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娱乐初唐-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色的,偏就想着娶大唐的公主,不给公主居然不顾自家还不安稳就那点兵力就想踹岳丈家的门。有这样的女婿吗?公主可不是那么好娶的,这还得看自己有没这个命。
满足了自己要求的李好志得意满的出了宫回家去了,终于可以做会将军了,这感觉真好啊。不过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安排的,明年开春一出去,再回来就要等到年底去了,说不定还回不来了。所以事情都需要安排好,后手还要留足。
李好回到府上就开始给自己名下的各个产业布置明年的计划了,帐目不需要他管,武氏和武女皇加上他培养的那些做帐务的徒弟已经足够应付了。接着就是药物的准备,这步他之前就已经和孙思邈讨论过药方了,现在只是等批量生产。
很快时间到了年底,在所有的产业里面转了一圈,李好发现自己真的不需要过多的操心这些东西了,除了做下计划,其他的每个产业的人员都已经做的很好了,这样也好,让他完全放下心来。只要继续保持这种运作模式,以后就算他不在了依然可以坚持下去的。
新国子监和经济开发区那边也不需要他太多的关注,经济开发区的二期工程已经完工,而且原来计划的目标全部实现,已经开始进入了赢利期。他这个经济开发区和后世的还是有些分别的,并非纯粹的生产区,而是商业生产混合区,所以短期就开始赢利并不过分。
要知道单是一期和二期的卖房卖商铺收入就是一笔不少的入帐了,这里比较靠近长安,而且去长安还方便,有那么多路公交车。买卖房子都有特殊政策,只要证件齐全钱足够就能买到,所以还吸引了不少在长安买不到房子的非商业人士过来居住。
至于这里的商铺就更加抢手了,如同后世的那些大学城附近密密麻麻的商铺一样,大唐的商业精英们也不是傻子。这里有两所大学校,就这两所学校的学院就已经有好几千人了,算上以后每年的递增,单是这群人的消费就不是一笔小数了。加上其他过来的人员,这个经济开发区的人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就由一片荒地变成了拥有十几万人的城市了。
这个地方吸引人的地方还有配套的启蒙学校和第一人民医院,这些都是李好自己掏腰包建的。他把自己的几个孤儿院全部搬迁到这边来了,然后对经济开发区的所有人员开放学校,只需要每年交一定的学费就好了,当然成绩好的学生学校一样有补助的。
学校开始按照后世的学校模式分小学,中学和职业学校、大学。六到十三岁的在小学读书六年,然后升到中学三年后开始出现分流,可以选择去职业学校学一门技术求生,也可以去新国子监继续深造。
第一人民医院分男科女科,都有相应的人员驻守的,除了从道教那边请来的专家会不定时的来医院坐堂之外,这里其他的医生都是李好培养出来技术过硬的孤儿来的,当然这里还少不了那些在神学院研究医术的实习生,以后新国子监的医科开了以后,那些学员也必须先实习一段时间才能正式从业的,这样不仅增加了学员的动手能力还给他们积累不少从医经验。
第一人民医院最出名的事情不是因为他价钱便宜,对于生活贫困的百姓会有免费的药物相送,而是在于这个医院治好了两例特殊的病人而出名的。一例是一个急性肠痈的商人,也就是现在的急性阑尾炎,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种病基本属于没治的那种,当时这家人只是抱着活马当死马医的心理把他送进了人民医院。
恰好那时李好在医院转,看到这个情况,就叫他家人签了生死状后接手过来,然后把自己的几个得意门生叫了过来,给他们上了一堂现代手术课。这可不是他们平时解剖的那些小猫小狗和死人尸体了,这可是真正的活人了。所以这堂课估计让李好的几个得意门生终生难忘了,因为站在一边的他们流的汗比做手术的李好还多。
☆、第九十章 手术一(文)
把病人带到手术室的手术台上后,李好又仔细的给病人做了一次详细的检查:没错,是急性阑尾炎!也就是古代的急性肠痈。而这家医院也确实有一间高规格的手术室和手术台,这是李好自己一手操办的,无论采光还有消毒隔离效果在这个时代那是最好最顶尖的。
其实李好一直都在期待有这么一个机会来向大家展示他的外科手术技巧,让他们对华陀的传说不再视为空前绝后的神迹,也好奠定自己在中医外科手术上的地位,使外科手术能够大范围的推广,让朝廷和道教神学院组织专门的医学人才来对人体内部构造进行探索。
