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命运的抉择-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就是要带两个皇儿去上课。都是难得一见的东西,不容错过。堵太傅也一起来吧。”孙露微笑着邀请道。

难得一见东西?莫不又是番邦进贡了什么稀奇宝物了吧。虽然觉得这么做有些玩物丧志,但既然皇帝都开口了。心中颇不情愿的堵胤锡也只好拱手应和道:“遵命陛下。”

两个小鬼逃学的插曲多少耽搁了些孙露的时间。因此当她驾临科学宫时,王罡等商会代表早已在那里恭候多时了。不过对方是皇帝,等再长的时间都是值得的。况且还多了两个如此可爱的参观者。成为众人注视焦点的杨禹轩和杨念华兄妹倒也显得落落大方,丝毫没有拘束或是害怕的表情。事实上,他们一进门就开始一心一意地寻找起所谓的新奇玩意儿起来。根本就没把在场的众人放在眼里。而在场的众人则恭敬的朝这对母子们,山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平身吧。”孙露和善的示意道。

“谢陛下。”众人应声起身道。为首的工务部尚书方以智跟着上前拱手道:“陛下,工务部下属研究院‘二五研究计划’成果已悉数在内室展出,敬请陛下参观指导。”

“嗯,那就有劳方尚书带路了。”孙露满意的点了点头,便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内室参观起来。

所谓的“二五研究计划”其实是当年明隆武朝“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的有关工部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隆武王朝的第二届国会才落幕,这天下便换了主人。但改朝换代并没有影响到当年国会通过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事。毕竟这个五年计划,不但承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诸多内容,更是依照现任女皇的意志所制定的。因为今日的展览其实也是对公务部下属研究院近八年来工作的一次大盘点。

从眼前琳琅满目的各类展品来看,研究院这几年的工作确实是卓有成效的。这从众人惊讶新奇的表情,以及不时发出的由衷赞叹中就能深切的感受到。在如此众多的展品中首先吸引眼球的当属摆在门口的新式滚珠防震马车了。研究院的工匠们根据人们的需求,改良了车的车轴和承瓦,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滚珠轴承。此外还在车体和车轴间增加了减震弹簧片。诸如此类的新设计使四轮马车的牢固度、耐久性大大提高。让载人的马车提高了舒适性,让用于运载货物的货运马车提高了载重量。

商会的代表们在坐了一圈这种滚珠防震四轮马车后,立刻就意识到了它的价值。这种防震四轮马车的问世无疑会让给帝国的交通业带来质的飞跃。商会代表们仿佛已经看见数万辆防震四轮马车驰骋于华北、西北广袤的平原之上,给他们带来滚滚的财源。一想到这些,王罡等人哈拉子都快流下来了。

众人的表情让方以智也感到异常的兴喜。要知道当初研究院为了改进这马车可没少花心血。就拿车上那小小的齿轮来说吧。为了使齿轮更合适、更精确。研究院的学者会同欧洲来的传教士先是通过计算方法得到齿轮的形状。再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反复的试验后,得出了关于制造齿轮的基准曲线(摆线)的论述。而随着数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加之女皇陛下在一旁的提点。方以智等人又开始对渐开线原理进行研究。于是借助数学模型的逐步完善,以及军工局中能工巧匠们的配合,研究院终于开发出了制造渐开线齿轮的简单方法。当然就目前来讲,尚只有军工局有能力完成此项工艺,生产渐开线齿轮。而民间工艺水平仅能制造摆线齿轮。

不过光是摆线齿轮已能满足防震马车的工艺要求。因此,将此将防震马车引入民间并不会影响朝廷的军事机密。而这种马车显然能给研究院带来大笔的研究经费。一想到马上就有大笔的研究经费入帐,此刻的方以智亦显得红光满面。

