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极品御用闲人-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罢了!为了王上,老臣就算拼掉了这颗人头又何妨?夫人放心,回去之后,吴用立即联络各卫指挥使以及封疆大吏们。”吴用痛下决 心。
耶律南仙点头笑道:“这就对了,先生到底是明白人。不过,终究不能在成事之前,把动静闹得太大。你只联络这几位,林冲,杨效祖,种师道,范道远,其他人,暂时不要透露消息。”她列出这个名单,全部都是王钰一手提拔起来的死忠支持者。
吴用听后,表示同意,领命而去。耶律南仙一直目送他离去,心中五味杂陈。想当年还在幽云时,自己就曾经建议王钰造反,他当时出于大局的考虑,没有这样做。这一等,就是十几年过去了。现在,无论是天下大势,还是朝中格局,都有了巨大的改变。王钰掌握着绝对的权力,没有人有能力反对他,或者说,没有谁敢反对他。
“我的男人,他终于要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帝了……”
汴京西南,驿馆。这里本是礼部接待友邦使节的场所,完颜亮被押解进京后,安排在这里居住。可这位前金国皇帝,不吃不喝,不言不 语,似乎铁了心要绝食求死。
到底是接待外宾的地方,肯定寒酸不了,这里比起京城王公贵族的府邸来也不逊色。完颜亮的房间更是宽大堂皇,陈设华丽,若不是院中有禁军把守,这里完全就是一处温柔乡。
驿馆的官员苦着一张脸立在门口,眼看着手下把饭菜原封不动的端了回来。
“哎呀,这可怎么是好,万一饿死了,怪在我们头上,可担不起这个责任呐。”
“大人,实在不行,咱们来硬的吧?总不能眼看着他饿死吧?”
驿官束手无策,这位可算是他接待过的级别最高的客人,又是王上点名要求照顾好的,若真有个三长两短,乌纱不保,搞不好还要去岭南吃荔枝。
“王上驾到!”一声高喝,吓得驿官一个战栗。扭头望去,一身便装的王上带着宫里的王都知并几位公公刚踏进大门,院里的禁军将士正向他行礼。
“叩见王上!”几位驿官快步上前,对着王钰大礼参拜下去。
手摇折扇,一身儒雅打扮的王钰看了看那位驿馆侍者手中纺丝未动的饭菜,已经猜到几分,把扇子一收:“起来吧,怪不得你们,人家一心求死。”说罢,领了王欢一行人,踏入庭门。
在完颜亮的房前,王钰留下了几名太监,带着王欢踏入房中。当 时,完颜亮横卧在床上,脸面朝内,背向王钰,一动不动。他身上仍旧穿着女真长袍,污秽不堪,王钰二人进来,他也没有任何反应。
王欢一见,这还了得?你一个亡国之君,脱毛凤凰不如鸡,
谱?我大宋摄政王来了,你居然敢躺在床上装死狗?愤然走上前去,就想把完颜亮给拎起来。
王钰制止了他,也不急于让完颜亮起来,四周一看,索性在身后的椅子上坐了下来,王欢赶紧招呼驿官备茶。
几口清茶下肚,王钰悠闲的摇着折扇,打量着这个已经被打败的对手。他有三大敌人,第一个是耶律大石,第二个就是眼前这家伙,第三个,也是威胁最大的一个,忽图刺。现在,三者去其一,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程。王钰的心情,自然是不错的。
想到完颜亮一直绝食,王钰召过王欢,对他耳语一句。后者随后走上前去,看了完颜亮一眼,见他仍旧闭着眼睛,气色不太好,遂掀起他的长袍,露出小腿来,他的小腿浮肿得厉害。
回头看着王钰,请他示意,王钰点了点头,挥手示意王欢外出候 命。
半杯茶喝下去,完颜亮不知道是睡着了,还是不想搭理他,反正纹丝不动。王钰耐性奇佳,摇着折扇,品着香茗,悠然自得。
“你想以胜利者的姿态看朕多久?”终究,完颜亮还是开口了,声音很微弱,中气不足,一听就给人感觉气若游丝。
“哈,你舍得开口说话了?”王钰大笑。
完颜亮强撑着坐了起来,低头好一阵,似乎这一点点动作都让他感觉头晕。良久,他缓缓的转过头来,目视着王钰。
