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康熙朝实录-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桃阎W宰纫院蟆⒁嗌跻滓滓印3加诹鲁跏漳凇⒖芍辆┦Α3即诵心斯腋l怼I咸炀煊印N瞬皇ば老矏城小>咦嘁晕拧
○上班师。驻跸克勒河朔地方。
○是日清晨、五色云见
○诸王、贝勒、大臣等奏言、噶尔丹肆行暴虐。皇上亲统大军、出塞征讨。一应调遣粮饷、营垒斥堠等事、俱烦圣虑。筹画周至。噶尔丹震悚天威、望风鼠窜。庙谟骏烈、超越往古。今日功成振旅。臣等请行庆贺礼。上曰、朕自出师以来、惟欲前进、并不退却一步。或因驻跸处、稍有未妥、欲回数步安设行幄、朕亦不允。今大将军费扬古兵稍迟、想亦将至巴颜乌阑。且所给兵粮日期将满。六军以粮饷为命、关系最要。凡此兵众、俱属朕多方保全至此。其中若有一二人艰于粒食、心实不忍。故一面以马思哈为大将军。将众兵粮、凑足二十日给之、令其前讨。扈从兵、止留七日口粮。一面回军至拖陵、迎接粮饷。而路兵、及两路饷、皆未如约而至、不称朕心、朕犹有憾。诸大臣固请。又谕曰、朕预料噶尔丹必遁。已密谕费扬古等、截其归路。今马思喀兵、又进巴颜乌阑。两路夹攻。噶尔丹料应难逃。大事已成。尔等欲称贺良是。但从征诸王、大臣官员、以及兵卒、皆欲在朕前效力、奋勇交战、而不得一见敌以遂其意。于朕心犹觉歉然。噶尔丹虽遁、必为伯费扬古、马思喀兵所大败。捷音数日内即到。姑暂俟之。
○谕行在兵部、侍郎阿尔拜、著留此处。俟粮运到日、随平北大将军马思喀兵前往
○谕议政大臣等、朕明日起程。前途水少、不能容八旗。应与大将军马思喀、为后劲之势。著满洲兵、各以四旗一日起行。其次著前锋、及八旗汉军、绿旗兵、一日起行。此兵著公长泰充将军统领。学士嵩祝协理。凡伯费扬古、马思喀、奏章。著先开视、再奏。朕所降上□日、亦著开视。檄知两大将军、应行事宜、著酌量行之。
○己巳。侍卫额林辰、赍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疏至。言臣等钦遵谕上□日、当即率大兵、星夜前进。但行程遥远、马匹少疲。而噶尔丹自布尔察克地方、以前十余站、尽焚有草之地。因另觅草地趱行。仍亟于初三日至土喇、以捣噶尔丹之后。但祈御驾稍缓、使臣得会师合剿。上于途次阅之、喜谕众大臣曰、朕统大兵、穷追噶尔丹五日。若再前进、噶尔丹必成擒矣。因不得伯费扬古兵消息、于成龙所运米又不至、故遣马思喀、率兵往追。今伯费扬古、于初三日至土喇、则于朕本意相合。噶尔丹谅必不能窜去矣。
○上驻跸塔尔浑柴达木地方。
○命内大臣明珠、驻克勒河朔、趱运粮饷、给西路大兵
○以翰林院编修张瑗、为四川乡试正考官。户部郎中陆鸣珂、为副考官。翰林院检讨樊泽达、为广东乡试正考官。吏部郎中刘曾、为副考官。翰林院编修吴昺、为广西乡试正考官。礼部郎中曹贞吉、为副考官。工科给事中党声振、为福建乡试正考官。翰林院检讨王者臣、为副考官
○庚午。上驻跸顾图尔布喇克地方。
