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佳偶穿成-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肯干,为人热心,经常给那些工匠们跑腿帮忙,和他们混得挺熟,后来在管事的推荐下就进了房屋建造局安排了那样一个差事。这趟回来在家休养半年就要回祥符郡正式领差了。
回家乡后,李宏业对新婚两个月就两地分离的娘子段月娥深感愧疚,又听邻居们说起这两年来自己的娘亲王氏苛待月娥,吃让她吃最差的,穿让她穿最破的,活让她干最重的,一家人都让她一个人伺候着,天天忙里忙外没个清闲的时候,赶上王氏心情不好故意找茬,对月娥不是训斥就是责骂,更是让月娥受尽了委屈。偏偏公爹和丈夫都不在家也没人给她撑腰,她经常以泪洗面,原本娇美的容颜也日渐憔悴,让人怜惜。
娘家人也曾想上门理论都被段月娥阻止了,说是既入了他们李家的门就是他们家的人,是吃苦还是享福都是自己的命,不想连累得父母双亲生气伤身,更添不孝。而在段月娥出嫁的那年冬天,段父深夜出诊返回时误踩进了水沟爬不出来,等天亮被人救起时双腿已严重冻伤不能正常走路了。后来只能躺在床上或坐在椅上,不能再出门行医,家里也为他救治伤腿花尽了银钱,连段月娥的嫁妆也被段月娥拿回家买药还债用掉了,也因为这个原因王氏更是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还想让儿子回来就休了她,反正她也无所出,休了她再娶一房嫁妆丰厚的儿媳才是正理。
不过王氏的如意算盘被丈夫和儿子都拒绝了,丈夫是看在儿媳吃苦耐劳、谨守本分的份上不愿儿子背上无故休妻、无情无义的坏名声,儿子则是坚决反对,言称若让他休妻他也再不娶妻,此生一人独过。王氏只得偃旗息鼓,段月娥也最终得留李家,怀上了李家的骨肉,半年后李宏业返回时更是留恋难舍,信誓旦旦地说孩子出生时一定要请假回来照看。孩子已经出生,只不知他现在走到了哪里,让段月娥心焦不已,只向老天爷祈祷:惟愿官人平安归来,其他别无所求!
第五章 爹爹回来了
宁孟孟从睡梦中醒过来的时候,觉得屋子里的气氛和之前大不一样,太嘈杂了!自己这又是去哪儿了?深怕又被地府忽悠到莫名地方的宁孟孟赶紧睁开眼睛看看眼前的地方还是不是自己投胎的那个家了。
没想到一睁眼,一个人的脸就毫无征兆的投进了她的视线(刚出生的孩子两眼是看不清东西的,宁孟孟是非正常胎儿,例外),还没看清呢,旁边又传来外祖婆高氏的声音:“看这孩子吧,我来半天了一直都睡着,她爹一回来抱她就睁开眼了,还真是和她爹亲啊!”屋里的几个人都哈哈的笑起来。
什么?爹回来了?宁孟孟的心一下紧张起来了,不知道自己的爹是啥样子的,赶紧看看!要知道她的容貌可有她爹一半的遗传,要是这个爹长得很对不起人,那她自己也别想好看到哪儿去,虽然她娘长得还算漂亮,可保不准她长得随她爹啊!不是常听老人们说“儿子像妈,女儿像爹”吗?