“王钰,我们又见面了。”
“是啊,我也没想到,没隔多久,咱们又见面了。”王钰笑逐颜 开。这两人上一次见面,就是不久前完颜亮代表金国前来和谈,要求大宋撤军罢战。
“我很讨厌你这一副居高临下的胜利者嘴脸。”虽然亡了国,而且被人俘虏,身为阶下囚,可怎么看,完颜亮也没有要屈服的意思。
“有么?”王钰瞪了瞪眼,“我今天可不是抱着胜利者的心态来 的。再说了,金国战败,又不是因为你,大宋战胜,也不全然是因为 我。”
完颜亮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嘴角不由自主的抽动了一下。他没想到王钰会说出这句话来。
“得,你远来是客,身体又弱,我还是尽量少让你开口吧。”王钰似乎很能为人着想,把扇子放在茶几上,又把衣摆一掀,轻轻垮垮的坐着。
“其实我与许多前次来宋的金国王公大臣谈过,知道一些你的政 策。坦白的说,我很佩服你,我虽然十七岁踏入仕途,但直正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已经是二十好几了。你掌权的时候,比我还年轻。说句老实话,如果金国的底子再好一点,时间再多一点,按照你的战略路线走下去,鹿死谁手,只有天知道。”
完颜亮似乎来了兴致,正想插话,王钰却又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别急,听我说完。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事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去考究原因,也不过是史官们的事情。你我生逢同时,争雄天下,我赢了,运气好,仅此而已,你输了,时运不济,非战之罪。”
完颜亮默然,无言以对,早就听说王钰别的不讲,一张如簧之舌,胜过雄兵百万,看来此言不虚。现在自己倒是相信,他当初真的是凭一条三寸不烂之舌,夺回了战略要地,幽云十六州,遇上这样的对手,谁都会头疼。
王钰神秘莫测的笑了笑,接着说道:“你今天虽然不是金国的皇帝了,但你还是一个女真人,你想过没有,我会怎么对女真人?”
皇帝可以不作,可责任还在,纵然你一身傲骨,可自己的臣民,你不能不闻不问吧?此时,完颜亮不得不放下身段,缓和语气:“我败于你手,无话可说,但希望你可以善待我的族人,百姓是无罪的。至于我自己,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这可不是我说了就算的,这么大一个国家,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按照我的想法去办。不瞒你说,大宋中央朝廷里,有不少人对女真人没有好感,对当年的云内州惨案,刻骨铭心。现在金国覆亡,已经有人在吹风,要报仇了。”王钰这话,怎么听都不像是真的。天下谁不知道,大宋国内,事无巨细,皆决于相父摄政王,谁敢违逆你王钰的意思?
“北方不同于南方,你想把江山坐稳,只能怀柔,别无选择。”完颜亮倒和王钰想到一处去了。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想要北方长治久安,只有一条路可走。
“你这话跟我说没用,你得去跟朝里那些大臣们说。”王钰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完颜亮疑惑不解的望着他:“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你想要替女真人谋福 ,你得出来说话呀,你不说有谁知道?”王钰笑容可掬,可完颜亮已经从他的话里,听出来他的用意了。
“怎么样?现在想吃饭了么?说了这一阵,头昏眼花吧?要不要端上酒菜,咱们小酌两杯,谈谈善后事宜?谈谈汉族女真如何共处?”
