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伪君子-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非常诚心了。”

礼物虽然是巧取豪夺而来,但秦堪还是说了良心话,总的来说,秦公爷还算一个比较正直的人,只是偶尔间歇性缺德而已……

杜嫣仍不满地哼了哼,她的态度和老管家一样,秦堪当初在崇明岛上亲自与倭寇浴血厮杀差点没命,府里上下对日本人都没什么好感。

打开箱子,四女当即杏眼圆睁,呆了片刻,四女噗嗤一笑,小秦乐被母亲抱在怀里,见大娘,母亲和两位小姨娘不知为何笑成一团,秦乐也咧开嘴懵懵懂懂地笑开了花儿。

“相……相公,你,你叫下人抢这些破烂东西回来,真不够丢人的……”杜嫣笑得前仰后合。

秦堪也呆住了,满心以为日本皇室的二手货怎么说也该是值钱的古董,谁知打开箱子一看,里面的象牙折扇断了骨,二手菩萨磕了边儿,二手屏风不仅发了黄,而且中间破了个洞,一件件礼物惨不忍睹,活脱刚刚抄了破落大户的家。

“亏了,亏了……”秦堪满脸懊悔,仰天长叹:“为了这点破烂玩意,把自己的名声赔进去,实在亏大了,来人,把这几箱破烂给我扔出府外去,告诉那个日本亲王,本国公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从不接受外人礼物,叫他以后别再……”

“老爷,听管家说,那群日本人已离开了……”一名丫鬟忍着笑裣衽道。

杜嫣轻轻皱了皱鼻子,哼道:“算了,抢都抢来了,还回去更折名声,我看这些礼物里面,唯独这几匣子糕点尚算入眼,是樱花味儿的么?回头我和金柳,怜月怜星都尝尝……”

玉手轻拈起一块粉红色的糕点,杜嫣刚将它凑近嘴边,忽然脸色一变,扔掉糕点飞快转过身弯腰大吐起来,吐得脸色发青,苦不堪言,金柳和怜月怜星吓得花容变色。

秦堪也吓了一跳,一边轻抚着她的背,一边拈起一块糕点闻了闻,皱眉道:“没那么夸张吧?真的很难闻吗?所以说,日本国里的东西没一样好玩意儿,来人,把这些糕点全部扔了……”

杜嫣捂着嘴,铁青着小脸愤然道:“不,全埋了,害人!都怪你!”

一双粉拳很不客气地捶上秦堪的胸膛。

金柳抱着小秦乐,看着哇哇吐得辛苦的杜嫣,怔忪半晌,忽然不知想到了什么,嘴角悄然一勾,弯起一道美丽的弧线……

※※※

事实证明世上果然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白收的礼品,收礼是要付出代价的,哪怕你收的只是一堆破烂,前些日子朝中倒了一大批大臣,就是因为收了宁王朱宸濠的礼,秦堪巧取豪夺日本人的礼自然不可能云淡风轻,日本天皇砸锅卖铁差点连家里煮饭的铁锅都装进礼盒了,带到大明的可以说是他的全部家当,能让秦堪白抢吗?

第二日上午,讨公道的来了。

礼部左侍郎周经陪同日本知仁亲王上门,这次秦堪终于没再好意思将他们拦在门外,只好命管家将其请入前堂。

周经自进门后神情很平静,平静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恭敬,甚至是敬畏。

周经是天顺四年二甲进士,庶吉士出身,父亲是四朝名臣,赠太子少保周瑄,可谓官宦诗书世家,而周经今年也有七十岁了。

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添堵不分迟早,七十岁的老头儿对二十出头的秦堪如此敬畏自然是有原因的。

秦堪可谓大明官场的灾星,年纪轻轻位封国公,一肚子的坏主意坑得大臣们苦不堪言,从锦衣卫千户开始算起,被他坑过的文官和太监不计其数,举国皆知的大奸宦刘瑾便是死在他的算计下,死得尸骨无存,前些日子三道奏疏,将五十多位大臣拉下马,流放的流放,砍头的砍头,菜市口的血迹至今未干。