宁孟孟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面前的那个人研究了起来:一张略显方正的脸,两道浓黑的眉毛,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高挺的鼻梁,厚厚的嘴唇上面长着些细细的绒毛(正在向发黑发硬的阶段进化),还有藏在两鬓垂下来的头发后面的两只看上去有些厚实的耳朵,头上的长发梳得高高的拢在头顶,用一块壮士头巾在外面包上了,身上一袭蓝衫,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嘛,有农民特有的忠厚,也有武士身上的英气,混在一起也是蛮有魅力的呢!呵呵,这个爹的样子还可以接受啦!不过就是……就是……太年轻了,才十六七岁的样子,呜呜,怎么可以这么年轻呢?宁孟孟想到自己要管这十六七岁、高中生模样的人叫爹,就不由得撇起了嘴:“哇——哇——”(“我抗议给这么小的人叫爹!能不叫不?记得小孩一般两岁左右说话,好吧,这两年不用叫了!”宁孟孟奸笑中。)
李宏业双手抱着闺女,盯着闺女的小脸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那黑白分明似乎含着一汪水般的水灵灵的大眼睛、长长的眼睫毛、小巧玲珑的鼻子、红红的小嘴、粉红的脸蛋、白生生的小耳朵……真是漂亮!这是他的孩子呀,和他血脉相连的骨肉,最亲最近的人!李宏业的心里涌出一股从未有过的暖流,徜徉在身体各处,让他觉得舒适极了!正当他陶醉其间的时候,闺女不高兴了,哇哇地大哭起来,他一下子就慌了神:“咋了这是?咋了这是?”手忙脚乱地不知道该怎么办好,高氏说:“可能是饿了,快给月娥吧,别光抱着她稀罕了,等喂饱了有你抱的时候呢。”李宏业一听,赶忙抱着孩子走到床前递给了自己的娘子,看她脸红红的接过了孩子,就把他往外赶。不知何故的李宏业摸了摸后脑勺,只好转身出去了。高氏也把悬挂在床前的帐子扯了下来,遮挡住床上的娘俩。
外间屋子里摆着几把椅子,上面坐着两个人,有一脸笑呵呵的李德福,还有一脸勉强笑容的王氏,见李宏业和高氏进去又都出来了,就招呼着儿子和亲家母坐下来,让儿子讲讲一路回来的情况。
李宏业也就讲起了他这趟回来的过程:他估算着娘子差不多该生了,就提前几天给管事告了假,然后去车马行准备雇辆车。刚走到大街上,看见对面走过来一群人,有的牵着马在前面领路,有的跟着后面的几辆马车走,最前头的马车上插着一杆大大的旗子,上面有“震鸣镖局”四个字,旗子在风中招展,发出“哗哗”的声音。李宏业一见这旗子就知道这是自己所属县城陈留县上的“震鸣镖局”走镖的车,赶紧上去和人家打听是不是要回陈留县,能不能捎上他一程。这趟领镖的头领正是震鸣镖局的大少爷张世杰,从陈留县护送一批货物到祥符郡,现在交了镖正准备往回赶,听说李宏业是因为娘子快生了要赶回陈留县老家,不由得哈哈一笑:“可真是巧了,我家娘子也快生了,所以我交了镖也没让兄弟们乐呵乐呵就着急赶回去,既然如此你就快回去收拾东西吧,我们在城门口等你就是了!”李宏业大喜,道谢了一番,赶紧回官舍里自己的住处收拾了细软行囊,匆匆往城门口去了。
有了震鸣镖局的人同行,李宏业丝毫不担心路上会有什么意外,他和张世杰因为同样快要当爹的原因一路上聊得颇为投机,最后到达陈留县城后,张世杰又给他安排了坐马车去张家镇,张家镇是张世杰的老家,正好要派人送些东西回去就让李宏业搭顺路车了,也省了他再去雇车。到张家镇后天已经黑了,张家人豪爽,又留他住了一晚,第二天天还没亮李宏业就告别了张家人,一个人匆匆赶路往老家去了。归心似箭的李宏业走这二三十里路也不觉得累,只觉得浑身都是力气,脚下生风,唰唰唰地往前走,刚过中午就看见李楼村在眼前了,心里激动得只想大叫几声。他先回父母家一趟,听说娘子已经生了就急不可耐地想回自己的家看看,不过被王氏拦住了,说是他走了一路又脏又累的,洗洗换换吃了饭再过去也不迟,生个女娃罢了,至于这么忙三赶四的吗?