正当大人们在心中各自打着如意算盘之时,在场的两小朋友却还在孜孜不倦地寻找那个自个儿会动的东西。左瞅瞅,右摸摸,好像每个东西都很有趣,可就是没有母亲说的那样东西。忽然杨禹轩摸到一个只有他拇指般大的小皮囊。那皮囊薄薄的,软软的,还可以随意的拉来拉去。突发奇想的他不由将小皮囊凑在嘴边吹起来。很快小皮囊就变成了小气球。这下两个孩子可算是找着乐子了。可惜乐极生悲,就在两人玩得最起劲的时候,“嘭”的一声,气球爆炸了。

这一炸不但把两个孩子给吓傻了,更是把大人给吓坏了。以为是火药爆炸的众人赶忙上前察看。刚才凑在人群中一同打量马车的堵胤锡和随行的女官脸都给吓绿了。若是两位皇子真的有个三长两短,他这个太傅可就要诛九族了哦。然而他很快就发现皇子们虽然在嚎啕大哭,但却毫发无损。就在众人纳闷之时,孙露俯身拾起了地上的残片,随手拉了拉道:“方尚书,这是橡胶吧。”

给女皇这么一提醒,方以智这才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对了!这是研究院用来收集气体的橡胶囊。想来两位殿下一时顽皮拿来吹着玩了。结果胶囊给吹爆了,这才会有刚才的那声巨响。幸好两位殿下都没事,真是老天保佑啊。”

众人听方以智这么一解释,刚才悬在嗓子眼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但一想到先前的虚惊,人们又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不过为了不再让这俩个“罪魁祸首”继续为害会场,女皇陛下便亲自下令女官将他们抱在手中不许下地。而众人的注意力也很快就从两个小淘气身上转移到了刚才那个橡胶囊上。却听来自南洋的农场主代表阿亚里好奇的问道:“方大人,您刚才说这是橡胶囊。难道这东西是用橡胶汁做的吗?”

“阿亚里庄主好眼力。这确实使用天然橡胶制成的。”方以智得意的点头道。

“可是天然橡胶有弹性,能防水。可它冬天坚硬,到了夏天又软粘手。你们是怎么让它变得如此细滑的啊。”阿亚里心中的疑惑这下可就更大了。由于他的农场十分适宜橡胶树的生长。因此受香江商会的委托种植了十来亩的橡胶树试验田。当然那些橡胶汁最终都是被香江商会收购去的。但他却一直纳闷那种粘稠的白色液体究竟有什么作用。

“光凭天然橡胶当然是做不了胶囊的。但是按照研究院研制的特殊秘方,我们就能让橡胶克服这些毛病。让它按照实际需要想硬就硬,想软就软。”方以智故作神秘的说道。其实他所谓的秘方就是将天然橡胶与一定数量的硫磺,依照一定的比例均匀混合。为了以便待会儿让这些个专利卖个好价钱,却听我们的方尚书又不遗余力的推销道:“香江商会从十年前开始在南洋种植,从美洲引进的一种可以流出白色汁液的树。也就是刚才阿亚里所说的橡胶树。在女皇陛下的指点下,我们收集了这种树分泌出的汁液,并依照一定的配方对其进行加工。于是就有诸位眼前这一片琳琅满目的产品了。”

“大人的意思是说,这桌上放着的东西都是用橡胶汁做的!”阿亚里难以置信的叫道。

“不错。瞧,这是橡胶鞋,结实又耐摩。这是橡胶雨披,不但比普通的蓑衣轻便,能有极佳的防水效果。还有这……”

在工务尚书大人口若悬河的推销下,在场的众商贾立刻就被引入了一个崭新的橡胶世界。阿亚里等人这才终于明白了香江商会在南洋推广种植橡胶树的用意。原来商会一直收购的不是普通的白色汁液,而是“液体黄金”!

第37节 小见大制造业起步 十年功蒸汽机露脸

“方尚书,朝廷有没有兴趣建胶鞋场啊?”

