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汉书-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贼得宽挺,必谓我怯,群恶争势,其离可必。然后率已教之人,讨已离之贼,其
功可坐而待也。今不为万全之福,而就必危之祸,窃为使君不取。
鄙不从。行至狄道,果有反者,先杀程球,次害鄙,贼遂进围汉阳。城中兵
少粮尽,燮犹固守。
时,北地胡骑数千随贼攻郡,皆夙怀燮恩,共于城外叩头,求送燮归乡里。
子幹年十三,从在官舍。知燮性刚,有高义,恐不能屈志以免,进谏曰:“国家
昏乱,遂令大人不容于朝。今天下已叛,而兵不足自守,乡里羌胡先被恩德,欲
令弃郡而归,愿必许之。徐至乡里,率厉义徒,见有道而辅之,以济天下。”言
未终,燮慨然而叹,呼幹小子曰:“别成,汝知吾必死邪?盖‘圣达节,次守节’。
且殷纣之暴,伯夷不食周粟而死,仲尼称其贤。今朝廷不甚殷纣,吾德亦岂绝伯
夷?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如此。汝有才智,
勉之勉之。主簿杨会,吾之程婴也。”幹哽咽不能复言,左右皆泣下。王国使故
酒泉太守黄衍说燮曰:“成败之事,已可知矣。先起,上有霸王之业,下成伊、
吕之勋。天下非复汉有,府君宁有意为吾属师乎?”燮案剑叱衍曰:“若剖符之
臣,反为贼说邪!”遂麾左右进兵,临阵战殁。谥曰壮节侯。
幹知名,位至扶风太守。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家世二千石。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
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武都苏正和案致其罪。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
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曰:
“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曰:“夫绁食鹰鸢欲
其鸷,鸷而亨之,将何用哉?”鹄从其言。正和喜于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
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怨之如初。
中平元年,北地羌胡与边章等寇乱陇右,刺史左昌因军兴新盗数千万。勋固
谏,昌怒,乃使勋别屯阿阳以拒贼锋,欲因军事罪之,而勋数有战功。边章等遂
攻金城,杀郡守陈懿,勋劝昌救之,不从。边章等进围昌于冀,昌惧而召勋。勋
初与从事辛曾、孔常俱屯阿阳,及昌檄到,曾等疑不肯赴。勋怒曰:“昔庄贾后
期,穰苴奋剑。今之从事,岂重于古之监军哉!”曾等惧而从之。勋即率兵救昌。
到,乃诮让章等,责以背叛之罪。皆曰:“左使君若早从君言,以兵临我,庶可
自改。今罪已重,不得降也。”乃解围而去。昌坐断盗征,以扶风宋枭代之。枭
患多寇叛,谓勋曰:“凉州寡于学术,故屡致反暴。今欲多写《孝经》,令家家
习之,庶或使人知义。”勋谏曰:“昔太公封齐,崔杼杀君;伯禽侯鲁,庆父篡
位。此二国岂乏学者?今不急静难之术,遽为非常之事,既足结怨一州,又当取
笑朝廷,勋不知其可也。”枭不从,遂奏行之。果被诏书诘责,坐以虚慢征。
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于畜官,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槃,为羌所破。
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陈。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
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句就种羌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扞众曰:“盖
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勋仰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
众相视而惊。滇吾下马与勋,勋不肯上,遂为贼所执。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
送还汉阳。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先出
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余人。
后去官,征拜讨虏校尉。灵帝召见,问:“天下何苦而反乱如此?”勋曰:
“幸臣子弟扰之。”时宦者上军校尉蹇硕在坐,帝顾问硕,硕惧,不知所对,而
以此恨勋。帝又谓勋曰:“吾已陈师于平乐观,多出中藏财物以饵士,何如?”