完颜亮盯着他看了半晌,最后只能苦笑。王钰一见,拍了两下手 掌:“来呀,把酒席摆上来。”
第九桶 第两百六十碗 契丹人翻脸抢城
郡主,王上来了。”赵出云的贴身丫头,是从八贤I的,仍旧保留着原来的称呼。这时,赵出云正在逗着王战玩耍,见王钰进来,没有像往常那样迎上去。
王战刚生出来的时候,赵出云这个当娘的还在抱怨,怎么生出这么丑一个娃娃。她大概不知道,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差不多都是一个样子,皮肤皱皱的,肤色呈红色,头发也少,根本看不出来什么轮廓。可这几个月以来,王战长得白白胖胖,继承了他父母的所有优点,很是惹人疼爱。
又特别是童素颜,虽然不是她生的,可对王战,她疼爱至极,每天都会过来带带他。相比之下,耶律南仙倒显得冷漠得多,除了当日王战出生,她没来看过一次。
“儿子,来来来,爹抱抱。”王钰一看到儿子,脸上就有了笑容。伸出宽大的双手抱过孩子,一张脸都快笑开了花。那小王战看到父亲,也格格笑了起来,父子二人倒也有趣。
赵出云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平白无故的生出满足感来,所谓有子万事足,中国传统女人一生的使命,就是相夫教子。可这种感觉没有持续多久,她就想起一件事情来。
“王上,金国完了?”赵出云虽然是皇室赵家的人,可一向对政治不有兴趣,也从来不过问,现在突然问起,倒让王钰有些意外。
“嗯,大军已经开始班师回朝了,只有少部分留下来继续扫荡。现在北方辽阔的土地,全是大宋领土。”王钰回答道,注意力仍旧放在儿子身上,不时拿胡茬子去扎他。
赵出云听后,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喜悦来,反而倒有些忧心忡忡。她身上到底流着赵家的血,虽然不懂政治,可她从小生长在皇室,见多识广。心里也明白,王钰的权力一天天扩大,到最后只有一条路可走。
但这样一来,赵家怎么办?他会怎么对待赵氏族人?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一国没有两君,一旦王钰有什么想法,赵家会不会遭遇灭顶之 灾。
“有事?”王钰发现了赵出云的神色有异,遂问道。
“哦,没有,没有。”赵出云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敷衍的回答 道。
王钰见状,笑道:“有事就明说,跟我还打什么马虎眼?”
赵出云一时迟疑,到底还是叹了口气,对丫头说道:“把战儿抱到他大娘那里去,我有话要跟王上说。”
见她如此隆重其事,王钰知道,她想说的事恐怕还小不了,于是把孩子递给丫头,嘱咐她小心之后,在赵出云对面坐了下来。
“气色不太好?”王钰仔细端详着她,又拉过她的手摸了摸,“手也发凉,坐月子不习惯?一会儿叫宫里的御医来看看吧。”
赵出云完全没有心思考虑自己,拉着王钰的手问道:“王上,我们认识十多年了吧?”
噗哧一声笑,王钰被这句话逗乐了。“怪事,你怎么突然说起这件事情?”说完之后,发现赵出云一本正经,也正色回答道:“是,十六七年了。”
“我求过你什么事情没有?”赵出云越是正经其事,王钰越觉得不可思议,这女人今天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好像没有,哎,我说你到底想说什么?你我相识这么多年,连孩子都有了,还用得着遮遮掩掩么?”王钰柔声劝道。
“好,我问你,你是不是想作皇帝?”赵出云语出惊人。
王钰似乎也没有料到她会问得这么直白,一时无言以对,良久,反问道:“为什么这么问?难不成听到什么风声?”
“没有,我只是想知道,你是不是想作皇帝?”赵出云紧追不放。
王钰的神情,终于严肃起来:“你知道规矩,妇人不得干政,这些事情不是你应该过问的。不过我能体谅你作为赵家一份子的心情。”他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因为还是没有给出赵出云想要的答案。
赵出云倒也不笨,避开这个话题问道:“算了,不纠缠这个问题,我只想知道,你要怎么安置赵家?”
