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命运的抉择-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的意思是哈巴罗夫少校他们或许卷入了土著间的战乱。所以才会同总督府失去联络的?”灰衣人皱着眉头问道。
“可能吧。老爷,你也知道,这些鞑靼人就像是一盘散沙一般散落在草原的各个角落。空占着充满财富的草原,却整日只知道互相抢劫,争夺领地。他们即愚昧又残忍。哈巴罗夫少校他们或许已经被鞑靼人吃了也不一定啊。”尼索夫耸了耸肩,幸灾乐祸的开玩笑道。
可那灰衣人却一点儿都不觉得这个玩笑好笑。如果哈巴罗夫少校真的遇到这样的不测的话,那自己的这次探险同样也可能碰到相似的危险。不错,眼前的这个灰衣人,正是沙俄雅库次克总督府派遣来远东的“探险队”统帅——捷利亚宁。
1648年,为了给沙俄寻找更多的资源,沙俄特使哈巴罗夫率领一支150余人的探险队深入了远东腹地。可就从那一年起雅库次克总督府便再也没有得到过他们消息。起先沙俄政府对此并没太在意。毕竟从雅库次克到萨哈连乌拉江的路途遥远而又艰辛。况且哈巴罗夫上一次深入萨哈连乌拉江时,也曾长达三年与雅库次克失去联系。可如今都已经过去五年了,哈巴罗夫等人就像人间蒸发一般杳无音信。有关其被鞑靼人打死的传言更是在雅库次克等地广为流传。意识到问题严重的雅库次克总督府不得不决定再次派遣一支“探险队”前往远东,一边查找哈巴罗夫的消息,一边继续为沙俄开拓远东的资源。
然而,雅库次克总督府的征集令虽下了多次,问津的人却寥寥无几。显然,有关哈巴罗夫被鞑靼人残杀的传闻,让那些早年热衷于去东方“探险”的冒险家们对野蛮的远东望而怯步了。直到一年半之前,才由眼前这位捷利亚宁先生接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为了表彰他的英勇,雅库次克总督府在他出发前便授予了他上尉军衔,并保证事成之后会给予他更高的军衔和奖励。于是在一番认真准备之后捷利亚宁带着一队五十人的小分队,以极其低调的态度穿越西伯利亚进入了漠南蒙古地区。
对于捷利亚宁来说,来东方探险固然是在搏命,但事成之后的好处更令他馋涎。从他的外貌上来看,他有着明显的混血特征。这种特征来自于他那个身为农奴的鞑靼母亲。而他的父亲则是沙俄的一个下级贵族。贵族与农奴间的爱情故事听起来浪漫,可现实却很残酷。他的母亲终究没能得到承认。他虽然依靠父亲的血统得到了自由,但一个鞑靼女人生的私生子终究是没资格继承家业的。在他看来,自己在沙俄势利的社会中,想要得到上等人的认可唯一办法就是成为暴发户。而来远东探险无疑是一条成为暴发户的捷径。想到这儿,捷利亚宁心中燃起了激昂的斗志。却见他把脸一沉嘱咐道:“今天大家早点休息,明天你和一簇毛陪我进城里逛逛。”
第54节 受盘查细作险被捕 不甘心赌徒另辟径
“一一一一,二二二二,三三三三,四四四四……”集市上忙碌的商贩们一边在嘴里不停地唱和着这些数字,一边则手脚麻利地用一根棍子将装满盐巴的锅口推平,然后再装再推,一锅又一锅地把盐巴倒进麻布袋子里。周围窜梭不息的人群就像黑色的洪流一般熙熙攘攘。
眼前库布勒哲库堡市集热闹的场景,让自负来自文明世界的捷利亚宁亦不禁看得眼花缭乱起来。从皮毛匕首到珠宝毡毯,从茶叶瓷器到棉布香料,四周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这群冒险者直咽口水。捷利亚宁甚至还在街角的一出杂货店中发现了几面巴掌大小的玻璃镜子。这让他立刻就打消了先前想用玻璃弹珠在集市上换茶叶的念头。不可否认,此城的规模虽不比雅库次克。但比起沙俄在贝加尔湖北侧建立的安加尔斯克堡、巴尔古津堡来,这里简直就像是天堂一般祥和富足。
