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喜事-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氏还是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呵斥她一声,道:“先别哭,到底啥事!”
“她们,她们诬蔑我,诬蔑我与别的汉子有奸情。”刘晓暖支支吾吾说完,又大声哭了起来。
这下李氏彻底懵了,有奸情?竟然有这样的事?
“那你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李氏又逼问道。
刘晓暖没有答话,只是一边哭着,一边一个劲儿地摇头。
李氏这会儿明白了,感情她闺女现在是被人家给赶回来了,还是被诬蔑的。
“她们诬蔑你你就承认了?你咋就不反抗呢?”李氏着急质问道。
如今刘晓暖可是她一家的希望,如果她被赶出了宁家,以后过年时,连越来越少的年礼都没有了,还要白白地多养活一个人,这让她怎么活?
不行,她还是得让她回去。
这么想着,李氏突然一个箭步走开,抄起门后边竖着的锄头就要往外走。
“你要干啥去?”还好刘景民及时拉住了她。
李氏此时正在气头上,一想到今后家里唯一的依靠也没了,她心里就躁动。
“我倒要去问问了,他们凭什么说你与别人有奸情?啊?他们凭什么赶你走?”李氏看着刘晓暖,说着这话,将手中的锄头重重地砸着地。
刘晓暖又哭着说道:“没用的,她们早就串通好了。是她们买通了人,老爷也信了。”
她虽然如此说,但是里面的情形,实际上要复杂的多。
自从苏家得势之后,宁家二房便想通过刘晓暖来借势。但是谁料,刘晓暖在栗子面前讨不到好,将夫人给得罪了。那次向老爷打包票,说一定能去说服莲子,让苏家帮帮大少爷宁邺。但是这事儿,她依然没有办成。
自此之后,宁家的人也算是看清了,这刘晓暖,在人家跟前根本就不讨好。如此一来,她的那点价值可就丝毫不剩了。
大夫人更是不愿意她能借着势。苏家如今门楣高了,如果他们家想通过刘晓暖借势的话,只单单让她做个姨娘,只怕苏府也嫌丢人。因此,将她抬为平妻或是贵妾,只怕是早晚的事。
但是这刘晓暖,曾经得宠的时候就嚣张跋扈,以后要是再有了依仗,那可不是更不将她这个夫人看在眼里了?
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她得逞。
但是她身为正室,刘晓暖平时得罪的人又不少,哪一个都想让她赶紧滚蛋,这事儿,根本就不需要她亲自动手,只是装作不知情地配合一下就可以了。
就是这么简单,将她“捉奸在床”了。
至于老爷那边,美人一个接着一个地进府,哪里还顾得上她这个妙龄不再的旧人?再说证据确凿,此事又是夫人亲眼所见,那就更假不了了。
但是到底还顾着一点苏家的脸面,于是便没有叫人牙子来带走卖了。
李氏听她道了事情的始末,知道这事已经成了定局,就算她再气再不甘心,也无可挽回了。
但是心中终究是不平衡的,因此李氏又将那家人大骂了一通,这才扔下锄头进了家。
“那你就这么一个人光溜溜地回来了?”李氏问道。
刘晓暖不再说话,宁家二老爷赶她走的时候,直接让人将她给推了出去,连东西都没让收拾,她哪里还能带的回来?
不过幸好今天知道老爷会回来,特意将她最好的衣裳和最好的首饰戴着了。虽然也不值几个钱,但是总比没有的强。
李氏心里堵的不得了,想着今后连这份进项都没了,就更是生气。
“你这死丫头,还回来干啥?啊?还回来干啥?”
她扔下锄头之后,又捡起扫帚疙瘩,在刘晓暖背上狠狠地捶了几下。
“好了好了,回来就回来了。”刘景民在一旁拉着。
事已至此,打有啥用?
