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隋-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房彦谦加入,说明太子对房彦谦已经完全信任,他也有一个很好的助手。

房彦谦在旁边听得暗暗纳闷,暗衣卫是什么组织,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杨勇看出他的疑惑,转头道:“吕卿,你将暗衣卫的具体情况和房卿解释一遍。”

“是!”

房彦谦听完吕沐霖对暗衣卫的介绍,惊讶的张不开嘴来,这个黑暗中的组织最核心只有四人,但是四人下面,成金字塔分布全国。已经膨胀到了近二千人地组织,如果加上外围人员,更是高达万人,这样一个组织每年需要多少费用,一旦脱离控制,对朝庭不利。又会掀起多大风浪,太子是如何维持这个庞大组织运转?

尽管房彦谦有太多的疑问,但这些只能暂时埋在心里,他心中也有几分感动,太子无疑是已对他绝对信任,否则一旦暗衣卫的情况泄漏,马上就会涌起一场掀然大波,太子能否保住储位都是一个问题。

等房彦谦对暗衣卫大致有个了解。杨勇让房彦谦对暗衣卫发布第一个命令:命令暗衣卫立即在卢府和虞府加派人手,严密监视。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好!好!丘迟不亏文才斐然,仅以一封信为梁得一大将,数万精兵!”大隋皇宫御书房内,杨坚手捧着一幅大字,边念边赞赏不已。

前面四句描写江南景色的句子出自于《丘迟与陈伯之书》。陈伯之为陵(今江苏》。封丰城县公。梁天监元年(502率部投降北魏,天监四年(武帝命太尉、临川王萧宏率军北征。萧宏便命记室丘迟给陈伯之写了这封劝降书,信中从南北战场形势。双方军事力量对比,个人的前途和他目前危险处境等方面着笔,不仅有晓以利害和大义的正面劝告,更以江南春天地美景和浓郁的乡情引动对方的故国之思,文辞委曲婉转,声情并茂,陈伯之见到信后,率兵归降。

只是真正让这封信名声大燥的却不是这封信所取到的作用。而是书中这四句对江南景物的描写深得人心,才引得人人传诵。

“皇上是想一统江南了。”旁边的皇后独孤伽罗轻轻的道出了杨坚地心思。

现在已是开皇七年的三月份了,经过七年的治理,大隋已经兵富民强。官府在册的府兵共计一百五十万之众,库存的粮食足够军队三年所用,府中的制钱、兵器、甲杖堆积如山,和开国之初相比,何止富了十倍。

隋开皇五年,杨坚又接受工部尚书长孙平的建议,在州县设仓建储,开义仓先河,义仓又名社仓,由当地人管理,在每年收获季节根据各地收获粮食的多寡,劝百姓拿出一定数量的粟或麦子交到里社,由里社建造仓储存起来,并随即推选社司执帐检验。每年收储,不使损坏。倘若哪一年收成不好,遇上灾荒,即开社仓以粮食赈给。

义仓建立后,即使遇到灾年,除了官府的赈济,百姓可以先行救济,使得百姓大大加强了应付各种天灾地能力,义仓仅仅建立两年,借两年大隋风调雨顺之光,仓中所储的粮食已有五百万石之多,只要不是特大灾害,无需官府赈济,百姓即可自救。

大隋能够如此兵富民强,太子所建的农学院功不可没,这数年来,农学院推广良种,提高农耕,改进工具,做出无数成绩,北方虽然农耕技术成熟,但各地良莠不齐,在农学院没有建立之前,各种亩产最高有四石,而最低的却是半石不到,平均下来,亩产大约维持在二石左右。

而去年根据户部的统计,亩产最高的地方已达到六石,而最低地农田也有一石半左右,一石以下的农田要么经过改造提高产量,要么引导百姓迁移,将这种低产量的农田抛弃,虽然由于推广的原因,平均亩产只提高半石,千万不要小看这提高的半石,大隋已开垦的耕地超过了一千二百万顷,合一亿八千万亩,每亩提高半石,全年的产量就增加了九千万石。