如果库布勒哲库堡能归沙俄所有那该有多好啊!捷利亚宁的脑中不由地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在他看来如果沙俄能占据此城,不仅能得到丰厚的税收,更能通过此处贸易枢纽与南方的汉人交易,以此得到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在集市里转了一圈的他,终于搞明白了那些鞑靼人口中的汉人,原来就来自与马可波罗笔下的瓷之国。这一发着实让他兴奋了大半天。要知道,这个时代欧洲大陆与东方的贸易份额早就被荷兰、英国、葡萄牙、西班牙、以及威尼斯等少数几个国家瓜分了个干净。东欧、北欧诸国想要得到来自东方的物产,必须得从这帮“吸血鬼”手中花大把大把的金币银币购买。如果自己能通过此地直接购得这些特殊的东方物产,并将其运往欧洲贩卖,那利润可就不是一倍两倍的翻滚了。此刻的他仿佛已然预见,莫斯科的权贵在看见自己带回东方的丝绸与瓷器时那种疯狂崇拜的模样。可正当捷利亚宁在自己的脑海中幻想着日后堆积如山的财富以及如云般的美女之时。一声低沉而又冷峻的询问将他拉回到了现实。
“站住!你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是哪儿个部族的?”大街上一队巡逻的士兵拦住了捷利亚宁等人的去路,用蒙古话盘问道。
“回长官,我们从捕鱼子海那边来。想拿毛皮换点盐巴和布匹回去。”机灵的尼索夫赶忙顺从地鞠躬,用蒙古语回道。却见他边说着边从自己肩上的背包中抽出了一条水貂皮,点头哈腰着向那士兵献媚道:“长官,您瞧多好的水貂皮啊。这可是咱们屯里最好的猎手打的。只射眼睛,不伤貂皮。”
为首的军官只是狐疑地打量了一番,看都没看那貂皮一眼,就径直走到了捷利亚宁跟前,一把掀去了他头上遮着的毡布,继续向尼索夫盘问道:“他怎么长得和你们不样?”
“哦,长官。这话可说来话长了。”像许多来自北方高地的牧民一样,尼索夫抽了抽鼻子,喋喋不休着开始向那军官唠叨起他事先编造的谎言来:“他爸爸是村子里的人,他妈妈是从外村来的。我还听说他爸爸的妈妈是从勒拿河那边嫁过来的。我早说外村的女人取不得,您瞧这都长成什么样了……”
果然给索尼夫这么一唠叨,那军官的脸上立刻就显出了不耐烦之色。却见他一挥手打断了对方滔滔不绝的解释,继而回头命令道:“给我搜搜这几个人的身。”
“是,长官。”得了命令的士兵二话不说就把一干人等强行拽到了一旁的小巷子里,将索尼夫等人里外都搜了一遍。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数让捷利亚宁浑身上下打了个寒战。先前的“美好”梦想顿时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推搡间让他唯一觉得庆幸的就是自己进城之前并没把火枪带在身上。索尼夫等人虽带了两三把匕首,但这对游牧民族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日常用品。眼见他们身上并没有带可疑物品,一番盘问之下回答也没有什么可疑之处,那军官只好意识手下把人放了事。
看着索尼夫等人离开时灰溜溜模样,一个士兵不由凑上前向那军官问道:“长官,是不是觉他们有问题。要不要把这些人抓回营里去再问问?”
