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佳偶穿成-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几个头,告别了这个充满温情的家,也告别了她的少女时代。
一年后,青提的臭豆腐生意已是红红火火,一家人搬离了大杂院,买了一个普通的院子在城里安了家。她姨母眼见青提一家越过越好,也不再阻拦儿子和青提的婚事,开始给两人张罗婚事。
又过了半年,在元安街一家新开张的饭馆前,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个不停,吸引了众多路人的眼光,人们纷纷围拢过来,看这家新开的饭馆老板揭下牌匾上的红绸,“天然居”三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两个年轻机灵的小二笑着在门口迎客:“本店新开张,欢迎各位街坊邻居来捧场!我们老板说了,今天本店供应的饭菜一律免费,先到先得,卖完为止!大家赶快来品尝啊!”所有围观的人都沸腾了,潮水般地向店内涌去!
五十四 宣传很重要
结束了一天的喧嚣和忙碌,李宏业召集了店里所有的人手:掌柜丁二、账房柳鑫、厨娘姜嫂和余嫂、帮工青梅、小二李四和王五,简单总结了一下今天开张的情况和不足,对大家进行了一番勉励,接着让丁掌柜说一下明日的安排,然后就宣布解散,让大家回去好好休息,留下小二兼本家侄子李四看店。他带着娘子、书玉和书浩回了元康街的家,丫环红梅早已备好热茶热水等待着,书文做完功课也在厅堂里等候着爹娘姐弟,想听听自家饭馆开张第一天的盛况。
简单地洗漱一番,段氏让红梅带书浩上床睡觉,今天小家伙兴致很高,在店里跑来跑去的,这会儿已是困的睁不开眼了。其他人坐在厅堂里喝茶闲聊,书文急切地询问:“爹爹,今天咱家的饭馆开张热闹吗?可惜不是沐休,要不我也可以去帮忙的!”李宏业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个古怪的笑容:“当然热闹啊!人是一拨接一拨的来,忙得都快脚不沾地了!”书文听了很兴奋:“哇!这么多人去咱家的饭馆吃饭啊!那不是赚了很多银子?”段氏接上了腔:“还赚银子呢!倒赔还差不多!”“倒赔?怎么会倒赔呢?”书文奇怪的向段氏问道。段氏冲着书玉努努嘴,示意他去问他大姐去。书文疑惑地向书玉望去,书玉慢条斯理地说:“我让伙计宣布今天供应的饭菜一律免费,你说是赚银子还是倒赔银子?”
“什么?供应的饭菜一律免费?大姐你不是疯了吧?”书文大吃一惊,一直以来都很有经商头脑的大姐怎么突然之间变得这么愚蠢了?所有的饭菜免费那不是白送吗?傻瓜才会这么做呢!书玉知道她的做法不仅书文不理解,恐怕爹娘也都不明白她的用心,开店那会儿一直忙碌着也没给他们说详细,看来只有解释一番才能打消他们的疑虑:“咱们的店是新开的店,咱们的饭菜别人从未尝过,怎么知道好吃不好吃呢?客人对咱们的店、咱们的饭菜一点都不了解,而在这条街上还有其他的开了很长时间的饭馆和客栈,你说客人是愿意相信那些老店呢,还是相信一家新开的店呢?”“自然是相信老店了!”李宏业常年在外,知道老店都有些或大或小的名气,除了老顾客会光顾,还能吸引一些新顾客登门。
“对啊,客人相信那些老店自然会去那些地方吃饭,那还有多少客人会到咱们的饭馆吃饭啊?几个?一二十个?往多了说也不会超过五十个,那咱们做这五十个人的生意能赚多少?等这五十个人觉得咱们的饭菜好吃了再来吃或者介绍别的人来吃,又要等多久?这个被客人熟悉并喜欢的过程太慢了,咱们不能按照一般的方法去等待,要主动出击!要让很多的人第一时间就知道咱们饭馆的饭菜好吃,让他们主动来咱们的饭馆吃饭,而不是咱们被动地等着他们上门光顾!”书玉娓娓而谈。