而且由于工具的改进,一个成年男子能耕种地土地比以前还有所增加,这样进一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加,粮价必能下跌,做工越来越有利可图,工和贸易中,大隋境内一片繁荣,无论是人口,兵力,富裕,都与对南陈呈压倒性的优势。

在边境中,北方突厥地分裂非但没有愈合,反而越走越远,东西突厥攻伐不休,双方仇恨越来越大,东突厥已彻底向大隋投靠,西突厥虽然愤慨。但由于有东突厥地阻隔,西突厥对大隋也无可奈何,西北的吐谷浑虽然野心勃勃,不过,在开皇六年

杨爽和晋王杨广亲自领兵攻击下。吐谷浑受到大隋至少数年内,吐谷浑对大隋边境无力进犯。

国内,边境形势如此之好,可以说,大隋一统江山的时机已经成熟,难怪杨坚会将丘迟描写江南的句子拿起来朗读。

听到独孤氏的话,杨坚将字放下。微笑道:“还是皇后明白朕地心思。”

独孤氏眼珠转了一下,道:水网密布,不利骑战,若要一统南方,宜速不宜久,否则若是打上数年,即使一统,江南也会破败不堪,而且将大隋数年积累的财富消耗一空。实为皇上所不取,贺若弼,韩擒虎都是一时人杰,又对南陈熟悉,任何一人都可以做灭陈统领人选,可是正因为两人都可以做。皇上可是反而拿不定主意?”

杨坚赞许的望了皇后一眼,叹道:“不错,若是命贺若弼统军灭陈,韩擒虎必定不服,若是命韩擒虎统军灭陈,贺若弼必定不服,一旦两人互相争功,朕恐灭陈大计就要毁于一旦。何况此仍灭国之功,又岂可交于外人。”

“既然如此,皇上何不令二人都为副将,另命一人居中调停。如此,贺韩两人都能人尽其力。”

另命一人居中调停,让贺,韩两人相互竞争,当然好,只是这个居中调停的人更加不好选,若是这个人不能令贺韩两人服气自然不行,要让两人心服,除了皇帝自己就只有太子最合适,只是太子无论在朝在野都已有巨大声誉,再将统一之功加到太子身上,杨坚不由摇了摇头。



“皇上担心主帅的人选,卫王如何?”独孤氏看出杨坚的犹豫。

杨坚顿时眼睛一亮:“卫王,不错,朕怎么差点把卫王忘记了。”

大兴城外数十里的皇家猎场,此时尘土飞扬,马嘶犬吠,上百名军士正驱赶十数只惊恐不安的野羊,野鹿向中间赶去。

在包围圈一个小缺口内,两名二十余岁地青年却没有随军士一起行动,而是手持强弓,端坐在马上,其中年龄稍大,大约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仪容俊美,颌下胡子修长发亮,看着被赶得东奔西逃的猎物脸上露出了笑容,另一人年龄稍小,才刚刚长出胡须,大约在二十岁左右,论起俊美,却是不如年龄稍大之人,相同的是两人身上都有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势。

正在此时,一头壮年母鹿在军士的驱赶下慌不择路的朝两名青年的方向跑来,两人几乎同时张弓搭箭,只是进入射程后,年龄稍大一点的青年嘴中咦了一声,却将已对准母鹿的长箭放了下来,另一人见此,也将长箭放下,任由母鹿从两人身边数米远地地方一掠而过。

这头母鹿大难不死,跑出数十米外后才回头疑惑的看了看两名青年一眼,仿佛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逃出了包围圈,只是看着前面再无人影,马上撒开四蹄,转眼消失在丛林中。

“太子为何不射?”年龄稍大的青年开口问道。

“王叔又为何不射?”年龄稍小的青年反问。

这两人就是当今的卫王杨爽和太子杨勇了,这数年,杨爽常年出征,杨坚不放心太多兵权掌握在外姓将领手中,要掌握更多兵权,唯有给自己地儿子更多立功的机会,只是晋王也好,秦王也好,毕竟年龄都不大,难予独当一面,这就需要杨爽这个杨家最善战之人为各王指导,杨爽也不负皇帝所望,面对突厥人也好,吐谷浑也好,数次出征都是大胜而归。