这个问题,王钰倒是的确想过,但从来没有给任何人提起,此时见赵出云过问,沉思良久,继而回答道:“我是怎么样一个人?”
这个问题有些莫名其妙,赵出云一时错愕,不知道如何回答。
“哈哈,我做人不至于这么失败吧?连我最亲近的女人也不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王钰哈哈大笑。
“不是,如果要我评价你,我可以找出一箩筐的歌功颂德的话,可这些并不是你想听的,不是么?我虽然是个妇道人家,但我知道,国家是因为你的领导才有了今天,你如果要想怎么样,谁也拦不住,也没有理由拦你。但我是赵家的人,我不能不管赵家的死活。当初,因为这件事情,我替你说话,跟父王翻了脸……”
赵出云的情绪有些激动,她正在调养,身体本来就不好,王钰怕她一时激动,伤了身子,赶紧抚慰道:“好啦
道你担心什么。”语至此处,略一停顿,然后问道I陈桥兵变的典故,你应该知道吧?”
“这是当然,怎么?”赵出云点头道。
“当年太祖皇帝陈桥起兵,进入京城,夺了天下。对柴家,他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厚待有加。我王钰别的不敢说,这点肚量还是有的,不至于像你想的那样。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你放心吧。”王钰这番话,等于明确的回答了刚才的问题,而且也代表着,对赵家给出了一个承诺。
赵出云目不转眼的盯着他,好大一阵之后,像是放下心中一块大 石,自言自语的念道:“这就好,这就好……”
看着她这个样子,王钰突然间觉得很内疚,这个时代,女人本来就已经够可怜了,身为男人的附庸,她们没有地位,甚至没有尊严,却偏偏还要被卷进这些政治风波中来。如果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出云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扰,可这只能是一个奢望。
“出云啊。”王钰声音很轻,少有的这般温馨。
“嗯?”赵出云似乎还沉浸在自己的思潮之中。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对不起你,不应该把你牵扯进来,作我的女 人,比别人要苦,委屈你了。”
赵出云对王钰的真情流露,好像有些讶异,一愣之后,面带疑色的笑道:“不会吧,这还是王钰么?”
这句话却说到了王钰心痛之处,没有人愿意冷血无情,没有人愿意杀人,可问题是,你不杀人,人就杀你。他刚到这个时代来的时候,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存问题,他要活下来。可那些人不愿意让他活,他不得不反抗。
后来,他发迹了,许多人跟着他,他不但要顾自己,还要顾他的追随者。再后来,他掌权了,他的行为不光关系到个人的荣辱,还影响着天下人的兴亡,他能怎么样?当一个谦谦君子么?用“仁义道德”去感化别人么?
颇为落寞的长叹一声,他苦笑着说道:“人非草木,敦能无情?”他当初不过是个一千年以后,无足轻重的毛头小子,他从来也没有想到过,会回到宋代,会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当初那个不谙世事的小伙子,已经完全变了。
他指挥着百万雄师攻城掠地,统领着文武百官治理国家,为了打垮敌人,他用尽了一切方法,不择手段。死在他手里的人,何止千万?都说时势造英雄,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王钰就被环境所改变了。
他还能表露出人性中脆弱,甚至说善良的一面,恐怕就只有当着自己心爱女人的面时,才能够做到。
在见完颜亮的时候,他甚至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就是很羡慕这个前皇帝。因为从现在起,他没有责任了,不必再背那么沉重的包袱了。不必一言一行都小心翼翼,生怕走错一步路。这个时候,他开始明白,史书上说,三国时蜀汉皇帝刘阿斗为什么说那句“此间乐,不思蜀”。
很明显,赵出云根本不能体会到她眼前这个男人此时的无奈,只是见他神色异常,问了一句:“你没事吧?”