“我知道了,当年的臭豆腐能很快卖起来就是大姐让我们把臭豆腐免费送给街坊四邻吃,他们知道好吃了就去青提姐姐的臭豆腐摊上买,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也就有更多的人知道臭豆腐好吃了!所以青提姐姐的生意才会很红火!”书文脑子转的很快,想到去年大姐做的臭豆腐和之后的臭豆腐生意,明白了这里的奥秘。
书玉点点头,她这个大弟弟脑袋瓜还是挺灵活的,真是孺子可教,她接着说:“你说的不错,可那种方法适合卖臭豆腐,不适合卖饭馆的饭菜,因为臭豆腐只是一种小吃,不吃它还可以吃别的,可饭菜不能不吃,只是去哪家吃的问题。要想把咱家的饭菜尽快推销出去,这个宣传的力度一定要加大,要造成轰动效应,所以我让伙计宣布咱家供应的饭菜今天一律免费,这样所有的人都愿意来咱们的饭馆吃饭了,而他们吃了之后觉得好吃那下次就还会想着来咱们的饭馆吃饭,回头客不就有了?生意不就多了?有句话说的好:欲先取之,必先与之!”
段氏听书玉说了这一番道理,已是明白书玉今天这样做的用意,只是皱着眉头问:“你说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了,只是你说的什么推销、宣传的力度,还有什么轰动效应,这些词我怎么从没有听过?那都是什么意思?”李宏业和书文也是一脑袋问号,听段氏一问都向书玉看去,等着她解疑答惑。
“哦,这个、这个、意思嘛,很简单。”书玉一边暗悔她又忘了时代的差异,一边快速思考用什么样的词语能给他们解释明白,“推销就是把东西卖出去,宣传就是想一种好办法,让别人都知道你的东西,而力度就是说这种方法在范围上有大有小,至于轰动效应就是别人都知道了,都来你这儿买东西,像咱们饭馆今天的样子就是造成了轰动效应!”天,想让古代人明白一些现代词汇真是不容易啊!书玉暗暗擦了把汗,总算说明白了,只是不知道他们能听明白多少!代沟啊,一千多年的代沟!
段氏几个人听了书玉的解释,又各自消化了一会儿,总算不再追着问书玉了。书玉刚松一口气,书文就说:“那明天咱们还继续免费供应饭菜,再造个轰动效应!”嘿,他还造上瘾了!
书玉叹口气,思想不同步,就是问题多啊!她看着书文无奈地说:“弟弟,咱家的银子很多吗?你想当个大善人啊?”书文又摸不着头脑了:“你不是说这样就有很多人愿意来咱家的饭馆吃饭了吗?”书玉拍拍他的头:“你免费当然人人都愿意了!可咱是开饭馆的不是开善堂的!一天就够了,哪能再免费一天?咱还挣不挣银子了?有这一天就够了,他们免费尝了咱们的饭菜,回去也会给咱们宣传,明天咱们就可以真正开张了!有些事,可一不可二,弟弟,多学着点吧!别光照搬,要动脑子好好想想!”
宣传理念普及会到此结束,书玉抬着还有些酸痛的双腿回了自己的房间,赶紧会周公去也!明天还要继续辛苦呢!只有书文还在仔细回想着大姐说的每一句话,咀嚼着那些话的表面意思和深层意思,在床上翻来覆去了半晌才进入梦乡。
第二天,来“天然居”免费吃喝的人更多了,还没等到开门就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昨天在“天然居”免费吃喝过的人回去之后就告诉了他们所有的熟人:有个新开张的饭馆“天然居”饭菜不仅好吃而且免费!消息以惊人的速度快速传播着,一个晚上大半个县城的人都知道了,很多人都暗暗下定决心,明天啥都不干也得去“天然居”免费尝一尝那里的饭菜,看看究竟有多好吃!
