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续西游记-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跎蛔』徉由U茄Х煞秸钩幔湫∪赐椤�

行者变了一个小乳鹊,飞到那大巢,他却用了一个法里法,又把身形隐了,飞入巢中。

只见那巢深大广阔,无数的在那深林。行者看那巢中一个老鹊在上,来来往往无数的妖鹊,有的说我们行善的化斋供增,有的说我们作恶的赶啄怪蜂。老鹊道:“你们赶啄怪蜂,虽是行恶,但为保护那僧道,便也是行善。”只见这变小和尚的鹊子说:“山冈下见有四众僧人,正是取经和尚,我方才献了斋饭,求他真经一看,那和尚坚执不肯。”老鹊道:“经文乃是度脱众生至宝,世人尚且难闻难遇,我等禽类正想超脱,真是希逢,可叫众巢诸鹊齐变作村居善男信女、和尚道人,去求他真经一看。如是不肯,汝等作恶的便抢夺了来,也无伤于义。”

老鹊一面说,一面传与众巢,那鹊顷刻飞聚了来商议。只见那啄峰的鹊也回来了,向老鹊说道:“我们保护那两个僧道,去啄那游蜂,到了前途,被一个老叟怪我们啄蜂,把竹竿打了我等回来,却把那众蜂用桶收去。闻知这峰正要与取经的僧人报仇,我们若是看了他经文,便为他护送前行;若是他不肯把经文开看,便哄他到老叟家安歇,那众蜂定要打他们螫害。”老鹊听了道:“且去求他经文要紧。”一齐离了窝巢,果然个个变了村居僧道、善信人等,走出林来。

行者听了,忙飞去到三藏面前,叫八戒、沙增快挑着飞走,叫三藏赶着马垛,莫要迟慢,老孙打听了妖魔来也。遂把众鹊计议之言,—一说出。三藏心忙,八戒、沙僧着力离山冈飞往前去。好行者,忙向空中念念有词,只见那五色彩云从空飞下,行者捉住云头,挝着云尾道:“求你暂作经担柜包,以诱众妖鹊,待我老孙挑着真经,同师父过了山冈,到得前途,你再散去。”那彩云果然待行者挑了经担前行,他照依柜担变化,无有两样。这众妖鹊一齐走到冈前,不见了唐僧师徒,但见经柜担包完全在地,众妖鹊变的善信僧道,大家你抬我扛,都搬到深林巢前。

那老鹊大喜,向众妖鹊道:“我当年曾见僧尼道俗焚香拜礼,方敢开诵经文,汝等可焚香开着。”这妖鹊们却也神通,随向村庄人家取得炉香焚起,你看他动手把柜担拆开,那里有片纸只字!但见:五色祥烟霭霭,一天瑞雾蒸蒸。

何尝一字见真经,尽是彩云光映。

众妖鹊齐惊异起来道:“好和尚,变假藏经愚哄了我们前去。”只见老鹊向空拜礼说:“你众鹊不知,这正是真经从来无字,况我与汝辈何物?有何功行?便要见闻至宝?且欲见闻至宝?却生一抢夺之心,宜乎付之长空无有。如今必欲要见闻,还当发一善行,消除恶念,前去保护取经众增,莫教怪蜂作孽。那时有此功行,料众僧感汝等,必把经文你看。”众鹊依从老鹊之言,齐齐一翅飞到那接官亭处树枝之上,你看他:飞的飞,叫的叫。飞飞叫叫不停留,叫叫飞飞如快乐。满空上下翻,深林接树噪。黄昏日已晡,众鸟奔来到。喳喳一片听他声,真是灵禽来喜报!

却说那官长卞益夫妇二人止生了卞学庄一子,被妖迷乱,喜得西还取经圣僧救好,正值花柳争妍,园亭赏玩。夫妻两个说道:“这等一个好园景,怎么百花芳菲,就没个蜂蝶儿飞来妆点景致?”卞学庄道:“爹娘,正为这蜂蝶一节,孩儿惹了一场灾玻”卞益听了道:“正是,我要问你,当初这病源怎起?”卞学庄答道:“那日孩儿看见桃杏花开,春工富丽,苦被那浪汉游峰争采残伤,我一时拂信春衫大袖,不知怎么那游峰作怪,孩儿被他迷昧了,昏愦不剩目中只看见一个女子,来来往往,或现或隐,今幸那取经圣僧救了。病虽已愈,只是心疑,怎么两个蜜蜂儿便作怪迷人?”

