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官贪官传-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抟坏寐穑俊逼渌紫喽济挥兴祷埃挥形露妓贾伊芯偈挛卮鹚担骸澳臣卤居Φ闭庋币踩此涤δ茄廖薷莸靥岢霾煌饧缘笔钡氖导是榭鲆坏愣疾涣私狻3枷略诳底诔喂伲赋脑紫嘁裁挥邢笮币材茄ㄈㄗ皂А!焙A晖醭聊硎就狻P币苍诠俑筇谜然髁钍贩胫僖獾接诽ǖ溃缓A旯ふ然鞫P币驳拿桶膊恐杏幸幻腥龊铣龅娜耍ǜ嫠敌币睬咳”静咳说牟莆铮A晖趺钍逃繁B沉傅鞑椤1B橙床还耸率担A晖踅B炒σ哉刃蹋⑷蚊龊铣鑫Φ趾颍涓牧ノ显桶病P币驳母绺缍ǜ缛⑻娴某づB澄蓿ǜ缢朗泵挥卸樱阋杂椎艿亩硬榇套魑约旱暮蟠P币餐寄备绺绲募也疲咳⒇B澄蓿饺斯叵等床缓湍溃B吃罟币病P币驳逆鎏⒂胴B车墓叵狄膊缓茫谑窃诤A甑耐鹾笸降ナ夏抢锊骰儇B乘担骸柏B吃购藁实凵彼懒怂母绺缱诿簦诔鲈寡浴!闭珊裢暄蘸喔娜喂隳魑还骱妥谑腋九记叭ハ蛲暄障淼哪盖椎篮兀B骋踩ト拔浚鎏⒂治芟葚B秤性寡浴:A晖趺舾窳秆段剩鎏⑹艿酵降ズ蟮某栊遥と硕疾桓宜祷埃谑潜惆沿B炒λ懒耍币惨虼税巡榇痰募也迫慷嶙撸蠖昙涠加枰宰坊馗恼:A晖跻蛭B扯曰实塾性寡裕币膊簧媳ǎ职研币泊σ哉刃蹋馊ニ蔚墓僦啊2痪糜指垂傥就剑菸#涸鹑∈挛瘢嫒稳芭┦梗纸菸Γ饩粑骸⒔酢U暝昃旁拢币菜嫱A晖踉谒持荽蛄浴U蛄允保敌币踩ナ溃碧毂阃V勾蛄裕琢僦紊ィ币惭≡衲沟兀墒钩几涸鹦拗故摇<爸料略幔执透矗靖矗┏担A旯ぜ盎屎笄茁拾俟偌赖欤陀柃趾盼爸摇薄U∧昙洌姆馕怨纸馕牍P币驳钠拮釉谛币仓叭ナ溃A晖跻苍郊浪赖欤谟栊币仓勇矢饰崂锊刮梢榇蠓颍鹗雷诖蠖昙洌A旯け唤导段瘢降ナ媳唤滴A晔似蓿币惨脖唤滴亟#鹾椴ā∫耄
'原文'
徒单恭,本名斜也。天眷二年,为奉国上将军。以告吴十反事,超授龙虎卫上将军。为户部侍郎,出为济南尹,迁会宁牧,封谭国公。复出为太原尹。斜也贪鄙,使工绘一佛像,自称尝见佛,其像如此,当以金铸之。遂赋属县金,而未尝铸佛,尽入其家,百姓号为“金总管”。秉德廉访官吏,斜也以赃免。海陵篡立,海陵后徒单氏,斜也女,由是复用为会宁牧,封王。未几,拜平章政事,海陵猎于胡剌浑水,斜也编列围场,凡平日不相能者辄杖之。海陵谓宰相曰:“斜也为相,朕非私之。今闻军国大事凡斜也所言,卿等一无取,岂千虑无一得乎?”他宰相无以对,温都思忠举数事对曰:“某事本当如此,斜也辄以为如彼,皆妄生异议,不达事宜。臣逮事康宗,累朝宰相未尝有如斜也专恣者。”海陵默然。斜也于都堂脊杖令史冯仲尹,御史台劾之,海陵杖之二十。斜也猛安部人撒合出者,言斜也强率取部人财物。海陵命侍御史保鲁鞫之。保鲁鞫不以实,海陵杖保鲁,而以撒合出为符宝祗候,改隶合扎猛安。斜也兄定哥尚太祖长女兀鲁,定哥死无子,以季弟之子查剌为后。斜也谋取其兄家财,强纳兀鲁为室而不相能,兀鲁尝怨詈斜也。斜也妾忽挞与兀鲁不叶,乃谮兀鲁于海陵后徒单氏曰:“兀鲁怨上杀其兄宗敏,有怨望语。”会韩王亨改广宁尹,诸公主宗妇往贺其母,兀鲁以言慰亨母,忽挞亦以怨望指斥诬兀鲁。海陵使萧裕鞫之,忽挞得幸于徒单后,左验皆不敢言,遂杀兀鲁,斜也因而尽夺查剌家财。大定间皆追正之。海陵以兀鲁有怨望语,斜也不奏,遂杖斜也,免所居官。俄,复为司徒,进拜太保,领三省事,兼劝农使。再进太师,封梁晋国王。贞元二年九月,斜也从海陵猎于顺州。方猎,闻斜也薨,即日罢猎,临其丧,亲为择葬地,遣使营治。及葬,赐辒辌车,上及后率百官祭之,赐谥曰忠。正隆间,改封赵国王,再进齐国公。其妻先斜也卒,海陵尝至其葬所致祭,起复其子率府率吾里补为谏议大夫。大定间,海陵降为庶人,徒单氏为庶人妻,斜也降特进巩国公。