饭馆里忙活的人都被外面人山人海的景象吓了一大跳,天啊!今天的人比昨天的人多了一倍不止,昨天他们已经累得快上气不接下气了,今天是不是得要他们的命啊?书玉及时告知了他们一个好消息:今天的饭菜不免费!但为了庆祝开张,感谢众多客官的捧场,今天的饭菜一律八折优惠!仅此一天,过期不候!
当李四和王五再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等候的人群已经做好向店里面冲的准备了,只等两个小二的话音落地!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两个小二竟然宣布今天的饭菜不再免费了,人群里响起各种各样的声音:有昨天吃了今天吃不着的可惜声、有昨天没吃着今天还吃不着的后悔声、还有质问为何昨天免费今天不免费的抗议声……小二李四赶紧照着书玉教的话,装作可怜巴巴的样子给群情汹涌的人们解释:“我们饭馆本小利薄,又是新开张,昨天为了庆祝已是下了血本,今天再免费可就要关门大吉了!各位街坊邻居也不忍心我们饭馆第二天就关门吧?要不你们去哪里再吃我们饭馆才有的美味饭菜啊?大家说是不是?”围观的人群不再动怒,发出了一些善意的笑声。
王五趁热打铁:“我们老板说了,为了感谢各位街坊邻居的捧场,不让大家白跑一趟,今天他再亏本一回,所有饭菜一律八折出售,不过仅此一天,过期不候!”
听完王五的话,围观的人群不再像铁桶一样地围着“天然居”了,出现了一些裂缝,慢慢的裂缝越来越大,人山人海的壮观景象再看不到了。一些想占便宜不想花钱的人唉声叹气地离去了,感慨着为啥他们就没有谁谁谁好运气呢;一些想一尝“天然居”饭菜美味的人虽然为吃不到免费的美味可惜了一会儿,但想想能以八折的价格吃到同样的饭菜还是占了便宜的,也就高高兴兴地进店里吃喝了;昨天尝过“天然居”饭菜美味今天还想再品尝一把的人啥话也不说,进店点他们喜欢吃的菜去了,同时还觉得幸好今天不免费供应饭菜了,要不哪有好位子轮到他们坐啊,像昨天一样挤来挤去的,不能安安心心地享受美味真是不痛快……
五十五 刮起“养生潮”
八折优惠实行一天以后,书玉学后世一些饭店的做法继续发动宣传攻势:每天推出三样特价菜,其他菜式价格不变。县城里的人们还没有见识过哪家饭馆有这么多花样的,这下,“天然居”更是名声在外,人人皆知了。
除了宣传手段多样化,要想把顾客真正留住还需要在饭菜制作上下一番苦功。开店之初,书玉并没有直接推出她一直以来研究的各式养生菜,她怕一开始顾客们不接受,以后再想推广就更难了;而是挑了几个有特点的菜式作为饭馆开张的噱头让顾客率先体验一下,大部分还是县城饭馆里都有的普通菜式,不过当然得保证味道要比其他饭馆的更好。饭馆一开张就获得巨大成功除了书玉不同一般的宣传攻势,还要归功于两位厨艺高超的厨娘:姜嫂和余嫂,为了把这两位厨娘挖到手,书玉是颇费了一番心思,这也是书玉的饭馆筹备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开张的原因,没有好厨娘,光靠书玉一个人是没办法把饭馆的生意真正支撑起来的,毕竟书玉还只是个十岁多大的孩子,人小力气弱,做不了多少饭菜。
等到饭馆业务走上正轨,每天的事情都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时,书玉决定要推出主打菜——秋季养生菜!为了配合秋季养生菜的推出,书玉还准备给顾客灌输一些秋季养生的知识,让他们在“天然居”既能品尝到美味健康的饭菜,又能了解一些秋季养生常识,回到家以后也可以应用这些知识进行自我调控,而通过饮食调养和其他方面的调控就会对他们的身体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他们的身体变得比以前好了、某些疾病得到了控制或医治,自然就更能相信“天然居”的养生菜不是一般的饭菜!这样一来,“天然居”的饭菜将会独一无二,成为人们吃饭时的首选!
