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四福晋之死-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冷酷一笑,他意在震慑天下,震慑躲在暗处的宵小们——他李世民才是皇帝,才是这大唐帝国主人,这锦绣江山的主宰!
他成功了。
皇帝的能量大的无法估计,现在里里外外风声紧,就连赵云也不得不吩咐自己的人全部躲起来不要冒头。
李世民已经发现了吧,那个太子是个替身!
赵云垂下头,掩饰眼中的复杂。
李建成、李世民,有子如此,李渊他,此生无憾了!
回忆当初争霸天下的时候,李建成在群臣之中慷慨激昂,柔和的轮廓也挡不住骨子里透出来的锐气;李世民总是笑得玩世不恭的样子,却没人敢小看,因为那笑中,所有人都知道,那是血腥气。
天之骄子,奈何生之有二。
注定了。
一生,一死。
李建成出逃之后,她又见过李世民几次,显然,他是瘦了些,可这样子的李世民突然让她觉得危险,所以她收敛了所有的动作,虽然已经准备得差不多就是了。除此之外,她庆幸自己一直盯着李建成,如今,知道他下落的,全天下只有她一个。
……
阴暗的太极宫,李世民稳稳端坐。面色平和,失去妻子和孩子的伤痛已经看不出了,有时候他还会温和地微笑,没人能看出他的真实想法,喜怒不形于色,他更像一个皇帝了。登基近十年,几经风雨,帝王心术越来越厉害,一切都被隐藏在平和的表象之下。慢慢梳理着皇城后宫,他揪出不少鬼鬼祟祟的人,可太子还是没有消息。是的,他知道原先的太子跑了,那人似乎做了很多年准备的样子,往常是灯下黑,他完完全全被蒙蔽了。
这种事情当然不能闹得人尽皆知,一面配合着演戏,让那个替身以为自己扮得天衣无缝;一面暗中追查,一定要找到那个胆大包天的人。
宫里的替身还有用,皇子死了好几个,太子若是出了事,他李世民可能后继无人,那人和其他有心思的人,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已经背上杀兄的名声,他不想被人说是遭了报应绝后了。
那人与他有深仇大恨。这是他的结论。
可是……
捂住嘴,轻轻笑了一声。
那人真的认为妻子和孩子的死,能打击到他么?
是不是太天真了。
他可是毫不犹豫就杀了亲生兄弟的人呐,死了妻子,他还会有更多的妃子,死了孩子,他还能有更多的孩子。
那人牵连妻儿、满门诛绝的作风,似乎是要报仇……
可他下令诛九族的时候多了,征战四方杀的人也数不清了,想不起来那人是谁怎么办?
他是皇帝,而天下只有他是皇帝。那人来来去去几招,似乎有意避开他的样子。不管那人是心存顾虑还是有什么别的打算,既然他已经有了警惕,那人就别想讨了好处去!
至于崔家又跳出来的人物……他承认的对手,之前是李建成,现在是那人——疑似儿子李承乾,崔家,又算什么东西。
不理会他们,是因为不愿意天下大乱,可既然他们这么不识趣,有人稍微挑拨就傻乎乎蹦了出来找他的麻烦,就不能怪他心狠手辣了!
……
长安城又恢复了平静。
赵云觉得这平静下满是暗潮汹涌。
现在的太子她见过了,可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样子。
李世民断定那是个替身,这种判断似乎合情合理,可为什么她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呢?明明李建成现在躲在哪里,她知道得一清二楚不是么?
摇摇头甩掉乱七八糟的想法,就像李世民一样,现在将要出招的是李建成,她和李世民,随机应变就是了。
说到她在暗中捣的鬼,实在有些惭愧。她看着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斗法想要插上一脚,所以就出了崔氏的事……
可现在才发现,李建成知道一己之力报仇的危险,早有了豁出命玉石俱焚的打算,所以崔氏的事情只是他计划里的小波折;李世民典型的债多了不愁,想要他命的人从来不少,所以崔氏的事情只是小意思,就算是天下大族都反对他……他掌握着军队,逼急了什么事情做不出呢?干脆大家一起玩完算了!