勋曰:“臣闻‘先王燿德不观兵’。今寇在远而设近陈,不足昭果毅,秪黩武
耳。”帝曰:“善。恨见君晚,群臣初无是言也。”
勋时与宗正刘虞、佐军校尉袁绍同典禁兵。勋谓虞、绍曰:“吾仍见上,上
甚聪明,但拥蔽于左右耳。若共并力诛嬖幸,然后征拔英俊,以兴汉室,功遂身
退,岂不快乎!”虞、绍亦素有谋,因相连结,未及发,而司隶校尉张温举勋为
京兆尹。帝方欲延接勋,而蹇硕等心惮之,并劝从温奏,遂拜京兆尹。
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臧千余万。贵戚咸为之
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京兆高望为
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
副主,望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选贤
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悔!”勋虽在外,每军国密事,帝常手诏问之。
数加赏赐,甚见亲信,在朝臣右。
及帝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勋与书曰:“昔伊尹、霍光权以立功,犹
可寒心,足下小丑,何以终此?贺者在门,吊者在庐,可不慎哉!”卓得书,意
甚惮之。征为议郎。时,左将军皇甫嵩精兵三万屯扶风,勋密相要结,将以讨卓。
会嵩亦被征,勋以众弱不能独立,遂并还京师。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
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卓问司徒王允曰:“欲得快司隶校尉。谁可作者?”
允曰:“唯有盖京兆耳。”卓曰:“此人明智有余,然不可假以雄职。”乃以为
越骑校尉。卓又不欲令久典禁兵,复出为颍川太守。未及至郡,征还京师。时,
河南尹朱俊为卓陈军事。卓折俊曰:“我百战百胜,决之于心,卿勿妄说,且污
我刀。”勋曰:“昔武丁之明,犹求箴谏,况如卿者,而欲杜人之口乎?”卓曰:
“戏之耳。”勋曰:“不闻怒言可以为戏?”卓乃谢俊。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
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一。遗令勿受卓赙赠,卓欲外示宽容,表赐
东园秘器帽摇椭缋瘛T嵊诎擦辍
子顺,官至永阳太守。
臧洪字子源,广陵射阳人也。父旻,有干事才。熹平元年,会稽妖贼许昭起
兵句章,自称“大将军”,立其父生为越王,攻破城邑,众以万数。拜旻扬州刺
史。旻率丹阳太守陈夤击昭,破之。昭遂复更屯结,大为人患。旻等进兵。连战
三年,破平之,获昭父子,斩首数千级。迁旻为使匈奴中郎将。
洪年十五,以父功拜童子郎,知名太学。洪体貌魁梧,有异姿。举孝廉,补
即丘长。
中平末,弃官还家,太守张超请为功曹。时,董卓弑帝,图危社稷。洪说超
曰:“明府历世受恩,兄弟并据大郡。今王室将危,贼臣虎视,此诚义士效命之
秋也。今郡境尚全,吏人殷富,若动桴鼓,可得二万人。以此诛除国贼,为天下
唱义,不亦宜乎!”超然其言,与洪西至陈留,见兄邈计事。邈先谓超曰:“闻
弟为郡,委政臧洪,洪者何如人?”超曰:“臧洪海内奇士,才略智数不比于超
矣。”邈即引洪与语,大异之。乃使诣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亻由,遂皆相
善。邈既先有谋约,会超至,定议,乃与诸牧守大会酸枣。设坛场,将盟,既而
更相辞让,莫敢先登,咸共推洪。洪乃摄衣升坛,操血而盟曰:“汉室不幸,皇