“是啊,我们南洋种植园可以响应朝廷的号召大量种植橡胶树的。”

“干脆建一个独立的橡胶厂,由朝廷和商会共同出股。”

眼见如此众多的商机摆在面前,众商贾可谓是眼红心跳,恨不得立刻就把这东西一股脑儿的都搜罗回去。可他们却不知,这仅仅只是开场白而已。后头还有更另他们垂涎的宝贝在等着他们呢。只见此时的方以智清了清嗓子,朝众人摆了摆手道:“诸位,请静一静,请静一静。这些只是简单的橡胶成品罢了。本官这里还有几样高技术的产品想请诸位过目。”

众人一听还有更高技术的产品要展示,一个个顿时就像被人捏了头颈的鸭子一般伸着脑袋张望起来。却见那方以智郑重其事地取出一盘小物件向众人介绍道:“就是它们了。”

“这,这,这不是橡胶做的塞子和圈圈嘛。”一个商贾失望的大叫道。其他人亦在同一时刻露出了失望的神色。他们实在是不明白方以智干嘛要如此看重这些小物件。

“诸位可别小看了这几个橡皮塞和橡皮垫。没有它们,这边的机关便不可能正常使用。”方以智说罢顺手拧开了一旁的一个铜制把手。从把手下的水管里顿时就哗哗地流出了水。紧接着他又将把手板了拧回了原位置,而水管里的水也随之被止住了,连一滴水珠都没漏出来。

这样的情景对孙露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情景了。十多年之前,她每天不知要重复多少次类似的动作。可对周围其他的参观者来说却是一副神奇的景象。中国以前不是没有控制水量的水龙头,但大多体积庞大且难密封。像眼前这个可以随意开关放水,个头又小的龙头是极其少见的。也难怪站在方以智身旁的王罡会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亲自动手来回拧道:“方尚书,这可真神奇。这机关怎么就能拧得如此紧呢?”

“王副会长,机关之所以能被拧得如此紧,关键就在于里头装了一片这样的橡皮密封垫。有了它龙头不但能被拧紧,还能有极佳的密封性,可以防止龙头漏水。不仅是这龙头,外面马车的螺栓上也装了类似的垫圈。经过实验证明装了橡皮垫圈的螺栓比没装垫圈的螺栓牢固上数百倍。就算在满是砾石的道路上颠簸也不会松脱。”方以智说着拆了一个样品解释道。

“原来如此。这么说来这小小的橡皮圈圈还真是项大发明啊。”王罡把玩着龙头,爱不释手的赞叹道。商贾们也跟着热情的围了上来。

眼见众人如此津津乐道于小小的橡皮圈,孙露也是感触颇深。是啊,再怎么高级,再怎么庞大的机器都是由螺栓、齿轮、橡皮垫等等之类的小部件组成了。遥想后世的某些国家连个象样的齿轮都造不好,却叫嚣着要发展航天业,要做世界的办公室。实在是滑稽得可笑。制造业才是工业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国家提高国力的基石。另一个时空中的强国,哪儿一个不是从造螺栓、垫圈,开始它们的工业之路的呢。此刻,看着中国本土制造业一步一个脚印的逐渐成长,作为奠基者的孙露不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当孙露欣慰于中国制造业不焦不躁的心态时,方以智掀开了龙头旁的一块大红布,开始向众人介绍起了另一个“实用”的奢侈品。只见他略带扭捏地向众人拱手道:“诸位,研究院这次还顺带的研制了一项小发明。”

这下可轮到孙露吃惊了。眼前的这玩意儿虽是简陋。但女皇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它的身份。却听她毫不犹豫的就脱口而出道:“抽水马桶!”

