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佳偶穿成-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挂的书画对联就是爹爹从书画一条街上买来的,原来那里是大众消费的地方,有钱人都不去那里的。想到自己要开店不知选哪里的店铺好,书玉又向张绍英询问:“你也知道我家年前往外寄卖一些下酒菜,不过那只是小打小闹罢了,赚不了多少钱,我一直想开一家正经的饭店,现在本钱有限,开不起大的,就想先开家小的,把牌子打出去再说,爹爹和娘亲也同意了,只是租店铺、雇人有些麻烦,得慢慢来。你说我要开店开在哪里好?我看元平街热闹的很,客流量也大,这里怎么样?或者去小吃街开店?”张绍英以前听书玉说过将来要开饭店的事,并不惊奇,他斟酌了一下,提出自己的意见:“我觉得你现在要是开一家小店的话,没必要开到元平街上,这里虽然地段好、客流量大,但这里的租金也很贵,再加上来这里真正消费的人都是手里富裕的,恐怕也看不上你的小店,你没见这里的店铺都很宽敞而且装修很有档次吗?小吃街的话——”停顿了一下,他继续分析:“恐怕也不太好,毕竟那条街上的东西都是比较有特色的,而且好多都是老字号了,有固定的顾客群,你要是开正经饭店恐怕也吸引不了多少人。”
“那我要去哪里开店啊?”书玉听他说元平街不行,小吃街也不行,更愁了。“你们家前面的那条元康街不是很好吗?那里住着很多当差的人及家属,还临着菜市,我看那条街上好几家饭馆的生意都挺好的。况且离你家也近,你怎么不考虑考虑在那里开店?”张绍英想不通书玉为何舍近求远,放着自家门前的好地方不用偏要往别处去?说到元康街,书玉也有不能作为自己开店地方的理由:“你也知道那条街上住着很多当差的人,好多都和我爹爹熟识,我怎么好意思做他们的生意?再说那里已经有几家饭馆了,我再开一家不是和他们抢生意?之前我家只给刘老板的饭馆供菜其余几家就有些不满了,我再开店不是更让那些店老板恼怒,若是生意好的话更要遭他们忌恨了!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我不能做生意惹一堆仇人吧?”张绍英皱着眉头思索良久,才道:“要不你去元安街开店吧?我家的镖局就在那条街上,还有几家车马行、客栈和当铺,那里来往的人也很多,你要开饭店生意应该不难做,再说有我家照应着,别人也不敢排挤你的店!”书玉想了想,觉得这个建议不错,虽然要沾张家的光让她有些难为情,但是她家初来乍到的,没一点关系还真是办不成事,即便店开起来也容易被那些地头蛇欺负,现在沾张家的光,以后再回报过去就是了!如此一想,她先向张绍英道谢:“多谢英大哥帮忙!我回家再和爹爹商量商量,到时再给你确信儿吧!”张绍英笑她:“你还和我这么客气?不认我这个大哥了吗?”
两人边走边聊,已经走到了街口,看见绍武和绍威停在那里等他们,张绍英拦了辆马车送他们姐弟回家,书玉上车后撩开窗帘看向外面时,突然瞥见街口那家上次张绍英带她和书浩去吃饭的酒楼里走出个熟悉的身影,仔细一看,竟是红提!还有一个妇人打扮的人陪着她,一边往外走一边念叨着什么。刚想叫她一声,书玉想想又忍住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隐私,如果红提不想告诉自己还是不要撞破的好,反正等李家的人都回老家后,书玉就打算和娘亲说一说这两个丫头的婚事,让娘亲打听好了她们的想法赶紧送她们回家待嫁,现在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过了上元节,李家的人就回去了,只有王氏带着李宏丽还有宝柱非要多留几天,说要给李宏运准备成亲用的东西,县城的东西比张镇的好,自然要在县城买了,等成亲的时候让亲朋好友看看也是添脸面的事。李宏业知道娘亲王氏好面子,再说又是四弟成亲,不好说不行,只得又让段氏给了王氏十两银子,之前回家拜年时已经给了王氏二十两,比照李宏才成亲的时候给的,没想到王氏还不知足,非要在县城置办东西,这不是明着要钱又是什么?而且这十两银子是全置办东西了还是给了李宏丽一部分,谁也不知道。书玉听娘亲说起这些事也是一肚子火,祖婆婆这么明着要自家的钱财去贴补其他的儿女,是不是有点太过了?自己一家住县城,花费比在乡下多得多,还要供书文读书,就李宏业一个人的俸禄每月养家糊口还行,哪能留有多少余财?要不是她和娘亲每天辛辛苦苦地做那些下酒菜,家里也不会很宽裕,再说她还准备开店,只怕到时用的钱更多,家里攒的银子可能不够,还要往外借呢!祖婆婆就看着她爹爹能挣钱,怎么就看不到她们一大家还要花钱呢?