卞益听得,次早出堂,便问左右:“这地方谁家有蜜蜂探花?”左右报出村庄人家所养。官长拘了来问,那庄人供称:“日前有蜂,只因作怪迷了女子,幸亏西还取经的圣僧救好,如今把蜂巢逐去了。”卞益听了嗟叹:“有此异事!公子既好,这圣僧尚未酬谢。”乃复差衙役持了布帛金钱向前途接官亭来,酬谢唐僧师徒。这差役正坐在接官亭内等候唐僧。

却说那众妖蜂被老叟叫家仆收了在家,这众峰出入他家往往来来,采花做蜜,不防那众鹊见了道:“那螫僧道的妖峰益多越盛,看他逞妖弄怪,似有螫那僧人之情,我等既要保护取经圣僧,安可容留他在此?”却好两个峰子飞到官亭,这灵鹊一翅飞入亭中,一口啄了一个,这一个忙飞去报与众蜂,众蜂大怒,一齐飞出屋来,不见灵鹊,但见一个差役卧在亭中。他一螫把差役叮伤,差役打听得叟皇家下养蜂,随回衙禀知官长,探老叟家仆拿了到官。差役依旧来亭上等候唐僧。老要见养蜂惹出祸害,遣那众蜂又不散去,正在无计救仆,不免到亭子上打点差役,却好三藏师徒到了接官亭内。老叟正为恼日前僧道不辞而去,见了唐僧们在亭子上敬坐,心下正嫌,只见官长差役忽然走到唐僧面前,捧出礼物名帖道:“小人奉官长差来,远送圣僧以酬救好公子之玻”那老叟见官长差人远送唐僧,一时便起恭敬,请唐僧到家内待斋供,备细把养蜂惹了官长缘故说出。

行者听了道:“这妖蜂到此处还生事惹非。”三藏道:“徒弟,不是这等说,天地间物各自相安,这蜂岂来害人,必定是人去伤他,惹动他毒心,故作妖孽,徒弟,你说妖蜂,我还说是人自作怪。如今老善人也不必逐蜂,随他自安其处,也不必忧虑家仆,待吾徒弟与你讨个方便人情,包管官长放了你家仆回来。”老叟听得大喜。三藏随写一纸禀帖,谢辞远送礼物,顺便与老叟方便家仆。差役回复了官长,果然官长不究,家仆放回。这老叟见唐僧与官长交通,乃大设斋供,款留三藏师徒在家。

且说众蜂原为报和尚控系之仇,飞聚到此,等候唐僧。只为灵鹊生端,螫了差没,被老叟遣遥不去,恰遇着唐僧到来。众蜂计议正要齐来螫害唐僧,不匡三藏对徒弟们说了一句“各自相安”好话,那众蜂听了道:“原来取经圣僧果然存心仁厚,说我等原不害人,因人来伤我,故作妖孽。比如这老叟敬藏我们,虽说觅利,他也有安我等之心。只因他起了一个嫌恶那僧道而去,便生出这官长捉仆之情。有来这几个僧人,我们也当保护他前去。”众峰说吧,一齐飞出老叟之屋,方欲往前飞,只见众鹊在东树枝头飞噪,吓的往西飞去。

却说众鹊在林间,见老叟家留住唐僧,那众妖峰又飞散去了,乃向老鹊道:“我等护送僧人到此,你看他那柜担供奉在堂上,却不见那化为乌有无字经文,必须去要他开看。”老鹊道:“论护送有功,那僧人必然肯开与你看,但是汝等以何法去要他开那柜担?”众鹊说:“还是行善的变做和尚道人去求他布施一柜担来罢,如是不肯,待我们作恶的再计较一法去龋”众鹊计议了。

