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第一弄臣-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南宋时期,蒙古人攻打襄阳城的时候,所谓的回回炮也正是投石机的一种,那东西严格来说应该叫做配重投石机,是一种重型投石机。

在明朝,因为火器的长足进步和应用,投石机已经退出了明军的序列,不过终究是有记载可查,所以无论是王云还是吴勇健,对这东西都不怎么陌生。

由于船的规模的限制,飞轮战舰上面架不得大炮,当然也安置不下重型投石机,谢宏设计的这种是属于轻型投石机,依靠扭绞绳索产生力量弹射,算是弹力投石机的一种,跟军中的床弩比较接近。

经过了几个月的操练,吴勇健等人对这被谢宏命名为霹雳炮的投石机的操作,已经很熟练了,所以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在快速行进的船上,攻击固定目标,做到了十发三中的成绩,连谢宏都是连连点头称赞。

“侯爷,这霹雳炮打的倒是挺远,准头也不错,可这威力太差了点吧?就用这个,能把别人的船砸沉?”观看了一会儿,猴子也瞧出门道了,于是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家投石机的射程还不错,最远甚至能达到二百步,比不上将军炮,可却比普通的弓弩强。因为制作的也比较精细,通体用的都是精钢配件,所以精确度相对也比较高。

但是,和黑珍珠号一样,由于体型所限,这架投石机的威力并不大,太重的东西发射不出去,只能投射重约两三斤的弹丸而已。

这样的弹丸若是打到人还好,可要是打在船上,那效果还真就值得商榷,能不能打破甲板都是个问题。

猴子的疑问也是众人所关心的,听到两人在这边对答,除了掌舵的陆家老大,剩下的人都凑了过来,侧耳倾听,想知道谢宏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不要紧,这样就够了。”谢宏神秘兮兮的笑了笑,却是卖了个关子,“侯大哥,现在我没法跟你说,等到实战的时候,你们看了就知道了,呵呵。”

猴子还要再问时,谢宏却突然抬起头来,指着北面高声说道:“好了不说这些了,已经到地方了,让下面的兄弟打起精神来,咱们要顺江而上了。”

“噢!”

众人循声一看,正见北方海天交界处,一点黑线正逐渐放大,慢慢的连成了一片,却是到了鸭绿江畔了。

若是普通海船,想要逆着江流而行,必须得有适当的风向,飞轮战舰就简单多了,有风固然好,没风一样走,很快就到了宽甸以东的江边伐木场。

江彬的工作效率果然很高,靠近江边这里已经空出了一大片,原本茂密的森林已经变成了满地的木桩,而且工程还在向森林深处延伸着。堆放在江边的一根根圆木旁边也有人在忙碌着,他们要将这些木材扎成木排。

干活的当然不是江彬和他的手下,而是之前的扫荡行动中,抓来的女真人,在皮鞭和钢刀的威胁下,这些人也是焕发出了相当大的力量,将为后世环保者所痛恨的乱砍乱伐进行的十分高效。

唉,哥又要承担一项骂名了,谢宏悄然无息的叹了一口气,不过想想如今长白山脉森林的规模,他倒也释然了,比起偌大的森林,他现在砍伐的这些也不过九牛一毛罢了,要想发展,总要付出牺牲么。

“侯爷来了!”

谢宏等人的到来动静不小,岸上的人也都被惊动了,监工们惊奇过后,却都是兴高采烈的,欢呼声由近及远的响成了一片。

开始的时候,那些从朝鲜和女真被掳掠至此的奴隶并没有什么反应,工作的时候不能分心,这是在皮鞭下换来的血泪教训,已经形成了下意识的反应了。

不过这些人当中懂汉语的也是不少,听到边军们的欢呼后,不少奴隶也都抬起头来,用饱含着恐惧和仇恨的目光往黑珍珠号看去。

侯爷!尽管动手的是那些如狼似虎的明军,可奴隶们都知道,摧毁他们的家园,杀害他们的亲人,掳掠他们为奴隶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被称为侯爷的人。

“都干什么?想死吗?侯爷也是你们能看得的?干活,赶快干活!”