杨爽虽然和各王接触更多,其中更是数次杨广一起出征,但杨爽与诸位侄子的关系还是和杨勇最好,每次回到京城,打猎时都不忘拉上杨勇。

听到太子反问自己,杨爽笑了起来:“本王不射这只母鹿当然是因为看到母鹿肚子微隆,怀有小鹿。”

为防止对猎物赶尽杀绝,春猎时有诸多规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杀明显怀孕的母兽,不杀带小兽的母兽,先前那只母鹿若不仔细观察,根本不象有孕,何况肚子微隆,也有可能是这只母鹿吃得太饱,杨爽要射,无人敢微辞。

听到这条理由,杨勇愣了一下才道:“王叔南征北战,杀人无数,勇还以为王叔早已心硬如铁,没想到对一只母鹿有如此仁心。”

“本王杀人,那是这些人对大隋不利,为了大隋江山,无论死伤多少人都在所不惜,此鹿对江山无害,即使错放也无关紧要,倒是太子不射此鹿,却让叔王不解,莫非太子也看出这只母鹿有孕才放下弓箭?”

人命不如鹿命,杨爽说得很自然,杨勇也没有听出不对,展颜笑道:“王叔不射,自有王叔的理由,勇信任王叔,自然也跟着不射。”

杨爽没有想到是这条理由,听得也是发愣,伸手拍了拍杨勇肩膀一下,语气严肃起来:“太子,此鹿可丢,有些鹿却是万不可丢,无论何人要抢,太子万不可退让。”

秦失其鹿,天下逐之,杨勇听出杨爽话中之意,等于明白无误的表示了对自己地支持,心中不由一喜:“王叔放心,让不得的东西,勇自不会相让。”

说完,杨勇已是弯弓搭箭,只听“咻!”的一声,前方一只公鹿轰然倒地,公鹿美丽的脖子上长箭发出轻微地颤动,鲜血很快将鹿颈染红,这只公鹿四蹄还在不停的挣扎,想要起身,只是杨勇的箭射得又深又准,公鹿的挣扎只会加快它的死亡。

“好箭法!”杨爽赞道,手中的长箭对准了另一只驱赶过来的公鹿。

第七十九章 梁主进京

家猎场猎物丰富,杨勇和杨爽两人半天时间已经射了物,除了一人射了一只公鹿外,多是野羊,子,至于一些兔子,野雉之类的小猎物,两人都都是懒得动手,留给护卫们猎捕。

打了这么多野物,杨爽却是不满意,这处猎场不但有野鹿,野羊,还有虎、豹、熊等猎物,如今不要说猎虎,豹,熊之类的猛兽,就连一只野猪,野狼都没有猎到,如何让杨爽满意。

“太子,走,咱们往林中深处看看。”杨爽说完,策马朝林中走去。

杨爽如此兴致,杨勇自然不便反对,正要跟上,突然身后的刘虎指了指后面:“殿下,有人过来了。”

杨勇闻言转头向后,果然数里外有三骑飞快的向众人打猎的地方赶来,这里是皇家猎场,离最近的官道也有十余里,普通人根本不能进入,偶有百姓偷偷摸摸进来打点野味也不敢骑马飞奔,进入猎场太深,否则被守卫猎场的军士发现,轻则要挨上十板,重则流放。

“来的是谁?”杨勇自言自语了一句。

刘虎眼尖,已然看清马上骑士的衣着,回道:“殿下,中间那名好象是小黄门。”

小黄门在汉朝时为低于黄门侍郎一级的宦官,秩六百石,掌侍左右,受尚书事。上在内宫,关通中外,及中宫以下众事,在大隋特指皇帝差遣出宫传旨地太监。听刘虎道来的是小黄门,杨勇连忙唤住前行的杨爽:“王叔,且慢,有小黄门过来传旨。”

杨爽惊讶的拨转马头,今天恰逢休沐,照例百官都不用上朝。莫非发生了什么紧急事情,皇帝才派人追到猎场。

三人带着滚滚风尘来到近前,见到杨勇和杨爽两人,三人一起勒马,马儿立起前腿,律律大叫,两边骑士顺利跳下马背,中间的小黄门却差点摔了下来。两名骑士连忙一左一右才将小黄门的身体扶住。

三人身上都是大汗淋漓,小黄门脸上更是青红不定,受到了不小惊吓,他没有下马,只是在马背上欠了一下身:“参见太子殿下!参见卫王殿下!”