李氏扔下扫帚疙瘩,心中仍然想不开,瞪了刘晓暖一会儿,索性嗷的一嗓子哭开了。
“老天爷啊,我这是造的什么孽啊——”,她哭的鼻涕眼泪满脸,还间或着捶地拍大腿。
刘晓暖也在一边小声地哭,被刘景民说了两句,便渐渐地停下了哭声。
但是李氏却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捶胸顿足地哭个不停。
这本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要是能瞒的话,必然就瞒着了。然而,李氏刚才只顾着自己发泄了,不想声音太大,早已被左邻右舍地听了去。
刚开始只听得吆吆喝喝的,以为是这家又闹开了。与他们做邻居多年,早已经习惯了李氏的叫骂,但是作为邻居,不去劝又不好。
然而这次,情况却有些不同,只听得李氏骂着骂着,竟然哭了起来。
又听了会儿,他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们家的闺女被人赶回来了。那这事儿,可就更不能出面了。
不露面,不代表此事就会到此为止。
还没到吃晚饭的时间,虽然李氏一家人都没出家门,但是这事早已传了半个庄。
“听说了没有啊?刘景民家的大闺女被赶回来了?”
“啊?真的?”
“可不是,我可是亲耳听见的……”
“唉,这也是造化啊,仗着有几分姿色,最是不把人放在眼里的,这回可好了,被赶回来了吧。”
有人幸灾乐祸,自然也有人担忧。
沈氏和杨氏也都听到了这个消息。
但是沈氏并没有去看,被人赶回家来的,丢人还嫌不够呢,哪里还能去看?当初豆子回家的时候,好歹还是和离的,如今她倒好,直接被人赶回来了。杨氏也没有过去,她本来想过去安慰一番的,毕竟有豆子的事在前头,她能体谅做父母的一番苦心。但是刚要去,就被豆子喊住了,李氏那种人,就算是好心,她也能给编排上乱七八糟恶心死人的理由。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百九十六章 托媒
且说刘晓暖自从被赶回家之后,兴许是自己也觉得没脸,一直都没有出门。
但是这可让李氏着急坏了,大福在沈氏那边养着,她和刘景民两个人的日子就过得紧巴巴的,如今刘晓暖一回来,就更显得捉襟见肘了。
每当想起这事,李氏就不免将刘晓暖骂上一通,留她在家里,多了一张吃饭的嘴不说,还得让别人在一旁看笑话。
所以,她最近正打算着,给刘晓暖找个好去处。
这种被夫家赶回家的女人,她的去处,李氏也早已经想好了,一是嫁人,一是送去富贵人家家里做下人。
刘晓暖也回来好几天了,杨氏听从豆子的劝,一直都没有过去看。
并且最近她自己也是忙得转不开身,更抽不出时间过去了。
城里的点心铺子,自从莲子出嫁之后,杨氏也就不太想过去了。左右家里不缺钱,并且豆子和王颂川这马上就要成亲了,他那头没有父母长辈在此,她都要一起给打点着。
好在谷子的孩子也都渐渐大了,要不然,真得白天黑夜地忙不行。
好在栗子自己的铺子都已经走上了道,她只需隔上几日过去一趟就行了。因此,杨氏便将点心铺子交给了栗子,由她看着。她在家做好了点心,每日清晨,便会有伙计赶着马车来提,这样也便利。
新房子已经建好,就等着再过上一两个月,干透了,打扮好了,就让豆子和王颂川成亲。
进入了二月,天气一日比一日暖和,杨氏最近正在忙着育蚕种,用不了多久,等着桑树一发芽长叶,就要忙起来了。
她刚才去了鱼塘,回来的时候,竟然看见李氏和刘景民赶着牛车要出去。
她打了招呼,又顺便问了一句要去哪里。
走娘家?这个时候,非年非节的,走的啥娘家?