○平北大将军马思喀奏报、臣等十四日、至巴颜乌阑南十五里。遇往哨之喀瓦尔达、携厄鲁特降人奔第来。言噶尔丹于特勒尔济地方、遇大将军费扬古兵交战。噶尔丹败回。复列阵拒敌。我军步战而前。对垒之际、见噶尔丹散乱奔窜之状、我遂逃出来降。臣等率兵次于额格木尔地方。次日倍道前进。谨将投降奔第解送。得上□日、著作速檄知京城。
○辛未。谕大将军伯费扬古、尔于十三日、击败厄鲁特噶尔丹之事、据厄鲁特降人奔第来告。朕甚慰悦。自五月初八日、朕先士卒疾追五日。噶尔丹窘迫。抛弃器械、甲胄、锅釜帐房等物、及羸病幼小、乘夜遁窜。朕亲率大兵、追至拖讷山。再欲往追、因尔各路兵会合不远、两军既会、需米甚多、恐致缺乏粮饷、关系重大。量此穷寇、以尔兵自西而来、此处又发兵夹攻、即可剿灭。于是朕统大兵、回迎粮米。以内大臣马思喀、为大将军。授之大兵、凑给二十日、粮随以带来牛羊、遣继尔后。又趱运尔路兵粮、留内大臣明珠、于克勒河朔地方料理。朕又给发马驼、充运粮之用、交与明珠、将见到米粮、陆续运至尔军。运到汛界米粮甚多。尔还师时、由朕所行之路而来、则米粮不致缺乏也。
○谕议政大臣等、盛京乌喇、黑龙江兵、共六千名。内留黑龙江兵一千名、盛京兵一千名、著将军萨布素、副都统穆泰、带领驻扎索岳尔济山。直至七月。其余兵丁、令各回本处。酌量其可至彼处之粮给发。其余米粮、尽拨给索岳尔济山驻扎兵丁。
○发革职侍郎思格色、至平北大将军马思喀军前、以备差遣
○平北大将军马思喀等奏报、厄鲁特察罕西达里哈什哈、同丹巴哈什哈、带百余人来降。
○予故内大臣阿尔迪、祭葬、谥勤僖
○予故盛京工部侍郎傅德、祭葬如例。
○壬申。上驻跸西拖陵地方。
○喀尔喀多罗贝勒萨穆多尔济故、遣官致祭。
○癸酉。上驻跸中拖陵地方。
○先是十三日、上谕近御侍卫等曰、适朕心中、似有先机、西路官兵、今日必成功矣。至是捷报至。果于是日破噶尔丹。诸臣皆惊服、以为如神
○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遣副都统阿南达奏捷。疏言、五月十三日、臣军正向昭莫多。前遣躧探之布达等、至特勒尔济口、见厄鲁特踪迹、遣人来报。臣等即令署前锋统领硕代、副都统阿南达、阿迪等、率前锋挑之。因厄鲁特势众、硕代等且射且却、诱至大军。将及昭莫多。臣等令将军孙思克、率绿旗官兵居中。京城、西安、满洲汉军官兵、察哈尔诸扎萨克蒙古就东方山之高处。右卫满洲、汉军官兵、大同总兵官康调元、绿旗官兵、喀尔喀扎萨克、就西方沿河布阵。谨遵圣上预授之策。令官兵皆步行。噶尔丹率贼万许、向前逆战。官兵奋勇、自未至酉、击噶尔丹而大败之。分行追逐、至特勒尔济口、剿杀三十余里、斩首二千余级、生擒百余人、俘获子女、驼马、牛羊、兵器、什物无算。得上□日嘉奖。下部从优议叙。