却叫两三个行善的鹊依旧变作僧道,走到老叟门上化缘,那老叟看见是僧道,仍恭敬请入中堂。三藏师徒见了,彼此问讯。三藏便问:“师父们何来?”僧道答说:“我弟子们自车迟国智渊寺来,游方化缘为生。”三藏听了,乃向行者道:“这寺乃我们昔日来时救他灾难之僧。”行者道:“正是,正是。”乃把昔日救他们事情说出,他那里答应的来?三藏忙替他说:“昔日想师父们避难在外,故此不知。”这僧道说:“正是,正是。且请问老师父何来?”三藏道:“我等自西还东。”僧道又问;“往西何事?”三藏道:“上灵山求取真经。”僧道听了说:“这柜担中想是经卷了。”三藏道:“正是。”只见那为首僧人走近三藏面前,深深打了个问讯道:“圣僧老师父,我小僧昔日闻得东土圣僧上灵山取经路过本国,救了我一个僧,至今感思,都说待老师父们西还,务要求赐一担经文看诵,不负出家修行本愿。今日何幸在此相遇!万望老师父慨然方便,赐我弟子一担,回到寺内课诵看阅。”三藏道:“这不敢奉承。我等奉唐王旨意,万水干山,经年累月,取得真经;且有皇封扃固,那里开得?况说布施,万万无此事理!”这僧人门前风刮来的楛树叶,三藏道:“徒弟,你虽说假于道,却也合真,只是你不该说破。天地间事,说假便不真,当算便不假。如今快辞了老叟前行去罢,只恐弄出假来。”那僧人又来要经,行者道:“师父所见甚明,我们速行为上。”三藏辞谢老叟要行,那老叟道:“老师父大德,感恩不尽,正该留住几日,如何要去?就是要去,此时天色黄昏,前路盗贼啸聚,不便夜行。”三藏只是要行,老叟那里肯放,毕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总批:

灵鹊啄蜂,化斋护送经文本是极好心肠,只为要看经卷,反当。

第六十九回 悟空三诱看经鹊 比丘四众下灵山

话说那灵鹊变的僧道欣欣喜喜,扛抬着两个经担到了林中,正向老鹊夸能,忽然歇下一风吹起,与那林中树叶混在一处。众鹊笑道:“又被和尚诱哄了来也。”老鹊道:“非哄,非哄。”众鹊道:“何为非哄?”老鹊道:“我当年听闻过经典,便是这风、这树与叶,皆是经文所在,怪你等缘悭分浅,自不识耳。”众鹊那里肯听,又计较说:“这和尚们,善求两次被他诱哄,如今只得作恶问他龋”老鹊说:“不可,不可。真经岂容你恶取?不如回林去罢。”众鹊中行善的也动了嗔心,乃与恶鹊计较,变了一伙盗贼,明火执杖,乘着夜尽,飞走到老叟家来。

却说三藏师徒被老叟留住,正才安息,忽然门外喊震,行者忙起来,向天井一望,但见那明明火把,照着一簇强人,口口声喧,只叫开经来看。行者道:“师父,那树叶儿果然识破,弄出假来了。”八戒道:“偏我使个机变就不灵,如今怎么处?”行者道:“沙僧师弟,你也使个机变,诱哄他去,”沙僧道:“师兄,我当初原以恭敬取得经文,本不会机变。若是强人来恶取,古语说的好,恭敬不如从命,把我们经担献与他自家去看罢。”三藏道:“悟净,这却使不得!悟空徒弟,还是你设个计策,第一莫惊吓了老叟之家,第二还要保全了我们经担。”行者道:“师父,我老孙又要使机变了。”三藏道:“徒弟,由你罢,只是莫要似来时打杀了强人。”行者道:“放心,放心,金箍棒不在手头了。”行者一面说,一面把毫毛拔下几根,都变了经担空柜,叫八戒、沙僧都躲入柜担中,却把真经柜担移在老叟深屋,与三藏着守。说道:“师父,谨守经文,切莫惊惶恐惧,待徒弟们退了强人,自然前去。”三藏依言,躲入深屋。

却说众鹊变了一伙强人,到了老叟门前,吆吆喝喝,吓的那老叟一家大惊小怪。老叟听那强人口口声声只讲快献出经担来,想道:“这和尚们必定是贩宝货的,惹了强人眼目,我也不管他,且开了门让他劫了去罢。”只见门开,众贼抢的抢,抬的抬,把柜担一齐搬出。

且说行者毫毛变的柜担,里边坐着八戒、沙僧,行者把那空柜中自己又多变几个在内。却说这众鹊变了强人,恶取了柜担,喜喳喳叫出歌声儿来。他道:“吾辈真灵果是灵,神通变化取真经。