“不用了。我只是见这几人面生而已。营长吩咐过要我们小心注意这些鞑子。”那军官不已为然地挥了挥手。然而他并不知晓,自己不经意的一次盘查,却让心怀鬼胎者着实吓破了胆。
捷利亚宁自然是不敢再在此是非之地多加停留。失魂落魄的他在溜出库布勒哲库堡,下意识地望见了城头上黑洞洞的炮口。一瞬间觉得那炮正是冲自己来的他当下便吓软了腿。亏得他身旁有索尼夫等人扶着。这才跌跌撞撞的回到了营地大帐。
“老爷,喝口酒压压惊吧。”眼见捷利亚宁一直抖个不停,索尼夫不由怜悯着递上了自己的酒瓶。
一把抢过酒瓶的捷利亚宁一仰脖子灌下了一大口伏特加。灼热的烈酒犹如岩浆一般流过他的喉咙,让他的精神终于有了些恢复。然而随着精神的恢复一种难以言喻的羞愧感却急速在他的心中蔓延了看来。他深深地为自己刚才的反应感到羞耻。几个汉人士兵就能把自己吓成这样。那日后自己如何能继续深入远东深处!想到这儿,像是在赌气的他又猛灌了一大口酒。不知是酒的灼烈,还是内心的焦躁,觉得浑身燥热的捷利亚宁不由起身渡到了帐篷口。
一阵寒风吹过,捷利亚宁忽然觉得自己的心绪平静了不少。冷静下来的他不由开始仔细推敲起刚才的那次惊险经历起来。不可否认,这里的守备确实森严,不但拥有数百人的守军,更拥有数门火炮压阵。从先前巡逻队的态度来看,城中守军对外来者十分警惕。仅凭自己现在手中的几十个哥萨克想要动这座堡垒的歪脑筋,简直就是在痴人说梦。就算是回去调集安加尔斯克堡、巴尔古津堡守军一起来袭,亦不可能占到什么便宜。沙俄在贝加尔湖的驻军本就有限。再说对方也能搬救兵来。难道就这么放弃了吗?
一旁的索尼夫见自己的主子一脸的阴晴不定,以为他还没从先前的惊吓中反应过来。当下便凑上前宽慰道:“老爷,别想了。这里的肉虽多,可骨头更难啃。人家有枪有炮的,可不是西伯利亚的土著可以比拟的。不如咱们就回头吧?”
“回去?你是要我放弃这次探险吗?”捷利亚宁提高着声调责问道。
“老爷,看这样子哈巴罗夫少校他们早已是凶多吉少了。我们再往南走下去也可能遇到更大危险啊。”索尼夫一个劲的怂恿道。当初他之所会答应给捷利亚宁做向导,可不是为了去解救什么哈巴罗夫少校的。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发财。像许多哥萨克亡命徒一样,索尼夫与一簇毛等人不会任何维持生计的手艺。他们唯一拿手的就是烧杀掳掠,就是抢劫。没有比拿火枪马刀打劫愚昧的鞑靼人更能让他们兴奋的事了。可显然眼前的这个堡垒戒备森严,武器先进,根本不怕他们这些土匪。如果继续往南遇到的城镇都是如此难缠,那自己不是什么好处都捞不着了嘛。眼看打劫无望的索尼夫,顿时就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面有着强大的对手,捷利亚宁也知继续南下不会有太大收获。但城里数不尽的财富,以及有关东南面科尔沁草原富得溜油的传言就像猫爪子一样扰得他心里直痒痒。赌徒心理加上他本性中的贪婪,让捷利亚宁不肯就此轻易的撒手离去。却听他不甘心的反问道:“难道说咱们现在就要两手空空地回雅库次克了吗?”