杨坚吸取大汉后期十常侍乱政地教训,隋朝宦官权力极小,虽然杨勇和杨爽两人都在马上,这名小黄门不下马拜见也极为失礼,杨爽不满的哼了一下,还好杨勇没有在意。抬手道:“免礼!”

“是,多谢太子,多谢卫王,皇上有旨,急召卫王进宫。”被杨爽一哼,小黄门的脸又由红转白。吓了一大跳,卫王是什么人,十三岁带兵,如今纵横疆场已有十二年,剑下不知斩过多少敌将,若是惹卫王不高兴,杀他一个小黄门就象杀鸡一样容易,他才想起一时心急。忘了下马,此刻补救已经来不及,连忙将皇帝诏令说出。

杨爽听到皇帝急诏自己,将小黄门失礼之事丢到一边。急忙道:“可是有什么大事发生,只是急诏本王还是连同太子一起?”

小黄门摇了摇头:“回卫王,皇上只是传诏王爷,有无大事发生,奴婢并不清楚。”

杨爽松了一口气,既然皇帝只要求他进宫,那就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只是心中奇怪,自己出来打猎皇帝应当知道,有必要派小黄门到猎场传旨吗,转头向杨勇道“太子,皇上急诏,叔王只有先回去了。”

杨勇点了点头:“王叔好走,等下勇回去后会将派人将猎物送到王叔府上。”

杨爽哈哈一笑:“别的猎物也就罢了,两只鹿你可要分叔王一只。”说完,杨爽一夹马肚,已是领着护卫奔下山,向前急驰而去,那名小黄门连忙调转马头和两名禁军一起追在杨爽后面,小黄门调头时,杨勇分别看出小黄门脸上闪过一丝痛苦的神色,顿时恍然大悟,这名小黄门必定是平时少有骑马,来时赶的太快已将大腿擦伤,难怪传旨时没有下马。

杨爽一走,杨勇也失去了继续打猎的兴趣,他多少对父皇急诏卫王入宫有点好奇,马上吩咐东宫护卫收拾猎物返回城中。

皇家猎场位于大兴城东南,离城大约十五里左右,面积比大兴城还要大的多,从猎场走上官道也差不多有十几里,从猎场出来,一行人纵马奔驰,倒也没有费多少时间,走上官道后,面对来来往往地行人,杨勇和护卫不得不放缓马步,随着人流慢慢向前。

这些人多数是南来北往的商人,大兴城人口已接近百万,又几乎汇集了全国的大户,百万人口的供给何等巨大,大兴城本身无法完全自产,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大米,茶盐,瓷器等物从水陆两道运往京城,而京城也有不少物产外销,其中最大宗的莫过于纺织,自从农学院改进纺机后,京城最先受益,涌起无数织厂,这些织场生产的绸缎,绢布不但满足京城所需,而且还大量往外运,使得京城进一步繁华。

杨勇骑在马上,任由马带着自己行走,目光转向道路两旁,三月的长安不算太暧,空气中还能感觉得许多凉意,官道两旁的小麦早已感受到春意,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全都尽情舒展着绿油油地叶子争夺阳光,入眼处尽是一片绿色,在绿色的麦田中,还可以看到一些勤快的农民弯腰在农田中清除杂草。

尽管杨勇没有打出自己太子的仪仗,但看到这队全是高头大马,腰悬长弓,刀剑,马上还挂着着各式鲜血淋淋的猎物的军士走来,不需前面地护卫催促,众人就下意识的让到两边,供这队人先行通过。

东宫护卫毫不客气,慢慢将速度提了出来,一路上越过商队无数。很快就到了离城门只有数百米远地地方,护卫正要加速进城,前面突然一阵喧哗,从城中冲出来一队士兵,

进城的民众赶到一旁,接着城门附近百米外都列着两佛要迎接什么人进城或者出城。



大兴城东面共有三门,依次为通化门、春明门、延兴门,由于大兴城东面商旅最为繁忙,平时三座大门都是一起大开,如今三座大门一同被军士把住,正要进出的百姓心中大喊倒霉,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谁有如此大的派场。