过了正月二十五,王氏才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和李宏丽、宝柱坐着李宏业租好的马车回李楼村去了,让段氏松了一口气,终于把这对难缠的姑婆送走了,她也能好好歇歇!书玉看到娘亲歪在床上,一脸的疲惫,一边给她捏肩一边劝段氏:“娘,以后你也硬气点儿,别老惯着祖婆婆,端茶倒水、捶背捏腿的活不干她又能怎么样?没事就会折腾你!我就见不得她那副样子,年纪轻轻的,又不是七老八十,哪能干什么事都要你伺候?”段氏叹了一口气:“天下哪个当婆婆的不要媳妇伺候?不管当婆婆的多年轻,她都是婆婆呀!当媳妇的不伺候婆婆,别人要说媳妇不孝顺,背后戳媳妇的脊梁骨!你这话在我这儿说说就罢了,千万别给其他人说,就是以后你长大了,嫁了人,也要好好伺候你婆婆,不能让婆家人说你不孝顺!知道吗?”书玉没想到劝说段氏不成反被段氏一顿说教,娘亲自己不争气还想把她也教育成逆来顺受的小媳妇,她才不干呢!生怕娘亲唠叨个没完,书玉赶紧转移话题:“娘,红提姐姐和青提姐姐年龄不小了吧?”“嗯,来咱家的时候问过她们,红提不到十七,青提刚刚十六,过了年她们又长了一岁,你也长了一岁,九岁了,不知还能在家陪娘几年?”段氏说着说着又扯到了书玉身上,感慨着女儿渐渐长大。
书玉没想那么远,九岁,还是小萝莉呢,急什么,况且她的远大理想还没实现,怎么能早早离家嫁人去?嫁了人可没有在娘家自在,要是再遇见个像王氏一样的婆婆,她还不得被折腾死?想想都够可怕的,她坚决不早嫁!扯远了,赶紧回归正题:“娘,红提姐姐和青提姐姐是不是该说亲了?我听绍英哥哥说过,他们家的丫环就是这个年纪开始说亲的,一两年后再嫁,最晚嫁人的也不超过二十。你看,是不是问问她俩的意思早把亲说了,也省得她俩胡思乱想?”“怎么?娘不在家的时候她俩有啥不规矩的事了?”段氏一听就急了,“没往你爹爹身边凑吧?”书玉忙摆手:“没,没,爹爹在所里留守,你们回来那天他才回家,平时送饭也是让书文去,她俩怎么会往爹爹身边凑呢?”见段氏脸色缓和了才继续说:“嗯,是我见她俩私底下说什么提亲的事,问她们,她们又不承认,就想让你问问她们咋回事。毕竟她俩是从张家过来的,虽说张伯母把她俩的卖身契给了咱家,可是跟咱家的感情并没有多深,还是早点打发了,省得一直留着再留出麻烦来。”段氏听了书玉的话,想了一时,说:“我知道了,明天问问她俩的意思再说吧。哎,有她俩帮衬着,娘平时轻松不少呢!真舍不得这么快就把她俩送出去!”
