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命运的抉择-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约的位置说:“在这里有个岛,那里有个深水港湾十分适合建立海港。我以前和父母曾路过那里。现在我想让忠叔你带着些人与托马斯他们驾着致远号先到那里建立一个港口。这个岛的位置离新安很近以后可以作为货物的中转站。这样就不必完全依赖于大澳了。”

“恩,却是个好地方。这岛我也知道。不过由于她太偏僻从没注意过。还是孙姐儿想的周到。我这就去办。不过,孙姐儿我想让虎子和杨师傅一起去。行不?”

见忠叔这么问孙露知道他对托马斯和詹母斯还是不放心的。看来只有在日后的合作中多多接触才能打破隔阂啊。孙露爽快的答应了。于是忠叔带着地图去找杨魁他们商量去了。就在孙露对于忠叔的小心感叹不已时。甲板上传来了一阵喧闹声。孙露好奇走到甲板上一看。原来是妞妞这几个小鬼真在寻詹母斯的开心。妞妞见孙露也来了就高兴的朝孙露招了招手说:“大姐姐,你瞧。你说的蓝眼睛黄头发的怪物。”

“是啊,是啊,你瞧这头发还是真的呢。”一边刘大锤的小儿子刘逢贵也在拉着詹母斯的头发。

看着一脸苦笑,被孩子们当作玩具的詹母斯。孙露打趣的说:“詹母斯,看来你的工作做得不错。瞧,你多受这些小乘客的欢迎啊。”

詹母斯却苦着脸说:“亲爱的小姐,比起现在我更愿意做个圣诞老人。”

孙露听詹母斯说起圣诞老人,想起了自己到这儿之后都是用的农历。虽然知道是1640年但具体公历的日期却不清楚。于是孙露便问詹母斯:“詹母斯,现在是公元几年几月几日啊。”

“啊,小姐问的是公历吗?你们中国人不是用农历的吗?”詹母斯奇怪的问到。

“这个啊,我是想知道你们欧洲人的历法。以便以后做生意。”孙露红着脸解释到。说实话她这中国人对农历的知识大概还没眼前这个英国人多呢。

“现在是公元1640年11月5日小姐。”

“1640年可真是个多事之秋。时间过得真快。”猛然间孙露发现自己到这儿快一年了。不知家里人现在怎样了。想到家人孙露又觉得伤心起来。于是也顾不得詹母斯和妞妞他们独自一人回自己的房间了。

三天后,准备完毕的忠叔他们乘着致远号出发去香港。而孙露他们则继续乘启明号和杭州号去广州。于是在半个月后,孙露他们终于在十月初八到达了海上的目的地——广州。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位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北部,濒临南海,为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明朝时广州是当时岭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洪武和嘉靖年间,曾两次扩建城墙。但就算是在热闹繁华的广州。孙露他们的到来仍然引起了不小的风波。原来孙露他们在这一路上接收了不少难民。所以这次到广州的难民多达三百多人。那么多难民一下子涌进广州城当然会引起不小的骚动。若不是杨绍清一上岸便去找杨家在广州的总号帮忙,现在的孙露决不会有这份闲心在杨家总号里喝茶。

杨家祖上是在洪武年间从浙江迁移到广东新安来的。早年靠贩卖私盐积累了不少产业。不过在杨绍清的父亲杨开泰接收家业之后。杨家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他除了走私私盐之外还通过贿赂官员打通关系接收了不少官营项目。于是在几年间又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正当商人。而他的买卖也涉及到粮食、木材、布匹等多个方面。在并在广东、杭州乃至京城都有多家分号。再加上杨家又与新安当地的陈家是联姻关系。所以虽为客家却在本地有不小的势力。

孙露眼前所见到的就是杨家在广东的总号大掌柜苏九斤。如果说忠叔是杨家的管家管的是杨家家务事的话。苏九斤所管辖的就是杨家在广东的生意。从孙露一进门起苏九斤就在打量孙露。而孙露也在偷偷的观察苏九斤。眼前的这个苏大掌柜约莫五六十岁。虽然长得颇为清瘦看上去更象个老学究。可那双眼睛却毒得很。孙露发现苏九斤的眼睛扫到那里,自己那里就觉得凉凉的。看来这个苏大掌柜决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当下在双方客套过后。苏九斤不顾杨绍清的脸面就开门见山的问起来:“孙小姐,什么地方人呢?”

