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御用闲人-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从辽国八百里加急送来的,王钰王大人的急奏。”那太监回答道。
听到王钰的名字,李公公睁了眼睛,接过奏章,自言自语道:“这个毛孩子,能有什么急事?圣上上午蹴鞠累了,正在歇息呢。罢了罢了,这小子倒知道疼人儿,我就替他走一趟。”说罢,向殿里走去。
入得殿内,一路进去,只见赵佶合衣而卧,正躺于软榻之上,似已经睡熟。
李公公见状,不敢打搅,又蹑手蹑脚的想退出去,刚转过身,就听到身后赵佶叫道:“谁啊?”
“回圣上,是奴才。”李公公站定,小声回答道。
“什么事儿?”赵佶翻了个身,面朝里边。
“陛下,王大人送来急奏。”
“哪个王大人?”赵佶似乎睡意正浓,随口问道。
“出使辽国的,王钰,王大人。”
一听是王钰的奏章,赵佶又翻了回来,招了招手,李公公赶紧上前把奏章递上。赵佶接过,展开看了起来。
刚看没多久,突然从软榻上坐起,一时不慎,失手将香炉打翻。他却是浑然未觉,仍旧目不转睛的盯着奏章。
“好!好!祖宗庇佑!朕果然没有用错人,王钰这小子,还真是个可造之材!好!太好了!”赵佶喜出望外,连声叫好。
李公公侍奉赵佶多年,也不曾见他这般高兴过,心里犯了嘀咕,王钰那小子不就是个泼皮破落户嘛,难道还真有本事?
“速召蔡京,童贯进宫!仁庆殿议事!”
蔡京,童贯两人被紧急召进宫中,两人在仁庆殿候旨,不知出了什么事情。正商议间,赵佶到了,两人正欲行大礼,赵佶已经挥手道:“两们爱卿不必多礼,你们看,王钰这小子从辽国发来急件,给朕带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啊!”说罢,让值事太监将王钰奏章送交二人查看。
两人本想,既是天大的好消息,估计是王钰谈成了,岁币的价码压下来了。可奏章一到,两人看后大惊失色,这事儿百年来哪个宋人不想?可又有谁能够办到?王钰这小子如果真办成了,那他……
“看到了吧?辽帝想要迁都,将京城迁往镇州,远离幽云十六州。王钰建议,我朝以租借的形式,向辽人赎买幽云各州。他又说,已经使钱打通了辽国重臣,而眼下辽帝犹豫不决,因迁都一事,耗费巨大。我朝正可以趁这个机会,花巨资买回幽云十六州,不,是租借,租借,哈哈。”赵创眉飞色舞,龙颜大悦。
蔡京略一思索,上前进言道:“圣上,臣以为,此举太过儿戏。辽人不是傻子,幽云各州的重要性,我们明白,他们也明白,断然不会轻易放手。当年太祖皇帝曾经想用巨款赎回幽云各州,辽人一口拒绝。如今百年过去,只怕……”
未待赵佶发言,童贯已经上前说道:“陛下,臣以为,此议可行。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女真人兴起,攻辽甚紧,枢密院得到消息,金兵已经连下数十城。再说,王钰奏章之中,说得清清楚楚,辽帝担忧幽云各州世为汉人所有,如今居民百姓,多为汉人,恐时局有变,汉人反叛。圣上正可趁机勾得幽云十六州,完成历代先帝未尽之事业。”
“爱卿所言,甚合朕意,只是,王钰奏章中说,以租借形式。既是租借,就得有还的一天,这如何是好?”赵佶问道。
“回圣上,幽云各州,素产良马,且向来为辽人战略缓冲地带。只要一到我们手中,便可大兴马政,装备骑兵,如此,则辽人优势,一去不返,租借期满,还与不还,皆在我大宋。臣建议,不管花多少金银,一定要全力促成此事。”童贯道。
赵佶半晌无语,突然一拍龙案:“好!朕意已决!速传旨王钰,督办此事。”
第三桶 第五十七碗 三分天下有其一
奏章一去月余不见回复,辽朝之内,情势瞬息万变。据韩毅多方设法探听,辽帝迁都意愿很坚决,只是苦于没有这笔庞大的费用。耶律大石因为谈判不力,受到辽帝的申斥。而王钰因为打着另一把算盘,所以想方设法拖延时间。今天身体不适,明天宿醉未醒,焦急的等待着宋廷的答复。
这一日,耶律大石一反常态,竟不催促王钰与之谈判,而是盛情邀请参加他们的秋后狩猎。本来这秋后狩猎,历朝历代都有此制度,在于彰显国家的尚武之风,皇帝需要亲自上阵。