五十二 意外的收获
第二日,段氏安排完家事,就把红提叫到正房,书玉也想听听是怎么回事,就故意找个借口留在正房,段氏倒没赶她,只让她坐在一边看着。红提进来给段氏和书玉见了礼,然后才问:“夫人唤奴婢过来可有事吩咐?”段氏微笑着让她起身,并让她找个凳子坐下说话,红提依着吩咐坐了半边凳子,安静地等着段氏开口。
段氏是个说话爽利的人,不喜欢云遮雾绕的,也不习惯摆当家主母的架子,开门见山地问:“过了年红提你也有十七了,对未来可有什么打算?”红提一听这话有些脸红,呐呐地说:“谨听夫人安排。”段氏看了看她羞红的脸,也没笑话她,随和地说:“你和青提来我家虽只有几个月,我也是能看出你们的性子的,都是踏实能干的好姑娘,我们家不是什么高门大户,没那么多的规矩,所以也不想耽误你和青提的终身。你若是有什么打算还是早点和我开口,我看着给你安排就是了,绝不会拦着你不让你嫁人的。你也不要因为害羞不敢开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你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我看着给你做主就是!”
红提知道段氏确是一番好意,能遇见这样通情达理还懂得为下人考虑的主人实在是她的幸运,她也不再矫情,对着段氏跪下说道:“奴婢多谢夫人的好意!前些日子夫人不在家,张府有位陈嫂来串门,说她有位娘家兄弟还没说亲,把她娘家兄弟夸了一通,又说在张府的时候她就觉得奴婢性子好、针线好,想说给她兄弟为妻,如今奴婢虽离了张府可她觉得这事也不是没可能,就先过来问问奴婢的意思,若是奴婢愿意她再求夫人成全。奴婢知道这婚嫁之事由不得自己,所以不敢应承,只说等夫人回来再说。”说到这,红提抬头看了看书玉,向她解释:“姑娘前些日子问起这事,奴婢和青提没敢和您说,是觉得姑娘人小不适合听这样的事情,还请姑娘莫怪!”
书玉冲她笑笑:“我怪你们做什么?你们不和我说也是对的,我现在坐在这儿听你说话,也是关心红提姐姐,想知道红提姐姐嫁个什么样的夫君呢!”红提的脸更红了,低下头不再吭声。
“你可见过那位陈嫂的娘家兄弟?她说的情况是否属实?可找人打听了?不能听信她的一面之词,得先把情况摸清楚才好,不然只听她说的天花乱坠的,就糊里糊涂地答应了,将来可要吃亏的!”段氏慎重地建议。
红提重新抬起头,脸上的羞红消退了些:“夫人说的是。奴婢曾托人打听了陈嫂娘家兄弟的情况,知道她虽有些替自家兄弟说好话,基本情况还是属实的。上元节那晚,奴婢在古轩阁被姑娘打发回去时凑巧碰见了陈嫂,她非要拉奴婢去她娘家兄弟做工的酒楼去瞧瞧,奴婢推拒不过就去看了那人一眼,长得还行,做事也手脚麻利,虽然嘴巴油滑了点,可看着不像是不正经的人。”
段氏听她已打听过并相看了本人,就问她:“那你的意思如何?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啊?我知道你的想法了接下来也好替你安排啊!”红提绞着手帕扭捏了半天,才小声地说:“奴婢……奴婢愿意。”段氏呵呵笑着让她站起身,对她说道:“你愿意就好!你找人给那位陈嫂捎个信吧,就说我同意她娘家兄弟和你的亲事,让她好生准备准备到家里来说亲吧。”红提用手帕捂着脸跑出去了。
过了一日,那位陈嫂就带着她兄弟和礼品来了李家,红提躲在后院没出来,青提和书玉隔着厅堂小门的门帘向外偷窥,待书玉看见那男的面目时,小小吃了一惊,那不是张绍英第一次带她出去吃饭时遇见的那位叫丁二的酒楼小二吗?没想到要和红提结亲的人是他!“这个丁二说话虽有些油腔滑调,但也颇招人喜欢,是个极有眼色的人,况且他又在大酒楼的雅间做小二,对如何招呼客人很有经验,如果把他招揽过来做自己饭店的掌柜,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人选!”书玉的脑子里突然蹦出这样的念头,哈哈,这样一来雇饭店掌柜的事倒是不用愁了!虽说丁二才二十左右,年龄稍显不足,不过既然是年轻人激情都相当高,做事不死板僵化,创业阶段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积极投身于各种琐碎的工作,还是很有潜力的;加上他和红提成了一家子,做事自然更会卖力了,书玉想想就觉得丁二是老天给她送来的掌柜人选,不用他还去哪里找人啊?
