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命运的抉择-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通过各种渠道,克伦威尔对中华帝国的诸多制度也是早有耳闻了。作为一个统治者,他对中国人的许多制度都抱有极高的评价。特别是中华帝国在中央集权方面诸多举措,对于一心想要统一英伦三岛,乃至进军欧洲大陆的克伦威尔来说都是极有借鉴意义的。不过,他今天把詹姆斯“请”过来,可不是想与这个“东方通”讨论有关中华帝国的趣闻的。于是他当即便将话锋一转反问道:“那请问邦德先生,在中国一个拥有中国国籍的人就必须要效忠于中华帝国吧?”

虽然听出了克伦威尔的话里带话,詹姆斯也只好硬着头皮,应和道:“是的,阁下。”

“那再请问邦德先生,您认为一个拥有英国国籍的人是否也应该效忠于英格兰共和国呢?而同时拥有英国国籍和中国国籍的邦德先生您,又对哪儿边更忠诚一些呢?”克伦威尔紧追不舍地问道。

“阁下,我向上帝发誓。我对英格兰共和国的忠诚可昭日月。”詹姆斯略带哭腔地指天发誓道。

可克伦威尔却丝毫没有把詹姆斯那信誓旦旦的发誓放在眼里。在他看来眼前的这个男子早就将心出卖给了撒旦。以上帝的名义发誓对他来说简直就像放个屁一样简单。不过表面上,克伦威尔还是表现出了一副颇为感动的模样。却见他当即起身走到詹姆斯的身旁,向他安慰道:“邦德先生您是全伦敦著名的‘中国通’,是推进英中两国的友谊的亲善大使。我当然不会怀疑邦德先生您对中英两国的忠诚。”

“哦,阁下您真是过奖了。这一切都是我的分内之事。英格兰与中华帝国是东西方最伟大的两个国家!如此两个伟大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必然会被后世传为美谈。”詹姆斯一边冒着冷汗,一边口若悬河地献媚道。

“恩,是吗。看来外头的传言并不假呢。我听说詹姆斯先生有意撮合英中两国的商界在金融上进行合作。不知有没有这回事啊?”克伦威尔提高了声调开口询问道。

“回阁下,其实这只是一些生意上的普通往来罢了。谈不上金融上的合作。外头的传闻实在是太过火了一些。”詹姆斯一边极力掩饰着自己的紧张,一边轻描淡写的敷衍道。

“生意上的往来?就像邦德先生您在荷兰的生意一样吗?”克伦威尔冷笑了一声后,凑到了詹姆斯耳边低声喃喃道:“真么说来,我是该叫你邦德先生好呢?还是叫你‘十七先生’好?亦或是女皇的特使怎样?”

克伦威尔的这一声细语就像是重锤一般砸碎了詹姆斯的心理防线。原来荷兰东印度公司虽拥有董事会,可是由于其人员较多,所以公司的实际权力掌握在一个名为“十七先生”的委员会手中。委员会人员的构成与股份构成相对应,任何一个商会都没有绝对控制权,但在公司的实际运作中,权力还是控制在阿姆斯特丹商会手中。而这一次通过对英荷战争的趁火打劫,香江商会吸纳了包括阿姆斯特丹商会在内诸多荷兰商会的股份。而詹姆斯更是借此成为了神秘的“十七先生”中的一员。照理说此时商会进行得十分机密,就连荷兰那边也都只有少数几个上层董事知道詹姆斯的这个特殊身份。可现在克伦威尔却直截了当地便点名了自己的身份。可想而知这位护国公对香江商会欧洲分号以及詹姆斯本人的活动情况了解得有多深。

不过,虽是如此心存侥幸的詹姆斯还是装做一副不明就已的模样,装傻充楞道:“阁下您的消息可真灵通啊。我也是刚刚才知晓自己被荷兰人选进了东印度公司的委员会。您也知道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一个跨国公司,成员并不一定需要是荷兰人。如果阁下认为,我在这个时候出任敌国公司的董事不合适的话。那我现在就可以修书一封辞去这项职务。”

