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命运的抉择-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这一次伊尔德却闭紧了嘴巴,任由姚金怎样盘问,他都闭口不言。末了拿他没办法的姚金只好苦笑着朝身后的博洛说道:“博洛将军,看来这事还是要麻烦你了。毕竟满人和满人好沟通些。”

可姚金此话一出,底下的伊尔德立刻象是受了极大刺激一般大声喝道:“他根本就不配做旗人!我和他没什么好说的。博洛,你干脆就杀了我吧!就象以前你杀其他族人那样。”

紧接着伊尔德又用满语在大堂上冲着博洛嚷嚷起来。在场众人虽没几个懂满语,但通过伊尔德激动的神情,以及博洛白得发青的脸色。众人也都能猜到他在说些什么。伊尔德至始至终的强硬表现也确实让在场的众人佩服不已。特别是夏完淳,此刻也不由地重新审视起自己的俘虏来。

不错,站在明军的立场上来看博洛或许算是个识时务的弃暗投明之人。对于夏完淳来说博洛也是个不错的教官。但站在伊尔德等满人的立场来说博洛无疑就是个可耻的叛徒。说他是满奸亦不为过。说实话,夏完淳对伊尔德所表现出的气节还是挺佩服的。如果今天被俘的人换做是自己。自己在面对死亡时是会象博洛那样做个识时务的人呢?还是象伊尔德大义凛然地斥责敌人呢?夏完淳忍不住在心中这样扪心自问起来。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自己会选择大声斥责敌人与汉奸。因为这不单单关系到个人的气节与荣辱,更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尊严。那自己应该鄙视作为自己教官的博洛吗?如果不这样,难道还要去同情投降满清的那些汉奸?从小就被教育“非黑即白”的夏完淳越想越迷糊起来。他那原本闪亮的眼眸也蒙上了迷茫的眼神。

最后,夏完淳还是从先前接受的思想课中找到了一丝平衡。无论是军校的教官、还是教导团的监军都不曾一次的教育他,大明是个文明的国家。而满清是叛逆、侵略者、野蛮人。满人背叛了大明,之后入关更是想让天下的百姓做他们的奴隶。大明与建州叛逆的战争是文明与野蛮的战争。对于这些言论夏完淳从未怀疑过。深受儒家教育的他从小就被告知北方的夷狄,不知文化和礼节,只是以武力自夸,喜欢破坏和杀戮。因此他一直以来也是这么想的。而到了军校之后夏完淳又被灌输了新的论调。那就是大明作为文明的典范,天朝上国,就该以自己的文明去教化四夷。让那些夷人接受我中华的礼仪教化。至于拒绝接受教化的夷人,那就是无可救药的野蛮人。他们野蛮、愚蠢、爱杀戮破坏。五胡闹中华、靖康之耻、以及后来的蒙古入侵都是野蛮人强加给中华汉家的耻辱和伤害。将这些野蛮人从肉体上消灭,保护中原文明世界不受侵害,是大明帝国军人神圣的职责。

这种论调虽然被不少士大夫嗤之以鼻,但在夏完淳这样的年轻士子中却极有市场。博洛是接受了中华教化的夷人。而伊尔德是未开化的野蛮人,只是傻傻的忠于他的主子罢了。这样的解释没有过多的心理负担,简单而又明了。因此夏完淳心立刻就释然了。他不由又看了伊尔德,心想此人本质还算不错,若能接受教化就好咯。

就在夏完淳胡思乱想之际,一直没有出声的孙露突然开口道:“小鬼,是多铎派你来找多尔衮求援的吧。因为济南城已经快守不住了,不是吗?”

虽然被孙露说中了心事但伊尔德依旧只是冷哼了一声不做回答。但孙露却并没介意,却见她又自顾自地继续说道:“其实,你说与不说都没什么意义了。现在的济南城头已经换了王旗。就算你找到多尔衮,也救不了多铎了。”

“胡说!你胡说。我从出城到这里不过才四、五天的时间,济南城是不会那么快就被攻陷的。豫亲王爷一定能等到援军到达!”伊尔德歇斯底里的冲着孙露大吼道。

然而,孙露却不耐烦地朝夏完淳挥了挥手道:“把他带下去吧。”一脸疑惑的夏完淳立即敬了个军礼,同另两个卫兵将极力挣扎的伊尔德给拖了下去。眼见伊尔德被带下堂后,孙露又回头向身后的博洛询问道:“你说该怎么处理?”