这桩亲事是陈嫂一手促成的,况且男女双方也都同意,段氏就没再说什么,只是她不太懂这奴婢的婚事该如何操办,只让陈嫂按原来张府的规矩行事即可。因为丁二年纪不小了,陈嫂也想让红提早日过门帮娘家操持家事,就对段氏恳求道:“夫人为人宽厚本不该再提要求,只是我家兄弟今年已满二十,不能再拖延了,不知夫人可否同意下半年就送红提过门成亲?”“这——”段氏没想到他们如此急迫的要求成亲,一般说定亲事后都要准备个一两年的,但考虑到丁二的确已是大龄青年,红提的年纪放在一般家庭也已出嫁,就点点头:“好吧,就让他们下半年成亲吧,你挑个好日子给我送来过目,这半年我就不让红提伺候了,让她专心绣成亲用的东西。”陈嫂忙带着兄弟丁二给段氏磕头谢恩,又说了一时,就回去了。
晚上李宏业回来,段氏给他说了红提的婚事,他自然是没意见的,只让段氏照着规矩办事即可。书玉趁机给爹娘说了丁二这个人以及想请他做饭店掌柜的事,李宏业因没有见过丁二本人不好评判,说等见了丁二的面儿看看为人处事再说不迟。段氏又抽空问了青提,青提比红提性子干脆一些,她倒是没太过羞涩,直接向段氏坦承了她的打算:她有位姨家表兄和她年龄相当,二人也是青梅竹马彼此有情,只是青提家兄弟姐妹众多家境艰难爹娘才把她卖到了张府为婢,她原本想攒够银子就赎身出去,没想到又来到了李家,幸喜李家人仁厚,她料想自己赎身出去也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她姨妈有些嫌弃她家家境不好,不是很乐意结亲,曾给她表哥说过其他亲事,她表哥以专心读书参加科考为由拦住了那些亲事,只是他一直没能考上个秀才,年岁也渐大,恐怕也拦不住多少时候了。就算她现在赎身出去,恐怕也不见得能嫁给她表哥为妻,还是会被她姨母阻拦。她现在也正发愁的很呢!
书玉从段氏那里听说了青提的事,就私下里问她:“你那表哥除了读书可还有其他本事?”青提不知书玉这样问是何意,只实话实说:“表哥前些年一心求取功名,除了读书没学过其他事情,后来见读书不成就跟着别人学了如何算账,想着将来做个账房先生也能养家糊口,只是一直瞒着姨母,还是装做勤奋读书的样子好拖延婚事。”会算账?嘿嘿,也是自己需要的人才啊!书玉乐得嘴角翘起来:“那让你表哥来给我家做事如何?”青提疑惑地看看书玉,想不通表哥来李家能做什么事,就问书玉:“姑娘想让我表哥来家做什么事情?他一个读书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做不了什么粗活的。再说我姨母也不会同意的。”
书玉知道青提想岔了,忙告诉她:“我家准备开个饭馆,请你表哥来店里当个账房先生可好?工钱自是不会少给他的。”青提一听,惊喜了一下又变得忧虑:“这倒是好事了,表哥肯定愿意,只是他要不读书姨母就该让他娶亲了,那我——”书玉明白不解决青提和她表哥的婚事,恐怕招揽不到她表哥来店里做事,就问她:“你现在攒够多少银子了?”青提想不到书玉会突然问这个,想着姑娘应该不是看上她那点银子,就透了底:“有七八两了,当年我是十两银子卖给张府的,想来再等个一两年就能攒够了。”书玉歪着脑袋想了想,才说出她的主意:“我可以劝娘亲不要你的赎身银子,你带着你攒的银子回家,你姨母能同意你嫁到她家吗?”青提听了书玉的话,震惊了半晌,好半天才抖着嘴唇说:“姑、姑娘这话是真、真的吗?”“自然是真的,娘亲心善,未必会要你的赎身银子。若是你表哥能来我家店里帮忙做事,也算是为我家做贡献了,娘亲不会不同意的。”书玉很肯定地点头说道。
青提高兴的直要给书玉磕头,被书玉拦着了,想着她还有个问题没回答自己,就问她:“这样你姨母能否同意你和你表哥的亲事?”青提原本被喜悦冲昏的头脑立刻像浇了盆冷水,清醒了过来:“姨母是嫌弃我家家境不好,而且兄弟姐妹众多,负担大,即便我带着赎身银子回去恐怕也不济事。”“这样啊!我倒是会做一种县城没有的小吃,可以教给你怎么做,你再教给你家里人,做好了拿出去卖,想必生意会不错的,那你们家的生活也能好起来吧!”书玉想到了后世吃过的那种“闻着臭、吃着香”的街头小吃——臭豆腐,这个时代还不曾出现,如果能把臭豆腐搬到这个时代应该也能赚钱吧?只是她自己不愿意被那个味道给整日熏着,况且就一味小吃也赚不了大钱,还是做饭店的好,就一直没去做,如今有机会让青提的家人去做,既给了青提恩惠让她感恩戴德又能帮自己拓展一门生意,何乐而不为?
