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喜事-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我出去走走吧。”莲子扯了扯杨氏的衣袖。她前世就从不八卦,对于这些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自然也不感兴趣。
她心里倒是惦记着山上的那些苍术,不知经过这么一场大雪,还能不能用。毕竟她现在除了卖药材,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增加收入。
“去吧”,杨氏和赵氏聊得很投入,随意道,之后又像是想起来什么一样,叮嘱道,“万万别走远了。”
莲子早已起身,远远地答应一声,走了出去。
赵氏家前面就是山,莲子出门就能看到清晰的轮廓。她沿着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小心翼翼地往山上走。
这路上的积雪并无人打扫,踩在上面咯吱咯吱的,倒是别有一番趣味。莲子向前走着,时不时回头看一看,自己在纯净无暇的雪地上留下一串小小的脚印。
好在苍术生长的位置只在山坡,不用走上很远,要不莲子还真不一定敢过去。这大雪封山的,路不好走,要是再遇上个把豺狼虎豹啥的,那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阳光洒下,映衬的周围世界一片金光,恍若置身梦境,同时也照得睁不开眼。莲子不由加快了脚步,想早点看完早点回去,
转过一个弯,莲子揉了揉略有些胀的眼睛,那山坡上立着的是谁?
他身上披着一件红色的斗篷,在冬季寒风的吹拂下四散地飘开。他就那样站着,未长成的小小身影,在风中立得笔直。风吹得他的墨发随风舞动,一时间让莲子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莲子再次揉了揉眼睛,苏可言?不会吧,大年初一的,他应该在家才是。
虽这样想着,但莲子还是加快了脚步,向那边走近。
听到有脚步声,苏可言转过身来,见来人是莲子,唇角微微地勾起。
“你咋来了?”莲子还是以为苏可言此时应该待在家里,陪着自家人好好过年,而不是一个人来老家,更不可能跑到这山上。
苏可言没有说话,低头从宽大的袖袋里掏了一把,拿出几个小巧玲珑、整整齐齐用油纸包好的东西递给莲子。
莲子也不客气,伸手接过来,直接打开,见油纸包着的竟是晶莹剔透的藕粉糕。莲子不知道这藕粉糕是如何做得晶莹剔透的,但是看起来倒是不错,闻起来也很香,吃起来,想必一定更好吧。
她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甜香软糯的感觉让她差点咬到了舌头。
前世对于吃,她要求并不高啊,因为工作关系,常常饥一顿饱一顿的,有时更是会在地里或是野外凑合一顿。但是好像自从来了这里后,她就成了个不折不扣的吃货。
“这全都是灾荒给闹的。”莲子心中愤愤。
“你咋不在家来了这里?”莲子口中吃着香甜的糕,口中道。
苏可言见她一个人又是吃又是拿的十分不方便,便帮她先把剩下的糕糕收了起来。
“反正在家也没事,就出来了。”苏可言微微一笑,“正好趁着过年,去看看先生。”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二十章 想都不要想
家里虽然有疼爱他的娘和奶奶,还有弟弟妹妹,但是苏可言今年却很奇怪地不想待在家里,倒是这个让他刚开始十分怨念的地方,不停地吸引着他。
和父亲言明,大节里来看看先生。苏慕安自是知道尊师的重要性,因此二话没说,让妻子给先生准备了些礼物,便催着苏可言走了。
先生早已看过了,礼物也已送到。苏可言一时间闲着没事,便来了这山上。
他一个人也无处可去,突然想起了莲子,不知她今天有没有吃饱饭?和她第一次正儿八经地相见,便是在这山上,因这苍术。如此想着,苏可言便挥退了要跟着他的小厮,一个人来了这山上。
“怪冷的,赶紧回去吧。”莲子说道。
苏可言微微一笑,被寒风吹得红通通的小圆脸像是一颗熟透的桃子,要多可爱有多可爱。
他又从衣袋中拿出一块折得整整齐齐的帕子,在莲子的嘴角擦了擦。
竟然还要让一个小孩儿擦嘴,莲子感觉有些不好意思,羞赧一笑。
“看看这个吧。”她说着,往前走了几步。
这丛苍术她当初并未斩尽杀绝,一来是留着慢慢采,二来是因为采药有时也像割韭菜一样,不能连根也拔了。
根茎都还是好的,莲子心想或许明天就能来采上一些了。但是转而一想,明天还要到镇上给张掌柜交货,恐怕没时间来采。
这大节下的,正是卖炒货的旺季,一旦过了这个季儿,销量就会暴跌。所以莲子和张掌柜商议了,一定要趁着这次卖货的高峰,能多卖一些就多卖一些。
“你很懂这个吗?”苏可言问道,他读的书也算是不少了,但是医药方面的,以前还真没怎么关注过。
“马马虎虎吧,懂得不多。”此刻莲子并不是谦虚,而是她确实不太懂啊。她一个业余的,哪里能和专业的相比?
