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美1776-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理查德·豪上将自然也不愿“丧失原则”而做出让步,便想了一个折衷办法:另派一名上校专使,面见华盛顿,口头转达信函内容。那位上校能言善辩,再三解释信函上使用的是“Esquire”相称,不是一般的“交上不乏先例。信函的内容是“促进和平”,即要求大陆军放下武器,停止战斗,可望获得英王的宽恕云云。华盛顿听完,用讥讽的口气告诉英国使者:
“没有过失的人是无需别人宽恕的!合众国人的情况就是这样,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仅仅是在保卫他们自己的毋庸置辩的权力。”
#####
康柏在匹兹堡过着悠闲的生活,而西征军的阿拉米斯、沙利文他们,却在接到匹兹堡的通知后,已经快马加鞭带着部队来到了苏必利尔湖附近。
美国的中西,基本上是平原和高原。
五大湖最西边的苏必利尔湖畔,有山有水,同样也有大片的原始的平原,正是建营训练士兵好方。分布在五大湖沿岸和加拿大易洛魁战士们。坐着船。骑着马,来到了这个英国人为他们开设的营,学习如何使用火枪。(注:历史上英国人其实没给多。)
阿拉密斯和沙利文匍匐在一个浅坡后面。用望远镜观察苏必利尔的印第安人营。
几千人营,已经是密密麻麻一大片,人来人往,比一个小型的集市还要热闹。
“这些狡猾的印第安人!营选的还真不错,这么茂密的湖边森林中,还能找到那么大一块四面平坦没有隐蔽的平。警戒岗哨也布置太多了。我们想要偷袭他们是没有可能了。”沙利文看了半天天,最后只是感叹摇头。
“万幸的是,他们的骑兵数量不多,只有五百骑左右,没对我们形成压倒性优势。对于那些占了绝大多数的印第安人步兵,我们任何时候都不怕!”阿拉密斯的语气相对轻松了许多。
欧洲人在和印第安人作战的时候,最怕他们的骑兵。这些印第安骑士翻山越岭,如履平。比骑着高大但娇贵欧洲名马的白人骑士,不知道凶狠了多少。而在火枪还没出现后膛枪之前,前装滑膛枪,射击频率和射击精度。都很难正面对抗飞奔而来的骑兵。
这次西征军还是以步兵为主,为了应对印第安人的骑兵。西征军刚开始组建就准备把大部分可以骑马开枪的平民带上,准备用火枪来对付印第安人骑兵。但沙利文却改变了阵列,把武器由长枪改成马刀和短枪,骑士也选用骑术优良的人,这些人不能称作骑兵,但至少也比那些骑马步兵要强,即便整面作战,在马上也还是有点作战能力的。
本来已经了有了用步兵硬抗骑兵的准备,但现在看到印第安人似乎放弃了传统的骑兵,转而在跟着英国人学习火枪,两位指挥官顿时都松了一口气。西征军这边因为怕后勤补不上,只带了三百骑士,只想让他们在必要时牵制一下印第安人的骑兵,现在看来,确实足以投入战场作战了。他们对自己人都有信心,玩弓箭也许不是印第安人的对手,玩火枪,他们绝对比不上从小枕着火枪长大的北美猎人们。
“呵呵,要不我们正式派信使约他们在平原决战吧?这样一次大战就能解决问题。”