“小女子,祖上河南人。但从小随父母在海外长大。”

“海外,小姐所说的海外可是南洋一带?”

“不,是家父一直在索马里摩加迪沙附近经商你们管那儿叫木骨都束。”

“哦,那小姐又是怎么会回中原的呢?”

“前些年父亲生意不景气。于是在前年带这我和母亲搭乘英国人的船从木骨都束出发经溜山到古里国再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占城。再在占城转船到一个叫泉州的地方。然后就从陆路去河南商县。途中经历多处地界。由于小女子从小在海外长大对于中原的地名并不了解,只记得这些了。”孙露小心翼翼的回答着。那段海上路线是孙露从詹母斯那里问到的应该不会有什么错。

苏九斤听孙露这么七拐八歪的饶了一圈也找不出什么差子来于是又问道:“那孙小姐是怎么会和这么多流民在一起的呢?”

“这是小女子命苦。小女子一家刚到河南便遇到了强人。当时小女子掉入河中才幸而捡回一命。可是,可是我父母却…”说到这儿孙露已经是泣不成声了。孙露想起自己已经再也不可能见到的父母于是触景生情起来。

一旁的杨绍清连忙安慰起孙露来。并对苏九斤抗议道:“苏掌柜,你就不要再问孙小姐的家事了。你看都提起了孙小姐的伤心事了。”

“啊,对不起,少爷。九斤不是故意的。请少爷原谅。九斤这就去给孙小姐办事去。”说完苏九斤恭谨的给杨绍清行了个礼便进内堂去了。不一会儿,他就拿来了一封信道:“少爷,孙小姐新安县令与老夫关系交好。只要将这封信交于新安县令。相信孙小姐的问题一定回解决的。这件事还不要麻烦老爷了。”

“谢谢,苏掌柜帮忙。”孙露连忙道谢道。

“那里,孙小姐的官话说得真好啊。”苏九斤在将信交给孙露时不温不火的说道。

“苏掌柜过奖了。家父生前一直告戒,作为中国人无论在那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所以小女子从小就学习官话。”

“啊,令尊真是爱国之士啊。苏某佩服。少爷,孙小姐,九斤还有事就告退了。孙小姐有兴趣的话可以参观一下小号。”说着便起身告退了。

出了杨家总号孙露觉得自己一下子象是脱虚了一样。那个苏九斤真是厉害步步进逼,刚才要不是杨绍清帮忙。自己非露馅不可。看着孙露松了口气的样子旁边的杨绍清安慰道:“孙露你别太在意苏大掌柜。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虽然严厉了些。其实他还是蛮不错的一个人。”

“是啊,是我太紧张了吧。刚才好象是在见家长啊。”回想刚才的情景孙露感叹道。

“恩?你刚才说什么?”

“没什么啦。快点回去吧!要不大家可要等急了。”说完孙露吐了吐舌头拉着杨绍清向着大家住的旅馆走去。

之后的几天,由于有了苏九斤的介绍信。新安县令拨给了孙露他们一块不错的田地。不过孙露却要求要了一块沿海的荒地。新安县令虽然不知道孙露他们要这不能耕种的荒地有什么用。但仍爽快的拨给孙露他们。

