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长白山下-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在这多注意些,有昊宇陪着,我也放心些。”大郎说完就走了。

玉娴送走了大哥,就跟在师父的身边,看着师父给人看病。这时从外面进来一个男子,抱了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后面还跟着一个女人,应该是男孩的母亲。一家三口身上穿的都很破旧,膝盖和手肘的地方都有补丁。“大夫,您快给看看,我的孩子这是怎么了。”方昀赶紧接过孩子,只见那孩子喘息急促,呼吸困难,呼吸间嗓子里像是有东西糊住了的感觉。玉娴在一边也看到了“师父,这是哮喘急性发作。”当地人也叫晌巴。

“嗯,应该是。”方昀手搭在孩子的腕脉上,过了一会儿,问道:“这孩子是不是以前吃了什么咸的东西?”

“可能是吧,家里忙,有的时候他们自己吃饭,这孩子就爱叼着咸菜满哪跑。”那女人想了想,说道。

方昀拿出银针,让玉娴点了一支蜡烛,把针在火上烤一下,然后在孩子的身上扎了几下。渐渐地,孩子的呼吸有些平稳了。“这毛病没法根治,我给你开点药,回去熬了给他喝,但是效果可能不是很好。

现在还没有什么好办法来治这种毛病,以后一定要有人在他身边,看着不好就送过来。要不然,一口气上不来,就有可能憋死。”遇到这种病症,是作为一个大夫最无奈的时刻。

玉娴在一旁看见那妇人痛苦的神色,想来也是心疼孩子。“师父,这病治不了吗?”其实即便是在前世,也是只能长期的使用激素来控制,没有更好的办法。

“治不了。”方昀神色黯然。

“我有一个土法子,专治这种吃咸了*到的,不知道能不能告诉他们。”玉娴趴在方昀耳边,1小声的说。

“那就说出来就是,能救人,还管他是什么法子。”方昀听说有办法,就让玉娴说出来。他不是那些黑心的大夫,明明治不了,还给病人开一大些药,骗病人的钱。

“好。”玉娴站到那妇人的面前。“这位婶子,我有一个土法子,你可以回去试试,也不用你花什么钱。你愿意听吗?”

“愿意,愿意,只要能救娄家狗蛋,啥法子都行。”那妇人赶紧点头。

“不知道婶子有没有认识那种续娶妻子的家庭,想办法找到那样的人家,最好是能找个熟悉人到她家,偷出一块这个后老婆腌的咸菜来。到了年三十,在发纸煮饺子之前,把孩子领到房山头那儿。比着孩子的身高,在山墙上弄了洞,把咸菜放进去,再用土盖好。1小孩子长得快,等到他长过那个咸菜的高度,就自然的会好了。”玉娴说的是前世奶奶教的,这法子很管用。“不过,要是不好意思去偷,就跟人家要一块来也行。呵呵呵,只要别说是用来治病就行。这法子不用花什么钱,回去试试吧。”

那妇人仔细的听了玉娴说的,然后点头答应“行,我们家附近还真有这样的人家,姑娘说的,我记下了。要是真的治好了,定然来谢谢姑娘。”

“那倒是不用,我这不是遇上了吗,不过是个土法子。这也就是在我师父这,要是在别的大夫那,说不定先把我给赶出去了。”玉娴笑了“这位婶子,这离年也不远了,找到咸菜,就按我说的试试,省得这个小哥哥受罪。”

柜台里的小学徒抓好药,递到夫妻两人的手中。方昀看他们的样子,也不是宽裕的,就给免了药费。两人千恩万谢的抱着男骇走了。

“玉娴,你说的法子管用吗?”方昀有些不放心。

“师父,我也不过是听村子里的老人说的。

这个法子只能治那些吃咸了鞠到的,而且只对小孩子有效,大人那还能长个儿啊?对于别的像是遗传或是过敏之类的就没有效果了。你也知道,有时候那些上了年纪的人,都有一些绝活的。”像是前世玉、

娴的奶奶,那就是一个很厉害的老太太。

“只要是能治好病,那就行了,不管他是不是用了药物。这医术也是从一点点发展起来的,也是前人的经验积累。玉娴啊,其实不用太拘泥的,咱们不是那些唯利是图的黑心大夫。”那位齐老开口了。