○上问阿南达交战情形。阿南达奏曰、伯费扬古恐涉夸张、故于疏内皆约略言之。其实交战处、斩贼三千余级。其余被创逃窜、死于山谷中者、尸骸枕藉生获数百人。杀噶尔丹之妻阿奴、及贼之渠首甚众。惟噶尔丹引数骑逃出。其零星逃散之贼、投降大将军马思喀者千余人。据降人言、噶尔丹遁时、部众多出怨言噶尔丹云、我初不欲来克鲁伦地方。为达赖喇嘛煽惑而来。是达赖喇嘛陷我、我又陷尔众人矣。上问曰、西路大兵、若如前约、于四月二十四日至土喇、二十七日至巴颜乌阑、则更当何如。阿南达奏曰、诚若是、则贼无一得脱矣。上顾诸大臣曰、师行绝域、即奏肤功。皆上天眷佑。应先行叩谢。乃于行宫南门外、设香案。亲率诸皇子、王、大臣官员、及外藩王、行礼。大学士伊桑阿、张玉书、恭捧诸王、大臣、文武官员、庆贺表、入奏。上曰、朕为中外生民之主绥辑海宇。爱养元元。惟以率土乂安为念。厄鲁特噶尔丹、扰乱边塞、心怀狡谋。逆天虐民、不容不行剿灭。朕亲率大军、远出塞外、声讨有罪。噶尔丹闻风遁走。希图幸脱。适与西路大兵相遇。大将军伯费扬古等、奋勇力战。大败贼众。擒斩无算。尽获其人口牲畜。从此边境宁谧、不烦远事征讨。四海苍生、可共享昇平之福。朕心深切喜悦。于是诸皇子、在幔城内、诸王、及文武大小官员、外藩王、台吉、在幔城外、行庆贺礼
○奏皇太后书曰、臣君临万邦、抚御天下、于兹三十余年。数经扰乱、俱已削平。惟噶尔丹、自乌阑布通遁逃以来。悖弃誓言、摇动外藩。此贼一日不灭、则边陲一日不宁。是以前后周悉思维、不惮一身劳苦。大漠沙碛、多方跋涉。自古迄今、军旅未行之路、冒远徂征。出其不意。以此强寇肝胆为之破裂、不战而逃。臣穷追五日。见其沿途将所用器物、尽皆委弃、已经远去。更欲前追、以军粮渐至短少、再四筹度、徒劳师众、故度量敌人踪迹、遣兵进追。于所遣兵、补给二十日口粮。班师而还。业经驰奏以闻。荷蒙上天垂眷。俯协人心。大将军伯费扬古之兵适至、战于特勒尔济地方。剿杀噶尔丹贼众。子女、驼马牛羊、尽皆俘获。厄鲁特今已殄灭矣。臣不获定省慈安、奉侍左右者、凡八十日。尽剿贼众、奏凯而旋。于六月初十内、可以抵京。此皆上天默佑凡在师中人等、罔不踊跃欢忭。臣之福庆骈集。所向有成。臣诚不自知也。不胜恳切屏营之至。谨具奏闻。
○谕领侍卫内大臣、大学士等、尔等移文狭西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官等、将边外边内之多巴、西喇固尔等处、凡有噶尔丹所属之人、即行收取。尚书图纳、习知地势、著会同料理
○甲戌。上驻跸察罕布喇克地方。
○谕理藩院、在后喀尔喀蒙古兵、俱令散归本地。至秋月赴京叙功
○谕八旗大臣、尔等皆朕简用之人。今噶尔丹不能抗威、闻风而遁。诸大臣虽不得与战、惟约朿官兵、不扰沿途居民不饮酒。不妄行抢夺。善饲马畜。就水草小心牧放。不盗刈田禾、以饲牲畜。不践踏田禾。不遗一人一骑、全使到家。此即尔等之效力也。如肆行抢夺、遗留人马。事发、断不轻恕。
○又谕、天时炎热。应令厄鲁特降人、暂居张家口外。俟丹巴哈什哈等口到后、酌给牛羊锅帐等物。交侍郎西拉、加意照管。
○谕行在兵部、皇长子允禔、著留中拖陵、料理赏兵事务。彼处所留大臣甚少。著公长泰、侍郎常绶、学士嵩祝、前来协理。
○先是、以僧库尔塔尔几尔济地方。恐有寇警。遣侍卫十五人、护军三十人、赴内大臣明珠所、以探声息。至是、以噶尔丹既败、檄明珠酌留数人、余俱彻回。