不过在大家入住之前,孙露先按照地势规划起山庄的功能来。孙露决定在靠山庄海湾里建造一个临时的小海港以便于以后船只将物资运进山庄。并且在山庄旁的一条河流上建立一个大坝用来储存水能建造水车。在河东岸的下游被划分为工业区以后建造炼钢厂和玻璃厂等工厂。而依靠着山下的那片开阔地则被划分为生活区。在中心地带建立广场和以后的行政部门。靠近海港的西边将建立市场和各种商业场所。在东边的山上孙露打算建立伐木厂。山下那一百多亩地是山庄唯一能耕种的地,不过孙露不打算种些经济植物。剩下的南边就成了居住区。孙露还特别留下一块地作为以后的学校。最后孙露在和大家商量之后决定将这里命名为桃源山庄。取桃源仙镜之意。

于是,在十月十五,这三百多人就这么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新安县安家了。

第14节 历史的界线

迎着腥咸海风,李虎站在船头欣赏着这湛蓝的海洋。他很难相信眼前的这片宁静的海会有那么凶猛残酷的一面。一个月前李虎他们告别了大家一路南下来到了被孙露称为香港的岛屿的。在路上他们遇到了一场暴风雨。从小在内陆长大的李虎他们从没见大自然如此的愤怒。面对这暴风雨李虎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敬畏。可让他更佩服的是托马斯他们面对这风浪的表现。他们驾着帆乘着风,大声的唱着歌。那歌声是那么的雄浑坚定。后来托马斯告诉李虎他们爱这样的海。当时的李虎并没有理解托马斯话。可在他们的船穿过暴风雨,来到那个叫香港的岛的时候。面对那宁静的港湾,李虎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那句话的意思。经过了那次的风暴。船上的人关系都进了一步。这大概就所谓的患难之交吧。到了岛上大家齐心协力建起了简易码头和住房。在基地建设的差不多时,孙露那边来了消息说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块土地了。那里被命名为桃源山庄。桃源山庄是不是孔先生所说的桃源仙境呢。就在李虎想象着桃源山庄的景象时。在了望台上的猴子大叫起来:“到了,到了。虎子我们山庄了。”顺着猴子所指的方向李虎隐约见看见了海的另一边出现了一片陆地。

下了船李虎开始仔细打量起桃源山庄来。山庄坐落在山脚下。一条不知名的河流从山庄旁穿过。在河流入海口就是现在的港口。港口附近正在忙碌的建设着。听说这以后将是市场。总的来说现在的山庄还没成型。只有一些民居。但是海港里热闹建设场面却让李虎惊叹不已。一年前的大家决不会想到会在这么一个偏僻的海湾建立自己的家园吧。李虎忽然想起了自己还在老家的母亲。想起了母亲当天给自己送行的情景。“不知现在娘怎样了”,李虎在心里轻轻叨念到。不远处孙露他们已经在码头等着李虎他们了。看着孙露灿烂的笑容。李虎又想起了母亲在送行那天所说的话:“虎子,老天一定会保佑你们的。”

“是的,娘。虎子终于找到了保佑我们的人了。”李虎嘟囔了句后就大步向孙露走去。

看着比以前黑了许多的李虎孙露忽然觉得这个大孩子长大了不少。不知他们在那一个月中遇到了什么事。让他如此快的成长。不过孙露仍然调侃着在李虎的耳边悄悄说:“虎子,凤儿在那边的学校工地上呢。还不快去。”

李虎的脸一下子就红得像番茄似的。吱吱呜呜了几句就丢下大家飞快的向学校跑去。看着大家不知所以的表情。孙露会心一笑就示意大家到临时议事厅去开会。

现在的临时议事厅只是一间稍微大些的瓦房。中间放着一个大圆桌和几把椅子就没什么物品了。孙露招呼着大家坐下,抱歉道:“对不起,现在只有这些了。连象样点茶水都没有。”

“那里,非常时期一切从简嘛。”一旁的忠叔满不在呼的坐下了。大概是和孙露他们混久了,忠叔现在也不想从前那样拘谨了。这次从香港回来的除了忠叔、李虎之外还有詹母斯以及杨魁他们。而李老疤和托马斯则带着剩下的水手继续建设香港那边的基地。忠叔此次还带来了一个年轻人。忠叔指着那个年轻人介绍道:“孙姐儿,这是我侄儿罗胜。虽然才27岁但已经在大澳给葡萄牙人做了多年的帐房先生。熟知他们的复试记帐。”。原来由于忠叔是杨家的管家不可能一直就这么帮助孙露。所以他让他侄子罗胜来帮忙。