“咱们济世堂的人听了,以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病人,都要以治病为第一要旨。不能贪图些许的药费,就置病人的病情于不顾,硬是给人家开一大些药材。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治好病人,才是最好的。”这位齐老,是一个非常正直的医者。

“对,身为医者,定当心怀仁德,以病人为先。要不然,即便是医术再高明,也不过是个披着医者外皮的骗子。我济世堂中的人,不论是哪一个都该谨记,莫要坏了咱们济世堂的名声。”方昀也很赞同齐老的话。“玉娴,你这样做很好,其实有很多民间的法子,比咱们的药管用的多了,只是他们不识字,没有办法记录下来流传而已。”

“嗯,师父,我明白了。”这个玉娴倒是挺认同的。看师父说了了,玉娴又开始去捣药去了。

玉娴和昊宇在济世堂住了八天,这八天之中,大郎每天都要来看看他们,然后玉娴再告诉大郎家里的豆芽应该怎么弄。岳老板那,已经每天都得一缸绿豆芽,一缸黄豆芽了,家里方氏还有三个丫头,都忙的很,云松也是,毕竟家里没有井,而是要挑水。玉娴还抽空去看了二郎和博文,两人都挺好的。

到了第九天,大郎来送豆芽,然后接了玉娴和昊宇,一起回家了。临走之前,方昀还是给带了不少的东西回去,又给玉娴带了两本书回去。“玉娴,我过几天还要去京城一趟,年前会回来。你让大郎把家里的雪蛤油拿过来,我帮你拿到京城去卖掉。”

“好的,师父。”玉娴答应。

第一百四十五章 雇人帮工

回到佟家之后,玉娴先去了前院的厢房一趟。进屋一看嗬,满屋子里摆的都是大缸。掀开上面的小被,里面是绿豆芽,看样子能有五天左右,小芽已经有一寸长了。小小的豆芽,白白嫩嫩的,豆瓣粉红色,还没有褪掉。

“玉娴,你回来了啊,怎么样?咱家这些豆芽不错吧?”方氏正好要滤豆芽,进来这屋。

“娘,生得不错。我看这屋里大概的有十多个大缸了吧,每天光是忙这些,也够你累的。”生豆芽真的不轻松。

“还行,不算太累,现在我和春桃他们三个,基本上都呆在前院。每天要泡豆,滤豆芽,还要挑黄豆。正好就在旁边那屋挑豆子,到时间就来滤一遍,就是这水挺费事的,每天你爹都要挑很多水。唉,咱这院子里又不能打井。”方氏也没觉得多累,能挣到钱就好。

玉娴算了一下,每天一缸绿豆芽,一缸黄豆芽,就能卖四百文左虽说不是很多,可是也不错了,一个月就有十二两银子的收入呢。扣除去绿豆的本钱,一个月也有十两银午。黄豆是自己家出产的,换个方式卖出去而已。一只猪要养将近一年,才能卖到二两来的银子,这豆芽算起来比养猪挣钱多了。现在是九月,到明年三月,正好六个月,都是闲着没事,这些钱也能够家里人的花销了。

“不过就是挑出来的那些黄豆不知道怎么处理好,都是些虫子咬的还有破瓣的。咱家今年种了三十亩的黄豆,总共打了四千五百来斤,这挑出来的豆子也得有八九百斤,看来也就只能留着打油了。”方氏算了一下,觉得这八九百斤豆子能打出来一百来斤油,倒也能够吃了。

“娘,留着打油也好,那些豆饼咱们还能喂牲口呢。对了,那橡子煮了猪吃的怎么也?”玉娴还是想多养一些猪,不光卖,还可以多攒些肥料。

“吃的可好了,我看泡好的橡子可以直接推了,不用太细。到时候和一些谷糠,豆毛什么看掺在一起喂猪就挺好的。”方氏推了一些橡子喂猪,猪吃的挺欢的。“咱家明年多捡些,到时候留着喂猪喂鸡,那东西可真不错。”