两次善求被僧耍,三番恶取到消停。

扛了去,到山庭,看的看来听的听。”

行者在柜内听了道:“这妖精抬着走罢,还要打个歌儿,我不免和他两句末韵。”乃接着后句说道:“那里把经与你看,外公实是不相应。”那抬柜的妖鹊听了道:“不好了,怎么柜里经文说起话来了?”老鹊道:“休要哓,经文原是说的话。”妖鹊道:“他道那里有经,却是外公在里。”老鹊道:“到山冈去看罢。”妖鹊道:“远些好,免得那僧人来吵闹要还他。”只见八戒听得行者接他歌的两句,他也忍不住说:“近些看罢好,便当包回换。”老鹊听了道:“呀,这分明又被他们要了。”忙叫众鹊歇下柜担,看那封皮甚固,苫盖又全,绳索粗,缚的又紧,个个笑道:“这那里是假。”老鹊道:“是真是假,打开看罢。”只见开了行者的柜子,钻出一个毛头毛脸的和尚,那妖鹊们齐诧异起来道:“经在那里?”行者跳出柜子说:“我便是经。”老鹊叫再开那经担,只见八戒在里钻出来道:“我就是经。”沙僧也一样钻出担子来说:“我就是经。”老鹊见了,向众鹊道:“是了,是了!不差,不差!和尚是经,经是和尚。我昔年闻过道法,真是不差。”乃向行善的灵鹊道:“善求恶取,明明已如看见,去罢,去罢。”那行善的听了,仍复了灵鹊,一翅复回山冈巢南去了。丢下作恶的那里肯去,说:“我不信这和尚三番五次变假诱哄我们,我们既已明火执杖来劫他柜担,如今只拿这三个和尚明明要罢。”乃举起手中棍杖,齐上前来打斗。行者三个见势头不好,说不得掣出禅杖相迎,只见众鹊齐拥将来,行者三个力寡,左支右挡,看看斗不过。好行者,叫声:“八戒、沙僧,你去老叟家保护着经文与师父,待我一力剿灭了他罢。”八戒道:“大师兄,我们三个尚然力寡,你一个怎剿灭的他?”行者道:“你不知,我们三心两意,有此反不能胜众妖,你快去快去,我自有机变。”八戒、沙僧依一言去,回到老叟家来。

这行者设出机变,拔下许多毫毛,变了无数行者,个个拿禅杖,在树林外与众鹊变的强人打斗。但见:假强人,伪行者,两下相争交战野。

一边恶鹊想夺经,一边神圣怎肯会。

你空抬,我枉扯,抢来拒担都变也。

妖精空费一场心,那识猴王不可惹。

不可惹,徒作恶,当听巢中那老鹊。

明明三次见真经,一想回头无限乐。

善来求,恶莫作,作恶便惹恶来缚。

我衰世,不闻经,怎教方寸乾坤阔。

众强人被许多行者一顿扛打,复了原形,乱飞而去。行者收了毫毛,笑道:“原来这些怪鹊成妖。若是我,当怎么孝心惹了妖怪。”行者笑道:“谁教那两个男女家耽误了婚嫁之期,就生了这种妖魔之害,幸亏女子是孝心所为,那公子虽迷还有不淫乱之意,所以得徒弟两家之救。”三藏听了道:“悟空,你话便是篇因果,只是这起恶鹊又被你三番哄诱,只恐恶心未遂,又要作别项妖怪,前途夺我们经文。”行者道:“师父,我们各有经文在身,大家谨慎保守前行,莫教怠慢。”师徒们说了,天早明亮,乃辞谢老叟前行。