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毒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剪覆四海。
兖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亻由、陈留太守邈、东郡太守瑁、广陵太守超等,纠合义
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一力,以致臣节,陨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
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洪辞气慷慨,闻
其言者,无不激扬。自是之后,诸军各怀迟疑,莫适先进,遂使粮储单竭,兵众
乖散。
时,讨虏校尉公孙瓒与大司马刘虞有隙,超乃遣洪诣虞,共谋其难。行至河
间而值幽、冀交兵,行涂阻绝,因寓于袁绍。绍见洪,甚奇之,与结友好,以洪
领青州刺史。前刺史焦和好立虚誉,能清谈。时黄巾群贼处处飙起,而青部殷实,
军革尚众。和欲与诸同盟西赴京师,未及得行。而贼已屠城邑。和不理戎警,但
坐列巫史,萗祷群神。又恐贼乘冻而过,命多作陷冰丸,以投于河。众遂溃
散,和亦病卒。洪收抚离叛,百姓复安。
在事二年,袁绍惮其能,徙为东郡太守,都东武阳。时曹操围张超于雍丘,
甚危急。超谓军吏曰:“今日之事,唯有臧洪必来救我。”或曰:“袁、曹方穆,
而洪为绍所用,恐不能败好远来,违福取祸。”超曰:“子源天下义士,终非背
本者也,或见制强力,不相及耳。”洪始闻超围,乃徒跣号泣,并勒所领,将赴
其难。自以众弱,以绍请兵,而绍竟不听之,超城遂陷,张氏族灭。洪由是怨绍,
绝不与通。绍兴兵围之,历年不下,使洪邑人陈琳以书譬洪,示其祸福,责以恩
义。洪答曰:
隔阔相思,发于寤寐。相去步武,而趋舍异规,其为怆恨,胡可胜言!前日
不遗,比辱雅况,述叙祸福,公私切至。以子之才,穷该典籍,岂将暗于大道,
不达余趣哉?是以损弃翰墨,一无所酬,亦冀遥忖褊心,粗识鄙性。重获来命,
援引纷纭,虽欲无对,而义笃其言。
仆小人也,本乏志用,中因行役,特蒙倾盖,恩深分厚,遂窃大州,宁乐今
日自还接刃乎?每登城临兵,观主人之旗鼓,瞻望帐幄,感故友人周旋,抚弦搦
矢,不觉涕流之覆面也。何者?自以辅佐主人,无以为悔;主人相接,过绝等伦。
受任之初,志同大事,埽清寇逆,共尊王室。岂悟本州被侵,郡将遘厄,请师见
拒,辞行被拘,使洪故君,遂至沦灭。区区微节,无所获申,岂得复全交友之道,
重亏忠孝之名乎?所以忍悲挥戈,收泪告绝。若使主人少垂古人忠恕之情,来者
侧席,去者克己,则仆抗季札之志,不为今日之战矣。
昔张景明登坛喢血,奉辞奔走,卒使韩牧让印,主人得地。后但以拜章朝
主,赐爵获传之故,不蒙观过之贷,而受夷灭之祸。吕奉先讨卓来奔,请兵不获,
告去何罪,复见斫刺。刘子璜奉使逾时,辞不获命,畏君怀亲,以诈求归,可谓
有志忠孝,无损霸道,亦复僵尸麾下,不蒙亏除。慕进者蒙荣,违意者被戮,此
乃主人之利,非游士之愿也。是以鉴戒前人,守死穷城,亦以君子之违,不适敌
国故也。
足下当见久围不解,救兵未至,感婚姻之义,推平生之好,以为屈节而苟生,
胜守义而倾覆也。昔晏婴不降志于白刃,南史不曲笔以求存,故身传图象,名垂
后世。况仆据金城之固,驱士人之力,散三年之畜以为一年之资,匡困补乏,以
悦天下,何图筑室反耕哉?但惧秋风扬尘,伯珪马首南向,张扬、飞燕旅力作难,
北鄙将告倒悬之急,股肱奏乞归之记耳。主人当鉴戒曹辈,反旌退师,何宜久辱
盛怒,暴威于吾城之下哉!
足下讥吾恃黑山以为救,独不念黄巾之合从邪?昔高祖取彭越于巨野,光武
创基兆于绿林,卒能龙飞受命,中兴帝业。苟可辅主兴化,夫何嫌哉!况仆亲奉
玺书,与之从事!
行矣孔璋!足下徼利于境外,臧洪投命于君亲;吾子托身于盟主,臧洪策名
于长安。子谓余身死而名灭,仆亦笑子生死而无闻焉。本同末离,怒力努力,夫
复何言!