“娘,咱们洗黄豆芽的时候剩下的那些黄豆瓣也可以喂猪。冬天的时候少掺些橡子,等到明候开春不生豆芽了,再多掺些橡子,省得夏天没东西喂。”黄豆芽里面也会掉一些豆瓣的,那些豆瓣可是好东西。

母女二人在那唠着嗑,方氏也没闲着,把豆芽都滤了一遍。那些缸下面都放了架子,接了个方盆。看样子,那些木盆应该是云松和大郎两个人做的。

“娘,小妹你们在这啊,我爹买了头毛驴回来,以后咱家推磨就用毛驴了。”小三推门这屋告诉他们这个消息。

玉娴一听,马上就呆不住了“毛驴?三哥,快领我去看看。”说着,就拉着小三的手往外跑。到了牲口棚那边,果然看到一头小毛驴拴在里面。“太好了,以后咱娘就不用受累了。”

“是啊,咱娘现在已经够累的了还有咱爹每天要挑水,还要上山收拾咱们买下的山。我和博远会抽空帮咱爹去挑些水回来可是山上也有活。”小三在一旁说道。

“走,跟咱爹和咱娘说一声不能这么累,得找人帮工。”玉娴想了一下,就拉着小三找母亲去了。方氏滤完了豆芽,正在和春梅她们挑豆子呢,玉娴就和小三进屋了。“娘,我想了想,你和我爹不能总这么干活,会累坏的。家里请几个人来帮工吧,一个人帮你在家洗豆芽、滤豆芽,有空就挑豆子。还有再请两三个人,帮我爹上山去清理那片林子。咱们给些工钱,现在是冬天,家家都没活,有不少人能干的。”

“玉娴,咱家这点活,应该能干的过来,不用找人帮工。”正好云松也进来了,听见玉娴说的,有点不同意。“我不过是清理一下咱那片林子的外围,没多少活的。”

“爹,你先听我说,咱们那片林子,至少要有五六丈的隔离带。把隔离带的树木全都请出去,这是个不小的活。明年春天,土能挖得动的时候,还要在外围挖上深沟,这是为了防火。这些活太多,是一定要请人的。咱们不能为了省那点钱,把你们两个人给累出个好歹来。”玉娴坚持要请人。

“是啊,爹娘,咱们真得请人帮着干,不能啥都爹爹自己干。”大郎这时也进来了。春桃一看,主人家再商量事情,就把黄豆收拾起来,然后领着春梅和春杏出去了。

“孩子他爹,我看这样也行,毕竟我还得给孩子们做饭,做衣服什么的。家里虽说还有三个丫头,可是春桃就要成亲了,每天赶嫁妆还来不及,剩下那两个还小,我看应该找个人来帮工。再说你那头,一个人真的干不完那些活的,请两个人来帮工,把木头伐出来。好的咱留着,剩下的树头枝桠的,可以让他们弄回去当柴禾。一天给些工钱,我想咱村得有不少愿意来干的。”方氏思量了半天,也觉得玉娴说的有道理。

“可是,有一点你们忘了,这豆芽怎么生,要是让人知道了,以后咱们咋办?”云松想起了一件事来。

“爹爹,这事我也想过了,不怕。咱们只是让她帮着早晨洗豆芽,再加上挑豆子就行,绿滤豆芽什么的,还是我娘来。再者,其实也不用怕,这豆芽也就是咱们这两年底子太薄,不能坐吃山空,所以才想出来的。等过两年,咱就不弄了,冬天里猫个冬也是不错的。到那个时候,谁爱学就学去,镇上对于这个的需求还是很大的。”玉娴根本就没把这个放在眼里,今年要不是因为买山林把钱都花了,而且她要弄的那些,一时半刻见不到效果,她才不会弄什么豆芽呢。

“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成,咱们就请几个人来帮忙。我看柱子媳妇不错,不如让她来帮忙吧,一个月给些工钱。和我干活的,我想一想,大概得用三个人。咱们看着找,反正冬天里,都闲着呢。”云松也转过弯来,同意了请人帮工。