谢宏是奴隶们眼中的恶魔,却是辽东百姓的万家生佛,江彬的手下也好,或是辽镇边军也好,对谢宏都充满了狂热的拥戴,哪里容得这些奴隶如此不敬,皮鞭挥舞声和斥骂声接连响起,奴隶们恐惧的低下了头。

见到这样的景象,谢宏心中也略有不忍,可他摇了摇头,很快恢复了坚定。没办法,资本的积累是血腥的,通往发展的道路上,总是有人要牺牲的,既然不能让我中原百姓受苦,那么也只好委屈你们了。

“谢兄弟!”不多时,江彬就从林海深处钻了出来,他顶着一个大光头,映射着阳光,显得很是精神。

“嗯,江大哥,这个发型果然很适合你,哈哈。”

“大哥,你也要学和尚出家么?不然怎么留了个光头?”

“嗨,别提了,还不是谢兄弟说的,过江的时候要装扮的象一点,可那猪尾巴实在难看,某干脆就把头发都剃了,过江的时候就戴个假发,回来的时候就摘了。说起来也是奇怪,这些鞑子咋就这么没有审美观呢?留个猪尾巴做啥子。”江彬摸摸光头,没好气的抱怨道。

“谢兄弟,咱们这就开始吗?”刀疤脸本来就不怎么注重个人形象,随口抱怨了两句,马上就把烦恼丢在了一旁,急吼吼的向谢宏问道:“等木头都运到旅顺,是不是就该出航了?”

“没错,今天就开始吧,江大哥,等下你分些人去出海口那里,嗯,就坐木排好了,我们的船在前面拉着……等到了那里,直接拉起锁链,然后这边的木排就可以逐一放下去,在出海口那里拦住,等累计一定数量之后,一起拉会旅顺,估计跑个十几趟,应该就差不多了。”

交待完工作,谢宏又想起了什么,往江对面指了指,道:“另外,这边的林子不要砍伐太过,其实江对面的森林也挺茂密的,反正也没人在了,所以……等这些都安排好,这里就交接给吴大哥好了,等船再来的时候,江大哥你就跟着回旅顺好了。”

“好咧。”江彬等谢宏这句话等了很久了,兴高采烈的答应了下来。

第437章 扬帆出海,新的征程

远航的测试也很顺利,因此,回到旅顺后,谢宏再次扩大了航海学院的规模,把从辽镇军中收刮来的木匠全部集中了起来,开始大规模造船。

谢宏来辽东以后,在金州这里经营的时间最长,如今虽然还算不得是铁板一块,可在安全和隐秘性上,也已经没什么大的隐患了。

既然不用避人耳目,谢宏将码头和船坞都利用了起来,十架龙骨齐齐的铺设了下去。原本的船匠现在都变成了指挥者,带领着新加入的那些工匠日夜赶工,为的就是要在谢宏预计的时间前,将进度抢出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四月中旬的时候,十艘新船先后竣工,并且开始了试航。望着片片风帆穿梭在碧波之上,谢宏欣慰之余,心里也是火热了起来,出海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出海的行动,谢宏当然是要亲身参与,亲自指挥的。海战可是技术活儿,他手下并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而具体形势的把握,除了他自己,也没有别人能胜任。

