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美1776-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各个主要大州,也基本上零星有共和党的人选上。南方弗吉尼亚这个最大州几乎全军覆没,只有麦迪逊一人,其他都被民主党和联邦党两派瓜分,佐治亚州则有正在竞选州长的费尤等共和党人当选。相对来说,北方几个州共和党的成绩都要比其他党好上不少。但总数也就占了法定制宪会议代表人数的三分之一,占了可能来参加会议代表的五分之二。
而一些小州,不仅仅迟迟没法选出代表,有些代表好不容易选出来了,州议会竟然还拒绝拨款送代表来费城,最后让代表自己掏旅费来费城,其中罗德岛州,自始至终没有派出一名代表。
原本预期六月就要召开,最后直到七月底,来自各州的代表,才慢慢聚齐到了费城。
不过意外的是,除了原来有名额分配的十四个州,新占领的魁北克区,也派出了一位代表,前来参加制宪会议。这倒让法国大使杰拉尔德小小的抗议了一回,最后大陆会议决定,只给与魁北克代表旁听讨论的权利,没有正式表决的权力。
这时一个很尴尬的权利,但那位魁北克代表却还是接受了下来。
最后制宪会议实到五十八人,堪堪超过四分之三的法定人数。
会议还没开始。但是继续维持原来的邦联制,还是进行联邦制,设立联邦政府,就已经讨论非常激烈。
这一点其实已经没有多大的问题,自从亚当斯和杰弗逊展开对这个问题的辩论以来,现在声势对亚当斯越来越有利。在华盛顿明确表态支持联邦建国后。杰弗逊民主党中的反对声音就已经很少了。就连民主党领袖杰弗逊本人,也因为华盛顿的出现,而有所动摇。
历史上制宪会议召开的时候,托马斯·杰弗逊正在法国公干,反联邦党人缺乏领袖,根本没法和联邦当人斗争。在联邦党人操控下,《权利法案》中保障公民权利部分内容,都没有被写入宪法。事后杰弗逊不得不大声疾呼要进行弥补。这才有了后来的宪法第一修正案。而现在他这个领袖在此,当然轻易不会承认失败。所以即便内心动摇,他还是坚决反对联邦建国的构想。
在这个时候。共和党领袖康柏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
夕阳照射在漂亮的伯爵城堡大阳台上,让坐在阳台下喝茶的李康柏感觉懒洋洋的,一点都不想说话。
可惜不说话不行,坐在他身边的三个人,一个是大陆军总司令乔治·华盛顿将军,一个是《独立宣言》起草者托马斯·杰弗逊先生,还有一个是代表美国和英法等国谈判的全权代表本杰明·富兰克林先生,而自己则是共和党领袖。也是给予独立战争最大军事物资支持的资本家。
前面两人来自南方第一大州弗吉尼亚,富兰克林和自己,则是代表北方第一大州宾夕法尼亚。作为领导独立战争最关键两个州代表,他们对国家的未来走向,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这次制宪会议即将召开,两个大州的最主要人物,自然要聚在一起,稍微交换一下意见。以便在接下来的会议中,不产生巨大的冲突。不过最先却是因为杰弗逊和亚当斯关于联邦建国问题的争论,主动约见康柏,希望得到他的帮助。而康柏知道他的心思,干脆约了华盛顿和富兰克林,一起来参加这次聚会。
这是一次难得聚会。
他们四个人,作为在独立战争中功绩最显着的人,已经被默认为独立后,美国政坛的四大巨头。他们的存在,无论对现在的美国。还是未来的美国,都有重要的影响。
这么平静让四位元勋好好聚会的时机,还是第一次出现。之前因为战争,四人经常各奔东西,今后政坛相斗,这么平静氛围也很难出现。
康柏为了今天的这次聚会,还特请来费城最好的画家,把这个四巨头聚会,用速写和油画分别给画下来作为纪念。
李康柏捧起茶几上唯一的一杯茶,浅浅的喝了一口提提神。
“风雨后才能见彩虹,战争过后的宁静,果然格外值得珍惜呀!和平来之不易,希望世人不要总想着怎么打破他才好。”
旁边的华盛顿、富兰克林、杰弗逊注意到他的动作,就知道他有话要说了,都微微一笑,把手中的咖啡放在了茶几上。