周经虽然年已古稀,但显然老头儿还没活够,他需要安度一个美丽而且并不短暂的黄昏晚年,老到他这份上,便不在乎什么脸面不脸面了,是以对秦堪恭敬敬畏毫无压力。

相比之下,知仁亲王的脸色就不怎么好看了,一脸苦大仇深的瞪着秦堪,活脱一批斗地主的劳苦贫农。

秦堪穿着一身金黄蟒袍,大咧咧地翘着腿,慢条斯理地品啜着茶水。

喝了几口忽觉不对劲,抬头一看,却见一双充满了哀怨和仇恨的目光死死盯着自己,盯得秦堪浑身发毛。

皱了皱眉,秦堪侧头朝周经拱了拱手:“周老大人……”

周经急忙起身回礼:“不敢,痴长几岁,在秦公爷面前托大了。”

指了指知仁亲王,秦堪疑惑道:“这位亲王殿下难道偷看我大明良家妇女小便长针眼了?眼睛老瞪着我干嘛?活像我欠了他多少钱……”

说没说完,秦堪忽然顿住,接着老脸一热。

秦公爷贵人事多,对自己干过的缺德事忘得更快,他想起来了,昨天貌似叫人抢了这位亲王殿下的东西,可不就是欠了他钱吗?

第687章 亲王相求

对这位年轻的日本亲王,秦堪心里还是颇觉歉疚的。

连秦堪自己都不得不承认,其实日本人没招他没惹他,不仅如此,反而对他恭顺有礼,无论态度还是礼仪都无可挑剔,典型的弱国藩属礼敬天朝泱泱上国的做派,而秦堪的做法确实有些过分了,他将上世的仇恨转嫁到了这一世,而那些仇恨在这一世根本未曾发生过。

既然觉得错了就改正,秦堪有蛮不讲理的时候,但不会一直蛮不讲理,既然日本亲王没做错事,秦堪当然不会再无缘无故针对他。

道理是这么说,心里还是微微有些别扭,敷衍似的拱拱手,朝年轻的知仁亲王挤了个笑容,算是对昨日的事情道歉过了,至于亲王殿下有没有从他的笑容里看出歉意秦堪就管不着了,既然是天朝上国,总得要有天朝上国的姿态。

周经今天陪同知仁亲王上门来就是一个润滑剂的作用,见前堂内大家都不说话,周经清咳两声开始打起了圆场。

“秦公爷,昨日日本国知仁亲王来礼部衙门,他说,说……”周经貌似昏花的老眼眨了眨,很快决定了自己的立场,继续道:“说他昨日代表日本天皇拜访公爷,却因藩蛮化外之国不通我天朝礼仪所以得罪了公爷,所以亲王殿下诚惶诚恐找到了礼部衙门,请下官前来为他分说一二,还请公爷瞧在礼部张尚书的面上与亲王殿下化干戈为玉帛……”

话音刚落,能听懂汉话的知仁亲王一怔,接着白净的面孔迅速涨红,愤愤地盯着周经,两只鼻孔不停地张缩跟尔康似的。

连秦堪都对周经这番话感到意外,老脸一红开始哼哼啊啊。

果然是官字两张口,怎么说都由他,明明是一件巧取豪夺的事,在周经嘴里打个转儿说出来,却变成了日本人不通礼数得罪了秦堪。

深知官场黑暗的秦公爷此刻都忍不住为日本亲王憋屈得慌,这大明的官儿未免太黑了……

头一次见识到天朝上国黑暗的知仁亲王显然很不适应,到底年纪太轻,喜怒皆形于色,根本无法掩饰,涨红了脸坐在椅子上运了半天气,想发怒又不敢,想隐忍又觉憋屈。

秦堪饶有兴味地瞧着亲王殿下玩变脸,目光微转,恰与周经的目光相遇。周经嘴角一勾,端起茶盏儿沉默着品了起来,老头儿的养气功夫显然比知仁亲王高了不知多少等级。一番颠倒黑白的话说完脸不红心不跳气不喘,半眯着眼睛咂咂有声,仿佛在品位茶水中的无上韵味,一副马上得道升仙的缥缈表情。

周经能平平安安活到七十岁自然不是傻子,日本使团进京朝贡虽说是国朝盛事,但日本毕竟只是蛮夷藩国,他不可能为了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日本王子去得罪当朝炙手可热的国公,是个正常人都知道该站哪边了。

不知心里挣扎了多久,知仁亲王终于决定忍下这口气,他没忘记此次大明国之行是带着日本皇室使命的,为了这个使命,皇室可以隐忍一切,甚至牺牲一切。

“宁国公阁下,昨日是我太孟浪,化外藩国不知礼数,冒犯了阁下您,请您接受我最诚恳地道歉!”