“老爷,两手空空倒还不至于。咱们不往东南,可以调头去西北啊。”索尼夫眼珠子一转提议道。
“去西北?可我听说西北方向上的水草没有这里丰盛。那里的鞑靼部落也比这里的要强悍啊。”捷利亚宁皱着眉头问道。更主要的是他听说漠北草原上的不少蒙古部族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这让身为东正教徒的捷利亚宁不经意间就多了一份心眼。
“鞑靼人再怎么强悍,终究只是拿着大刀长矛的土著。这里的汉人可是抗枪架炮的。孰强孰弱,老爷您应该比我清楚吧。”索尼夫摆了摆手道。
“那西北方向上的部落有这里富庶吗?”捷利亚宁连忙追问道。
“当然没有这里富庶啦。不过,绝对比安加尔斯克堡、巴尔古津堡富庶。那里是蒙古察哈尔部的领地。据说察哈尔部的可汗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孙。在这片草原拥有绝对的权威。”索尼夫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一听察哈尔部如此有来头,捷利亚宁不由怦然心动起来。成吉思汗、金色的大帐、蒙古的铁骑,这一切对于捷利亚宁来说都不算陌生。实事上,这个时代几乎每个俄罗斯儿童从小就听说过有关莫斯科金色大帐的故事。这段被异族统治的历史对于俄罗斯民族来说充满着痛苦与愤恨。因而沙俄从不承认成吉思汗是他们的皇帝。取得民族独立的罗曼诺夫王朝在立朝之初虽曾依附过金帐汗国。可其羽翼一丰满,便立刻翻脸拿起火枪火炮开始向蒙古人报复起来。因此沙俄在草原上的疯狂杀戮一部分是出于贪婪,一部分则是源于他们内心深处的报复心理。却听捷利亚宁当下就不屑的回道:“哼,成吉思汗的子孙又怎样?蒙古人的辉煌早已在数百年前就消退了。这些鞑靼现在除了互相残杀,迷信地参拜佛像,还会些什么?”
“老爷说的对。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现在就更应该往北走了。”索尼夫添了添嘴唇说道。
“哦?什么意思?”捷利亚宁疑惑的问道。
“老爷您想啊。这里的部落水草丰富又商贾云集,其他鞑靼部落见了不会眼红吗?”索尼夫眉飞色舞着反问。
“你是说北方的鞑靼部落会与这里的部落交战?可是他们毕竟都是蒙古人啊。再说这里还有汉人的军队驻守。你先前也听街上的鞑靼说了附近的鞑靼部落现在都已臣服于汉人,不再互相残杀了。”捷利亚宁连连摇头道。
“老爷您来自莫斯科,自然是不清楚鞑靼人脾气。这些土著最喜欢内斗了。他们一看见别人富庶就会在心中动起抢劫的念头。再说在同那些鞑靼人聊天时,他们还偷偷告诉我说,他们不喜欢南方的汉人。说汉人太狡猾太凶残,前几年还同他们打过仗,杀过他们许多人。老爷您瞧,这个蛋上有许多缝呢。”索尼夫狡诘的一笑道。
给索尼夫这么一说,捷利亚宁不由附和着点了点头。不错,鞑靼人要是团结的话,曾经显赫一时的蒙古帝国也不会变成而今这副窝囊相。况且就像马可波罗游记里记载的那样,蒙古人也曾侵略奴役过汉人。想来那些汉人此刻心中一定同俄罗斯人一样对鞑靼人充满着仇恨吧。这世界可真是有趣啊。当年纵横欧亚大陆,一路烧杀掳掠的蒙古帝国,现今却无力抵挡来自东西两个帝国的侵蚀。这又能怪谁呢。是怪蒙古这匹苍狼运气不好夹在了龙与熊之间?还是该怪他们当初太狂妄残忍,同时得罪了世界上最难缠的民族?不管怎样这水得要越混越好。
想到这儿,思路广阔了不少的捷利亚宁,又在帐篷内来回走了几步后激动的说道:“对,你说的对。那些蒙古王爷和酋长现在一定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这里呢。他们或许在表面上向汉人臣服了。但他们心里一定充满着怨恨与不甘。有缝的鸡蛋注定是要裂开的。作为一个文明人,我们不能坐视汉人凭借火枪欺负弱势的蒙古人。既然如此不如就让我们来帮这些鞑靼一把吧。”
索尼夫刚才只是在想如何唆使蒙古人与汉人交战,自己好从中混水摸鱼。可听捷利亚宁这么一说,他发现老爷好像还有更精彩的安排。于是他连忙献媚着奉承道:“老爷您可真聪明啊。”