一听这个罗胜做过葡萄牙人的会计。孙露马上就答应收下了罗胜。忠叔见孙露这么爽快的就答应了。便拿出了契约想让罗胜当场签契约。孙露接过契约大致看了一下。觉得更象是份卖身契。于是拿笔参照以前学的劳动法改了一遍变成了一份劳动合同。孙露这么一改可把大家惊呆了。要知道在现在的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没有这样的工作契约。罗胜看着契约激动得当场就跪了下来答谢孙露的知遇之恩。孙露连忙扶起了他说道:“罗先生,别这样。我们这里不兴这个。你要是看得起我就叫我孙露。要不象忠叔他们那样叫我孙姐儿也行。”说罢又回头对詹母斯道:“詹母斯,以后公司招收的人员也参照这份合同签约。”

“是的,小姐。您的仁慈和慷慨让人敬佩。”詹母斯也激动无比。他深深的为自己能为这么一个慷慨仁慈的老板服务感到欣慰。在他看来这位孙小姐简直就是个安其儿。全然忘了当初对孙露的评价。

在和罗胜签完合同后,孙露也让罗胜一起参加了这次的会议。罗胜一开始并不敢与孙露平起平坐。觉得孙露是东家自己哪能和东家平起平坐。不过孙露却说:“我们只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没有谁比谁高贵的事。英国的亚瑟王就和他的圆桌骑士们平起平坐。我只是个商人没理由显得比自己的雇员高贵。”

孙露这么一说,又是语出惊人。幸好詹母斯在一旁附和了孙露亚瑟王的说法。于是忠叔他们只是以为这是红夷的习俗而没去多想。他们要是知道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典故。大概会被孙露的野心惊得合不拢嘴吧。

顾不得忠叔他们的议论孙露将话题转到商业线路的建设上。根据忠叔以及詹母斯的介绍。这个时期的航线主要分为:一、对西洋航线。包括:广州(或泉州)至三佛齐(中国至苏门答腊岛东南)。广州(或泉州)至阇婆(中国至爪哇)。广州(或泉州)至蓝里、故临(中国至印度)。蓝里位于苏门答腊西北端班达亚齐,扼孟加拉与马六甲水道相交处,地当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行要冲,东西方远洋航船必经之咽喉要地,盛产象牙、苏木、白锡等。从广州至蓝里40日,过冬后第二年再航行一个月到故临(印度西南角海岸奎隆一带)。广州(或泉州)经蓝里、故临至大食(中国至阿拉伯)。基本是沿唐代的“广州通海夷道”至波斯湾。阿拉伯首都巴格达是国际贸易中心。中国把丝织品、瓷器、纸张、麝香等运至阿拉伯,再运回香料、药材、犀角、珠玉等。广州(或泉州)经蓝里至麻离拔。麻离拔地处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卡马尔湾头(今属也门),盛产乳香、龙涎、犀角、象牙、没药等,水陆交通发达。大食及非洲诸国都到此贸易。中国远洋船只“自中冬以后(由广州)发船,乘北风行,约四十日到地名蓝里”,“博买苏木、白锡、常白藤,住至次冬再乘东北风,六十日顺风,方到中国”。广州(或泉州)经蓝里、横跨印度洋至东非。二、对日航线。三、对高丽航线。对高丽主要有两条航线。北线:从山东莱州出发,横渡黄海,用两天可到朝鲜半岛西南海岸的瓮津。南线:从明州出发至朝鲜西岸礼成江碧澜亭。约15天左右可到达。