刘焕传
——《金史》卷一二八
'说明'
刘焕,字德文,金朝中山(今属河北省)人。生于北宋末,幼以孝闻名。年纪稍长便好学,天寒时仍拥粪火读书不倦。天德元年(1150),中进士,调任丘县尉。以清廉称,调中都市今。不畏权贵,以廉升京兆推官,再迁任北京警巡使。威严峻法,强恶不敢犯,召为监察御史,父老数百人卧于车下请留。后以本官摄户部员外郎,掌铸铁事。再迁为管州刺史,由郑州防御使转同知北京留守事。金世宗时迁辽东路转运使,在任上去世。任官以清廉公正著称。
刘焕,字文德,中山人。北宋末年,金与宋开战,中山城内很久没有粮食,刘焕年纪尚幼,煮些糠麸作食物,他自己只喝些清汤,把浓调的给母亲吃,同乡都很惊异。年长之后,到塾中读书,天气寒冷,他便守着用干粪点成的火堆读书不倦。海陵王天德元年,进士及第,调任为任丘县尉。县令贪赃,刘焕常常规劝他,任官期满时,县令举杯向他道谢说:“县尉清廉谨慎,使我的考课得以通过。”调任为中都市令。枢密使仆散忽土家中有一名绦结工,在街市上牟取私利,又不肯服有市籍者应服的差役,被刘焕捉住。仆散忽土召刘焕前去,刘焕不但没有去,反而公开这个绦结工的罪行,并予以鞭答。刘焕刚担任市令时,到同乡吏部侍郎石琚家中拜谢,石琚不高兴地说:“京城中事务繁杂,与外郡不同,放弃重要工作,来做繁杂的事务,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样。”到现在,石据开始推重刘焕。因为清廉升为京兆推官,再迁之后为北京警巡使。他逮捕了两个城中恶少,亲手在庭中杖击,并告诫他们说:“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便是君子;暴戾不法,残忍奸诈,则为小人。从今以后,不能够恶习不改,否则,国家自有处罚的法令,我自己也不能私自宽免。”从此以后,人们对他都很敬畏忌惮,没有人敢冒犯他的威严。刘焕受朝廷征召为监察御史,北京的父老数百人拦住不让走,有的人躺在他车下,有的人拉住他的靴镫,说:“我们想再留您任官一年,却不能做到。”刘焕以自己的本官代行户部员外郎职权。当时代州的钱是夹着杂青铜铸造的,钱的成色很坏,类似铁钱,民间常常偷着铸钱,因此而被治罪的人很多,朝廷很担忧,下令尚书省讨论。刘焕进奏说:“钱应纯用黄铜精铸,中间搀些锡,如果青铜可以铸钱,前代没有理由不用青铜。自从代州搀杂青铜二分或四六分铸钱,使青铜和黄铜杂揉在一起,目的在于省铜而容易铸。从此以后,民间常偷着铸钱,被治罪的人很多,这不是朝廷的本意。如若为天下的利益考虑,应该纯用黄铜,得到的钱虽然少,但利益长远。新钱已经流通的,最好检验数量收上来,准予百姓兑换。”他的建议被采纳。再迁升为管州刺史,父老数百人上疏汇报他的十一项显著政绩,到节度使那里请求让刘焕留任,说:(刘刺史坚守职责,奉公守法,请求让他留任。”因任官廉洁而升任郑州防御使,迁升官位一级,转任为同知北京留守事。金世宗到上京巡视,所经过地区的州郡都大规模征调民夫修建桥梁,筑驰道,以求得到恩赏。而刘焕却只命令下属修理平整而已,世宗对他的作法表示赞赏,迁升为辽东路转运使,在任上去世。(刘洪波 译)