“如果是传统的印第安人,他们肯定愿意接受……”阿拉密斯揣摩着印第安人的性格。
“英国人训练了他们的火枪兵那么久,肯定也是按照野决战训练的,应该会答应约战。”沙利文对英国人更了解。
阿拉密斯本来还对正规军出身的沙利文有点畏惧,毕竟他自己在退役前。只是一个军士,而沙利文却是正经的大陆军军官,不过这些日子相处下来,两人已经彼此了解,不再有什么提防和畏惧了。
刚好两人一个比较了解印第安人,一个比较了解英国人,形成互补,对于这群英国人训练出来的印第安人看的当然也就比较准了。
信使很快派出,那边的印第安人营顿时一片骚动,不过并没有大部队出来,只是明显加强了对四周的监视。过了良久,营才慢慢平息下来。而信使直到半天之后才回到西征军中,向两位指挥官报告,印第安人和英国人都同意明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的决战,点就在她们营外面一里外的平原荒野上。
本来还担心印第安人不知道自己军队的虚实,可能会拒绝野战,现在听到他们竟然同意,阿拉密斯和沙利文自然大喜,马上去安排手下人准备第二天正式决战。
两军的原来的战斗力其实差不多,不过现在有区别,印第安人差不多都是刚刚训练出来的火枪手,西征军的兵却基本上是老猎人武装而来,这样的情况,其实已经形成了微弱的差距。
不过英国人和印第安人在接到阿拉密斯他们的约战后,商量了一番,印第安人认为自己的枪手都是最勇猛的战士,现在火枪已经快能做到百发百中,上阵肯定没问题。英国人明知道阵前开枪和训练中的开枪完全不一样,但内心不把印第安人当自己人,自然对于他们这样的错误不会提醒。加上觉得北美的主力大陆军都被英军主力牵制在东部,不可能派出大军过来,所以也赞同野战,刚好可以让印第安人展示一下训练的成果。
两边人也都对自己的军队有信心,才有了约战的机会。
当太阳刚刚升起时,两支队伍已经开始在那一片平坦的荒原上集结了。
集结过程并没有任何意外发生,这时候的英国人和美国人,都信奉决战,基本不怎么会耍花样,就连印第安人,现在也还没有到危急关头,更喜欢正面战斗。
当双方摆好各自的阵型,正好是太阳完全升起的时候。
其实两边的阵型都差不多,前方是没有统一军服的一排排火枪兵,后方则是炮兵,侧后翼则是骑兵。看上去兵种都差不多,其实差别也很大,西征军前方的士兵和印安人一样,都是制式的滑膛枪,后面大量人员,装配的却是双管猎枪。炮兵就不用说了,印第安人那边只有两门不知道英国人从那座要塞上拆下来的几磅小炮,而西征军这边,却是制式的二十门野战子母炮。
因为点由印第安人一方挑选,结果他们那边的后方坡度比较明显,非常适合骑兵冲锋,不过匹兹堡西征军这边,却比他们多了好几门火炮。而且非常好笑的是,两边的队伍中都插着几个穿军服的正规军军官,印第安人那边是英国军官,西征军这便是大陆军军官。
一个适当的比喻就是,两边都是一群由几头狮子带领的绵羊。
两边的指挥官都用那单筒望远镜观察了一番对方的情况,看到这样相似的状况,也不由得想发笑。
第九十七节 决战湖畔战场
上帝保佑合众国!出击!”阿拉密斯大声下令。
鼓手开始敲鼓,步兵第一队的中队指挥官“唰”一下拔出指挥刀,向印第安人阵营一指,高呼“前进!”