由于以前孙露曾分析过各方势力的分布。于是决定让詹母斯先在南洋建立汉威公司南洋分公司。以开辟对西洋航线。至于对日航线和对高丽航线。由于两国的锁国政策。以詹母斯英国人的身份很难打通商路。孙露决定等时机再成熟些开辟。关于这个决定其实是孙露发现自己现在身边缺少可以独挡一面的中国商业人才。说实在的孙露在心里还是对同样是中国人的商人比较放心。算了既然没有合适的人选负责东路航线那就先放放吧。

在决定好商业航线后,孙露根据詹母斯的发展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以詹母斯的英国人身份在南洋注册公司。当然这样做孙露是为了以后可以打着英国人的旗号在印度洋走私做生意。要知道这个时期的海盗大多是英国人。而现在的英国的海盗还没发展到象以后那样打劫自己国家的船队。其次詹母斯认为现在的船还太少。建议孙露再多买些船。孙露当然知道以现在的三条船是不够的。但光买别人的还不行。于是要求詹母斯除了在南洋收购武装商船、海盗船外。还要招些熟练的造船工人来。孙露决定在香港的基地建立一个船厂以便可以自己修理船只或建造船只。除了造船工人孙露还要詹母斯寻找各种工匠和能熟练操作大炮火器的水手军人。还有就是孙露列出了一大堆的清单里面包括做实验用的玻璃器皿、标尺、圆规等器材。以及各类书籍。最好能给她带个能翻译这些书的外国人来。

詹母斯看着孙露的清单苦笑着说道:“哦,我的上帝啊!小姐你这是要建立一个城市吗?还有这么多的奇奇怪怪的东西。看来您上次给的那些银币还不够。”

孙露当然知道完成这些计划那两箱银币上不够的。但由于有从王集堡带来的那十几万两白银算应该是绰绰有余了。于是说道:“钱的方面,我会按计划再拨给你一些的。待会儿,你去和罗掌柜他们做一下帐。”说完又对一旁的罗胜说道:“罗掌柜,这两天要把我们的帐先做起来了。”

“好的,孙姐儿。我这就去准备。”罗胜早就被孙露的计划吓傻了。乖乖,这那是做生意的啊。简直就象那红毛鬼所说的是要建立一个城池呐。原本只是不想再受那红夷老板气才跟着大伯来到这里的。初在码头见这个东家发现只是个小姑娘。那时罗胜就在心里打起了小九九。这个女孩真是大伯所说的很有本事的东家嘛。可后来见了那张契约罗胜就觉得这个孙姐儿不简单。会是个好东家。刚才听了他们的讨论,罗胜又觉得不可思议,要完成这个计划需要多少钱啊。难道这个小女孩很有钱吗?但看着大伯自信的样子又觉得他们不是在开玩笑。

就在罗胜考虑孙露是否有这个财力完成那些计划时。孙露宣布会议结束了。此时天色已经有些晚了。孙露让大家先回去休息吧。而忠叔则表示自己已经好久没会杨家了。再不回去老爷就要怪罪了。于是谢绝了大家的送行连夜会杨家了。在送走忠叔后,李虎来找孙露了。原来猴子希望能继续留在船上当水手所以让李虎来和孙露说一下。猴子?就是那个擅长侦察的猴子?他想继续留在船上做水手。这可出乎了孙露的意料。孙露还想让他负责以后的谍报工作呢。但孙露还是决定亲自过去问个明白。

夕阳下,猴子正坐在桅杆吹着一首曲子。于是孙露也爬上了桅杆坐在猴子身旁问道:“猴子,你在吹什么曲子呢?”

“啊,是孙姐儿啊。刚才的那首曲子是托马斯船长教的。叫海盗之歌。不知为什么每次听到这歌,我都会觉得激动不已。”说着猴子神往的望着面前的大海。

“猴子,你很喜欢大海吗?”

“是的,不知为什么。一到海上我就特别的高兴。好象以前来过。”

“以前来过?猴子你以前见过大海吗?”