“辞职?邦德先生您真舍得吗?这可是你的主人处心积虑多年才取得的成果啊。”克伦威尔说到这里,把脸一沉道:“如果你是以一个英国人的身份,代表一个英国公司出任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董事。那英国非但不会怪罪于你,相反英国还会在背后做你最有力的后盾。因为你这是在为英格兰谋取利益。可现在的你却是一个中国人身份,代表一个中国公司,来窃取本该属于英国的利益。是的,中国人这次在荷兰赚取的股份与资金,都是英国舰队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而你却帮助中国人在英国的眼皮底下无耻地窃走了这一切。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资格说自己是一个英国人!”

面对克伦威尔言辞犀利的责问,詹姆斯心知自己今天是凶多吉少了。于是他干脆便换了一副嘴脸,语气强硬的说道:“事情正如阁下所言又怎样。我好歹也是拥有中华国籍的。效忠于中华女皇无可厚非!”

“你这是在拿中华帝国威胁我吗?”克伦威尔厉声喝道:“不要以为有中国人撑腰,你就可以在此肆无忌惮的叫嚣。只要我一声令下,用不着审判,你的尸体明天就会被吊在泰吾士河口。到时候我倒要看看你的中华女皇能不能有本事从东半球赶过来救你!”

听克伦威尔如此一说,詹姆斯忍不住在心头打了个寒战。他知道这位护国公向来都是说得出做得到的。如果真的热闹了这位煞星,弄不好自己立刻就会被送上绞架。可就在他沉默不响之际,克伦威尔却像是早已看透了他的心思一般,饶到他的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道:“我知道这样的选择并不是短时间里就能决定的。不过,不要紧,我们有的是时间。毕竟你我现在正站在英格兰的土地上,而不是中华帝国的国土上,不是吗?回去好好想想吧。”

说罢,克伦威尔便示意外头的侍卫将失魂落魄的詹姆斯又给“请”了出去。目送着詹姆斯的离开,一直都在密阁中探听的海军上将布莱克这才信步走了出来,对着克伦威尔沉声开口道:“阁下,就这么让那个家伙走了吗?”

“怎么?布莱克,难道你真的要我绞死中华女皇在欧洲的带言人吗?”克伦威尔耸了耸肩反问道。

“阁下,我认为至少不应该轻易放过那个卖国贼!”布莱克满脸杀气的说道。在他看来像詹姆斯这样的恶棍死上一千次都不足以抵消他的罪过。但显然目前护国公并没有除国贼的意图。于是他也只好跟着补充了一句道:“我一切都听阁下您的吩咐。如果阁下您觉得暂时不能与中国人产生冲突的话。我会派人保护那位邦德先生的。”

眼看着布莱克一脸口是心非的不甘心模样,克伦威尔不禁宛然一笑道:“布莱克,我十分了解你此刻的心情。其实我本人现在也很不甘心。痛恨刚才的那个恶棍,痛恨卑鄙的中国人。但是,不可否认,以英国目前的势力还尚不能与中华帝国相抗衡。英格兰共和国需要东方的市场,需要东方的商品。而这一切都掌握在中华女皇的手中。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要学会忍耐。”

“阁下的意思是要向中国人让步吗?”布莱克皱了皱眉头问道。他并不认为英国与中华帝国在军事上有多么不可逾越的差距。毕竟在这个时代海战打得是局部战,比之陆战更有不确定性。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能确定谁是最后的赢家。而以弱胜强一直以来也都是英国海军的优良传统。

“恩,只是暂时的。如果我没有预计错误的话,不久之后荷兰的达德利男爵便能从东方带来中华女皇的调解书。”克伦威尔微微一笑后,断然命令道:“你去通知我们在荷兰的外交官做好休战谈判的准备。”

“是,阁下。”布莱克干脆的领命后,又狐疑的向克伦威尔问道:“不过,阁下您怎么知道中国人一定会帮助荷兰人呢?那个达德利男爵还没回欧洲呢?”