“回禀陛下,这确实是可以自动冲水的马桶。”方以智尴尬的应和道。其实抽水马桶本身的工作原理很简单。主是靠座便器下面的形弯,在排污时,马桶内的水面超过弯的高点时,形成的虹吸现象,能够把大便器的水和污物一同抽走。一直到只剩下少量水时,虹吸破坏,留下的少量水,形成了水封。其技术难点是防止污水管逸出臭味的U形弯管和控制水箱里水流量的三球阀。前一条对女皇陛下来说是常识。后一条直到研究院开发出橡胶制品后才随之迎刃而解。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橡皮垫的功劳。因而抽水马桶这个纳秽之物,也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一项科技结晶了。可在方以智等人眼中,就算抽水马桶的技术含量再高,终究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东西。

不过这个原始的抽水马桶自现代的孙露可就意义非凡了。早些年她在面对老祖宗的茅厕时,还真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恨不得直接找块没有人烟的野地解决去。后来虽然可以用木马桶,可终究是没有抽水马桶来得卫生。特别是对一个女人来说。此刻的她恨不得立即就把这样品搬回自己的皇宫去。当然在自己臣子面前表现出对马桶的热衷是有损君王形象的。意识到自己有点失态的孙露赶忙轻咳了一声,转而正色道:“方爱卿,研究院的这项成果可不是一项小发明。而是帝国的一条新财路。”

“新财路?可是陛下,这抽水马桶虽然方便卫生,但却造价不菲。光这是纯白瓷烧制的座便器便不是普通民窑可以烧制的。更何况使用它还需要配有一套完整的上下水系统。估计到时候好奇的人居多,问津的人稀少啊。”方以智连连摇头道。当初若不是为满足皇帝的需要,研究院才不会花如此大的力气来开发马桶呢。这种东西别说普通百姓了,就连他这种朝廷命官也觉得难以承受。

“方大人此言差矣。众所周知镜子的价格极其高昂,而全身大小的镜子更是价值连城。可镜子厂生意照样红火,海内外各类的订单更是络绎不绝。一样东西正因为稀少,才更能显出它的价值来。”在打量了一番抽水马桶后,王罡得出了一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他已然从这个不登大雅之堂的马桶上看到了未来的商机会。

王罡的结论立刻便受到了众商贾们一致的认可。生意场三七原则,对他们来说,早就是驾轻就熟的东西了。却听他们当下便七嘴八舌的商讨道:“是啊,这东西穷鬼当然是用不起的。这种东西卖给达官显贵最合适不过了。”

“除了卖给达官贵人还可以卖给那些南洋的土王。反正凡是咱们天朝的东西那些土王都当宝似的崇拜。”

“应该卖给天竺人、波斯人,他们最奢侈了。在马桶上镶上金箔和宝石,再加上个香油灯,保证能卖个好价钱。”

“那些大胡子太保守了。先进的东西他们不一定肯接受。照我看应该卖给那些欧洲佬。他们不是最喜欢带机关的东西嘛。”

眼见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着谋划起未来的“马桶出口计划”,方以智这才见识了什么是无奸不商。自己刚才的推销比起他们来根本上不了台面。这些商贾甚至只用了半盅茶的时间就想出了“洁身自好,品位生活”的促销口号。对此,自叹不如的工务尚书也只好苦笑着向女皇拱手道:“陛下英明,看来臣先前的忧虑都是多余的了。”

“所以说方爱卿你们研究院的任务就是研发各类发明。生意场上的事交给这些会长、掌柜们去处理吧。只要你们的发明符合人们的需求,就一定不会被浪费。”孙露说道这儿,不由想起了研究院另一项旷日持久的发明。却听她关切的向方以智问道:“方爱卿,蒸汽机的项目现在研究得怎样了?”