说完知仁亲王忽然站起身,面朝秦堪重重跪下,狠狠磕了三个响头。

秦堪原本想打个哈哈把这桩缺德事揭过去,跟后世的日本教科书似的既不承认也不道歉,不过既然知仁亲王忍辱负重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秦堪当然也不反对。

“亲王殿下客气了,好吧,你的礼物我已收下,嗯,你的道歉我也收下了,咱们两清便是,以后再也不要拿那些破烂……不,那些厚礼来腐蚀本国公了,切记切记。”秦堪皮笑肉不笑地应付两句后,忽然端起茶盏象征式地喝了一口,然后站起身拂了拂蟒袍下摆,竟是一副送客的架势。

知仁亲王见状急了,他千辛万苦忍气吞声,又是跪拜又是送礼,搞出那么多名堂无非就是为了与这位大明国权势最盛的权臣好好谈一谈,可眼前这节奏完全超出了他的意料呀。

“藩臣失礼了,请国公阁下稍待片刻,下臣有事相求国公阁下。”知仁亲王急切恳求道。

秦堪皱了皱眉,目光不自觉地瞥向周经。

周经到底是久经风浪的老油条,见状急忙笑道:“下官乃礼部侍郎,只问中外礼仪诸事,余者不便插言,下官见秦公爷前院亭台水榭颇具雅致,不知可否让下官观赏一番?”

秦堪朝他投去一抹欣赏的目光,老头儿还真是识趣,若不是看他年纪太大,眼看要致仕告老,秦堪真动了招揽的心思。

当即命府中管家领周经到前院假模假样欣赏风景,偌大的前堂内只剩秦堪和知仁亲王二人。

秦堪慢条斯理啜了口茶,笑道:“不知亲王殿下何事相求?”

知仁亲王好不容易得到能与大明国的权贵面对面交谈的机会,自然不会说废话,直奔主题道:“相信国公阁下知道,我日本百年来战乱不休,各大名拥兵自重,互相征伐倾轧,连年战乱令国内民不聊生,皇室影响日渐衰弱,这次小臣来大明国朝贡,一则为觐天可汗龙颜,感受圣光照沐,二则代表日本皇室向中土宗主国求助,请求大明国看在百年藩国的份上,帮扶日本后柏原皇室一次。拜托阁下了!”

秦堪心中暗叹,果然来了。

“日本确为我大明之藩属国,早在洪武年间便被定为十五个不征国之一,不过亲王殿下,恕我直言,你们日本自永乐以后便鲜少朝贡,与我大明断绝来往已百年,这次派使者来京一见面便求助,不觉得太势利了么?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我大明凭什么帮你?”

前堂没别人,秦堪说话便很不客气了,有种咄咄逼人的锋芒。

知仁亲王面现愧色,道:“请原谅日本皇室的不敬,失礼了!”

秦堪挥挥手,道:“这话你应该跟我们的皇帝陛下去说,我只是大明的臣子,没资格接受你的道歉,话说回来,你所谓的‘求助’,是想求助什么?”

知仁亲王浑身一震,顿时露出喜色,急忙道:“下臣想求国公阁下劝说天可汗陛下,向我日本皇室卖……不,赠赐大明国火器火药若干,刀剑盾械若干,以及借款一百万贯钱……”

秦堪越听眉头皱得越紧,火器,军械,借款,日本皇室的野心倒是不小,连自家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跟大明居然还敢狮子大开口,也不怕闪了舌头,大抵是这一百多年来被国内的大名们欺负惨了,这些东西若给了日本皇室,皇室倒是振兴有望,可是谁知道大明会不会养出一只白眼狼?

秦堪摇头道:“亲王殿下,你的要求可真不简单呀,你觉得我大明会答应吗?”