书玉让李宏业找木匠制作了两个大木板,刷上黑漆,准备悬挂在饭馆两边的墙壁上,又让账房柳鑫用一种叫“白土粉”的东西(类似于现代的粉笔)把她和外祖爷段智仁商讨整理后的一些秋季养生知识书写到黑木板上面,让客人观看学习。对于普及养生知识,书玉觉得这是很有必要的,还决定像后世的黑板报一样,每周换一次内容,系统介绍秋季养生的特点、方法、饮食调养、起居调摄、保健常识、注意事项等,做到内容丰富且不重样。
账房柳鑫自从来到“天然居”做事,对这个小老板早已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有青提娘家红火的臭豆腐生意在前,有“天然居”迅速打开局面日日盈利在后,他想不佩服都难,这就是俗话说的“经商天才”吧?书玉可不知道柳鑫对她的评价如此之高,她把手里的几张纸递给柳鑫,看他在黑木板上书写,为了整体美观,书玉还借鉴了黑板报的排版、花边等技巧,给柳鑫指点着,争取做到图文并茂、实用欣赏两不误。柳鑫虽然屡次参加科考不中,但书写的字体还是相当不错的,只是他用惯了毛笔,猛然间换成“白土粉”,适应了一段时间才找到写毛笔字时流畅的感觉,又听从书玉的指点画上了一些图画和花边,等一切完毕,他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自我感觉良好,书玉看了之后也大加赞赏,还别说,这柳鑫办黑板报真是一把好手呢!
来“天然居”吃饭的客人这天走进饭馆时,突然发现两边墙上各悬挂了一块黑木板,上面有字有画,白色的字体,合理的布局,分外醒目。那是什么东西?怎么还有字有画,而且字体是白色的?这个异常立刻吸引了众多客人的注意,他们顾不上点菜就围到了黑木板前面认真看起来,有不识字的也跟过去凑热闹,不认识上面写的啥不要紧,不是还有画可以看嘛!
有些识字的人为了显摆一下自己是个有学问的人,就大声念起了黑木板上写的内容,众人这才知道左边黑木板上写的是“秋季养生菜式”以及一个个菜名,右边写的是“秋季养生知识”,介绍了秋季养生的特点:(一)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二)秋季,在燥气中还暗含秋凉。人们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
这是做什么用的?没等客人们问出口,小二李四和王五就担当起了义务宣传员兼讲解员,告知大家“天然居”要推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菜——养生菜!这个养生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有强身健体、预防或治疗某些疾病的功效,但养生菜绝不是药材,的的确确是饭菜,至于是不是这么神奇,大家亲自试一试就知道了!若是大家不信,可以到旁边那家医馆“养生堂”询问一二,请坐诊的段大夫给看一看,段大夫会根据“望闻问切”的结果给你一个饮食调养和其他方面调控的建议,你再来“天然居”照段大夫的建议点相应的饭菜,回家以后进行其他方面的调控,等上一段时间,就能看到效果真正如何了!
众人听了小二的宣传之后,都是半信半疑,养生菜是什么菜?它有那么神奇吗?虽说“天然居”的饭菜的确美味,可要说能做出强身健体、甚至预防治疗疾病的饭菜,还真是让人不敢相信。不过大家也听过大户人家用“药膳”来调养身体的,可那不是用的贵重的药材或食材吗?像什么人参、枸杞、燕窝、龙眼什么的,这普普通通的饭菜也能像那些“药膳”一样起作用吗?若是这养生菜真有如此神奇的效果,那以后可就不用看病吃药了,吃点养生菜就行!