东面三门不时没有暂时停止过通行。三门同时禁止百姓进出,一般只有在各个王爷回京或者是迎接大军胜利归来时才会如此,一旦禁止通行,快则半个时辰,慢则数个时辰才会解除封锁。

若是杨勇外出回京,当然可以享受封门的荣耀,杨勇这次只是出去打猎,无疑城门口的这些官兵不是来迎接他地,杨勇向刘虎使了一个眼色:“去,问一问他们迎接的是什么人?”

“是!”

刘虎策马向前。只是刚一接近城门,马上被两名军士拦住,喝道:“什么人,退后。”

刘虎从腰间摸出代表东宫侍卫的铜牌在两名军士面前晃了一下,压低声音道:“东宫侍卫,太子要进城。把你们上官叫来。”

两名军士听到太子在外面,大吃一惊,他们心中虽然半信半疑,却不敢怠慢,留下一人后,另一人赶忙回去报告,不一会儿,一名身穿紫袍的官员小跑到刘虎跟前。一眼认出刘虎,心知刘虎是太子地贴身护卫,刘虎若在,那太子基本可以肯定也在。顿时惊出一声冷汗,没想到这次封门把太子也封到外面。

“原来是刘大人,殿下在哪里?下官理当拜见。”

刘虎看了看来人,能身穿紫袍,至少也是五品官员,只是对刘虎却不认识此人,连忙问道:“大人身居何职,是否可以马上安排殿下入城?”

“回刘大人,下官为礼部员外郎,还请大人稍待,下官要向尚书大人回禀。”

员外郎刚刚为五品,朝中侍郎就有三十六名之多,员外郎人数更多,每年都有变动,难怪刘虎不认识,听到这名员外郎不能作主,刘虎皱眉道:“殿下等着回城,你就不必拜见,尚书大人即在,你还不快让他来见殿下!”

“是,是。”这名员外郎冷汗更是大颗大颗的流了下来,除了皇上,谁能大过太子,若他能作主,肯定立马放行,此时生怕得罪太子,连忙又小跑着下去。

刘虎摇了摇头,他现在的官职是太子直寝,属从六品,却没有必要把一个五品的员外郎放在心上,见这名员外郎下去,估计不久礼部尚书就会来拜见太子,忙退到杨勇身边。

见刘虎回来,杨勇问道:“可知什么人回京城?”

刘虎顿时傻眼,他刚才根本忘了问,那名员外郎自然没有回答,只得老老实实地道:“回殿下,微臣没有问,只知由礼部尚书亲自带队。”

杨勇瞪了刘虎一眼,怪他丢三落四,想到竟然是韦世康亲迎,杨勇更是奇怪,最近没有打过大仗,难道是杨广或者杨秀他们当中有人回京。

没等多久,韦世康已经赶到,正要向杨勇行礼,杨勇连忙抬手阻止:“韦卿不必多礼,今日是谁要回京,搞出如此大的派场?”

“回太子,是梁主萧琮来了。”

杨勇恍然大悟,梁虽然只有巴掌大的一块地方,不过相当于大隋二州之地,只是杨坚即位以来,为防止梁国倒入南陈,一直对梁国进行笼络,每年都要赐给梁国大批财物,还令杨广娶了梁琮的女儿为正室,如今梁国基本已沦为大隋的附庸,但萧琮毕竟还是一国之主,韦世康亲迎也是无可厚非。

“萧琮什么时候到?”

“回太子,信使回报,梁国主和随行大臣现在离城只不过二十里,还有一个时辰左右就可以到。”

杨勇抬头望了一下天色,再过一个时辰差不多就要天黑了,若再等萧琮入城,这外面的百姓恐怕只有天黑之后才能进城,心中不由涌起一丝同情:“既然梁国主还要一个时辰后才到,韦卿是否能将左右两门暂时放开,让百姓进城?”