所以,在正式出海之前,谢宏还得把辽东,以至京城的事都安排好,等他离开后,要想保持联系可就难了。

京城好说,正德压服群臣的那场朝会的过程,谢宏在三月底就已经收到了消息。尽管这种压服治标不治本,可却也足够了,用不着谢宏太过担心。

何况,治本其实也不难,谢宏出海的行动的首要目的就是这个。

辽东这边问题也不大,垦荒的进度进展的很快,单是辽南就已经开拓出了几十万亩,而这个数字还在进一步的增加中。

谢宏的新政彻底激发了辽东军民的热情,在新工具和充沛的畜力辅助下,带着对未来的期盼,人们以十倍百倍的热情努力的劳作着,等待着收获的一天。

在这样的情势下,任何异动都会遭到迎头痛击,何况还有异心的无非也就是那么几个人,只要盯住了就好。

何况有异动的人眼下也是自顾不暇,据辽西的线报,祖大焕如今正焦头烂额呢。

祖家在辽西虽然势大,可终究也做不到一手遮天,他麾下的军将也好,或是普通军户也好,对辽东其他地方的动静也不可能一点察觉都没有。

收到风声之后,眼见着其他地方大片的荒地被开垦,熟地的耕作也没耽误,辽西军民又怎能置若罔闻?田地多就意味着温饱的生活,辽西人不傻,眼看其他人跑步进入小康,他们还在原地踏步,又如何能淡定得起来?

因此,面对群情汹汹的辽西军民,祖大焕如今也是焦头烂额,别说给谢宏捣蛋了,连睡个好觉都成了奢望。

陈世良那边也差不多,在朝会之前,这人上串下跳的折腾的好不厉害,朝会的消息传到辽东后,他一下就变成了霜打的茄子,蔫了。据辽阳的信报,这人已经好一阵子没有出过府了,很有变成宅男的倾向。

令谢宏挂怀的主要是旅顺的作坊。

在离京之前,几个专科学院都已经开始步入了轨道,谢宏觉得自己可以逐渐放手,任其自行发展了。但是,士大夫们的逆袭却让他有了紧迫感,因此他才将部分人带来了金州,为的就是揠苗助长。

只不过来到辽东之后,他一直也不得闲暇,没怎么顾得上这边,开发新农具的时候,主要靠的是他自己,造船的时候,物理学院这边也帮不上多大的忙。

结果除了日常的学习研究,物理学院一下被闲置起来,实是有违谢宏的初衷,当造船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谢宏又是转过头来,规划起物理学院的发展来。

想了很久,最后他倒是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仿造后世教学制度,直接布置课题。

那件东西的基本原理,谢宏是了然于胸的,不过具体到细节上面,就需要慢慢推敲了。左右物理学院这群人也是闲置着,谢宏索性就给他们找点事做,于是他把构思的那件堪称划时代的东西,当做课题布置了下去。

而冶炼学院的重心在京城,由董平全权负责,谢宏并不操心,他带来的工匠以应用为主,都是年纪比较大的那些,经验和技巧俱都老道,但做研究就差了很多。

化学部分有曾铮负责,也用不到他操心。

倒是航海学院这边需要他交待很多东西,比如接下来的研究方向,以及要造的船型。飞轮战舰这样的船倾向性太强,并不能拿来作为模板,既然要成为造船的中心,航海学院当然也不能偏科,要全面发展才行。

跟王云磋商了很久,总算是把种种事宜都交代了下去,谢宏也长长的送了一口气,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但他至少要让科技的发展少走弯路,一开始就往正确的方向行进。

除了这些问题之外,谢宏还有一个隐忧,那就是草原上的动静。

对朵颜三卫,谢宏并没有多大了解。在明朝中后期,这个名噪一时的部落已经被鞑靼彻底击垮,分散成了很多小部落,有的并入了蒙古,也有一部分并入了建州女真,使其得到了壮大。

在谢宏最初制定扫荡计划的时候,是没有考虑到朵颜三卫的,不过有了杨浩然的加入之后,他对草原的形势也有了不少了解,还特意下令边军避开了那些相邻的敏感地带。

单是一个朵颜三卫并不会给辽镇带来太大的威胁,谢宏担心的是给对方太大的刺激,导致这个部落投靠鞑靼,那辽镇就要兵祸接连了,大大不利于他的计划。

京城的消息更是增加了他的忧虑。

原本谢宏还打算跟对方接洽一下,却没想到人家很了解大明的朝局,直接跑去了中枢投诉,而且还碰了一个钉子。这样一来,朵颜三卫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就很难预料了。