'原文'
刘焕,字德文,中山人。宋末起兵,城中久乏食,焕尚幼,煮糠核而食之,自饮其清者,以醲厚者供其母,乡里异之。稍长就学,天寒拥粪火读书不怠。登天德元年进士。调任丘尉。县令贪污,焕每规正之,秩满,令持杯酒谢曰:“尉廉慎,使我获考。”调中都市令。枢密使仆散忽土家有绦结工,牟利于市,不肯从市籍役,焕系之。忽土召焕,焕不往,暴工罪而笞之。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琚不悦曰:“京师浩穰,不与外郡同,弃简就烦,吾所不晓也。”至是,始重之。以廉升京兆推官,再迁北京警巡使。捕二恶少杖于庭中,戒之曰:“孝弟敬慎,则为君子。暴戾隐贼,则为小人。自今以往,毋狃于故习,国有明罚,吾不得私也。”自是,众皆畏惮,毋敢犯者。召为监察御使,父老数百人或卧车下,或挽其靴镫,曰:“我欲复留使君期年,不可得也。”以本官摄户部员外郎,代州钱监杂青铜铸钱,钱色恶,类铁钱。民间盗铸,抵罪者众,朝廷患之,下尚书省议。焕奏曰:“钱宝纯用黄铜精治之,中濡以锡,若青铜可铸,历代无缘不用。自代州取二分与四六分,青黄杂糅,务省铜而功易就。由是,民间盗铸,陷罪者众,非朝廷意也。必欲为天下利,宜纯用黄铜,得数少而利远。其新钱已流行者,宜验数输纳准换。”从之。再迁管州刺史,耆老数百人疏其著迹十一事,诣节镇请留焕,曰:“刺史守职奉法,乞留之。”以廉升郑州防御使,迁官一阶,转同知北京留守事。世宗幸上京,所过州郡大发民夫治桥梁驰道,以希恩赏,焕所部惟平治端好而已。上嘉其意,迁辽东路转运使,卒。
王政传
——《金史》卷一一八
'说明'
王政,金代辰州熊岳(今属辽宁省)人,祖先曾在渤海及辽代任官。辽未归金,任谋克,伐宋时任滑州安抚使。时百姓常杀州官降宋,王政权率数骑入州,释被捕饥民,并发仓禀赈贫苦百姓,州民皆悦,不复叛。金太宗天会四年(公元1124年),任燕京都曲院同监,未几,改权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兼掌军资库。当时,社会刚刚安定,仓库管理混乱,官吏趁机作奸犯科,王政到任后,严格出入库手续,从而制止了弊端。王政任官不谋私利,一次,吴王阇母和他开玩笑说:“汝为官久矣,而贫不加富,何也?”王政回答说:“政以杨震四知自守,安得不贫。”
王政,辰州熊岳人。他的祖先曾在渤海及辽朝廷任官,都曾获得显要的职位。王政生活的年代正值辽末动乱,只好在州里随政局动荡而浮沉。高永昌占据辽东地区,他知道王政有才智胆识,想任用他。王政认为他不会成功,辞谢不赴任。高永昌失败后,渤海人争着把高永昌捆起来作为功劳,王政却悄悄独自退走了。金吴王完颜阇母听说后很惊异,报告了金太祖,于是任命王政为卢州渤海军谋克,随从攻破自习,攻下燕云地区。及至金兵征伐宋朝,滑州投降,留下王政为安抚使。先前,很多州投降后,州民又杀掉守将,挂上宋朝的旗帜。这时,人们都为王政担忧,王政说:“如果有利于国家,即使被杀而死,又怎么能逃避呢?”