杨氏只是有些疑惑,但是也没有十分理会,直接回了家,家里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她忙。
再说李氏和刘景民,到了李氏的娘家之后,她娘见这回回来,竟然没带回什么东西,那脸上霎时就不好看了。
李氏先是向她娘哭诉一番,将刘晓暖的事情说了,之后感念着家里的日子越发艰难了,又和她娘一起,将刘景民给数落了一番。
最后,李氏才说起这次的主要来意。
“娘啊,麦子总是在家里也不是那么回事,要不你给托个媒婆,给她再找门亲事。”李氏说道。
李氏娘有些不太高兴了,说道:“麦子这情况,只怕是不太好找了。”
又不是黄花大闺女,还是被人给赶回娘家的,能找个普通的人家就不错了,要想多要钱,恐怕是不可能了,别再连谢媒钱都不够,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娘”,李氏又道,“这年头,娶不着媳妇的光棍多的是,老在家里的姑娘可是没有。”
“是啊,但是人家那姑娘都不是被夫家赶回来的。”李氏娘毫不客气地说道。
虽然自己老娘不愿意,但是李氏仍然没有办法,还是得好好地劝说着。
她知道这事儿不好办,且又怕被人笑话,这才来娘家,请她娘给找媒人。
“娘,你这做姥娘的,也得给出出力啊,要是麦子嫁不出去了,对你也没啥好处不是?”李氏接着说道,“她再嫁出去了,要是嫁的好了,以后肯定忘不了你的。”
虽然是这么个理儿,但是就麦子这情况,哪里还能找到好人家?
“行了行了,都是些讨债的。”李氏娘不耐烦地说道。
不管怎么说,她总算是答应了,李氏这才放下了心。
等到托了媒,给麦子再找个人家,就算远一点也不要紧,总比在家里吃白饭的好。
李氏娘心中不悦,因此午饭也没做。什么东西都没拿来,还给她找事干,哪里还能再给吃白食。
李氏又坐了一会儿,一直到快晌午的时候,见她娘还没有要去灶间做饭的意思。她刚刚要说帮她做饭,但是谁料突然听她说道:“你们还不走吗?”
“嗯,走,这就走。”这回刘景民说道。
要不是因为麦子的事儿,他才不愿意来丈母娘家里,哪次都是没个好脸色。
李氏了解她娘的脾性,说不给吃饭,那绝对不会给。
因此,也就不在这里自讨没趣了,和刘景民一起上了牛车,回了家。
回去之后,李氏心里越想,越是觉得不行。
麦子整日里在家,什么活儿都不干,她心里越发的不平衡。
以前在家的时候,李氏一直将她娇养着,总是觉得她长得好,以后必定能攀高枝。后来高枝是攀了,但是却又跌下来了。在那样的人家,她就更不用干活了,因此回家之后,还是什么活儿都不会干。
“你说你是作的哪番恶?啊?人家和离了,你却被赶回来了,人家家里有银子养活,咱家有吗?”李氏又冲刘晓暖嚷嚷道。
这几日,刘晓暖早已经听习惯了她这番嚷嚷,并不回嘴。谁让她如今被赶回来,无依无靠的,只能在娘家呢。
“啥活儿都不会干,留着你有啥用?”李氏又骂道。
刘晓暖虽然不和她顶嘴,但是心里却也是十分生气。当初她在家为姑娘的时候,可不见她这样对过她。如今,她失了势了,竟然就变成这样了。
在那边不被人当个人看,没想到回来家,不但不安慰她,不护着她,反而还一个劲儿地骂她。
李氏又咒骂一通,开始去灶间做饭,故意将锅碗瓢盆砸的乒乒乓乓响。
“这眼看着就要春耕了,让麦子在家里也没啥坏处,忙的时候也可以给做个饭,让你轻松轻松。”刘景民到底是心疼闺女的,说道。
李氏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还做饭呢,她啥时候学会做饭了?