民兵们开始踏着鼓点,在各中队指挥的命令下,开始一队队向前进。
那边的英国人和易洛魁酋长一声嘀咕,也命令队伍出击。
两边的音乐都一样,敲着小鼓,吹着牧笛,“滴滴答……滴滴答”士兵跟着小鼓的节奏,两眼向前平视,齐步走,基本不看脚下的面。
其实脚下一般也没什么障碍,到是敌人,一般不会允许这么轻易的就让走过去。
“轰轰……”两边的火炮开始发难。
那飞来的炮弹,都是结实的铁球,很多砸到上后,就会打水漂一样,蹭一下面后还会再弹起来,继续飞奔向敌军的队伍。
那飞奔过来的炮弹,看起来像跳跃的足球,轻轻飘飘似乎非常适合踹上一脚,不过要是真碰在脚上:
“咔嚓,咔嚓……”一片骨折声响起。
对于排成一排排的整齐队伍来说,那些飞滚的炮弹,造成的杀伤力绝对不低于开花弹。不管是那些跳跃的炮弹,还是贴着面滚动的炮弹,只要是他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肉体障碍,统统都会被洞穿。
距离远一点的时候,基本是腿部碰上飞滚的炮弹,造成的伤害也多是腿被打成肉,要是抢救及时。还有活命可能。而到了近距离时候。很多炮弹会打在人的上半身,凌空飞过的炮弹,经常就是把小半个人都带走。那飞溅碎肉,足以把第一次参战的人吓晕。
而经过训练的士兵,就是要求他们不仅是身边的人倒下,要做到无动于衷,还要面对飞溅的血肉,仍旧能够做到按照音乐的节奏前进。
小鼓协调者士兵动作。牧笛则迷惑着士兵的心神,听着笛声,踏着鼓点,两边的队伍继续前进。
不管那脸上的碎肉,不管身边的哀号,看到有前面伤兵,就悄悄绕过,看到有炮弹飞来。就当作是只蚊子一样继续前进。
这线式战法,不愧是勇敢者的游戏。
随着炮火造成的杀伤人数增大,这时候就能看出两边人员的素质差异来了,虽然西征军炮火远比印第安人的要猛烈。造成的伤亡远比西征军的大,但印第安人基本没有退缩。反倒时候西征军的武装平民,有几个人忍不住胆怯,丢掉枪转身就跑,随即就被后面督战骑兵发现,挥着马刀追上前去,一刀砍掉脑袋。
不过印第安人只有两门火炮,它们的威力实在有限,对西征军造成的实际伤亡并不大,倒是西征军这边的十门野战子母炮(前节错误,炮已经被减为十门了),有充足的炮手快速装填,在短短的一个火枪手接阵过程中,把储备弹药的一半都给打了出去,给印安人造成了至少上百人的伤亡。而且因为都是集中一个方向打,造成的成绩尤其显著,那一片行军道路上,基本上都是哀号的伤兵和残缺不全的尸体。
两边队伍终于在相距百步左右的时候停下。
“举枪!”站在第一排的大陆军军官和英国人同时向自己的队列下命令。
士兵们齐刷刷将背上的滑膛枪枪口朝上,笔直的举了起来。
“瞄准!”
两边的队列立刻把枪口对向敌人,瞄准。
这时候站在中间看上去,两侧全都是刺刀,就像平放的梳子一样。
“开火!”“开火!”
“砰砰砰……”
密集的枪声响起,两边的阵上空基本被火药的烟雾所覆盖,让后方观察的阿拉密等人暂时无法看清阵前的形势。
惨叫声响成一片,这样近距离的开枪,基本上能做到命中,两边的士兵就像被梳子梳了一下一样,整齐的倒下一大片。
这时候训练的一个成果就要求,第一排的继续装弹,第二排快速上前补位。
“开火!”指挥官继续下令。
“砰砰……”
接火交战还在继续。
一阵清风出来,吹开了烟雾,把阵前的情形完整的展示在两边指挥官的眼前。
“好机会!他们的右翼空了,骑兵冲锋!跟我冲锋!”沙利文大声下令,亲自纵马冲上阵去。