“没有,只是有这个感觉罢了。”

听了猴子这么似是而非的回答。孙露忽然想起了什么:“猴子你叫什么名字?我是说你的大名。”

“就叫猴子啊。我娘给我取的。”

“什么?就叫猴子。你娘怎么会给你取这个名字。”孙露一直以为猴子只是个外号。

“我娘说,我爹当年到村子时就带了只猴子。她说过要给他生个小猴子的。后来爹离开了村子。就再也没回来。这次我们出来。我娘死活不肯一起出来。她说要在村里等我爹。否则我爹找不到她的。”猴子以一种称述的口吻说完了自己的身世。

“对不起。”

“没什么。其实我也不喜欢这个名字。”

“这样吧,既然你这么喜欢海。就叫李海吧!”

“李海?”

“怎么?不好吗?”

“不,我很喜欢这名字。从今天起我就叫李海了。谢谢,孙姐儿。”

“先别谢我。我可是有要求的哦?”

“要求?”

“就是要你成为一个伟大的船长。你是否有决心让你的名字在这海洋上传唱。”

“让我的名字在海上传唱?”

“就象那些伟大的船长一样。”

“让我李海的名字在海上被传唱。是的,总有一天我会让李海这名字在海上传唱。”李海的心中燃起了熊熊烈火。

看着李海的样子孙露发现自己并不用为缺乏海上人才的事担心了。只要有象李海这样热爱大海的青年存在就不怕没有海上的勇者。

在孙露下桅杆时,她忽然又问了李海一句:“李海,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今天是冬月初九啊。孙姐儿怎么了?”被孙露这么没头没脑的一问李海也不知所以起来。

“李海,你知道吗。按照詹母斯他们的历法。今天是12月31日,是1640年的最后一天。”孙露幽幽的说道。

“那就是詹母斯他们的新年咯。孙姐儿,想给他们过年吗?”

“啊,算了。你还是早点下来吧。晚上港口里很凉的。”孙露挥了手下了船。留下了一头雾水的李海。

是啊,李海或许不晓得这即将过去的1640年是多么的重要。就在这一年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是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分水岭。过了今天世界将跨入近代史。也就是从这时起欧洲各国开始将中国远远的甩在了后头。

第一部 第二集

第1节

崇祯十四年的早春,洛阳城被批上了一身银装。隐隐之中透着一股子的萧瑟之气。原本由于连年的饥荒变得冷冷清清的菜市口今天却热闹非凡。虽然所有人都看上去面黄肌瘦,但这些人仍兴致勃勃的顶着寒风来到菜市口。原因很简单今天在这里将有一位尊贵的犯人被处决。这个人就是明王朝的福王朱常洵。当刽子手的钢刀将朱常洵那苍白而肥大的头颅砍下时。刑场上一下子爆发出阵阵欢呼声。一瞬间,“闯王万岁!”的呐喊声传遍了整个洛阳古城。

站在城头的李自成冷冷的注视着这一切。他明白在朱常洵人头落地时他李自成在百姓中的声望达到了最高点。李自成扫了一眼身边的追随者们。他们中有田见秀﹑刘宗敏、刘芳亮这样可与韩信媲美的大将。也有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不亚于萧何的谋士。想到自己从一个牧羊娃一路走到今天这一步。李自成觉得接下来的时代将是他李自成的时代。是的,当年朱元璋也不过是个乞丐罢了。他做得了皇帝。自己怎做不得。抬头望着异常湛蓝的天空李自成在心底不禁呐喊道:“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同样是崇祯十四年的早春,同样的一幕发生在了襄阳。当明王朝的襄王朱翊铭人头落地时。相信此时的张献忠望着同样异常湛蓝的天空也在心中勾画着自己大西帝国的蓝图吧。

和李自成、张献忠满怀壮志雄心的心境不同。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在自己的御书房看着窗外异常湛蓝的天空。刚才在朝堂之上面对流寇下洛阳克襄阳连杀两名王爷的情况。满朝文武竟然拿不出个办法。朱由检也早已习惯了那些大臣们每天没有营养的朝堂对质。现在除了流寇作乱之外。关外的清军也从正月起对锦州发起了进攻。锦州城到现在都还被围着呢!面对与流寇和清军的两线作战朱由检觉得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了。想到这儿朱由检不由的狠狠咒骂起来:“这些该死的流寇!”忽然朱由检又想起了袁崇焕,那个被自己凌迟了的袁崇焕。如果他还在会怎样呢?朱由检很快的打消了这个念头。自己没有做错。朱由检坚信自己是个英明的皇帝是大明的中兴之主。做为中兴之主的自己又怎会错杀忠臣呢!