来到这个时代后,他曾经和医馆中的郎中们以及道教的老孙他们对人体结构进行过探讨,这也是解答他心中一直隐藏的一个迷题:中医对人体穴道这么玄而又玄的东西认识那么深刻,为什么对人体的骨骼、肌肉、内脏了解的那么少,外科手术虽然在中医中有很大的发展,但远远不及西方两三百年的发展,这不禁让李好感到十分遗憾。
但郎中们的回答让李好十分的失望,他们只对骨骼和肌肉有一定的了解,对人体内部构造几乎是一无所知,更让他哭笑不得是郎中们告诉他,官府中的一些验尸的杵作对此可能十分了解。在这个时代中,也只有监狱衙门的同行们有机会进行人体解剖,别人如果也来解剖尸体的话,肯定会被人认为是异教邪端抓起来问罪,所以人体内部结构的知识也只是在他们这个圈子里面流传。
就连老孙他们对这个也是一副讳如莫深的样子,似乎对这块相当的忌讳,李好觉得这个有点郁闷,想起华佗同志研究这个的时候只能盗墓取尸来研究就暗暗作罢了,自己虽然是个黑医生,但是还是希望这个国家的医术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看来这个头又得自己来挑了。
所以他很早的就给自己的一些偏向医科的弟子们上一些动物解剖课,甚至还花点关系和钱财从监狱里面买来死人的尸体来展示和解剖,请来那些有经验的杵作来给他们上一些人体内部结构的课。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也不用担心泄密什么的,这些他收养的孤儿对这个神仙一般的先生那是仰慕的紧,谁也不允许别人来伤害他们的先生的。
李好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外科手术将华陀这位医学外科手术的前辈给拉下神坛,同时把自己又推上医学外科手术神坛,让这个时代的人们认识到外科手术的重要性。这个想法已经在他的脑海中思量过很久了,为此他也做了大量的先期准备:
联系了药材商人从他们手中搞到了曼陀罗花,用川乌、草乌、白芷等中草药混合制成了类似麻费散的麻醉药剂;用金盏花、松果菊、山金车花和混合皮硝渣汁、烘陪、结晶得到了消炎粉;自己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蒸馏器,将买来的低度白酒反复蒸馏得到高度白酒用来杀菌。医院的医疗器材中有几整套李好按照自己的印象特意打造的外科手术工具,而完成一个阑尾炎手术对于他来说是完全没有什么问题的。
他可不是菜鸟,也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手术师,他可是有了N次的手术经验的黑医院主治医生。象切阑尾这种手术对于他来说只能算是小菜一碟,以前帮人偷偷疏通输卵管或者取个肾什么的活也没少干,要不然他一个小小的教师凭什么买一套大房子还有供孤儿院的那些弟弟妹妹们读书生活的。
所以李好看到这个送上门来的病人后就意识到自己等待的机会来临了,直接和病人的家属签了生死状准备手术。李好的弟子们听李好这么说都感到十分吃惊:虽然以前先生在他们眼里就是神一样的人物,但是以前从没做过手术。现在看来先生以前教他们解剖动物和死人的时候没有骗他们,他真的有华陀开刀治病的本事!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几个弟子里面居然还有两个女弟子,这很出呼李好的意料,但是也是一个意外惊喜。虽然大唐平常人等的女子可能规矩多多,但是李好对他收养的这些孤儿却没有这些要求。他们比一般人自由多了,学习什么的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李好从来不强制他们做什么,反而根据他们的爱好引导他们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这几个人都是当初上生物解剖课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四个男的两个女的,这些人也是真正完全得到了李好全部医术真传的几个人。假以时日给他们足够的经验后,他们完全就可以成为这个时代世界顶尖的几个医生之一了。现在这场真实的手术就是给他们上最后的指点课了,以后的路就只能靠他们自己走了。
李好让几个门生留在手术室内看他做手术,其他人都在外面等待。李好用高度白酒清洗完手臂和各种手术器具后,其他的几个弟子都跟着消了毒,然后戴上自制的口罩就开始准备做手术了。旁边的一个胆子稍大的弟子忍不住问道:“先生,华陀开刀治病已经失传了几百年,现在我们这样做能行吗?”