“约克!和平来之不易,所以必须建立一个爱好和平的政府,才能保证和平。现在联邦和邦联争论,正需要你发挥决定性的影响力。你也该清楚说明你的立场了!”杰弗逊率先打破康柏好不容易培养的友好氛围。
“现在确实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华盛顿也附和了一句。
“呵呵!先生们,我知道你们的意思,现在华盛顿将军和联邦党一起主张建立联邦,托马斯和民主党中
人是要求维持邦联,富兰克林先生对于两者都无所谓是只要我表明支持谁,谁的主张就最大可能会获得通过?”康柏也把茶杯放了下去。
“是的,我想现在你态度,也代表了共和党的态度。”富兰克林笑着点点头。
这次保留大陆军带给共和党的好处,他非常清楚的看在眼里。对于康柏经营自身政党的能力,他已经佩服无话可说了。所以各方面,他都非常配合康柏。
“约克,我知道你原来的主张,但我还是觉得集权容易诞生独裁。这是关系国家长远未来的事情,希望你能够慎重考虑。支持哪一种国家结构。无论那两结构,国家的实力都不会受影响,真正受影响的,还是普通平民。”杰弗逊表情非常庄重。
“国家只有团结一致才有力量,约克!”华盛顿老将军的话一如既往简洁。
“其实我觉得这还是交给制宪会正面议讨论的好,虽然我们宾夕法尼亚州和弗吉尼亚州完全主导了独立战争,但有关国家长远未来的事情,还是得考虑一下那些弱小州的意见。你觉得。本杰明?”康柏转头和富兰克林商量。
年纪最长的富兰克林,无疑见识最广,但他还是不愿意就此表达出他的意见。
“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结构。确实应该有慎重思考,不过无论如何,他的最终决定过程,都应该符合民主和共和观念。”
听到富兰克林的说话,康柏面上露出一丝无奈。
杰弗逊和华盛顿更是相视苦笑,这些共和党的家伙,全都和康柏一个样,不到关键时候,不见好处。他们就肯定不会说出自己明确支持者。
“是呀,就像各大州一致提出的按照民主制原则,根据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在未来国会中的名额,已经让很多小州怨声载道。现在再由我们两个大州的人,做出有关国家结构的样板决定,恐怕不大好吧。”康柏也确认了躲避的心思。
支持哪种宪法也好,支持那种国家结构也好,并不能给自己赢得多少好处。后世反对联邦集权的杰弗逊。名声就比支持联邦的亚当斯要响了不少,自己没必要趟这次的浑水。宪法问题,只要交给自己党派中的“宪法之父”麦迪逊就成。
自己现在的名声已经够响了,在想获得更高一步的位前,根本没必要再作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只是杰弗逊赞同民主,华盛顿赞同维护联邦利益,两人都不想让康柏这么糊弄故意过去。
“约克,你不仅仅代表了你自己,同样还带表着你领导的共和党,难道你想让共和党也不表态吗?或者是你准备让共和党成员。自由表达在国家结构问题上的立场?”杰弗逊鼓动道,坚持让他在联邦还是邦联上表态。
“这有什么不可以吗?”康柏笑了起来。“那就让党员自由表达好了。”
自己早就私下和党员交流过意见,这些工商产业界出身的党员,基本上赞同联邦制。就算康柏不要求共和党内部一致,联邦制构想,也绝对会战胜邦联制,杰弗逊根本回天无力。自己不想白白得罪杰弗逊,杰弗逊却似乎想逼自己做这个恶人呢。
“那对于宪法的问题上,共和党有没有什么于设的立场?”华盛顿简洁的问道。
他大致已经判断出康柏在联邦和邦联制上面的态度了。
“宪法方面的事情,将会有我们党派的詹姆斯·麦迪逊先生,作为全权代表负责,将军可以直接询问他。”
华盛顿点点头,没有再问话。
在康柏和富兰克林两人的推托下,这次拜访除了了解到康柏是一个非常尊重党员意见的领袖外,杰弗逊他们一无所获。
第二天,制宪会议正式召开。
有了共和党的强力支持,在康柏建议下,会议第一天就选举了本杰明·富兰克林为制宪会议主席。
这次选举历史上本来应该会由富兰克林主持,最后被选举为主席的,却是华盛顿。
主席选举出来了,制宪会议进入工作日程。