拗不过母亲的李宏业只得听母亲的吩咐,洗洗手脸,换身干净的衣裳,吃饭时问谁在照顾月娥,听说丈母娘天一亮就过去了才放下心来。后来一家人就一块儿去了村子中间他们原本的老房子那儿,是两间茅草屋,也是李宏业成亲后和段月娥住的地方。
第六章 礼物都有份
说了半天的话,高氏就站起身准备回去,这都后半晌了,也不知道家里怎样,虽说有大闺女月娟在,可还是有些放心不下。现在女婿回家了,自己也就不用再担心二闺女受委屈,可以放心回家给孩子准备“九天”的礼物了。
李宏业见岳母要走,忙找出自己带回来的包裹,拿出自己给岳母家准备的礼物让她带走,说是自己不在家的时候劳累岳母照顾月娥,这是他作为女婿的一番心意,请她一定要收下,并替他给岳父带个好,自己有空了就亲自上门问安。高氏推辞不得,就拿上礼物高高兴兴地回去了。王氏在一边看着心里直泛酸:瞧儿子刚才的话说的,他媳妇都是岳母照顾的,自己就没管过吗?儿子心里还有没有自己这个亲娘啊?
王氏脸上勉强装出来的笑容已经消失了,就想质问儿子眼里是不是只有丈母娘没有亲娘,李宏业送岳母出去,等了一会儿回来就看见自己娘亲的脸黑得像锅底一样,赶紧上去安慰她:“娘,你别生气,给您二老和弟弟妹妹的礼物我也早就备下了,刚刚在家是忘了拿给你们。你来看,这是给您和三妹买的好布料,够给你们都做身衣服吧?你看看这颜色咋样?我第一次挑布料也不知道是不是合您的意?”王氏一听儿子给自己带了布料回来就眉开眼笑了,连忙过去看那两块布料,一块绿色布料颜色深些,一块红色布料颜色亮些,正合适她和闺女做衣服,儿子的眼光还是不错的。笑呵呵地接过了两块布料,王氏就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布料上的花纹,嘴里还夸着儿子孝顺,知道心疼老娘和妹子。
李宏业又拿出一个烟袋递给了李德福:“爹,这是给您买的新烟袋,那旧的就扔了吧,别舍不得。”“哎,你这孩子才挣几个钱就乱花?我的旧烟袋还能用呢,咋能扔了呢!”李德福嘴上教训着儿子手上却接过了新烟袋,脸上的笑容挡也挡不住。“你这个老家伙,儿子孝顺你给你买的新烟袋,拿着就拿着呗,还说这种话,真是没法说你!”王氏一听丈夫这话就先不乐意了,数落了李德福一顿。李德福也不搭腔,只管拿着新烟袋看来看去,一副心痒痒想试一试的样子。李宏业接着拿出了两只毛笔和一叠白纸,递给王氏:“二弟四弟都在读书,我也想不到买别的,就买了毛笔和纸,想着他们应该用的上。娘就替他们收着吧,回去给他们,别到时说我这当大哥的偏心,没给他们捎礼物。”王氏连忙放下手中的布料接过毛笔和纸,嘴上说着:“他们男娃子要不要礼物都没啥,就是没他们的份儿敢说你偏心我也饶不了他们!”李宏业只是笑笑,没把他娘的话当真。
李德福见儿子回来半天了还没顾得上和儿媳妇说几句话,就扯着唠叨个没完的王氏带着礼物走了,把空间留给了小夫妻俩。李宏业把爹娘都送走了才又回到屋子里,看见床上的帐子已经撩开了,自己的娘子正靠坐在床头,闺女躺在里面睁着眼不知在看啥。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了床边,坐在床沿上拉着段月娥的手,深情地说:“娘子,辛苦你了!我在外这些天,天天做梦梦见你,就怕你和孩子有个好歹的,我可咋办?听娘说你平平安安的还给我添了个闺女,我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真得谢谢老天爷啊!”
段月娥从李宏业拉着她的手时那脸就红得跟滴血似的,头也不敢抬,这会儿听见说闺女就大着胆子抬起头,一眼不眨地看着李宏业的眼睛,问他:“官人你真的不介意我给你生个闺女?”李宏业也直视着她的眼睛,一本正经地告诉她:“我当然介意,你把闺女生的这么漂亮,将来得有多少臭小子打她的主意!我得多操多少心才行啊!”段月娥刚听见他说介意时那小脸就变白了,等听完后面的话就忍不住抽出自己的手去捶李宏业的肩膀:“官人,你怎么这么坏啊!”李宏业则一把把她搂在了怀里,抱得紧紧的不愿松开,头搁在她的肩膀上,哽咽着说:“月娥,我的好娘子,我可真是想死你了!”段月娥也没挣扎,反而用双手紧紧的抱住了他的腰,眼泪再也忍不住地流了下来。
这相拥的一刻多感人啊!宁孟孟差点也要哭了,呜呜——呜呜——爹娘太不容易了,我不能打扰他们,让他们多抱一会儿吧,闭上眼睛睡觉去也!