被捕的密使当然该杀,但博洛的心中却并不这么想。不过他还是冷冷地回答道:“一切全凭首相大人做主。”

“这样啊,”象是看穿了博洛心思的孙露,突然莞尔一笑,打趣地说道:“其实那个小鬼蛮有个性的。就交由博洛将军你看管了。”

略微吃了一惊的博洛连忙朝孙露敬了个军礼。紧接着又试探着向孙露问道:“首相大人,您真接到济南城的捷报了吗?”

“没有。”孙露干脆的回答道。

“那您刚才是在诓他?”

却见孙露自信的笑道:“不算是诓他。因为我相信王兴能解决多铎。就象王兴相信我能解决多尔衮一样。”

第35节 决战牧野(一)

就在伊尔德被俘后的第三天,远在山东的王兴就给孙露递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农历元月十五日,明第一军团在连续围攻67个昼夜后,终于攻陷了鲁冀防线的中心——济南城,全歼灭敌多铎部二万余人。彻底割裂了多尔衮部主力与山东半岛的联系。至此明军在战略上也完成了东线合围目标。虽然早就预料到王兴最近就能攻陷济南城,但从山东传来的捷报依然让封丘的明军士气大振。封丘城上下军民无不额首称快。明军将士们更是个个摩拳擦掌,期盼着自己能在首相大人的指挥下打败对面的多尔衮,取得更为荣耀的战功。

而在另一方面得到济南失守消息的多尔衮再也没法从容地同孙露对峙下去了。山东的失陷意味着清军鲁冀防线右翼的完全崩溃。加上之前怀庆要塞的丢失,使得清军苦心经营多年的鲁冀防线顿时失去了意义。现在,清军的数十万大军就象豆子一般零散地散落在河北各地,且士气异常的低落。面对如此恶劣的战局,多尔衮知道自己必须将散落的队伍再次集结起来才行。否则明军轻而易举地就能将其分割包围,逐一歼灭。于是龟缩在陈桥一各多月后,多尔衮的六万大军终于行动了起来。

元月十七日,沉寂多时的封丘城外响起了久违的炮鸣声。然而这只是清军的佯攻而已。为的就是掩护其主力顺利撤离陈桥。虽然清军多达六万多人,可整个撤退行动却进行得异常有序而又迅速。就连孙露都不得不从心底里佩服多尔衮用兵神,甚至用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来形容亦不为过。然而这次孙露却没有急着全力阻击多尔衮部。相反,明军只是象征性地同清军交过几次火后,便目送着六万清军大摇大摆地离开了陈桥。

虽说穷寇莫追,但孙露也并未就此轻易放过多尔衮。战战兢兢一路北逃的清军很快就遇上了另一个令他们畏惧的死神——明第二野战军团。几乎在王兴攻陷济南城的同一天,远在河南的张家玉部亦攻克了卫辉城。在收拾完卫辉府周围府县之后,张家玉立刻休整了部队,调集两个师的兵力迅速南下阻击多尔衮部。前面是如狼似虎的张家玉部,后面是紧追不舍的孙露部。走投无路的多尔衮不得不选择同明军在野外决一死战,以求杀开一条血路,向京畿方向撤退。在多尔衮下定决心决战的同时。从后赶上的孙露部也于二十日,同南下的张家玉会师于牧野,至此明军总兵力达到5万余人。至此明、清三路大军齐聚牧野,总数达十万以上。