所以带了最后,她哭笑不得地发现,自己竟然是李世民和李建成斗争中的小角色。这,真的有点伤心了啊。她承认自己今生没怎么尽力,总是想着看好戏了。兵到用时方恨少,李世民执掌天下,李建成苦苦经营十几年,和他们比,先天不足,后天又不尽心,成为小角色,真的不冤就是了。
不过……
只要时机好,小角色也能逆天,不是么?
其实她也不是孤军奋战,她还有一个名为李恪的‘盟友’呢。
“皇爷爷,您怎么了?”清越的声音传来。
赵云暗叹两朝皇室的血脉就是出色,瞧瞧那脸,听听那声音,迷倒长安城万千少女真不是吹的。
李恪一身常服,却给人别样的雍容清贵之感。
“无妨。你这几天不忙么?”李世民既然已经察觉到太子跑了,也不可能让他继位,所以万分珍重剩下的儿子们,可怜兮兮的几棵苗了,他派了无数人明里暗里保护,还有意栽培考察,看看谁能脱颖而出。李恪不知怎么想的,表现得很普通的样子。
李世民看得紧,功课也多,他为什么这几天总来这里呢?事有反常哦。
“孙儿是想皇爷爷了。”无辜道。
“有什么事,直说!”不想听废话,这孩子就要骂,否则一说话就绕圈圈,不知向哪个学来的。
“皇爷爷,孙儿发现,太子殿下有些不对……”吞吞吐吐犹豫道。
赵云暗暗撇嘴,现在那个太子是很不对劲,因为换人了嘛。他装腔作势却没有当初李建成的那种气度,假兮兮的,看出来的人不少,只是没人敢提罢了。
“皇爷爷,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不知道。”看看李恪欲言又止的模样,“你认为呢?”
“皇爷爷,太子殿下朝上朝下的水准大不如前……”
“说!”
“皇爷爷,他是不是在……藏拙?”
“啥?”赵云被他的脑回路打败了。他认为现在的那个太子有意收敛锋芒?呃,不知道事实的人这么想也没错——李世民突然看中提拔其他的儿子们;太子失去了皇后这个最大的支柱;太子将要成年,皇帝正值壮年……这些都可以成为太子藏拙的理由。
李恪这几年和她关系好,这是来取经了?确实,太子尚在,李世民却给了他们这些皇子表现的机会,这个时候是应该高调呢,还是应该低调呢?他确实应该好好斟酌。
藏拙……
猛地,赵云顿住了。
她突然想明白为什么总是觉得不对劲了。
现在的太子她见过几次,确实是能力气度差远了的样子。
可是……
可是这才是李建成可怕的地方!
原来如此!
原来当初李建成根本没有逃走,现在这个假模假样的太子,根本就是李建成本人!
呼——
李建成的演技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么?先是在李世民眼皮子底下装儿子装了十几年都没暴露,现在又处处弱化让李世民以为他是个替身……其实当初逃走的才是替身吧。
李世民认为他是替身,一个随随便便能捏死的替身,当然会对他放松警惕;在距离李世民最近的地方,能更好地做出应对,还能欣赏到李世民痛苦的样子。
原来如此么,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她知道这句话,可有胆量这么做的,普天之下又有几人?
深入虎穴,一次又一次,李建成……
她不知说什么才好了。 突然对李渊羡慕嫉妒恨起来。
第82章 我是李渊(九)
赵云想了这么多事情,面上还是慈祥模样,还有一个李恪等着她的话呢:“不管是不是藏拙,你都要好好表现。”
“哎?”李恪很疑惑。
“因为你的父皇才是皇帝。”
李恪若有所思的样子。
赵云接着说道:“你的父皇是皇帝,所以他让你们做什么,你们就做什么,这样一准没错。至于你顾虑的太子的事情……”
看着李恪有些不好意思了的样子,她悠悠道:“没什么问题。太子这个位置,还不是能者居之!”