过了半晌,两人的情绪才稳定下来,擦了擦眼泪,李宏业松开了紧抱娘子的双手,去外间拿回包裹放在床上,把里面的东西一个一个地拿出来献宝:“娘子,你看!这是我抽空在郡上寻摸的东西,都是给你和孩子的,你看喜不喜欢?这个银簪子不错,我来给你插头上。”拿起一个银簪子就要往段月娥头上插,段月娥扯住他的手,把簪子抢过来自己先看了一番簪子上精致的花纹,才说:“这银簪子花不少钱吧?你也舍得?”“给自己娘子买东西怎么会不舍得?你就赶紧戴上让我看看好不好看,这可是我第一次给你买礼物呢,就怕你不喜欢。”李宏业着急起来,段月娥只好娇羞着把银簪子插到了头上任官人欣赏。
包裹里还有漂亮的绢花、拨浪鼓、小银锁、木珠子串成的手链、泥捏的彩人、小木马、木刻的刀剑……零零碎碎的摊满了一床。
第七章 起名和心事
段月娥拿起那些小玩意一一翻看着,这都是官人对自己和孩子的心意啊!难为他这么个大小伙子还能这么体贴,真是有夫如此,妇复何求!自己一直觉得嫁个比自己年龄小三岁的人会照顾丈夫多一些,丈夫可能想不到照顾自己,看来也不尽然啊!心里对父亲当年非要自己嫁给李宏业而没有嫁给二表哥的那屡怨念也逐渐消散无踪了。
宁孟孟适时的醒了过来,李宏业抱起闺女又是一阵稀罕,夸得宁孟孟都有些脸红了,她有这个爹爹说的那么漂亮吗?看样子将来还得是个颠倒众生的大美女呀!嘻嘻——哈哈——某人很没形象的陷入幻想痴呆中。
李宏业看到宝贝闺女光溜溜的小胳膊露了出来,就拿了那个木珠子串成的小手链往她的小手上套,自然也就注意到了那个粉红的长圆形胎记,很是惊奇,就和段月娥讨论起这个胎记来。段月娥就问起丈夫有没有给孩子想个好名字,李宏业呵呵笑着说:“当然想好了,是闺女就叫书玉,知书识礼容颜如玉;是儿子就叫书文,知书识礼文采斐然,咋样,我给孩子想的名字不错吧?”段月娥嘴里重复着闺女的名字“李书玉、李书玉,知书识礼容颜如玉,嗯,好名字!“又抱过孩子叫着:“书玉、书玉,娘的宝贝闺女有名字了,是你爹爹起的,好听吧?”
看见自己想的名字娘子很喜欢,李宏业也非常高兴,就和娘子商量:“今天晚上我就和爹说,他应该不会反对的,虽然说孩子的名字应该由爹起的,不过我想他也想不出啥好名字,别到时候给咱闺女叫菊花荷花啥的,和咱闺女这么漂亮的人也太不配了你说是不是?“段月娥听见他这样说自己的爹,就捂着嘴笑起来,等笑够了,才促狭地问他:“怎么你的名字叫宏业,没给你叫狗蛋儿啥的?”“好啊,你给自己的官人叫狗蛋儿,看我不收拾你,省得你没规矩!”李宏业笑着张牙舞爪地向娘子扑去,两个人笑闹成一团,忘记了时辰。
等三妹李宏丽来叫他去家里吃饭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李宏业把床上的东西收拾了下让娘子收起来,整了整自己的头发衣裳才去开门,看见三妹一手拿着两个白面馒头,另一只手端着一个大碗,冒着热气,就问里面是啥。李宏丽笑着说:“是娘给大嫂做的白面汤,放了红糖,还打了两个荷包蛋呢!娘说大嫂现在吃不得咸的,要多喝面汤多吃鸡蛋,这样才能补身子。”“哦,那你给我吧!”接过馒头和碗,又问了她一句:“你吃了没?要是没吃先回去吃吧,我等你大嫂吃完再过去。”李宏丽取笑大哥:“大哥对大嫂真是好啊!比对我这个妹妹都好!”“那不一样,你现在啥都不懂,等以后我有妹夫你就懂了,嘿嘿!”李宏业很不厚道的还击,让三妹羞红着脸跑了。