由于多尔衮事先比明军早两天到达牧野,使清军得以占领有利位置,利用其原有的路沟配置火枪兵,使其形成一条天然的堑壕。借此优势多尔衮便采取一线配置,使其右翼依托小高地土坡,左翼依托一条人工沟渠。清军的炮兵群则集中布置在了右翼和中央的前方。而稍后赶到的明军便不得不选择了清军阵地以东,位置较差的渭河边扎下营寨。明军营地所处的位置虽不甚理想。但孙露很快就从开封方向调来了四十多艘战舰进入渭河支援主力。这也在无形之中增强了明军的火力。公元1650年,隆武六年,元月二十五日,一场事关生死的大决战便在这牧野古战场上拉开了序幕。

农历一月的天气乍暖还寒,然而,已过巳时的平原依然是一副灰蒙蒙的。本该日上三杆的太阳却始终穿不透笼罩在平原上的雾纱。只有依稀的一些阳光懒洋洋地撒在没有一点风的原野上。眼看着丝毫没有散开意思的大雾,满清叔父摄政王多尔衮,用手掌轻轻地拍着稍显不安的坐骑。其实同他的坐骑一样,多尔衮此刻的心情也有多多少少地有些急噪。连续数日的恶劣天气让开战的日期一拖再拖。这虽然给了多尔衮充足的准备时间,同时却也是在消磨清军本就不高的士气。

“王上,原来您在这儿啊。”难得一身戎装的洪承踌纵马上前恭敬朝多尔衮报告道:“炮兵营地的大炮都已经布置完毕了。前锋营右侧的壕沟也已经挖掘完毕。请王上指示。”

“恩,知道了。”多尔衮敷衍着点了点头,又漫不经心的问道:“岳乐他们还没回来吗?”

“回王上,岳乐将军带队打探消息去了。现在雾这么大,估计要花些时间才能回营。”洪承踌指着眼前的大雾无奈的说道。然而多尔衮却只哼了一声便再也没有向洪承踌问话了。眼看着多尔衮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洪承踌知道他现在还未从多铎战死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对于多尔衮来说多铎不但是他的亲胞弟,更是他的左膀右臂。一直以来多铎的忠诚与善战都是多尔衮所仰仗的利器。如今一下子失去了这么一个心腹对多尔衮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他甚至都不能从敌方手里中收回自己弟弟的尸体。洪承踌知道这一点让多尔衮一直耿耿与怀。不过洪承踌可不希望作为全军主帅的多尔衮就这样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毕竟包括自己在内数万人的生死都掌控在他的手中。清军目前的状况已经够糟糕的了,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打入万劫不复的地狱。想到这儿洪承踌不由神色一正,向多尔衮进言道:“王上,看来今天这雾也不容易散啊。”

“恩,咱们这里的雾气虽然大。不过明军依水建营,他们那里的雾气应该比我们这里更浓才是。”多尔衮若有所思的指明军扎营的方向点头道。

“王上所言甚是,从这几日探子的报告来看,明军在渭河上水师也很少在河面上巡逻了。”洪承踌继而又试探着询问道:“王上,那我们是否也将总攻的日子往后挪挪呢?”

“不,总攻的时间照常。这雾气再过半个时辰左右就会消退了。孙露是不会放弃这次机会的。本王也一样。”多尔衮斩钉截铁的说道。眼见洪承踌还想进言,多尔衮又傲然的阻止道:“此事就这么决定了。不管是大雾,还是夜晚的黑暗,或是下大雪,都不能阻扰我大清铁骑前进!”

此时此刻身处明军阵营的孙露同样抱着必战的决心,立马炮兵阵地看着炮兵们忙碌地整理阵地。在她身后哗哗流淌着的是渭河之水。2600多年前,周武王在吕望等人辅佐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在牧野大破商军、灭亡商朝。能站在这著名的牧野古战场上,成就自己的武勋,孙露感到异常的荣幸。不仅是孙露,包括明军将士都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着信心。就连一向稳重的史可法也被全军上下激昂的斗志给感染了。却见他亦换上了戎装脚跨枣红马,站在了孙露的背后。一同随行的还有阎尔梅等数个孙露的私人幕僚。望着远处被雾气渲染着若隐若现的山峦史可法又有些担心的向孙露开口道:“首相大人,您说这次九酋多尔衮真的会同咱们决战吗?他该不会又想跑了吧。”