就在刚才炮火重点照顾的印安人右翼,出现了一片很大的空缺,而且后面和旁边的印安人也没有跟着补上。
一个火枪兵阵的侧翼往往有掩护中央队列的任务,这个时候如果从空缺的侧翼冲击过去,将直接冲到没有防备的中部队列。只用马刀的骑兵,就可以把印第安人的火枪兵中队完全冲垮。不过那边的印第安人也马上注意到了西征军这边的冲锋行动,他们的骑兵立刻呼喝着冲向沙利文的骑兵。
“全军压上吧!”第一次指挥这种大战的阿拉密斯高叫着下令。
他觉得两边的实力已经都展示出来,而自己这边阵面上还占着优势,当然应该全军压上,扩大战果了。
面对真正的短兵接触,印第安人临时训练的毛病马上就体现出来了,很多人根本不听英国军官的指挥,匆忙的装弹开枪,中央队形旁边的几个火枪手,甚至调转枪头,自顾自的向横冲过来的西征军骑兵开枪。
这个时候的滑膛枪火枪兵对付骑兵很困难,只有形成密集的火力才有效,现在印安人不听指挥的自己开枪,要火力没火力,要精准没精准,更难打中高速运动的骑兵,对沙利文的冲击影响基本不大。他就像一头没有束缚的猛兽一样,轻易闯进了印第安人火枪兵阵中。
印安人骑兵利用浅坡
优势,也后发而追上了沙利文的骑兵。眼看西征军可尾。变成以自身骑兵伤亡换对方步兵伤亡的游戏。
这时候阿拉密斯命令就显得非常及时了,全军压上的西征军后队火枪手,已经站在印安人空出的右翼前方。这些手持笨重双关来复枪的民兵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利用双关猎枪的密集精准火力,远远瞄准冲向沙利文侧后翼的印安人骑兵,“砰砰”声中,印第安人安人骑兵倒下一片。
这场战打到这个时候,胜负已经很明显。
看着自己的骑兵被对方的火枪手一阵放枪打下一大片。英印联军那边还飞奔出几骑想来救援。但等到沙利文的骑兵对列横穿过整个印第安火枪兵队伍的时候,站在浅坡上的几个印第安酋长和英国军官,已经慌忙掉转马头,落荒而逃。
这一战,西征军歼灭印第安人一千余人,俘虏八百余人,杀死英国军官两人,俘虏八人。缴获火炮两门,战马五十多匹,其它各色枪支超过两千支,弹药无数。
西征军这边。也有近三百人阵亡,两百人重伤。轻伤者不计。重伤者里面,很多人都需要截肢,要是以前,这些人也大多会因为感染死去,幸好康柏从基尔实验室带了不少的药品过来,这些重伤员和轻伤员一样,基本都能活下来。对于一次歼敌近半的战役来说,自身只阵亡一成,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如果不是很多印第安人看情形不好,丢下火枪跑进了森林里,再加上部分印第安骑士也利用熟悉森林小道,快速的走林间小道走了,这次西征军全歼易洛魁联盟都有可能。如果这个营三千人印第安人战士真的被全歼,那估计以后白人就可以在这一片横着走了。
随后西征军开进印第安人营,又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和其它物资。光是大片没有损伤的营帐,就让阿拉密斯和沙利文笑开了花。缴获的军用物资是要上缴的,这营帐里面现在已经无主的东西,才都是个人珍贵的战利品呀,马上下令让士兵仔细清点收缴。
“指挥官,你们快来看看,我发现了什么?”一个正在清查的士兵大喊道。
沙利文和阿拉密斯刚刚把属于非战斗人员的,煤钢联营公司的几位经理,迎接入营,就听到了士兵的喊叫,干脆一起过去查看。
“这是……大炮!”