李恪被震得到退了一步。
赵云暗道这孩子还是太胆小了,怎么,敢想不敢做么?当初是谁联合母妃想要趁着混乱除掉昏迷着的太子和长孙皇后?这可不好,杨广心狠手辣,李世民也差不多,继承了他们血脉的孩子可不能畏畏缩缩的。
瞧李世民不就是干掉了李建成,才成为太子、当上皇帝的么?人要敢想,就算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也是一样。先不说行动,如果连想也不敢的话,那就真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了。
好吧,她承认自己扮演一个对儿子有怨念的父亲有些过头了,那怨气似乎吓到李恪了,可李世民后来居上,说一声‘能者居之’也不为过不是么?他抢了李建成的天下不是事实么,还怕人说?
暗示了李恪要想自己的父皇学习之后,赵云又拍了拍他的肩膀,顺道给了一个‘我看好你呦’的表情。
李恪呆愣半晌才反应过来,牙齿死死咬住嘴唇,重重点头。
嗯,果然好苗子,她觉得李恪似乎是想通了什么。
这就对了!杨妃再聪慧也是后宫女子,她见识有限,手段也有限,李恪不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养于妇人之手么?李恪天资够好,但和杨妃学的都是下毒啊、陷害啊之类的不入流手段,和李世民、李建成那样从容不迫把天下玩弄于鼓掌之中的枭雄人物相比,差得远了。
眼界不够,心胸也不够,如果就这么下去,李恪的成就,也有限得很。在站的更高之前,他必须有看得更远的本事。
李恪感激地朝她点头,却什么也没说出口。
这就对了,不是什么都要摆到台面上来的,李恪越来越懂事。如果他急吼吼表决心立誓言,她反倒看不起他。赵云终于满意了,直到现在,李恪才终于有了一丝本钱,他们,暂时站到一条线上好了。
……
不止李恪,其实所有余下的皇子都比较忐忑。只余下小猫两三只了,又不知自己的兄弟姐妹为何死掉,他们不忧心才怪,尤其是宫里的气氛处处诡异的情况下。
确实诡异。
李恪路过御花园,瞧见远处的人影,抽抽嘴角,暗暗退了下去。
不该招惹的就别去招惹,这是他从赵云那里学到的东西。说到皇爷爷,李恪有些无措,他觉得自己差得远了,可这样的皇爷爷也玩不过父皇……暗了脸色,父皇,是他之前想都不敢想去挑战的人物。
不过现在,他突然觉得要是一直这么退缩下去,真的辜负这天生贵胄之身了。大好河山,哪个不想执掌这天下至高之权呢?
他也想。
……
御花园里的人正是李世民和太子。
走的是替身,留下的李建成继续着围观李世民的日子。这段时间又是难得的平静,所有事情都是暗中进行的,这个国家还是一派繁荣盛世的模样。
李建成做出一副‘我天生高贵所以我不怯懦也不害怕’,其实是强装镇定、色厉内荏的样子,李世民也配合着他,当做完全看不出来。
其实李建成很有快感。
李世民当了皇帝,还不是要装模作样的,不能表现出真正的喜恶之情——他当初也是如此,明明想取而代之,可在自己面前还是不得不弯腰,那个时候他心里也是屈辱得紧吧……
当了皇帝还要继续装,他憋不憋屈?