○谕行在兵部、大军运粮、事关紧要。初在京与于成龙议定、八十日内、用兵丁自备之粮八十日外、用伊所运之米。著伊运至土喇、以备进剿之需。后将兵丁自备八十日口粮内、又减留二十日口粮之时、伊曾奏云、今兵丁只余六十日口粮、食完即用臣所运米、车辆必不能至。朕即令骆驼首领郝尚图等、将减留二十日口粮、分载运至、补给兵丁。今八十日期满。于成龙等粮米、不但未运至土喇、虽克鲁伦未到颗粒。已经著于成龙作速运米七千石前来。伊止将米一千余石运到拖陵。今著作速移文、催其趱运前来。若不行速运、则于成龙等、于迟误军需中、又加迟误矣。
○乙亥。上驻跸西巴尔台地方。
○丙子。夏至。祭地于方泽。遣皇太子允礽行礼
○上驻跸席喇布里图地方。
○留牧汛界蒙古王等、行庆贺礼。上谕曰、尔等意中、曾料朕此行、可直抵克鲁伦、立奏大功而还。如是之速乎。朕尊为天子。富有四海。此番出征、朕日食一餐。夙兴夜寐、栉风沐雨。每至一处、朕皆步行。及闻噶尔丹确信、朕亲率前锋穷追。凡此特欲速灭凶寇、使尔等咸得安生故耳。今噶尔丹已灭。不但尔等永无侵扰之虞、得享昇平之乐。朕亦不复为尔忧劳矣。诸蒙古王等跪奏云、皇上念我外藩蒙古、不辞劳苦。七旬之内、立奏肤功。诚世所罕有。功德如此、谁不倾心归服。上曰、尔等于引路、探信、牧马、掘井诸事、甚为效力、诚属可嘉。朕必重加赏赉。朕昔以汛界之内、视为一家。今土喇、克鲁伦以内、皆为一家矣。
○丁丑。上驻跸乌喇尔几地方。
○谕领侍卫内大臣、大学士等、速行文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平北大将军马思喀、著遍谕我兵、及扎萨克蒙古、喀尔喀善巴王等王、贝勒、贝子所属人、并投诚厄鲁特等。将达赖喇嘛、班禅胡土克图、第巴、交通噶尔丹之文、或唐古特字、或蒙古字、俱查明收取。交一晓事贤能官、作速驰驿送至御营。事件不可遗漏。
○予故辅国公蒲昌、祭葬如例
○谕行在兵部、著留运到米一百石、于席喇布里图俟大兵到时、散给兵丁。
○戊寅上驻跸苏德图地方。
○谕行在兵部、自喀喇芒鼐以前、其草甚茂。著谕后营大臣、疲乏马匹、不可遗弃、须从容牧养、务令前到。步行仆从、必加意抚恤、勿遗一人。前令步行仆从、所到驿站、给与饭食。今朕回銮、途遇仆从人等问之、驿站并不给饭。著传谕各驿站。自此以后、若遇步行仆从、务酌量给米遣发。至交与疲乏马匹、必拣水草佳处牧放、回时交还本主。留皇长子允禔于大兵后、沿途稽察。如有违误。察出定行正法、决不宽恕
○谕议政大臣等、给散在后二路大兵米粮、关系紧急著于成龙、驻拖陵。喀拜、驻苏德图。李鈵、驻拖陵苏德图之间。应付大兵米粮其才到拖陵之米、著暂留拖陵。前路若有取用、候明珠移文运往。其未至拖陵之米、随所到之地、即行留贮。其未出汛界之米、亦随处留贮。俟大兵回时、沿途应付。其已出汛界、未出汛界之米、除应给大兵外、所余者、运至一紧要处、或赈济穷蒙古、或别有取用、再行定夺。
○己卯。上驻跸科图地方。
○谕领侍卫内大臣等、驻扎归化城安郡王马尔浑等、著往爱必罕西喇穆伦之汛界。于大兵进汛界之前、暂行驻扎。如有厄鲁特逃窜投降者、令其收取。安郡王等如有用兵处、可酌调附近蒙古兵如无用处、不必调遣
○赐随征喀尔喀车臣汗吴默赫、金币、扎萨克等、白金有差
○命公长泰回京
○庚辰。上驻跸塔尔奇喇地方。