都说“好奇是人的天性”,书玉推出的养生菜极大地调动起了众多食客的好奇心,但众人你推我搡的就是没人敢去尝试,过了好大一会儿,才有个蓄着小胡子的人进了隔壁的“养生堂”,一些人也跟着去凑热闹。段智仁早已摆好架势,按传统的中医诊病方法给这人诊断了一番,提了些饮食方面的要求和禁忌以及起居、精神、房事、锻炼等方面的一些建议,然后不开方子不抓药就让他走了。这人装作不明白的摸摸后脑勺,想想大夫之前说的话,又回到“天然居”,给小二简单说了下诊断结果,小二汇报给书玉,书玉仔细斟酌了一番,给他提供了几个可以选择的菜式和汤水,这人也不多问,直接挑了两个菜和一个汤,又要了主食,吃吃喝喝的,好不自在。众人眼见他吃喝完毕正准备走时,“呼啦”一下把他给围上了,问他在“养生堂”大夫怎么诊断的、给了什么建议,吃了“天然居”的养生菜以后感觉如何等等一些问题,这人性子也不急,乐呵呵地给众人解疑答惑,直到众人都满意了才施施然离去。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反正治不治病的倒在其次,先尝尝那些养生菜啥味道也不错,有觉得身体哪不舒服的跑去“养生堂”让段大夫瞧了瞧,然后过来对症点菜,吃得倍儿香,心里也特舒畅,这可是治病的菜呢!
晚上收工,书玉打发了店里的人,留下李四夜里看店,然后就去了隔壁的“养生堂”,到了后院看见舅舅段永康,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甜美笑容:“舅舅,今日多谢你了!要不是你及时出面,恐怕我这养生菜就卖不出去了!”段永康已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了,在老家帮着段智仁看病抓药,历练了一两年显得成熟不少,还蓄起了胡须,可能不想让人觉得他“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吧,毕竟当大夫的还是老成稳重的更让人信任。他学着段智仁的模样摸了摸下巴上的小胡子,故作正经地说:“谢倒不必了,还是给银子吧,替人办事可不得给人钱财?”书玉呵呵笑着跑到段永康面前,抱着他的胳膊摇啊摇啊,嘴里还不忘给段永康灌迷汤,不一会儿段永康就装不下去了,哈哈笑着刮起书玉的小鼻子,书玉连忙跑到屋里找外祖婆高氏寻求庇护。
此时若有今天在“天然居”吃饭的客人看到,一定会大大地吃惊一回!不错,那个蓄着小胡子去“养生堂”诊治之后又去“天然居”点了养生菜的人就是段永康,他是特意从老家过来帮忙的。当初书玉让张绍英帮忙租店铺的时候就想过把外祖爷段智仁也接过来给自己坐镇把关,所以让张绍英找两家相邻的店铺一块租下来,一家做饭馆,一家做医馆。段智仁在老家亲自指导着段永康给病人治病抓药,带了一年就让他自己独当一面,不是什么疑难的病症基本不再过问,这样段智仁就闲了下来,书玉就请了他来城里给自己坐镇把关,他欣然前来,高氏也顺便过来照顾他的起居。
在李宏业的帮助下,“养生堂”很快建了起来,毕竟段智仁来城里的目的不是开医馆,所以医馆开张之时并没有大肆宣扬,办妥了手续挂了牌子就直接开张了,又收下了李宏业同事的一个孩子当了学徒帮着打下手。因为是小医馆,又新开张,开始没有多少病人光顾,半年后才算有了点生意,加上收费比那些大医馆低,附近的人有了头疼脑热的就会来这里治病,段智仁的医术才被人们了解,对他也是比较信任了。段永康因为老家的医馆生意好,忙忙碌碌的也没来“养生堂”几回,附近的人对他倒是不熟,这次为了把书玉的“养生菜”推广开来,段智仁想了个主意,特意让他来城里配合演这么一出戏,用不用的上就看当时的情况了,没想到还真用上了,而且效果看起来还行!