憋屈好,他难受了,自己才会开心。
“父皇,您身子好么?”这几天李世民有些劳累,因为崔氏在找麻烦。累吧累吧,累死就好了,可累死是不是便宜了?他不想承认自己日里梦里都琢磨着如何让李世民生不如死。
李世民,一定要死在他手上,也只能死在他手上。
“嗯,无妨,只是政务有些繁忙罢了。”李世民抬起头看看日头,眼神平和,其实他应付这个替身很不耐烦,他要考虑很多事情呢,这个替身,根本不值得他浪费时间。
还是一无所知的模样,李建成又说:“父皇,您为什么……”
“说!”
不知为什么,看到这个替身,李世民心里都是烦躁。
李建成道:“您为什么要让兄弟们分儿臣的权呢?”
李世民应付道:“没有,朕只是想看看他们之中有没有能为贤王的人。”
他在心中暗骂,这人真不识好歹,看来是心大了。也对,虽然是假的,但也是太子,太子当久了,谁还想当平民呢?这是对大唐江山生了贪欲了?
哼,且由他蹦跶。
李建成又说了几句才告退了。他遇到了没走远的李恪。
“三弟,很有兴致嘛。”还是趾高气扬,外加色厉内荏。
李恪有自插双目的冲动。把我高贵优雅的太子大哥还回来!他在心里吼道。大哥藏拙藏得太过了。
“太子殿下也好兴致。”不变应万变。和赵云混久了,他学到的就是淡定的表情,虽然还是时不时被赵云刺激到就是了。
李建成赞赏道:“三弟果然龙章凤姿。”
无头无脑的一句话,李恪淡定回道:“怎及得上太子殿下。”
李建成道:“三弟谦虚了,只是…三弟要记得一直这么谦逊下去才好……”
“谢太子殿下指教。”
“天凉了,三弟要注意保暖。”
还是不怎么懂,可李恪突然觉得这个大哥高深莫测起来。
李建成转身离开,都是行三,元吉却及不上李恪啊。不过既然是李世民的儿子……
寒冬腊月,接近年关,本来是喜庆日子,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有人告发司空长孙无忌图谋造反。
李世民大怒,在长孙无忌的府邸中搜出了龙袍、书信等证物。
李世民下令彻查,这些证据虽然很充份的样子,可长孙无忌为什么要造反呢?现在他李世民大权在握,哪个傻了敢这么做?长孙无忌向来是聪明人,而且一直愿意躲在别人后面,从不想冲锋陷阵,他只要安安稳稳的,以后当皇帝的舅舅不更好么,他一直很低调,从龙之功加上国舅爷的身份,已经很打眼了。
李世民觉得这和当初尉迟恭的事情如出一辙,都是有人想要报复,人选嘛,还在逃的太子李成乾就是头号可疑人物。和崔氏斗争了这么久,他隐隐觉得当初尉迟恭和刺杀的事情,并不是崔氏的手笔了。
应该都是跑了的太子吧……
他加紧追查太子下落。
李世民不相信,大臣们也不信。
他们觉得这是有人想拉太子下马。近来太子很不受宠的样子,其他皇子王爷们崭露头角,再加上皇后已经死了,太子的地位实在是岌岌可危,现在太子的亲舅舅长孙无忌再犯了事,那太子……
一部分拥立正统的大臣在为太子担忧。
李建成却是不像表现得那么焦急,他表演了一个一听到噩耗,就急忙去求情、申辩的太子。
哼,他会说其实这件事的幕后主使就是他么?玄武门的仇,他从来不会忘记,那个时候的长孙无忌可是出了大力。
而且,长孙无忌是李世民最为信任的人,没有之一。论才能,在贞观年间的文臣武将之中,他实在排不上号,但架不住李世民就是信任他啊。当然,这种信任,和长孙皇后是分不开的。
这次告发长孙无忌谋反,如果事成了,会让李世民尝尝被心腹背叛的滋味;就算是失败了,长孙无忌也会脱层皮……而且,长孙无忌被怀疑过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他还能次次洗清嫌疑不成?李世民会一直相信他么?
不可能!