等段月娥吃完了一个馒头喝完了一大碗面汤,李宏业才放过她,还一直说她以前吃的太少,人太瘦了,现在坐月子要多吃点,把以前少吃的都补回来才行,还说他现在能挣钱,不怕养不起一个能吃的媳妇,让她放心吃吧,吃不穷他,段月娥无奈地挥手赶他去那边吃饭才作罢。
在父母家里吃了饭,和李德福说了孩子名字的事,李德福一边咂巴着抽新烟袋的滋味,一边说:“行,你说叫啥就叫啥,你现在是个当差的,见的世面广,比我起的好听。明儿我去你族长大伯家给孩子记上族谱,咱这一支也有下一代了,不过你得和你媳妇抓紧再生个男娃,那样才能顶门立户,光有女娃可不中!”李宏业忙点头答应:“爹你不说我也知道的,你放心,明年就让你抱上大孙子!”李德福嘿嘿地笑起来。
王氏听了撇撇嘴,这生孩子是说啥时候生就能啥时候生的?不过也没反驳儿子,毕竟她也想赶紧抱上大孙子呢!但是想起另一桩心事,她又发愁起来,还是和大儿子说说吧,看他能不能帮着想想。王氏站起身把其他三个孩子赶回他们自己的屋子去睡觉,然后就和李宏业说起了二儿子李宏才的事。这李宏才今年也13岁了,还没定亲,之前是李德福和李宏业都不在家,她一个人拿不定主意,接着又是李宏业刚领了差事,家里把钱给他拿去郡里打点了,也没顾上二儿子的亲事,现在李宏业的差事也稳定了,这二儿子的亲事也该提上日程了,毕竟李宏业这个年龄时都成亲了呢!
李宏业听了娘亲的话,心里也有些愧疚,觉得自己耽误了二弟,就对父母说:“二弟的亲事自然是要紧的,要有合适的对象就赶紧定下来吧。我这大半年也领了不少俸禄,再加上一些别的钱,除了我平时的花用还有这次回来买礼物花的,还剩二三十两银子,二十两给二弟定亲准备成亲的东西差不多够了,还有十两一半给我闺女九天摆酒席用,另一半当家用,您二老看成不?”说着从腰里掏出来一个钱袋,把里面的钱都倒了出来,有大块的整两银子,也有一些散碎的银子,还有一些铜板,哗啦啦的都躺到了桌子上。
王氏一见这么多钱,就乐得不得了,再看儿子没把钱交给媳妇而是给了自己就更是开心,忙笑着说:“行行行,我就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孩子,不会挣钱了就忘了父母的养育恩。这些银子我就先保管着,到时给你二弟定亲成亲用。孙女九天摆酒的事你爹和我早就商量好了,你就放心吧。你现在好歹是个当差的人,手里没钱可不行,家用我留三两,其余的你还留着自己使吧!”说完就拿走了一大部分,转身去屋里锁进了柜子里,生怕李宏业又后悔似的。
第八章 九天做酒席
宁孟孟,哦,现在该叫李书玉,来到这个人世已经九天了,她已经适应了自己作为一个婴儿的新生活,不适应也没办法,她只是出生几天的婴儿而已,不会跑连爬都不会还能咋地,只能适应了,反正当个婴儿也简单,吃了睡、睡了吃,要不就是拉和撒,一切都有人照管着,不用自己动手,真正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高级寄生虫”!克服了心里的一些障碍,这婴儿当得也挺美,李书玉心里这样想。
有了浓情蜜意和营养食物的双重照料,娘亲段月娥也是愈见丰满娇媚,少妇风情时不时地显露一下,让爹爹李宏业的眼睛都挪不开了,天天呆在自己的小茅屋里陪着娘子和闺女不愿踏足其他地方,连晚上也是王氏再三再四地强调坐月子夫妻不得同房而腻到娘子该休息了才依依不舍的离开,真是情到浓时哪堪分离一分一秒啊!每晚李书玉都要瞧着她爹可怜又幽怨地离开,心里乐开了花,哈哈哈哈!要是李宏业知道自己呵护在手心的宝贝闺女这么看她爹的笑话非得气吐血不可!