“没事,我能有什么事?我是谁?大宋相父摄政王,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哈哈!”王钰笑得很大声。赵出云只能莫名其妙的看着他。
大宋绥靖四年,中央朝廷对如何处置原金国皇帝以及大臣贵族,取得了一致意见,为了北方能够尽快安定,也为了更好的处理民族关系,厚待以完颜亮为代表的女真贵族。册封完颜亮为崇义公,永居京城,享受国公爵位的一切待遇。并追封战死沙场的兀术为勇武公,其弟完颜宗 封为郡公。
所有原金国王公大臣,尽皆封赏,并赐予田宅,使其锦衣玉食,无后顾之忧。册封诏命下达之后,金废帝完颜檀代表女真人上奏谢恩,自称为臣,表示效忠大宋天子。其他各王公大臣,依次上奏,只有完颜亮拒不谢恩。王钰也并未怪罪,仍时常宴请完颜亮,与其共论天下大事。
十一月初,北伐各出征部队陆续回国,上奏陈述出征事宜。王钰大加封赏,犒劳三军。林冲,呼延灼,萧充三人,晋爵国公,其部下也各有封赏,岳飞更是被王钰亲自点名,封为开国县公,独掌一军。
至此,大宋北伐,历时数月,以胜利告终,威风一时的大金帝国,正式宣告灭亡,除蒙古所控制的草原地区外,金国全部领土并入大宋版图。一时之间,四海臣服,万邦来朝,就连久不通中原的日本国,也适时的派出使节,登陆中原,向大宋皇帝上表祝贺。
与大宋保持密切贸易关系的吉兰丹国王更搭乘大宋海商船只,亲自到大宋,受到王钰接见和款待,并赠予丰厚的礼物。
刚刚与大宋兵戎相见,被川军打得一败涂地的吐蕃一部,因惧怕大宋对其施加军事惩罚,主动遣使入宋,上表谢罪,乞为附庸。王钰严辞训斥吐蕃袭扰云南,但仍旧给予了吐蕃特使以相当
海内外诸多国家,借大宋灭金之机,与大宋发展关系。而这些国 家,普遍认为王钰是大宋的领袖,而不知大宋天子姓赵。
从内政,外交各个方面看,王钰若要称帝,时机已经成熟。
中书省,政事堂。
金国方灭,善后事宜千头万绪,可忙坏了大宋最高权力机构的各位大人们。政事堂内,大臣们进进出出,一片繁忙。
王钰坐于公案之前,不停的批阅奏章,一杯清茶放在他面前足足个半时辰,却没有来得及喝上一口。
长长的呼出一口气,他放下手里刚刚批好的一道折子,伸了个懒 腰。
“列位臣工,你们费心,本王要出去透口气了。”王钰笑道,随即起身步出政事堂。他前脚刚走不久,设立于政事堂后面的“五房官”中的枢机房长官快步入内,望王钰公案时,却发现他不在。
“何事?”陆游见状问道。
“陆判,兵部刚刚呈送上来的折子,北方出事了。”那位官员小声说道。可政事堂里还是有人听到了这句话,孟昭走了过来,那位官员赶紧递上折子。
这是一道幽云卫上呈兵部,而后转呈政事堂的折子,展开一看,孟昭这位老相爷神色为之一震,将折子一合,赶紧追了出去。
王钰正站在宫檐底下,背负双手出神的想着什么事情。孟昭一时迟疑,但看了看手中这道十万火急的折子,还是硬着头皮上前拜道:“王上,兵部急报。”
“哦?我就说嘛,哪有报喜不报忧的,该来的总会来。”这兵部急报四个字,分量相当的重,如果不是出现军事危机,不会用上这样的字眼。但王钰听后,却并没有什么异样的反应。
“难道王上已经事先知道?”孟昭奇怪的问道。
“是不是辽军搞什么名堂了?”王钰仍未回头,笑着问道。
“正是!”孟昭不得不佩服,王上居于京中,已知天下事。
“说来听听,他们想干什么。”王钰这才回过身,索性在栏杆上坐了下来。
“是,幽云卫指挥使萧充上奏,月初,各路扫荡金国残余势力的部队,陆续回国。曾与我军并肩作战的辽军,却迟迟不肯退出。初五,辽军突然攻占长春州,驱赶我方驻军,初七,辽军占据泰州全境,威胁黄龙府……”
孟昭正念着,王钰突然打断了他的话:“等等,本王怎么听见的都是我军被驱赶,城池被占据,东北军干什么吃的?手里拿的不是烧火棍吧?”