○赐留牧蒙古诸王、贝勒、贝子、台吉等宴、及白金。
○喀尔喀妻子老幼、齐集行宫东门、叩射再造之恩上谕曰朕君临天下。统御万邦。本无分于内外。即绝域荒陬、皆吾赤子、一体眷念。厄鲁特噶尔丹逆天肆虐、恃强陵弱、掳掠喀尔喀等国。朕不辞劳瘁、亲统大兵、征伐剿灭。今厄鲁特之祸靖、则朔方永清矣。尔七旗喀尔喀、自今以后、各自乐业、图报国恩、以副朕家视天下至意。随命原封贝子伊尔登济农达礼等、以次入幔城进见。众皆叩头、欢呼遇□山戊不□。复赐茶及宴、赏银币衣服有差。自是以后、至独石口。皆依此例。每日。王、贝勒、贝子、台吉等、来行宫外、庆贺朝谒、贡献驼马牛羊、不可数计。驾行时、男妇老幼、拜跪路旁、迎献酒浆酥酪。沿途环拥。欢声遍野。
○谕皇长子允禔、将散给军粮事务、交明珠、于成龙、办理。允禔即自中拖陵启行回京。
○辛巳。上驻跸和尔和地方。
○壬午。上驻跸苏勒图地方。
○喀尔喀土谢图汗、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等、庆贺剿灭噶尔丹。谢恩。上召入行宫抚慰之。各赐白金有差。
○癸未。上驻跸察罕诺尔地方。
○赐阿霸垓、苏尼特等、各旗分修道、凿井、监牧人员、白金有差。
○谕侍郎安布禄等、于成龙所运米、已过察罕诺尔者、著拨给后队官兵。余俱载回察罕诺尔地方。其未至察罕诺尔、及和尔博以南驿站所留之米、亦令运至察罕诺尔地方、著于成龙等、谨慎收贮。察罕诺尔地方、去阿霸垓、苏尼特、甚近。量派此六旗官兵看守
○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平北大将军马思喀疏言、五月二十一日、副都统阿南达传上谕、西路粮饷、未至军前、朕深切轸念。尔等会议具奏。臣等于噶尔丹大败之后、即拨察哈尔兵一百名、遣往翁金、倘遇有散行之厄鲁特、即行擒剿。并移文看守翁金米粮之西安副都统西尔哈达、与运粮侍郎王国昌等、令加意防守。二十二日、光禄寺卿辛宝等所送米粮、已到军前。其留翁金之米、辛宝等送往纳喇特地方矣。又臣于二十一日、已遣喀尔喀昆都仑博硕克图多罗郡王滚布下色尔济等十人、赍上谕、送齐思希忒克木齐克等处、寻觅根敦戴青去矣。疏入。命示议政大臣。
○甲申。上驻跸噶尔图地方
○予故汉军副都统姚仪、祭葬如例。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三
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四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六月。乙酉朔上驻跸昂几尔图地方
○命理藩院檄青海萨楚墨尔根台吉等、谕以噶尔丹败逃、及达赖喇嘛、已死九年、第巴匿之、假其言诳诱噶尔丹作乱之故。令探听噶尔丹声息。倘彼西走、即行擒解至噶尔丹女、嫁于博硕克图济农之子、并噶尔丹之人在青海者、悉令执送。
○内大臣明珠等奏、臣等于多罗特地方、遇西路大兵。将运到米五百石、面七千斤、给之。奏入。报闻。