她又没下过地,地里的活儿也不会,还不是什么都做不了。
并且春耕刚一过,她就要去老二家的桑地里给采桑叶,哪里有闲暇照顾着她?一想到采桑叶,李氏突然一拍大腿,自言自语地说道:“是啊,我咋就没想到呢。”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百九十七章 开春
一切都很温馨,就像这越来越暖和的天气一样。
莲子本来想在城郊买一小块水塘养鱼的,但是后来想了想,她平日里又要在这京中的贵妇圈子里周游,又要惦记着家里的事,着实是忙不开,于是便暂且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是哪儿来的花儿啊?”莲子看着半夏进屋,手里拿着一把粉色的桃花。
半夏笑道:“奶奶,这是咱家花园里的花啊,我昨日就见着打了骨朵了,今晨过去一看,果真是开了。”
她说着这话,将这几支精心挑选的桃花送到莲子鼻端。
莲子就着她的手闻了闻,顿觉清甜的香气扑鼻。
“快去找个花瓶子,用水养起来吧。”莲子说道。
她还几日没在花园走动了,竟然连桃花开了都不知道。
半夏答应了一声,便在博古架上取下一只青釉描彩花瓶,装了水,将桃花插在其中。
桃花都开了,春天来了,越来越暖和了啊。
莲子心情大好,忍不住想出去走走。
她心中实则还惦记着暖棚那边的情况,天气越来越暖了,那边的情况只怕不太好了吧。
想着这事儿,莲子便放心不下了,第二日便带了丫头去了地里。
到了那边一看,果然如她所料,原本还不太多的虫子,突然就多了起来。
“可是来了啊,这几日地里的虫子越发多了,捉都捉不完。”刘家大婶见莲子来了,说道。虽然她面上还是带着担忧的神色,但是心里实则已经安稳了不少。
莲子只点了点头,接着查看了一番,说道:“就用我上回说的那个法子,再配合一亩地用一斤生姜,二十斤水泡上一夜,第二日早上喷洒。”
她说的这话,小刘哥都一一地记下了,生怕漏下一丝一毫。
莲子才说了几句话,还不等再仔细看看,便见有人来了。
“夫人啊,您快去我家的地里看看吧,虫子也不少。”那人焦急说道。
莲子答应了一声,又嘱咐了小刘哥几句,便跟着来人去了。
都是差不多的情况,小刘哥家的菜种的早,再有几天便可以收了,就算是有虫,也不至于产生十分大的危害了。但是其他人家的可就不一样了,尤其是那些种的晚的,这时候正好处于蔬菜猛长的阶段,如果受了虫害,可就损失惨重了。
所以这个时候,这些村民们,全都急了起来,也都完全明白了,当初这姑娘说的话,是一点儿也不假的。
还好当初他们大多数人都听从了莲子的建议,换了种子,套种了一些别的菜,这才不至于使虫害太严重。但是即便如此的话,那些抗虫能力强的菜,生虫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整体情况仍然不太好。
套种了的是如此,更别提那些没有套种的了。
这些村民听说莲子来了,都像是抓到了救星一样,纷纷前来让她过去看看。都已经到现在了,莲子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是告诉了他们几个方子,让勤捉虫。另外也劝了几句,这暖棚不适宜种植,还是尽早地改种庄稼的好。
经过这一事,这些村民对莲子是完全相信了,她说的话,大多数人也都不再质疑了。这一季,为了这暖棚,搭上了多少力气和钱财,没想到还没到收获赚钱的时候,竟然遇上了这样的事儿。要是以后再挣不着钱的话,那这些努力这些银钱,可就是打了水漂了。
有的人相信了莲子,但是仍有些人将信将疑的。毕竟他们在这上面花费颇多,要是就这么放弃了,心里总归是不能平衡的。
莲子也不再多劝,现在还不是虫灾最严重的时候,等再过一段时间,那时候,只怕他们就知道厉害了。
一直到太阳当头了,莲子这才带着丫头回家。
回到家之后,苏可言早已经回来了。
“去了地里?”苏可言问道,见莲子点头,于是又问道,“那边情况如何?”