谁知,克伦威尔却裂嘴一笑道:“布莱克,你要知道,有些时候商人比外交官更能给人以正确的信息。只要看看香江商会这段时期在欧洲的表现,便不难猜出中国人的意图。再说荷兰早就不是海上霸主,这场战争再打下去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第145节 惩鞑虏宣慰司封市 求开市大马帮奔走

当克伦威尔忌惮于中华朝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不得不做出让步之时,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华帝国也向并不听话的准葛尔部采取了经济制裁手段。弘武七年一开春,乌思藏宣慰司、朵甘思宣慰司、沃儿都宣慰司等西北三司,以准葛尔部目无上国、扰乱天山民生为理由,联合下达了对准葛尔部及叶尔羌等其臣属部落的《封市令》。该《封市令》不仅严禁来自于准葛尔部的商人入关进行贸易。还禁止其他商会、马帮、游商前往准葛尔控制区做生意。茶叶、盐巴、布匹、米面、生铁等关乎生计的商品更是被列入了违禁清单。一经发现有人走私,立即治以重罪。

如此严厉的经济制裁在中华朝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但在中原的历史上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手段了。自唐朝起,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就已经学会了利用贸易来牵制西北的游牧民族。而“以茶治边”更是统治者们手中一张“贤于数万甲兵”的王牌。不过同样的把戏耍多了,都会影响效果。特别是在中原王朝军事衰落的时候,禁茶的举动反倒是会引来北方游牧民族疯狂的进攻。结果这些草原上的强盗们往往都能如愿以尝地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茶叶而不用多花一分钱。运气好的话,还能签下个城下之约定,年年等着中原朝廷送来岁贡。

当然以中华帝国而今的实力,草原之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部落再敢跑来直洗掠帝国的城市。也没有任何人敢为此向帝国抱怨什么。然而中华帝国的这一次经济封锁却依旧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对准葛尔部而言,汉人的封锁最多不过是让天山大小集市的物资变得匮乏一些而已。以其目前在天山所控制的疆域,已经完全能作到自给自足了。更何况,通过捷利亚宁的牵引,准葛尔部还可以与北方的沙俄做生意。至于没有中原的茶叶,当地人也可以通过采集树叶或某些特殊植物的根茎,以土碱熬制代茶。总而言之,卓特巴巴图尔打定了没有中原太阳照样升起的想法,对汉人上窜下跳的种种制裁与指责视而不见。一门心思地在天山经营着他的准葛尔汗国。

于是几个月下来,相比被制裁的准葛尔部,反倒是帝国西北诸省的商人们率先坐不住了。这也难怪,处于奴隶制状态下的准葛尔部,一切均以卓特巴巴图尔的意志为转移。就算天山逐部的商业遭到再大的打击,当地的商人最多只敢在背后诅咒卓特巴巴图尔几句,并向真主祈祷汉人早日开市。可中华帝国的情况就不那么简单了。所谓的“经济制裁”,说白了就是停止贸易。这不仅会打击被封锁者的商业,同样也会对封锁者本身造成损失。更何况对西北诸省来说与关外游牧民族的贸易向来就是他们的一大财路。其所得的丰厚暴利丝毫不会比沿海诸省的海外贸易来得差。而当初西北的议员们之所以会叫嚣着要给准葛尔部一点颜色看,其实也是为了敲开天山的贸易之门。因为自从白山派控制叶尔羌之后。和卓玉素甫在天山各地推行极端宗教统治,使关内与塞外的贸易额集聚下降。为此西北的各方势力这才下定决心,采取封市手段迫使其屈服。可以现在的情况看来,准葛尔与白山派非但没有受到教训,反而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地更加封闭起来。眼看着效果事得其反,原先“封市”呼声最高的地方议会,立刻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开始劝说起官府“开市”起来。