她能懂得这些,苏可言已经很是感觉惊讶了,当下道:“那好,我回家的时候再好好找找,看看有没有这类的书。”
“顺便看看有没有传记、民俗之类的。”莲子忙道。
她卖药材只不过是为了吃顿饱饭,其实她对于医药并没啥兴趣。至于读医书,那完全是因为除此之外无书可读啊。再说了,她来这里的时间也并不算太长,多看看当地的民俗,多多了解这个世界,还是十分必要的。
苏可言点了点头:“有的,下次帮你拿一些来。”
莲子开心地冲他笑了笑,一阵寒风吹来,冷得她打了个寒战,紧紧地抱住了双臂。
苏可言会意,将自己身上的大红斗篷解了下来,就要往莲子身上系。
“不了,马上就走了,走走就暖和了。”笑话,她怎么能让一个孩子让给她衣服呢?
“穿上吧,山上风大。”苏可言让她微微仰起头,在她颈下系上斗篷的带子。
他的动作小心翼翼,但是有些笨拙。他热热的呼吸喷在莲子的脖颈里,只让她越发得不好意思起来。倒不是因为啥男女授受不亲,而是,苏可言咋就对她这么好呢?
披上大毛的斗篷,莲子觉得仿佛自己全身都暖洋洋的,但是心中道:“有钱人就是好,等我有钱了,一定给爹娘和姐姐每人买一件这种斗篷,不,是两件!”
她心中下着决定,忽听苏可言道:“又起风了,走吧。”
莲子这才注意到,刚才还不算太大的风,此时竟烈了起来,吹得树梢上的积雪簌簌地落下。
他二人一起回了村子,各回各家。
莲子回到家的时候,正看见麦子坐在堂屋门口的空地上晒着太阳,杨氏也在,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穿着打扮不凡的年轻女子。
“回来了啊?”杨氏竟破天荒地对她热情了起来。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莲子在心中早已对她的行为定了位。
“快来看看你翠翠姐,出去了就是不一样。”李氏上下打量这个叫翠翠的女子,一脸艳羡。
“这是莲子妹妹吧,长高了啊。”叫翠翠的女子起身招呼道,脸上带着疏离冷漠的笑,一看就不是发自内心,而是条件反射。
莲子只“嗯”了一声,不再理会她们,转身进了自家屋门。她离开的时候隐约听到麦子压低的急迫的声音“快,接着说,那少爷后来咋样了”。
杨氏早已回来,正在屋里铰鞋样子。
“娘,那个翠翠是哪里来的?”莲子并不认识翠翠,但是又怕以前的莲子认识,所以采用了比较含糊的说法。
杨氏闻言,神色突然变得庄重了起来:“以后不许和她混闹,也离麦子远点。”
莲子有些不解,杨氏为何对翠翠成见如此之大?
正如此想着,又听杨氏道:“咱就是一辈子不嫁,也不能去给人家当妾,何况还是个连妾都不如的通房丫头!”