青提没想到惊喜接二连三地落到自己头上,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了,好在她还记得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姑娘这么小不会是哄着她玩吧?但卖给外面饭馆的下酒菜的确是姑娘做出来的,她跟着段氏忙些日子也是知道这一点的。于是她半信半疑地说:“姑娘此言当真?那敢问姑娘有何条件呢?”一听这话就知道青提是个能干事的人,书玉笑着说:“当然是真的,条件嘛,也很简单,一是你让你表哥来我家做事,二是做这种小吃的法子我可以教给你,你们生意做成了自然要给我一些报酬,我也不要多,两三成就行。毕竟我家开店也是需要银子的,现在本钱不是太多,我得想办法再挣些,可我年纪还小,做不了多少事情,就请你跟我合伙了。你看如何?”
五十三 好吃不好闻
当李家的厨房传出一股股怪味的时候,左邻右舍的人都好奇地询问段氏,家里是不是有啥东西放坏了,怎么一股股的臭味?段氏尴尬地向他们解释:“不是不是,是我家书玉在捣鼓一种吃的东西,说叫什么‘臭豆腐’,还说那东西闻起来臭,吃起来可香呢!”他们全都用怪异的眼神看着段氏,觉得她是在说谎话,闻起来这么臭的东西怎么可能还能入口,并且吃起来香呢?再说谁家不吃豆腐,可也从来没吃过“臭豆腐”啊!段氏也只是听书玉说说,还没亲自尝过,自然不好亲身说明,只能说:“等我家书玉把东西做出来,请大家亲自尝一尝吧!”他们一听,全都一哄而散了。
段氏无奈地回到后院,来到厨房门口,捂着鼻子对里面的书玉喊道:“书玉,你那臭豆腐弄好了没?都快把人臭晕了!要是弄出来的东西不像你说的那样吃起来是香的,以后你可不能再捣鼓这个东西,光这臭味就让人受不了!”说完不等书玉回答就赶紧回了正房,离那臭味远远的。书玉在厨房也被那一股股的臭味给熏得难受,但为了把臭豆腐做出来还是坚持留在了厨房,现在一块块豆腐已经放臭了,就剩下油煎和调汁了,这可是豆腐由臭变香的关键,绝不能马虎的。青提在一旁打下手,说实在的,她也快被臭豆腐的臭味给臭晕了,如果不是当初她答应了姑娘要做这个小吃实现嫁给表哥的愿望,这会儿早就跑出去了!
忍着胃里一阵一阵的翻滚,她听着书玉的吩咐,往锅里倒了少许的油,灶里的火头也控制成小火,把那一块块臭气熏天的豆腐放到锅里,煎成两面金黄的颜色后赶紧捞出来,这边书玉把炒熟的花生米去皮拍碎,香菜切碎,在另一个锅里放少许油把葱、姜、蒜炒香,兑一勺酱油,半勺醋,少许盐、糖、辣椒粉,添少量水烧开。挑了几块煎好的臭豆腐放在碗里,把汤汁浇在豆腐上,书玉还特意用筷子给豆腐块扎了几个小洞,让汤汁好浸到里面入味,最后撒上花生米颗粒和切碎的香菜,哈,美味的臭豆腐大功告成!书玉先挑出一块儿尝了尝,嗯,豆腐块外焦里嫩,鲜美可口,一口吃下去,那味道美得呦,让人想把舌头也吞下去!加上花生和香菜,更有味道了,赶紧端去给娘亲尝尝!