首先讨论的就是国家结构形式,这也是后来正式宪法中序言部分就写明的要点。只有明确了国家是联邦国家,还是邦联国家,才能为接下来的宪法定下基调。
亚当斯在这个时候表现的非常果断,他在会议一开始,就提议对国家结构进行表决。
不出大多数人的意外,支持联邦建国构想的人,占了绝大多数。历史上因为杰弗逊不在而声音暗弱的反联邦人士,并没有因为杰弗逊留下来而有多少壮大。
美国,最终还是走向了联邦制。
作为宪法起草者之一的詹姆斯·麦迪逊,在宪法序言中写到: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相对于没有多大争议的联邦制构想,国会的权利分配,行政,各州邦的义务等等宪法正式内容,才是让各州激烈争论的重点。
讨论的重点有七条,其中第一条讲立法,第二条讲行政,第三条讲司法,第四条规定各州与联邦的关系,第五条规定修宪的程序,第六条规定宪法的位,第七条规定宪法的生效。整部宪法不能多说一句,也不能少一句。
第二百一十七节 宪法拉开选举
于制宪会议的代表本来就来的不足,所以每一个代表显得非常重要,每一票,都弥足珍贵。
因为即便那些缺席的人没有表态,在算整体通过率的时候,其实也要把他们算进去,所以实际上反而因为大量代表没有参加,已经就造成宪法通过非常艰难。
全体代表对于要制定一部宪法,来规划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上,是一致的。
可惜方向的一致,不等于方案的相同,更不等于意见的统一。尤其是当方案涉及各自利益时,那就会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以致制宪会议好几次差一点不欢而散。就算最终坚持了下来,中途还是有十几名代表离会出走,决定杯葛(boycott)这次制宪会议。
这样不友好的氛围,让很多代表忧心忡忡。七十二岁高龄的制宪会议主席,宾夕法尼亚代表,德高望重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博士。最后提议聘请一位牧师,在每天开会前主持祈祷,恳请代表们放弃“惟有自己正确”的观念。
事实上,正是由于争论的双方,都表现出相对冷静理智的态度,居中调解的一方又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制宪会议才从走投无路转向柳暗花明,并最终达成协议。
制宪会议的最大难题,就是,既要把各邦的主权和权力收缴上来,交给一个“坚强之全国政府”,但又决不允许这个政府是专制主义和君临天下的。
杰弗逊的民主党人,在反对联邦集权无效的情况下,对于中央政府和国会的构成,进行了严格的要求。这部分讨论了很长时间。最后规定:
国家权力既被纵向分解为联邦的权力和各州的权力(其实是独立各邦部分让渡权力,变邦为州),又被横向分解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其中,立法权属于美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国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以及国会不时规定和设立的下级法院,而立法权又分属参、众两院。只有参、众两院分别通过,法案才能成立。而且,总统对通过法案有否决权,最高法院也可以判国会通过的法案“违宪”。虽然由实行终身制的大法官组成的最高法院有裁决权,但大法官要由总统任命、参议院同意。总统虽然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但这一否决又可以由国会以三分之二的票数再否决。
这样很符合历史上设定,康柏起的作用非常明显。
康柏并不是法律方面的专家,如果不是美国宪法实在太简单了,看过之后就能大致记下来,他在这样的制宪会议,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好主意的。不过前世看过那附加了修正案的宪法,加上对美国政府和议会职能基本上还有点了解。所以在共和党两位法学专家麦迪逊和威尔逊的配合下,倒也提出了不少让各方可以互相妥协接受的方案。