几个人目瞪口呆得看着一的碎裂大炮。
面上那些看起来都是新铸的大炮,可能是因为工艺或者其它原因,那些大炮要么是有裂缝,要么有点变形,大多数火炮干脆完全碎成几块,没有一门是真正合格的。
“英国人竟然敢教印第安人铸炮!”沙利文气得呲牙咧嘴。
“该死的英国佬!”阿拉密斯也是一脸愤慨。
以前也经常有白人联合印第安人,但是这些白人都恪守一个原则,就是不把先进的武器和技术传授给印第安人。不管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或者其它欧洲人,最多卖给他们一点过时武器,决不会把制造火枪和火炮的技术传授给印第安人。
因为大家都明白,一旦骁勇善战的印第安人武装了火器,那将对生活在美洲大陆上的欧洲白人,将是怎么样一场灾难。白人从骨子里,是敌视和他不一样肤色的印第安人的。而现在他们竟然在这里看到了印第安人铸炮的痕迹,等于英国人已经连最基本的准则都不遵守了。
“不!不一定!”一位煤钢联营公司的经理上前蹲下来看了看。“他们似乎是在自学铸炮,而并不是依据成熟的技术照搬。这些火炮的形状都是一个样,制作工艺却差的很,我看不像是英国人在教他们铸炮,倒是印第安人按照英国人提供的火炮,照样模仿还差不多。”
“可是印第安人并不擅长冶铁呀,这些铁制火炮的铁,可不像是印第安人的技术能炼出来的。”沙利文不信的追问了一句。
“这些铁也不见得质量有多好!”那位经理要了摇头,随即又肯定说道:“他们只是品味很高的铁矿石经过粗加工而已,要是由我们来冶炼,绝对不会让炮管出现裂缝。”
“是吗!”沙利文和阿拉密斯同时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是英国人在教他们铸炮就好。
“这其实是一个好消息,两位指挥官。”那位经理突然笑了起来。“我们在临行前,李议员就曾经叮嘱过,让我们勘探一路上的资源和矿藏。印第安人不擅长冶铁,也不擅长探矿,现在竟然用这么高品味的铁矿石冶铁,说明这儿附近肯定有一个容易开采的高品味铁矿,要是把这个消息传回去,李议员肯定会很高兴。”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传回康柏那里,他确实很高兴。
现在煤钢联营的钢铁产量还不高,康柏仅仅使用匹兹堡自产的铁矿就能满足生产需求,但匹兹堡的铁矿有一个缺点,就是含磷量比较高,而在平炉使用之前的炼铁技术,很难去除掉那些多余的磷成分。随着大规模炼钢的开始,这些含磷量高的铁矿,已经成为煤钢联营冶炼钢铁的重大障碍。
这次发现的苏必利尔湖边铁矿,虽然距离匹兹堡比较远,但完全可以通过水路运达,是代替匹兹堡自产高磷铁矿的最佳选择。康柏收到西征军传来的信息后,果然大为高兴,除了维持原来战功者每人可以获得俄俄一百英亩土外,这次再以匹兹堡的名义,从缴获中抽取三成,奖励西征军。
第九十八节 胜利后的继续
柏在收到费城消息后不久,就收到了苏尼利尔湖之战息。
相对于阿拉密斯和沙利文他们主要负责战斗,康柏他们这些后方首脑人员,需要考虑的东西就更多了。
康柏先和派瑞克等镇上主要官员商量了一下,一致认为虽然已经击败易洛魁军队,但战斗还要继续。随后马上通知临近几个大镇的镇长,来和匹兹堡主要官员开会,甚至还动用刚刚再次改装过的“维埃里号”蒸汽船,通过已经修好的部分运河,去那几个村镇接人。
通了运河后两边的联系就是快,不过两天,蒸汽船就已经接来各镇主要负责人,来到匹兹堡。至于太远没到的,也不再等他们,准备少数服从多数决定后,直接通报他们。
“先生们!大家应该已经知道前方的胜利消息了,那我也就不再重复,我们还是直接商谈一下西征军接下来的安排吧。”康柏主持会议,一开始就讲明会议的重点。
“哈哈哈!这次西征,一直都是在匹兹堡和李议员您的主持下进行,现在已经取得了那么大的胜利,接下来该怎么做,我们这些镇都应该先听你们的意见!”一个最年长的镇长笑呵呵的说道。