王钰与韩毅商议之后,推脱不得,只得答应下来。王钰是个文官,可仍旧也免不了全副披挂,携弓带箭,带着韩毅并几名勇武军士到了西京城南面的猎场。
“大人,辽人邀我等狩猎,恐怕另有所图,我们要小心才是,千万不能造次。”韩毅毕竟为官多年,年纪不大就能做到都虞侯,经验肯定不是王钰所能比拟的。这一点,王钰心里也明白,所以满口应允下来。
那城南外,是一片连绵不断的群山,人迹罕至,山中多飞禽走兽。王钰生活的那个时代,污染严重,哪里还看得到这山青水秀,峰峦叠嶂的景观?一路上四处张望,饶有兴致的观赏着。
“王大人,你看。”身旁骑着高头大马的韩毅叫道,王钰向前望去,心中暗暗吃惊,都说辽兵剽悍勇武,今日一见,果然是虎狼之师。那山下一片平地,左右各一,整整齐齐列着两团军队。只见衣甲鲜明,旌旗漫天,辽军将士个个精神抖擞,杀气腾腾。虽然原地待命,可那股气势,已经让人不敢小瞧了。
王钰他们策马过去时,军阵之中奔出一员战将来,头顶紫金冠,身披熟铜甲,穿一领白色团花战袍,腰上悬着一张黄杨弓,背后一壶凿子箭,骑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正是耶律大石。
“两位宋使,本官在此恭候多时了。”耶律大石一提缰绳,那马长嘶一声,人立而起。王韩二人看在眼里,心中暗自叫好,此人绝不是等闲之辈啊。他话一说完,背后又来一骑,却是耶律南仙,王钰看得眼前一亮,那耶律南仙金凤钗对插青丝,红抹额乱铺珠翠,外着锦裙,内罩银甲,蹬着一双小花靴,手提一柄盘蛇枪。
“白马银枪,好。”王钰由衷赞道。
“仙儿,一会儿你陪着王大人,小心照应,不得怠慢。”耶律大石回头对女儿说道,耶律南仙应了一声,王钰与她搭话,却是粉面含霜,理也不理。忽闻身后马蹄声四起,如狂风大作一般,众人回头望去,只见远外一彪军马飞速奔来,辽帝耶律延禧到了。
待奔得近了,王钰不禁目瞪口呆,耶律延禧绝对是他见过最丑的皇帝。死鱼眼,蒜头鼻,两撇扫把眉,一对招风耳,下巴上稀稀疏疏几缕黄须,如果不是身披黄袍,头戴帝冠,简直就跟汴梁城里那些个赶车扒粪的家伙差不多。
众官翻身下马,跪在地上,高呼万岁,王钰看他不爽,嘴里哼哼叽叽,骂骂咧咧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声势太大,盖了过去了。耶律延禧瞅了王钰一眼,又瞧向别处,漫不经心的说道:“罢了,宋使,今日好叫你知道我大辽的军威,不要心存侥幸。速速谈完,把岁币送来便好,如若不然,朕大军压境之时,就是你灭门之日。”
“狗日的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你都被人打得七荤八素了,还在老子面前装逼。”王钰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却上连声答应。耶律延禧哼了一声,策马而去,狩猎正式开始。早有军士四处敲锣打鼓,把林中野兽惊吓,众人分成几队,各自出战。
耶律南仙引着一队战凰营的女兵,与王钰策马并行,在林中寻找猎物。王钰刚学会骑马不久,不敢赶得太快,耶律南仙也没说什么,只随着他缓慢前行。
突然,一阵山风吹过,有道是云从生龙,风从出虎。那阵风后,一头猛虎从林中扑了出来,惊得众人胯下战马长嘶不已。
“靠,这是华南虎吧!”王钰还是头一次这么近看到老虎,一时有些兴奋。可那股兴奋劲儿还没有过,就发现那头猛虎直扑过来。身后众军士急忙上前,将王韩二位大人护在中间。耶律南仙见状,面露不屑之色,把手一招,手下众女将四处散开,呈扇形围了过去。
耶律南仙在马背之上,张弓搭箭,瞅准那头虎,只见弓似满月,箭似流星,一箭过去,正中虎背。那畜生负痛之下,越加发狂,大吼一声,就向耶律南仙坐骑扑去。
“小心!”王钰忍不住大声提醒道。
却见耶律南仙抓起那柄盘蛇枪,催动胯下骏马,一枪捅了过去。
“好剽悍的女人,谁敢娶她作老婆,只怕半夜都要摸摸自己头还在不在了。”王钰心里暗道。耶律南仙从虎尸上抽出银枪,打马回来,望着王钰,冷冰冰的问道:“宋使,何不露上一手,也让我等开开眼界?”