对于世代经营茶马古道的马帮来说,朝廷封市无疑就是在断他们的生计。因此至始至终西北的马帮对封市一事都采取否定的态度。这其中,三江纳西族的木家作为马帮中的数一数二的领头羊,更是反对封市的强硬派。不过相比那些拥有商会背景的汉商来说,三江的木家显然要势弱得多。因此他们最终并没能够阻止官府封市的举措。但随着时局风云变化,以木家为首的马帮势力很快就嗅出了风向的变化,又开始蠢蠢欲动的四处奔走起来。

五月的川西正值雨季,素有“西蜀漏天”之称的雅安自然也是沉浸在一片蒙蒙的烟雨之中。

雅安,古属“梁州”、“青衣羌国”,为历代郡、道、州、府治所。战国、秦置严道县隶属蜀郡,是全区最早的建置。西汉设都尉,东汉设汉嘉郡,隋置雅州,唐置雅州、黎州两都督府;北宋迁移州治治所至雅安,仍置雅州,元隶陕西行省。待到而今的中华朝,雅安又被划归回了四川省,并设雅安府。由于此地乃是茶马商道的起始点,因此雅安府的地方议会堪称华西第一议会。诸多势力均在此有着各自的代表。其影响力甚至比成都府议会更胜一酬。

这一日,雅安府议会又经历了一次颇为吵闹的例会。与会的议员就是继续“封市”,还是重新“开市”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虽然“开市”一派使出浑身解术据理力争,但怎奈汉商在这件事情上出于面子的考虑,态度显得异常的固执。丝毫没有退让的意图。争论最终还是像上几次那般不了了之了。

一想到,与青海的贸易还得继续中断下去,木家帮老爷额头上的纹路不由地就又深了几道。见此情形一旁一个同样是胡须斑白的老者不由抚须安慰道:“我说老木啊,你就被想得太多了。照这情形,开市是迟早的事情。”

“咳,老杨啊。我也知道开市是大事所趋。但此事真的是不能再拖下去了。咱们在议政堂摆他个几个月的摆龙门阵都没关系。可这老天爷不等人啊。现在都已经是五月了,如果马帮再不出发的话,这一来一回的又将耽误半年的时间。如果是拖到秋天才开市的话,那咱们就得到来年开春之后再出发。这样一来又得要耽误掉多少时间。你叫我怎么不着急!”木家老爷一股脑儿地就将自己满肚子的苦水都给倒了出来。

其实何止是木家帮满腹怨言,其他的马帮也同样面临着如此的窘境。眼前的这位老者虽然也姓杨,但与中原的香江商会没有半点儿关系。他正是白族马帮杨家帮的当家人。而此刻杨家马帮的情况也并不比木家好到哪儿去。此刻再给木家老爷这么一提醒,这位杨老爷也忍不住跟着叹息道:“是啊,看样子那些汉商现在还没有松口的意思。老木,弄不好咱们这次又得放弃青海那边的生意了啊。”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咱们这次可得做足了准备才行呢。据悉,其他一些小马帮已经放弃了青海那边的生意,转而全力经营川藏一线。虽说这次达赖活佛南下给川藏一线带来了不少商机,但而今如此多的马帮一涌而上必定是僧多粥少,这生意可难做得很呢。”木家老爷愁眉不展地说道。

“咳,生意难做又能如何。那些汉商根本就不会在意咱们的苦衷。他们只管自己的货能卖出去就行,其他哪儿管得上那么多啊。”杨老爷摇着头苦笑道。

“老杨,你说那些汉商这次是不是故意坚持封市,好乘机抬高青海那边的物价。我可不相信那些惟利是图的汉商真的忍得住不同青海那边做生意。要知道,这天下哪儿有不偷腥的猫啊。”木家老爷不屑的说道。事实上,有关汉商走私的传闻,一直以来在雅安都有风传。虽说官府至今只是抓着一些零星的小商小贩小马帮做走私生意。但木家等马帮私下里都认为汉商一定在背后与青海那里还有瓜葛。此外,不少人还认为汉商这么做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想要打击西北、西南地区的马帮势力。至少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因封市而饱受损失的恰恰正是木家、杨家等少数民族马帮。越是这么想,本地少数民族的马帮与汉族商会的关系也就越紧张。这种互相猜忌的气氛也很快地就从议会蔓延到了商场之上,乃至生活之中。