如果说对中央政府和国会问题结构。还仅仅是讨论的话,那么对于国会名额的分配形式,就是最大争论。
和历史上一样。前面有大量制宪会议代表不愿意参加会议,就是因为这个名额问题上,各大州表现的非常强硬,以致让他们不得不采取杯葛(boycott)的方法。
虽然康柏已经在党内提出了妥协性议案,但共和党的两位法律代表麦迪逊和威尔逊,还是先提出原来的大州方案,也就是完全按照人口比例分配名额的民主方案。准备确实通不过,才接受康柏的妥协方案。
小州共和方案的主要维护者是新泽西代表威廉·佩特森和特拉华代表刚宁·贝德福德。他们代表小州的利益。小州代表坚持认为,大州意图就是要吞噬小州。因此他们扬言宁肯投靠外国,也决不亡于大州。
大州代表也不让步,甚至连剑与火、绞刑架之类的话都说出来了。反正以民主的名义杀人,也是早期民主的典型特色。某些新的主义在诞生之初,都伴随着大量杀戮敌人,只有等主义走向成熟,掌握了优势之后,才会更加人性化。可以接受。
幸亏这时康柏等共和党人出来调停,加上代表中等邦,可以不偏不倚的康涅狄格代表奥立维·艾尔斯沃斯等人。在他们的联合斡旋之下,制宪会议于八月达成妥协:众议院实行国内法原则,按人口比例分配席位,照顾大州;参议院实行国际法原则,不论大小,每州一席(后改为两席),照顾小州,尤其是特拉华和罗德岛。
如同历史上一样。这次妥协后来被美国宪法学家称为“伟大的妥协”。这倒不光是因为它帮助制宪会议走出了僵局,而且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民主原则与共和原则共存成功范例。众议院民主,参议院共和,两大原则共存于国会,岂非一种比单一共和制度更高境界的共和。其实妥协是一种政治美德,因为只有妥协才能实现共和。至少,它也是走出困境的一种方法。
这个最大的难点一解决,宪法的出炉顺理成章。
和历史上稍微有点不同的是,这次因为杰弗逊和康柏的在场,《权利法案》中关于公民权之类的内容,也被写入了宪法,这样就不必等宪法刚刚生效,就马上通过修正案对他进行修正了。它的增加,实际上也和各方利益不冲突,因为此前各州自己的宪法,也都有权利法案中的内容,现在全国宪法上再出现,只是确认一下罢了。
一七七九年八月底,《宪法草案》在表决的时候,以四十三票对三票,正式获得通过。之所以投票的人没有当初参加会议的人数多,
为有些人没有投票权,而有些人,则干脆在讨论过程满,而中途退场决定抵制这次制宪会议。
九月一日,宪法正式签字,第一个签字的。是制宪会议主席富兰克林,然后其他代表一一跟上。不过多了一个联合州,总算比历史上才四十人签字的宪法要好了不少。
宪法虽然出炉了,但宪法得到各州通过,却还需要时间。
只是随着宪法关于选举总统的事情一敲定,美国第一任总统的选举热立刻开始。
如果是真实的历史上。因为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的影响力无可比拟,人们几乎是众口一致要求选举华盛顿为总统。他其实在还没选举的时候,就已经做稳了总统宝座,基本没有多少“竞选”的氛围。
不过现在富兰克林、杰弗逊和华盛顿等人名望都差不多。尤其是富兰克林因为最近连续两次在代表性的美英和平协议、各国友好协议,还有宪法上代表美国签字,他的声望,比历史上还高了许多。
在宪法出炉后,杰弗逊再次和康柏进行了短暂的接触。
“约克。你准备竞选第一任总统吗?”杰弗逊他问事情,还是一如既往直接。
康柏也适应这样直接询问了,马上就回答:
“不!我还年青。我可不想这么早被总统这个位置束缚住手脚。”
这样的回答方式,让杰弗逊大感意外,脸上更是哭笑不得:
“哪有这么说的,约克,担任总统,是荣誉和责任,又哪里有束缚手脚这样的说法。”
“怎么会没有?托马斯,我问你,我要是竞选上了总统。可以担任几年?”
“任期是四年呀!”
“不,我的意思是,我可以连续担任几年?最多担任几年?”