“天然居”的养生菜至此打开了局面,有段智仁坐镇把关,有书玉和两位厨娘的高超厨艺做保障,很快养生菜就流行开来,并形成了一股新风潮,有病没病去“天然居”坐坐,点一两个养生菜,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又能防病治病,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况且“天然居”的黑木板上周周有新的养生内容,没事按着上面的学一两招,回家练习练习,还真能让身体变好呢!
县城里的人们都是有不少余财的,加上大宋朝鼓励民众经商,从事贸易,互通有无,税收方面也给予扶持,没那么多的苛捐杂税,所以民间商贸活跃,人们满足了温饱之后就开始想其他方面的享受,但享受的前提却是要有一个好身体,没有一个好身体一切都是虚的,所以对于能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养生菜也就越加青睐起来,书玉顺应这一时代特点,把“天然居”经营的有声有色,来这里吃养生菜成为了人们宴宾飨客的首选!
段智仁也抓住这一时机,用自己积累多年的经验和钻研所得,研制了一些具有不同疗效的养生保健药丸,味道没有汤药苦涩难咽,疗效却还是一样的,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和“天然居”的养生菜一起成为陈留县的两道新风景!陈留县刮起了一阵阵“养生潮”,甚至波及到了附近的县城和祥符郡……
(昨天没更的一章补上。关于秋季养生特点里的一些专业词汇,青柠紫檬不知道古代该怎么说,就暂时照搬了,各位看官看看就是,不必较真。)
五十六 家庭大矛盾(一)
养生菜的推广成功除了给书玉带来激动与喜悦之外,还有一大堆烦恼和麻烦。生意上的竞争自不待言,又不是什么难弄的食材,别的饭馆或酒楼派个大厨过来吃几顿就知道用哪些食材、放哪些调料,回去多试验几次就能做出差不多一样的味道,对外也说是养生菜,不知根底的人自然分不清孰好孰坏。这不,还没几个月,陈留县所有的大酒楼小饭馆都能做出养生菜了,“天然居”早已不是一家独秀,只能怪这个时代还没有知识产权一说,书玉也申请不了专利保护,没法不叫别人跟风,只能在不断推陈出新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争取保住“陈留县第一养生饭馆”的名头。有这个名头在,一般讲究些的客人还是愿意到“天然居”享用正宗的养生菜,或者招待贵宾和亲朋好友,有这批忠诚的顾客在,“天然居”才没被其他实力雄厚的大酒楼摘走那顶桂冠。
好在书玉是穿过来的,不怕想不出新的养生菜,再加上两位厨娘熟知大宋朝的各种食材和调料,三个人在一起总能研究出新菜式,保证周周有新菜,月月出新品,始终站在养生菜研制的前沿,引领养生潮流的发展,不被别的竞争者超越,为此,书玉给了两位厨娘丰厚的报酬,防止她们被别的竞争者以高价挖走。当然,丰厚的报酬是一方面,以往的人情是另一方面,好在两位厨娘都感恩于书玉当初对她们的诚恳相邀和无私帮助,绝口不提跳槽的事情,尽心尽力的为“天然居”的发展贡献她们的力量。
关于服务质量,书玉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服务业岗位培训,可也知道不少服务理念,像什么“顾客是上帝”“微笑服务,从心开始”等等,把这些零碎的现代服务理念融入到“天然居”的管理中,就已经够先进了,并且不怕其他竞争者抄袭,因为“细微之处见真情”,只有全心全意地为顾客着想,为顾客服务才能赢得他们真正的信服,从而成为最忠诚的顾客,不因外界的变化而变化。亏得书玉当初慧眼识珠,定了丁二为掌柜,他虽然年轻可也是个有本事的,又在大酒楼里从底层做起,呆了很多年头,知道下面的伙计心里想什么,知道客人需要什么,所以制定了一套很完善的服务措施,加上书玉决定给店里每个做事的人分成,年终兑现银,所有的人都干劲十足,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因为“天然居”的蓬勃发展就是他们的蓬勃发展,“天然居”的辉煌成就就是他们的辉煌成就!