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明知道我是个文官,你让我舞枪弄棒。王钰也寻思着在美女面前出丑,自己下不了台不说,还得丢了大宋的脸面。好在此时,韩毅替他解了围:“姑娘好手段,我替王大人射一箭如何?”
“尊卑有序,你家大人还没说话,哪轮得到你?南人不是向来讲规矩的么?”耶律南仙冷笑道。韩毅被她抢白一顿,又不好说什么,只能看向王钰。
“好吧,若是别人也就算了,南仙姑娘既然开了口,我就让你见识见识本官的手段。”王钰笑道,耶律南仙半信半疑的看了他一眼,下令众女将驱赶野兽。不多时,林中奔出一头鹿来,惊慌失措的四处乱窜。
“这个太大,重新赶。”王钰摇了摇头。
又过了一阵,林中窜出一只张牙舞爪的豹子来,王钰吓得脸都青了,连连摆手道:“这个太猛!”耶律南仙瞪了他一眼,冷哼一声,心知他是死要面子,不肯服输。
此时,林中又奔出一只野兔,机警的竖着耳朵,王钰一见,顿时眉开眼笑:“嘿,这个好,就这个了,南仙姑娘,可瞧仔细了。”
“大人,千万……”韩毅知道王钰不会武艺,担心他出丑,是以忍不住提醒。旁边响起马蹄声,一队人马冲将过来,正是耶律大石等人,他们勒住马,也要看王钰的手段。只见王钰不拉弓,也不搭箭,却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来。众人一看,不禁有些傻眼,他拿出的竟是一把弹弓。
只见王钰煞有其事,一本正经摸出一颗小石子,长长的拉开弹弓。耶律南仙有意要让他出丑,双腿一夹,坐骑一声长嘶,那兔子受了惊吓,回头就往林冲奔去。王钰大喝一声“中”,将左手一放,只听一声弦响,那兔子被打得蹦了起来,又摔在地上,不住抽搐。
“好!”宋军士兵齐声高呼,韩毅哭笑不得,只能跟着叫好。王钰早知道今天一定有人要看他出丑,昨天就把驿馆院中一棵小树给砍了,做了这把弹弓,他小时候在乡下长大,没事就揣着弹弓打鸟,若是没有鸟打,就打别人家的鸡啊,狗啊什么的,为此没少挨揍。
“王大人好手段,佩服。”耶律大石驱马过来,笑着称赞道。王钰将弹弓一收,随口说道:“哪里哪里,多年不玩,都有些手生了。”
“本官有些话,想与大人讲。”耶律大石颇有深意的说道,王钰会意,扭头冲韩毅使了个眼色,便与他一道,打马向林中走去。
离随从们远了,两人翻身下马,牵着缰绳步行起来。
“大人有话不妨直说,咱们也算是老熟人了,不用拐弯抹角,我这个人就喜欢直来直去。”王钰见耶律大石默然不语,于是开口打破僵局。
“爽快!王大人,这些日子以来,你我谈判数十次,却是没有任何结果。天子震怒,已经申斥于我,再拖下去,不公对我不利,对贵国,恐怕也没有好处啊。”
这事儿王钰有所耳闻,却是故作不知,面露惊讶之色,而后一阵沉默,心思何不借这个机会拿话套他?于是便苦笑道:“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们要价太高,我们朝廷承受不了,钱都送给你们了,我们喝西北风去?再说了,就是喝风,也得老天爷照顾啊,若是遇上没风的天气怎么办?”