莲子此时算是明白了,看翠翠衣着光鲜,原来是个通房丫头。
这年头,通房丫头这职业也不是好干的啊!莲子深受各种电视剧的毒害,深深了解其中的艰难。
看样子翠翠也是这刘家庄人,后来进了一家大户人家做丫头,然后历经种种艰辛,得到主人的赏识,成功站在了主人通房的位置上,至于接下来她要面对什么,那便是后话了。怪不得她的笑看似热情,实则疏离,都是练出来的啊。
当然这只是莲子的主观臆想,但是事实恰恰和她想的一样。翠翠今年刚刚成了那家少爷的通房丫头,过年回家的时候,主家特意派了顶二人抬的小轿,指了个三等婆子送她回来,也算是全了她的面子。
“眼皮子浅没见识的东西,真当那是个好去处,早晚有一天把自己搭进去,死都不知咋死的!”杨氏语气严厉,又转头向身后的谷子豆子和莲子道,“你们想都不要想!”
谷子只微微一笑,豆子面无表情,至于栗子,早就溜出去不见了人影。
“谁要是敢有这种想法,就没有我这个娘!”杨氏继续道。
莲子“嗯”了一声,走到炕头上拿起书,继续看了起来。这几本书要赶紧看完,还给苏可言,之后再去寻一些别的。
那边院子里,李氏一脸讨好的陪着翠翠坐着。翠翠和麦子二人同年,一直十分要好。后来翠翠家里实在穷的揭不开锅,便把她卖到了镇上的一个大户人家做丫头。如今也算是混的有些头脸了,这才得到主家的允许,可以过年回家看看。
“还给你改了名字啊!”麦子脸上全是艳羡的光。
翠翠点了点头:“少爷说书上有一句‘绿杨烟外晓寒轻’,我又常穿碧色的衣裳,所以改了名字叫晓寒。”
这下麦子更是有些恍惚了,她和翠翠都是没念过书的人,大字不识一箩筐,没想到翠翠如今都能出口成诗了,而她呢,还是在原地不动。如此一来,麦子更是坚定了自己心中所想。
这样的话,她是不是也要改一改自己的名字?麦子,真是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翠翠,哦不,晓寒,你算是发达了,念着你和麦子从小的情分,可是要拉她一把。”李氏拍着翠翠的手,一脸讨好地说道。
翠翠不经意地抽回手,用帕子抹了抹道:“那是自然的。”
说罢抬头看了看偏西的日头,起身向麦子道:“不早了,该走了。回去晚了爷又该问这问那了。”
她脸上洋溢着一种似乎是幸福的东西,让麦子更是眼红。她长得比翠翠好看多了,凭啥翠翠就能进有钱人家做主子,而自己就要找个庄稼汉嫁了?不行,她不接受,绝不接受!
“行,不早了,赶紧走吧。”麦子拉着翠翠的手,面上有些依依不舍。
待将翠翠送到门口的时候,麦子又附在她耳边小声说道:“别忘了那事儿啊。”
翠翠点点头,冲她笑了笑,转身咯吱咯吱地踩着雪走远了。
大年初二,是莲子年前和张掌柜约好交货的日子。这日一大早,刘景仁和杨氏又带着莲子早早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动身了。
这次的货比较少,只装了小半车,毕竟刘景林只靠自己一双手,就算一整天不闲下来,也做不出多少东西。好在过了年之后,需求不是很大,但是刘景林仍是闲不下来,一天到晚地忙碌着。
好在有春子帮忙去山上砍些藤条,编些麻绳啥的,一时间倒也过得快活。总之莲子觉得,这段日子以来,三叔脸上的笑和以往不同了,不再有以前那种牵强的颜色。
卖小篮子所赚的钱,就算再多,那也是属于三叔的,刘景仁和杨氏都不会多拿一个铜板。至于莲子卖药材的钱,一个年节下来,早已花得七七八八。要真是哪天闹得非分家不可,银子肯定不够用,莲子心中不禁思忖,到底做什么能多赚点钱。
昨日下了雪,雪并未完全融化,结冰之后,路上硬邦邦的,异常得滑。刘景仁不得不小心赶车,因此到张掌柜铺子的时候,已经时近正午。
张掌柜还和以前一样,听伙计说他们来了,便在后院门口等候,笑呵呵地和他们寒暄两句。
莲子每次都忍不住会夸他几句,真是个会做生意的!