“回禀陛下,目前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可效果还是不怎么好。”方以智苦着脸回答道。

“不管怎样,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既然有了大进展,那就干脆拿出来给大伙见识一下吧。或许他们看了之后会给你们带来新思路呢。”孙露不以为然的点头道。对于开发蒸汽机可能遇到的困难她是早有心理准备的。毕竟这是一项超越这个时代一百年的发明,一旦研制成功整个世界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方以智等人却并不知道他们正在完成一项超越时空的任务。失败、挫折已然给这些研究员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孙露知道这时候最好的药剂就是来自他人的鼓励和认可。

“遵命陛下。”犹豫了一下的方以智一咬牙,回头向其他人宣布道:“诸位,有关马车、橡胶、抽水马桶的项目待会儿会有专门的官员与诸位磋商。现在请诸位随本官继续望下参观吧。”

已然别调起兴趣的众人一听下面还有新东西要展示,兴致自然也就更高昂了。他们纷纷放下了手中把玩的物品,紧紧跟着方以智进入了下一个房间。同刚才那个琳琅满目的房间不同,这个房间的中央只摆放了一个用帆布包裹的庞然大物。眼见众人进了房间,一旁守候的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取下了帆布来回的忙碌起来。而方以智则一脸肃然的介绍道:“诸位,这便是‘一五研究计划’和‘二五研究计划’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蒸汽机。”

“蒸汽机?是那种靠烧开水运作的机器吗?”一个代表举手好奇的问道。

“准确的说蒸汽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方以智傲然的纠正道。为了让众人能更深刻的了解这项发明的伟大,他接着便详尽的向众人介绍道:“诸位请看。眼前的这台蒸汽机主要由汽缸、凝汽器、底座、活塞、曲柄连杆机构、滑阀配汽机构、调速机构和飞轮等部分组成,汽缸和底座是静止部分。从锅炉来的新蒸汽,经主汽阀和节流阀进入滑阀室,受滑阀控制交替地进入汽缸的左侧推动活塞运动。残余的蒸汽最后被导入凝汽器冷凝成水,往复使用。”

显然方以智的讲解对眼前的代表们来说太过专业了一些。众人除了一个劲的点头外,似乎就没别的反应了。倒是一旁南洋总督陈家明的哥哥陈家信,提出了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道:“大人,这蒸汽机能像以前的蒸汽提水机那样抽水吗?”

“当然可以。这种新型的蒸汽机不但能轻易的从几十米深的矿井中汲水。而且还能比蒸汽提水机节省八成的燃料。”方以智自信满满的保证道。他知道陈家信口中的“蒸汽提水机”就是早年研究院开发的第一批蒸汽机。主要是在一个蛋形容器中先充满蒸汽,然后关闭进汽阀,在容器外喷淋冷水使容器内蒸汽冷凝而形成真空。打开进水阀,矿井底的水受大气压力作用经进水管吸入容器中;关闭进水阀,重开进汽阀,靠蒸汽压力将容器中的水经排水阀压出。待容器中的水被排空而充满蒸汽时,关闭进汽阀和排水阀,重新喷水使蒸汽冷凝。如此反复循环,用两个蛋形容器交替工作,便可连续排水了。因此这种蒸汽机也被研究院内部形象的称作“零号机”。

由于这种“蒸汽提水机”是依靠真空的吸力汲水的。所以汲水的深度往往不能超过六米。为了从几十米深的矿井汲水,须将提水机装在矿井深处,用较高的蒸汽压力才能将水压到地面上,这无疑是一件既困难而又危险的事情。因此虽然蒸汽提水机已推出将近六年,可使用它的人却寥寥无几。

但有一块地方这种危险的蒸汽提水机却一直使用至今。那便是广东。原来岭南地区多山是南方少有的产煤区。加之先前中原战事不断,北方的煤矿大多停产。这使得广东的采矿业在短短数年间便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岭南靠海地势较低,矿井地下水情况十分严重。单靠人力、畜力难以满足排除矿井地下水的要求,而现场又有丰富而廉价的煤作为燃料。故而就算是事故不断,蒸汽提水机依旧是广东矿场主们不二的选择。但时刻冒着爆炸的威胁施工作业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无论是矿工、还是矿场主都希望能有一台既高效,又安全的机器来解除这个隐患。而作为香江商会二号家族的新安陈家恰恰就是广东最大的矿场主。也难怪陈家信会如此关心蒸汽机的事了。于是他又进一步向方以智建议道:“那可否请大人现场操作这台机器示范一下呢?”