各个村镇都有自己的代表在西征军中,当然也有各自的信息渠道在匹兹堡。前方大胜的消息,也已经通报给了他们。
和印第安人的作战,经常是能带来的收益,不仅仅是战利品。还有大量田犒赏。要仅仅是只是为了保护西部村镇。绝对不可能有那么多其他镇的人参加。
这次战争是以康柏和匹兹堡的人为主,才取得那么大胜利。现在眼看自己村镇的人,有很多都有资格获得康柏他们承诺的土。这些村长镇长们,自然愿意继续听从原来的安排来进行了。
“呵呵呵!按照派瑞克和大家原来商量,主要是击败易洛魁的主力,消除他们对西部各殖民点的威胁。现在其实这个目标已经完成了,但是易洛魁战士,还有大量从战场上逃走了。虽然这些人不大可能会在没有主持的情况下攻击我们的村镇。但在易洛魁联盟正式投降前,我们还是面临着一定风险,所以我和派瑞克镇长他们商量的结果是,应该继续扫荡周围的易洛魁部落,迫使易洛魁最终投降,把大湖南岸完全控制起来!”康柏大声的宣布。
其实这样的决定,在康柏知道苏必利尔湖边的铁矿后,就已经非常果断作出了。
就算这些镇长们不同意。他也会让匹兹堡的那一千人,继续作战,以保证铁矿到匹兹堡的安全通道。和派瑞克一商量,他当然没有什么反对意见。所以这时就一致提出了这样的决定。
只是他现在还只能够看到苏必利尔铁矿重要性,还有五大湖南岸归入控制的好处。至于真正影响,并没有估测。但实际上,现在这个决定将会取得的成果,远远不止一个苏必利尔湖铁矿,随着五大湖南岸落入匹兹堡的控制,受东部战争影响的北美殖民人,提前开始了开拓北美中部区。相对于真正历史上的西进运动,这时候的中部进军,对北美来说,才更重要、更关键,等到独立战争结束,五大湖南岸,已经成了一片可以和东部沿海普通城镇群媲美的繁荣区。
“不错!我的意思也是继续作战,把大湖南岸的印第安人完全赶出去。只要他们还在那儿,我们的西部殖民点就会一日不得安宁,承诺分封给战功士兵的土,也不可能安全的耕种。”派瑞克也表态。
既然击败了易洛魁,就要开始想取得他们的土了。
“先生们!只要控制了大湖南岸,我们甚至可以向哪里大规模移民开荒,有大湖便利的交通,却没有英国海军的骚扰,那儿肯定可以开发成为和东部沿海一样繁荣的区。”格林斯潘插了一句。
他作为匹兹堡银行行长,在这些镇长中非常有影响力,因为很多镇长都选择了把钱存在了银行,而作为西部唯一的银行,匹兹堡银行无疑是最佳选择。
“好啊!好啊!就应该把大湖南岸完全控制起来,这样印第安人以后就不可能轻易用他们的独木舟跨过大湖,来攻击我们西部的殖民点了!”镇长们大多同意。
这些马上同意的,基本上是比较大的村镇,对于有两三千人口的他们来说,已经有了开拓新殖民点的能力。
另外几位则是保持沉默,但也没提出反对意见。
“其实现在我们的两千多西征军,就算攻占整个俄亥俄区,也完全没有问题,但李议员知道每个村镇都是临时抽调人员出来,参加攻击易洛魁的行动,如果不能在秋天结束前返回,可能会影响各村镇的秋收,所以才决定只是顺便扫荡一下易洛魁部落就行!”派瑞克比较了解这些没表态镇长的情况,在旁边继续给康柏说话。
那些没有说话的镇长,都是来自比较小的村落,人手比较紧缺。而且也是比较传统的人士,有了威胁愿意前往清除,一旦威胁消失,就不想再进一步行动了。理由也很充分,肯定就是各村种下的粮食该收了。现在派瑞克表示已经考虑到他们的情况,提前堵住了他们可能不同意的理由。
“各位镇长,其实我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我开办的一家炼焦厂,现在可以生产一种化肥,对作物的生长非常有用。我已经同意优先向这次参战的各镇供应,今后各镇只要使用它,就可以大规模的增加粮食产量,抽出更多的劳动力来做其它
!”康柏也补充了一句。
听康柏和派瑞克的意思已经非常坚决,那些镇长也就不在有别想法,非常听话表示同意这个安排。并且也很想见识一下这个化肥。