“这还不是多亏了你的提醒。索尼夫你可真是一个忠诚的仆人。放心吧,这次我们一定能在蒙古高原大干一场的。到时候别说是雅库次克了,就连莫斯科都会拜倒在我们的脚下。”捷利亚宁抚摸着自己手中的火枪,眼中露出了贪婪而又狡猾的光芒。
第55节 仿武器英伦初成效 识龙威护国忌黄祸
刚刚到来的1653年对于新兴的英格兰共和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幸运的年头。对内,新模范军在这一年的年初击溃了盘踞在爱尔兰和苏格兰的保王军势力。英国长达十一年的内战最终以保皇派被彻底粉碎而告终。对外,英国在与荷兰海上争霸的过程中亦占尽了上风。英国舰队在布莱克将军的率领下在普利茅斯、纽波特海域接连取得了多次胜利。可正当众望所归的英格兰护国公克伦威尔踌躇满志时,从印度洋上传来的一系列消息却给他的心头蒙上了一阵阴影。使他不得不像身处蒙古高原的捷利亚宁那样将目光投向了那头盘踞在东方的巨龙——中华帝国。
“你是说中国舰队在印度洋上护送荷兰舰队?”办公桌后一身戎装的克伦威尔,紧皱着眉头向他对面站着的海军上将布莱克询问道。
“是的,阁下。我们在印度洋上的舰队清楚的看到中国舰队将一队荷兰商船从马六甲护送到了马德拉斯。看样子,他们还有继续望西的意思。因此,我们不排除中国舰队护送荷兰商队进入大西洋的可能。”布莱克神色沉重的回答道。
“噢?那队荷兰商船是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船吗?”克伦威尔点头问道。
“是的,阁下。已经证实是东印度公司的船。说实话,我们在得到情报时也很惊讶。这真是难以想像。十年前,荷属东印度公司还在东亚海域同中国舰队战得你死我活。五年前,荷兰人还在干涉中国人的内战。结果押错了赌注,差点儿被中国政府驱逐出香料群岛。半年前,荷兰属巴达维亚总督府在中国政府的威胁下被迫撤离。而今中国人却突然性情大变,竟然派遣舰队护送起荷兰人的商队来。这些东方人还真是难以理解呢。”布莱克努了努嘴道。
对于中荷之间的恩怨,英国人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事实上,作为英国政府在远东代言人的英属东印度公司,也一直在利用中国人与荷兰人之间的矛盾,逐步侵蚀荷兰在香料群岛上的贸易份额。只不过,中国人不比印度人、土耳其人,他们在与荷兰人争斗之时,亦不忘见缝插针地掠夺香料群岛以及南亚次大路上的资源。因此,中荷虽相争多年,英国这个渔翁却始终没捞到过太大的好处。而今两国突然冰释前嫌,握手言和,这怎能不让志在称霸大洋的英国人坐立不安。
“将军,这没什么好惊讶的。国与国之间有的只是利益而已。开战还是结盟也均取决于得利与否。现在荷兰与英国在海上战得难解难分。联合省三级议会早就混乱不堪了。嗯,依我看,此刻能出面与中国人讲和的只有荷属东印度公司罢了。”克伦威尔抚摸着他那光遛遛的下巴,逐步分析道。
“阁下您分析的一点都没错。我们在荷兰的谍报人员,也证实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董事在阿姆斯特丹的郊外与中国使团有过接触。不过就算是这样,中国人的反应速度也太快了一些吧。荷兰是在去年7月对我们宣战的。据悉,中国人在去年9月左右就将荷兰舰队驱逐出了香料群岛。中国使团与东印度公司董事会晤是在12月。今年3月由中国舰队护送的荷兰商船就出现在了印度洋上。从欧洲到亚洲传递消息怎么可能这么快!?”布莱克满脸狐疑的说道。不仅是他,接手此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对此也纳闷不已。他们实在是想不通中国人究竟凭了什么“魔法”让情报在短短数月内跨越印度洋与大西洋。
“说不定两边根本就没联系。”克伦威尔想了一下猜测道。
“阁下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欧洲的中国使团与香料群岛的中国舰队没有联系过。他们的行动是各自独立的。”克伦威尔微笑着解释道。
“可是,这不可能!”布莱克忍不住提高了嗓门惊叫道:“阁下,这不可能。如果双方是独立行动的。那香料群岛的中国舰队如何知道荷兰与英国开战了?又如何知道他们的使团同荷兰人达成了协议。除非他们有魔力能预见到我们会在去年与荷兰开战。”