面对木家老爷的猜疑,杨老爷报以了一个不置可否的微笑。他知道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任何对汉商的猜忌与指责都是徒劳的。他们虽然是此地的地头蛇,但汉商有着庞大的香江商会做后盾。官府也在潜移默化中显得更为偏向汉商。于是他当即便沉吟了一声,打哈哈道:“老木,你在这儿再怎么瞎猜都没有用。多想只会气坏身子。走,陪老哥哥我喝两杯去。”

心知杨老爷说得没错的木家老爷刚要答应。却听身后忽然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喊道:“阿爸,您果然在这儿呢!”

木家老爷回头一看,惊讶的发现来者竟然就是自己的儿子木罗桑。按照他临走之前的安排,儿子此时应该正带着马帮去大理呢。怎么会突然在雅安冒出来呢?气急之下,木家老爷当即把脸一沉呵斥道:“桑儿,你怎么会跑雅安来了!不是叫你带马帮去大理吗!”

然而面对父亲的厉声斥责,木罗桑只是嘻嘻一笑满不在乎的说道:“我听说阿爸来此商讨重新开市的事由,就忍不住一起跟来了。马帮那边有阿崩代大叔呢,出不了岔子的。”

木罗桑的态度让自己的父亲当即就被气得七窍生烟。却见木家老爷举鞭指着儿子骂道:“混帐,谁叫你来雅安的!马帮的事情是可以说丢下就丢下的吗。为父在这里处理要事,你个小孩子插什么手。还不快给我滚回去!”

“阿爸莫要动怒。我早已不再是什么小孩子了。否则阿爸您也不会让我带马帮去大理。不过,阿爸,我今天来此真的是想来帮您的忙的。”木罗桑不甘示弱地回答道。

“你!你还敢顶嘴!”气急败坏的木家老爷抡起鞭子就要教训儿子。却被一旁的杨家老爷给劝住了。却听杨家老爷连打圆场道:“老木,你先冷静一下。桑儿这不也是关心你,关心马帮吗。你就是先听他说完再决定教训他也不迟啊。”

给老朋友这么一劝,木家老爷的火气顿时就降下了不少,却见他把鞭子一横冷着脸说道:“那好混小子你倒是说说,你跑来雅安能帮阿爸什么忙?”

眼见父亲气消了一大半,木罗桑在心中总算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却见他回头向身后的一个身着青衣,面容白净的年轻人打了一下招呼后,便恭敬地向自己的父亲开口道:“阿爸,我突然赶过来,其实是想介绍一个人给您认识的。徐公子,这位就是我的父亲,木家帮的大当家。而这一位则是杨家帮的杨大当家。”

眼见木罗桑突然将自己介绍给了一个陌生男子,木、杨两位老者不由面面相窥了一下。却听木家老爷疑惑不解地向儿子问道:“桑儿啊,这位是?”

“啊,忘了介绍了。阿爸,这位是来自江南的徐公子。他这次是代表江南的杭州商会,随同达赖活佛一起入藏的。”木罗桑自信的解释道。原来那一日他带着马帮才离开三江不久,便折道溜来了雅安,只是他父亲一直都被蒙在鼓里罢了。原本他只是打算在暗中为马帮收集一些消息,顺便打听一下有关青海开市的事。却不想在半道上碰上了达赖五世的访问团。也由此结识了眼前的这位徐公子。在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之后,木罗桑一拍大腿就决定要带着这位好友来见自己的父亲。

与一脸跃跃欲试的木罗桑不同,他的父亲更多的是一种怀疑的表情。不过对方倒是丝毫都不介意老人狐疑的目光。而是极为恭敬地跨步上前拱手行礼道:“晚生徐斐,见过两位大当家。”