“史大人放心,无论是出于武人的荣誉,还为了给自己兄弟报仇,多尔衮这次都会同我们决战的。”孙露自信的说道。

“咳,是啊。多尔衮虽为一代枭雄,可那多铎毕竟是他的亲胞弟。首相大人,这次拒绝将多铎的尸首交还给叛军,想必就是为了刺激多尔衮吧。”史可法点了点头感叹道。虽说孙露这么做有失风度,但在史可法看来非常时期用些计谋也无伤大雅。

“这倒不是。我是很想将多铎的尸首还给多尔衮。可惜,我现在手上并没有多铎的尸首。其实那日王兴攻克济南之后,楞是没找到多铎的踪迹,也没发现他的尸首。恰巧咱们现在又要逼多尔衮决战。所以我就将计就计,直接放出风声说多铎已被击毙。你瞧现在的效果还不错吧。”孙露一脸无辜的说道。

“什么?!这么说来多铎现在还生死未卜。甚至有可能已经脱逃了!”惊愕不已的史可法连忙回头望了望阎尔梅。却见阎尔梅表情镇定得很,显然他早就知道了这事。孙露的这种做法着实算不上是君子所为。让史可法大跌眼镜的是一向耿直的阎尔梅竟然也跟着后头一起做这种事情。还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呢。史可法一边如此想着一边苦笑着暗自摇头起来。

“史大人放心。我已经命令王师长加紧搜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相信王兴他自己也不甘心一网撒下去就抓几条小鱼小虾吧。”孙露狡诘的一笑道:“不管多铎是死活,还是给他逃脱,现在都已不重要了。咱们现在就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吃掉对面的多尔衮!”

“首相大人所言甚是。干掉了多尔衮,伪清也就彻底完蛋了。此实为釜底抽薪之计。当年周武王就是在此地击败商军,一举奠定了问鼎中原的基础。相信今日一战也定能奠定我大明的中兴国运。”阎尔梅连忙附和道。

就在此时忽然有人指着前方的原野激动的叫道:“首相大人,您瞧,雾开始散了。”

“哦?雾开始散了吗?”孙露等人听罢连忙跟着抬头望去。这才发现在他们刚才交谈的间隙,原野上的雾气已经悄悄地开始散开了。懒洋洋的阳光也开始越来越透明起来。见此情形一连兴奋的史可法连忙向孙露道:“首相大人,照这个速度再过半个时辰左右,雾气就能完全消散了。那我们是否也该准备进攻了?”

“恩,着令全军进入戒备状态。一旦雾气消尽,立即以右翼为主攻方向进攻叛军主力!”孙露神色一凛果断地命令道。这次孙露针对多尔衮之前的布置,将明军分成两线配置。由姚金指挥右翼,张家玉指挥左翼,而她自己则坐镇中央。另将骑兵预备队配置在第二线。总之,孙露的计划是,以右翼为主攻方向,在击溃清军左翼后,将多尔衮同身后的老营分隔开,再卷击清军战线的其余部分。

然而,就在孙露精心盘算着自己的进攻大计时,她并没有意识到一个致命的威胁,正步步朝她逼近。此时此刻在离明军炮兵阵地仅十几米开外的小树林中一支清军侦察队正小心翼翼地四处搜索着。而这支骑兵队为首的将领正是清瑞重郡王岳乐。隶属正红旗的岳乐本打算只带小队人马在明军阵地周围进行侦察的。然而,河岸边浓重的雾气却使他同大部队走散了。当岳乐发现自己迷路时,却已经为时已晚了。此刻在他的身边就只剩下了十个亲兵而已。眼看着雾气渐渐的开始消散,岳乐知道自己留在这里时间越长就越危险。为了尽快撤回本营,岳乐也只好带着手下根据之前依稀的记忆,寻找起出路来。

就在岳乐急得直冒冷汗时,他的亲兵却给他带来了一个意外惊喜。却见那亲兵朝着岳乐打了个千后报告道:“王爷,前面树林外的空地上发现了明军的火炮。”