不过,对此谢宏也没什么办法,只能是传令韩辅和杨浩然小心戒备,把女真残部赶走之后,也很快结束了扫荡行动,尽量做到没有破绽,让对方有所顾忌了。

这一天,试航已经全部结束,谢宏也顾不得那么多,开始着手准备出航的事宜了。

“侯爷,京城、辽阳有信到。”

“哦?”谢宏眉毛一挑,有些意外。

近些日子,辽阳的信件往来倒是很多,大多都是汇报垦荒情况的,还有就是乌鸦等不能随行出海之人的抱怨,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谁让他们晕船的症状比较严重呢。

与此同时,京城来的信却比较少,谢宏本当是京城无事,又或知道他出航在即,所以才如此。不过,等他看完京城来信之后,不由冷笑出声:“这班国蠹,当真是贼心不死呢。”

“谢兄弟,信上说什么了?”江彬好奇的问道。

“咱们抢了建州和朝鲜后,那个绝户计已经破产,我还当那些家伙放弃了呢,谁想他们不但没有放弃,还变本加厉了。原本操持这事儿的只有江南人,现在连李东阳那伙人也加入了进来,在蓟镇和山海关附近,布下了不少关卡,连送个信都得小心翼翼的了。”

“又是卡子?”江彬不屑道:“这班士大夫还真是不长进,从咱们进京那会儿,就是这么些手段,现在居然还抱着不放。”

“哈,随他们去吧,等到是秋收的时候,他们也就傻眼了,等到咱们返航的时候,没准儿他们会把眼珠子都瞪出来。”谢宏意气风发的一挥手,笑道:“而且,辽阳那边可是好消息。”

“哦?不会是杨浩然又把谁给抢了吧?”江彬一咧嘴,露出一副很羡慕的样子。

“这次倒是没去抢,不过人家却把牛马送上门来了。”谢宏往北指了指,高声笑道:“朵颜三卫倒是识相,也罢,回头让杨参将那边匀些粮食给他们,也算是个礼尚往来,只要他们这两年消停点就好。”

后顾无忧,谢宏当即下令,三日后出航。

……

三天后的这一天,天气晴朗,随着夏天的接近,海风也是强劲起来,正是个出航的好日子。江彬等随行之人大多雀跃不已,可也有些人在黯然神伤。

“宏哥哥,你这次要去很久么?”映着远处粼粼的波光,晴儿的大眼睛闪着光,亮晶晶的,让谢宏看得有些心疼。

“不会很久的,几个月也就回来了。”谢宏柔声安慰道。

“宏哥哥,月儿也要跟你一起去,听说海上很好玩呢。”小丫头说话的语气和以往差不多,可她的眼神却暴露了她的依依不舍的心情,谢宏在心里感叹,月儿也长大懂事了。

“再等些日子,等咱们在外面站稳了脚,哥哥找个好地方建个海滨浴场,到时候再接你们去玩,嗯,找个暖和点的地方,不像旅顺这里这么冷的。”

“谢大哥,大哥和江大哥他们都是没心思的,出门在外,你要自己多保重,我做的那件衣服,你一定要穿。”

“嗯,放心吧。”

“谢兄弟,那些东西非常危险,你保管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很久没有出现的曾铮也来送行了,只不过比起依依惜别之情,他更紧张的是正运送上船的那些东西。

“曾大哥放心,小弟省得了。”

“你……”王守仁也难得的放下了手中的学问,出现在了码头的人群之中,只是面对谢宏的时候,也不知是余怒未消还是无话可说,只留给了谢宏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让谢宏很是挠头。

其实真的不会很久,哥很快就会回来的,谢宏挥了挥手,转身踏上了黑珍珠号的甲板,同时也踏上了新的征程。

第438章 我们是海盗

“侯爷,好在还没出四月,海风尚未定向,若是等到五月入了夏时,咱们要望东南行进就只能靠飞轮了。”

船只一下变成了十一艘,陆家四兄弟也分散开了去当船长,黑珍珠号是旗舰,要起到领航的作用,所以这艘船的船长,也由最精明的陆仁义担任了。

“所以才要赶工啊,要是只能逆着风向前进,那路上还不得花一两个月啊?”谢宏笑了笑。

“谢兄弟,说了这么久,你还没告诉某,咱们到底要去哪儿啊?你画的这海图上可有标注?”