而在遥远的关外胜京皇家狩猎场上骑在马背上的皇太极看着这同样异常湛蓝的天空。锦州被围已经好几个月了相信过不料多久就会被攻陷了。根据线报明朝军队正忙着应付成群的流寇呢。这对大清来说是各千载难逢的机会。自从即位以来这个天聪皇帝就一直小心翼翼的经营着这个年轻的国家。这些年明朝的情况让皇太极看到了入主中原的希望。“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先辈的志愿自己是否能完成呢?想到这儿皇太极突然咳嗽了起来,雪白的丝帕上留下了触目惊心的鲜血。

当这个时代的枭雄、皇帝们各怀心事的看着这异常湛蓝的天空时。他们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岭南一个19岁的女孩也在象他们这样看着天空。但现在孙露眼前的天空却阴霾的很。不过在孙露看来只要没有暴风雨就行。不知道今天船队会不会回来。孙露现在的心情只能以喜忧参半来形容了。前几个月詹母斯完成了汉威公司的第一笔生意。从南洋回来的詹母斯不但带回了孙露想要的各种器材和武器。还运回了大量的粮食和种子。这正好赶上了今年的春耕。说到春耕就不得不提起了孙露这段时间的疯狂收购行动。由于这个时期的广东沿海地区受内乱外侮的摧残,田地多荒芜,农民多失业。田地的价钱已经低得不能再低了。于是孙露就乘机收购了大量的土地。再以农村合作社的形式转包给当地农民。要求分十年的期限还清购地的款项。而桃源山庄向农民提供农具和粮食。并保证每块田地的税收由桃源山庄负担。农民只需在收获后将粮食按市价买给山庄一不分就行了。刚开始没人相信这几乎是白送的事是真的。但后来在几个胆大的农民尝试下。发现桃源山庄并没有食言也没有将这些农民变为佃仆。于是桃源山庄有个孙大善人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新安县乃至周遍地区。而孙露则成农民口中的转世观音。不少农民还要给她立长生碑呢。

孙露可没心思关心是否立长生碑的事。现在在农民中博得好口碑确实不错。但由于知道了桃源山庄的政策。那些地主们不再以低廉的价钱卖给孙露土地了或是干脆将地价涨了几十倍。这些奸商!孙露在心里将这些地主母系家属狠狠的问候了一边。目前的情况是暮名而来的农民越来越多。而耕地却显得得少了。不过孙露本来的目的就不是吸引这些人来种地的。广东又不是农业大省。吸引这么多的农民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发展工业。现在机械化程度还不高,当然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虽然钢铁厂、玻璃厂等都都还在筹建之中。但由于多了许多的劳力,桃源山庄旁边那条河上的大坝已经建成了。现在孙露他们已经将那条河流命名为商水河来纪念他们这些最初的开拓者是来自河南商水县的。而在刘逢喜、刘逢庆兄弟的不懈努力下,结合了水转大纺车和“苏女纺车”特点的水力纺纱机已经研制完成了。(其实就是后来的骡机)。现在纺织厂的那个大水车则成桃源山庄的标志性建筑。纺纱厂的建立解决了不少妇女的工作问题。因为桃源山庄生产的布匹质地好。一下子就被荷兰商人订购一空。甚至还有返销中国的架势。当时欧洲的英国还在闹纱荒。贵族和商人们正忙着在英伦三岛上的圈地养羊。其实孙露这儿也差不多啦。由于没有足够的棉花。不少农民发现养羊是个不错的生计。于是在山庄的周围兴起了不少的小型牧场。只不过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