耶律大石知道王钰一贯喜欢东拉西扯,逞口舌之快,也不跟他计较,微微一笑道:“王大人何必诓我,想必你起程来辽之时,大宋天子已有圣谕,让你尽量拖延时间吧?这两个月以来,你要么称病不来,要么东拉西扯,胡搅蛮缠,有时为几匹绢,几担茶也要争上半天,莫非把本官当傻子么?”
王钰听他说破自己的把戏,倒也不吃惊,看他一把年纪,在官场上混了这么些年,自己这点手段哪里瞒得过他?于是坦然笑道:“果然姜是老的辣,不瞒耶律大人,我家圣上确有此意。只是你们催得这么急,莫非等着用钱?应该不会吧,你们怎么说也是一个大国,不缺这仨瓜俩枣的吧?”
耶律大石闻言一怔,哑然失笑道:“仨瓜俩枣?不愧是宋人啊,口气就是大,我大辽每年赋税不过区区数百万,连你们十分之一都不到。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么些年来,有一半是靠你们的岁币养活的。再则,最近皇上有意迁都,这笔花销可不是几百万两能够得着的,你说,我家皇上能不急吗?”
“迁都?还有这事儿?”王钰故意问道。
“王大人早已知晓,又何必装?本官虽然赋闲,可在朝中还算有几个朋友,想瞒过我,可没那么容易。”耶律大石轻笑道。此时,两人行至一片湖边,停了下来。王钰许久没有说话,心里寻思着要不要提前给这位辽国代表透个风。可据韩毅讲,这耶律大石在朝中向来是保持中立,朋而不党,谁也摸不清他的态度到底是主战,还是主和。
第三桶 第五十八碗 一代枭雄耶律大石
可他是此次宋辽谈判的辽方代表,如果宋廷批复下来,同意自己的意见。那么还得由他上报辽廷,也罢,就算冒个险,先探探他口风再说。
想到这里,王钰说道:“耶律大人,实不相瞒,本官的确早已经知道贵国皇上想要迁都,将京城迁往镇州,只是苦于拿不出这笔庞大的经费。所以,才逼着你尽快完成谈判,是么?”
耶律大石倒也坦诚,点头道:“不错,迁都一事,耗费庞大,没有数以千万计的银子,是不可能完成的。我也为这事头疼,天子逼我,我就只好逼你了,哈哈。”
王钰察颜观色,适时的说道:“下官倒是有个荒唐的主意,或许能帮到你,只是不知道该不该说。”
耶律大石闻言看向王钰,这位历年来最年轻的宋朝使臣,花样可是比他的前辈们多多了。当下问道:“王大人有话不妨言明,你不是喜欢直来直去么?”
“好,痛快,我的建议如果你们同意,那么不消说一千七百万两,就是再加一倍也未尝不可。”听完王钰这句话,耶律大石突然举起了手,王钰不解其意,疑惑的望着他。
“且慢,让我来猜一猜。”耶律大石笑道,继而放开缰绳,在向另一头走去。王钰见状也放开了马儿,跟在他后面,心里却是七上八下,此举事关重大,说得严重一点,可能会完全改变两国目前的局势。
正当王钰心里忐忑不安时,前面的耶律大石忽然停了下来,伸出手道:“王大人,借手一用。”王钰如言伸出右手去,耶律大石握住他的手,在手心飞快的划着,王钰看清楚了,那是“幽云”两个字。
好个耶律大石!竟然猜透了自己的想法!