李好没有回答他的话,只是将盛在碗中的麻费散给病人服下,不一会儿刚才还在痛苦到嚎叫的病人便如死人一般躺在手术台上,他这才转过身来对刚才提问的弟子说道:“华陀当年给人开刀治病靠的是两样东西,一就是你们刚才看到碗中的麻费散;二是他对人体内部器官构造的了解。有了这两样东西,区区一个手术又何足道哉!”说完便打开盛放手术器具的箱子。几个弟子看到箱子里面那些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奇形怪状的手术器具都惊讶的目瞪口呆,心中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也许先生真的可以治好这个病人!
其实这些器具李好为他们几个每人都准备了一套,以后他们行医难免会用到这些的,第一人民医院就是他们起步的地方,自己可以看着和保护他们在这里成长慢慢成为真正的专家而享誉大唐的。
阑尾炎手术在一千年前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对于一个一千年后中国黑医院走出来的主治医生李好来说,那是个不值一提的小手术,他非常熟练的在病人的腹部开了一个小口子,旁边的几个弟子虽然对开膛破肚的景象有一些准备,但真的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所有的弟子都是满头大汗脸色煞白的坚持站在手术台旁边仔细观看看李好进行手术,有两个状态稍稍好点的就在一边给李好打下下手。
李好抬头看看几个弟子还能站在那里站着看他做手术,心感欣慰,他微微朝朝所有的弟子点点头。但是有几个弟子现在已经没办法控制自己了,只是呆呆的看着病人腹部的刀口。李好也没在意,反而边做手术边给他们详细讲解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和过程,不到四十分钟,阑尾炎切割手术完成了。
李好将从病人体内切割下来的那段盲肠放在旁边一个瓷盘当中,还意犹未尽的对自己的弟子们说道:“给病人做完手术开始缝合伤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全部封死,还要在末端留一小道口让它把体内的淤血排出来!”
在焦急的等待手术完结的病人家属的注视下,手术室的门打开了,令人疑惑的是除了李好神色正常看不出什么问题,他的几个弟子都是满头大汗,脸色苍白脚步摇晃的样子。病人的家属立刻赶到李好的身前焦急的问道:“先生,我丈夫怎么样了?!”
☆、第九十一章 手术二(文)
李好一边脱下自己的手术装备一边说道:“你丈夫应该没事了,不过他还要等一个时辰,等药劲过了,他就可以醒过来了。不过他还要在医馆里面住上几天,等病全好了就可以回家了!你放心,我们不会收你很贵医药费用的,就一些诊费和药物费用的,大家都快回去吧,都聚集在这里对病人不好,等明天他就可以出来看看大家了!”
毕竟李好在这经济开发区里的威望是十分高的,大家听了他的话虽然还有些不放心,但也都慢慢的各自散去,只剩下病人的家属。李好把她们安排在住院楼里面得到一个房间居住,等候她丈夫的康复。
过了一天之后,病人便可以下床走动了,但在李好的坚持下,他还是乖乖的在病床上又躺了两天,等腹部手术创口完全愈合后才开始下地活动。当病人的家属看到自己的丈夫虽然还不能下地走动,但以平常人的眼光来看,病人确实已经好了,剩下的只是需要时间来愈合创口罢了,激动的拉住自己的小孩跪在地下不住的给李好磕头,李好好不容易才制止了他们的行动,安慰了他一会儿后又到前堂去给病人看病去了。
相对于病人的治愈情况好转,李好的几个弟子受到的冲击更大。他们是亲眼看到自己的先生把一个人通过手术从死亡里拉回来的,这样他们对自己的先生更加的仰慕了。不过这当然不算完,当人们三天后亲眼看到病人在他妻子的搀扶下坐在医院的花园当中的时候,长安城中的大街小巷和各处茶馆酒楼就到处传开了:经济开发区的“第一人民医院”里的先生是华陀在世,能给人开膛破肚治病,把要死了的人都能救活……
李好当然不知道外面的造神运动已经像台风一样扫过了整个长安,而他本人和“第一人民医院”正是这场造神运动的中心,他还是像往常一样在经济开发区的管理处,新国子监还有皇家军事学院转转,时间充足的话就会过来人民医院给人看病开药,闲暇的时候指点自己的弟子的医术问题。
开发区的人是最先知道自己的区长能给人开膛破肚治病的,然后就是新国子监,只是这里的人知道了只是对李好的仰慕又多了一份而已,并没有影响到李好的日常生活,甚至李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别人眼中的神仙了。倒是第一人民医院的病人比以前多了不少他倒是知道了。
直到老袁同志带着孙思邈从道教总部风尘仆仆的赶到经济开发区找上李好的时候,李好邀请他们一起在自己的办公室坐坐闲聊。李好喝了一口茶后,对老袁说道:“两位掌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来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吧?”