且说比丘僧与灵虚子,见老叟面动嗔色,他两个不辞而去。走至前途,却好一座庵庙大门前立着两个和尚,见了比丘僧,便上前问道:“老师从何处来?”比丘僧道:“我从灵山来。”那两个和尚深深打个问讯道:“老师莫非就是大唐中国取经圣僧?”比丘僧答道:“我非东土圣僧,乃是灵山下来僧道,信步到此。二位师兄问取经圣僧何意?”两个道:“我等乃是车迟国智渊寺住持长老差来远迎圣僧的。”比丘僧道:“你长老怎知圣僧此时到来?我那灵山离此道路遥远,难计岁月算时日的,必定有个先知。果然后边相隔不远,有四位僧人,取了经文,将次到此。”那两个和尚听了笑嘻嘻道:“我长老真是妙算。”比丘僧问道:“你长老怎么妙算?”和尚道:“我长老说当年我寺中和尚们被妖怪扰害,遇着取经的圣僧,每人与一根护身的毫毛逃难,但遇着兵役,拿他叫一声‘齐天大圣’,就有一个神人救他。故此寺中僧人救了性命,到今感念不荆目前长老屈指一算道:“今年、今月、吉日,圣僧取了真经回国,路必过此。恐他百里之外不进国城朝谒国王、倒换批文,故此差我二僧远来迎接他们。”灵虚子听了道:“你长老既能妙算,就算出进城不进城?如何又说恐地不进城,方才差你远接;若是圣僧不进城,你来远接也无用。”和尚说:“我长老正有一句话说,料圣僧听了,必要进城。”灵虚子问道:“你长老有一句甚话,那圣僧听了便进城?”和尚道:“说不得,我长老妙算,封了一个锦囊袋儿,叫我两个待那圣僧不肯进城方才拆看。”灵虚子笑道:“我这师兄便是圣僧一起,先来探路,果是此处有一便道,又近百里,东行,真是不绕道进城。多多拜复你长老罢。”那和尚笑道:“老道者,我们削了这几根头发便不打诳语的,你方才说有四位圣僧在后将次到来,如何却又说一起?且我长老说那圣僧中有一位猴王像的,乃是齐天大圣。这封袋儿只等他不肯进城方才拆开来看。”灵虚子只是要他的封袋儿看,两个和尚那里肯。灵虚子道:“前边不是圣僧来了?”和尚回头一看,灵虚子随把睑一抹,变了一个孙行者像貌,立在面前道:“我们走近路不进城!”两个和尚回转头来,见是孙行者,一个道:“是了,是齐天大圣了,长老临付封袋时曾说那圣僧毛头毛脸,彀眼凹腮,便快拆封看罢。”一个道:“不是,不是,可见长老推测妙算,他道圣僧取了经文回来,必有包担行囊,或挑、或抬、或马驮,前途妖魔甚多,莫要被妖魔装假设诈,看此封袋,露了我事情。”灵虚子见他只是不肯,乃向比丘僧说:“师兄,想来也不必看他封袋,多是长老感行者首年为他寺僧剿除妖魔远接,或者这寺中近来又有甚么妖魔作怪,孙行者心性好揽是招非,只恐他听信了长老封袋儿情节,又进城便要朝谒国王,照验关文,远转百十余里道路,又费了时日工夫。我与师兄莫若驾云进那国城,到智渊寺面见那长老,看是何样情节。”比丘僧依言,两个乃向和尚说;“你不肯把封袋拆看,我们实是不进城,往便道近路去了。”乃向前走,那和尚只是坐在庵门等候大唐圣僧,按下不提。

且说灵山宝经阁上一尊古佛,闻知如来以真经一藏发付唐僧取去东土,又命比丘僧与优婆塞保护一路前行。一日,忽然发大智光,照见前途妖魔阻道,乃向白雄尊者道:“自汝作起神威,取还那唐僧无字真经,换了有字经文,也是唐僧们志诚功德,也是东土众生有幸得沾人天利益。但唐僧来时,有妖魔等难,如今真经到处,诸难尽消,如何迎有种种妖魔,虽不敢干犯真经,只恐亵读宝藏。”白雄尊者道:“真经功德真乃人天利益,众生得见闻,果是万劫难遇。但来取之易,而去之不难,只恐人情视为轻易。所以唐僧们来,也使他万苦千辛,真经去,也显出许多灵应,方为济度众生。只是道路多逢妖怪,佛言不遇妖魔,灵应何见?况路途本无妖魔,众等种种防御妖魔,即生种种妖魔。汝当传谕众圣,谁肯保护真经,与比丘众等助些道力,莫教他逢妖作怪,自己先动了妖怪机变,则行道坦坦,何妖作耗也?”