绍见洪书,知无降意,增兵急攻。城中粮尽,外无援救,洪自度不免,呼吏
士谓曰:“袁绍无道,所图不轨,且不救洪郡将,洪于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
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破,将妻子出。”将吏皆垂泣曰:“明府之于袁氏,
本无怨隙,今为郡将之故,自致危困,吏人何忍当舍明府去也?”初尚掘鼠,煮
筋角,后无所复食,主簿启内厨米三斗,请稍为饘粥,洪曰:“何能独甘此邪?”
使为薄糜,遍班士众。又杀其爱妾,以食兵将。兵将咸流涕,无能仰视。男女七
八十人相枕而死,莫有离叛。
城陷,生执洪。绍盛帷慢,大会诸将见洪。谓曰:“臧洪何相负若是!今日
服未?”洪据地瞋目曰“诸袁事汉,四世五公,可谓受恩。今王室衰弱,无扶翼
之意,而欲因际会,觖望非冀,多杀忠良,以立奸威。洪亲见将军呼张陈留为兄,
则洪府君亦宜为弟,而不能同心戮力,为国除害,坐拥兵众,观人屠灭。惜洪力
劣,不能推刃为天下报仇,何谓服乎?”绍本爱洪,意欲屈服赦之,见其辞切,
知终不为用,乃命杀焉。
洪邑人陈容,少为诸生,亲慕于洪,随为东郡丞。先城未败,洪使归绍。时,
容在坐,见洪当死,起谓绍曰:“将军举大事,欲为天下除暴,而专先诛忠义,
岂合天意?臧洪发举为郡将,奈何杀之!”绍惭,使人牵出,谓曰:“汝非臧洪
畴,空复尔为?”容顾曰:“夫仁义岂有常所,蹈之则君子,背之则小人。今日
宁与臧洪同日死,不与将军同日生也。”遂复见杀。在绍坐者,无不叹息,窃相
谓曰:“如何一日戮二烈士!”
先是,洪遣司马二人出,求救于吕布。比还,城已陷,皆赴敌死。
论曰:雍丘之围,臧洪之感愤壮矣!想其行跣且号,束甲请举,诚足怜也。
夫豪雄之所趣舍,其与守义之心异乎?若乃缔谋连衡,怀诈算以相尚者,盖惟利
势所在而已。况偏城既危,曹、袁方穆,洪徒指外敌之衡,以纾倒县之会。忿悁
之师,兵家所忌。可谓怀哭秦之节,存荆则未闻也。
赞曰:先零扰疆,邓、崔弃凉。诩、燮令图,再全金方。盖勋抗董,终然允
刚。洪怀偏节,力屈志扬。
卷五十九 张衡列传第四十九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世为著姓。祖父堪,蜀郡太守。衡少善属文,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
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
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
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文多,故不载。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常耽好《玄经》,谓崔瑷曰:“吾
观《太玄》,方知子云妙极道数,乃与《五经》相拟,非徒传记之属,使人难论
阴阳之事,汉家得天下二百岁之书也。复二百岁,殆将终乎?所以作者之数,必
显一世,常然之符也。汉四百岁,《玄》其兴矣。”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