“王大人,我猜得对么?”耶律大石微微笑道。王钰突然笑了起来,连声称叹:“耶律大人神机妙算,本官佩服,佩服。不错,我已经上奏朝廷,建议拿出一笔巨款,向辽廷租借幽云十六州。这样既可解决你们的困境,也让我们圣上对天下臣民有个交待。”说到这里,王钰盯着耶律大石,试探着问道:“耶律大人,不知对本官这个意见,你有何看法?”
“租借?这倒是挺新鲜,几千年来还没有过先例。我原本以为你会想买回幽云十六州,这样的话,我劝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我们虽然暂时有些困难,可还至于放弃如此重要的战略地带。可如果是租借的话……”话至此处,耶律大石顿了顿,像品尝美酒似的咂巴着嘴,突然一击掌,大声叹道:“妙啊!妙极!此事一旦成功,你王大人就是大宋开国以来第一号功臣,到时少不得加官进爵,名垂青史。”
王钰有些犹疑,听他的话,似乎已经看透了这其中的猫腻?
“哪里哪里,职责所在,不得不尽力,况且成与不成,还是未知之数。”王钰随口笑道。
耶律大石伸过头来,在王钰耳边轻声说道:“王大人,此举一旦促成,我大辽将永无翻身之日。我们得到的,不过是一笔巨款,失去的,可是整个天下。”
一句话骇得王钰魂飞天外!耶律大石此人心思缜密,高深莫测,辽国有此人而不用,耶律延禧实在是瞎了眼睛。可幸好他没有当政,要不然租借幽云十六州一事就此玩完了。
“时候也差不多了,王大人,走吧。”耶律大石拍了拍王钰的肩膀,领先向回折去。
狩猎结束后,王钰心里有事,马上回到驿馆,闭门与韩毅商议起对策来。
“王大人,辽人今天的举动,你看出来了吗?”韩毅开口就问道。
王钰心里想的可不是这件事情,于是随口说道:“示威而已,让我们见识他辽国的军威,威胁我尽快完成判断。可笑他们那个傻皇帝,竟然当着我的面直接说了出来,简直是欲盖弥章,此地无银三百两。”
韩毅点头表示赞同:“不错,卑职也是这个意思。”
“可我担心的并不是辽国皇帝,而是耶律大石这个人。这家伙可是个老油条,什么也瞒不过他,今天我把我们的设想提前知会了他,这老东西竟然一眼就看穿其中的利害关系,此人不得不防啊。”王钰不无担忧的叹道。
韩毅闻言大惊失色,失声说道:“大人!你……这可如何是好,他既已看穿其中关系,若是在辽帝面前进言,那我们岂不是……”
王钰沉吟半晌,突然摇了摇头:“不会,耶律大石素为辽帝忌惮,虽然身居高位,但一直受不到重用,他的话对辽帝不会有多少分量。而且我看他今天的态度,未必就会把事情说破,我现在倒是担心朝廷里面有人反对此事,圣上如果不批准,咱们也是白忙活。”
正说着,外面有人叫道:“两位大人,朝廷有公文到了。”
两人对视一眼,齐声叫道:“快拿进来!”一名军士手揍一个木匣走了进来,递到王钰手上。匣上用火漆封住,韩毅抽出匕首钻开,从里面取出一道圣旨来,交给王钰。
“好!韩大人你看,圣上批准了我们的建议,让我们全力促成此事,只要辽人同意租借幽云各州,再高的价码也没有关系!”王钰语气之中掩饰不住兴奋之情。
韩毅同样喜出望外,看过圣旨后,向王钰说道:“咱们是不是马上照会耶律大石,让他上报辽帝?”
王钰刚要说话,却突然变了神色,有些犹疑不决,继而摇头道:“不,暂时不要把朝廷批复的消息传出去。仍旧请耶律大石将此事上报辽帝,先看看辽国皇帝的态度再说,这样一来,就算被拒绝,咱们也还有转圜的余地。”
“大人高见!卑职即刻去办!”