今天的日子有些不寻常,一大早李书玉还没醒透就被娘亲抱起来里里外外地换了一身新,包裹她的小被子也换成了新棉花做的那个,真是舒服啊,让李书玉想起了现代自己柔软的大床,睡意就更浓了,打着小呵欠又沉沉地睡去。段月娥换了身新衣服,略略梳洗一下,特意戴上了官人买的银簪子,整个人看上去容光焕发的。
李宏业也是一大早就起来了,进屋里看了看娘子和闺女都打扮好了,各亲了亲脸就出去忙乎了。院子里已经摆好了十一二张四方桌子,各配着四条长凳子,桌凳都干干净净的;在院子的东南角已经用麦秸、土和成泥垒了两个简单的大灶,灶上有两口大铁锅,里面正蒸着什么往外冒着白烟。灶后面挨着院墙的地方放着两块木板,上面放满了新鲜的蔬菜、干菜和少量的鸡鸭鱼肉;灶前边的水井处摆放着一大盆碗盘筷勺,旁边还有一个装满清水的大盆用来清洗脏碗筷;灶旁边堆着一摞摞劈好的木柴,四弟李宏运坐在灶门口不时的给两个灶添柴,今天他负责烧火,别的活倒不用干。爹爹李德福和娘亲王氏今天都换了一身新,站在院门口等着接待客人,几个本家的伯母婶子过来帮忙了,王氏招呼着其中两个穿得体面些的去了段月娥的屋子,等亲戚朋友进屋里瞧孩子时帮忙接待,登记好送到屋里的礼品也要归置归置,像鸡蛋放在一个大斗里,包好的红糖放在一个大簸箕里,白面直接倒到面缸里,杂面就倒在几个分好的面盆里;要是布料小孩衣服鞋之类的就放在一个木箱子里,再有贵重的钱财等物就直接交给李宏丽,她今天专门保管这些,昨晚被她娘念叨了半宿,今天可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坐镇在屋子的外间,生怕人多忙乱被人顺走什么自家的财物。
两个厨艺好的被安排到灶上做菜,做好后由另两个身体壮实的用托盘端出去交给来帮忙的两个本家叔伯,他们再送到桌子上并及时清理桌子清洗碗筷,再有啥需要就给老二李宏才说,他通知王氏,王氏再看着办;今天李宏才就负责所有的杂事,缺东西少东西和他张嘴,他到时看着给补上。李宏业今天也是一身崭新的行头,他和村子里识文断字、熟知喜丧礼仪的一位本家伯伯一起,听他要求做着一些事情,等亲戚朋友上门时还要坐在礼桌旁,看这位伯伯把物品、送礼人登记的是否正确,这可是不能马虎的,将来还要依照这些等人家办事时还礼呢!
院子里一副忙碌的景象,却也忙而不乱,井井有条,王氏还是有几分处事的本领的,自家的儿女和帮忙的人都安排了负责的事情,到时万一哪个地方出了乱子也能找到人。就这一点来说,连李德福都认为自己的娘子是个有本事的人,脾气要是能不那么厉害,对人温柔一些他就更没啥说的了。现在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就等亲戚朋友上门做客了。
太阳一点点升高了,远的近的亲戚朋友来了不少,李德福招呼着男客坐到长凳子上,两个本家叔伯过来端茶倒水,他和客人们寒暄着,别人夸他有个好儿子他也哈哈笑着奉承别人的子女,聊得不亦乐乎;王氏则带着女客拿着礼品先到负责登记的地方把东西都登记下来,再让负责接待的两个本家媳妇过来拿东西、招呼客人到屋子里看孩子。院里院外一片欢声笑语,很是热闹。
在所有的客人里,段月娥娘家人的出现最惹人注目,他们是坐着两辆马车来的,院子里的人都跑出去观看了,毕竟坐马车走亲戚的人可不多,平常也就远远的看看罢了,今天却是头一回近观,怎么也不能错过啊!这一辆马车上坐着高氏、段月娟和丈夫孩子还有段永康以及几个表兄弟,另一辆坐着高氏的两个娘家兄弟和弟媳妇以及几个侄女侄媳还有小孩子,人多拿的东西也多,车上塞的满满登登的,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娘家人,只有娘家人才会拿那么多的礼品给闺女撑面子啊!