宋王完颜宗望很佩服他的胆识,对他说:“为国家而死,可以有利于子孙,你的话很对。”王政只率领数名骑兵到州中任官,当时百姓多因为饥荒沦为盗贼,从而犯法被抓。王政都予以释放,并调出官粮赈济贫困的人,州中百姓都很高兴,不再反叛。周围的郡听说后,也有很多人归降。宋玉完颜宗望把王政召到营中,拍着他的肩膀说:“我以为你被杀死了,而你却成功了。”慰劳抚谕了他。金太宗天会四年,被任命为燕京都院同监。不久,又任命为同知金胜军节度使事,改任为权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兼掌军资库。当时,军事行动刚刚停息,仓库没有制度,掌管仓库的官吏趁机作奸犯科。王政到任后,明确会计制度,严格物资进出,库中金、帛虽然堆积如山,但进出物品却无丝毫差错。吴王完颜阇母曾和他开玩笑说:“你任官已很久了,却仍然很贫困,没有富裕起来,这是为什么?”王政回答说:“臣下以杨震所说的四知来约束自己,怎么会不贫穷呢?”吴王笑着说:“刚才说的只是个玩笑。”以黄金一百两、白银五百两,以及自己所乘的马送给了王政。天会六年,被授予左监门将军,历任安州刺史、知檀州军州事、户吏房主事。金太宗天眷元年,迁升为保静军节度使。在任上退休,去世时,享年六十六岁。王政本名为南撒里,曾出使高丽,因而改名为政。(刘洪波 译)
'原文'王政,辰州熊岳人也。其先仕渤海及辽,皆有显者。政当辽季乱,浮沈州里。高永昌据辽东,知政材略,欲用之。政度其无成,辞谢不就。永昌败,渤海人争缚永昌以为功,政独逡巡引退。吴王阇母闻而异之,言于太祖,授卢州渤海军谋克。从破白,下燕云。及金兵伐宋,滑州降,留政为安抚使。前此数州既降,复杀守将反为宋守,及是人以为政忧。政曰:“苟利国家,虽死何避。”宋王宗望壮之,曰:“身没王事,利及子孙,汝言是也。”政从数骑入州。是时,民多以饥为盗,坐系。政皆释之,发仓廪以赈贫乏,于是州民皆悦,不复叛。傍郡闻之,亦多降者。宋王召政至辕门,抚其背曰:“吾以汝为死矣,乃复成功耶。”慰谕者久之。天会四年,为燕京都曲院同监。未几,除同知金胜军节度使事。改权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兼掌军资。是时,军旅始定,管库纪纲未立,掌吏皆因缘为奸。政独明会计,严局鐍,金帛山积而出纳无锱铢之失。吴王阇母戏之曰:“汝为官久矣,而贫不加富何也?”对曰:“政以杨震四知自守,安得不贫。”吴王笑曰:“前言戏之耳。”以黄金百两、银五百两及所乘马遗之。六年,授左监门将军,历安州刺史、檀州军州事、户吏房主事。天眷元年,迁保静军节度使,致仕卒,年六十六。政本名南撒里,尝使高丽,因改名政。子遵仕、遵义、遵古。遵古子庭筠有传。
谭澄传
——《元史》卷一九一
'说明'
谭澄,字彦清,金末元初人。袭叔职任交城令,时年十九,压制豪强,扶救贫民。入忽必烈藩府,颇受信任。忽必烈即位后,被提升为怀孟路总管,教民种植,地无遗利。历河南、平滦两路总管,至元七年(1270),入为司农少卿。西南夷罗罗斯内附于元,元世祖以谭澄为副都元帅,同知宣尉使司事。刚到任,便因病去世。元世祖曾与谋臣刘秉忠论各处牧守,秉忠曰:“若邢之张耕,怀之谭澄,何忧不治哉!”