“王上,萧充在奏章中说,辽军猖獗,他已经率部夺回泰州,与辽军发生局部冲突。并请缨出战,他说有信心率领东北军全歼十二万辽军于境内,但因兹事体大,需要王上授权。”孟昭解释道。
“哈哈,我说嘛,东北军不能是吃干饭的。”王钰笑着摇了摇头。
孟昭见王钰一副全然不在乎的模样,欲言又止,良久还是据实报 道:“王上,臣有一言,不得不说,萧充可是契丹人,辽帝耶律大石野心勃勃,意图重回东方,如果他们里应外合,北方可就……”
王钰却不以为意,摆手道:“这个本王倒不担心,没看到萧充的意见和做法么?如果不是因为他特殊的身份,这件事情他完全可以暂时不起冲突,顾全大局,待朝廷明令下去之后,再作决断。可他没等朝廷命令下去,就与辽军打起来了。这是干什么?是急着向朝廷表明忠心,因为他知道他契丹人的身份,容易让人猜疑。”
孟昭仔细一想,也确是如此,可十几万辽军,在我们国家境内,到底不是办法。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现在仗打完了,要这十几万人马回辽国去,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吧?况且,战前可是有约定的,战后平分土地。
“王上,不会真要分土地给契丹人吧?”
“分土地?凭什么?孟相没有听过‘祖宗基业,寸土必保’这个道理么?契丹人一寸土地也别想得到,退一万步说,我就是分一半土地给他,他守得住么?现在的辽国在哪里?中间还隔着一个蒙古,耶律大石他敢要么?你别看他闹腾得欢,其实是在筹集跟我们讨价还价的筹码,等着看吧,好戏在后头呢。”王钰笑道。
“王上英明,老臣愚钝,没能领会其中深意,惭愧。”孟昭说道。
“耶律大石是个老狐狸,他是不会干赔本的买卖,过不了多久,他就会狮子大开口了。传令给萧充,把泰州让给契丹人,让他们占着。他给我紧守住黄龙府就行了,坚壁清野,我看他能撑到什么时候。”王钰狡猾的笑了起来。
黄龙府只要守住,长春,泰州以北是蒙古人的势力范围,我看你十多万辽军吃什么。这里是我的地盘,你一没有补给,二没有增援,三还处在我的军事包围中,困也困死你。
第九桶 第两百六十一碗 大宋第一位省级行政长官
王上。”在王钰进入资政殿后,文武大臣们依次向
“好,好。”他频频点头,回应着臣工们的问候。今天这次早 朝,他的心情不同以往,或者用沉重以形容也不为过。因为今天早朝的议题很重要,是讨论如何管理原金国旧地。北伐是成功了,地盘也打下来,可到目前为止,北方还处在“军管”状态下。各部队的将帅军政一把抓,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如何尽快的司仪行政,是当务之急。
“王欢,王欢呢?”刚走到上首,与皇叔父摄政王赵颉一同坐下,他就叫了起来。王欢小跑着上得殿来,听候他的指示。
“你去嘱咐一下,让负责记录的史官们今天特别仔细一些。不管是摄政王,还是大臣们的意见,一个字也不要漏,议完之后,本王要亲自过目。”王钰郑重的说道。历朝历代,各种朝会,负责修史记录的史官们都是要记录在案的,这本是常例,他今天着重强调,不难看出对此次朝议的重视。
王欢领命而去,文武百官各按官衔大小排列站好,手持笏板,在行过大礼之后,早朝开始。王钰说出的第一句话,就引起了满堂震动: “列位臣工,今日早朝,咱们把别的事都先放一放,着重商量一下,如何管理金国旧地。为了节约时间,不偏离主题,本王先定下一个基调。其实早在几个月以前,朝廷就已经放出了风声,我们现在实行的道府州县制度,已经不适合实际情况了。好,本王就说到这儿,大家踊跃发言吧。”