“徐公子不必多礼。我家小儿做事向来卤莽,还请公子不要见外。”木家老爷客气的回礼道。不知为何眼前这个年轻人总给人以一种异样的感觉。但一想到对方是个汉人又是一个书生,木家老爷便没有再多作考虑。因为在他看来汉人的书生等同于手无缚鸡之力。

“那里,木大当家真是太谦逊了。令郎可是一个难得的青年才俊呢。”徐斐低着头夸赞道。

眼见对方夸赞了自己,木罗桑顿时就觉得自己的心头热乎乎的。却见他跟着便接口道:“徐公子才真叫厉害呢。他总率杭州商会的代表团从遥远的江南来川西。为的就想与我们西南、西北的马帮合作。所以我就把他引见给阿爸您了。”

“哦?徐公子有意与我们合作?”木老爷惊讶的往着对方问道。显然这位徐公子的年龄让人很难相信他的身份。可徐斐接下来的话语,却彻底打消了众人的疑惑。却听他微笑着回答道:“回大当家的,准确的说是张大人希望能与茶马道上的诸位当家回一回面。”

第146节 商会使利诱谋合作 驻藏臣为国纳马帮

“草民木欣天,草民杨豹见过钦差大人。”

“两位老人家快快请起吧。我可不是什么钦差大人。再说这又不是在衙门,哪儿来得那么多的繁文缛节。”

一席便装的张煌言边说边微笑着扶起了向他行大礼的木、杨二人。他的这一友善举动让底下的木家老爷与杨大当家着实觉得受宠若惊。须知,出于对中原文明的自傲,几乎每一个来边陲就任的汉族官员都会下意识地将当地的原著民视作蛮夷。一言一行之间自然是少不了会流露出发自内心的藐视。对此久在西部大小山川跑买卖的木、杨二人早就习惯了那些中原大老爷们盛气凌人的嘴脸。也知道无论他们多么富有、多么博学、多么有权势,在汉人官员的眼中永远都只是蛮子而已。因此就算是眼前的张煌言态度和蔼,此二人在心底里依旧打着十二分的精神,脸上也还是挂着谦卑的表情,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大人您真是太客气了。您可是天朝派来堂堂大员,怎么会不是钦差呢。再说,您是官,小的是民,不管在哪儿这礼数都是不能少的。”木欣天唯唯诺诺地说道。

“那里的话,老人家您误会了。朝廷这次派本官来此乃是总领西疆事务的。因此说起来,本官初来乍到,往后还得多多仰仗各位才是呢。”张煌言一边示意侍从看茶,一边客气的说道。

“是啊,阿爸。张大人不比那些汉官,他为人可直爽啦。阿爸,杨伯,你们尽管放心好了”一旁的木罗桑跟着热情的附和道。然而相比木罗桑来,他的父亲可就没那么容易取信了。在江湖混迹了大半辈子的木欣天阅人无数。像张煌言这般客客气气的官老爷他也不是没有遇到过。正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经验告诉他这一类的“笑面虎”才是最难缠的。更何况听这口气,对方似乎是要在西疆常驻下去的意思。那可更加是不能得罪的主了。想到这儿他在偷偷向儿子打了个眼色后,便满脸堆笑着开口道:“犬子做事说话向来卤莽,还请大人不要见怪。”

“哎,木老先生可不能这么说。令公子年轻有为,眼界不凡,乃是西疆商界难得俊才。本官正是在与木公子一番促膝长谈之后,得知封市一事引起了诸多非议。这次会才折道来雅安了解情况的。”张煌言的这话一半是客套,一半则是出于他的真实感受。作为帝国的驻藏大使,张煌言此次虽是与达赖喇嘛一同结伴而行,但他本人的目的地却只是到康定,而不是到拉萨。这一来是为了顾及达赖那边的情绪;二来则是因为康定乃是连接川藏的重要枢纽,张煌言那里能更为便捷地掌控整个西北大局。因此在进入四川之后张煌言便开始为自己日后的治理做起准备起来。刚到川西不久的他自然也听到了不少有关“封市”矛盾的传闻。于是趁着达赖在川西讲经布道的间隙,张煌言便决定亲自微服打探一下情形。却不想在半道上遇到了同样在打听消息的木罗桑。几番交谈之后他发现这个年轻人确实不简单,又听说相关势力现今都聚集在雅安府议会。便当即决定来此与马帮的首脑会晤了。