韦世康一脸为难:“殿下,非臣不知体惜百姓,只是与礼不合,一国之主进城,城门一个时辰前封锁已是紧了,就是殿下要进城,也只能抓紧时间,若殿下晚来半个时辰,臣也无法让殿下进城。”

迎接一国之主入城,必须黄土铺道,洒水相迎,何况还有诸多礼仪需要准备,若是临时封城显然来不及,杨勇只是随口一说,见韦世康为难,也不坚持:“好吧,那本宫先入城了。”

韦世康大松了一口气:“恭送殿下!”

两旁的军士已得到韦世康的吩咐,将道路让开,杨勇带着护卫顺利从中间城门入城,城外百姓见到杨勇等人入城,还以为可以解除封锁,心中大为高兴,只是见到这行人入城后,军士却是毫无撤走之意,只得继续等待。

萧琮进京了,这个萧琮在杨广娶萧妃时都未到京城,这次入京,是否意味着梁国最终并入隋朝,以前有梁国作为缓冲,中间毕竟有一大段江面互不接壤,如今梁国一去,等于隋陈两国彻底与长江为界,如此,必定会打破前线的平衡。

杨勇心头一震,隐约猜到父皇急诏卫王入宫可能和萧琮今天到京有关,难道大隋终于要开始一统南方了。

第八十章 梁国之变

到东宫,杨勇将萧琮入京之事放下,吩咐护卫将猎物到卫王府,其余都送入厨房,今晚东宫加餐,人人有份。

听到这条消息的东宫各个臣属和仆役顿时都高兴起来,东宫扬着一片欢乐的气氛,随着大隋日渐富裕,皇帝对各个王府的限制宽松了许多,一些并非过节的日子也被允许喝酒吃肉,只是普通仆役能吃肉的日子毕竟太少,能有如此多的猎物加餐,当然都十分高兴。

刚刚指挥护卫将猎物分派下去,一名小男孩跌跌撞撞的从里面走了出来,张开小手,笑逐颜开的向杨勇喊道:“父王,抱抱,抱抱。”

这名男孩在三四岁左右,正是杨勇的长子,为云媚儿所生,纳云媚儿和杏儿两女为妃后,第二年两女就同时怀孕,于开皇四年八月和九月分别产下一子,云媚儿所生的儿子先一月出生,取名杨俨,杏儿所生之子取名杨格,只是太子妃依旧毫无动静。

杨俨继承了他母亲的优点,五官精致,笑起来唇红齿白,非常可爱,杨勇一把将扑过来的杨俨抱起:“好,父王抱你!”

只是刚刚抱起杨俨,又有一个童声叫了起来:“父王,我也要抱。”却是杨格听到杨勇回来,也连忙跑出来迎接。

杨勇只得一手一个,将两人同时抱起,云媚儿和杏儿两女跟着出来,两女姿容秀丽。此刻冬季已过,两女都换下了冬季臃肿地衣物,脸上的青涩早已不见,不但尽显少妇风情,还多了一股雍容华贵之气。

见到杨勇,两人连忙叫道:“夫君回来了。”就要从杨勇手上接过各自的儿子。

将杨格交到他母亲怀中。杨勇却仍然紧抱着杨俨,目光落到云媚儿微微隆起的肚子上,轻声责到:“媚儿,你又已怀孕,当心自己的身体,这小子已经三岁,少抱他一下没关系。”说完,还在杨俨的小屁股上拍了一下。

杨俨非但没有哭。反而格格地笑了起来,得意洋洋的望着他的弟弟杨格,杨格大为不乐,在杏儿怀中手脚乱踢,嚷道:“母妃,我要父皇抱,我要父皇抱。”

云媚儿微露浅笑:“夫君还是把俨儿放下吧,不然,等下两人又要闹了。”

杨勇只好苦笑的将杨俨放下,这两个小子现在只有三岁就知道如何争宠。幸亏只有二人,要是更多杨勇恐怕会烦死,杨勇倒是希望现在云媚儿肚子的孩子不是儿子。

江陵梁国,这里已是南方,若说大兴城还会让人感觉到丝丝凉意,江陵已是一片春色。到处是鸟语花香,与北方的小麦不同,这里多种水稻,许多稻田刚刚开始翻耕,过不了多久,农田里就会布满绿油油的水稻。