尊者奉旨,即传与众圣,当时就有比丘僧四大众说:“当初我等一个比丘,法名到彼,领了如来旨意,保护经文,去日已久,尚未见复命,我弟子等愿前去助些道力。”尊者道:“经文到处,灵感异常。汝等但去暗试他四众,看他那志诚的,可常守志诚不变?老实的,可始终老实不差?恭敬的,可朝夕不违背怠慢?只是那机变存心,狡诈百出,若用之驱邪缚魅,亦当引之崇正,莫教机里生机,变中用变,则道路自然无妖魔阻拦真经矣。”四大比丘听了尊者传谕佛言,即时驾一朵祥云,早到了车迟国地方。料唐僧必由国中过,乃按落云头,径到智渊寺来。

长老正在方丈料理僧纲司事,忽然山门外进来四众僧人,长老看那四众僧人生的相貌非凡,庄严出众,怎见得?但见:光溜溜发皆削剃,丰伟伟貌尽方圆。袈裟偏袒右边肩,宛似阿罗体面。更有一宗出众,威仪举动庄严。但看他开口个中立,眼下圣凡可见。

长老见了,忙迎出方丈,请入中堂。

那四众僧人进了中堂,向殿上圣像前瞻拜了,下得殿来,才到方丈房中,与长老叙礼坐下。长老便问:“四位师父何来?”

四僧答道:“自灵山下来。”长老听了道:“老师父只说个灵山,小和尚也只耳闻来路却远,我这里昔年东土有四众圣僧,向灵山求取经文,已知到了灵山,取得经文,如今将次到来。当年去时,由我国中倒换关文,朝谒国王,留下莫大功德在这寺中,我等欲报深恩,只望圣僧前来报谢他恩,借阅取来的宝藏。但恐近日东土大路新开了近便一河,地方造有船只,圣僧若取便往近路去,我小僧此处空望一番。”僧人听了道:“唐僧师徒,果是灵山取得经回路,已将次到此,长老如何便得知?”长老道:“小僧有一推测妙算,料他必要来。”四僧听了笑道:“长老神术一至于此?我四僧借你一推测,从灵山到此何事?”长老听说,只得起动年月日时,排下吉凶消长,他推测了半晌,只是思想不言。那四僧个个端坐,却是何说,且听下回分解。

总批:

众妖鹊只思量要看经,放着一个老鹊,正是无字真经变。

第七十回 长老推测施妙算 行者开封识怪情

诗曰:

万事于心要志诚,志诚真可对神明。

豚鱼有觉犹能格,金石无情亦可倾。

恭敬须知为进步,虚张定是失真情。

人能举动循天理,变怪妖魔永不生。

话说四大比丘闭目端坐,存了一点不偏不倚、虚空无我之心。那长老左推右侧,那里推测得出,思思想想,没了主意,便走下席来道:“四位老师父,莫非是圣僧?小和尚推测不来。”四僧开眼道:“长老,你既不能推测,料妙算也没处着力,我闻那唐僧们但以志诚恭敬,向灵山取了真经回还,俱照大道行来,他自然由新开近路,从河觅舟而去,你却有何妙其使他必进城到你寺来?”长老说:“我小和尚已有一封袋付迎接的僧人前去,若是那圣僧不肯进城,见了封袋内说的情由,他必然不辞远道。老师父,我既是个妙算,要动他来,这机微怎先泄的?只待唐僧师徒来时,四位师父自知也。”长者正向四僧讲论,只见山门外走进两个僧道来,见了四大比丘,大家呵呵大笑起来。比丘僧到彼与灵虚子便问道:“师兄不在灵山听法,却远来到此何事?”两个只问了这一声,那长老在袖中占了一课,便推测着了,忙下阶来,望着众比丘深深稽首拜礼道:“凡僧俗眼,不识菩萨降临,有失焚香迎接。”众比丘见他识出,乃说道:“长老这会推测入灵,总是我等几微先露了与你,你既知我等,必然知我等此来何意。”长者袖中又占一课道:“四位菩萨乃是照察取经僧人一路回还诚敬与否,若是诚敬,自然妖魔不敢犯,若是不诚敬,只恐邪怪横生。”四僧说:“长老,你便再传一课,推测这取经僧人诚敬与否。”长老道:“菩萨,弟子这推测只占得现在事情,若是那诚敬与否,乃在取经僧人之心,这心变幻无常,举动顷刻,须是试他以事,看其应答何心,然后方知。”四僧听了道:“果如长老之言,我等特为取经僧人到此,不知他心急如何?”灵虎子道:“我弟子一路同到彼师兄前来,唐僧志诚仍守不变,八戒老实,沙憎恭敬,依旧不差。无奈途次妖魔自外来犯,孙行者不得不以机变灭之,便是我两个时或助他们些法力,未免也入了一种机变。自知这方寸几微不胜机变,堕了罪孽,只为保护经文,不得已耳。方才路过前途庵堂,见两个和尚奉长老差遣,迎接圣僧。他道长老妙算,有一封袋,只等孙行者到来,不肯进城,方拆了看,其中有必使他进城到寺之计。我等欲要封袋一观,两个道:机难先泄。不知此袋中长老何计算之妙也,我两个原有保护真经之责,故到此探听,长老必要唐僧师徒进城到寺,何事相干他?若系报他首年来时破妖救僧之德,此为一端私情,叫他师徒又远转了百里程途,其亵慢真经,过在长老;若是有甚妖魔作耗,思想孙行者毫毛救难的神通,他如今不比昔年了。”长老听得个孙行者不比昔年,大惊问道:“孙行者自来谁不知他名叫做齐天大圣,降妖灭怪保唐僧的神通广大,怎么如今不比当年?”灵虚子道:“长老你实是不知,他自