康柏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卖商品的机会。马上安排格林斯潘去帮忙,推销化肥。
还没等这些镇长从匹兹堡离开,匹兹堡又来了不少费城人。
这些穿着礼服。带着钱袋的人,可不是来考察矿产,而是来看周围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康柏很快从这些人的行为动作中,闻到一股赚钱的路子。
殖民人是很现实的,除了那些热血青年和激进分子,一般人只要不侵害到自己的利益。就不会选择明确政治立场。但现在东部即将爆发大战,而沿海的战事肯定不会顺利,那些人怕战火蔓延到自己身上,在不得不做出立场选择的同时,很多人也开始为了后路考虑起来。
这时正在大开发中的最西部城镇匹兹堡,无疑成了避开战火的一大选择。尤其是那些在匹兹堡有产业的人,更是把很多财产和人员转移到了匹兹堡来,几乎是每个月都有新的生产年建筑计划在他们买下的土上展开。匹兹堡并没有因为走了大批民兵而冷落下来。仅仅不过十几天时间,大量东部移民,就让匹兹堡差不多恢复了前阵子的繁荣。
尤其是知道西征军在苏必利尔湖打了大胜仗后,很多西部村镇的冒险者。骑着马,带着火枪。开始去大湖南岸发冒险淘金去了。这些人都把匹兹堡当作了西进的出发点,在这儿补给,在这儿休息。然后再去大湖南岸寻找金矿,猎杀珍稀野兽皮毛,寻找失落的宝藏。等到在找到了想值钱东西,就又返回匹兹堡卖掉,然后继续补给,消费,再继续前行。
匹兹堡不仅仅作为一座工业重镇在发展,同样作为一个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在快速的变得繁荣起来。
康柏对于吸引东部的平民非常有信心,不过对于那些讲究奢华享受的有钱人来说,现在的匹兹堡,几乎如同一片荒芜之,根本没法让他们立足。让他待在匹兹堡这个贫穷落后的方,还不如去东部稍微好的大城市。这些富翁有时候为了享受,也是宁愿冒着一定危险的。
就在康柏打草稿,写计划,想开建一点好的设施,搞几个项目吸引东部富豪来娱乐的时候,镇长派瑞克带着几个人来见康柏乐。
“约克!这位是奥奈达酋长,他代表奥奈达族和图斯卡罗拉族,来和我们谈合作的事情。那几位是他们部族的勇士。”
派瑞克指着他身边的几个人一一介绍。
看到那个熟悉的羽毛冠,康柏已经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奥奈达酋长。
“下午好!尊敬的李议员!”英语率先向康柏问好,并且让两个部族勇士送上珠贝和珍贵的兽皮。
“下午好,尊敬的奥奈达酋长。”康柏笑着叫人送下礼物。
想不到这个奥奈达酋长竟然还会几句英语,不愧为相对开明的印第安人部落,看来他们能躲过美国人的报复,也不是偶然的呀。
“约克,奥奈达酋长听说了我们西征军在苏必利尔湖的胜利,非常敬佩我们的能力,想和我们合作一下。”派瑞克给康柏解释。
那奥奈达酋长旁边,一个印第安人也轻声的用印第安语向酋长解说。康柏看了自然明白,这个酋长其实也只有三板斧。
“怎么个合作法?”康柏对派瑞克的话不置可否。
奥奈达他们两个印第安人部落,明明已经和易洛魁剩下的那四个部落翻脸,竟然还能得到他们部落覆灭的消息,看来他们也另外有通讯的渠道呀。
“奥奈达酋长知道阿拉密斯他们俘虏了不少印第安人,所以想花一定的费用赎回那些战士。”派瑞克看了旁边的印第安人酋长一眼,“奥奈达酋长还保证,赎回那些战士后,可以和我们正式结盟,互不侵犯,永为朋友。”
“呵呵!互不侵犯,永为朋友呀!”康柏淡淡一笑,没有马上回答。
这次阿拉密斯他们进攻印第安人的行动非常顺利,不仅仅是在苏必利尔决战中击败了易洛魁四部落的主力,还缴获了大量武器,俘虏了好多英军教官。四部落可以说元气大伤,基本没有抵抗西征军扫荡的能力。
而自己和其他镇长们刚刚做出继续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