“行,既然都同意了,咱们有空就找人吧。娘,你有空跟关婶子说一下,看她愿不愿意来。爹,你那头就自己看着办吧。”这就算是商量完了。

一家人在屋里商量着,外面佟云桦进了院子“大哥,大嫂,你们在家吗?”云桦在院子里喊。

云松赶紧出去“云桦,我们在这屋呢,进来吧。”

云桦进屋“倒挺齐全的,大堂哥,嫂子,后天是我家儿子满百天,我这是来请哥哥嫂子还有侄儿侄女的。”

“你要是不说,我们还真就想不到这个,没想到一转眼,那小人儿已经百天了。”方氏恍然。

“这不是满月的时候没办嘛,就想着借着百天的机会,好好的请大家伙聚聚。”云桦憨厚的笑着。孩子满月的时候,还没搬家。秦氏不给张罗,云桦一赌气就不办了。后来房子干了,搬家的时候,又赶上秋收,家家忙的要命。这才想着这回百天,能好好的办一下。

“行,孩子百天,是个大事,到时候我们一定去。淑珍咋样?还好吧,这阵子实在是太忙了,也没时间去看看她。

“挺好的,每天除了哄孩子,就是做点饭什么的,正好冬天没啥事,我也能帮她一些。”云桦是个疼媳妇的,一般都是他做饭,让淑珍看孩子。“哥,嫂子,我先回去了,还有几家没告诉呢。”说完,云桦就走了,云松跟着送出去。

“娘,咱们是不是得准备点东西啊?这百天都送什么?”玉娴不懂,就问母亲。

“一般就是孩子的小衣裳什么的,一会儿我找点布出来,给孩子做套衣服。再有就是送些长命锁,银项圈之类的,明天大郎去镇上的时候,去挑一个银项圈吧。你三堂叔的为人还不错,咱们就给准备的好些吧。”云桦两口子人都还行,方氏觉得秦氏是秦氏,云桦是云桦,不能全都不来往。

**

“嗯,娘这样说也对,我爹和三堂叔毕竟是叔伯兄弟,有些东西,是改变不了的。”玉娴知道古人是最重视家族力量的。家族再不好,可是离了家族,有的事情也是不好办的。毕竟和别人相比,血缘上的联系,是抹灭不了的。

方氏下地,到后面去找了些适合小孩子穿的布料来,给云桦的孩子做起小衣服。这时候天已经冷了,所以做得自然是棉衣。红缎子的棉袄,黑色的棉裤,还有一顶红色的小帽子。方氏是做惯了衣服的,一会儿就把衣服给裁了出来。然后拿起针线,把里和面勾起来。再铺上棉花,用明线缝了几行,这样棉花不容易滚包到一起。

还没等做完呢,春桃进来说:“太太,午饭好了,还是先吃饭再做吧,一会儿我帮您。”

第一百四十六章 骏礼百天

九月二十八这天,是云桦儿子的百天。云松夫妻领着玉娴去了云桦家里,大郎要去镇上,1小三他们不愿意来,所以又是玉娴跟着父母出去。方氏拎着篮子,里面是一套孩子的棉袄棉裤,还有两块布料,另外就是大郎给买回来的银项圈。云松也领了个篮子,里面是豆芽。

到了云桦家的时候,云枫两口子领着孩子也刚到,大家在门口走了个碰头。“大堂哥,堂嫂,你们都来了。”云枫看见云松,赶紧打招呼。

“云枫,你也来了啊。你们搬家的时候,实在是太忙了,也就没过来帮忙,实在是不好意思。”那几天,他正忙着丈量那片林子呢,啥也顾不上。只是让方氏送了两份礼,给了云枫和云桦两家。

“大堂哥说的啥话,咱们兄弟那用的着这么外道。堂哥,当初的事,是弟弟我做的不对,不该听咱娘的,跟哥哥作对。更不该对玉妍纵容宠溺,才害得嫂子遭了那么大的罪。哥哥不怪罪我,上粱的时候来帮忙,搬家的时候还让嫂子送了东西来,弟弟心里都记着呢。弟弟在这给哥哥赔礼了。

”云枫说着,就给云松和方氏行礼。

“好了,云枫,你这是干啥?咱们弟兄,不用这样。你能好好的过日子就行。玉妍那,也别再怪她了,一个小孩子,只是让二婶给惯坏了。”云松赶紧扶住云枫,他到没想到云枫能说出这一番话来。

云桦正好从院里出来“大堂哥,二哥,你们来了,咋还站在外头说话啊?快进屋里说吧。堂哥,这叫着真是别扭,我看咱们还是叫大哥得了。现在咱都分家了,自己过日子,也不用非得叫堂哥,那样怎么听着都不得劲。大哥我们还这样叫你成吗?”