知仁亲王不知哪来的勇气,忽然抬起头直视秦堪,振振有辞道:“国公阁下,下臣记得大明国早在洪武年定天下礼制时便已有成规,凡海外藩国者,每三年遣使赴京师朝贡皇帝,藩国朝鲜和安南却一年三次甚至四次朝贡皇帝,何也?盖因大明国回礼颇丰,每每藩国一车稻米能换回一车金银,故而诸藩国见有利可图,是以一年数次朝贡,而我日本百年来因皇室势微,度日艰难,故而断绝朝贡,如今好不容易恢复邦交,只向宗主国提出些许要求,国公阁下却断然相拒?待朝鲜安南如子侄己出,待我日本却如弃敝履,下臣敢问国公阁下,此何以故?”

第688章 布局日本

面对知仁亲王的责问,秦堪不由语滞。

知仁亲王说的这番话并没说错,大明确有明律,所有周边藩属国每三年朝贡一次,至于朝贡的贡品价值几何,大明倒从未有过规定,毕竟周围这些小国都不富裕,大明身处中间,就像一群被贫农佃户围着的大地主似的,世受儒家宽仁思想熏陶的大明历代皇帝和大臣们自然不好意思像个势利商人似的要求贡品价值。

正因为这个死要面子的疏漏,而被周边藩国瞅准了机会钻了空子,导致大明一百多年来吃足了大亏,朝鲜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

每三年朝贡一次的规矩,到了朝鲜却改成了一年朝贡三次甚至四五次,朝贡如此频繁,绝不是朝鲜李氏国主对宗主国多么忠诚崇敬,实在是有利可图,每每朝鲜使者进京朝贡,送给大明皇帝的往往只是一些黄纻布,白纻布,麻布,和深山沟里挖的一些廉价药材,除此之外,便是一些年满十三以上的处女,藩臣属国这么客气送来东西,身为华夏礼仪之邦的大明朝廷除了满朝大悦之外,自然不能弱了宗主国的面子,于是回赠的礼物不是黄金就是白银,其价值往往比贡品高了十倍甚至数十倍。

第一次尝到甜头后的朝鲜国惊呆了,李氏国主终于发现自己国家的旁边居然存在着这么一个慷慨大方的隐形冤大头,只消派出一队使团,一来一往间足可赚上堪比朝鲜国库一年的总收入,这么划算的买卖,不干是傻子。

于是从洪武年开始,朝鲜国的朝贡便开始一年三次,四次甚至五次,一旦国内天灾了,人祸了,国主没把持得住花钱花多了……只要一缺钱,朝贡的使团便浩浩荡荡开往大明,吃了喝了再打包,如此频繁反复几次后,大明朝廷也有苦难言,有心想给朝鲜国修一封国书,请这些穷邻居们手下留情,毕竟地主家余粮不多。可碍于宗主国的面子,这封国书怎么也没脸递出去。

由此可见,棒子国不要脸的传统由来已久,绝非一朝一夕而成,后世能把宇宙都能吹成是自己创造的,引无数国民愤怒斥骂,其实五百年前他们已经是这副德行了。

知仁亲王很不客气地将朝鲜拎出来当反面教材,却引得秦堪心中颇为羞恼。

手中稳稳端着茶水,目光却很不善地瞥了知仁亲王一眼。

一个连天皇死了都拿不出丧葬钱的国度,不好好埋头赚银子改善生活,眼睛却盯着朝鲜,朝鲜再怎么不堪,好歹也给国朝跪舔了百多年。无论跪舔资历还是姿势,都是非常令人愉悦的,这一点你小日本能比吗?

“朝鲜是朝鲜,日本是日本,如何对待宗主国自有主张,你日本使团若不服气,大可现在离开京师东渡回国,我大明朝廷不强求!”