“好,对了,你设法将萧凌统那厮请来,我有事情要请他帮忙。”
第三桶 第五十九碗 宋辽从此易位
辽宫,延庆殿。
耶律大石身着朝服,快步上殿。金殿之上,坐着辽帝耶律延禧,三呼万岁后,耶律延禧懒懒的挥了挥手,不耐烦的说道:“平身吧,谈得怎么样了,宋国那小子同意咱们的要求没有?”
耶律大石站起身来,低头答道:“回皇上,谈判仍旧毫无进展,可今日宋使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请陛下圣裁。”
“哦?他们又玩什么花样?朕最讨厌这些南人,一肚子坏水,想方设法算计这个,算计那个,说吧,什么方案?”耶律延禧问道。
耶律大石停了停,方才奏道:“宋使提议,向我朝租借幽云十六州。”
耶律延禧似乎没有听明白,身子往前一探:“什么?”
“宋使提议,向我朝租借幽云十六州。”耶律大石再次大声说道。耶律延禧半天没有反应,坐着龙榻之上神情阴晴不定,耶律大石素知这位皇上喜怒无常,残酷少恩,是以不敢轻言,静观其变。
“租借,这倒是闻所未闻,他们的意思是,暂时借去?日后还要归还?”过了许久,耶律延禧突然问道。
“臣以为,是这个意思,不过这只是宋使王钰的意思,虽然上奏了宋朝天子,可还不见批复。”耶律大石说道。
耶律延禧心里也明白幽云十六州对辽国的重要性,当年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就曾经想用一笔巨款买回幽云各州,被辽国拒绝。后来他的弟弟赵光义对辽用兵,被击败以后宋朝再也不敢对幽云十六州抱有想法。如今又提出来……
“来人,赐座。”耶律延禧突然挥手道,宦官替耶律大石搬去一张椅子,他谢过之后,方才坐下。
“爱卿近来不辞劳苦,与宋使谈判,朕甚感欣慰。国难当头,望卿尽心尽力才是。”耶律延禧对自己这位亲戚的态度,突然来了个大转变。耶律大石似乎并不意外,欠身道:“这是臣应该做的。”
耶律延禧走下殿来,在耶律大石身前问道:“宋使这个提议,卿以为如何?”
“此事,臣,臣不敢妄议。”耶律大石宦海沉浮,几起几落,早已经学会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这是为何?”耶律延禧奇怪的问道。
耶律大石苦笑一声,拱手道:“皇上,臣若是同意,则朝中必有人弹劾臣通敌卖国。臣若是不同意,则又会有人弹劾臣顽固不化,阻挠陛下迁都大业。是以,臣,还是不说为好。”
耶律延禧闻言哈哈大笑,拍着耶律大石的肩膀说道:“咱们是自家人,身上都流着阿保机的血,岂是外人能够左右的?爱卿但讲无妨!”
耶律大石站起身来,又对辽帝一拜,方才说道:“臣以为,此事可行。如今女真人势大,我朝正应该避其锋芒,陛下迁都一议,英明无比。只是迁都耗费巨大,宋朝素来富饶,而且南人好面子,幽云各州一直是宋朝历代皇帝心中的一根尖针。咱们只是租借出去,到时若宋朝天子归还便好,若是不还,咱们大何举兵去夺。”
耶律延禧闻言连连点头,但似乎还没有完全放下心来,吸了一口气,又问道:“若是宋朝得了幽云各州,加以经营,待到羽翼丰满时,如之奈何?”
耶律大石笑道:“臣有一计,可使陛下高枕无忧。”
“哦?爱卿有何妙计,快快讲来。”耶律延禧迫不及待的问道。
“我们可以在条约之上加以限制,宋朝租借幽云十六州,期限不得超过十年,按年给予租金,可以设置州府官衙加以管理,但不得驻军,或驻军人数不得超过一定数量。如此一来,既不会对我朝构成威胁,宋朝想要借幽云各州发展也是困难重重。再则,臣料想,那王钰提出这方案,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宋廷如果批准,也不过是为了挣回百余年来的脸面。宋朝天子赵佶,向来不问朝政,只喜好韵律,丹青,而且信奉道教,自称道君皇帝。这样一个昏庸之君,岂能与我大辽天子相比?”