老袁比较委婉的回答说:“没什么事情,只是好久没有见到郎君了,比较想念,所以今天过来看看你……”
老孙就不象他那样委婉了还没等老袁说完就抢着问道:“这几天长安城城中盛传你这个神医会像华陀一样给人开膛破肚治病,这是真的吗?!难道你之前询问的那些取得了进展?”
李好笑笑说道:“神医不神医,我不知道,但给病人做个小手术到是真的,只要对人体内部结构很了解的话就不算太难了。这件事没有你们说的那么玄乎吧?!”
老袁说道:“敢情郎君还不知道,你已经是长安城的大名人了!现在连长安城的小孩子都知道你是华陀转世!我们也是听到这个消息立刻从道教总部那边赶了过来的。”
李好听后哈哈大笑,老袁会赶过来李好不信,他应该不会很关注这些东西,但是孙思邈肯定会,这位名人李好又不是第一次和他打交道了。笑完对他们说道:“做个小手术就成为名医了?那我大唐以后可要名医满天飞了!”说完走到办公室的书架前把自己这段时间刚刚整理完的一本书丢给老孙。
老袁和老孙两人被李好弄的有些晕头了,尤其那本墨迹未干的书,封皮上用正楷写了四个字:外科正宗。这是李好把明代医学家陈实功的着作给默写下来了,他做完手术后从旁边的人的惊异表情中感到手术在这个时代中实在是有点超前了,搞不好自己会像西方文艺复兴的那帮外科前辈们被送上断头台。
所以他抓紧时间利用晚上和空余的时间把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给整理出来,其中加入了自己二十一世纪的医学观点和一些手术经验,以及一些流传的特例。今天正是这本书完成的时候,老袁他们两人来的正巧。
李好对孙思邈说道:“前辈,这外科手术在外人的眼中是有点神秘,但是在我等内行的人眼里却算不上什么了,如果通过学习训练,不出两年我就能把普通人教成此道高手。”
老孙说道:“这本书就是教人如何做手术的书吧!郎君打算把它在我大唐刊印吗?”
李好说道:“这本书里面详细记载了很多开刀手术的方法,我到是想把它交给印刷作坊刊印成书,但现在你看到没有?这里的一个小手术就能使整个长安都耳熟能详,当成仙术一样。这说明大家对这种治疗方法还很不熟悉,况且给人开刀治病这中间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所以这本书只能先在我这里放着,等今后有机会再说吧!”
老孙说道:“这也是个稳妥的法子,在手术中很容易使病人丧命吗?”
李好耐心的给他解释道:“在手术中什么情况都会发生,只有个别手术才能保证百分百的成功,比如像我那天给病人做的阑尾炎切除手术,这个手术是我十分有把握的,所以我当时敢下刀,否则打死我我也不做这没有把握的事情!连我如此,如果一些人没有得到正规的训练就开始按照这本书上写的去做,那十有八九会出人命的,所以我想办个专门培养手术人才的学校,多培养几个能顺利完成手术的好手,这样就能就治更多的百姓。”
老孙问道:“怎么?郎君打算开门授徒了?”
李好说道:“有这种打算吧!不过有谁肯做这样的事情呢?而且教学用的尸体也不好找,所以我现在还只是打算把我几个有志于此的弟子培育好了再说。”
“我道家神学院也想引进这一门学科,你可不能藏拙。你自己还是神学院的祭酒呢。”老孙没有再吭声,他只是看了眼老袁,老袁立刻就义正词严的和李好说道。
李好笑了笑:“我也想在道教神学院推广这门学科,但是这门跟别的还真的不一样,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学的。这样吧,我也不推委了,你把神学院那边有志于此的人叫到一起,叫他们解剖一些动物。如果能够坚持下来的人或者还愿意学习的人你就把他们统一带到这里来,到时这边可以让他们一边实习一边学习,毕竟这里以后会有现成的实例给他们看的。你们觉得怎么样?”