谭澄,字彦清,德兴府怀来县人。父亲谭资荣,金朝末年任交城令,蒙古军攻下河朔地区,谭资荣率全县归附,赐给金符,任命为元帅左都监,仍兼任交城县令。不久,又踢给虎符,为行元帅府事,随从攻打汴京有功。四十岁时生病,举荐弟弟谭资用代理自己的职务。谭资用去世,谭澄又承袭了叔叔的职务。谭澄自幼聪颖,任交城县令时,年仅十九岁。交城境内有一条文谷河,分流灌溉交城的田地,文谷水北岸的郭帅筑堰独揽水利,多年来,人们一直为此事告状,都未获得妥善处理。谭澄以理折服郭帅,令其把水堰决开,使交城百姓均受其利。强豪之民中有人掌握着官吏的短处,因而作奸犯科,谭澄察出他们的姓名,都依法予以治罪。乙未年登记户籍,官府多以客居的人户登记,及到征收赋税,居民逃散殆尽,官府又借贷给百姓,积下的利息有数倍之多,百姓无法偿还。谭澄至朝廷觐见,通过中书令耶律楚村,向太宗窝阔台面陈利害,太宗为之动情,于是下令免去拖欠的赋税,私人所欠的钱物,年月虽长,也只取一倍的利息;逃走的百姓能够归回者,免去三年的租税。诏令下达后,公私都称便。壬子年,又大规模登记户口,谭澄把不是常久居住在交城者的户口全部删去,赋税因此能够按时征收。甲寅年,忽必烈从大理归来,谭澄前往晋见,被留在忽必烈王府。凡是派遣使臣,必定要由谭澄陪同,而以他的弟弟谭山阜为交城县令。当时忽必烈以皇帝之弟在京兆设立藩府,总领全国的军队。丁已年,有人离间忽必烈与元宪宗蒙哥之间的关系,宪宗因此对忽必烈有了疑心,于是解除了忽必烈的兵权,派阿蓝答儿前往京兆,召集大批官吏,设立考察官吏的官署,以一百四十二条考核官员,获罪的人非常多,忽必烈常派遣左丞阔阔及谭澄与阿蓝答儿等周旋,以弥补缺漏,及至忽必烈亲自入朝,宪宗才下令停止考核。中统元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擢升谭澄为怀孟路总管,不久又赐给金符,可换用金虎符。这一年大旱,谭澄让百姓开凿唐温渠,引来沁水灌溉田地,百姓得以躲过饥荒;他又教导百姓种田植树,土地都得到充分利用。至元二年,迁升为河南路总管,改任平滦路总管。七年,入朝廷任司农少卿,不久又出朝任京北总管;居官一年,改任为陕西四川道提刑按察使,建议说:“不孝敬有三个方面,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应该下令,百姓年纪在四十岁以上仍没有儿子的,听凭其娶妾,以接续香火。”朝廷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颁布命令。四川佥省严忠范守卫成都,被宋将咎万寿击败,退守成都内城。元世祖忽必烈命谭澄取代严忠范。谭澄赴任后,掩埋抛弃在外的将士遗骸,修缮好被烧毁的房屋,赈济饥饿贫困的百姓,召集逃亡的人众,百姓才稍稍安定。这时西南夷人罗罗斯族归附元朝,元世祖认为安定新归附者,应该选用文武全才的人,于是任命谭澄为罗罗斯副都元帅,同知宣慰使司事。他刚到任,便因病去世了,享年五十八岁。元世祖曾与太保刘秉忠评论当时各地方长官,刘秉忠说:“如果都像邢州的张耕,怀来的谭澄,还忧虑不能治理好国家吗?”游显任大名宣抚使,曾经为各路的总管向朝廷请求虎符和委任状,谭澄到中书省辞谢说:“难道皇上不认识我谭澄吗?却要由游显举荐!”中书省因此特地把他的名字划掉了,他就是这样耿介。他的儿子谭克修,历任湖北、河南、陕西三道提刑按察使。(刘洪波 译)
'原文'