“我不知道中国人是如何推算出具体时间的。也不知道这些东方人是否真的拥有神秘力量。但他们现在准确无误地预见了我们的行动,这是不争的实事。”克伦威尔忧心忡忡地叹息道。
“我的上帝啊。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这两年来我们的计划一直执行得很周密。就算有间谍泄漏也不可能这么快就传去东方。难道说那些异教徒真的与撒旦签署了协议?这个东方民族真是神秘而又可怕啊。”从不信鬼神之说的布莱克,此刻亦不得不开始往这方面揣测起来。
克伦威尔听罢点了点头,跟着豁然起身向布莱克邀请道:“将军,我这里还有几样东西要给你看看。相信你看了之后会对那个民族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说罢,克伦威尔便带着布莱克从他办公室的一处侧门进入了一间不起眼的小套间。房间中央的桌子上赫然摆放着数把火枪和几个铁球般的东西。另有数名科学家正垂手站在一旁恭候。身为军人的布莱克自然是对这些武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却见他看看这儿,又摸摸哪儿,不禁好奇的向克伦威尔问道:“阁下,这些武器是从哪儿来的?以前怎么没见军队装备过。难道是新研发的武器?”
“它们中的一部分来自遥远的东方。另一部分则是我们自己的仿造品。”克伦威尔着从桌子上拿起了两把火枪递给了布莱克。
“您是说这些武器是中国人制造的。怎么一把重一把轻?”布莱克掂量了一下两把枪问道。
“你说的没错。这轻的一把是中国人用钢材制造的,重的一把是我们用铸铁仿造的。这两把燧发枪从外观上和性能上都相差无几。另外,我们的兵工场还仿造了他们的击发枪和后装枪等特殊武器。”克伦威尔一一介绍道。
“阁下,您真是太有先见之明了。从中国人手中购买军火,然后再仿制,真是太妙了。”布莱克一来兴奋的说道。他知道只要英国士兵能大量装备这些武器,别说是对付荷兰了,就算是大兵再次压境欧洲大陆也未尝不是梦想。
“中国人可不会怎么大方。事实上,他们对军械技术看守得很严密。至今都没向其他国家贩卖过军火。”克伦威尔意味深长的摇头道。
“那这些枪械是从哪儿来的?”布莱克纳闷地追问道。
“买来的。不过不是从中国政府手中,而是从荷兰人手中。将军,你应该也听说了,那个中华帝国在三年前刚刚结束内战。在内战期间中国政府军曾与北方的鞑靼人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热兵器会战。再机密的武器只要一旦投入实战,那它就不再是机密了。荷兰人虽在战争中得到了枪械,但联合省并没有一个统一专业的机构对这些武器进行研究仿制。于是,我们便委托几个商人从荷兰人手中收购了这些武器。”克伦威尔得意的说道。
“是的,中国人的武器虽比欧洲的先进。但就其结构、工艺来说并不复杂。总的来说还是在欧洲原有的枪械、火炮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当然,中国人在武器改进方面十分先进,也十分用心。许多细小的地方他们都做了完备的处理。不过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我可向上帝保证,我们几乎已能仿制中国人的所有种类武器。包括这种手雷。它所采用的火药不是一般的黑火药。而是一种极为烈性的特殊炸药。经过多次试验和分析之后,我们可以断定这是用棉花浸泡一定的硝酸制成的。目前我们已在实验室里制出了少量样品。”一旁的技术总监福兰克爵士自信满满的说道。
“上帝啊,这简直太帮了!天佑英格兰!福兰克爵士,您真是英格兰的英雄!”布莱克神情激动地夸赞道。
“将军,这是所有研究人员一起努力的结果。能为英格兰服务是我们最大的荣耀。”福兰克爵士谦逊的说道。
眼见众人一副壮志成成的模样,克伦威尔却在此时冷不丁地提醒道:“不过,福兰克爵士,我听说这些枪械至今都不能大量投产。我想知道既然我们已经掌握了其中的各项技术。那还有什么困扰我们,让我们大英帝国的勇士不能装备这些利器?”