“成,咋叫还不行呢?”云松笑了,不管咋说,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尤其云桦,是他从小看大的,兄弟的情谊还在。

大家都进了东屋淑珍正抱着孩子在屋里呢一看这么些人来了,赶忙打招呼:“大堂哥,堂嫂,你们来了,快坐。二哥二嫂,你们也坐。”“我们来看看你家的胖小子,今天百天,也没啥好东西给孩子一套衣服,也不知道大小么样?还有两块布料,淑珍你自己给孩子做吧,这时候的孩子长得最快了。对了,还有一个银项圈给孩子带着吧。”方氏从篮子里拿出给孩子的礼物,一样样的放到了炕上。

“嫂子,你看你,送这么多东西干啥?他一个小孩子,哪用的了这么多的东西啊?”淑珍看方式拿出这些东西,知道不便宜就说道。

这时周氏也拿出来自己准备的东西,也是一套棉袄棉裤,还有一对银镯子。“淑珍这是我给准备的,没有嫂子的好你就将就着吧。”“看二嫂说的,你们能来我就很高兴了。快,都坐吧,我去给倒茶去。”淑珍把孩子放到炕上,就要去泡茶。

“不用了,都刚从家里出来,也不渴,让我们来看看你家的胖小

子吧”方氏到跟前,看着那个小人儿。长得白白净净的,此刻睁着眼睛,正在四处看呢。“长得挺白啊,取了名字了吗?”

“还没呢,不知道起个啥,嫂子,要不你给起个吧,骏烨他们的名字都是你给起的。”淑珍想起来,方氏可是识字的。

“我给起名,这样好吗?二叔他们能愿意吗?”方氏有些犹豫。

“没关系的,孩子都这么大了,也该有名字了。”淑珍还是坚持让方氏给起名。

“小婶子,我来给起行吗?”玉娴也跑到炕边,看那个白白嫩嫩,胖嘟嘟的小家伙。玉娴是最喜欢这么大的小孩子了。

“行啊,你来起吧。”淑珍知道玉娴识字,现在还在读书。

“叫骏礼行吗?等他长大了,让他读书识字,说不定还能考个功名回来呢。”玉娴亲了一下弟弟那嫩嫩的小脸。

“这名字好,行,就叫骏礼了。佟骏礼,好名字。”云桦在一边听了,觉得挺好的。“骏礼,你有名字了。”

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不错,正在那说笑呢,外面佟老爷子和秦氏也来了,当然还有云柏和刘氏,骏杰三个也跟来了。云桦出去迎接“爹,娘,大哥大嫂,你们都来了啊,屋里坐吧。”佟老爷子就领着这些人进了屋。

云松他们自然都站起来“二叔,二婶,你们来了。”“哎,今天是孩子的百天,当然过来看看。”老爷子的精神似乎好了些,连秦氏的脸上都带着笑容。看来分家后,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弟妹,咱们出去帮着淑珍做饭去吧,要不她一个人也忙不过来。”方氏看见秦氏来了,不想和她在屋里,就提议出去帮忙。

“行,淑珍一个人也忙不过来。爹,娘,我们出去帮忙了。 周氏也同意,于是两人就到外屋去了。

“玉娴,你看着弟弟,有啥事就喊我们。”责氏看玉娴挺喜欢俊礼的,就让她看孩子。

“娘,你放心吧,我会看好弟弟的。”玉娴爬上了炕,坐在骏礼的身边,看着那小人儿。

厨房里,方氏的三个在那忙着做菜呢。淑珍怕自己忙不过来,所以昨天就把一些东西都预备出来了。

今天就没什么太忙的,那些盹的菜只需要热一下就行,只剩下几个炒的菜。“嫂子,咱们炒个白菜、鸡蛋,还有木耳、豆芽,这就是四个了,再盹上鱼,把那些菜热一下,就行了。”

“行,你们刚分家,你还弄个孩子,这些就不错了。”方氏看了看菜色,还不错。“对了,云莲她们不回来啊?”