正好这会儿没人过来登记礼品,李宏业听说岳母小舅子、姐姐一家和月娥的两个舅舅家也都来了,赶紧出去迎接,李德福和王氏陪着高氏等一大群人说说笑笑的进了院子,让座的让座,进屋的进屋,忙了好大一会儿才又回到院门口等其他的客人;李宏业先招呼着岳母、姐姐和舅母等女客到屋里看月娥和孩子,又转回身和两个舅舅、姐夫、小舅子以及几个表兄弟寒暄去了。
第九章 酒席起风波
和两个舅舅以及大表兄说话的时候,李宏业感觉他们挺亲热的,问自己当差的事和家里的事,还关照他在外当差注意身体什么的,姐夫是个憨厚的农家汉子,略交谈几句就没了话,他又问问小舅子今天谁在家照顾岳父,知道是托邻居照看就让小舅子等会早点吃完饭再带点好吃的回去给岳父尝尝,但二表兄却不冷不热地,让他感觉有点奇怪,后来故意和他说话又问他当的什么差一个月挣多少钱够养家不,李宏业就更不舒服了,这话是怎么说的呢?看在来的是客的份上,李宏业打着哈哈应付过去了,正好又有客人来,他就回去忙了。
因为对这个二表哥心里存着疙瘩,所以李宏业对他就格外关注了些,过了一会就看见他去屋子南边的窗户那儿了,而窗户也很快打开了一条不大不小的缝,里面的情形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他想干什么?李宏业不动声色地离开了礼桌,走到他的身侧看他在搞什么鬼。透过窗户的缝隙,看见的正是段月娥那张娇艳如花的脸,她正和岳母还有几个妇人亲亲热热地说着什么,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开心和幸福,屋子里的人抱着孩子传来传去的看,夸奖着孩子有福气、长得好看等等;而二表哥的眼睛则紧紧地盯着段月娥的脸,那眼里的情意和不甘是个男人都能看得出来。
李宏业感到心里一股怒火涌了上来,拳头也攥得紧紧的,真想上去揍他一顿!可想到今天是闺女的九天酒席又强忍了下来,决定待会酒桌上给他好看!上去拍了拍二表哥的肩膀,把他吓了一跳,回身一看是李宏业很是尴尬,问他看什么更是支吾着逃开了,李宏业在后面露出个很不善的笑容。上去关窗户时瞥见窗户后面有个穿红上衣的小姑娘背对着他,好像是大舅家的三表妹,二表哥的亲妹妹。
日头已近正午,客人差不多到齐了,李德福和王氏就回到院子里,招呼着客人们都坐下了,男客在前面几桌,女客孩子在后面几桌,把准备的十一二张桌子都坐满了,后来又临时借了两套邻居的桌凳过来,才把所有的客人安置下。然后开始分发筷子、勺子,端菜、上菜,男客们的桌上还各上了一坛酒和一摞碗,让男客们可以开怀畅饮。客人们大吃大喝起来,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一点也不客气,菜上了桌一会儿就抢光了,搀了白面的玉米面馒头也是吃了一个又要一个,那架势,势必把送礼的本都吃回来还嫌不够得再赚回点才行!好在王氏当初就想着大办,谁让儿子是个当差的呢,可不能让亲戚朋友们说小气,所以置办的东西都挺多,完全够今天的需求。
这吃吃喝喝的就到了下半晌,离得远的客人已经向李德福和王氏告辞了,离得近的也陆陆续续地离开了,最后只剩下段月娥娘家和舅家的人还没走,小舅子段永康一早吃完饭就端着满满两碗的饭菜回自己家了。李宏业和两个舅舅姐夫以及几个表兄弟一桌,对他们殷勤备至,尤其是对二表哥更是周到,没吃几口菜呢就敬碗酒给他喝,面上显得特别热情,不喝还不行。二表哥后来也看出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