出发的时候很兴奋,可在海上飘了几天之后,刀疤脸便觉得有点无聊了,闲着没事不是练武,就是看谢宏的海图打发时间,有的时候还缠着马昂讲故事。这会儿他又拿着那图研究呢,听到陆仁义和谢宏的对话,他也插了一嘴。

“那上面倒是有标,不过这图却算不上是海图,比例什么的都不准,航路也没有,顶多算是个示意图罢了。”远了不好说,不过中国近海,尤其是东海的大致地理情况,谢宏还能记得一些,他画的图大致情况还是符合的,他指点着地图解释道:

“咱们先往东南行进,等到了朝鲜之后,在沿着海岸线转向南……最后,到达这里作为中转。”说着,他指了指朝鲜半岛最南端南方的一个小岛。

“济州岛?”江彬他们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后世很有名的地方,不过谢宏在地图是表明了的。江彬挠挠头,问道:“这上面有什么好东西吗?”

“有什么东西我倒不知道,不过,这个岛的位置很不错,既然是朝鲜人的地盘,估计守卫也不会很强,咱们直接打垮他们,把这里先占下来再说。”

对济州岛,谢宏也只是听过名字罢了,并没有实地去看过,他只知道这个岛东北方是对马岛,东面是倭国的九州岛,北面是朝鲜半岛,是个地理位置极佳的地方,很方便开展接下来的计划。

“有了这个立足点,咱们就可以继续向东发展,再占据这里作为大本营。”谢宏又在地图上指了一下。

“五岛列岛?”济州岛都没人听说过,五岛列岛就更加不会有人知道了。

“嗯,其实……”谢宏点点头,指点着地图,开始讲述他的东海战略。

具体的资料他记不清楚了,可谢宏记得宋朝有这样一首诗:北风航海南风回,远物来输商贾乐,说的就是航海贸易。

在夏冬两季,海上的季风是定向的,从十一月起,海上刮的是强劲的东北风,到了五、六月则是东南风。在诗中所说的是去南洋的航线,东去夏回;而去倭国的则是正好相反,夏去东回。

由于垄断了对倭国的海贸,江南人才有富甲天下的局面,而谢宏要做的不是跟他们争海贸之利,而是做为海盗,彻底切断江南往倭国的航线。所以,他才必须要赶在五月前出航,若是不能尽早的到达倭国,正德二年的行动也就失败了。

而据谢宏所知,江南往倭国的航线有两条,一条是经琉球向北,到达南九州岛,这条航线跟谢宏拟定的去济州岛的航线相似,路上有不少停靠的地方,风险较小,同时航程也长。

由于存在着这些弊端,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和资本的逐利性,另一条航线应运而生。比起经由琉球群岛的那条,这条航线显得有魄力多了,是一条直接穿越汪洋的航线,起点是杭州湾外面的舟山列岛,终点就是位于北九州的五岛列岛。

谢宏其实也不确定这个时候的五岛列岛叫什么名字,后世不少资料都说,五岛列岛是因后来的大海盗王直而得名,这个横行东海的大海盗的绰号就叫‘五峰岛主’,而他的根据地也正是五岛列岛。

只要切断五岛至舟山的航线,那么至少在今年,江南的海贸必将大受挫折。

至于明年他们会不会转向原本那条琉球航线,谢宏也不在乎,反正对方是做贸易,自己是做海盗,主动权都在自己手上。况且九州岛也不算不大,有了今年的积累,明年舰队规模也必将进一步扩充,到时候把整个东海都笼罩了又有何难?