现场演示?这让方以智稍稍犹豫了一下。目前蒸汽机的性能还十分不稳定,如果演示到一半出了故障怎么办。那朝廷的面子岂不是丑大了。但一见到身旁女皇鼓励的眼神,他立刻就来了信心,当下便答应道:“既然诸位如此感兴趣。那本官就现场演示一下吧。不过此地是皇宫,可没有几十米深的矿洞。陈公子若是对抽水机感兴趣的话,改日可来研究院参观。现在暂且就先演示其他功能吧。”

第38节 频漏气宝机难投产 闹棉荒夷布入中原

随着方以智的一声令下,八个力士将隔壁的两台机械一并搬了进来。却是一台车床和一台纺纱机。不是说要演示蒸汽机吗?怎么把车床和纺纱机都给搬进来了呢?被搞得一头雾水的众人不由切切私语着指点起来。眼见大家一脸疑惑的模样,方以智不慌不忙的解释道:“诸位少安毋躁。这台蒸汽机不同于以往功能单一的蒸汽提水机。刚才本官就说了这是一台动力机械。它的作用是带动其他机器一起运作,将热能转化为动能。所以必须将蒸汽机连接上车床等其他机械后才能工作。”

言谈之间动作迅速的研究院技工们三下五除二着便将车床给按了上去。一旁的几个力士则开始帮忙往炉子里头一个劲的加起煤来。随着炉膛越烧越旺,眼前的庞然大物渐渐地发出了低沉的嗡鸣声。让人觉得脚下的大地似乎也跟着震动了起来。这样轰鸣声对于研究院人员和广东的矿场主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但那些来自内陆的商会代表却着实被吓了一大跳。可一想到女皇陛下也在场,一干人等就是再害怕也得硬着头皮奉陪到底了。却见他们便三三两两着躲在了人群的最后头,生怕对面的大家伙一个暴怒就朝他们喷起火来。

蒸汽机当然是不会喷火的,它只会冒气。当汽笛“呜”地一声响起时,操作人员熟练地开启了阀门。刹那间炙热的蒸汽从锅炉直泻入滑阀室,在工作人员的调节下受滑阀控制交替地进入汽缸推动活塞运动。于是乎,活塞通过联杆等部件将动能传递到了一旁的车床上。神奇的事情便在这一刻发生了。没有水车推动,也没有牛马拉车,车床竟当着众人的面自各儿动了起来。却见那锯床上的轮锯犹如风火轮一般转了起来,像切豆腐一般将一块一指来厚的模板一裁为二。紧接着示范的工作人员又将一块圆柱型的铁料安在了旁边的螺纹铣床上。在一阵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之后,先前滚圆的铁料便被拉出了漂亮的螺纹。

这一切在众人看来简直就像是变戏法一样。饶是见多识广的岭南代表此刻亦惊愕地张大了嘴巴。他们从未想到过世界上竟还有如此神气的东西。更想不通把水烧开了之后怎么就能代替牛马做工了呢?难道说这机器里头还藏着一头牛或是一匹马在那里拉吗?越想越纳闷的陈家信不由好奇的向方以智询问道:“方大人这究竟是怎么一会事?蒸汽机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力气?”

然而面对众人的疑问方以智却只是笑而不答。却见他又朝身旁的随从耳语了几句。于是现场的工作人员立即便兵归神速地将车床拆了下来换上了旁边的纺纱机器。又是一遍相类似的操作。可这一次做出的却不是坚硬的铁制品,而是又白又柔的棉纱。