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
《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
职,五载复还,乃设客问,作《应闲》以见其志云:
有闲余者曰:盖闻前哲首务,务于下学上达,佐国理民,有云为也。朝有所
闻,则夕行之,立功立事,式昭德音。是故伊伊思使君为尧、舜,而民处唐、虞,
彼岂虚言而已哉,必旌厥素尔。咎单、巫咸,实守王家,申伯、樊仲,实干周邦,
服衮而朝,介圭作瑞。厥迹不朽,垂烈后昆,不亦丕欤!且学非以要利,而富贵
萃之。贵以行令,富以施惠,惠施令行,故《易》称以“大业”。质以文美,实
由华兴,器赖雕饰为好,人以舆服为荣。吾子性德体道,笃信安仁,约已博艺,
无坚不钻,以思世路,斯何远矣!曩滞日官,今又原之。虽老氏曲全,进道若退,
然行亦以需。必也学非所用,术有所仰,故临川将济,而舟楫不存焉。徒经思天
衢,内昭独智,固合理民之式也?故尝见谤于鄙儒。深厉浅揭,随时为义,曾何
贪于支离,而习其孤技邪?参轮可使自转,木雕犹能独飞,已垂翅而还故栖,盍
亦调其机而銛诸?昔有文王,自求多福。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曷若卑体屈己,
美言以相克?鸣于乔木,乃金声而玉振之。用后勋,雪前吝,婞很不柔,以意
谁靳也。
应之曰:是何观同而见异也?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
不夥,而耻智之不博。是故艺可学,而行可力也。天爵高悬,得之在命,或不速
而自怀,或羡旃而不臻,求之无益,故智者面而不思。阽身以徼幸,固贪夫之所
为,未得而豫丧也。枉尺直寻,议者讥之,盈欲亏志,孰云非羞?于心有猜,则
簋飱馔餔犹不屑餐,旌瞀以之。意之无疑,则兼金盈百而不嫌辞,孟轲以之。
士或解裋褐而袭黼黻,或委臿筑而据文轩者,度德拜爵,量绩受禄也。输力致
庸,受必有阶。
浑元初基,灵轨未纪,吉凶纷错,人用朣朦。黄帝为斯深惨。有风后者,
是焉亮之,察三辰于上,迹祸福乎下,经纬历数,然后天步有常,则风后之为也。
当少吴清阳之末,实或乱德,人神杂扰,不可方物,重黎又相颛顼而申理之,日
月即次,则重黎之为也。人各有能,因艺授任,鸟师别名,四叔三正,官无二业,
事不并济。昼长则宵短,日南则景北。天且不堪兼,况以人该之。夫玄龙,迎夏
则陵云而奋鳞,乐时也;涉冬则淈泥而潜蟠,避害也。公旦道行,故制典礼以
尹天下,惧教诲之不从,有人之不理。仲尼不遇,故论《六经》以俟来辟,耻一
物之不知,有事之无范。所考不齐,如何可一?
夫战国交争,戎车竞够,君若缀旒,人无所丽。浊武县缒而秦伯退师,鲁连
系箭而聊城弛柝。从往则合,横来则离,安危无常,要在说夫。咸以得人为枭,
失士为尤。故樊哙披帷,入见高祖;高祖踞洗,以对郦生。当此之会,乃鼋鸣而
鳖应也。故能同心戮力,勤恤人隐,奄受区夏,遂定帝位,皆谋臣之由也。故一
介之策,各有攸建,子长谍之,烂然有第。夫女魃北而应龙翔,洪鼎声而军容息;
溽暑至而鹑火栖,寒冰沍而鼋鼍蛰。今也,皇泽宣洽,海外混同,万方亿丑,并
质共剂,若修成之不暇,尚何功之可立!立事有三,言为下列;下列且不可庶矣,
奚冀其二哉!