这回莲子摇头:“不怎么样啊!”她叹息一声。
苏可言也不再多言。
既然已经料到了,那么当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就好接受多了。但是他也知道,她心里,一定是十分着急的吧。
上回劝说皇帝不成,如今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他想,可以再去进言了。
而此时,香雾袅袅的宫殿里,一张漆红漆,雕着繁复花纹的梨花木矮几边上,对坐着两个人。
“爱妃怀着身孕辛苦,要多吃点才是。”身着明黄色龙袍的人说着这话,抬著要夹菜。
但是他的胳膊在空中突然停住了,面上的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陛下,怎么了?”李淑兰柔声问道。
她如今都已经八个月的身孕了,皇帝每日都会过来陪她吃午饭,今日可别再发生些什么不愉快的事。
皇帝没有说话,而是放下手中的筷子,大声道:“将御膳房掌事给朕叫来!”
旁边伺候的大太监急忙走了出来,道了一声“诺”,便急忙出去了,吩咐了小太监去叫之后,又悄悄地回来,继续在皇帝跟前听候差遣。
“好端端的,陛下这是生的什么气啊?”李淑兰挺着高耸的肚子,走到皇帝那一边,柔若无骨的小手在他的胸前抚着。
没一会儿,那御膳房掌事便到了。
早就听说了,陛下发火了,看来不是什么好事。
“老臣参见陛下。”御膳房管事噗通一声双膝跪下,颤颤巍巍地说道。
皇帝此时明显是在气头上,捡起刚才放在桌上的筷子,呼啦一声扔向地上跪着的人。
御膳房掌事的脑袋恰恰被筷子击中,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你自己看看,这都是些什么东西?乌拉拉的一片,让朕和淑妃怎么吃?”皇帝指着几上摆着的碗盘说道。
最近他忙于政事,吃饭的时候也没太在意,今日突然发现,这菜色竟然变成了这样,看着就让人没食欲。
难怪淑妃怀着身孕不但身子没有丰满,反而越发地消瘦了。
御膳房掌事此时早已经被吓得哆哆嗦嗦,伏在地上不敢答话,也不敢抬头。“你自己看一看!”皇帝又是一声爆喝。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言
御膳房掌事这才哆哆嗦嗦抬起头,看了一眼桌上的碗碟。
将他爆喝一声之后,皇帝好像心情好了一点,又说道:“你倒是给朕解释解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然语气和缓,但是其中仍然带着不能让人忽视的威严和凌厉。
皇帝的御膳每一餐都是要经他过目的,他之前看的时候,就觉得不太好,但是这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事儿,只能先这样了。
“陛下,并非老臣不用心,实在是没有可用的菜了啊。”御膳房掌事颤声说道,跪在地上的双腿也开始打哆嗦。
皇帝刚刚有些平复的心情,听他这么一说,似乎瞬间又被勾起了怒火。
“你说什么?没有菜?你当朕是傻子?”
御膳房掌事感觉自己此刻浑身都哆嗦了起来,忙连声道:“老臣不敢,老臣不敢。”
皇帝轻哼一声,谅他也没这个胆子。
但是不应该啊,自从暖棚技术被引到京城之后,他每餐饭都能看到五颜六色的蔬菜,但是现在面前摆着的这些,都是些什么东西?勉强吃都吃不得。
“陛下,这几日虫灾严重,送来的蔬菜上也都有虫眼,老臣,老臣实在是不敢送至陛下面前。”他仿佛是用尽了全身的力量一样,才把这句话说完。
座上的皇帝好像又被他这话激怒了,正想再拿个东西丢他,但是突然停住了。
他说什么?虫灾严重?好端端的哪里来的虫灾?
但是只电光火石之间,他想起来了一件事。
“陛下,这暖棚不适宜在京城发展,到了明年春天,只怕会发生严重的虫灾。”
“等到明年春天,都被虫子吃了的时候,你就信了!”
那两人说的话,霎时全在皇帝的脑海中出现,他似乎都能想起他们说这话的时候,是一副什么样的表情。
虫灾?难道他们说的,就是这个?难道,他们都说对了?那也就是说,是他手底下那些官员出错了?