老孙没有异议,老袁也就没有异议了,但是李好心中在暗笑,但愿道教的那些人比自己以前的那些弟子好点。那些人到了现在只剩几个能坚持下来,可见那些太血腥的活淘汰率还是很高的。
☆、第九十二章 手术三(文)
三人交流完毕后正在一起品茶,聊聊一些别的事情,突然院里传来一阵嘈杂声,李好打开门正要往外面看。他的一个弟子兼人民医院的主治医生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看见李好大喜,连气都顾不上喘了,拉着李好就要往医院跑。
李好有点莫名其妙的扯住了他,房间里面还有客人的。那弟子缓过气后急切的告诉李好,医院来了一个已经难产快死的产妇。因为家中独苗,又知道李好有剖腹救人的神技在身,所以希望李好能够出手把孩子剖腹抱出来。
李好眉头一皱,剖腹产的手术对他来说不是难题,关键是这家人的态度不对,等产妇快死才送过来这不是明显的草菅人命?剖腹产这东西也需要早做决定的;大人的命就不是命了?这个时候送人过来救大人就怕来不及了,灌麻醉药都没那么快的。
不过房间里面可是还有一个妇科高手来的,不知道老孙对这个病例有什么见解。传说中老孙同志在路上看见一口棺材里面还在滴血,他跑过去一问才知道是一妇人难产致死,所以就揭了棺材把大人和小孩都救了下来;这可是真正的神技了,比起李好的那些手术什么的强爆了。
本着救人一命的想法,李好拉着老孙一起往人民医院跑去,一边走一边讨论抢救的措施。不过根据李好的弟子的描述,老孙都犯难了,这产妇估计很难保命了,这让李好感到很失望。但是跑到医院的时候李好发现那产妇还有气,心里还保留着一些希望,立刻叫人把产妇送到手术台,除了两个女弟子其他人等留在外面。连李好自己和老孙也只能从另一边进去进行手术,只是麻药已经来不及了。
手术室里面只有李好的两个女弟子和李好以及老孙,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老孙的临床经验了。李好匆匆的消好毒,准备好装备,那妇人眼见已经生命垂危了,他准备直接就手术了,不用麻醉药了,能救一个算一个。
这时老孙出手了,他刚看过李好的那本书;知道李好动手术前需要麻醉的。但是现在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所以他把自己随身带的金针掏了出来,在夫人身上扎了几针后,一头大汗的告诉李好他已经把妇人的全身已经闭住了经脉,所以妇人此刻全身已经没有感觉了,可以动手术了,另外他还运气吊住了妇人一丝元气小半个时辰,如果李好速度够快的话应该还能救下妇人的性命。
李好一听大喜,这个时间已经足够他手术了,安排好两个女弟子等下需要帮手的地方,甚至他来不及和老孙深入探论老孙那手神技就匆匆忙忙的开始手术了。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上古代的男女之别了,他的两个女弟子面对这种关键时刻是上不了手的,时间不容耽误片刻的。
前面的时间紧张已经让李好来不及详细的讲解手术过程了,他迅速的给产妇做了剖腹产,这个过程对他来说已经非常的熟悉,虽然有几年没有动手了,但是本能还在。整个过程只用了十几分钟,两个弟子先帮忙李好负责护住切口然后一个负责处理羊水,一个负责迅速的把孩子抱起来来。
直到这些动作做完后李好才开始给他的弟子们详细讲解这个手术的要点和注意点,以及以后的危险性。虽然场面有点不雅,但是讲的人和听的人都没注意到这些东西了,在这个时候所有的注意力都被手术的过程吸引住了。
过了段时间,李好突然想到那孩子怎么没有听到哭声,才发现老孙正把小孩倒提了起来,然后一巴掌拍过去,那孩子立刻就哇的大声哭了起来,声音很洪亮,是个男孩。这边李好忙完手术已经虚脱一般了,以前做这种手术身边都有几个人的,现在几乎算他独自完成的了,两个弟子只是帮手一下而已,希望经过这次后她们能有更大的进步,以后这些只能靠她们了,他最多也就为她们提供更过的便利让她们好好学习;积累经验而已。
这还是一个比较难容忍一个男医生去给女人做这种手术的时代,经过这件事后李好还想到应该给自己的两个女弟子找几个经验丰富的老接生婆来培训下了。老孙的经验也要留下,还有他那手施针麻醉运气手法也要留下,这些到时还要整理成册的,要不然以后会失传的。