“哦,你是说前面有炮兵阵地!对方有多少人?是不是明军的主炮兵阵地?”刚才急得象热锅上蚂蚁的岳乐,一听发现了明军炮兵阵地,立刻就来精神。当下他再也顾不得是否迷路的问题,连忙带着手下亲兵偷偷地摸到了炮兵阵地的外围。然而当岳乐拿起单筒望远镜观察敌情时,眼前的场景却让他惊讶得心脏都快停止了。一个、两个、三个…通过望远镜岳乐足足在炮兵阵地上发现了五个明军将领。从他们的服色可以看得出,都是些级别很高的大官。特别引起岳乐注意的当属那为首的白衣女将军了。从周围人恭敬的表情,以及她那军装都让岳乐一下子就猜出了那女子的身份。

那个女人该不会就是南明的首相孙露吧。这个念头一下子就在岳乐的脑中泛起了。他顿时便觉得自己的心也跟着狂跳起来。意识到一个天大的机会正摆在自己面前的岳乐赶紧取出了弓弩,搭上羽箭,将闪着寒光的箭头直对上了那个女子。岳乐虽然清楚自己这一箭射出去,就会暴露自己的身份,周围的明军就会象潮水一般向自己涌来。但他还是抱定了心中的决定。在岳乐看来以自己和自己亲兵这十几条命,来换那女人的一条命绝对值得。

岳乐不是一个新手,相反他也是清军中数一数二的神箭手。可一想到自己这一箭关系到对面清军大营数万弟兄的性命,关系到整个大清朝的存亡。岳乐突然间就觉得手中的弓弩好象有千斤之重。就连握弓弩的手也止不住颤抖起来。就在此时那女人也同随从一起渐渐朝岳乐他们隐蔽的方向走来了。虽说此时的雾气还未完全散尽,但岳乐完全有把握在弩箭的射击范围内一击击中目标。于是他连忙收起了心思,聚精会神地观察起“猎物”来。

800步、700步、600步……岳乐在心中默默估算着距离,手心也忍不住蒙出了汗水来。这一刻他甚至还看清了对方的笑脸。那是一张极其年轻而又甜美的笑脸。但岳乐却丝毫没有就此分心,最后调整了一次呼吸的他,终于扣动了手中的扳机。

第36节 决战牧野(二)

岳乐记不清自己是怎样扣动扳机的,也记不清那弩箭是如何射出的。他只是远远望见那白衣女子猛地一捂胸口差一点儿就从马背上坠了下来。这一突然变故让整个明军阵地刹时乱成了一团粥。四周的明军将领随从连忙慌张地簇拥上去扶住了那女子。叫喊声此起彼伏,岳乐虽然听不清楚对方在说些什么。但眼前的这一幕足以让他肯定自己已经得手了。一种莫名的自豪的欣喜感顿时让岳乐激动得查点儿就跳了起来。然而眼前的危险处境让岳乐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开始考虑起逃脱的退路来。趁着明军还未从主帅被刺的混乱中恢复过来的时机,岳乐果断地朝身后的随从打了个手势。那几个亲兵立刻会意,跟着主将一起猫着腰偷偷离开了此处是非之地。

正当岳乐为自己拔得头酬又顺利逃脱而感到暗自庆幸时,明军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隆武六年,元月二十五日,对于明军来说注定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日子。连续数日的恶劣天气让主攻日期一拖再拖。然而,当大雾散尽,大战在即时,明军上下却惊恐地发现他们的主帅孙露被刺了。此时此刻炮兵营地最大的一个帐篷外已经聚满了来自各军团的军官。由于孙露的伤势极其严重,为了减少颠簸带来的危险,随行的军官不得不将其直接安置在炮兵阵地的营帐中。虽说总参部曾经试图封锁消息。可无奈,孙露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刺的。时间上离总攻时间又是如此之近。因此,坏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中军和右翼。得到消息的将官们再也顾不得多想,纷纷赶到了炮兵阵地的这个帐篷外。于是乎,整个炮兵阵地顿时沸腾起来了。