这可是目前的头等大事,许多大臣们早就有了准备,一听这话,纷纷从袖口中掏出奏章,准备上奏。
“等等,本王再罗嗦一句。今天,咱们实行一个免责制度。不管是任何人,发表任何意见,都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福王,你的意见 呢?”王钰自己说得客气,但这句话绝对不是罗嗦。有了这个免责制 度,大臣们就可以放心大担的提意见,不用担心触怒谁,得罪谁。
赵颉在朝廷上,一向是个看客,没想到今日王钰居然主动征求他的意见。
“王上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这也的确是当务之急,本王看,就开始吧。”赵颉探过身子,向王钰说道。
“好,列位臣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王钰这话一出来,今天的早朝,算是正式开始了。
有趣的一幕在这个时候出现,同时有四五位大臣站出班来,想要上奏。后面的看到前面的同僚出来,赶紧退回去。前面的人回头一看,后面有人,也跟着退回去,这一来一往,看得上面两位摄政王哑然失 笑。
“王上,福王千岁,臣有本要奏。”第一位出来上奏的,是参知政事商仲扬,他以前是三司使,也就是国家最高财政长官,管全国的经济财政。后来三司被撤销,并入了户部,他被王钰授了一个参知政事的头衔,这几年来,鲜有建树。此番,看来是有备而来了。
值事太监取过他的奏本,呈交到王钰手中,他自己则在下面陈述起意见来了:“臣认为,北方的土地,自唐朝以后,经由外族统治数百 年。当地百姓的风俗习惯,国家认同,早已不是中华正统。如果仍旧施行大宋现在的行政制度,是不合时宜的。臣建议,效仿唐朝的都护府制度,设立北廷都护府,安东都护府,选派得力官员,担任都护使,代表朝廷管理金国旧地。金国原来的行政划分,可以延用,如此一来,可以尽快的稳定局势。”
王钰仔细翻阅着他的奏章,看罢之后,不置可否,转递给赵颉。
“王上,福王千岁,臣认为商大人的意见,不成熟。”此人一发 言,满堂皆惊。本来,大人们同殿为臣,纵然是政见不合,表面上也要保持一团和气。可这位大人一出口,直接把人家批为“不成熟”,火药味相当的浓。看来是“免责制度”给了他信心。
王钰一看,不是别人,就是老相孟昭。
“孟大人,不知道你有什么高见?还望不吝赐教。”商仲扬脸色不太好看,大庭广众之下,被人批评不成熟,换成谁,面子上也过不去。
“商大人,你可知道北方我军控制的领土有多大么?有我国黄河以北两个那么大,这么辽阔的领土,设立两个都护府去管理?权柄不嫌太大了么?自唐朝以来,地方割据势力一直是中央的心腹大患。而且北方地势平坦,直接冲击我大宋中枢,岂能等闲视之?王上,臣认为,还是现行制度较好,道,府,州,县划分清楚,一块一块分割下去,不让女真人有死灰复燃的机会。”孟昭性子刚烈,直言敢谏,这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可问题就是,王钰的开场白,早就已经说明了,现行制度不合时宜,要求变。可他现在居然又提老制度,这不是和王钰对着干么?
王钰倒也没怎么样,点头道:“今天本来也是商议,大家畅所欲 言,不必有任何顾忌。商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