张掌柜吩咐伙计卸货,把莲子一家让进屋:“大冷天的过来,快喝杯热茶。”
莲子也不客气,在椅子上坐了:“好啊,正好我也有事情想和张掌柜您好好谈谈。”
张掌柜听莲子说有事要商谈,心道不会是这丫头又想出什么好法子了吧?
说起法子,莲子倒是还真有一个。
“张掌柜,你们铺子里的炒货确实很好吃,又香又脆的,还有种特殊的味儿。”莲子猛喝了几口热茶,笑道。
张掌柜呵呵地应了,他家的铺子能开得如此红火,除了招牌早已打出了之外,更是因为祖传的秘方,那可是打死也不能透露出去的。
莲子捧着茶盅捂着冰凉的手,正要提出自己的建议,只听得一个半大的孩子嚷嚷道:“爹,我不要去学堂!”随后便见到一抹粉红色的身影闪了进来。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二十一章 冤家路窄
“果然是他!”莲子在心中喊了一声,将手中的茶碗重重放下,站起了身。
莲子看到了他,粉红少爷自然也看到了莲子,当下便忘了自己刚才说的事,斗鸡一样瞪圆了双目:“是你!”
随即他不怀好意地笑了起来,说道:“好啊,正愁找不到你呢,自己送上门来了!”说着挽了挽袖子,就要向莲子扑去。
“子贺,不得无礼!”张掌柜喝了一声。
这粉红少爷正是张掌柜的独子,正妻齐氏一直无所出,后来为了延续香火,陆陆续续给张掌柜纳了三房妾室,谁料一直到了张掌柜而立之年,最先纳的妾室周姨娘才生了这么个儿子,起名张子贺,一家人自然是宝贝得不得了,也就养成了他这么个刁钻任性的性格。
张子贺虽说被宠上了天,但是一旦父亲严厉起来,也是害怕的,当即撇了嘴,指着莲子,不服气道:“爹,她就是那天把我头打破的那个丫头片子!”
“张掌柜,那天的事我们家莲子只是心急了”,杨氏忙起身说道,但是她并没有承认是莲子的错,“不小心误伤了你家小少爷。”
张掌柜面色缓和了起来,呵呵笑道:“是犬子无礼了。”
他儿子啥德行,张掌柜还是十分清楚的。再说了,眼前这小丫头刚刚为他带来了如此大的利润,要是为了儿子的一时任性放弃了,除非他是傻子。
张掌柜说着站起身,冲同样满脸怒气的莲子拱拱手:“姑娘,我替他给你陪个不是,别理他。”他明白,这小丫头虽只是个孩子,但她才是真正能决定事儿的。
张子贺见父亲不但不帮他出气,反而还要讨好这丫头,当即不高兴了:“爹!”,他不满意地喊了一声。
“还不快出去,收拾收拾赶紧回学堂!”张掌柜一声厉喝。
张子贺无奈,冲着莲子重重地哼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呵呵,不管他,咱继续。”张掌柜伸出手,做了个请坐的手势。
这张掌柜的的确确是个会做生意的,莲子忍不住在心中又夸了他一句。至于那个粉红张子贺,让他见鬼去吧!一个半大小子竟然穿粉红色,不是个变态就是个神经病!
“莲子侄女儿,你刚才说有啥事儿?”张掌柜微微笑道。
莲子回过神来,这才想起刚才正要和张掌柜谈增加品种的事儿,都怪那个死粉红。
“是这样的”,莲子道,“我见您铺子里只有栗子、花生、葵花籽儿和核桃这类坚果,您没有考虑过再上其他品种吗?”
张掌柜闻言皱起了眉头:“这铺子是我父亲做起来的,靠的是祖传的秘方才做到如今的地步。我们卖的是炒货,其他的物品,未必适合,若要贸然上新,这确实是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原来他担心的是这个”,莲子心中思量一句,随后道,“张掌柜,您想啊,你们在新品种的同时,原有的品种也还会做啊,就算新品种做的不好,那也对以前的没啥影响不是?顶多赔上点银子,但是话又说回来,咱现在还没做呢,咋就知道一定会赔钱?”