“这个……”
杰弗逊不明白康柏这样问的深意,能担任总统不就行了吗。
“呵呵!托马斯,要是我担任了八年总统,然后竞选不上了,那你说,我以卸任总统的身份。还适合去担任其他政治性职务吗?如果我还担任着共和党的主席,恐怕最不安心,就是现任总统了。共和党的总统会担心我夺权,其他党的总统会担心我反对。但要是让我不再出来活动,安安静静待在家里养老,那还不是要闷死我,我可做不到。”康柏笑着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也是他不想马上参加选举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民主选举的情况下,人民总有厌倦自己君主的时候,自己决不可能永远当人总统。而现在也不是后世那种美国,有那么多公益事业和国际事务可以让卸任总统协调。就算这样。大家看看后世美国,其中一位年纪不大的卸任总统帮自己夫人竞选,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对影响力巨大的卸任总统还是很忌惮的。至少当初党内主要反对者,就是反对那位相对年青的卸任总统干预选举太多。历史上不是没有其他卸任者参与辅选,但他们基本上只能当当摇旗呐喊、随便发表几篇演讲的群众角色,一旦对选举到了主导程度,就会遭受那位卸任总统一样的处境。
熟知那次选举的人都知道,选举之前,那位夫人的支持率很高。但竞选一开始,人们发现这次几乎是卸任总统主导着候选人在竞选,立刻就不满起来。这位卸任总统立刻中止,自己也屡次坦诚,他出来助选,结果却是不断给自己夫人减分,但为时已晚。加上那位夫人及时醒悟这点,摆脱卸任总统的主导后,自己的竞选理念又是不如公众预期,最后不仅这位夫人没竞选上,那位卸任总统自己也声名受累。
康柏可不想走那位卸任总统的老路,要是他现在卸任后,不出来努力帮自己的政党候选人竞选,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因为他在党内的影响力,也肯定就是像那位卸任总统一样,在竞选时是占主导位,到时就算平民可以接受,其他各方的政治人物,还有那些民主的极端维护者,可定时不会坐视自己有这样行为的。(不评论那位夫人的选举,仅仅对卸任总统的处境就事论事。)
“唉!看来年青,也确实是一个问题呀!”杰弗逊叹了一口气。
杰弗逊想确实没有这么多,不过想想康柏的年纪,要是能力足够,让他担任上几十年总统也不是没有可鞥。这样一来,自己应该担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这位年青人会不会因为长期占据宝座,而走向独裁了。
“托马斯,你放心好了,我在十年之内,是不会出来竞选总统的。”康柏打断杰弗逊的沉思。
“哦!呵呵,我可没有担心你参与选举。”杰弗逊尴尬的一笑。
还以为自己担心康柏独裁的事情,被他看出来了呢。
“怎么,你不准备参加第一任总统的选举吗?”
康柏一直以为杰弗逊在华盛顿声名不如历史上的情况下,肯定会出来竞选第一任总统。毕竟他在联邦制和制宪会议上,对于民主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如果不在担任总统的时候,用行政权力把三权分立民主架构得更加完美,那基本就没有机会了。
“不!我想先在在国会领导议员,监督第一届政府的运作,如果政府的表现不如预期的话,那我可能会考虑和不民主的候选人展开竞争!”杰弗逊笑着说出自己的决定。
这样的说法,也非常符合杰弗逊一贯的行为,康柏并没有表示多么惊讶。
第二百一十八节 伯爵泰山来了
如果是这样,也许我们可以考虑在这次宪法批准后,开的竞选中,加强两党之间的合作?”康柏向杰弗逊发出了邀请。
虽然现在共和党是第一大党,富兰克林的声望也足够当选,但是凡事都可能有意外,康柏并介意多拉一个竞选盟友。何况以杰弗逊本人的才能,不把他吸引入内阁,也实在有点可惜了。
“如果是总统选举,那也许可以考虑。但要是国会议员的选举,那我们应该是主要的竞选对手了。”杰弗逊一脸的微笑。
他对于这样在竞选时的政治筹码交换,并不是很反感。
“呵呵!这可也不一定,在有些州,共和党的影响力可能不足以选举出自己政党的代表,也许就可以帮你们民主党的人竞选,反之,你们民主党有些州也有同样的状况。现在毕竟有三个政党,我们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康柏明白,一个国家拥有三个政党,那它的竞选方式,其实应该倾向于多党联盟的竞选方式,和两个政党的针锋相对竞选方式完全不一样。要是只有两大政党,为了自己政党的明神,就算明知道不可能当选,也要退出自己的政党候选人,在选举中选穿自己政党的理念,为下一次竞选做群众基础。
“这个,我还要和党内的其他人去商量一下。”杰弗逊没有马上答应。
在他看来,如果是竞选国会议员,相对来说也许是和亚当斯的联邦党合作空间更大一点。毕竟他们都是弱势的党,有冲突的方少,所以杰弗逊并不是真准备和党内高层商量,而是准备探探联邦党的口风,如果对方出的政治筹码不足,那再回过来和康柏商量合作。
康柏到没有怀疑杰弗逊的话,反而重提前面杰弗逊说过的竞选总统合作问题。
“托马斯。既然你不想参加总统选举,那你心中或者说民主党,有中意的总统候选人吗?”
杰弗逊看了眼脸色慎重康柏,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不过他没有回答,反而是试探性的反问:
“约克,你不准备参加选举。那么你们共和党这次是准备推举其他人参加竞选了?”