李淑兰见皇帝突然陷入了沉思,于是一挥手,示意御膳房掌事赶紧下去。
他见状,知道此事暂时是过去了,忙不迭地起身,一溜烟地走了。
“陛下。”李淑兰端起一杯香茶,送到皇帝嘴边。
被她这一叫,沉思中的皇帝这才回过神来,接过她手中的茶碗抿了一口,接着放下。
“委屈爱妃了”,皇帝夹起一筷子菜,放到李淑兰的碗里。
李淑兰微微一笑,顺势倚在皇帝怀中,说道:“只要陛下心里有臣妾,臣妾永远都不觉得委屈。”
此事过后,皇帝对于这虫灾一事,不得不重视了起来。
他先是将那些说暖棚无碍的官员叫来,训斥了一番之后,这才问道:“你们老老实实和朕说,到底怎么样?”
底下的几个官员被训的大气不敢出,唯唯诺诺地应着。但是此时,他们到底该如何说才是?
“启奏陛下,这暖棚无碍——”
有一人率先说道,但是话还没说完,便被皇帝爆喝一声打断:“无碍?那你倒是给朕说说,这虫灾又是怎么回事?”
他说着,眼光在他们几人身上扫了一圈:“当初可是你们亲口和朕说的,不会有虫灾,如今,倒是怎么回事?”
他单手拍着龙椅的搭手,重重说道。
那最先说话的人不敢出声了。
皇帝又等了一会儿,见他们没有说话的,于是又接着道:“今儿是怎么了?不都是能说会道的吗?要是不顶事,还留着你们有何用?”
底下的人一听皇帝都说了这么重的话,顿时心里都开始打颤。若是皇帝这回一下不高兴了,将他们全都给革职查办了,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相反,可能性还很大。
在这一番惊吓之下,于是又有人站出来了,说道:“陛下,老臣观这虫灾似乎有愈演愈猛的趋势,只怕是要——”
但是他的话仍然没有说完就被皇帝“啪”的一声拍案打断:“当初你们是怎么说的?现在怎么突然改口了?”
这下大臣为难了,甚至有些急的想哭。这到底是要他们说什么好嘛,说是不行,说不是也不行,不说更不行。
真是活活要人命啊。
皇帝此时正在气头上,自然是不管他们说什么,他都会逮着机会责骂一通。等到他骂够了的时候,便也不再听他们废话,直接赶走了。
这群老匹夫刚走不久,皇帝才刚刚缓过劲来,却突然见大太监来禀告,说是苏可言求见。
“不见。”皇帝脱口而出,但是就在太监转身要走的时候,又将他给喊住。
“让他进来。”
苏可言来的时候,正巧和那几位大人走了个对面,见他们一个个都垂头丧气灰头土脸的样子。苏可言上前去打招呼,但是他们只是随随便便地答应了一句,便走了。
这些都是司农事的官员,看他们这副样子,应该是在皇帝面前被骂了,再联想一下最近发生的事情,苏可言便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感情皇帝已经有所了解了。
进了大殿,行礼,站定。
“找朕何事?”皇帝问道。
见皇帝面色并不太好,苏可言稍微犹豫了一下,但是仍然将要说的话说了出来。
“陛下,臣还是想劝谏陛下下令,禁止暖棚再在京城发展。”苏可言说道,双眼看着地面,但是声音却是铿锵有力。
又是这事!
他已经猜到了,苏可言求见他,只怕也是为了这事。他清楚地记得,好像在他殿试的时候,说的就是这事。他倒还真是执着,一直没有改变心意。
苏可言说完这话之后,却久久听不到皇帝的回音。
皇帝此时坐在御案后面,把玩着手中的毛笔。过了一会儿,这才说道:“是你媳妇让你来说的?”