给克伦威尔这么一责问,福兰克的脸上闪过了一丝尴尬。却见他轻咳了一声解释道:“我知道阁下您对此事十分关心。但是能仿制是一会事,能投产是另一会事。我们现在面对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制造工艺和材质的问题。”
“工艺问题?我们的制造工艺不及中国人吗?”布莱克放下枪追问道。
“是的,将军。我们不得不承认上帝给予了中国一双灵巧的手。正如他们的瓷器无人能比。他们制作的零件也十分精巧。您瞧,这几把都是中国制造的火枪。两把是完好的,一把是损毁的。”福兰克边说,边熟练地将手上的几把火枪重新拼装起来。不一会儿,那把损毁的火枪就被换上了另两把枪的零件。却见福兰克自信的把修好的枪递给了布莱克道:“试试吧,将军。”
虽然布莱克觉得在房间里试枪有些危险。但抵不住诱惑的他还是朝靶子开了一枪。一声巨响过后枪没有任何故障。他不由回头朝众人望了望道:“枪修好了?”
“是的,将军。正如您所见,这些中国枪支的零件都十分标准。相同型号零件间的偏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他们枪支在损坏后只要更换上相应的零件就可以修复。中国人的许多枪支品种,结构都很复杂,对零件加工要求极其严格。而这一点只有少数几个手艺高超的英国工匠才能做到。恕我直言,就算招集全英格兰、苏格兰的工匠也不可能大规模批量生产这些枪支。更不用说应付日后战争中的大量消耗了。”福兰克如实的回答道。
“难道说,这些武器都只能光看看而不能用吗?”克伦威尔略带失望的说道。
“阁下,请先别气馁。我们认为我们现阶段根本不需要仿制中国人击发枪和后装枪。此外,燧发枪的线膛也可以暂时取消,改为滑膛。反正在连排齐射时命中率更本不需要如此精准。这样一来加工难度和成本都会大大降低。很快就能在英国军队中大量普及了。”福兰克代表全体研究人员说出他们的建议。
“嗯,看来也只好这样了。不过枪支上一定要装配有刺刀。这项工艺并不复杂,却能提高我们士兵的近身格斗优势。”克伦威尔满意的点头嘱咐道。
“福兰克爵士,你们除了研究中国人的火枪和炸药外,对他们的火炮是否也进行过研究?您刚才也说了中国人现在在使用一种比黑火药还要烈性的炸药。那这种炸药是否能运用在火炮上呢?”身为海军上将的布莱克对火枪的改进并在意,他所关心的是火炮的发展。
“将军,很遗憾。由于这种炸药需要应用到硝酸。以目前的工艺在实验室里提取的硝酸极为有限。中国人应该已经发现了一种可以大量生产硝酸的方法。但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因此这种炸药现在还不能运用于实战。另外,中国人除了用钢材铸造火炮外,更多是将心思花在了统一火炮口径和规范操作上。这一点将军您不是也正在做吗。”福兰克充满敬意的赞扬道。
“是的,布莱克,你在这方面已经做得十分优秀了。英国的舰队由你指挥我很放心。”克伦威尔拍着布莱克的肩膀颔首道。原来身为英国海军统帅的布莱克将军亲手制定了英国海军的第一部纪律条令,用以整顿英国海军纪律涣散的。为此他甚至查办了自己的弟弟本杰明。布莱克大义灭亲,公正严明的作风使他得到了海军上下一致的尊敬,更由此受到了克伦威尔的信任。
“一切都是为了英格兰的荣誉。”布莱克恭敬的敬礼道。
面对自己信任的爱将,克伦威尔欣慰的点了点头。继而又感叹着说道:“布莱克,你知道吗。这一桌子的东西忽然让我想起了一个传说,一个有关‘黄祸’的传说。”
“阁下,您的意思是,东方的‘上帝之鞭’会再次威胁欧洲?”布莱克动容道。
“‘上帝之鞭’会不会再次降临欧洲,我不敢肯定。但东方的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