耶律大石一席话,听得耶律延禧茅塞顿开,心下十分舒坦。他大步走上金殿,背对耶律大石站了半晌,突然回过头来,大声说道:“好!朕意已决!就幽云十六州事,即日与宋使展开谈判。租借期限不得超过十至十五年,驻军人数不得超过五万至八万,最重要的是,租借费用必须一次付清。”
耶律大石心头大喜,跪地拜道:“臣遵旨!”
“耶律大石,朕封你为中书门下平章事,进爵国公,加食邑两千五百户!并授你临机专断权,敢有阻挠谈判事宜者,先斩后奏!”
耶律大石出得宫来,只见满天乌云压在头顶,如大海狂潮一般,风起云涌,让人压抑得喘不过气来。
“从此,宋辽攻守之势易主了……”
接到耶律大石的消息,王钰与韩毅连夜商议谈判之事。耶律大石已经发来一个照会,上面将辽国的条件列得清清楚楚。租借期为十年,每年一千万贯租金,岁币则按“檀渊之盟”定下的规矩照交不误,大宋不得在幽云各州驻军,不得兴办团练等一切带军事性质的组织。十年租金,需一次性付清。
“王大人,这,这条件未免太苛刻了吧?不得驻军,每年一千万,还得一次性付清,实在是强人所难。”韩毅看到这个照会,简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王钰倒是不慌不忙,手揍着茶杯,喝着热气腾腾的香茶,听韩毅抱怨,他笑道:“这只是他们列出来的条件,还得你我点头才算数啊。再说了,不是还有谈判么?就跟做生意一样,讨价还价呗。”
“租借期倒是可以答应,租金却太贵了,而且不能驻军,一次性付清这两条绝对不行,欺人太甚了。”韩毅忿忿不平道。
王钰闻言摇了摇头,拿起那本照会又看了一遍:“不对,租期咱们得使劲往上加,租金得使劲往下压。既然耶律大石都看得透这里面的猫腻,那辽国朝内必然还有其他人也看得出来,咱们如果就按十年这个期限去谈,那他们一定会知道咱们租幽云十六州别有所图。一切都按照常理来办,这样才不会引人疑心。也尽量给耶律大石减轻压力。”
给耶律大石减轻压力?韩毅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正要开口询问,王钰却已经吩咐道:“韩大人,我有一件事情要请你去办。”
第三桶 第六十碗 唇枪舌剑为国争
“大人尽管吩咐,卑职一定办好。”自从王钰把功劳让给韩毅一办之后,他对这位年少的上司已经十分尊敬。
“我看你那屋里,还有些金银珠宝吧?估计折合白银有多少两?”王钰问道。
韩毅粗粗估算了一下,估计有接近百万两之多。
“嗯,好,你去找姓萧的,但是不要给他太多的钱。让他帮忙邀请辽国朝中的一些主和派,必须要是他信得过的,不然出了事,咱们讨不到好,他也别想活命。然后把这些钱统统撒出去,不要舍不得,咱们丢的是钱,得的却是一座金山。这事你亲自出面,不要通过姓萧的,我算看出来了,这孙子就是一吃人不吐骨头的狼,胃口大着呢。”
韩毅领命而去,王钰拍打着茶盖,思前想后没有遗漏之处,脸上露面了开心的笑容。
“咦?红秀?红秀,人哪儿去了?来来来,陪我聊聊天,谈谈人生,谈谈理想。”
宋辽两国关于“幽云十六州”租借的谈判,终于开始了。辽国朝内闻此消息,一片哗然,举双手赞成者有之,痛哭流涕,斥责耶律大石卖国者有之。一班前朝老臣,于延庆殿外通宵达旦长跪死谏,辽帝置之不理,一心想敲宋朝竹杠,完成“迁都大业”。
这天清晨,北风呼号,天寒地冻。王钰彻夜未眠,他虽然明白“幽云十六州”对大宋很重要,可这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在经过韩毅详细讲解之后,他才知道,如果大宋得到“幽云十六州”,进可攻,退可守,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此地历朝历代皆为产马基地,大宋之所以百年以来败于辽人,其中非常重要一点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