长孙无忌毕竟是太子的舅舅。
李世民心里的太子,已经和大逆不道、心狠手辣、灭绝人性等等词汇挂上钩了,太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也许就是长孙无忌教唆的吧。
就在李世民举棋不定,大臣们都在观望的时候,事情发生了转折。
——那件龙袍,是杨妃手下人缝制的!
——那些书信,其实是太上皇伪造的!
这些消息被李世民压了下来。
赵云通过自己的手段得知了事情的经过。
这其实和她无关,这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斗法。
风格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就和当初刺杀案一样,东一笔西一笔,看起来很乱的样子,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尽可能卷进更多的人。
她能猜出李建成的想法,乱起来吧乱起来吧。
还是老一套嘛。
不过招不在老,有用就行。乱中取胜,李建成似乎只会用这一手,这是因为李世民执掌天下,他能用到的方法本来就不多吧。看来李世民想要封锁消息是不成了,李建成存心要乱,他封锁得了么?
果然,这些乱七八糟的消息风风雨雨传遍了长安城。
然后,整个天下都知道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几天事忙,思维稍混乱,咳,马上就要换地图了这篇文也不长了,哈哈~
第83章 我是李渊(十)
长孙无忌的案子,因为牵扯出越来越多的人而成了所有人最关注的事情,大臣们如此,王孙贵族如此,后宫妃嫔如此,平民百姓也是如此,人们都明白,这是一场战役。
一场决定大唐江山社稷走向的战役。
太子、国舅、皇帝、太上皇、三皇子……
大唐会不会换一个太子呢?会不会有一群人落马呢?
乱中才有英雄出,可聪明人都知道按捺下来,因为这场战役显然不是谁都能参与的,普通人进去了,一定会被彻底碾碎如同蚂蚁。
前奏、开端,发展都有了,人们默契地等待着j□j的到来……
然而,有一个人像是看穿了人们看热闹的心思,竟是让这场战役戛然而止了。
众人热情高涨,那人却结结实实泼了一盆冷水。
没错,那人就是是李世民。他下令收押了长孙无忌,然后撸了他的官职,说一声证据不足,这滔天大案就草草结束了。他说,谁再提一句就按谋反论处。
这是典型的耍赖,然而他下定决心要耍赖,没人能怎么样了他。
李世民说是虚心纳谏,这么多年,赵云也看明白了,李世民的虚心也是有范围的,如果超过了,就不会是纳谏而是直接杀人了。说到底,皇帝的虚心纳谏也只是一种说法而已,谁觉得他是个愿意因为别人的意见而改变自己主意的人,那就真的傻了。
识时务的人毕竟是绝大多数,皇帝铁了心要护着大舅子,谁还能反对不成?那些证据都在皇帝手里,他想说黑就说黑,想说白就说白。
于是案件终结,没人被问罪,赵云继续过着米虫生活。
一场即将开始的动乱就这么被平息了,赵云刺客很理解李建成为什么要蛰伏这么多年,还总是耍不出什么新花样,因为一个皇帝的地位,就足以压死所有阴谋诡计。
于是这一局李世民胜。
朝堂上下来的李建成面带喜悦,似乎真在为长孙无忌高兴,赵云模模糊糊看了一眼,嘴角抽搐起来。
李建成不是装的,他竟然是真高兴!
……输了还这么高兴?李世民破解了他的招数,有什么好兴奋?赵云脚步一顿。
不可能的。
那兴奋像是有什么终于到来的样子,那么,就是还有东西在等着李世民么?或者说这一次是他故意让着李世民的么?为了让他看轻自己?
她为李世民点了根蜡,李建成哪是容易输的人,他显然是还有后招。
……
果然,没让赵云等多久,冬去春来正是好风光的时候,李建成亮出了獠牙。
李世民派去查探逃跑了的太子的消息的人,终于带回了模模糊糊的消息,又经过严密排查监控,李世民确定了那个躲在犄角旮旯里的人,就是太子本人,就是不知抽了什么风用残忍的手段杀了亲生母亲和兄弟姐妹们的太子——李承乾。
都逃出宫去了,他还不知收敛,长孙无忌的事情也是他搞出来的吧,瞧,和之前一模一样的手段,这是在挑衅他的父皇吗?