羞恼中的秦堪态度渐渐硬了,语气更不客气。

知仁亲王闻言拳头再次攥紧,猛然抬头,却见秦堪似笑非笑地盯着他,眼中寒意森然。

知仁亲王脸上的怒气如潮水般迅速退去,他终于回到了现实,现实就是,这里是大明国,游戏规则由大明国的权贵说了算,自己想参与这个游戏,就必须硬着头皮遵守它,规则再不公平也只能认命。

如今的日本太落后,特别是日本皇室,根本没有与大明国叫板的资格。

“请国公阁下原谅,小臣刚才失礼了!”知仁亲王认错很干脆,态度也很谦卑。

秦堪却很清楚这种谦卑的外皮下隐藏着怎样的野心。

“火器,刀剑军械,借款……这些都不可能给你们!”秦堪重重一挥手,将知仁亲王推入了深渊。

停顿片刻,秦堪一句话又将他从深渊里拉了上来:“不过……此事若能权宜改动一番,亦未尝不可行……”

知仁亲王两眼顿时露出惊喜的光芒,这几日秦堪对他们日本使团的冷淡态度,令知仁亲王渐渐对秦堪绝望,这位大明皇帝最宠信的臣子若对日本有了敌意,这次大明朝贡之行显然只能以失败告终,谁知事情的发展竟是一波三折,秦堪说话一停顿一喘气儿,知仁亲王便在希望和绝望之间来回徘徊,欲仙欲死……

“国公阁下有何建议还请不吝明言,下臣感激不尽!”知仁亲王朝秦堪五体投地式跪拜。

秦堪眨眨眼,骤然间,一个想法渐渐在脑海中成形,当然,按照惯例,这个想法必然是不怎么善良的。

“长崎一战,大明八艘巨舰生生毁了日本大小数百艘船,你恨我们不?”秦堪冷不丁问道。

“啊?这个……是日本长崎大名无礼在先,这些大名不遵王命,不敬皇室,大明国宗主代日本皇室教训他们,正是大快人心。”知仁亲王毫不犹豫地道。

“大明的火器厉害吗?”

知仁亲王愣了一下,接着两眼放光,夸张地张大了嘴形:“斯阔依!”

要不是前世见过太多女优说过,知仁亲王这声回答秦堪还真听不懂。

“如此厉害的火器,我大明怎放心交给别人?换了是你,你乐意吗?”

知仁亲王语滞,有句话实在很失礼,换了是他有如此厉害的火器,不仅早把日本那些骑着矮骡子上蹿下跳的大名们轰成渣了,而且对大明这个宗主国,说不得也要称称它的分量,如此犀利的火器,他怎会舍得拿出来与别国分享?

“请国公阁下务必想想办法,日本很需要大明国的火器来振兴皇室,拜托了!”

秦堪摇头,若有深意道:“国之利器,怎可旁落?火器不能交到日本人手上,这是原则……”

知仁亲王虽然年轻,但毕竟不傻,怔忪半晌之后终于福至心灵,他终于听懂了秦堪的言外之意,神情间不禁犹豫了一下,但一想到上一任天皇死了都没钱埋,这一任天皇,也就是他老爹,当了九年天皇了至今连登基大典都没钱操办,给宗主国送一回礼几乎将皇室值钱的物事搜罗一空,想到这些惨状,知仁亲王不由悲从中来,心中一发狠,重重一咬牙,继续五体投地式跪拜。

“小臣代日本皇室后柏原天皇陛下,正式恭请大明宗主国派兵保护皇室,振兴后氏皇族正统,宁国公阁下,请调教日本吧!”

秦堪眉眼不动,一副懒洋洋的样子道:“这可是你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你啊……”

※※※

知仁亲王的动作很快,第二日,他正式向礼部尚书张升递交了一份新的国书,国书里恭请大明国派遣军舰保护日本领海,并且由于日本国内战乱不休,诸侯纷起,皇室不振,知仁亲王更请求大明国派五百名将士持鸟铳火炮等火器东渡日本,值守日本皇宫。

这两个请求显然是破罐子破摔,知仁亲王算是想通了,反正如今国内大名四处称王称霸,没把皇室放在眼里,日本皇室既没权又没钱,除了一个皇室的尊贵名头能够穷得瑟一下,什么好处都没有,与其如此,莫如引狼入室,将大明国的军队请来振兴皇室,哪怕日后国内政权被大明国控制,皇室也只需对大明国跪舔,在自己国内还是可以作威作福,远比现在的情势强得多……

当然,知仁亲王还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在请求派兵的数目上,他很谨慎地只选择了五百名,五百名大明将士踏上日本国土恰好合适,多则生祸,少则无益。