梁国虽小,但地处黄金水道,江陵的繁华丝毫不小于大兴和建康两地。因为夹在两个强国之间,反而成为南来北往地货物中心,江南上好的宣纸,油墨。名茶,北方的棉布,牛马,都在江陵可以轻易买到,行人在街上,入耳全是各式各样的叫卖声。

入暮之后,白天的暄闹总算过去,只是各个大街小巷小贩的叫卖声仿佛依然未绝,仔细听来,才知是城中各个大户喝酒宴客的声音。

东面一座差不多占了半条大街的豪华府第,里面同样传来了丝竹不绝的声音,偶尔空气中还能听到宛转清脆的女子歌声,府第正门写着“太傅府”三个大字显示了主人地身份。

这座府第的主人正是当朝太傅,当今梁主的叔父萧岩所居,此刻太傅府的正堂,已经年过六旬的萧岩和一个中年人对坐在一起,他们的案几上都摆满了各种佳肴,中间数名女子正在翩翩起舞。

大堂中十数支巨大地蜡烛发出剥剥的声音,将整个大堂照得亮如白昼,这种蜡烛都是由上好的油脂制成,无烟无色,一支巨蜡售价合半石粮食,只有象萧岩这样的豪富之家才会如此奢侈。

这数名女子姿色秀丽,身上只披着轻纱,舞动时白嫩的大腿和股沟时隐时现,甚至连胸前的樱红也没有完全遮掩,舞到酣处,女子脸上已有细密的汗珠,身体裹着的轻纱更是大部分飘了起来,根本起不得遮挡地作用。

中年男子端着酒怀,流着口水用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中间起舞的女子,连酒也忘记喝,萧岩微笑着看着中年男子的丑态,毫不在意。

“这几名女子贤侄若喜欢,老夫就送与贤侄如何?”

中年男子回过神来,心中一喜,只是迟疑地道:“这几名女子仍是叔叔精心培养,侄儿又如何能夺人所爱。”这名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梁王萧琮的亲弟弟,时任荆州刺史的萧献。

萧岩叹道:“叔叔已经老了,即使有心也是无力,倒是贤侄年富力壮,将她们送与贤侄正好,何况就是这份家业也不知能保住多久,叔叔又岂会对几个歌女不舍。”

中间的歌女仍在舞动,仿佛两人所谈根本和她们毫不相关,萧献咽了一下口水,将目光从歌女身上收了回来:“叔叔最后一句是何意?”

萧岩扫了周围一眼,挥手道:“你们退下!”

“是!”正在跳舞的歌女和各个乐手,仆役都鱼贯而出,不一会儿,大堂中只剩下萧岩,萧献两人。

“贤侄可知道为何杨坚要将大王诏入大兴,而在大王走后,又命隋武乡侯崔弘度率军南下,驻扎在江陵身侧。”

“这个,大隋皇帝不是说与大王多年未见,甚为想念,才诏大王入京么,至于崔弘度率军南下之事也得到了大王同意,大隋皇帝生怕大王走后。陈朝会派兵来袭,崔弘度只是为协防而来。”萧献带着不太肯定地语气道。

“嘿,嘿,只是协防吗?”萧岩嘴中发出冷

萧献顿时心慌起来:“难道隋军是想攻打我们,不会,不会。这些年大梁依附于隋,杨坚从来没有起过吞并之意,叔叔,你是不是多虑了?”

“蠢材,这些年杨坚没有吞并我们,那是他一直腾不起手来,这二年来,信州总管杨素在永安大造战舰。崔仲方在汉水大造战舰,而韩擒虎,贺若弼两人每年在南方夏秋两季收粮时大造声势,攻打江南,让陈国只得召集军士迎战,南方无数的小麦,水稻因为缺少劳力白白烂在田里,陈国国力因此大受影响,而隋调集的兵力多属北方,小麦。水稻都要晚收一月,一旦陈国准备停当,隋朝刚好罢战,让军士回去收割粮食,因此隋朝毫不受影响,如今双方国力差距越来越大。杨坚早有吞并陈国之心,又哪会留着梁国。”

萧献眨巴着眼睛,完全被萧岩牵着鼻子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