此刻连接在蒸汽机上的纺纱机,乃是在原先苏女纺纱机基础上进步改进的“环锭纺纱机”。一般用畜力作为动力,不但效率高,操作也比较简便。20个女工经过一个月的培训,其生产效率就能与相500个熟练的手工纺纱妇女像媲美。而且环锭纺纱机纺出来的棉纱又匀又细,比之先前的苏女纺纱机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如今东南地区的许多纺纱织布作坊和家庭农妇纷纷出售手中的原料棉花,再直接购买棉纺厂的成品棉纱用于织布。而轻纺工业的投资成本低,资金回笼快,加之南方向来就以纺织著称。因而仅过了四、五年江南等地便星罗棋布着发展出了众多这类的棉纺厂来。显然眼前的蒸汽纺纱机比之前的畜力纺纱机又先进了不少。若是蒸汽机真的被引进棉纺业,到时候强势的工厂将更强势。而那些半手工状态的作坊势必将会被淘汰或者吞并。一想到日后可能出现的残酷竞争,在场的纱厂主们的脸色不由的开始变得阴晴不定起来。

其实对这些商贾来说,理不理解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并不重要。他们所关心的是这玩意儿怎么使用?能用在那些方面?合不合算?前两条都很好理解。但这“合不合算”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了。这其中会牵涉到实用性、性价比、成本投入等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正如对于一个棉纺主来说,有蒸汽机固然能提高效率。没有蒸汽机的话,多雇几个工人照样也能生产出相应的产品来。如果蒸汽机的投资、使用成本超过雇佣工人,那买这东西不是亏大了嘛。故而棉纺主们在面对蒸汽机时都是一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模样。

与棉纺主们患得患失的态度不同。其他制造业的代表对那台蒸汽车床都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显然用蒸汽机带动车床在他们眼中是一个绝妙的主意。因为就算是帝国最熟练的工人也不可能像刚才的机器那般用一眨眼的功夫在铁料上加工出如此精细的螺纹来。而目前世面上的畜力车床由于动力不够,仅能做一些钻、切、裁等简单的加工。根本不能满足日益高涨的市场需求。无怪乎,众人会不顾先前的恐惧,兴致昂然的围在蒸汽机周围指指点点了。

可正当人们倾心于新科技的魅力之时,蒸汽机的表演却嘎然而止了。觉得还没过足瘾的两个小皇子,当下便不满的嚷嚷起来。直到看护他们的女官拿来两个橡皮小喇叭,才好歹哄得那两个娃娃罢了手。其实何止是两个孩子呢。在场的大人们也觉得有些意尤味尽。却听几个代表不解的问道:“大人,接下来是否还要演示其他功能了呢?”

“是啊,大人。这蒸汽机朝廷能否卖给咱们百姓啊?”

“大人,这成本如何啊?是不是很耗煤啊?”

“诸位请静一下,蒸汽机的演示今天就到这里。这蒸汽机的性能尚未稳定。研究院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因此,朝廷目前尚没有将其投入生产的打算。不过诸位放心,一旦这机器研制完成,朝廷定会在第一时间里将它引入民间的。”方以智冠冕堂皇的宣布道。此刻他却在心中着实捏了一把冷汗。因为他和在场的研究员们都清楚演示只能到这里为止,再下去屋子里可就要雾气腾腾了。

原来在孙露的指点下,研究院虽然确立了正确的研究方向,摸索出了详尽的理论做基础,甚至已然做出了一台能运用于多种行业的蒸汽样机。然而眼前的这台蒸汽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总是故障不断。其中最大,最致命的故障莫过于汽缸漏气了。刚才在做示范的同时,方以智的目光始终紧盯着最容易出岔子的汽缸。其实在车床加工完铁料后,机器就已经有一点轻微的漏气了。因此他才会省去解释,直接命人进入下一步的纺纱机演示。好在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被蒸汽机的巨大力量所吸引了。没人在乎那汽缸缝隙中冒出的丝丝烟气。才使得方以智能圆满完成这项表演。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蒸汽的这点小故障可没能逃过孙露的法眼。她从蒸汽机启动起便同方以智一样也在注意着漏气情况。由于有了橡胶垫圈,蒸汽机管道间的密封性能明显比第一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汽缸漏气的情况却依然犹如附骨之蛆困扰着研究人员。事实上,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研究院可谓是想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