而济州岛,正是他预想中的第一个立足点,五岛列岛则是第二个。

“呃,谢兄弟,你的意思是说,咱们在旅顺又是建港又造船的,不是为了开海贸,而是为了在海上继续抢?”马昂迟疑着问道。嗯,切断航线神马的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有人过就抢了他的,时间长了也就没人敢过了。

“对,旅顺就是个军港,本来辽东也没什么值得大规模进行贸易的……”

辽东物产丰富不假,但是现在还没有进入工业时代,诸如铁矿、煤矿以及石油神马的都没有市场,人参、毛皮之类的利润率也远远比不上丝绸和茶叶。

何况江南人经营了这么久,在倭国的渠道想必也都开辟的很完善了,谢宏又凭什么跟他们竞争?再有就是对方还可能进行破坏。

王直的起家史谢宏不清楚,可他却可以肯定,这个时代所谓的海盗,原本泰半都是从江南的大户人家养着的打手,时间长了之后,翅膀硬了,从主家脱离,这才成了海盗。

谢宏在辽东老老实实的种田,结果士大夫们对辽东采取了禁运的手段,他要是本本分分的做贸易,那么海盗的蜂拥而至又有什么好意外的?

所以,谢宏干脆直接一步到位,他自己先从海盗做起,等打垮了江南的海贸,他再慢慢洗白。

“所以,旅顺那边只要造战船就可以了,然后咱们的任务就是做海盗,抢钱抢船抢岛屿,把东海彻底的掌控在手中。”谢宏大手一挥,直接把战略目标总结成了口号,而且响亮的叫了出来。

“噢!抢钱抢船抢岛屿,雄霸东海!”马昂对抢劫有心理障碍,可刀疤脸等人以至陆家兄弟,都是惟恐天下不乱的角色,听到这个口号,一个个都是热血沸腾的大声吼叫起来。

“兄弟们,竖起咱们的旗子来!”谢宏又是一挥手,然后豪情勃发的高声叫道:“跟着我唱,我们是海盗,凶狠的海盗,奉旨打劫的海盗……”

“我们是海盗,凶猛的海盗,把你洗劫一空的海盗……”

在海上憋闷了好几天,众人都是一口气憋得难受,这一下宣泄正当其时,粗犷的歌声从黑珍珠号扩散开来,最后整个舰队的人都跟着唱了起来。

“交出你的钱,交出你的船,敢于抵抗的统统杀光……”谢宏临时乱编的词儿,结果众人都吼的津津有味,参与过辽东大扫荡的那些人的脸上,更是浮现出了回味的神情,显然想起了曾经的幸福回忆。

“疯了,都疯了……”马昂摇头叹息着,作为舰队中唯一的一个文化人,他觉得很头晕,再等到他看到桅杆上挂起的那面旗子,他就只能无语凝噎了。

这他娘是什么鬼旗子啊?黑色的旗面上画着一个骷髅头,骷髅下面则是交叉着的刀剑……看来谢兄弟是蓄谋已久啊,没准儿打他出京的那一天,就已经打好这主意了。

……

济州岛。

这里在后世是有名的旅游区,不过在明朝甚至更早些的元朝,这里却是朝鲜流放犯人的地方,就和宋朝的琼州差不多,也不知道朝鲜人是不是根据宋朝的典故,才特意如此。

当然,除了效法华夏,也有实际上的原因。那就是这里离倭岛太近了,而倭岛上的居民和草原民族差不多,也是奉行没有就去抢的原则。

而尽管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后代都不承认,可朝鲜的确素来以皮薄肉多著称,所以,既然抵挡不住倭寇的进袭,济州岛也只能被废弃了。

既然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当然也不会很繁华,上面倒是也有军队驻守,不过实力并不甚强,因为这里本就没有安全方面的忧虑。

倭国人虽然凶狠,但却不傻,比起荒芜的济州岛,他们更愿意越过对马海峡,去更加富饶的全罗道和庆尚道,那里是朝鲜相对最富饶的地方,也是个打家劫舍的好去处。

倒也有些穷疯了的倭寇会来济州,但人数一般都不会太多,济州的驻守军队倒也应付得了。

如今已经到了五月,明国的船只想必也往倭国方向进发了,倭国那些强盗就更加没有空闲了,又怎么会跑来济州岛?