谭澄,字彦清,德兴怀来人。父资荣,金末为交城令。国兵下河朔,乃以县来附,赐金符,为元帅左都监,仍兼交城令。未几,赐虎符,行元帅府事,从攻汴有功。年四十,移病,举弟资用自代。资用卒,澄袭职。澄幼颖敏,为交城令时年十九。有文谷水,分溉交城田,文阳郭帅专其利而堰之,讼者累岁,莫能直,澄折以理,令决水,均其利于民。豪民有持吏短长为奸者,察得其主名,皆以法治之。岁乙未,籍民户,有司多以浮客占籍,及征赋,逃窜殆尽,官为称贷,积息数倍,民无以偿。澄入觐,因中书耶律楚材,面陈其害,太宗恻然,为免其逋,其私负者,年虽多,息取倍而止;亡民能归者,复三年。诏下,公私便之。壬子,复大籍其民,澄尽削交城之不土著者,赋以时集。甲寅,世祖还自大理,澄进见,留籓府,凡遣使,必以澄偕,而以其弟山阜为交城令。时世祖以皇弟开籓京兆,总天下兵。岁丁巳,有间之者,宪宗疑之,遂解兵柄。遣阿蓝答兒往京兆,大集官吏,置计局百四十二条以考核之,罪者甚众,世祖每遣左丞阔阔与澄周旋其间,以弥缝其缺,及亲入朝,事乃释。中统元年,世祖即位,擢怀孟路总管,俄赐金符,换金虎符。岁旱,令民凿唐温渠,引沁水以溉田,民用不饥。教之种植,地无遗利。至元二年,迁河南路总管,改平滦路总管。七年,入为司农少卿,俄出为京兆总管。居一年,改陕西四川道提刑按察使,建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宜令民年四十无子听取妾,以为宗祀计。”朝廷从之,遂著为令。四川佥省严忠范守成都,为宋将昝万寿所败,退保子城,世祖命澄代之。至则葬暴骸,修焚室,赈饥贫,集逋亡,民心稍安。会西南夷罗罗斯内附,帝以抚新国宜择文武全才,遂以澄为副都元帅,同知宣慰使司事。比至,以疾卒,年五十八。世祖尝与太保刘秉忠论一时牧守,秉忠曰:“若邢之张耕,怀之谭澄,何忧不治哉!”游显宣抚大名,尝为诸路总管求虎符宣麻,澄至中书辞曰:“皇上不识谭澄耶?乃为显所举!”中书特为去之。其介如此。子克修,历湖北、河南、陕西三道提刑按察使。
卜天璋传
——《元史》一九一
'说明'
卜天璋(125O—1331),字君璋,元代洛阳(今属河南)人。其父曾仕金为孔目官,后归附蒙古,任真定路管民万户。卜天璋自幼聪颖,识大体。至元年间任河南府史,后为中书掾,大德四年(1300),被擢为工部主事。历任枢密院都事、刑部郎中。仁宗曾召天璋入宫,当时兴圣太后在座,问此人为谁,仁宗回答说:“此不贪贿卜天璋也。”并予以嘉奖。皇庆年间,任归德府知府,升浙西道廉访副使、饶州路总管,再升广东廉访使,山南廉访使,皆中时弊。致仕归乡,以余禄施予族人,家无余储,天璋却安然自得。至顺二年(1331)卒。赠通议大夫、礼部尚书、上轻车都尉、河南郡候,赐谥号为“正献”。
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父亲卜世昌,在金朝任孔国官。宪宗蒙哥南征时,卜世昌率众归附,授官为镇抚,统领民兵二千户,升为真定路管民万户。宪宗六年,登录征调黄河以北的二千民户迁徙至黄河以南,命卜世昌专领,因而定居于汴梁。卜天璋自幼聪颖,长大后以正直而自负,研读书史,懂得成败大体。至元年间,出任河南府府史,当时黄河以北有饥民数万人,聚集在黄河上准备向南迁徒,皇帝下诏,令百姓恢复旧业,不得南渡,众人喧哗不肯归家。卜天璋顾虑发生变乱,劝总管张国宝听凭这些人渡河,张国宝接受了他的意见,才没有生出事端。河南按察副使程思廉察知卜天璋的贤良,征辟他为宪史,他的声望更为瞩目。后任御史台掾,有位侍御史依仗权势贪污受贿,御史揭发了他贪赃。当时卜天璋主管文读,还没来得及上奏,所以也被谗毁,他和御史都被拘押于内廷,御史悲伤埂咽,卜天潭问他为什么这样,御史说:“我已老了,只有一个女儿,心里觉得可怜;她听说我被拘押,已经数日没有吃饭,所以心中悲伤。”卜天璋说:“尽职而死,正合大义,为什么要为子女哭泣呢?”御史很惭愧,向卜天璋拜谢,不久便被赦免了。丞相顺德王伾持国政,擢升卜天璋为中书掾,任提控,政事可否,他都竭力辨别,其他的宰相很生气,对卜天璋的话置之不理,但顺德工却听从卜天璋的意见,并且说:“掾能这样做,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大德四年,任工部主事。