康柏也没有隐瞒,直接点头承认:
“不错,我们共和党,准备推举名誉主席本杰明·富兰克琳,作为我们共和党的候选人,参加第一次总统选举。你觉得怎么样?托马斯,你和你的民主党,愿意支持富兰克林先生当总统吗?”
他之所以直接抬出富兰克林。并且追问杰弗逊的态度,就是看重现在富兰克林因为连续几次签字,声望正高。而且论资历。论辈分,富兰克林也是当今美国最高,杰弗逊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当面说“不”。
“富兰克林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人,如果他参加选举,至少我个人支持他。”杰弗逊立刻慎重的表态。
康柏眼睛一直盯着杰弗逊,从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杰弗逊这番答复确实是出自真心的。
“那么民主党呢?民主党会不会支持富兰克林先生?”康柏继续追问。
“呵呵!”这下杰弗逊只是微微一笑,“约克,我上次和你谈话之后。觉得确实不应该对党员有太多的要求,所以在第一次总统选举中,我也会尊重党员自己的意见。民主党其他成员的意见,我不准备左右。”
杰弗逊责怪康柏上次在联邦问题上不表态,轻轻报复了一下。
康柏只是释然一笑。
知道仅仅凭这一番话,当然不可能说动杰弗逊全力支持富兰克林,竞选还没开始,他也只是试探一下杰弗逊对富兰克林参选的态度。现在知道他本人支持。那接下来就有继续接触,商谈两党之间正式合作的机会了。也只有通过政党商谈敲定合作,才能让富兰克琳对共和党的身份更加认同。
两人就此结束了商谈,笑着互相道别。
#####
回到宾伯爵城堡,康柏正准备好好休息一会儿,却发现伯爵小姐宾正指挥着仆人爬上爬下的整理和装饰城堡。忙得满头大汗,却还是一脸欢笑。
“宾!把城堡装饰的这么漂亮,你准备开舞会吗?这么热的天,可别把你给了累着了。”康柏笑着向宾打招呼。
听到康柏的声音,宾却是一脸的激动。欢笑着跑了过来。
“不!是我父亲快回来了!刚刚有从哈利法克斯港来的邮轮,送来了父亲大人的信,说他们已经处理完加拿大事情,应该在三天之内就能抵达费城,让我们注意去接船!”
“是吗!太好了!”康柏一把抱住扑过来的宾,搂着她转了一圈。
宾的父亲即将回来,做女儿的宾高兴,康柏心中同样高兴:也就说,自己的婚礼,终于可以举行了。
因为伯爵大人迟迟不能归来,弄得自己和宾的婚礼,都拖了不知道多长时间。当初刚签署和平协议之后,康柏就叫人给在加拿大的宾伯爵送信,请他可以返回费城了。只是当时封锁舰队刚刚撤离,海上还不平静,伯爵不放心过来,刚好康柏又马上忙着处理宪法等问题,所以干脆决定等伯爵处理完了他在加拿大前几年购置的产业,才回费城。
这哈利法克斯是加拿大新斯科舍区最大城市,也是加拿大大西洋沿岸诸省中最大的港口。位于新斯科舍南的一个半岛上,濒大西洋,世界最深不冻港之一。由于其战略位置,被称为“北方门户”。
可惜美法联合舰队这个刚口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封锁,也没有迫使它投降。和英国谈判的时候,正因为这个港口仍旧控制在英国海军手中,让
敢过于强硬的索要整个加拿大。只要有这个港口在国海军就可以通过这个港口,向加拿大内陆源源不断的输送军队,强行索要,只会让战争无休止的继续下去。
伯爵大人即将回来的消息。对康柏和宾来说,当然非常兴奋,只是城堡中那些普通仆人,就不见得有多高兴了。忙着干活是一个原因,他们作为后来康柏雇佣仆人,在伯爵回来后。面临着被正宗主人解雇的危险,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一七七九年八月,阔别了费城四年的宾伯爵终于搭乘大西洋邮轮公司的新型豪华客轮“路易斯安那号”,抵达了费城。
康柏和伯爵小姐,以及几个和康柏家相交不错的朋友,包括英国新任驻美大使,都来到码头迎接。
作为出逃贵族,伯爵的形象比康柏预期的要好得多。一身奢华的贵族礼服。胸口还别着不知名的徽章,拄一根镶着硕大红宝石的手杖,一步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