官阶较高的军官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一起焦虑地走来走去,并不时地偷偷向帐篷里张望着。而一旁官阶较低的下级军官和近卫军军官们,可就没那么克制了。他们攥紧着拳头,咬牙切齿,就象一头头愤怒的幼狮一般,大声疾呼要立刻开战为他们的首相大人报仇。暗杀这种卑劣的手段无疑是激怒了那些正直的年轻军官。可无论是比较镇定的高级军官,还是激愤异常的年轻军官,他们的脸上都毫无例外的凝聚着愤怒与关切的表情。一旦有护士从帐篷走出立刻就会被焦急人群围个水泄不通。

然而比起帐外的群情激愤来,此刻的帐篷中的气氛可谓是一片愁云惨淡。躺在中央手术台上的孙露面如纸金。鲜血染红了她身上的白色军服,一支羽箭赫然扎在她的胸口上没去了半截。面对这样的情景,几乎所有的人心里都清楚这将意味着什么。绝望、愤怒、悲伤弥漫了整个帐篷。惟有手术台前的德里古斯神甫始终保持着镇定,虽然他的额头上也早已布满了汗水。可现场的其他将领就没他那么镇定了。只见早已愤怒得难以言喻的姚金挥舞着拳头,愤然喊道:“该死的,这么会出这种事。多尔衮你这个懦夫,竟然使用如此卑鄙、下贱的手段!还有亲卫队和炮兵团难倒都是吃干饭的吗。鞑子都靠得那么近了,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被姚金这么一嚷嚷,作为亲卫队长的王芸花亦羞愧的低下了头。虽然根据事后的查探显示下手的只是清军的一支侦察骑兵。很有可能是因为大雾的原因误打误撞接近炮兵阵地的。虽然大雾降低了能见度,亲卫队没能及时发现险情。但无论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都不能成为自己开脱的理由。如果可以的话王芸花宁愿躺在手术台上的是她自己。而她也在心中抱定了决心如若首相大人这次真的再也醒不来,那她也没脸再活再这世上了。此时,自责不已的不仅仅是王芸花,炮兵团团长田勇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无论怎样首相大人都是在他的阵地遇刺的。因此田勇也是难辞其疚。

眼看着王芸花和田勇等将领苍白而又愧疚的表情。史可法知道其实此时此刻他们心中比任何一个人都要焦急,都要懊悔。而自己何尝也不是如此呢。却见他连忙上前打圆场道:“姚将军先冷静一下,冷静一下。”

“冷静?早上首相大人活生生的同你们一起去巡查炮兵阵地。现在却成了这副模样,你叫我们战士如何冷静。”姚金提高了嗓门嚷嚷道。却引来了一旁张家玉一阵厉声呵斥:“姚金你闹够了没有。这是什么地方,怎容得你在这里大声嚷嚷。你要是再叫,影响德里古斯神甫救治,我这就把你赶出去!”

随着张家玉这么一吼,姚金也只好立刻闭上了嘴。不过心急火燎的他依旧不安份地在大帐中走来走去。此时,却见史可法暗自思量了一番后,开口向众人建议道:“诸位将军,你们看首相大人出了如此大事,全军上下又人心不稳。咱们不如就此鸣旌收兵,暂时休战吧。”

给史可法这么一提醒,其他将领的神色顿时变得更加难看起来。毕竟现在明、清两军开战在即,一场恶战一触即发。可偏偏此时主帅遇刺,生死未卜。这对明军上下的士气打击无疑是致命的。也多亏了明军平日军纪严明,素质过硬,又有先进的军制,才能保持稳定。若是换做是以前的明军遇到这种情况多半早就已经丧失信心,全线溃退了。可是能稳定军心是一回事,可不可以开战就是另一回事了。如今这种情况谁都不知道一但开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数。原本自信满满的明军将帅们此刻也显得没了着落。

“绝对不能休战!”忽然一个冷静而又镇定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只见一直没有开口的萧云站出来斩钉截铁的说道:“这一仗一定要如约打下去!”