“不知道,上粱的时候,她们都没来。搬家的时候,就三姐送来了东西,大姐和二姐都没动静。这次云桦就说不告诉她们了,告诉了也不一定能来,来了也是不干活,还挑东挑西的。”淑珍把云桦说的跟两个嫂子说了。其实她也不太喜欢那三个大姑姐,也就云芳还能强点,剩下那俩,见了什么都想划拉回家。

“那你娘家那头呢?不来人吗?”一般外孙百矢,姥娘家是回来人的。

“家里大嫂有了,二嫂也怀上了,刚上身,反应的厉害。再加上小妹也定了亲,下个月就要成亲了,我娘忙的脚打后脑勺。所以就都不来了。”淑珍笑着,家里喜事接二连三的。

“哎呦,这可是好事啊,你家妹妹啥时候成亲,到时候可别忘了告诉我们,可得去凑个热闹。”方氏和周氏听了,也都替淑珍高兴。

“成,到时候告诉嫂子。”

“那咱们预备两桌就够了吧,不对,还得三桌,骏杰他们几个孩子也得一桌呢。”周氏算了一下,觉得还得三桌。然后就按着三桌的量,开始炒菜。“嫂子,你家的豆芽可真不错,白白嫩嫩的,一看就是个好吃的样子。”“想吃就去拿点,如今咱家这东西有的是。”方氏用另一个锅盹鱼。

“还是等着过年再吧,嫂子家的豆芽是为了卖的,也不好总去拿。”周氏哪好意思去拿。

“这有啥的,不过是点豆芽,爱吃就去拿吧。”

这妯娌三个在厨房里边说话,边炒菜,一会儿就做出了好几样来。这时,就听与现在屋里喊:“小婶子,骏礼哭了。”

淑珍听见了,赶紧进屋去看,只见玉娴正抱着骏礼呢。骏礼哭的声音不大,应该是饿了。“玉娴,给我吧,他可能是饿了。”淑珍接过孩子,一看尿布换过了。“骏礼尿了?”“嗯,刚才尿了,我给换了块尿布,也不知道换的对不对?”玉娴前世的时候,曾经帮着药店的老板娘照顾过孩子,换尿布倒是会,可是她现在太小,有些弄不好。

“挺好的,没想到咱们小玉娴还会换尿布呢。”淑珍说话的时候,眼角瞥过炕头坐着的秦氏,和坐在凳子上的刘氏。这两个人竟然没一个帮着换换,竟然让一个六岁的小孩子动手。淑珍的心里有些庆幸分了家,而且没有跟老太太在一起。这要是在一起,也不能帮着看孩子,还每天的都得儿媳妇伺候着,那自己岂不是更累了。抱着孩子喂了点奶,没一会儿,骏礼就睡着了。淑珍把骏礼放在了小褥子上,然后给盖了个小薄被。

“玉娴,骏礼睡觉了,你也玩会去吧。”

“不了,今天人多,说不定谁说话声大,会把弟弟给吵醒的,我在这看着。”玉娴正是喜欢这小家伙的时候,不想离开,就趴在那看着骏礼睡觉。

“行,那有事你就叫我,我先出去忙了。”有玉娴看着,淑珍也放心点,就转身出去了。

云柏这会儿,正在和云松还有云枫他们唠嗑呢。“大堂哥,这阵子没进山啊?”

“没有,这阵子忙,就没进山,反正冬天长着呢,过一阵子再去也行。”云松不知道这云柏要说什么,就在那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大堂哥买了那么一大片的林子,花了不少钱吧?我听说现在买林子可挺贵的。堂哥饿日子可是过好了,不像我们,刚分家,什么底子也没有。”云柏有些刻意讨好的说。

“你那还叫没底子,那你让我们怎么办啊?咱爹娘可是和你在一起,秋收之后,咱娘可就给了我们三千斤粮食,剩下的还不都在你那?