于兹摚鹑缭疲迨砍闪郑敖蛘叻甾螅空哂钠В庥瞿岩髋嘉摇
世易俗异,事执舛殊,不能通其变,而一度以揆之,斯契船而求剑,守株而伺兔
也。冒愧逞愿,必无仁以继之,有道者所不履也。越王勾践事此,故厥绪不永。
捷径邪至,我不忍以投步;干进苟容,我不忍以歙肩。虽有犀舟劲楫,犹人涉卬
否,有须者也。姑亦奉顺敦笃,守以忠信,得之不休,不获不吝。不见是而不
惽,居下位而不忧,允上德之常服焉。方将师天老而友地典,与之乎高睨而大
谈,孔甲且不足慕,焉称殷彭及周聃!与世殊技,固孤是求。子忧朱泙曼之无
所用,吾恨轮扁之无所教也。子睹木雕独飞,愍我垂翅故栖,吾感去蛙附鸱,悲
尔先笑而后号也。
斐豹以毙督燔书,礼至以掖国作铭;弦高以牛饩退敌,墨翟以萦带全城;贯
高以端辞显义,苏武以秃节效贞;蒱且以飞矰逞巧,詹何以沈钩致精;弈秋以棋
局取誉,王豹以清讴流声。仆进不能参名于二立,退又不能群彼数子。愍《三坟》
之既穨,惜《八索》之不理。庶前训之可钻,聊朝隐乎柱史。且韫椟以待价,踵
颜氏以行止。曾不慊夫晋、楚,敢告诚于知己。
阳嘉元年,夏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
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
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
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曰:
伏惟陛下宣哲克明,继体承天,中遭倾覆,龙德泥蟠。今乘云高跻,磐桓天
位,诚所谓将隆大位,必先倥偬之也。亲履艰难者知下情,备经险易者达物伪。
故能一贯万机,靡所疑惑,百揆允当,庶绩咸熙。宜获福祉神祗,受誉黎庶。而
阴阳未和,灾眚屡见,神明幽远,冥鉴在兹。福仁祸淫,景响而应,因德降休,
乘失致咎,天道虽远,吉凶可见,近世郑、蔡、江、樊、周广、王圣,皆为效矣。
故恭俭畏忌,必蒙祉祚,奢淫诌慢,鲜不夷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夫情胜
其性,流遁忘反,岂唯不肖,中才皆然。苟非大贤,不能见得思义,故积恶成衅,
罪不可解也。向使能瞻前顾后,援镜自戒,则何陷于凶患乎!贵宠之臣,众所属
仰,其有愆尤,上下知之。褒美讥恶,有心皆同,故怨讟溢乎四海,神明降其祸
辟也。顷年雨常不足,思求所失,则《洪范》所得“僣恒阳若”者也。惧群臣奢
侈,昏逾典式,自下逼上,用速咎征。又前年京师地震土裂,裂者威分,震者人
扰也。君以静唱,臣以动和,威自上出,不趣于下,礼之政也。窃惧圣思厌倦,
制不专已,思不忍割,与众共威。威不可分,德不可共。《洪范》曰:“臣有作
威作福玉食,害于而家,凶于而国。”天鉴孔明,虽疏不失。灾异示人,前后数
矣,而未见所革,以复往悔。自非圣人,不能无过。愿陛下思惟所以稽古率旧,
勿令刑德八柄,不由天子。若恩从上下,事依礼制,礼制修则奢僣息,事合宜则
无凶咎。然后神望允塞,灾消不至矣。
初,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
附以訞言。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乃上疏曰:
臣闻圣人明审律历以定吉凶,重之以卜筮,杂之以九宫,经天验道,本尽于
此。或观星辰逆顺,寒燠所由,或察龟策之占,巫觋之言,其所因者,非一术也。
立言于前,有征于后,故智者贵焉,谓之谶书。谶书始出,盖知之者寡。自汉取
秦,用兵力战,功成业遂,可谓大事,当此之时,莫或称谶。若夏侯胜、眭孟之
徒,以道术立名,其所述著,无谶一言。刘向父子领校秘书,阅定九流,亦无谶
录。成、哀之后,乃始闻之。《尚书》尧使鮌理洪水,九载绩用不成,鮌则