“萧参谋长,这都什么时候了。要知道如今要封锁消息为时已晚,用不了多久全军将士都会知道主帅遇刺的消息。如此一来,我军的士气势必受搓。试问这种情况难道还要继续打下去吗。别忘了首相大人还躺在那里生死未卜呢。”史可法眉头一皱据以力争道。在他看来事到如今能占有不败之地就是最大的胜利了。

“现在当然不是封锁消息的时候,既然首相大人遇刺的消息已经瞒不住了。那就干脆将首相大人的真实情况公布出去。”萧云毫不让步的继续说道。

“你,你说什么!你竟然要将首相大人目前的状况公布出去!简直太胡闹了,太胡闹了。萧参谋长,你这么做简直就是在扰乱军心!”再也顾不得矜持的史可法气急败坏地嚷道。他刚才还在心底盘算着如何掩盖孙露濒危的消息。可萧云却要将事情一古脑儿地全盘托出。这又怎能不让史可法心急。

“史尚书,我这么做就是为了稳定军心。现在首相大人遇刺的消息已经在军中传播开了。底下的战士定会互相揣测首相大人的安危,各种谣言也可能就此产生。若是我们现在再故意隐瞒只会将整个事件越描越黑。所以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大胆地澄清事实,重新整理旗鼓,消灭对面的多尔衮部。相信无论是首相大人,还是底下的战士一定也希望这场能继续打下去!”

“可是萧参谋长,你又怎能肯定消息一公布,不会打击士气呢?大战在即,主帅遇刺,这样的事情放在任何一个军队都是可能造成崩溃的。”史可法连连摇头反问道。

面对史可法的反问,萧云以极其坚定的语气一字一顿的说道:“这一点我也没有把握。但我相信我们的战士!”

“我也相信我们的战士。”低头思索了一番后,张家玉也点头站到了萧云一边。

“我也同意。”紧接着,姚金、高一功,乃至阎尔梅等人也同意了萧云的建议。眼看着众人一口同词决意要,史可法自知难排众意,也只好顺水推舟地默认了此事。眼见史可法不再坚持,萧云回头向阎尔梅颔首示意。于是两人便匆匆出了大帐,向外面的将士通报去了。

眼见着二人离开的背影,史可法心中虽是不安,可也只能指望底下的将士真如萧云所言那般自制了。然而就在史可法为外面的局势忐忑不安时,却听身后一直在为孙露急救的德里古斯神甫,突然长长地叹了口气。只见他仔细地为孙露止完血后,擦了擦汗,转身走到众将领面前。众人见状也立即围了上来。早已坐不定的姚金头一个冲到德里古斯神甫面前急切的问道:“神甫,首相大人怎样了?是不是需要什么灵丹妙药啊?我已经派人去各个村镇城池买药了。什么人参、何首乌,还是天山雪莲。只要神甫你需要,我们就一定能搞到。请一定要救救我们的首相大人啊!”

面对姚金有些语无伦次的话语,德里古斯神甫却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他不知道姚金口中的那些名贵草药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但做为一个外科大夫德里古斯神甫却知道有一件事是不得不向众人说明的。于是下定了决心的他,转而又抬起头表情严肃地开口道:“各位将军,现在是你们做决定的时刻了。”

“做决定?做什么决定!?”被德里古斯神甫这么一说,众人的心中顿时一紧,立刻围了上来询问道。

“拔箭。”德里古斯神甫一字一顿的说道。

“拔箭!”异口同声叫道的众人,脸上刹时就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却见一旁的高一功头一个一挥手嚷嚷道:“你这老毛别胡说。这箭是说拔就拔的吗。老子带兵打仗多年,各种伤势见多了。象首相大人如此重的伤势,一旦拔箭,搞不好性命立刻就不保了!”

“是啊,德里古斯神甫,难道就没别的办法了吗?拔箭后首相大人救真的有救了吗?”紧皱着眉头的史可法也忍不住跟着询问道。

“各位将军,这一点我也没有完全的把握。这一箭虽然没有正中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