张掌柜接道:“这个以前我并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如果要上新货,势必会对原来的生意产生些冲击,我就怕从此一蹶不振。”他脸上满是担忧,这步路,还是轻易不要尝试得好。
莲子笑了,说道:“这个您完全不必担心,先听听我的建议吧。”她对于自己的点子还是十分有自信的。
“首先说品种,除了坚果类,咱们完全可以尝试其他种类,比如红枣、苹果、桂圆、杏子、梅子这些。”
“等等”,莲子话还没完全说完,便被张掌柜打断,“桂圆和红枣便罢了,这个苹果和杏子不好放啊,没几天就烂掉了。”
莲子见他误解了自己的意思,忙笑着解释道:“不是你想的那样,咱们卖的不是鲜果,是果脯。”
“果脯?”张掌柜不解。
“就是把鲜果里的水除掉,只剩下果肉”,莲子继续解释。
张掌柜皱眉寻思:“晒干吗?”
莲子笑了,忙摆手:“不是不是,要是晒的话就晒烂了,用蒸的。”
“咋蒸?”张掌柜问道,见莲子只笑不语,便明白了她的意思,继而道,“价钱咋算?”
又谈到这个万众瞩目的话题了,莲子一家都打起了万分的精神。
“张掌柜,您看这样行不行,如果说你采买了果品,我再带回家做的话,会非常得麻烦。反正我们那里离果园也近,不然我就直接做好了给你送来吧。价钱嘛,全按五十文一斤吧。”
这个价钱算是不低了,但是想想制作成本以及张掌柜的客户群体,也还算说得过去。
“这么贵?”张掌柜反问一句,一斤鲜果才多少钱?
莲子不慌不忙道:“把鲜果制成干啊,那得多麻烦,再说了,果脯的口感和鲜果又是不同,且能保存很长时间,再在包装上下一番功夫,不愁没人买。”
张掌柜捻须思考了片刻,又慢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这才道:“要用多长时间?”
“采买加上蒸制的话,三天吧。”莲子皱了皱眉眉头,“只是现在寒冬节气里的,没啥水果,要不我先做几斤苹果脯,你先卖卖看看,要是可以的话,到了春天再多做一些吧。”
冬天里没啥水果,只在秋天的时候,收了苹果,放进地窖里藏起来,冬天的时候才会有水果吃。因此,价钱也是比较贵的。
张掌柜同意了莲子的提议,价钱上也不再有异议。有了上次的经验,他现在绝不会仅把莲子看成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
又谈妥了一桩生意,莲子突然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起来。但是那也是开了春之后的事了,如今也没啥好法子,还是只能先靠卖药材赚些银钱。
今日到的晚,又赶上大过年的,因此张掌柜便留下莲子一家吃了顿饭。午饭很丰盛,鸡鱼肉全都有,莲子发誓这绝对是自己来到这里之后吃过的最好的一顿饭。
张子贺已经去了学堂,没有在莲子眼前晃悠,因此也算是吃得开心。
吃完饭已是时候不早了,刘景仁解了车,杨氏和莲子上了车,这才和张掌柜告别,往城外走去。
关于做果脯的事儿,莲子也不太确定。虽然她知道制作方法,但是并没亲自做过。如此一来,必须先试验一番才是。但是他们家如今已经没钱了,要想买昂贵的苹果,那也是非常有难度的。
“爹”,莲子喊了刘景仁一声,“咱啥时候分家?”
虽然刘景仁老实木讷,对沈氏惟命是从,但是莲子知道,若想真的分开,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刘景仁手中。
“是啊,赶紧的分出去单过,要不早晚被拖死!”还没等刘景仁回答,杨氏便说道,“咱俩有手有脚的,做啥不能挣钱,就是再不济,挣个口粮还是行的。再说了,咱闺女如此聪明能干,还愁没好日子过咋的?”
