贾母因问:“谁吓谁呢?”凤姐就比比划划地说:“刚才琥珀跟大厨房交代,说明儿晚上老祖宗想吃剑池。可不吓了我一跳!想来老祖宗是想念金陵姑苏虎丘山了,那虎丘塔下面,有个剑池,原是吴王夫差蘸泉水磨利剑的地方。大家想想,纵使府里官中有本事把那姑苏剑池连夜搬过来,纵使大厨房能有海大的锅把那剑池蒸熟了端到这儿来,老祖宗可有多大的嘴巴、多厉害的牙口、多大的弥勒佛肚皮,把那美味吃进去?”说得大家忍不住笑起来。琥珀高声喊冤:“何曾说要吃剑池?我交代的是芥菜!南边又叫盖菜。”贾母知是凤姐又来斑衣戏彩,笑道:“我倒吃得动剑池,只怕你猴儿吞了那夫差剑,再动弹不得半步!”有的丫头还笑,王夫人只觉得不吉利,忙道:“时候不早了,老太太早些安歇要紧。”大家这才散去。
且说迎春回到孙宅,更无法安生。那孙绍祖从衙门回来,除了吃喝,就是交媾。迎春从娘家带来的书籍,全被他扔去厨房烧火,只剩得一册《太上感应篇》还藏在衣箱里,又怕拿出来看时被丈夫觑见,一把抢去撕碎,唯有独处时默诵几句。那日孙绍祖回来,见迎春脖颈上套着个自己用花针穿的茉莉花链,一把扯去掷到地上,还用靴子狠狠碾踩,骂道:“就是拿你累金凤八宝钏那些个陪嫁去当了,也还剩得有几串过得去的珍珠链子,偏装出这穷酸刁样刺谁的眼?”说着一巴掌扇过去,直把迎春劈倒在地。绣橘过去扶迎春,孙绍祖一把拉过他去,说什么“去他的,咱俩红罗帐里且逍遥!”绣橘稍有抗拒,也一巴掌掴去。孙绍祖只会皮肤滥淫,逼迫绣橘等丫头大衣服里头一律免去小衣,把绣橘抱到床上,见小衣未免,又发雷霆。那跟着迎春过来的莲花儿,偏去谄媚主子,跑过去俯就说:“我大衣服一丢,什么都是现成的,亲爷您就消遣我吧!”孙绍祖就搂过去滚成一团。绣橘忙过去扶起迎春,躲到侧室,两人抖作一处。迎春晕厥过去,绣橘掐他人中。迎春醒过来,望望绣橘,声若游丝道:“真真不想活了……”绣橘不劝。绣橘想起刚才莲花儿跟他有刹那的对眼,那眼神竟十分得意,不觉浑身如冰水倾来,牙尖打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