现在“天然居”遇到的发展难题就是饭馆档次不是最高的,地理位置不是最好的,就餐环境不是最舒适的,这是硬件设施,和个人财力有关,谁让当初的书玉本钱不厚呢?当时租元安街上的店铺时已经找相对大些的店铺了,整个大堂能摆下一二十张桌子,只是店铺是前店后院的格局,没有二层,也没法设置雅间,一些有身份的人不愿意和那些平头百姓混在一块就餐,觉得有失体面,所以宁可去那些高档大酒楼也不愿意屈就“天然居”这个中等饭馆。
好在丁二头脑灵活,让书玉赶紧购置了一些屏风,在桌与桌的空隙间摆放好做个遮挡,才算解了一时只需,但却不是长久之计。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得把“天然居”搬迁到更繁华的元平街上,并租下个大酒楼才行,这样那些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才会光临,而那些人才是“养生菜”的高端消费客户。不过如果这样做了,就与书玉当初研究养生菜的初衷相违背,毕竟当初她研究养生菜就是因为一般的老百姓买不起昂贵的食材和药材做药膳,她才想到用普普通通的食材做成养生菜让一般的老百姓也能借此调养身体,如今为了那些有钱有势的人要走高端路线的话,养生菜不又成为有钱人才能享用的东西了吗?
可是再想想,做生意追求的不就是利益吗?就算书玉想的开,“天然居”那么多做事的人能置利益于不顾吗?毕竟他们就是因为利益才紧紧团结在书玉周围的!经历了一年的发展,“天然居”为书玉赚了不少钱财,可要是投资高档酒楼资金又不太充足,还要借债才能达成目的,是维持现状稳定发展还是力争上游快速发展,书玉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烦恼之中……
可惜老天爷对书玉并不总是眷顾的,在她烦恼之际,又送个大麻烦给李家——半年一次轮流赡养李家二老又轮到书玉家了。书玉还记得四叔李宏运成亲之后,李德福和王氏就被李宏业接到城里住了半年多,那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和王氏同居一处。以前在老家她都和段氏、书文住在自家的小院里,没分家之前吃饭时会和李家的其他人在一起,别的时间除了跑到别人家玩大部分都在外祖爷家,后来分了家更是很少去南面李家,所以除了不满王氏看不顺眼自己的娘亲、对娘亲说话不留面子、没事喜欢让娘亲服侍她之外,对她倒没有特别的厌烦和愤恨。
哪里想到住在一块短短几天就重新认识了王氏,她可真是个不消停、折腾人的角色啊!王氏进城后原本还想着像城里的老太太那样,天天啥事不做,就等着一群丫环伺候她呢!可没想到红提和青提两个丫环一个要嫁了,一个走了,除了段氏根本没人服侍她,她心里看段氏不顺眼自然不愿意段氏老在她面前晃悠,就非要李宏业再买两个丫环回来。不仅如此,她房间里的摆设都要换成城里最时兴的,要给她用好料子做新衣服,里里外外、从头到脚都要新的,还要新首饰,说原来李宏业给她置买的首饰都过时了,要街上首饰铺里新打的样式,还要吃街上的点心、小吃,一日三餐不能少了荤腥,不能少于四个菜,不能没有汤水,当然也不能少了她平时的零花钱。三天两头的,说想外孙了,让人捎信给李宏丽带宝柱过去陪她,李宏丽一来,两人天天没事逛街,把宝柱丢在家里给段氏照顾,买一些有用的没用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没钱了就给李宏业要,等李宏丽住了十天半月,就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