刘景仁憨厚地一笑,手中的鞭子又往老黄牛身上甩了一下,用低沉的声音道:“不是过得好好的吗?分啥分。”
“分!必须分!”杨氏生气了,吼了他一声便不再理他。
分家是一定的,上次刘老爹和沈氏也说了,这事儿等开了春再说。虽然莲子知道这只是推脱,但是说过的话,哪里能这么容易收回?为今之计,就是赚钱啊,赚多多的钱,这样以后的日子才不会再举步维艰。
回到家之后,家里早已吃完了晚饭,杨氏去灶间热饭,莲子回了屋,刘景仁卸了车拴了牛,揣着钱到了刘景林屋里。
“景林,这是这次的钱,你收好吧。”刘景仁将用布层层叠叠包好的钱币放到刘景林手里。
刘景林每次得的钱都会交给沈氏,这次出乎意料的,他竟然抽回了手,道:“二哥,你和二嫂每日去送货也怪不容易的,这钱你们拿着吧,到了镇上给孩子买点吃的。我不能亲自去给买,只能给你一些钱了。”
“这,这”,刘景仁突然有些说不出话,刘景林是眼睛不方便,而他,则是嘴巴不利索。
刘景林微微一笑,唇角扬起一个优美的弧度:“拿着吧,莲子是个好孩子,不能委屈了。”
刘景仁实在不知该说啥,只能点点头道:“好吧,那二哥就收下了。”
兄弟俩又说了几句别的话,刘景仁便出了刘景林的屋子。
他将刘景林给的钱放手里掂了掂,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这钱在他身上揣一整天了,如今竟然属于自己了,但是他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妥。
不管这些了,刘景仁刚要将钱再揣进怀里,突然听到哗的一声,抬头看去,见是麦子,手里正端着个空盆。
麦子只穿着件家常半旧棉袄,此时脸面素净,并无往日的装扮。见了刘景仁,连声二叔都没叫,神色诡异地转身进了自家屋门。
刘景仁也没多理会,同样回了自己屋。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二十二章 分家
杨氏在灶间热好了饭,直接端回自己屋里。
谷子、豆子和栗子已经吃过饭躺下了,只有刘景仁、杨氏和莲子在吃。
三人正吃着饭,忽听屋门被拍的山响。
杨氏没好气地道了一声:“又闹的啥幺蛾子!”,随后搁下碗筷,起身去开门。
谁料她刚刚抽开门闩,就被沈氏啐了一句:“黑了心的!”她身后跟着麦子和李氏,两人脸上皆是带着要看热闹的笑容。
麦子此时换上了水红色袄儿,头上插着一只大红色的绒花。
杨氏不明所以,但是脸上明显地阴沉了起来。
“你说,这回的钱呢?”沈氏看着杨氏,像是亲眼看到杨氏偷了她的钱一样。
杨氏还是没有明白过来,啥钱啊?她啥时候欠她钱了?
沈氏见她不承认,又道:“还不承认?麦子可是看到了,你们拿了老三的钱!”
莲子也不明所以,闻得沈氏此言,往麦子那边瞥了一眼,见麦子微皱了眉头,不悦道:“晓暖!今儿早上我已经说了,改名刘晓暖!”
刘晓暖?莲子想笑。翠翠改名刘晓寒,麦子就要改名刘晓暖?她能不能有点创意啊,真是傻得可爱,傻得让人无语。
杨氏此时也不和沈氏争辩,而是看向刘景仁。钱是他送过去的,咋就成了这样?
刘景仁见杨氏看他,放下手中的碗,低声道:“娘,景林说这钱不要了,让给孩子买点吃的。”
“你一边儿待着去!插啥话!”沈氏几句话将刘景仁喝了回去,又冲杨氏道:“肯定是你!你撺掇着老二向老三要钱!那可是给他娶媳妇的钱,我是缺你吃了还是缺你穿了,连这个钱都要昧下?”