蔚州有一名刘帅,强横地夺取他人产业,官吏不敢处理,中书省调卜天璋前去断决,刘帅屈服,所夺回地又归于民。大德五年,因为枢密大臣暗伯的推荐,被授予都事,并领他到府上,引见给皇帝,赐锦衣、鞍辔、弓刀等物。后来又因扈从之劳,加官为奉训大夫,赐给侍宴服两套。任职期满后,应当有人替职,枢密院大臣上奏请求留任,特地以替职的人作为增设的员额。武宗时,迁升为宗正府郎中,尚书省设立后,又迁升为刑部郎中。当时盗贼很多,有人建议,让罪犯及家属都穿青色的衣帽,以区别于良民百姓。卜天璋说:“穿着褐衣的犯人堵塞道路,这是秦代的弊政,何足效法!”丞相醒悟,制止了这种作法。有人报告诸候工中有人图谋不轨,皇帝责令卜天璋审讯处理,为此得到了优厚的赏赐。尚书省臣获罪,元仁宗召卜天璋人官晋见,当时兴圣太后也在座,仁宗指着他对太后说:“这是不贪贿赂的卜天璋。”太后问他现任什么官职,卜天璋回答说:“臣下任刑部郎中。”又问是谁推荐的,回答说:“臣下无才,误被皇帝擢升任用。”仁宗说:“先朝任命谢仲和为尚书,爱卿为郎中,都是朕亲自推荐的。你们应尽忠职守,不得怠懈!”当即把中书刑部的大印交给了他。走马上任时,他入官晋见,皇帝赐酒在隆福官款待,并赐锦衣三套。后受命处理谋反的案件,仁宗看着左右大臣说:“卜天璋是个清廉谨慎的人,一定会得到实情。”卜天璋禀承旨意断案,才没有出现冤狱。皇庆初年,卜天璋任归德府知府,鼓励农耕,劝导学业;修复河流渠道,河水泛滥之患得以免除。当时盗贼聚集,占据要道,商旅不通,卜天璋捉住盗贼数百人,全部处以碟刑示众,盗贼被平息。升任浙江廉访副使,到任数月,因为更改田制,改任饶州路总管,卜天璋到任后,任凭百姓自报田产,施政毫不扰民,百姓欢悦,境内清静肃然。当时行中书省大臣负责更改田制之事,他们作威作福,州县官员争着贿赂他们,希望以此免受谴责。只有饶州路不送,中书省臣因此衔恨,要以严格的法令中伤卜天璋,但追查其罪状却毫无所得;属县报告发生饥荒,卜天璋当即发放官粮赈济,僚佐们都认为不能这样做,卜天璋说:“百姓如此饥饿,若是向上面请求后再赈灾,百姓定会饿死的。如果有事前未申报的责任,我独自承担,不会连累各位。”终于发放官府存粮赈济,百姓因此得以免于饿死。他遇事就是这样无所顾虑。大火烧到饶州的东门,卜天璋穿戴整齐,对火而拜,大火因此熄灭。鸣山有虎凶暴残恶,卜天璋发出檄文给山神,很快就将虎捕获。他以政绩和品行第一为朝廷所知,升任广东廉访使。先前,豪强濒海筑堰,垄断商船以取利,前任的多届长官都因收受了贿赂而置之不问;卜天璋到任后,便调发兵卒将堤堰决去。岭南地区历来无冰,卜天璋到后,开始有冰,人们都说这是卜天璋施政良好所致。不久,他便请求退休。
天历二年,蜀地发生叛乱事件,荆楚地区受到很大震动。朝延又拜卜天璋为山南廉访使。人们都认为他已年老,一定不会上任。卜天璋说:“国家正遇危难,我虽年已八十,常常害怕不能死得其所,岂敢逃避困难!”于是挺身赴任。到任后,他整饬风化,严肃吏治,州郡之中肃然安定。当时物价飞涨,卜天璋下令不要压低物价,听任民众自由买卖,引来商人的车船汇集贩运,米价很快就跌了下来。又留下御史台的赃罚库缗钱,不再输送到御史台,用来赈助饥民,御史到达后,百姓都聚集在道路上称赞颂扬他。正值朝廷下诏给三品官,令他们论说当时政策的得失,卜天璋因此列举二十件事上奏,共一万余言,列出条目名之为《中兴济治策》,都切中时弊,从此后便辞官归家了。回到汴梁后,他把自己余下的俸禄都施予族人,家中毫无储蓄,卜天璋却处之安然自得。至顺二年去世,赠官为通义大夫、礼部尚书、上轻车都尉、河南郡候,谥号为“正献”。(刘洪波 译)
'原文'
卜天璋,字君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