李世民撇嘴,胆大包天,他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教训!
李世民命令手下继续监控,手下们不敢怠慢;被监控的太子很警觉,他察觉到了,借助地利遁逃;因为李世民的吩咐,手下们早有准备,于是瓮中捉鳖;太子负隅顽抗,身边人越来越少,但是咬死不降;李世民的手下们不敢下死手,于是僵持了许久,他们收到一绢血书,那是太子的血书,似乎有什么重大冤情的样子;不敢怠慢,血书被送往京城李世民的御案之上;李世民沉思良久,策马出京,他还有很多事情不清楚;……
李世民赶到的时候,太子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接到太子的血书,他一度以为那是使诈——太子在血书里说有人强迫他做出这些事来,他是被逼的,如今将死,他大彻大悟,一心要把幕后黑手的事情告诉他的父皇,希望父皇能够原谅他……
李世民不置可否,可他终究是来了,他有些相信了。不如说他打心眼里就想相信,否则为什么他看好的孝顺懂事的太子一夜之间就变成这副模样了呢?不是他教的不好是因为敌人太狡猾了!
能够调唆甚至控制一国太子,那个幕后黑手该有怎样高超的手段、精妙的布置?他必须把那人揪出来。
于是李世民接近受了重伤的太子,这毕竟是自己儿子,还怕他不成?这一刻他很轻松,因为这场父子之间的较量,他是最终的胜者。
到底,姜,还是老的辣。
他的皇位,还会继续坐下去,想要一代新人换旧人,还远的很嘞!
然而他终究料错了。
太子回报他的,是一把匕首,一把直插心脏的匕首!
‘噗嗤——!’
李世民反应很快,但到底是受伤了。
这还不止,周围响起‘嘶嘶’声,李世民不明所以,但久经沙场的警觉性还是救了他,就在他刚刚退了几步之后,太子整个人突然炸开了!
砰!砰!砰!
几个亲兵来不及躲闪,变成了残肢碎肉。
呕——
没受伤,但胸闷耳鸣,李世民想要吐血而且头皮发麻。
过了好半晌他才反应过来。
环视周围……人都没了,只余下一地血肉。想象着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景象,一股寒气骤然升起,半晌才平复。
这是什么东西?他捻起地上的粉末。
突然,他顿住了。
侧耳倾听,指挥余下的侍卫上马逃跑,有追兵!这,是太子暗中隐藏的手段么?
……
远在长安的赵云看着天上的月亮,不知怎的想起了便宜儿子李世民,不知李世民还活着么?
知道了外面的太子才是替身之后,她隐约猜到了李建成的打算,于是就帮了他一把,李建成也需要可以杀掉李世民的东西不是么?正巧她凶器多,友情赞助一下也没什么。
李世民应该是福大命大的吧。
不管他有没有事,李建成都不会浪费好时机。于是所有人都知道了皇帝意外受了重伤,也许不是意外,是刺客所为,总之,他传令让太子即位。
人们被这消息打蒙了,可太子即位毕竟名正言顺,所以不少人站出来力挺太子。过了好几天,传说中重伤的皇帝还没露面,很多人都接受了这个说法,皇帝确实是快死了吧,要不怎么不出来反驳一下?太子都快顶替他成为皇帝了。
太子即位有利正统,总比不知为什么受了宠爱的三皇子李恪强,人们乐见其成。
可反对的人也不少,他们有的嘀咕说太子怕是做了和他的父皇当初一样的事——逼宫夺位;有的质疑太子手中的传位诏书的真伪;有的等着宫中被困的陛下下达平乱的旨意……
李建成不理会他们,他很忙,趁着这个机会抓住军权,还杀了还几个看不顺眼的大臣,他要报仇,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血流成河。
这个时候大臣们才发现,原来太子,哦不,这位将要是皇帝了,原来新皇竟是这么心狠手辣的人!新皇装模作样久了,他们心里的评价着实不高,原来竟是,看走眼了么?