○谕户部、工部、天气炎热。官兵进口时、沿途应备冰水、梅汤、香薷汤、以供众人之饮。尔二部派官员、速行料理。
○丙戌。上驻跸揆宿布拉克地方。
○丁亥。上驻跸滚诺尔地方。
○戊子。上驻跸诺海河朔地方。
○是日、皇太子允礽、大学士阿兰泰、户部尚书马齐、礼部尚书佛伦、迎驾。
○己丑。上驻跸独石口。
○奏皇太后书曰、臣违圣母定省日久。惓切之忱、靡间时刻远塞徂征、荷天笃祐、诞奏成功凯旋。已于初五日进边口。于沿途见蒙古生计。阿霸垓、苏尼特等旗、骆驼皆健、马匹较少、牛羊饶裕。察哈尔八旗御牧地方、较前颇觉殷富。我上都马群、因途次经过、臣咸视之、甚觉充盛孳息。今年塞草蕃庑、牲畜肥硕、湩酒乳酪、家家充牣。途中所进献驼马牛羊、不可胜用。从军之马皆壮、故太半遣留于口外马群。每日来迎于道旁者男妇幼穉、约略一二千人。臣旋镳甚速、其追随不及者、且将随至京师。途间趋迎拜舞者无算。口内禾苗畅茂。为此谨具奏闻
○谕大学士伊桑阿、朕进独石口、见今年麦禾俱盛。恐大兵陆续归时、或致践踏、或偷盗喂马。今将独石口、至怀来县、交侍郎多奇。自怀来县至京城、交侍郎马尔汉。及随行部院官等、率地方官、沿途巡察。如有践踏田禾、偷取喂马者、立拏参奏。如有纵徇、必以军法从事
○庚寅。上驻跸雕鹗堡。
○辛卯。上驻跸怀来县。
○命大学士阿兰泰、尚书马齐、佛伦、先回京师
○壬辰。上驻跸清河。
○命皇太子允礽、先回京师
○癸巳。驾发清河。设卤簿。皇太子、诸皇子、诸王、及在京文武大小官员、出郭外兵里道旁跪迎。八旗护军、骁骑、及近京闲散官员、士民工商、耆老男妇、夹道捧香跪迎。上由德胜门入。诣堂子行礼毕。回宫、诣皇太后宫、问安。
○甲午。以荡平噶尔丹、王以下、文武各官、行庆贺礼
○谕领侍卫内大臣等、喀尔喀郡王善巴、曾奏噶尔丹不可使久据克鲁伦地方、应速征巢□刀。此次用师善巴尽所有马匹、供我军骑乘。甚著劳绩、殊可嘉奖。贝子盆楚克、闻憨都逃遁、即遣人追捕。此次用兵、凡擒活口、侦贼信、亦懋著勤劳。应将伊等叙功、以示激劝。议政诸臣会议具奏。寻议覆、郡王善巴、应授为亲王。贝子盆楚克、应授为郡王。从之。
○乙未。上奉皇太后、幸畅春园。
○安郡王马尔浑疏言、奉上□日于本月初五日、赴爱必罕西喇穆伦汛界地方。以土默特兵、交土默特都统阿必达等、其随来宣化府等处、绿旗步兵千名、交原领都司陈福等、在归化城候上□日。上命绿旗兵归本汛。
○谕大学士等此番出征地方形势。守亦可、战亦可、但得天时甚难。兵早出、则天寒、无草乏水、兵不能行。迟出、则天暑、雨水多。倘连日霪雨、则樵采不敷、必致窘乏。此番兵出、遇无水之地而得水、无草之地而草生、寒暑俱调、此特上天眷佑、故灭寇而成大功、并非人力之所能也。其以是传谕九卿。
○又谕、朕兹出师、见察哈尔之军、人皆肚健、效力为最。其护军每月应加饷一两。至四十九旗士卒、连年出征、巡哨、往返劳苦。每兵一名、□山戊示□以六两为率、给与三年。