让青提继续把其他的豆腐块都煎成两面金黄色的,书玉端着做好的臭豆腐来到正房,还没进屋里,就被段氏往外赶:“出去出去!别把你那怪东西往屋里端,要是把屋子也给熏臭了,还怎么住人啊!”书玉看着娘亲一副对自己敬而远之的模样哭笑不得,有这么严重吗?为了让段氏认可臭豆腐,她只好站在外面,端起碗给段氏看,嘴上还劝道:“娘,你别看臭豆腐闻着臭,吃起来那个香呦,能让你把舌头吞下去!你快来尝尝,我都把料调好了,你尝一口就知道它有多好吃了!”段氏捂着鼻子看着那碗臭豆腐,怎么也下不了决心去吃一口,任凭书玉怎么说就是不肯吃。没办法,书玉只好夹起一块豆腐让段氏看了看,然后放到嘴里慢慢咀嚼起来,脸上露出陶醉、享受的神情,以此证明这个臭豆腐真是好吃地不得了!
也许是书玉的那副表情感染了段氏,她终于夹起一块臭豆腐闭着眼睛放到嘴里,脸上的表情看上去痛苦无比,书玉紧盯着段氏的脸,就见段氏的脸由痛苦的皱在一起开始变得慢慢舒展,闭着的眼睛也睁开了,嗓子里冒出个“嗯?”的音儿来,然后嘴巴快速蠕动着,眼睛越睁越大,最后吃完情不自禁地感叹了一声:“真香啊!”书玉高兴极了,赶紧把碗递过去:“娘,我没骗你吧?是不是很香、很好吃?你再来一块儿!”段氏又夹起一块豆腐,此时她已经不再畏惧,反而一口塞进嘴里,美美地品尝起来,吃了一块又一块,最后把碗里的汤汁也喝个干净,用手绢擦着嘴角说:“你还别说,这臭豆腐真是闻着臭,吃着香呢!而且越吃越香,好吃!真好吃!”
书玉彻底放心了,她又跑回厨房,看见青提已经把所有的豆腐块都煎好了。因为是第一次做臭豆腐,生怕不成功,书玉没敢做太多,就买了七八块豆腐,又切成六七十个小方块,花费了一些时间把它们放臭,现在都炸了出来,正好都拌上,让家里的人都尝尝。晚饭就在闻着味道怪异而众人一边吃一边大呼“好香!好吃”中结束了,李宏业心满意足地坐在厅堂里的靠椅上,端着一杯清茶,用茶盖拨着漂浮上来的茶叶,喝了一口,向书玉夸赞道:“闺女你真是太厉害了!怎么能把豆腐做成这么美味的东西呢?我吃了二十多年的豆腐,也没见过先把豆腐变臭又变香的,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哦,这个,这个……”书玉不知道怎么说,眼珠转了转,还是耍赖好了:“我就是想出来了,哎呀,爹爹,你只要觉得好吃不就行啦,管我怎么想出来的干吗?你要是觉得好吃我以后再做给你吃就是了!”李宏业也就是随口问问,并不是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见书玉不说也就不问了。书文和书浩则嚷着:“大姐明天还做臭豆腐!明天我们还吃臭豆腐!”书玉冲他俩撇撇嘴:“你们想的挺美!这豆腐变臭得好几天呢,哪能明天就吃上?上次变臭的豆腐今天全都炸了,我拌好之后都给端上了桌,一块也没剩下!想吃,再等几天吧!”书文一脸的失望:“不是吧?还要等几天?”书浩小大人似的叹口气:“早知道我就少吃两块了,留到明天再吃也好啊!”大家听了他的话都笑起来。
第二天,在一家人的催促下,书玉买了整整一格的豆腐,回来就和青提把豆腐切成小方块,用干净的白布一块一块包起来放到木板上,再拿一块木板压到豆腐上面,最后又在木板上面放上沉重的大瓦盆,压上一夜把豆腐里的水份榨干。找了一个木箱子,往里面铺上一层干净的稻草,再放上一层用布包着的豆腐块,这样一层稻草一层豆腐地全部放好,就放到通风阴凉的地方等它们变臭长毛。这回全家人都不怕豆腐变臭的味道了,反而热烈期盼着它们赶快变臭,书文天天下学回来都要进厨房的里间看看豆腐变臭没有,书浩也是眼巴巴地看着箱子里的豆腐长毛了没,两人都快望眼欲穿了!想想上次豆腐变臭时他们一个比一个躲的远,厨房都不敢进,真是天壤之别呀!