至少,济州驻军的统领崔大炳崔万户是这么想的。

这个时代的朝鲜,处处模仿大明,官制也是一样,比如小朝廷中的六曹,就和大明的六部差不多,军制也是一样,武将的外职中,地位最高的是节度使,最低的有品级的,就是万户了。

别看字眼挺大,其实这所谓的万户也就是跟明军的千户,或者百户差不多。朝鲜王朝实行兵将分离制度,无定将、无定卒,类似轮流服役的预备役军队,而非常备军。

朝鲜的军制比起明朝的军户制度,在限制武将方面更进了一步,导致的结果当然也是军队的战斗力更为低下,仗着大明的势头的欺负欺负女真人还好,要是遇上凶恶的倭寇,他们也只有抓瞎了。

所以,没什么权势,被踢来济州岛的崔万户心情一直很糟糕,看管犯人这种活儿,既没有油水,风险还大,实在不是人干的。

而且怕什么,还来什么。

第439章 第一场登陆战

这天正午,正在午睡的崔万户被一阵喧闹声惊醒,起身探看的时候,正见手下的一个小旗捂着帽子跑了过来。

崔万户气势汹汹的骂道:“怎么回事?是不是又有犯人闹事?不是告诉过你们吗,有闹事的,就用皮鞭抽他个思密达的。”

“万户大人,有船来了,好多船!”

“船?解送犯人的船不是过几天才会来吗?而且那船不就一艘……难道是倭寇?”想到最糟糕的一个可能性,崔万户不由大惊失色。

“不是倭寇,是从北面来的,有十余艘,那船来的好快,万户大人,您快去看看吧……”那小旗惊慌失措的指着北方,脸色惨白惨白的,显然被吓得不轻。

北边来的?还很快?崔大炳心里打了个突,一张大饼子脸也开始泛白,这事儿不合常理啊!

全罗道确实会时不时的押送犯人,或者运送补给过来,可他们用的船又旧又破,能不沉就已经很不错了,别提什么速度了。

而且现在可是五月了,每天吹过岛上的风都是东南风,顶着风过来怎么可能快?此外,这数量也不对啊?十余艘,全罗道和庆尚道的水军加起来才几艘船啊?

“你快去叫人,把岛上的兵卒全集合起来,本将去码头那边看看。”来的是自己人的可能性很低,谨慎起见,崔大炳决定先做好御敌的准备工作,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再行调整。

“是,万户大人。”

除了那张大饼子脸,崔万户还生就了一副五短身材,尤其是两条小短腿,让不知情的人经常会怀疑,他是不是跟东面的倭人有什么血缘关系。

不过先天条件不好,却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弥补的,大炳腿虽短,捣腾的频率却高,所以速度也不慢,再加上住所离海岸并不远,没多一会儿他就到了岛北的码头附近。

这时码头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有驻守码头的军兵,也有很多流犯。

因为这里是个海岛,离朝鲜半岛距离颇远,没有船是无论如何也跑不掉的,所以看管也不甚严密,很多流犯都可以在岛上自由行动。

崔万户也不以为奇,他一双眼只是死死的盯着海面,眼前的失态比起那个小旗汇报的更严峻了,那不知来路的船只已经非常之近,甚至可以看得到船上人脸上的神情,以及桅杆上挂着的那面旗子了。

只看那旗子,就知道对方不是什么好来路,是好人的话,会挂这种旗吗?黑沉沉的旗面上画了一个骷髅,只是远远看着就让人觉得阴森恐怖了。

而船上的人显然也不是什么好鸟,一个个都是神情狰狞,杀气满面,尽管不懂那面旗子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