唐僧到彼岸,宝藏已求来。

无用金箍棒,空余机变材。

慈悲福地种,方便法门开。

若说拿妖怪,推聋装哑呆。”

长老听了灵虚子之说,暗欢喜道:“我正要今日的齐天大圣,不比着年,想是他师徒求取了真经,信受奉行,一心只是保守经文返国,不管一路妖魔生事。想我生事扰害寺僧,若是他齐天大圣过此推聋装哑,坐视不顾而去,也不费我差僧远接之意。”灵虚子看了长老暗自裁怀,乃向比丘僧说:“原来长老这暗喜心肠便是妖魔,但不知他何等情由,来寺做住持长老。若是扰害寺僧,我们当为寺僧驱除,使唐僧们经文好生可去。”乃向长老问道:“你欲接孙行者到此,想是叫他驱除妖怪。不知这妖怪是甚样精灵?在那里生事?”长老道:“我弟子若说出来,便是那锦囊封袋儿中妙算,非是妙算,乃是求齐天大圣师徒们远转一程,莫要往那新开的河路一带前去。那新开河路一直东行,乃是我弟子寺中众僧的俗家住居在彼,且多有出场田地,一年租税米谷倚靠为生。不知自从近日开了通路,生出许多妖怪,把稻谷尽数残伤,青天白日还要迷昧往来行人,我寺众僧大受其害。封袋中实是开载这些缘故,要报齐天大圣昔日救寺僧之恩,今日求了经文回来,宁可远转一程,讨个平安道路回去。”灵虚子听了道:“长老,你这是个报恩好情,却怎说是个妙算?”长老说:“我弟子若不封个秘密袋儿,只恐他不肯听信前来。”灵虚子乃向众比丘道:“长老果然妙算,那孙行者听得封袋之言,定然进城。到彼师众欲试其初心诚敬,我与到彼师兄已知久矣;师众不信,当往前途再试。此长老处让他迎接唐僧到来。”四大比丘与比丘到彼僧即离寺门,那长老敲动钟鼓,聚积寺众,齐拜留众位菩萨少住鸾驭,愿献香斋供养。众比丘道:“留以待取经僧人。”乃驾云乘空而去,这寺僧个个望空瞻拜道:“爷爷呀,活菩萨临凡。”

却说众比丘登了云路,乃向灵虚子道:“优婆塞道兄,你知这长老推测妙算么?”灵虚子道:“我弟子略知一二,因方才见其暗喜心肠,只恐这长老是个祆魔。”众比丘道:“分明是一个妖魔,他怕孙行者路过他地方,定要为地方方便,驱除精怪,故设个计较愚哄唐僧们不往他处走。”灵虚子说:“师兄们既知为妖,就当剿灭他,如何放他推测计算唐僧?”众比丘道:“师兄,你有所不知,我们是奉佛爷旨意,来察取经僧人唐僧师徒诚敬。这妖魔倒有灵机占测,正要留他以试唐僧们道行。若是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