○副都统阿南达奏言、问降人、言噶尔丹逃向何方、知之不明。丹济拉、诂津鄂木布、会丹津阿拉布坦于博罗之地、不久即别。率其属下百余人、往觅噶尔丹。丹津阿拉布坦、率其属下五百余人、顺博罗河下流而去。我等俱自彼地来。闻滚占之妻、率其属下人、从憨山南渡土喇河、溯塞棱河遁走。其内自乱。伊德顺柯尔寨桑等、叛而内来。滚占之妻、率兵与战。伊德顺柯尔寨桑败。又噶尔丹所设尾后兵、明吾特、布喇特、两处千许人。正当噶尔丹败乱之时、见丹津阿拉布坦属下人妇子、从特勒尔济口、向博罗河而走、此千许人追及之、夺其畜产妇子中之佳者、往投喀尔喀和托辉特之根敦戴青而去。上以示议政诸大臣。
○谕大学士等、军士所乘出征马匹、到时监收、仍给钱粮、照常饲养。缺者毋令按补。每佐领骆驼二只、马或二十匹、或三十匹、定数饲养。凡有军事、可供需用、为益良多。至内厩发与骑乘之马、到时亦俱交送内厩。隐匿不交者、亦或有之、著各都统严察、令其尽数送入。
○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疏言、五月二十三日、内大臣明珠等、送到米一百七十余石、面七千斤、于多罗特地方、均给兵丁。二十六日、臣至拖讷。明珠等续运到米八百七十余石、给右卫、及狭西、宁夏、大同、发回官兵。俟至纳喇特、将西路运到之米、支取口粮、各赴本汛。六月初一日、臣至克勒河朔。以克勒河朔之米一千二百余石、计京城官兵、及赴京之西安宁夏官兵、及厄鲁特降人、口数、均给十五日米讫。上谕议政大臣等、伯费扬古奏称、右卫及宁夏兵、自拖讷遣回纳喇特、未报西路之米、已到何地。著御史钟申保、运湖滩河朔之米、前往迎之。
○丙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丁酉。振武将军孙思克奏言、奉命召臣来京、续又令西安官兵、绿旗官兵、赴京安息。臣与将军博霁会商、以牲口疲瘦、京城距肃州遥远、空劳往返。今将军博霁等、酌带满洲、汉军兵五百名。臣与总兵官潘育龙等、酌带绿旗兵五百四十五名。随大将军一齐赴京外。余悉由归化城一路入边、各自遣归本汛。又官兵及仆从、在克鲁伦一带沿途地方、蒙皇上屡次加恩、赏给口粮。俱叩头谢恩。得上□日、运送西路米石未到。恐大兵乏食、朕心深切轸虑、预先筹画、将中路所运之米、迎至拖讷山、量兵丁所用拨给。今据奏、知兵丁得食、不致匮乏。朕心始宽慰矣。
○吏部议奏、大学士伊桑阿、理兵部事、不预严饬坐台官阿林、看护马匹、致多倒毙。又不劾奏惩治。应革职。得上□日、伊桑阿、著降三级。从宽免革职
○戊戌。先是、上遣大理寺卿贝和诺、往漕河封闸蓄水、放粮艘抵通、较速于昔。至是、贝和诺还奏。上曰、济宁以南各闸、止赖一峄山湖之水、以济其流、岂可令其启闭不时耶。此法既于漕运有益、著每□山戊示□遣官行之。
○己亥。转户部右侍郎阿尔拜、为左侍郎。升内阁学士陶岱、为户部右侍郎。
○都察院左都御史蒋弘道、以目疾乞解任、允之
○升镶红旗满洲副都统孙渣齐、为护军统领。
○命停止本年朝审秋审
○庚子。谕议政大臣曰、萨布素见领兵驻索岳尔济地方。军中所备之米、扣至七月初五日为止。今不预为筹度、兵丁必致乏粮。盛京兵千名、著遣回。萨布素、携来兵千名、科图地方、有见贮米、可至此驻防侦探。著侍读学士伊道、随将军萨布素往。
○以右春坊右中允袁佑、为浙江乡试正考官。吏部主事唐孙华、为副考官。翰林院编修郝士钧、为江西乡试正考官。户部郎中陆德元、为副考官。翰林院编修姚士藟、为湖广乡试正考官。户部郎中赵之随、为副考官。