殛死,禹乃嗣兴。而《春秋谶》云“共工理水”。凡谶皆云黄帝伐蚩尤,而《诗
谶》独以为‘蚩尤败,然后尧受命’。《春秋元命包》中有公输班与墨翟,事见
战国,非春秋时也。又言“别有益州”。益州之置,在于汉世。其名三辅诸陵,
世数可知。至于图中讫于成帝。一卷之书,互异数事,圣人之言,势无若是,殆
必虚伪之徒,以要世取资。往者侍中贾逵摘谶互异三十余事,诸言谶者皆不能说。
至于王莽篡位,汉世大祸,八十篇何为不戒?则知图谶成于哀、平之际也。且
《河洛》、《六艺》,篇录已定,后人皮傅,无所容篡。永元中,清河宋景遂以
历纪推言水灾,而伪称洞视玉版。或者至于弃家业,入山林。后皆无效,而复采
前世成事,以为证验。至于永建复统,则不能知。此皆欺世罔俗,以昧势位,情
伪较然,莫之纠禁。且律历、封候、九宫、风角,数有征效,世莫肯学,而竞称
不占之书。譬犹画工。恶图犬马而好作鬼魅,诚以实事难形,而虚伪不穷也。宜
收藏图谶,一禁绝之,则朱紫无所眩,典籍无瑕玷矣。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
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其辞曰:
仰先哲之玄训兮,虽弥高其弗违。匪仁里其焉宅兮,匪义迹其焉追?潜服膺
以永靓兮,绵日月而不衰。伊中情之信修兮,慕古人之贞节。竦余身而顺止兮,
遵绳墨而不跌。志团团以应悬兮,诚心固其如结。旌性行以制佩兮,佩夜光与琼
枝。纟隽幽兰之秋华兮,又缀之以江蓠。美襞积以酷裂兮,允尘邈而难亏。既
姱丽而鲜双兮,非是时之攸珍。奋余荣而莫见兮,播余香而莫闻。幽独守此仄
陋兮,敢怠皇而舍勤。幸二八之撸葙猓哺邓抵螅簧星傲贾欧缳猓
恫后辰而无及。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感鸾鹥之特栖兮,悲淑人之稀
合。
彼无合其何伤兮,患众伪之冒真。旦获讟于群弟兮,启《金滕》而乃信。览
蒸民之多僻兮,畏立辟以危身。曾烦毒以迷或兮,羌孰可与言已?私湛忧而深怀
兮,思缤纷而不理。愿竭力以守义兮,虽贫穷而不改。执雕虎而试象兮,阽焦原
而跟止。庶斯奉以周旋兮,要既死而后已。俗迁渝而事化兮,泯规矩之圜方。珍
萧艾于重笥兮,谓蕙芷之不香。斥西施而弗御兮,羁要褭以服箱。行陂僻而获志
兮,循法度而离殃。惟天地之无穷兮,何遭遇之无常!不抑操而苟容兮,譬临河
而无航。欲巧笑以千媚兮,非余心之所尝。袭温恭之黻衣兮,披礼义之绣裳。辫
贞亮以为鞶兮,杂技艺以为珩。昭采藻与雕琢兮,璜声远而弥长。淹栖迟以恣欲
兮,燿灵忽其西藏。恃已知而华予兮,鶗鴂鸣而不芳。冀一年之三秀兮,遒白露
之为霜。时亹亹而代序兮,畴可与乎比伉?咨妒嫭之难并兮,想依韩以流亡,恐
惭冉而无成兮,留则敝而不章。
心犹与而狐疑兮,即岐址而摅情。文君为我端蓍兮,利飞遁以保名。历众山
以周流兮,翼迅风以扬声。二女感于崇岳兮,或冰折而不营。天盖高而为泽兮,
谁云路之不平!勔自强而不息兮,蹈玉阶之峣峥。惧筮氏之长短兮,钻东龟以观
祯。遇九皋之介鸟兮,怨素意之不逞。游尘外而瞥天兮,据冥翳而哀鸣。雕鹗竞
于贪婪兮,我修洁以益荣。子有故于玄鸟兮,归母氏而后宁。
占既吉而无悔兮,简无辰而俶装。旦余沐于清原兮,晞余发于朝阳。漱飞泉
之沥液兮,咀石菌之流英。翾鸟举而鱼跃兮,将往走乎八荒。过少皞之穷野兮,
问三丘乎句芒。何道真之淳粹兮,去秽累而票轻。登蓬莱而容与兮,鳌虽挾
倾。留瀛洲而采芝兮,聊且以乎长生。凭归云而遐逝兮,夕余宿乎扶桑。噏青
岑之玉醴兮,餐沆瀣以为粮。发昔梦于木禾兮,谷昆仑之高冈。朝吾行于汤谷兮,
从伯禹于稽山。集群神之执玉兮,疾防风之食言。
指长沙以邪径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