你还没底子,那大哥刚分出去的时候,算啥?”云枫听了云柏的话,就说道。

“老二,我这是在跟大堂哥说话呢,你插啥嘴啊?”云柏瞪了云枫一眼。

第一百四十七章 骏礼百天(二)

骏礼百天,玉娴和父母都去了云桦家。方氏在厨房忙活着,屋里云柏很亲热的跟云松唠嗑。“大哥,咋没看见骏烨他们呢?”

“骏烨去镇上了,剩下的在家,袁先生让他们多学点,不许满哪跑。”云松也不好不理他,只在那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要说,袁先生可是个能人,村长和咱大伯他们都说,这人了不得。大哥,嫂子家可真有能耐,还有这么一个远房的亲戚呢。”云枫在一旁,也是羡慕的不得了。

“可不是吗,大哥,你看,能不能让我们家那几个,也跟着袁先生学学啊?”云柏笑的有些贱兮兮的。

“云柏,我家现在已经有九个孩子了,袁先生忙不开。再说,孩子们在我家,可是要干活的。你家那三个,在家里都不干活,到我那还能干活?可别让他们受累了。”云松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可是绝不会同意再往家里弄孩子的。

“大堂哥,你看,现在不是冬天吗?也没什么活。”刘氏在一旁听见了,就插句话。

“男人说话,有你说话的份吗?”云松看了刘氏一眼,然后又说道。“我们家的孩子,都是常年在这,不管冬夏,都得干活的。冬天也要挑水、劈材,上山捡柴禾,家里那么多铺炕呢,不捡柴禾可不成。

骏杰他们,也该留在你们自己家里,帮着云柏干些活,哪能到我那去白干活啊?”直接拒绝了他们。

“云松啊,你就让俊杰化们到你那能怎么地?他们是你侄尊,比那外人不还亲吗?啊,自己的亲侄子在那,你还好意思让人家干活?你这大伯当的。”秦氏在一边,不禁开口了。

“二婶,你这话我就不懂了,我家孩子个个都得干活,咋到了骏杰他们,就不能干活了?那还得我当大爷供起来他们不成?我何苦找这个不痛快去。骏杰他们,别想到我那去。”云松的脸沉了下来,他现在对秦氏可是一点也提不起好感来。

“好你个佟云松啊,你现在分家了,过好了,又有皇帝的旨意,免了税赋。你咋就不能顾一下家里啊?云柏家有三个孩子要养,还有我们老两口,你就搭把手,能咋地?翻脸不认人的东西,我咋就样了你这么个白眼狼啊。”秦氏又开始耍混的。

“二叔,二婶,今天是骏礼的百天,好日子。要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回去了。玉娴,下地,咱们回家,不在这看人家唱戏。”云松站起来,就要往外走。

“云松啊,你二婶她就这样,你好歹在这。不看别的,还得看着云桦两口子呢。”佟老爷子赶紧开口,拦下云松。云枫也赶紧起身拦住云松。

正好这时云桦领着佟世旺哥俩还有李福翼进来,一看这架势,就问:“大哥,这是咋了?咋还要走呢。”

“云桦,骏礼的名字也起了,孩子我们也看到了,我该回去了。”云松还是沉着脸,跟云桦说道。

“大哥,好歹看在弟弟的面子上,在这吃了饭再走。这回我也不出去了,咱们都在这,弟弟和你唠嗑,不想理的人咱就不理。成吗?”

云桦有点急了。

“是啊,云松,大伯来了,你还没跟我唠会呢。”佟世旺也说话了。

云松无奈,就叹了口气“云桦,以后你家有什么事,我们单独过来。今天我算是看在孩子的面上,不走。”“哎,大哥,弟弟明白,以后咱们哥们单独聚。”云桦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赶紧答应。又把佟世旺他们让到炕上,端上来些瓜子,还有茶水什么的,让他们边吃边聊。

“云松啊,我看你最近都是自己在那收拾那片林子,一个人可干不过来,要人帮忙的话,就叫云杨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