李建成不顾大臣的震惊,他火速即位称帝,然后把所有皇室子弟都关了起来,不管是女儿家还是奶娃娃,一个也没放过。
慢慢的,京里到处传着龙子凤孙们的死讯。
越传越广,李建成却没有否认。
众人惊骇欲绝,新皇这是想做什么?杀尽兄弟手足么?他竟然连没威胁的公主都不放过!
现在没人敢站出来指责他了,这种杀法,真的是禽兽不如没有底线了,当初他父皇还是因形势所迫才杀了兄弟,可他呢,没人能威胁他,还是杀了,手段堪称恐怖,恐怕……
人们倒抽凉气,恐怕这位新皇只是想杀了吧。
想杀就杀,这是何等样的残暴之君!
人们都缩了起来。
上谏?开玩笑!躲还来不及呢,谁还敢把自己的脖子凑上去!
新皇继续着差不多每日一杀的节奏,看得出来,他乐在其中。
似乎…似乎是杀给什么人看的?
……
当然是给李世民看的。
李世民听到了这样的消息。他侥幸逃过炸药之后又遇到了好几拨追兵,炸药的效果很好很震撼,从京里带出的人手,近半折在这上面,很明显,幕后人是算准了他会来见太子‘最后一面’所以布置好了,等他跳进来呢。
这次出京,因为事出机密他并没带许多人。
竟是大意了,明明之前得到消息太子周围没什么人的样子。
躲躲藏藏之中,李世民想方设法打听长安城的事情,那人既然这么有算计,想来不会放过他不在京城的大好机会吧。
然后他听到一个消息,直接喷血倒地。
——先皇驾崩,新皇登基了!
先皇?
驾崩!!!
……
与此同时,长安城的李恪在赵云的帮助下逃出了李建成的手心,向着李世民的方向奔来……
父皇,你可要活着!不然,这天下怎么会变成我的呢。
第84章 我是李渊(十一)
李恪疾驰赶到李世民的住处。他只是来到了附近的地方,然后放出消息,李世民的人就自动找来了。李世民显然很需要京城的消息,也需要人帮助,所以李恪的到来被他看成是整个局面的转机,毕竟他现在是已经驾崩的皇帝了。
李世民虚弱地躺在床上,李恪猛地扑过去:“父皇,父皇——!”
“儿臣,苦啊!”跪下流泪。
“逆子,朕还没死呢,哭什么!”李世民生气猛咳。他其实不怎么信任李恪,李恪来的时机太巧。据说京城气氛很紧张,新皇控制了所有军队,黄子龙孙也都在他手中……封锁重重,李恪这样都能逃出来,真的很值得怀疑。
李恪抽噎着描述京城的情况,义愤填膺地遣责新皇的残暴不仁,表达了自己对死相凄惨兄弟姐妹们的同情之心,然后着重强调了自己对父皇的耿耿忠心……
说到动情之处,稀里哗啦全是眼泪。
倒是很让人心酸的样子,就这么听着,李世民默不作声,其实他的心里早已翻起了惊涛骇浪。
那人的手段不属于他熟知的任何人,要从自己浩如烟海的仇人中找出那人的身份当然很困难,可……
可是为什么心里总是闪过一个绝不该出现的影子呢?
太子,替身。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猛地顿住。哈,承认吧。
李世民突然笑出声来,声音苍凉又沉重。
有什么不敢承认的呢?
这么恨他,这么了解他,还这么有手段的,就是那人吧。
这算是……天意么?
如果真是那人,自己还真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