苏可言有些惊愕,但是随即摇头:“不是。”
不是莲子让他来进言的,是他自己要来的,他只是不忍心看着莲子再为这件事伤神。
但是他这话,皇帝明显不信。
苏可言的出身他清楚,从他祖父辈儿上,就不再务农,所以,对于这农事,他必定不太了解。此时竟然说的这般肯定,定然是因为那个女人。
真是没想到,他们还挺恩爱的。他竟然会对一个农家出身的女子这般看重,着实是让皇帝有些刮目相看,也更是好奇了起来。
苏可言说完这话之后,还是不见他回答。
“陛下——”,他又说道。
“行了,朕知道了。”皇帝抬手打断了他。
这样,苏可言也不好再说什么,于是直接告退回府。
回到家之后,莲子不在家,他心中知道,一定是去地里了。
最近特殊时期,她的心思全都在暖棚上,除了夜里,一天根本就不能在家里待上两个时辰。
莲子不在家,他也无心在家了,于是索性直接去了地里找她。
此时莲子正在一个受灾十分严重的暖棚里。
这家人当初属于顽固派,没有听从莲子的建议,没有套种。所以,此时地里的情况,简直是惨不忍睹,二亩地的暖棚里,几乎找不出一篇完整的叶子。
这家人心里那个悔啊,恨不得狠狠地抽自己几个嘴巴子,当初咋就猪油蒙了心,不听好人言了呢?
对于这种情况,莲子也是没有办法,实在是太严重了,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是没法起死回生的。
莲子只是看了一下这里虫子的种类的状况,随后告诉了他们几个方子,让他们先用着试试。
苏可言打听着找到莲子的时候,正见她蹲在地上,伸手拔一株被虫子咬过的菜。
这棵菜不但茎叶被虫子啃得没剩下多下,随着莲子拔起的动作,竟然从泥土里带出好几个肥肥的虫子。
莲子看了看,将菜扔下,便要起身。
兴许是起的太猛了,突然感觉有些眩晕。
但是就在这时,有人扶了她一把。
“谢谢。”莲子说道,随之转头,见扶住她的人竟然是苏可言。
“你咋来了?”莲子笑道。
苏可言说道:“在家里没事儿,就来找你了。”
“那正好,等会儿可以一起回去。”
两人又到其他的暖棚里查看了一番,直到快晌午的时候,这才回去。
时值仲春,暖风习习吹来让人倍觉舒爽。
午饭过后,花香弥漫处,杨柳半荫里,两个身着宫装的艳丽女子坐在石桌边上,周围站着七八个跟随伺候的丫头。
而左边坐着的那个腹部高耸,却难掩她风流媚态的女子,正是李淑兰。
“姐姐尝尝这个,好吃着呢。”李淑兰从红漆描金八宝食盒里拈起一颗蜜饯放进口中,示意那女子吃一个。
那女子答应了一声,也从食盒中拈起一颗,放进口中。
“是呢,清脆可口,酸甜宜人,别说妹妹这种有孕在身的人喜欢,我吃着也是极好的。”那女子笑着说道。
“是吧?多吃点。”李淑兰又让道。
食盒中的蜜饯本就不多,两人没一会儿,便吃完了。
“没事儿,我再拿去。”李淑兰说着这话,扶着后腰慢慢起身。
“不用了,让婢女去就可以——”她还没说完,忽然“哎呦”一声叫喊出来。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百九十九章 良计
“啊!”李淑兰一声惊呼,重重地摔在地上。
这一下,那女子也顾不得自己还惨痛的脚,见李淑兰俯卧在地上,捂着肚子大声哀叫,早已经吓得花容失色。
这,这,这到底是怎么了?
幸好这地上种着草,如今也早已发芽,要是硬硬的地面的话,只怕更是承受不住了。
但饶是如此,仍然让李淑兰痛得死去活来。
周围站着的丫头见她跌倒,忙蜂拥上前,七手八脚地就要去扶。但是奈何她不是侧着倒的也不是后背朝地倒的,偏偏是正面向下着地的。
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