缺了吃还是少了穿?在莲子看来,那是既缺了吃又少了穿。就依沈氏那么抠的德性,能吃好穿好才是奇了怪了。
不过她对刘景林倒是舍得花钱得紧,护得紧紧的。就连刘景林给的这几个钱,还要如此气势汹汹地来讨要,丝毫也不把老二一家做的活放在眼里。
杨氏这才想明白事情该是啥样子,面对一口咬定自己昧了钱的婆婆,她的火爆脾气此时竟然没有争吵起来,反而指着丈夫道:“你说,你最好说清楚了,到底咋回事!”
刘景仁站起身来,看向沈氏道:“娘,这真是景林刚才给的,让给孩子们买的吃的。这不,还在这儿呢”,他说着从怀中掏出刚揣进去不久的钱,“要不你拿回——”
“不行!”刘景仁话还没说完,就被杨氏打断,同时一把抢过他手中的钱。
“我一个子儿没拿,硬说我昧了钱,这回我还就真收下了!”杨氏也不相让,死死地抓住手中的钱,“你以为我们起早贪黑地去送货容易啊,你以为张张口钱就能从天上掉下来啊,有本事你自己试试去!”她说着扬了扬手中的钱:“这钱我这回还真拿着了,实话告诉你,就这点钱,连个辛苦费都差一大截!”
沈氏见杨氏竟如此嚣张,一时间气得不行,慌乱地左看右看,最后眼神停在门后立着的一把扫把上。
李氏见沈氏看扫帚,忙跨过去几步,抓起扫把递给沈氏。
沈氏从李氏手中抓过扫把,直接向杨氏招呼了上去:“反了天了!我打死你个恶婆娘!”她一边扑,口中直喊着“反了,反了”。
刘景仁见沈氏竟动起手来,当即冲过去,拦到杨氏前面,已是挨了好几下。
“奶”。谷子见爹娘挨了打,忙去拉架,想要抱住沈氏,却被她一把甩开。
栗子也被吵醒了,她毕竟年纪小,看着眼前的情况,心里只有害怕的份儿,只死死地抱着二姐豆子。
沈氏见刘景仁竟然护着杨氏,一时间更恼了,也不管打的是自己亲生的儿子。
“行啊,你们都行啊,都能耐了啊!”沈氏手中的扫把丝毫不停,一下重似一下地往刘景仁身上打去。
杨氏也是气得不得了,死劲地推刘景仁:“你让开,你让开,让你娘打杀了我,再给你娶个好的!”怎奈刘景仁虽不说话,只密密地拦在她前面。
“娘,娘”,刘景林在莲子的搀扶下摸摸索索地进了屋,“娘,不关二嫂的事儿,钱是我给的。”他的语气里此时也有一些焦急,本来是件好事儿的,没想到闹成这样。
莲子在看到沈氏要拿扫把的时候就跑了出去,对付沈氏,还是刘景林最管用。
沈氏见刘景林来了,手上的动作停了那么一瞬间,随即又继续。
“你不用替她背着,今儿我就打死这个黑了心的婆娘!”说着又重重地举起手中的扫把。
刘景林见劝不住沈氏,一时间也急了,循着声音过去,挡在刘景仁和杨氏面前。
沈氏见刘景林挡过来了,再也下不去手,愤愤道:“你做啥啊,他们拿了你的钱,那可是给你娶媳妇的钱啊!”
“娘,那钱真的是我二哥的。他们一家每日起早贪黑地帮我去送货,已是够辛苦了。莲子如此小的年纪就知道替家里分忧,给孩子买点好吃的也是应当的。娘,钱,咱可以慢慢挣,但万万不可让一家人生分了,寒了心啊。”刘景林一番话说得十分中肯,莲子忍不住想点头附和“是啊是啊”。
沈氏一开始不依,后来刘景林一再坚持,便也就罢了。
她将手中的扫把往地上重重一扔,喝道:“你们这一帮子催命的!”
“我们不催命了总可以吧!”沈氏放下了,这回换做杨氏不依了,“分家!一定要分家!再也不沾你们一点光!”杨氏说着,转而向旁边的谷子道,“去把你爷叫来,咱好好商讨商讨。”
谷子答应一声,转身走出门去。在她心里,也是希望赶紧分家的。分了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