当李家人又一次可以享受美味的臭豆腐时,张绍英兄弟俩也闻着臭味来了。说起来都是书文大嘴巴,吃了一次臭豆腐就给张家哥俩好一顿宣传,张绍英是知道臭豆腐的,在阳间巡视时看见人们吃过,不过他是没尝过啥滋味的,绍威就是个贪吃的,一听书文说臭豆腐多好吃多好吃的时候口水就忍不住往下流,这不打听到今天可以吃到臭豆腐,下了学就和张家来接他俩的车夫说了一声,屁颠屁颠地跟在书文后面来李家蹭吃的了!张绍英也想一尝臭豆腐的美味,自然也跟着来了!当他们刚进李家院子时就闻到了那股扑鼻的臭味,还真是差点不想进去,书文不管他俩,径直跑到饭桌旁端起一碗刚摆放上去的臭豆腐就吃起来,狼吞虎咽的,吓了张绍英哥俩一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绍威先忍不住了,他和李宏业等人打了招呼就坐到了桌旁,看看碗里的臭豆腐再看看吃得倍儿香的书文书浩,不再顾忌那股子难闻的臭味,大口吃起来,臭豆腐一入口他就大声叫道:“好吃!好吃!大哥,你快来吃啊!你要不吃你这碗给我吃好了!”张绍英不慌不忙地给李宏业、段氏行了礼,说:“李叔叔、李婶婶,绍英兄弟俩叨扰了!”又冲书玉笑了笑才坐下,斯斯文文地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臭豆腐放到嘴里,慢慢品尝了才赞道:“真好吃!书玉妹妹好厉害!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来!”书玉呵呵一笑,大户人家的少爷也喜欢吃臭豆腐!让青提做这门生意看来不愁挣不到钱了!
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好让臭豆腐一上市就能被大家接受,书玉把这次做的臭豆腐免费送给了街坊四邻,怕他们不敢吃,还特意交代众人去送臭豆腐时要当面吃一块让他们看看,并要表现出臭豆腐很好吃的表情来,这样他们才会相信并尝试去吃。等到大家端着空碗陆续返回家时,一个个都很兴奋,你说一句,他接一句,总之就是开始那些街坊邻居都不敢吃,见他们吃了之后还夸赞好吃才试着尝了尝,最后把他们送去的臭豆腐都要走了,有的还问能不能再送一碗。耶!臭豆腐宣传造势成功,接下来就看青提一家的表现了!
书玉把她的计划告诉了李宏业和段氏,开始李宏业和段氏都有些可惜,觉得这么好吃的东西为啥不自己家做或给自家的亲戚做,要让给青提一家人呢?被书玉开导一番后就看开了,反正是合作,自己家也没有吃亏,就当是做善事了吧!于是,青提带着她积攒的银子迅速回了她原来的家,叫上她的爹娘和兄弟姐妹,一家人搬到了县城,找了一个大杂院租住了下来,然后开始制作起臭豆腐来。
转眼半年时间过去了,红提被丁家的一乘花轿吹吹打打的接走了,段氏在她临走时把她的卖身契还给了她,还送了她两匹上等的衣料做嫁妆,红提感动的给段氏磕了好几个头,告别了这个充满温情的家,也告别了她的少女时代。
一年后,青提的臭豆腐生意已是红红火火,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