那边的产妇在手术结束后身体情况也开始慢慢好转;这让李好松了一口气,终于不负所望;母子平安。说句实在话在手术前李好自己也没这个信心能保证母子平安的,今天的手术出奇的顺利;当然这里面还有老孙的一份功劳在内的。
李好和老孙等妇人的身体出现好转后拔了针后就从另一边出去了,整个手术室只留下两个女弟子。该交代的事情已经交代清楚了,连产妇醒来后该吃什么东西李好都特别的交代清楚了;至于治疗费用比平时贵很多李好也交代清楚了。
他从产妇的衣着和家属的打扮知道这家家境应该非常殷实,可最后他们的做法却让李好有那么点不爽,所以收费要高了许多。其实其他费用并不高,但手术的费用却是李好说了算的,他可对那家人没有什么好印象。人民医院的收费基本就是李好在定价;宰他们一下也正常。
李好和老孙两人匆匆的回到李好在经济开发区的办公室时,老袁还在这里悠闲的喝着茶,见李好他们回来,他并没询问过程是否顺利。就他那轻松的神色似乎已经早知道结果会很顺利一般,李好和他们稍稍聊了一下就把他们送走了。那两人也知道李好在这场手术后已经筋疲力尽了,极需休息,所以很干脆的告辞让李好能够好好的休息一下。
但是李好所不知道的是此刻医院那边已经沸腾了,之前的阑尾炎手术的风波还没停了下来,接着又来了一出剖腹抱子还母子平安的消息,据说还是李好的两个女弟子在他的指点下完成的,这下整个长安城真正的被点暴了,处处都在讨论神医那神乎其神的神技的事情。
处在风暴中心的李好却顾不上这个了,那次手术后整整睡了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才恢复过来。而他亲手创建的第一人民医院已经真正的人潮汹涌了,所有的医生全部上阵都不够了。等李好知道醒来后知道这个消息后愣了一下,这样下去那可不行,据了解很多人根本就是一点小病或者没病也跑了过来,就为了看下神医的风采。
只是他们这样做却让医院的压力增加了不少,而且还耽误了真正的需要看病的人,所以李好让人写了一则告示挂在医院门口后才开始慢慢的减少了一些患者,但是医院的病人依然很多,最后李好只得从道教那边借来几个高手坐镇一段时日才缓解了不少压力。这时李好的弟子们已经开始慢慢尝试进行一些小手术来积累经验了,每场手术李好都会在一边看着,或者指点他们。
☆、第九十三章 贞观十一年的第一场雪(文)
时间就这样匆匆到了年底,贞观十一年的第一场雪又来到了。这段时间基本上又没什么忙碌的事情了,所以李好又恢复到了冬季赖床的习惯,反正这里他最大,也没人催他。手上的事他只抓大头,其他的事情都放手给下面的人去做了,给下属一个学习和上升的空间也是他的观点之一。
武家的几个女人也全部搬到了经济开发区这边来了,还是同李好住在一起,这让李好又能享受到每天有人照顾的生活了。大唐娱乐周刊的规模现在越来越大,而且和大唐周报一样开始一周出两版了。这是独家生意,所以竞争力基本没有,只要打开了市场,那基本就是挣钱的时候了。所以武顺妹妹一直都比较忙,不仅要和过来谈广告的人商讨价格的事情,还要安排排版。虽然比较忙,但是小姑娘的精神却非常好,现在已经在朝着一个百领女强人的路上越走越近了。
武女皇现在已经完全是一副女强人的气势了,她的命运已经被李好改变了轨迹了。原历史中她今年应该是要进宫的,但是因为长孙皇后被抢救过来了,李二就没感到孤独寂寞而跑去选秀了,所以她也就失去了进宫的机会了,现在离她做女皇的路越来越远了。
不过武女皇现在似乎很喜欢管理女人花的感觉,虽然她年纪还不是很大,但是女人花在她的管理下,效益非常的好。其他几个人对从商都不怎么积极,也只有武女皇一个人似乎很喜欢,每天饱含热情的在各处店铺巡视一番,查下帐什么的。看着她的变化李好也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他这只蝴蝶已经改变历史太多了,虱子多了就不怕痒了。
女人花的总部也搬到了经济开发区,但是在长安城还有一个办事处的,隔段时间将会在那里举行一些新品发布会,邀请新老顾客去参加鉴赏一下。现在不仅长安城和周边的城市有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