一念通达的知仁亲王此刻吴三桂附体,终于向大明朝廷递交了一份在后世日本被称为“万年国耻”的国书。

当然,知仁亲王的国书递交之后并不顺利,毕竟和他一起来大明朝贡的使者不止他一人,另外两名使者细川澄元和大内隆弘代表的可是国内最大两位大名的势力,他们在国内称王称霸无比愉悦的时候,绝不愿意看到大明国的势力伸展到日本境内,截胡神马的最讨厌了……

于是两位使者闻讯后无比愤怒,急忙也向大明礼部递交国书反对,一个国家三个使者,连上三份内容浑然相反的国书,一时引为奇观异谈。

国书在朝堂掀起了轩然大波,朝中诸臣的态度也正反不一,引得争吵频频,宁国公秦堪闻知之后仰天长笑,连骂三声“日奸”,当夜国公府举宴,秦公爷痛饮整整一坛酒,酩酊大醉,阖府上下全然不知老爷碰到了什么喜事,竟至如此失态。

第689章 秦府喜事

宁国公府。

丁顺算是府里的常客了,此刻坐在侧院池塘的水榭凉亭里翘着腿,饶有兴致地盯着池塘里的一尾尾鲤鱼,嘴里念念有词,秦堪很清楚,这家伙绝不是附庸风雅念诗,多半是在琢磨鲤鱼的做法,而且他敢肯定,以丁顺的口味,红烧的可能性比较大……

“脑袋转过来,看我,别看我的鱼!”秦堪及时将他的犯罪苗头掐死在摇篮里。

丁顺急忙转过头,朝秦堪咧了咧嘴。

“公爷,您府上的鱼长得真是肥美多汁,冷艳动人……”

“说正事,别往我家鱼身上扯……”

“是,公爷,那位知仁亲王向礼部递了国书,后来另两位使者也递了国书,因为内容全不一样,朝堂里各位大人吵成一团,有的说机会难得,主张向日本派兵,毕竟是藩属臣国主动恳求的,派兵正好宣扬我宗主国的气度,还有的则又拿祖制说事,说什么不征之国不能见刀兵,否则便是不仁不义,派兵之事绝不可行,为了这事儿,昨日刑部侍郎曾大人还跟兵部陆大人在金殿打了起来,陆大人倒是好身手,一挠挠得曾大人满脸花,曾大人也不弱,就是下手太阴损了点儿,一脚踢到陆大人的子孙根,痛得他当场倒地,被抬到太医院去了……”

丁顺说着笑了起来,一脸做作的同情之色,假装叹气道:“也不知太医们的手艺如何,如果没治好陆大人,以后属下恐怕要叫他陆公公或者陆姐姐了,可怜陆大人上月才纳了一房妾,正是貌美娇嫩的年纪……”

秦堪却真的在叹气,喃喃道:“一个个都是国之重器,怎么跟地痞恶霸似的,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打便打吧,还只是打伤,有种真打死几个,那才真叫社稷之福……”

“公爷,您给那个知仁亲王提出派兵一事,不知怎的传到另外两位日本使者那里去了,那两位使者慌了神,这几日到处托门路想来拜访公爷您,想请您收回成命呢……”

“不见!”秦堪翻了个白眼,很干脆地道:“本公爷何等身份,哪有功夫一个接一个见这些化外野蒜?”

“丁顺,回头你走一趟神机营找孙英,让他准备一下,过些日子由他亲自带兵进驻日本皇宫,接管皇宫防卫……”

当初内外廷联手,秦堪领勇士营血屠东厂,孙英便是当时勇士营的参将,后来一直跟随秦堪南征北战,去年时终于得偿所愿升了总兵,并调任到神机营,颇得秦堪器重。

丁顺不解道:“公爷,这点小事随便派个人去一趟也就是了,何必劳动孙英亲自带兵去?”

“不,这一步棋非同小可,必须由我信任的人亲自去一趟。”

“可是到底对日本派不派兵,朝中至今还没有定论呢……”

“他们很快会有定论了。”

※※※

国公府最近气氛很凝重。

凝重跟国事无关,秦堪从来不将公事和情绪带到家里来,最近却是因为国公夫人的情绪不大好。

也不知怎么了,杜嫣最近的脾气很暴躁,当然,她平时的脾气也好不到哪里去,可是最近脾气却特别坏,虽不至于打下人,却也经常发火,内院里的丫鬟杂役厨娘们常被夫人骂得灰头土脸。

诰命正室夫人不爽,府里的所有人自然都别想爽了,包括秦堪。

“家里厨娘的手艺越来越差了,相公也不管管!”杜嫣扒拉着碗里的饭粒,一脸不高兴。

秦堪却吃得正欢,闻言看了看桌上色味俱全的饭菜,道:“不会呀,还是以前的味道,家里厨娘是最早从南京跟来的,做的饭菜一直挺合你胃口,怎么你最近却吃不惯了?”