○辛丑。授乡导万舒克、博罗、扎卜、达济、桑阿、伊鲁尔图、索诺木、马哈杜喇尔等、为达尔汉。
○督运左都御史于成龙奏言、臣奉上□日与内大臣明珠、同在拖陵。给平北大将军马思喀、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官兵、及土默特蒙古、厄鲁特降人口粮、俱照人数散给。臣等于六月初九日、自拖陵起行。带回余米一千六百一十三石、向察罕诺尔。报闻。
○壬寅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癸卯。转兵部右侍郎马尔汉、为左侍郎。升内阁学士嵩祝、为兵部右侍郎。
○以原任兵部左侍郎朱都纳、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以吏部左侍郎常书、为翰林院掌院学士。刑部右侍郎尹泰、为詹事府詹事。俱仍带侍郎品级。
○以湖广施南故宣抚司覃懋楶侄孙覃龙光、袭职。
○予故正蓝旗一等精奇尼哈番索诺幕、祭葬如例。
○丙午。先是、上遣侍读学士喇锡、传谕大将军伯费扬古曰、科图地方、水草佳美。伯费扬古兵到科图后、当暂驻守。至是、伯费扬古报、遵上□日率官兵于六月十九日、已到科图。上谕议政大臣等、近日谕将军萨布素、率兵千人、往科图驻扎。今伯费扬古疏、但言奉上□日已到科图。其兵数、及投诚俘获人、绿旗兵、并于成龙之米、作何截留之处、并未明晰。况阿尔萨阑卫寨桑、进追噶尔丹。喇锡又率车陵扎卜之兵五百、进而追之。至遣回绿旗兵、西安满兵、席尔哈达兵、运米之车若何、宁夏官员、未尝一报。著将军舒恕、侍郎满丕、乘驿速赴归化城。将伊等遣回之兵、席尔哈达等、率领留驻翁金之兵、已到何地。米得接济与否。查明具奏。伯费扬古、俟措置诸事已毕、萨布素到科图后、著令回京。
○丁未。侍郎西拉等奏言、厄鲁特降人丹巴哈什哈、察罕西、达里哈什哈等、一百六十一口、到张家口外十八里台地方居住。丹巴哈什哈等言、愿得赴京、以供道路洒扫之役。上曰、著谕丹巴哈什哈云、尔等虽系降人、俱有用之材。今天时炎热、不宜入京、尔等姑在口外。俟以后军中所解降人俱到之日、当另有谕上□日。又丹巴哈什哈等、无衣服铺盖、著于张家口章京何芳处支领。
○己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议政大臣等、副都统兼长史穆森、随皇七子在镶黄旗军中。倨傲作势。奏请已给兵丁之米、令伊执事人员支取。皇子日用之物、俱迟误不给。其副都统长史职、俱革去。
○庚戌。调西安副都统巴麟、为镶红旗满洲副都统。
○赏奉差侦探蒙古、布帛有差。
○辛亥。理藩院奏言、据大将军伯费扬古咨称、前奉上□日、时方炎热、著厄鲁特降人、暂居张家口外。即遵上□日、将回回国王阿卜都里什特、厄鲁特台吉塞冷扎卜、米寨桑等、共八百九十八名、交付土默特副都统阿迪、阿毓玺、拨官兵防护、送往张家口侍郎西拉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