“哦,这么说来大人您来雅安是为了封市一事?”一旁的杨豹小心翼翼的探问道。他知道这个问题现在很敏感。可若是处理得当,从而得到眼前这位朝廷大员的支持的话。那开市之事可就有希望了。事实上,不仅杨豹有这个想法。木欣天从一开始也打定了主意想要拉拢这位张大人。只不过他表现得更为谨慎。却听他跟着便试探着开口道:“这还用问。封市一事闹得川西沸沸扬扬。大人一心为民,遇到这等大事又怎会坐视不理呢。不过,我等马帮并非惟利是图的无知之辈,也清楚朝廷封市自有朝廷的打算。但是马帮终究是靠跑买卖吃饭的,反对封市也是迫不得已之举,并非是想同朝廷拧着干。这一点还请大人明鉴啊。”

“杨老先生莫要着急,本官这次请两位过来并不是想来兴师问罪的。更何况封市乃是西三司地方官府与地方议会的决定,并非朝廷颁布的旨意。”张煌言微笑着纠正道。他的话音刚落,木、杨俩人不约而同地都流出了迷惑的神情。在他们看来地方官府就是朝廷,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同时他们对地方议会的影响力也抱有保留的态度。

对此,张煌言并不感到惊讶。他心里十分明白许多事情并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释清楚的。西北的情况不比中原。这些地区长期都处于与中原朝廷若即若离的状态。加之之前又没有受到过甲申之变的冲击与破坏,地方上的势力极其强劲。此外,宗教势力在西北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特别是喇嘛教与伊斯兰教,几乎达到了能同时控制神权与世俗的程度。所以说而今的西北地区实质上是处于中央朝廷、地方官府、宗教势力三方鼎立的控制之下。因此,西北地区实施的某些政策其实并没有同中原的朝廷通过气。当然这种事情只要张煌言本人瞎子吃馄饨心知肚明就足够了。他并没有让木、杨二人都了解的意思。毕竟有的时候,许多事情了解得越少就越好办事。

想到这儿,张煌言紧接着便补充解释道:“当然,地方官府的此举也是遵照朝廷颁布的《西北实业计划》而制定的。只不过在实施过程中没能顾全大局,故而才会给诸位带来如此多的困饶。”

听张煌言这么一说,木、杨二人先前还紧锁着的眉头顿时就舒展了开来。此刻的他们已然能确定这位张大人确实是主张“开市”的。却见木欣天当即便起身跪地诉苦道:“大人英明。这三司的封市令确实把咱们这些马帮给害苦了啊!”

“是啊,还请大人为草民等人主持公道。”杨豹也跟着便跪了下来。

“这,这是做什么呢。两位老先生快快请起。”张煌言赶忙上前搀扶道。而其身后的木罗桑见状赶忙帮着搀扶道:“阿爸,杨伯,你们放心吧。张大人这次来雅安就来为咱们主持公道来的。到时候看那帮汉商还有什么诡计可以耍弄!”

“是,是,朝廷都派了钦差来了。看来这次开市的事有指望了。”杨豹喜极而泣道。

见此情形,张煌言不禁在心中暗自苦笑了一下。川西与南京相隔万里,朝廷哪儿会消息灵通到一出事就能派钦差来的地步。不过从此二人的反应来看,封市一事确实对马帮造成的影响确实不小。只不过他们显然对中华朝的制度还不甚至了解,对于商会的影响力也估计得过低了。

正当张煌言在心中如此所想之时,木天欣却略带迟疑的开口迟疑道:“有大人为草民等人做主,那自是上天给草民等人的福气。只不过商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