杜嫣气道:“不是油了便是咸了,你难道没吃出来吗?不吃了!饿死我算了!”

金柳挟了菜试了试,表情很平静,显然也觉得饭菜没什么不对,黑亮的美眸眨了眨,却笑道:“厨娘在咱家做了多年,想必定是姐姐想换口味了,不过厨娘是家中的老人,无端辞去也不好,姐姐,不如折中一下,咱们多请一位厨子,以后专门做给姐姐吃,如何?”

秦堪默默白了金柳一眼,似乎对她这种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行为颇为鄙视,金柳垂头,轻轻一笑。

杜嫣气哼哼道:“定是上月我赏了厨娘一支银簪,厨娘得意忘形,做事也不肯好好做了。”

秦堪叹气,指着杜嫣对金柳道:“瞧瞧,瞧瞧嫣儿这张脸,瞧出什么来了吗?”

金柳奇道:“姐姐的脸怎么了?”

“多么不讲道理的一张脸啊……金柳,以后你可不能学她。”

杜嫣噗嗤一笑,不甘地恨恨捶了秦堪几下,然后放下碗,道:“我得去前院吩咐管家,给府里多请一个厨子,再这么下去,我这堂堂一品诰命夫人会活活饿死了……”

说完杜嫣像阵风一般狂卷出门。

屋子里只剩秦堪和金柳,金柳忽然搁下牙筷,低声道:“相公,有没有觉得姐姐最近有什么不对?”

“太不对了,吃错了药似的,金老板有何提示?”秦堪很夸张地朝她拱拱手。

“相公别闹!”金柳白了他一眼,道:“相公,请个大夫给姐姐瞧瞧吧……”

秦堪愣了:“虽然嫣儿最近有点作,也没严重到请大夫的地步吧?”

金柳俏脸浮出一种神秘的意味,脸上带着笑,语气却无比坚定:“还是请一位大夫吧,相公,信我一次。”

秦堪怔忪许久,接着若有所悟,眼中透出一股不敢置信的狂喜。

……

下午,秦堪派人请来了太医院的太医刘文泰,秦公爷很客气,亲自将刘文泰请进了内院厢房。

按礼,大户人家的内院除了家主,别的男人是绝对不能踏进一步的,不过刘文泰年已七十许,又是大夫身份,请他进内院自无不可。

杜嫣见相公无端端给她请了个大夫瞧病,不由勃然大怒,秦堪温言哄了很久,这才怒气冲冲勉强配合,坐在厢房里伸出皓腕,一双杀人似的目光恶狠狠地盯着刘文泰,大有一言不合便将他斩于马下之势,可怜老刘七十多岁年纪,又是太医院的院判,平日里倍受尊崇,无论到哪里都是享受国宝级待遇,今日误入龙潭虎穴,委实流年不利。

态度再不好,刘文泰也不敢拂袖而去,宁国公的凶名早已天下皆知,他刘文泰有几个胆子敢对国公夫人摆脸色?

三根手指战战兢兢搭上杜嫣的皓腕,刘文泰深呼吸了许久才平静下来,这才敢仔细诊脉,搭着杜嫣的腕子半阖着眼睛,一手捋着长须一言不发。

屋子里静静的,静得仿佛能听到激动的心跳声,秦堪紧紧盯着刘文泰的表情,一丝一毫不肯错过,原本暴怒不已的杜嫣见今日屋子里出奇的诡异气氛,神色怔了怔,不知想到了什么,神情顿时激动起来,眼眶渐渐泛了红。

刘文泰仍不紧不慢捋着须,一手搭着脉,过了半炷香时分,终于睁开眼,又仔细瞧了瞧杜嫣的气色。

秦堪强抑住心头激动,紧张地问道:“刘大人,可瞧出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